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需要具備清晰的邏輯結構、豐富的語言表達和深入的思考。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優秀作文,它們能夠展示出寫作者的才華和創造力。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一
我有一個,它給了我四年的快樂時光,也同樣傳授于我豐富的知識,還讓我認識到要想實現長大了的理想,就得從現在下功夫,努力學習。
我每天上學校時,到了門前,上面寫著第五十八中學的大字,金光閃閃。當老師和同學來到學校,門就打開,等老師和同學進去,門就關上。值班的人就這樣不分晝夜的工作著,不辭辛勞。
進了學校的大門,就是高大的升旗臺,每到星期一,莊嚴的升旗儀式就開始了,那鮮艷的五星紅旗就會升上藍藍的天空。我們站立一旁敬隊禮,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升旗臺的后方,就是高大堅固的三層建筑——教學樓,它是我上學時認識最久的一位老朋友,是老師的辦公室,也是我們的教育圣地。
教學樓左邊是我最喜歡的操場,操場共400米,早操、跑操、體育課都需要它。操場中間是足球場,周圍是沙地,沙地上有雙杠,單杠,還有體育用的器具,每次體育課都要跑800米,可以鍛煉身體,所以我喜歡這個操場。
操場的一角就是花壇,雖然面積不大,可花的種類各種各樣,有玫瑰花、有牡丹花、有月季花、還有太陽花等,紅、藍、白、黃,姹紫嫣紅,這些花爭奇斗艷,芬芳迷人,香飄十里。當人們從門外走過,無不被花兒的芳香吸引。
這就是我們的學校,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把學校建設的更加美麗,把校園變成歡樂地海洋。
我愛我們美麗,。作文。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學生對書中情境的觀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2.能力目標:借助掛圖引導學生充分觀察,交流圖中物體的數量,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
3.情感目標: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
初步掌握按順序數數的方法。
教具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探索新知。
1、尋找身體上的數。
師:1——10這幾個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我們身上就有許多,快找一找,說一說!
(學生可能說:有1個腦袋,1張嘴,10個手指等。只要說得對,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同時要注意讓學生把話說完整。)。
2、尋找教室里的數。
(學生可能會說:有1塊黑板,2扇門,6盞燈,25張桌子,47名學生……對于能說出比10大的數的學生要及時鼓勵。)。
3、尋找校園里的數。
師:現在,我們要數一數“可愛的校園”中的數。
4、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在忙什么啊?你發現什么呢?
三、課堂總結。
板書設計:
1 2 3 4 5 6 7 8 9 10。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三
我們的校園很可愛。有藍色、黃色、綠色的教學樓很明顯,還漂亮,分為四樓。教學樓的邊上還有一個很短但很大的洞,穿過去就是操場。
操場上經常會有同學打鬧,一片熱鬧的景象唧唧喳喳,一片喧鬧,也不知道大家在說些什么。
打雪仗是平常冬天必不可少的游戲,我們搓起一個雪球,趁“敵人”不備,一丟,那個人立刻會向你發起“反擊"——因為你打中了他,你定會立馬逃跑,他會不停歇的追你,直到打中你為止。
啊!我!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四
我有一個可愛的校園,它給了我四年的快樂時光,也同樣傳授于我豐富的知識,還讓我認識到要想實現長大了的理想,就得從現在下功夫,努力學習。
我每天上學校時,到了門前,上面寫著第五十八中學的大字,金光閃閃。當老師和同學來到學校,門就打開,等老師和同學進去,門就關上。值班的人就這樣不分晝夜的工作著,不辭辛勞。
進了學校的大門,就是高大的升旗臺,每到星期一,莊嚴的升旗儀式就開始了,那鮮艷的五星紅旗就會升上藍藍的天空。我們站立一旁敬隊禮,表達對祖國的熱愛。
升旗臺的后方,就是高大堅固的三層建筑——教學樓,它是我上學時認識最久的一位老朋友,是老師的辦公室,也是我們的教育圣地。
教學樓左邊是我最喜歡的操場,操場共400米,早操、跑操、體育課都需要它。操場中間是足球場,周圍是沙地,沙地上有雙杠,單杠,還有體育用的器具,每次體育課都要跑800米,可以鍛煉身體,所以我喜歡這個操場。
操場的一角就是花壇,雖然面積不大,可花的種類各種各樣,有玫瑰花、有牡丹花、有月季花、還有太陽花等,紅、藍、白、黃,姹紫嫣紅,這些花爭奇斗艷,芬芳迷人,香飄十里。當人們從門外走過,無不被花兒的芳香吸引。
這就是我們的學校,我們要用自己的雙手,把學校建設的更加美麗,把校園變成歡樂地海洋。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五
我們學校坐落在樟村的一座小山腳下,這里一年四季風景優美,空氣清新。
在大門的左邊的墻角,有一簇挨挨擠擠的孝竹,葉子長長圓圓的。竹竿細細長長的,秋天,孝竹穿上了新衣服,在熙熙攘攘的孝竹中,黃色的衣服之間映襯著綠色條紋。顯得格外引人注意。還有許多小生命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一定生活得快快樂樂!
