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我的日記徐若晗篇一
說起我的老師,她有一雙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高的鼻梁下有一張紅紅的櫻桃小嘴,額頭上留著幾根劉海兒??
我的老師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她總是含著微笑來給我們上課。上課我們回答問題時,還總是鼓勵我們。如果我們回答錯時,她總是含著微笑,跟我們講解??
我的老師她總是想著辦法讓我們成為好學生,讓我們擁有許多優點。下課時,我們有些問題聽不懂,便去找她,而她卻很有耐心的給我們解釋??
這就是我的老師,一位有耐心的老師,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哦!差點忘了,你們想知道她姓什么嗎?哦!那么想知道呀!那好吧!我就告訴你們吧,她姓李,木子李。
我的日記徐若晗篇二
3月7日 星期一 晴
今天放學,外公來接我。他是用公共自行車來接我的,我感覺這是標準的低碳生活。我要快快長大,倡導低碳生活,自己騎車上學。
3月8日 星期二 晴
今天是三八婦女節,我祝愿全世界的媽媽們節日快樂,健康美麗!
3月9日 星期三 晴
今天我發現石嘉儀的番茄樹結番茄了。那個番茄已經黃了。它應該很快就熟了。我很期待。
3月10日 星期四 晴
下午放學以后,媽媽拎了一大筐草莓來接我。我忍不住就吃了一口,感覺很甜很甜,好吃極了,謝謝媽媽。
3月11日 星期五 晴
一早,我走進校門就看見了一個紅箱子。這是紅十字博愛公益募捐箱,是為了幫助貧困學生的。我拿出了早已準備好的五十元錢塞進了募捐箱。能夠幫助別人,我感覺很高興。
3月13日 星期日 晴轉多云
今天早上,我們亮閃閃小隊全體隊員參觀了絲綢博物館。
在絲綢博物館里,我們跟著講解員姐姐看了蠶吐絲的過程,了解了絲綢的起源,知道了絲綢之路有三條,還有關于絲綢的傳說故事:馬頭娘等。
在博物館里,我還看見了用絲綢做的衣服、帽子、煙袋、荷包等,五顏六色的,漂亮極了。
最后,我們還做了絲綢扎染,就是用線把絲綢扎緊,染色。
我們玩得開心極了。
我的日記徐若晗篇三
來不及拭去殘留在眼角的淚水,來不及追趕奔跑前行的列車。這無奈,終究要揮灑在逝去的流年里。最后,只剩下孤零零一個人佇立在繁華的十字街頭,靜聽源自于內心最深刻最本真的獨白。
獨自一個人漫步在布滿枯黃落葉的街道上,憂郁的氣息彌漫每一個被遺忘的角落。蕭瑟的風兒颯颯地吹拂著那些承載著淚水和歡笑的落葉,蕩漾在灰色的空氣中,飛舞,旋轉,零落,顯示出歲月劃過的斑痕,沉淀了或有或無的挽回,點綴著忙碌而又單調的生活。這時,連綿的云兒肆意蔓延著血一般的太陽。
天色暗淡了。迷茫于光明與黑暗的瞬間轉換,只能怪自己過于偏執。那些支離破碎的思緒,或許只能埋藏心底吧。
累了,坐在路邊的石椅上。仰望天穹,思索著那些夢與現實的差距。那些夢,如今正像是那海天相接處微微泛起的晨曦,遙隔著茫茫大海,我到達不了;又像是那鋪天蓋地的黑夜里頭頂上閃爍的點點星光,我觸摸不到;更像是那依偎在斷巖中一棵搖搖欲墜的古松,我凝望不清。那些青春的自由,奔放,輕狂,我還能到哪里去找尋?開始擔心自己會逐步與這個并肩作戰的整體脫軌,開始懺悔當初的任性放縱遺留下來的歉然,開始感受到那么多的無可奈何,那么多的力不從心。每次每次都想要突破自己,可是每次每次都是事與愿違。多么想把自己的`頭腦變成一片空白,然后只剩下那些執著與專注,在這條以夢為終點站的道路上漸行漸遠。
一點,一點,下雨了。
我撐起傘,繼續徜徉在這條繁華而沉重的街道。望著地面上微微泛起的白霧,宛若輕紗,透過虛無縹緲的雨簾,原本喧囂嘈雜的城市竟呈現出另一番靜謐迷離的景象。雖看不清晰遠方若隱若現的高樓,疲憊的心中,在細雨繾綣中卻油然生出了另一種期待。
