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與生活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發展,寫一份計劃,為接下來的學習做準備吧!我們該怎么擬定計劃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計劃書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工作計劃開頭篇一
一、各項@@事業穩步推進
(一)、積極有效地開展了救災救濟工作
1、救災工作扎實有效
今年我州相繼遭受地震、雪災、冰雹、大風、浮塵等自然災害多次,給我州農牧民群眾和牲畜安全帶來了極大困難。據統計:造成受災人口7。1萬人,成災人口4。8萬人;農作物受災面積180公頃,成災面積為120公頃;倒塌房屋260間,需口糧救濟6。47萬人、衣被救濟1。12萬人,及時轉移安置1500人、治病救濟2865人,死亡大小牲畜9624頭(只)。糧食、道路、渡槽、耕地等受到不同程度損失,給我州農牧區造成直接經濟損失760多萬元。災情發生后,及時組織工作人員深入災區了解、核實災情,指導災民開展生產自救。
根據我州去年12月和今年1—6月的災情,我們及時與財政部門協調,上半年共下撥自然災害救濟補助款690萬元,解決了災民生產和生活的困難。
2、未雨綢繆主動備災
為積極應對xx年3月中旬強冷空氣的襲擊,認真落實xx年自治區@@工作會議上提出的進一步貫徹落實@@部《災害應急救助工作規程》、《災區民房恢復重建管理工作規程》、《春荒冬令災民生活救助工作規程》三項應對突發性自然災害規程,全面推進救災規范化管理,確保在災害發生時,不使一人挨餓、受凍,災民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的要求,在自治區春荒資金尚未到位的情況下從財政暫借105萬元緊急下撥到各縣(市)應對強冷空氣襲擊。通過緊急動員,扎實備災,切實做好應對強冷空氣的防凍減災工作,確保了災害發生后災民的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和救助。
3、著力解決困難群眾住房難問題
繼xx年實施三類人員(受災戶、五保戶、年人均收入在670元以下的特困戶)補助建房1500戶之后,多方籌集資金,再次資助666戶(其中:==市146戶、==縣300戶、**縣200戶、¥¥縣20戶),共投資金200萬元,使這些補助建房戶在抗震安居資金之外每戶獲得補助3000元,確保困難群眾能建房、有房住。
4、嚴格管理救災款物。
按照自治區《救災款物管理使用辦法》的有關規定,我局嚴格管理救災款物,做到專款專用。首先建立了災民救助卡,對救災資金實行了專戶管理;其次公開救災款物的發放,自覺接受群眾的監督,對救災款物發放情況進行了專向檢查,未出現違規現象。
5、接待因生活困難而上訪人員22人次,發放臨時救濟款2600元,及時有效地化解了矛盾。
(二)、切實做好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為切實做好我州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日趨規范,我局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積極做好五保供養對象工作。根據自治區@@廳《關于做好五保供養對象工作的通知》精神,開展了對全州五保供養對象的登記造冊、審核、發證、供養待遇等工作。通過各縣(市)@@局和有關工作人員入戶排查,完成登記、造冊工作,截至目前,全州注冊登記五保供養對象共1111戶、1320人。
二是打造“陽光@@”,加強低保動態管理。為確保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杜絕優親厚友等問題的發生,向社會公布三級管理機構審批程序,并設立了舉報電話,凡是群眾舉報的一律暫停發放,重新審定;同時加大社區、鄉鎮街道、@@局三級機構的監督檢查、糾偏和查處力度。截至目前,完成入戶排查3471戶、6507人,停發271戶、690人,新納入低保141戶、392人,全州現有10609戶、27977人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第一、二季度下撥低保資金820萬元,并按時足額發放到位。強化了低保工作的動態管理。 三是建立三級低保對象常規檔案。實行縣(市)@@局、鄉鎮街道辦事處、社區居委會申請、張榜、復核,對重點對象分類建檔;建立低保對象家庭臺帳,做到低保對象申領、變動情況一卡清,為低保工作規范化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建立了低保與就業聯動機制,出臺多項措施對新進農轉非人員進行了規范。
四是建立了低保聯席會議制度和低保停發機制。低保聯席會議制度是由@@、街道辦事處(鄉鎮場)領導、街政科(鄉@@辦)和社區聯合開會研究對低保戶的增減等工作進行討論,并聯合作出決定。低保停發機制主要是根據調查情況和聯席會議做出的決定,現場填發低保停發通知單,將調查情況、停發原因填寫在通知單上,再由@@、街道、社區三家簽字蓋章后通知低保戶并執行。
工作計劃開頭篇二
在xx這極不平凡的一年里,我吸取了教訓、總結了經驗,傷痕累累但收獲頗多,首先是本人聽了八大高手的課程,并學以致用,能夠很好的給網員進行講解和指導。其次,經歷了一波牛市和熊市的我,股市經驗又增加了一點點。熊市中我做的股票慘遭挫敗,無一幸免于難。例如:600211、600871等,但總結了上次虧損的教訓,我在10月份買的600550小賺了一點點,虧損雖然沒有挽回,但從操作中我獲取了經驗和教訓。