離孝竹不遠處有一列水杉,枝干交錯著生長。它比我們學校的三層樓房子還高呢!在大門的正對面有兩棵挺拔的雪松,它的干,足足有一只的吊桶那么大。葉子細細長長的,仿佛一根根仙女的繡花針,繡出了一幅美麗的春天的圖畫。它一年四季不怕嚴寒酷暑,像哨兵一樣守衛著我們的校園。
再往前走就是一個橢圓形的花壇,映入眼簾的就是綠草,像是給花壇鋪了一層厚厚的地毯,軟綿綿的。如果我能在面睡個覺,享受著新鮮空氣,無憂無慮的,真是舒服極了。草上還有一朵朵野花,多像滿天的星星啊!還看見幾只蜜蜂在采蜜呢!在草叢中有幾叢灌木,矮的,高的,胖的,廋的。形狀不一。還有紅色,綠色,黃色,顏色不同。它像一個大蘑菇;又像一把撐開的五顏六色的傘;還像一只只從天而降的降落傘。樹上還掛著一顆顆果實呢!再看就是香樟樹啦!像一個個充滿活力的年輕人,健壯有力。如果前面吹來一陣風,就會有一股清香,使人神清氣爽。
校園的景色真美啊!我愛我的校園。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六
教學背景分析:
1、本節內容為第一單元“生活中的數”的第一課時的內容。由于這是學生進入小學校門后的第一節數學課。因而,我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以講故事的形式進行教學,使學生在游戲活動中完成學習任務。這一節內容對于從幼兒園出來的孩子來說并不困難,根據這一情況,我打算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敢于表現,樹立學習的自信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另外,對于教材中的一大幅插圖,學生觀察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觀察的方法與順序上需要教師的指導。
2、學校教育的開始是學生良好學習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在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應倡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數學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學生的發展,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學習的過程中獲得成功的體驗。
設計意圖:。
1、本課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教學時通過創設多種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對數學逐漸產生親切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是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初步形成與人合作的意識,掌握一點交流的本領,為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打下基礎。這對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學生喜聞樂見的情境,使學生產生學習的興趣,感到數學不是枯燥的,使他們從一開始就喜歡上數學。
2、了解學生數數的能力,引導學生正確地數出10以內的數,對10以內的數有初步的感知。
3、初步培養學生有序地觀察和與書本對話的能力。
4、聯系生活實際,使學生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激發起學生對大自然、對生活的熱愛。
教學重點: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具有表示物體個數的含義。
教學難點: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有序化。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你們有好朋友嗎?是誰呢?哪位小朋友愿意和大家說一說。
哇!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是樂于交朋友的好孩子!老師也有個好朋友,我這好朋友的本領可大了,它會教你寫字、數數,還能幫助你解決生活中話多的問題呢!今天,我就把這位神奇的朋友帶來了,就是它——數學書。(老師神秘地出示數學書)。
師:我們班的小朋友真會動腦筋,剛才小朋友說的都是數學知識,下面我們一起翻開書看看書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說的。(指導學生翻書)。
我們先來認識一下白胡子老爺爺,他叫什么呢?
師:對了智慧老人告訴我們什么?
師:小男孩淘氣是怎么說的?小女孩笑笑是怎么說的?哪位小朋友能用響亮的聲音說一說?(生回答略)。
師扮演機靈狗:“嘻嘻,這就是數學!聰明的小朋友,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呢?”
師:老師相信大家一定會和數學成為好朋友的。
二、新授。
1、教學“可愛的校園”。利用實物投影放大圖。
(1)先讓學生觀察,然后指名學生隨意說一說看到了什么?(學生回答略。)。
(2)引導學生找出圖中各種動物的數量。
師:小朋友觀察得非常仔細。書本上的小動物說了些什么呢?你能發現嗎?
師:小白兔和小熊都出了兩個問題考小朋友,你們能回答嗎?
師:你數得真棒,其他的同學會嗎?你們還能數出哪些物體的數量?
注意引導學生數的方法。
師小結:對了,數的時候要有一定順序,從左往右,或者從右往左,有的是從上往下,也可以從下往上。總之,按一定順序數才能數得正確。
師:剛才小朋友數到的1頭大象、2只兔子????分別可以用1-10這幾個數來表示。(邊說邊出示這幾個數字的卡片。)。
2、尋找人身上的數。
師:1-10這幾個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我們身上就有許多可以用數字來表示,快找一找,說一說!
(1)學生之間互相觀察,互相說。
(2)集體反饋交流。
3、找教室里的數。
(1)學生獨立觀察,尋找各數。
(2)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3)集體交流。
4、尋找校園里的數。
師:我們校園里也有許多數,我們去看一看,找一找,說一說吧!
(教師可帶生去操場上找數字,引導學生互相交流,合作完成。)。
初步滲透數學的思想,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有,初步會用“數”表示事物。
三、總結。
師:這節課小朋友交了一個好朋友,他的名字叫什么呢?
(生齊聲回答:數學)。
師:剛才數學這位好朋友教會了小朋友們什么呀?
