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我們如何才能寫得一篇優質的心得體會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心得體會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一
四年級所有的班級都到齊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出發了!當我們邁著整齊的步伐走出校門時,路上的行人紛紛給我們讓路,目送著我們走向遠方……
終于到了廣場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六個金色的大字“博興文化中心”看著那雄偉的大樓,我好想馬上進去看看。這不,正輪到我們了。
一進門,我看到了一尊叫“天祿”的大石獸,“它”雄偉而鎮靜的蹲在那里,導游告訴我們:“它是1973年在幸福的洪福園出土的”。然后導游把我們帶到石尊室里,哇!這里的石尊真多啊!多的讓人眼花繚亂。這里的石尊真精致啊!精致的讓人忍不住想抱回家中去。瞧,那尊觀世音雕像是多么的形象??!還有童子造像碑,多漂亮呀!
看完了世尊,我們又去了二樓,二樓最吸引人眼球的是泡在酒中的動物,有蟋蟀。兔子。有鳥。蛇。還有幼鼠……它們有的睜著驚恐的眼睛。有的睜著哀求的眼睛。有的睜著驚喜的眼睛……,千奇百態,真奇妙!
最后我們才戀戀不舍得離開了。今天的實踐讓我認識了中國的古文化知識!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二
這次我們秋游的地方那便是位于杭州孤山西麓、西泠橋畔,與西泠印社緊密相連,并擁有“湖山最深處”稱號的中國印學博物館。
走進印學博物館,我看到了這里有書畫廳、印學廳、印材廳……每個廳有每個廳的特點。
跨入歷代璽印廳,琳瑯滿目的印章蓋出現在我面前,讓我應接不暇。走進玻璃盞臺一看,啊!各種精美雕刻過的印章陳列在一起。有的上面雕刻著龍,主體是一個長約3厘米圓錐體。有的是直徑長約15厘米的三角棱,上面篆刻著一些古文古字,好像里面包含著很深奧的東西似的。這里最讓我流連忘返的便是那個名叫“自憐無舊業不敢恥微官”。它是一只玉麒麟,全身都是由玉石雕刻而成。它嘴里含著一顆玉石,腳下踩著一個玉珠,很威風的樣子,令人瑟瑟發抖。
參觀完了歷代璽印廳,我們便去了篆刻流派廳,里面擺放著二十幾幅整整齊齊的篆刻作品。其中,有文彭的《琴罷倚松玩鶴》;有吳昌碩的《西泠印社中人》;有鄧石如的《江流有聲斷岸千尺》……不過最令我喜愛的還是丁敬的《煙云供養》,里面每一個篆刻的字都那么剛勁有力,筆鋒很突出,足有大師的風范,誰見了都會贊嘆不已。
之后,我們還去了書畫廳、印材廳、印學廳……在書畫廳里看最后一幅畫時,老師讓我們集合排隊,離開了印學博物館。
這次秋游,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也讓我欣賞到了這些做工精湛的珍品和那些名師親手制作的篆刻作品。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三
好久沒有去博物館了,聽說有新的東西,也不妨去看一看,星期天,剛好也是個大晴天,就去博物館吧!
千峰翠色——中國越窯青瓷特展。
剛進博物館大門,就看見了千峰翠色的大招牌,進去看看吧!剛開始展現在眼前的,是先秦時代的瓷器,做工粗糙,只是單純的碗等物,沒有什么花紋,也沒有別的形態,很呆板,不過當時的祖先能夠發明陶瓷,也已經是非常不容易了。畢竟,這只是陶瓷的起源呀!接下來是漢朝,漢朝的瓷器就很講究美觀了,比如說“越窯青瓷堆貼繩索紋罐,罐子也就是普通的罐子,只是瓶身縱橫交錯的繩索,使罐子別有一番韻味。
在陶瓷發展的悠遠歷史之中,唐朝,可謂是瓷器界的一顆明珠。就拿“荷葉帶托茶盞”來說吧,托茶的底呈荷葉狀,四邊有卷越,中間的茶盞呈荷花狀,5個花瓣清晰,分明,更重要的是,瓷器光滑細膩,更加顯出了荷花的出淤泥而不染!