1、努力爭取講課的機會,讓自己充分發揮長處并鍛煉自己講課的能力;
2、盡可能多地學習股票方面的知識,并用心給客戶講解;
3、講解過程中敦促客戶帶人;
4、多打電話跟客戶溝通和邀約客戶多聽課;
5、上門維護做到細心、耐心、用心;
6、重點給網員講解精神網絡的使用技巧和軟件操作技巧;
7、有規律的整理好客戶資料;
8、多挖掘客戶的.需求,多找意向客戶。
1、爭取每個月至少一個網介(軟件);
2、爭取每個月至少3—5個終免(動靜);
3、爭取每個月網員帶3—5個非網員;
4、爭取每個月1次講課的機會。
工作計劃開頭篇三
(一)培訓部門內部工作
1、在領導的指示和幫助下,籌備和建立了公司的培訓部門。
2、建立了公司十個部門的培訓框架和流程。
3、開發了新員工入職的培訓事項和流程。
4、開發部分教材,在相關部門的協助和配合下,組織上課。
5、開展了問卷調查、培訓考核和培訓效果總結等工作。
(二)爭對技術部門培訓工作
1、制定了技術部門的理論考核和實踐考核制度。
2、組織了技術部門兩次理論考試和實踐考試工作。
3、制定了寳麗瘦身家族的客戶服務流程。
4、對技術部門進行了企業文化、儀容儀表和客戶服務流程的培訓工作。
5、開展了技術部門優秀學員的評選活動。
(三)協助領導和其他部門工作
1、遵從領導指示,完成領導下達的臨時任務。
2、配合執行官工作,做好輪值經理,維護公司的正常運營和發展。
3、協助其他部門工作。
4、月中協助人事部開展制度制定和落實、崗位職責制定和招聘工作。
(一)培訓部門內部工作
1、在領導的指示和幫助下,調整培訓部門內部工作,以符合公司發展的方向和現實情況。
2、進一步完善公司十個部門的培訓框架和流程。
3、自主開發教材,在相關部門的協助和配合下,組織上課。
4、完善培訓部門培訓工作的步驟和流程。
5、開展公司優秀學員評選活動。
(二)爭對技術部門培訓工作
1、督促和協助人事部制定技術部培訓內容落實的考核制度。
2、督促和協助人事部爭對考核制度制定獎懲制度。
3、對技術部進行專業技術和知識方面的培訓工作。
4、開發爭對專業技術的考試工作。
5、開展技術部優秀學員評選活動。
(三)協助領導和其他部門工作
1、遵從領導指示,完成領導下達的臨時任務。
2、配合其他部門工作。
3、細心努力,積極為公司的運營和發展提供建議。
4、虛心學習,與同事友愛互助,積極營造和睦大家庭。
1、在過去的一個月里,在公司里,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問題,也解決了不少問題,打開了思維的一些僵局。
2、在工作的過程中,懂得了人要學會使用方法,,而不能被方法所使用。
3、不管決定下一步的工作怎么做,都要先清楚這樣做工作的目的是什么,以結果來導向和審視工作的開展。
4、與同事或部門合作開展工作,要學會用權,也要學會放權,有方法有目標地展開工作行為。
5、在工作中每遇到一件事情,要主動分析,不能光看表面現象就去查找原因,結果總結出來的原因也必然是表面的,不能根本解決問題。而應該主動思考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出在哪里,然后針對根本原因再去制定工作方案,這樣才可以正確地解決問題。
6、在開展培訓工作的過程中,應該多從學員的角度思考他們的需求與感受,然后以此為出發點對照和指導接下來工作的進行。
7、沒有一種困難不可能解決,關鍵是看是否可以找到、制定和完善工作方法,然后知行合一,運用這種方法就可以解決問題。
8、一個公司有成績,也就會有問題;一個人有缺點,同樣也會有優點;一個人在工作中,同樣也會有成績和問題。只有這樣公司才能經營下去;一個人才能生存下去;工作也才可以開展下去;這也是陰陽平衡的原理。不以無知的眼光看待問題,積極思考和遵從領導的指示,與同事友愛互助和睦相處,永遠以謙虛和學習的態度對待周圍的萬事萬物。
工作計劃開頭篇四
我班學生學習認真、思想純樸,進取心強。本學期我班的基本目標是:使全體同學都能樹立明確的學習目的,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規范,培養一支有能力、有責任心的小干部,以點帶面,使班級逐步形成良好的班風。
1、深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加強學生行為規范,養成良好的行為準則:用身邊事例,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利用班會、校會將行為規范訓練落到實處.
2、抓好班級一日常規,杜絕遲到曠課現象,抓好課堂紀律,提高效率。
3、利用班級學習園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勵學生。
4、通過組織班級活動培養學生的集體觀念,增強班級凝聚力。
5、定期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態度和方法。
6、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學校的各項活動,力爭在各項活動中取得好成績。
7、加強學生衛生保健和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學生加強個人衛生習慣,防止傳染病的發生。
8、定期與學生談心交流,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疏導解決學生的問題。
9、開展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積極與學生家長進行聯系與溝通,多角度進一步了解學生。尋求在實際工作中獲得家長的支持。共同對學生進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