生:教會了我們數數。
師:對了,這節課我們學會了數10以內的數,有的小朋友很聰明,還會數比10更大的數,真了不起!老師希望小朋友們回去把剛才在校園里數到的物體的數量回去和爸爸媽媽說一說。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七
說課的內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數學》北師大版一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可愛的校園。這部分教材是數概念中最基礎的知識之一,是小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在這一階段通過讓學生初步經歷從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數的過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實物和學生的操作活動進行教學,為學生了解數學的用處和體驗數學學習的樂趣打下扎實的基礎。基于以上認識,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學會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數,理解基數、序數的含義,數的認、讀、寫、數的順序,學會比較數的大小,并會認、會讀這10個數。
2.能力目標:培養學生觀察、比較、口頭表達的能力,滲透數學來源于生活,理解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并運用于生活的辨證唯物主義思想。
3.情感目標:通過探究活動,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
教材的重點、難點:
本節課的重點是:理解1—10數的基數、序數的含義。
本課難點是:滲透集合、對應、統計等思想。
二、說教法。
1.情景教學法課標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之上。因此情景的創設要立足于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背景:新課開始,電腦出示情景圖,讓學生仔細觀察這幅圖,4人一組充分說一說這些美麗畫面上都有些什么,并有序的一一數出,這樣既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2.舉例說明法在學生認識了1—10各數的含義以后,要學生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用1—10中的任意一個數說一句話,通過學生舉例說明,既培養了學生的數感,又讓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并獲得用數學的體驗。
3.發現法教學1—10各數的大小比較的時候,教師發給學習小組一些圓片,讓學生自己擺一擺、比一比,通過擺圓片,讓學生發現在1的基礎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2,在2的基礎上再添上1就得到了3,從而了解數的順序,得出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教師的作用是組織發現活動,關注活動中的學生,使學生在探索中學習新知,親歷探索過程。
三、說學法。
《課標》指出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觀察比較以及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實踐操作法、觀察比較法也是本節課中學生學習新知識的主要方式,同時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
1.觀察法觀察主題圖的畫面及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來是很好的學習方法。例如,教學主題圖時,觀察目的明確。教師通過讓學生觀察畫面上都畫了什么,觀察結束后組織討論,你怎樣看就會又快又不數丟物體呢?這一安排不僅給學生獨立思考的機會,而且教給學生觀察的思維方法。
2、實踐操作法兒童思維的發展是從具體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他們需要通過各種活動來學習知識,發展自己的智慧。因此,在教學1—10各數的大小比較的時候,通過學生動手擺圓片,親身感知、體驗數的順序,從而得出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培養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獲得知識的能力。
四、說教學程序。
本節課主要由五個環節來完成;(一)觀察探究,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1、圖片引入,讓學生看看圖上都有些什么,要怎樣看就能做到又快又不會丟,明確要按一定的順序觀察。
(二)從圖過渡到數,建立數的概念。
1、從圖過渡到數。同學們都說有1頭大象,那么,除了大象,還有什么也能用1表示,找找看。
2、同樣的思路教學2—10各數的認識,這樣就讓學生很好的體會到數字來源于生活,從而把數學與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
(三)聯系生活實際,學會運用數。
在學生認識了1—10各數以后,設計游戲,讓學生在自己身上、教室里、家里找一找、數一數,并用學過的數說一句話。
這樣就讓學生把生活實際與數學較好的聯系起來,學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解決問題。
(四)動手操作圓片,學會比較數的大小。
1、認識數的意義以后,讓學生自己擺圓片,擺一擺、比一比,哪個數大,你是怎么想的?滲透了自然數的計算單位和相鄰兩個自然數相差1。
2、認識數的大小以后,進行猜數游戲,如5的前面是幾?3的后面是幾?還有可能是幾?通過反復練習,學生較好的掌握了數的大小比較這一知識點。
這樣的設計符合兒童的認知規律,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想象力,充分體現新課程的讓學生親身體驗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這一理念。
(五)鞏固深化,拓展延伸。
1、新課講授完以后,出示練習題。如:“想想做做”中找朋友、看數畫圈、看圖寫數等使學生進一步建立數與形的聯系,更好的理解和認識1——5各數。
2、最后設計了一些用1表示1個整體的題目,如:1盤香蕉、1串葡萄、1雙襪子等,滲透單位“1”的概念。
五、總結全課。
整堂課設計,充分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是學生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在動眼觀察、動腦思考、動嘴表達、動手實踐,自主探究中學習知識,課堂上將學習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學生參與面廣,學得愉快,學習效果好。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八
一、教學目標:
通過學生對書中情境的觀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二、教學重點:初步感知小組交流的作用。
三、教學流程設計。
1、尋找身體上的數。
師:1——10這幾個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我們身上就有許多,快找一找,說一說!
(1)學生之間互相觀察,互相說。
(2)集體反饋交流。
(學生可能說:有1個腦袋,1張嘴,10個手指等。只要說得對,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同時要注意讓學生把話說完整。)。
2、尋找教室里的數。
(1)學生獨立觀察,尋找個數。
(2)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3)集體交流。
(學生可能會說:有1塊黑板,2扇門,6盞燈,50張桌子,43名學生……對于能說出比10大的數的學生要及時鼓勵。)。
3、尋找校園里的數。
師:現在,我們要數一數“可愛的校園”中的數。
(1)學生獨立觀察,尋找個數。
(2)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3)集體交流。
4、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在忙什么啊?你發現什么呢?