雨停了。如火的太陽重新迸射出它溫柔的光芒,那是夾雜著淚水的希望。他用無形的箭射向每個黑暗的角落,帶給這個陌生的城市最親切的問候。這時,天邊泛起層層彩色漣漪,像是一個夢,像是一層層華麗的階梯,引領著我一步一步走出陰霾。樹上的葉兒還是濕漉漉的,葉尖上水晶般晶瑩剔透的雨滴,在陽光的照耀下,散發出迷人的光彩。——“滴答!”我回過神來,剛才的失落,已如過眼云煙,不知所向了。
我愜意地享受著陽光帶給我的愉悅。眼角殘留的淚水早已風干,沿途的列車還在繼續前行。在列車“哐當!哐當!”的有力的節奏聲中,我聽出了自己堅定的足音。
我的日記徐若晗篇四
成長,這是一個熟悉的字眼,每個人都在成長,成長可以是各種各樣的,我們可以在接受教育時成長,可以在知錯時成長,也可以在困難的磨練下成長……
還記得我上小學一年級時,聽到大人們說起“十六大”,可是我一點也不知道“十六大”到底是什么。有一天晚上,我和親戚們一邊吃飯,一邊看著電視新聞,爺爺向我提出了一個問題:“龍龍,‘十六大’是什么呀?”我順口回答:“是十六個大人在開會。”聽了這句話,親戚們哈哈大笑起來。爸爸告訴我說:“龍龍,‘十六大’是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召開的第十六次人民代表大會。”
現在,我長大了,已經是一個六年級的小學生了,已不再是那個什么都不懂的“小陶氣了”,我會自己穿衣服,會自己整理房間,會自己去上學……我有空時還會幫媽媽做一些家務活,爸爸媽媽累了,我會用我的小手為他們按摩按摩。
昨天,隔壁阿姨單位要出差,所以她把弟弟帶到我家,讓媽媽臨時看管一天。沒想到,爺爺來電話,說奶奶身體不舒服,叫媽媽陪她去醫院。無奈,管弟弟的差事就只能交給我了。媽媽臨走時很不放心,千叮嚀,萬囑咐,要我照顧好弟弟。媽媽走后,頑皮的弟弟一會兒在床上蹦來蹦去,一會兒拿起掃帚說:“俺老孫來也!”危險動作一個接一個,這樣下去可不行,我想,弟弟平時最喜歡聽《孫悟空三打百骨精》的故事了,于是,我使出了渾身解數,弟弟果然聽得津津有味。接著,我教弟弟拼拼板、畫畫、做數學題……很快已到了下午四點,媽媽回來了,看到這情景,她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現在,我覺得自己確實長大了,有很多事都能獨立解決了。我希望自己今后在遇到困難時也能勇于面對,頑強克服,不斷進取。這才是真正的成長。
我的日記徐若晗篇五
爸爸媽媽都是上班族,也很注重我的課業,所以從三年級開始,我就天天去培訓班報到,這么多年下來,我常常覺得培訓班就快要變成是我的家了,一放學就耗在那里,很晚才回家,在那里的時間比在家還要多了。
其實,如果可以讓我自己選擇,我寧愿天天放學就回家,自己讀書、自己寫功課,到了考試的時候,自己復習功課,在自己的書房里,我一樣可以讀書,哪好像現在常常要流到晚上十點,幾乎不能和家人一起相處,
培訓班的老師的管教方式,讓我有些不敢恭維,曾有一個同學非常不得老師的歡心,說也奇怪,這位老師竟然就緊迫盯人的針對他,走到那里就罵到那里,只是因為不投緣,那個同學很規矩,什么壞事也沒做,原來只是因為成績不理想,讓老師顏面無光,就天天找他的麻煩了。老師的教育態度讓我很失望,一點也不希望下一個倒楣鬼會是我啊,老師!希望你可以公平一點。
可是其實去培訓班也不是一件壞事,因為每到月考的時候,總是會有老師幫我復習,讓我什么題目都不怕,應付考試就充滿了信心。有一次我上課有一些題目聽不懂,老師還多留一些時間來教我,讓我隔天考試拿了一個很好的分數回來,謝謝你老師,我一定不會把那一些題目忘記的,我會好好的謹記在心中,把它釘在我心中的。
媽媽常說:“不可以完全靠培訓班,讀書是為了自己的未來!不要為了分數讀書”所以,媽媽啊!我可以不用去培訓班嗎?你愿意讓我試試看,信任我的自制力,讓我為了自己好好培養正確的讀書習慣,我一樣也會當個快樂的、品學兼優的好學生,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