木秀江南——明清江南建筑木雕展;
木頭,本來是平常之物,但是經過精雕細琢,便成為了一件藝術品了,各種人物栩栩如生、神態各異,真的難以想象,它們居然是木頭做的。我最喜歡“牛腿鳳凰牡丹”,叢生的牡丹中,兩只鳳凰互相取樂,看著木雕,自己也仿佛融入了進去,可以說,古代中國的建筑,木雕是它們的靈魂!
這次去博物館,頗有收獲,歷史的長河,人類從貧苦走向繁華!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四
今天,艷陽高照,驕陽似火,我們一家三口來到蘇州博物館參觀。此時此刻的博物館的門口人山人海,寬闊的走道被男女老少擠得水泄不通,我們好不容易才擠了進去。走進博物館的霎那間,我便被悠久歷史文化的古老氣息所陶醉。
蘇州博物館里的文物是各種各樣,應有盡有,陶器、玉器、春秋青銅器……各種文物千姿百態,玲瓏剔透,元氣淋漓,我的眼睛好似吸盤,吸在文物上紋絲不動。此時的我宛如一條小魚,在歷史的海洋里遨游,如饑如渴地吸吮著文化的乳汁。
在這么多琳瑯滿目、眼花繚亂的文物中,最令我看了心曠神怡、難以忘懷的就是“五代秘色瓷蓮花碗”與“象牙雕八仙”。
五代秘色瓷蓮花碗出土于1957年,是蘇州博物館三件國寶級文物之一。它造型精致,端莊有姿,恰似一朵盛開的蓮花,高雅出塵。這件文物有一個神奇之處:從上往下看,感覺碗里有水,那水波光粼粼,清澈見底,可倒過來一瞧,卻什么也沒滴下來。這件碗瓷胎呈灰白色,細膩致密,呈現出玉一般的韻致,美不勝收,引得文人墨客紛至沓來參觀。
象牙雕八仙出土于民國,它小巧精致,把八位神仙刻畫得栩栩如生。仔細端詳,他們千姿百態、神態各異,有的手搖蒲扇,光著肚皮,好像在說:“這天熱得本仙都快中暑了,who help me?”有的捧著果籃若有所思,好像在想:“這筐美味可口的水果,我該給誰呢?”有的頭頂金冠,拿著元寶,好像在炫耀:“我是百萬富翁,有錢我就任性,哈哈!”走近他們身邊,你似乎還能聽到他們輕細的呼吸聲呢!
快樂的時光總是結束得那么快,那么突然,我依依不舍地向博物館告別。這次蘇州博物館游覽令我收獲多多,快樂多多。蘇州博物館,有時間我還會來拜訪的,等我喲!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五
今天,我們去參觀了春江博物館。
還沒進館,就先看到了一行排列整齊的展板。上面的內容是關于常州博物館的,主要分為植物、巖石和動物三大板塊。在博物館的一樓還有一些動物標本。
一進博物館,你會看到右邊展區的正中央是開國領導xxx的塑像。最右邊的墻上掛著一些xxx的畫像,有馬克思的、xxx的、xxx的……對面的墻上掛著十大元帥的畫像。其中,最讓我難忘的就是另一面墻上掛著的兩三幅長兩三米的xxx和一些普通學院學生的合影。最底下的一張目測有一千多人,場面氣勢很大。第一排坐著當時xxx,正中坐著xxx。圖上的國家領導,人人的臉上都掛著笑容。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新中國終于在他們的手中誕生了,他們是多么的幸福與自豪啊!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另一展區。里面的一個玻璃箱里放著大大小小的xxx徽章。大的可以掛在墻上,小的可以別在胸前。里面還有兩個姿態獨特的鬧鐘。玻璃箱后面的一堵墻上貼著許多糧票、收據等。館長陳老師介紹:在當時物資匱乏的時代,人們只能通過這種方式分配僅有的資源。這些票據見證了當時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
還有一面墻上貼著當時一些大大小小的會議的參賽證、入場券,底色都是紅色,給人一種很喜慶很溫暖的感覺。旁邊的墻上有民國時期的結婚證,上面都是繁體字,紙張大小也比現在的大多了。
參觀博物館時,我覺得就像走進了民國時期參觀了一番。從這些文物中,我感受到新中國成立以來,發展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經濟建設日新月異。中國日益強大,需要各種各樣的人才,我們——將來的國家棟梁,哪有理由不好好學習呢?我們應該踏實勤奮,學好本領建設祖國,回報社會!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六