(這節課我們在數數,發現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數學)。
5、布置學生實踐活動。
課后到校園到處看看,邊看,邊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記下來,明天上課和大家一起交流。
北師大版數學一年上《可愛的校園》教學反思。
這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教材從動物學校開學的情景入手,根據低年級學會僧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把孩子引入神氣的動物世界的童話中去,教師放手讓學生自己試著數出動物的數量,再引導學生從生活實際出發,數一數實際生活中的物體,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獲得良好的情趣體驗。
作業批改:
讓學生在生活中感受數學與聲后的聯系和學習數學的愉悅,讓孩子通過身邊和生活的物體數出數量是10以內的物體個數,并和小伙伴、家長說一說數一數。
跟蹤記錄:
初入學的學生,培養他們形成狼毫的學習習慣是教學中的關鍵,由于學生學前受的教育不同,難免有些差距。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把學生帶入情景之中。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九
我們的學校是個非常可愛的。我們每天在這里,學習、玩耍,可熱鬧了!
來到學校,進了南門,映入眼簾的是花壇里的`花朵。里面有顏色不一的月季、杜鵑,還有那堅強的冬青和小松樹。月季是我最喜歡的花了,特別是紅色的,它表示:“吉祥如意,平平安安。”杜鵑也很美,它很柔軟,摸起來給人一種舒服的感覺。特別是冬青,它非常堅強,夏天,它聳立在花壇里,它不怕炎熱,熱的時候,它仿佛在跟我們說:“天氣好熱啊,你們熱嗎?”
花壇的北面是廣場,廣場中間有個旗桿。每周一早上,我們全體師生都在這兒升國旗。下課的時候我們在這兒做游戲、做課間操。在這兒沒有不熱鬧的時候。
花壇的左邊是初中樓也叫育英樓。育英樓一樓有政教處、校長室、超市、食堂、餐廳……二樓是七年級教室和辦公室。三樓是八年級教師和辦公室。四樓是九年級教師和辦公室。中午,放學后,學生們都到食堂去吃飯。
花壇的右邊是小學樓,也叫啟智樓。我們天天在這兒上課、學知識,所以我們對啟智樓的感情比較深一些。
啟智樓的北面是車棚,里面有許許多多的自行車電動車。放學時,同學們都去車棚里去推車子。
我愛這!我常常一個人在這里發呆、遐想。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十
1、看圖數數時,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數出10以內的個數。
2、認、讀、寫1~10各數,熟悉各數的筆順。
3、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4、認、讀、寫數字0,知道0除了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或分界線。
1、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并會讀寫0~10各數.
2、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會用數表示事物的順序與位置,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3、初步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互相交流。
4、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1、0~10各數的讀、寫,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2、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第一課時。
教材第2、3頁的內容。
1、了解學生數數的情況。
2、讓學生數實際生活中的物體,初步感知10以內的數。
3、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初步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1.指導學生數數時收口一致,熟練的數數。
2.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掛圖、10根小棒。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這么多的小伙伴在一起學習,大家要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多有意思啊!
1、創設情境。
小動物們看見小朋友們都上學來了,他們也想上學,于是,大象就開辦了“動物學校”,你們看小動物們高高興興地來上學了。
2、出示掛圖,看圖數數。
(1)“動物學校”建在大森林里,小動物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來到學校。同學們,請你們看圖說一說有哪些小動物,數一數各有多少只。
(看圖先自己數,同桌再相互說一說。)。
(2)圖上還有哪些小動物?(10只蝴蝶,9只小鳥。)。
(3)大象把校園打扮的很漂亮,同學們仔細觀察,說一說學校里還有什么,并數一數。(3個蘑菇教室,8棵大松樹……)。
3、尋找身體上的數。
師:1——10這幾個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我們身上就有許多,快找一找,說一說!
(1)學生之間互相觀察,互相說。
(2)集體反饋交流。
(學生可能說:有1個腦袋,1張嘴,10個手指等。只要說得對,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同時要注意讓學生把話說完整。)。
4、尋找教室里的數。
(1)學生獨立觀察,尋找個數。
(2)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3)集體交流。
(學生可能會說:有1塊黑板,2扇門,6盞燈,25張桌子,47名學生……對于能說出比10大的數的學生要及時鼓勵。)。
1、打開你的文具盒,數一數你有幾支鉛筆,跟同桌說一說。
2、數數你的衣服上有幾顆紐扣,數數老師衣服上有幾顆紐扣。
3、數數自己的手指。
拿出10根小棒,先一根一根地數,再2根2根地數,最后5根5根地數。數完后說一說怎樣數得又快又對。
師:這節課我們在忙什么啊?你發現什么呢?
(這節課我們在數數,發現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數學)。
課后到校園到處看看,邊看,邊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記下來,明天上課和大家一起交流。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十一
設計意圖:。
1、本課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開始,教學時通過創設多種生動有趣的情境,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使他們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對數學逐漸產生親切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學生學好數學的關鍵是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學時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觀察、書寫、思考、傾聽、提問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在教師的引導下,使學生初步形成與人合作的意識,掌握一點交流的本領,為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打下基礎。這對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學校開學的情境,讓學生經歷數數的過程,感受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
2、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的興趣,熱愛數學、喜歡數學。
3、使學生初步具有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意識。
4、初步養成樂于思考、善于合作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活動一:課前師生交流,活躍課堂氣氛。
生:我認識了2個新同學,是吳逸航和付旭東。
生:我認識了5個,是------。
生:我認識了8個--------。
活動二:創設童話情境,尋找數學問題。
1、創設童話情境。
師:在遙遠的森林里,有一所森林學校,今天它們開學了。一大早,小動物們就迫不及待地來到了學校,知識淵博的大象博士就是它們的老師,大伙兒高興地又蹦又跳。(教師邊說邊出示主題圖投影。)。
生:圖上有大象、小白兔、小松鼠。
生:有花、草、樹、小鳥------。
(教師根據學生提供的信息,依次張貼出準備好的圖片。)。
師:小朋友們真棒!下面我們來開展一個比賽好不好?
生:好!
2、小組合作,尋找數學問題。
師:請你們四人小組仔細觀察這幅圖,比比哪個小組發現的數學問題多,優勝組將得到一顆“合作星”。但必須注意:自己小組里的同學要團結合作,大家一塊兒動腦子,同學在說的時候,你要仔細聽,如果他說的與你想的不一樣,等他說完后你再說出自己的數學問題。只有這樣,你們才能得到“合作星”。
3、匯報數學問題。
生:我們小組的問題是小白兔有幾只?
生:我們來回答:小白兔有2只。
生:蝴蝶有幾只?花有幾朵?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1、2、3、4這樣一個一個數的。
生:我還有不同的方法,就是兩個兩個的數。
生:我是五個五個的數的------。
[根據學生的匯報,教師都加以不同的鼓勵表揚,并在相應的事物上標出數量。]。
4、整體感知1~10各數。
師:小朋友們真能干!特別是第1小組,每位小朋友都在開動腦筋,并且能認真聽取其他人的意見,提出與別人不一樣的數學問題,所以老師將給第1小組一顆“合作星”,其他小組要向他們學習。
[選擇典型小組,全班交流他們的優點,以次促進小組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
師:我們以把在森林學校發現的數字都找出來了,你們再仔細看一看,還有發現什么小秘密呀!
生:我發現這些數字是1.2.3.4.5.6.7.8.9.10,是10里面的數。
師:我怎么沒發現呀。
生:那是因為排得太亂了,我們可以給它們排排隊。
生:我發現1+2=3 2+3=5......
活動三:尋找數的影子。
(同桌之間互相說說,交流匯報)。
生:1個嘴巴、2只耳朵、10個手指頭。
生:4盞日光燈、1塊黑板。
生:50個小朋友......
活動四:尋找校園里的數。
師:其實,數一直就在我們的身上、身邊、生活中,我們美麗的校園里也有許多數,現在,大家排好隊到校園里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吧!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十二
1.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的基礎上體會數的意義.
2.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
3.使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是有趣的,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使學生初步體會到數具有表示物體個數的含義和作用.
初步形成良好的觀察習慣——有序化.
一、創設情境,引入教學.
談話引入:
1.在我們的校園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我們的校園里有操場,我們的學校里有老師,我們的學校里有小朋友……)。
2.你能用一句帶有數字的話說一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嗎?
(我看到了1個老師,我看到了3座樓,我看到了一年級有7個班,有6個年級,有好多小朋友……)。
(點評: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動作用,是課程標準中一個基本的教學理念.由于學生剛剛進入學校,對學校的了解還不多,通過學生們互相啟發,引起學生對學校生活的興趣,從而產生對學校生活的喜愛.)。
教師:動物王國的動物學校也開學了,小動物們都高興地來到學校,你們想到它們的學校看看嗎?(想)。
1.出示主題圖:
2.觀察小動物。
(1)你們都看到有哪些小動物來上學了?(小熊、小松鼠、小兔子)。
(2)你們能數一數這些小動物都有幾只嗎?(有6只小熊)。
(3)我們一起數一數,看看是6只小熊嗎?(師生共同數)。
(4)有幾只小松鼠呢?(有4只小松鼠)。
(5)小兔子呢?(有2只小兔子)。
(6)它們的老師是誰呀?(大象)。
(7)有幾位老師呀?(1位)。
(點評:由于學生剛剛接觸的,因此在這一環節教師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教師從一開始帶領學生觀察畫面,到由學生獨立觀察是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需要老師經常地有意識有目的的指導.)。
3.用帶有數量的話說一說。
在動物王國的學校里你還看到了什么?能用帶有數量的話說說嗎?
生1:有3座小房子。
教師:對!這是動物學校的三間教室,分別標著一(1)班、一(2)班、一(3)班.
生2:有小鳥。
教師:數一數有幾只小鳥?(9只)。
你們是怎么數的?(用手指著數)。
哪個小朋友愿意到前面帶著大家數一數?
生3:還有蝴蝶.
教師:蝴蝶可真多呀!有幾只你們知道嗎?(10只)。
怎么數就能不丟不落?(可以把數過的標上記號,也可以從左到右數……)。
4.觀察靜物。
教師:你還看到校園里有哪些東西可以用數量來表示?
生1:校門口有5個大字.
教師:你們知道寫的是什么嗎?(歡迎新同學)。
生2:教師的后面還有8棵松樹.
教師:我們一起數一數.
生3:學校的門前還有花.
教師:一共有幾朵花呢?(7朵)。
5.小結。
(2)教師:有沒有更好的參觀辦法呢?
(3)教師:如果你是學校的小主人,你會怎樣帶領我們參觀呢?
(從門口開始往里走、從上到下看、從左到右、按照數量從小到大或從大到小)。
(4)教師:我們就請你們這些小向導帶領我們進行參觀.