下午,我們一家前往了北京自然博物館,不得不承認,這里,讓我學到了很多。
剛進博物館,我就被一張奇特的表格所吸引了,這張表格的背景是火山,內容就是地球上有史以來的生物大滅絕事件,從古至今一共有五次生物大滅絕,表格的最后寫著:第六次大滅絕:世界上并沒有發生第六次大滅絕啊,但上面在內容中寫著:因為人類……這不禁讓我展開了聯想。
這張表格說第六次大滅絕將是人類引發的并沒有錯,目前發生的五次大滅絕事件中其中最嚴重的一次就是發生在二疊紀的生物大滅絕了,這相信大家也有所耳聞。
二疊紀生物滅絕發生在2。5億年前的二疊紀,原因是因為西伯利亞的超級火山噴發,熔巖蔓延了多個大陸,火山灰也遮掩了全球的陽光,導致全球變暖,洋流停止運動,海中極缺氧,陸地鬧饑荒,當時導致了全球百分之九十到九十五的物種滅亡,甚至超過了后來恐龍時代大滅絕的威力!
為什么會這樣?因為地殼下的巖漿就像一個高壓鍋,當它爆炸了,大滅絕就產生了,我們無法抵御這種來自然的強大力量,但我們明知自然強大,卻惹得自然發怒了。
二疊紀的大滅絕由于火山導致全球變暖,一提到“全球變暖”這個詞,你一定聯想到了現在電視里常常報道的工業導致全球變暖吧,是的,若我們再繼續這樣的話,二疊紀的悲劇將在我們人類身上重演!當然,也會連累很多無辜的動物。
我想我們應該盡自己的力量,阻止這一切的發生,讓我們努力起來,低碳生活,從你我做起!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七
暑假里我回到了成都——我爺爺家,到成都的第二天,爺爺帶我去參觀了成都的名勝古跡——三星堆博物館。
那天天氣很悶熱,汽車行駛在成綿高速公路上,兩旁的景物不斷地向后逝去,不一會,我們到達了目的地。
下了車,首先映入眼簾的三座大型的博物管像三座土堆,怪不得人們稱它為三星堆博物館呢。
一進門,一個大大的“蜀”字呈現在我的眼前,往前走,一座高大的青銅大力人像吸引了我,它身高26米,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視著遠方,它頭戴蓮花高冠,冠上刻著一些奇怪的圖案,身著三件黃袍,據說這還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件黃袍呢。
接著,我們參觀了國家一級保護文物——神杖。這根神杖渾身是金燦燦的黃金,上面雕刻著一只小鳥嘴中含著一條栩栩如生的小魚。聽爺爺說,古代巴蜀曾經有許多部落,其中最大的兩個部落——魚部落和鳥部落,隨著時間的流逝,鳥部落出兵滅了魚部落,因此,為了顯示自己的威風,鳥部落的首領便命令人做出這根金杖,她象征著至高無上的皇權。著根金杖還是商朝以前含金量最多的金杖呢。
然后,我們參觀了“西洋貝”、“錢幣房”、“祭祀坑模擬遺址”等等。最后,我們來到了編鐘房,欣賞動聽的編鐘奏樂,聽著聽著,我不由得沉思:古巴蜀人民是多么的聰敏啊,他們用自己的智慧為后人留下了如此精美的文物。而現在,我們人人都應該努力,使我們的國家更加強盛。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八
放寒假了,爸爸媽媽決定去常州恐龍園玩,這可把我樂壞了,第二天我們就出發了,常州離臨平很遠,我們開了3個小時經過了4個服務區,終于到了常州。
剛開始的第一眼,恐龍園讓我們失望了,這不是我們想象的那樣,它不是博物館,而是大型娛樂場,而且是人山人海,車水馬龍。于是我們決定明天再來游玩。晚上,我怎么樣都睡不著,終于熬到了早上,匆匆吃完了早餐,我們坐車去恐龍園,但排在我們前面的人已經非常多了,還好,我們在酒店就買好了門票,節約了不少時間。進入恐龍園,各式各樣的游樂項目讓我目不暇接,喜不自禁。
首先,我們參觀了恐龍博物館,里面有各種不同時期的恐龍化石,講訴地球演變過程,對恐龍滅絕的猜想等等,在學習自然知識的同時,我深深的認識到保護地球環境,讓人類避免重蹈恐龍滅絕的覆轍!