(點評:學生是一個慢慢適應的過程,對數感的建立、符號感的建立都需要有一個過程,因此在課上就要求教師在言談中幫助學生建立對的興趣.包括一句話,一個思考……)。
活動三:有序觀察。
目的: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的有序性.
1.由門口開始參觀。
門外:看到了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
門口:有1只大象,它是這里的老師。
門上:有5個大字(歡迎新同學)。
門邊:有7朵花。
學校里和學校外一共有6只小熊。
學校里:有3個教室。
天上:飛著9只小鳥、10只蝴蝶。
學校后面有8棵松樹。
2.從上到下看。
天上:9只小鳥,10只蝴蝶。
中間:8棵松樹、3間房子。
地上:跑著小動物有6只小熊、4只小松鼠、2只小兔子、1頭大象。
門的附近:門上有5個字—歡迎新同學,門邊的柵欄旁有7朵花。
3.從左到右或從右到左。
左邊開始有花,左右一共有7朵花,1位大象老師、2只小兔子、4只小松鼠、5個字、3間教室、6只小熊、9只小鳥、10只蝴蝶、8棵松樹.
4.按照數量從小到大。
1頭大象。
2只小兔子。
3間教室。
4只小松鼠。
5個字。
6只小熊。
7朵花。
8棵松樹。
9只小鳥。
10只蝴蝶。
5.小結。
你們都是非常合格的小向導,按照一定的順序帶著我們參觀了可愛的校園,我們以后就可以用這些方法觀察我們身邊的事物.
(點評:觀察的有序性使學生進一步所必需的,因此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有序觀察.)。
活動四:找數字。
目的:通過游戲使學生找到畫面中的.從而體會就在我們的身邊.
我們參觀了動物王國的學校,其實這里頭藏著10個數字,你們找到了嗎?數字就藏。
在我們的身邊,你能找到我們的教室或你的身邊藏著的數字嗎?
總評:這節課中教師從學生生活的校園入手,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物體,身邊的事物,并學會用帶有數字的話表示出來.同時注重使學生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情景生動有趣,使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輕松愉快中活動,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突出體現學生活動的情感態度,關注了學生自身的發展,為改變學生的方式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與實踐.
教學設計點評。
這節課中教師從學生生活的校園入手,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物體,身邊的事物,并學會用帶有數字的話表示出來.同時注重使學生學會按照一定的順序觀察畫面.情景生動有趣,使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在輕松愉快中活動,集知識性,趣味性,活動性于一體,突出體現學生活動的情感態度,關注了學生自身的發展,為改變學生的方式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與實踐.
探究活動。
找數字。
活動目的。
使學生能熟練地數出10以內的數.
活動過程。
學生放學回家后,尋找家中的數字,如有幾口人,幾件家用電器,幾張桌子,幾把椅子,幾張床,……然后有文字后圖畫記錄下來,上課時介紹給同學們聽.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十三
一、教學內容:
1、看圖數數時,能用一一對應的方法數出10以內的個數。
2、認、讀、寫1~10各數,熟悉各數的筆順。
3、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4、認、讀、寫數字0,知道0除了表示一個物體也沒有,還可以表示起點或分界線。
二、教學要求:
1、能正確地數出數量在10以內物體的個數,會用數表示物體的個數,并會讀寫0~10各數.
2、掌握10以內數的順序和大小,會用數表示事物的順序與位置,初步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3、初步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能運用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互相交流。
4、利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
三、教學重難點:
1、0~10各數的讀、寫,體會基數與序數的含義。
2、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四、單元課時安排:
六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教材第2、3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了解學生數數的情況。
2、?讓學生數實際生活中的物體,初步感知10以內的數。
3、?在學習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學習數學的趣味性,初步認識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獲得良好的情感體驗。
重點難點:
1.?指導學生數數時收口一致,熟練的數數。
2.?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具準備:
掛圖、10根小棒。
教學過程:
一、?學前準備。
小朋友們,從今天開始你們就是一年級的小學生了,這么多的小伙伴在一起學習,大家要相互學習相互幫助,多有意思啊!
二、?探究新知。
1、?創設情境。
2、?出示掛圖,看圖數數。
(1)“動物學校”建在大森林里,小動物們背著書包高高興興來到學校。同學們,請你們看圖說一說有哪些小動物,數一數各有多少只。
(看圖先自己數,同桌再相互說一說。)。
(2)圖上還有哪些小動物?(10只蝴蝶,9只小鳥。)。
(3)大象把校園打扮的很漂亮,同學們仔細觀察,說一說學校里還有什么,并數一數。(3個蘑菇教室,8棵大松樹……)。
3、?尋找身體上的數。
師:1——10這幾個數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我們身上就有許多,快找一找,說一說!
(1)?學生之間互相觀察,互相說。
(2)?集體反饋交流。
(學生可能說:有1個腦袋,1張嘴,10個手指等。只要說得對,教師就應該給予肯定,同時要注意讓學生把話說完整。)。
4、?尋找教室里的數。
(1)?學生獨立觀察,尋找個數。
(2)?學生之間互相交流。
(3)?集體交流。
(學生可能會說:有1塊黑板,2扇門,6盞燈,25張桌子,47名學生……對于能說出比10大的數的學生要及時鼓勵。)。
三、課堂作業。
1、打開你的文具盒,數一數你有幾支鉛筆,跟同桌說一說。
2、數數你的衣服上有幾顆紐扣,數數老師衣服上有幾顆紐扣。
3、數數自己的手指。
四、思維訓練。
拿出10根小棒,先一根一根地數,再2根2根地數,最后5根5根地數。數完后說一說怎樣數得又快又對。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在忙什么啊?你發現什么呢?