然后,到了我的showtime,我來到各個游樂項目面前,都是人滿為患,像“勇闖恐龍山”、“侏羅紀大逃亡”等都需等待2-3個小時。我可不想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等待中,我在園內搜索,終于找到一個“一飛沖天”的項目,是模擬翼龍飛翔的游戲,高低起伏,左右盤旋。我覺得自己好像在空中飛翔一樣,太好玩了!
接下來的節目就是給我印象最深的項目—“鬼屋驚魂”!那可是我見過最恐怖的地方了,到處是人骨頭,各種詭異可怕的聲音,到了后半場我都嚇得不敢看前面,只聽到尖叫聲我和爸爸媽媽都以為是人在叫,到了聲音發出的地方,嚇!一個全身紅色,它正尖叫著,他被捆在一個椅子上,身上一道道鐵鏈拴住,接著我又閉上眼睛,心里想著:什么時候才能結束?。?/p>
好玩的一天結束了,但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天的,遺憾的是我們沒拍照!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九
突然有一天,我媽告訴我說:“明天給我報了去蘇州市博物館的小記者活動。”我滿心歡喜的去了。
哇!這博物館太好玩了!
今天我認識了許多鎮館之寶,如:宋真珠舍利寶幢,五代秘色瓷蓮花碗、盛宋珍珠舍利寶幢內木函。
其中最讓我眼前一亮的是五代時期的秘色瓷蓮花碗和宋真珠舍利寶幢。
五代色秘色瓷蓮花碗是五代十國時期的陶瓷器,它通體以施青釉、晶瑩潤潔。它是蘇州市博物館三件國寶級文物之一。通高厘米,由碗和盞托兩個部分組成,。整個器物造型規整,結構巧妙,碗身及外壁都飾有淺浮雕大瓣蓮花圖案,整個造型恰似一朵盛開的蓮花,高雅出塵。
宋真珠舍利寶幢是宋代文物,是用珍珠等七寶連綴起來的一個存放舍利的容器。它高厘米,真珠舍利寶幢是北宋大中祥符六年做的一件珍貴的藝術品,距今已有近千年的歷史。自下而上共分為三個部分——須彌座、佛宮以及塔剎。
今天我見到了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為古代人民的這種精美的藝術所折服!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十
今天早上,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到處生機勃勃,太陽的光輝普照著大地,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下午,我校四年級的各位老師們帶領著我們大家高高興興地去參觀了太倉博物館。
進入博物館,首先印入眼簾的是一座天橋,它是用玻璃建成的。走上天橋會發出一種輕輕的聲音,同學們都感到很害怕。但我想:很多人都可以從這里走過,我們也不用害怕。于是,我大膽地試了一試,很安全,便走了過去。
博物館寬敞明亮,里面一共有四層。一樓是臨時展覽廳;往上走,二樓是太倉歷史文化陳列廳,里面有許多歷史文物;三樓是婁東畫派陳列廳、館藏書畫陳列廳;四樓也是陳列廳和臨時展覽廳……我們被一個個古代的文物、書畫所深深的吸引了。在這么多文物中讓我最過目不忘的是:金雙魚海水紋銅鏡。簡單紋飾點綴,鑄造精良,那兩條魚更是雕刻的栩栩如生、活靈活現。
這里的文物豐富多彩,排列整齊、有序。有古代人用的那種銅印,有幾面美麗、漂亮的銅鏡,還有些手抄的冊頁...... 看,古代人的寫字方法和我們現在不一樣,是從右到左,還是豎著的;不像我們是從左到右,是橫著的。我們聽解說員阿姨說:在歷史上,早在幾千年前,我們太倉就已經有人居住在這里了,人們的生活十分窮苦……
這次參觀讓我增長了不少對古代歷史的認識和了解。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十一
“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塵。無由持一碗,寄與愛茶人。”你聽說過這首詩嗎?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山泉煎茶有懷》。由于我媽媽是茶藝師,平時特別喜歡喝茶,也會看《茶經》以及《日日是好日》之類的茶書,于是我也早早地知道了一些茶類的知識。
這其實已經是我第二次來茶葉博物館了,早在一年級的暑假,媽媽就帶著我來過一次。這次有老師和同學們的陪伴,我的心情更加愉悅!