(這節課我們在數數,發現我們身邊到處都是數學)。
六、?布置作業。
實踐活動。
課后到校園到處看看,邊看,邊和小朋友交流,再把看到的記下來,明天上課和大家一起交流。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十四
我們學校像個大花園,同學們像花朵一樣快樂地成長。你走進校門一抬頭,能看見一座高大的塑像—中間是位老師,兩旁有兩位同學,下面一片火紅的花朵襯托著塑像。塑像的東面是植物園,里面有粗壯的大樹,還有五顏六色的花朵。塑像西面是辦公室,里面有日夜為我們操勞的老師在批改作業。塑像北面是一條筆直的小路,小路兩旁是兩排青松,青松像衛士一樣站在那里。
你一直走,能看見像月亮一樣的'門,同學們叫它月亮門兒。穿過月亮門兒你又能看見一座小塑像。還能聽到同學們的歌聲,透過窗子能看見同學在全神貫注地聽課,認認真真地寫字,老師在給我們講課。下課的鈴聲一響,同學們飛快地跑出去,,肅靜的操場一下子變得非常熱鬧。同學們有的玩皮筋,有的玩跳格兒,有的踢毽子……校園每一個角落都有同學的歡笑聲。多么啊!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十五
每當我走進學校,走到操場時,我的眼中都會露出得意的'目光,記得那天。
陽光燦爛,萬里無云,我們正在操場上體育課。我們操場一圈200米,外層跑道是褐色的,里面是綠色的,中間還有4個籃球場,從上面看,就像一條褐色的巨蟒,圍住了一條碧綠色的巨蟒,操場旁邊還有一些花花草草。
比賽開始了,我同伴扔了一個球給我,因為對方看我們很垃圾,所以就把頭球給了我們。我轉過身,繞過了一個對方隊員,再用力跑到對方籃球場,然后跳了起來,用力一扔,籃球像泥鰍一樣溜到籃球框上,我面目緊張,心里祈禱,一定要進去,一定要進去。球仿佛知道我心里在想什么似的,真的進去了。我繼續向敵方的籃球場攻擊,最后以3:2獲勝。
從這一次事件,我明白了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后。如果他們沒有自大,輸的肯定是我們啊!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十六
我是一名小學生,有那伴我一起成長,在這五年里,我從一個稚嫩的兒童,長成一個學生。那給了我許多童真的回憶,它記載著我的童年,記載著我幼稚的身影。
當我第一次背著小書包,走進那綠草如蔭,書聲瑯瑯的校園時,校園給我的`印象是――校園是可愛的。當我摔了跤時,哥哥姐姐跑過來扶起我,并熱情地尋問我摔哪了。我覺得校園是可愛的,因為它培育了一代關心熱愛的學生。
校園是可愛,當我看見,老師的辦公室有幾個大哥哥大姐姐在認真地聽老師分解難題,認真地回答老師的問題時,我覺得校園是可愛的因為它培育了一代勤奮好學的學生。
當我看見幾個哥哥姐姐在老師的指導下拿著掃把清洗教室,認真地把每一個座位清洗干凈,再把每張桌子都抹干凈,教室里窗明幾凈時,我覺得校園是可愛的,因為它培育了一代熱愛勞動的學生。
這一切一切,都要感謝,感謝培育了一代又一代對社會有用的人材。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十七
哪里有可愛的小鳥?哪里有鮮艷的紅旗?哪里有親切的'教師?哪里有小朋友的歡笑?對,那就是校園,校園里有很多茂密的樹木,鮮艷的花朵,那嫩嫩的小草,是多么討人喜歡啊!
春天,萬物復蘇,樹木抽出新的枝條,長出嫩綠的葉子,樹上、地上的積雪融化了,積雪變成了雪水,雪水浸進土里,使樹木長得更加茂盛。
夏天,火熱的太陽高高懸掛在天空上炙烤著大地,樹干上有很多蟬,有的大,有的小,嘴里不停地叫,好象在說:“熱死了,熱死了。”石榴樹長滿了葉子和花朵,粉紅色的石榴花真漂亮,里面長了好多的紅須須,須須上長著銀白色的小豆豆,真象一顆顆頂小頂小的珍珠啊!
秋天,石榴長了出來,趁你沒留意,悄悄咧開了笑臉,那一排排牙齒紅紅的,真漂亮。
冬天,樹上堆積著白雪,一來到校園,就會發現校園變成了銀白色的天堂。
這就是我們,千姿百態的花朵香氣四溢,盛,美麗極了。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十八
你來到我們學校,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教學樓上的八個大字——“文明守紀,務實創新。”校訓的下面是一面五星紅旗,微風吹來,紅旗迎風招展。
操場的周圍是一排排四季常青的松柏,它們像一排排衛士一樣保衛著校園。在陽光的照射下,那威武的雄姿更是咄咄逼人。在松柏的下面,是那軟軟的小草,它們點綴著各色小花。鮮艷的花朵,頑強的小草,四季常青的松柏與鮮紅的國旗構成了一幅絕妙的風景畫。
國旗的后面是一幢教學樓。那白色的教學樓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桂花的香味彌漫了整個教室。呼吸著花香,聆聽著教誨,學習起知識來,是多么幸福呀!多虧有了這美麗的教學樓。
教學樓的后面有一個噴水池,噴水池里有一座假山。噴水池里噴出來的水,把假山噴得一塵不染。噴水池里有許多荷花,還有五顏六色的金魚在水中嬉戲。每次當我過于勞累時,往噴水池旁一站,立刻感覺心曠神儀,全身舒服多了。
這就是我,在這個校園里每天洋溢著歡聲笑語,每天我們都能學到很多新知識,我愛這個培育我的校園!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十九
在我的心目中,最美麗的,就是我。
學校的大門上寫著七個金色的大字:“二七區實驗小學”。大門是正方形的,非常象一個長方形的盒子。
走進校園里,我第一眼看到的就是教學樓。教學樓就像大地,我們每天都離不開她。教學樓可以讓我們學習,可以讓我們玩耍,還可以讓我們在樓上賞景……她可以讓我們學到許多知識,讓我們輕松地玩。每當我看到教學樓,就想對她說:教學樓,您真偉大!
學校的最后面,有很多楊樹。楊樹挺立在操場旁邊,就像一群士兵站在那里一動不動。
我愛我!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二十
1、知識目標:
(1)、初步學會數1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
(2)、初步體會數的廣泛性。
2、能力目標:通過觀察交流等探求活動,使學生初步建立數感,初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1)、使學生體驗與人合作、交流的快樂,初步培養學生的合作參與意識,尊重與欣賞他人。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其對人、對動物物的愛的情感,知道動物是人類的朋友,要愛護動物、保護動物。
生:有小兔、小猴、小狗、小熊、大象、小松鼠、小貓。
師:小朋友們想的真多,動物是人類的朋友,地球上不能只有人類,野生動物滅絕之時,就是我們人類滅亡之日,所以我們要愛護身邊的動物,特別是野生動物,熊貓是我國的國寶,東北虎、亞洲象、中華鱘等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目前它們瀕臨絕跡。(滲透環境教育)那我們就一起去看看動物學校開學的情況吧!(出示主題圖)(課件)。
(點評:教師利用語言魅力,使學生感知校園的美麗,并通過故事情節將孩子引入動物世界的童話中去,通過插圖滲透環境教育,使學生更易理解,從而激發學生愿意觀察的欲望,使學生對數學產生親切感。)。
1、任意觀察。
問:看看動物學校有什么?
指定部分學生匯報。
(點評:讓學生盡情地看,使學生在具體的場景中自主地、有興趣地觀察,自然感知各數,自己體會發展數就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數是人類的好朋友;滲透數學與生活密不可分的聯系,形成對數的感知和表象,初步體會交流的快樂。)。
2、探討數數規律。
(1)四人小組內探討數數規律。
(2)匯報:你們是怎樣數的?
小組甲:先數數目小的,再數數目大的。
小組乙:先數遠的,再數近的。
小組丙:先數上面的,再數下面的。
小組丁:從左邊數到右邊。
(4)教師小結:真能干,你們用不同的方法仔細觀察了動物學校各個物體的數量,會正確的數出1~10各數。
(點評:讓學生在互相啟迪過程中感知認識,完善認識,并感受到如何評價自己、評價他人和傾聽他人意見。在看、數、聽、說的過程中給學生提供一個充分交流信息、收集信息的機會,使學生的學習個性化。課堂成了學生探索與交流、自由表達觀點、實現心靈放飛的舞臺,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了學生的數學情感。)。
1、尋找身體上的數。
(1)同桌之間互相觀察、交流。
(2)集體反饋交流(注意引導學生說一句完整的話)。
2、數周圍的實物。
3、猜一猜,想一想,說一說,驗一驗。
(1)手里最多能拿幾支粉筆?
(2)盤里最多能放幾個蘋果?
(3)筆筒里最多能放幾支筆?
4、尋找校園里的數(可帶領學生去操場上找一找,說一說。)。
可愛的校園(熱門21篇)篇二十一
每天早晨當我們走進大門時,迎面而來的是溫暖的微風。接著看到的是花壇,花壇中間雕著一個精美的塑像,上面雕著兩個小學生上學的情景。周圍是碧綠色的草坪。操場上長滿碧綠色的小草。每天晴天時我們在操場上玩,和小草們一起度過美好的十分鐘,每當下雨時,小草總不向雨點低頭,而是傲然挺立在操場上。
學校里令我最喜歡的就是北教學樓后面,那塊綠油油的菜地。那里種著學多蔬菜,比如:青菜。花菜。青椒等,我們午飯中的蔬菜就是從那里摘過來的,雨灑落在我們那綠油油的菜地里,輕輕地為菜地蒙上了一層白紗,那蒼翠的雪松,美麗的花兒,高大的柳樹,被雨輕輕洗涮過后都是那么翠綠可愛,啊!雨,你是大自然輕快的節奏,輕輕地灑落在菜地四周的每一個角落。這些花兒,樹木,草都長在菜地的周圍。使菜地顯得更加引人注目。
校園里有迷人的四季,桃紅柳綠的春天,花繁葉茂的夏天,楓紅菊香的秋天,松青雪白的冬天。啊!我愛你,我們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