走進展廳,就看到褐色的墻上有一個大大的“茶”字,顏色像極了泡久了的普洱濃茶。徐老師向我們介紹了“茶圣”陸羽,陸羽是唐朝人,出生于湖州,在我們杭州的徑山寺寫下了聞名于世的《茶經》。媽媽說,《茶經》還被翻譯成日文、英文等很多國家的語言呢。
不一會兒,我們一行人便來到了茶具館。琳瑯滿目的茶具看得我目不暇接,最大的茶壺大約有1米高,最小的茶壺就跟乒乓球那么大,可袖珍了!工作人員還讓我們體驗了一個巨大的制作茶葉的工具,大約2米長,1米寬,我們班同學爭先恐后的都想去體驗,我被擠在了隊伍外面,沒有能體驗到這種制作的樂趣,有點遺憾呀!
走出展館后,我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來到了工具茶園。沿著茶園中的小路往上走,便看到了一層一層的茶樹,像是一層一層整齊的階梯,徐老師說,這叫梯田。站在梯田的最高處望去,遠處的景色盡收眼底,展館、亭子、綿延的小路,在氤氳的天氣襯托下,像一幅二十世紀中期的油畫般迷人!在這片茶園里,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偉大,人的偉大,正是人與自然一起,才造就了這天下無二的茶葉圣地!
南方,有嘉木也;茶博物館,今天有我們也。
博物館參觀心得體會600字 博物館游覽心得體會篇十二
星期天,我們全家十分高興地走進了向往已久的沈陽市故宮博物館。
沈陽故宮博物館是清朝入關前的一座皇宮。整個故宮是以崇政殿為中心的軸對稱圖形。進入故宮建筑群會有中路、東路和西路三條游覽路線。
我們走的是中路,首先看到了崇政殿和十王亭。崇政殿居中,十王亭左右豎立,每排各五個,整齊排開,整個建筑看起來十分威武,莊嚴肅穆。其中,我最喜歡的建筑就是崇政殿。崇政殿是清朝皇帝上早朝問政事地方,而且據說崇政殿的`搭建沒有用一根釘子,復雜的木制結構精準有序。崇政殿的顏色主要以紅色,藍色和黃色為主,內壁呈圓柱形??粗赖某缯钊缤吹搅饲逄媾瑺柟嘧诖蟮钪醒?,接受百官朝拜的壯觀場面。
走出崇政殿來到十王亭,這里陳列著八旗軍的各種兵器,真是應有盡有。其中火槍是我最喜歡的兵器。火槍的槍托和槍把都是木制的,槍身很長,像極了早期的步槍,顯示出了當時清朝官兵的智慧。但是也不禁讓我想到一個問題,火藥本是中國發明的,卻在清朝晚期成為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的武器,心里不由地升起一陣悲傷。
"瞧!那是什么?"尋著聲音望去,我看到了大名鼎鼎的鎖子甲,立刻來了興趣。鎖子甲是古代的"防彈衣",由鐵環做成,中間一個母環控制著四個子環,環環相扣,刀槍不入。當年清軍將士不正是身穿鎖子甲在戰場上所向披靡,勇猛殺敵的嗎?心中不由得贊嘆鎖子甲發明者的偉大智慧!
以前我認為清朝相比其他朝代,軍事力量是薄弱的,但是游覽故宮時,卻從博物館的陳列中看到了清朝人的智慧與勇敢,讓我對它產生了幾分敬畏之心,更激發起研究清朝歷史的勇氣和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