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是教師進行教學準備和備課的重要依據,使教學過程更加有序和高效。此外,我們還可以與其他教師進行交流和分享,互相學習和借鑒,以提升教學工作計劃的質量和效果。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一
1、學習理解人物形象,能運用較恰當的語言、動作形式表現自己的理解。
2、學會用肢體語言表達對于親人的愛。
3、享受為媽媽奉獻的樂趣。
故事課件、帝企鵝的影片、《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音樂
開始部分:教師利用課件講故事《你愛我嗎》。
1、提問:
歡歡怎么知道袋鼠媽媽很愛小袋鼠嗎?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歡歡怎么知道猴子媽媽很愛小猴子呢?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歡歡怎么發現媽媽對自己的愛呢?
2、教師通過播放動物親子互動的影片《帝企鵝日記》片斷,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其他動物的親子關系。
提問:
動物媽媽是怎樣照顧他們的小寶寶的呢?
動物媽媽為什么會這樣照顧他們的小寶寶的?
3、請幼兒討論,自己的媽媽是怎樣照顧自己的。提問:
想想看自己的媽媽是怎么照顧你們的?
媽媽表現哪些行為的時候,你們會覺得媽媽最愛自己?
一位幼兒面對大屏幕中的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結束部分:幼兒向園長、老師媽媽做一件事,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愛。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二
媽媽的手是粗糙的,皮膚上可以看到幾根明顯的青筋。你乍一看,一定會覺得這并沒什么稀奇,可這雙手卻使我羨慕。
平時,這雙手沒歇過,不停地為全家人服務:買菜,煮飯,洗洗縫縫、拖洗地板,整理房間,家里所有的活兒她全包了。媽媽的手不僅勤勞,還很靈巧。一塊布,經她剪裁就成了式樣新穎的裙子;一套舊衣服,經她拼湊就能改成我喜歡的新衣;一團線,經她編織就成為漂亮的毛衣。秋季的一天,媽媽正為我織一件毛衣,我在一旁細瞧,那雙手一針過來一針過去,那樣的歡快,每一個動作都是那么熟練、準確。我簡直看呆了。
媽媽的手既平凡,又不一般。我喜歡媽媽的這雙手。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三
1、喜歡閱讀詩歌,感受媽媽的愛,體會媽媽的辛苦。
2、嘗試用動作和表情表現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3、能根據詩歌的句式特點,嘗試仿編詩歌。
4、認讀重點字詞:廚房香噴噴甜蜜蜜搖籃。
1、知識經驗準備幼兒觀察過媽媽做家務事,知道媽媽很辛苦;家長指導幼兒用簡單的圖畫填寫調查表《我的好媽媽》。
2、物質準備掛圖音帶大字卡小字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每位幼兒準備一張媽媽的照片。3、環境準備在活動室設置一面“我的媽媽”美術墻,將幼兒媽媽的照片和幼兒畫的媽媽貼在上面。
師幼互相問候,線上活動,音樂欣賞《我的好媽媽》。
1、交流分享;我的好媽媽。
2、幼兒有序取書,自主閱讀。
3、教師播放詩歌錄音帶,幼兒認真傾聽。
4、出示掛圖,師幼討論。
5、朗讀詩歌。
2、仿編詩歌教師指導幼兒說說媽媽在家還做哪些事,根據詩歌句式進行創編。教師根據幼兒的創編進行指導,記錄仿編詩歌,再一起朗讀。
播放音樂幼兒有序物品。
教師母愛是永恒的主題,表現這一主題的兒童文學作品有許多。這是一首猶如優美清新的`歌曲,從媽媽微笑的嘴邊唱出,留在我們心中的是溫暖樂觀的性格。讓幼兒在詩歌中感受媽媽的辛勞和付出,從點滴的小事中逐漸理解深深的母愛。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四
活動名稱:篩米適合年齡:2-4歲活動準備:篩子,大米,黃豆,比篩子大一些的托盤,大碗兩個,玩具掃把和簸箕。將準備好的黃豆和大米活在一起,放在大碗里?;顒幽康模喊l展孩子手部小肌肉的靈活性和雙手的`協調性;學會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鍛煉主動思考的意識;習得做事的方法(將灑落的米集中掃到一起再倒回大碗)。活動過程:1.出示大碗,請小朋友觀察碗里都裝著什么,引導他們發現黃豆和米?;煸诹艘黄稹?.請小朋友想想辦法,怎樣才能把這兩種糧食分開。3.展示老師的辦法:將大碗里的糧食倒進篩子,注意篩子底下要先放好大碗,防止米粒直接從篩子縫中流出。4.兩只手握住篩子的邊沿,輕輕的篩,讓米粒落進大碗里。如果有的米粒落到了碗的外邊,等活動結束后再用掃把掃到一起,再倒進大碗里?;顒咏Y束。/html/0905/: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五
《搖籃曲》。
《搖籃曲》。
2、表演:《搖籃曲》;
《搖籃曲》(舒伯特)。
3、編創與活動。
(一)世上只有媽媽好,音樂作品中有唱不完的媽媽的歌。讓我們走出教室,共同策劃表現好“唱唱我們的媽媽“,表現”音樂與人“的親密關系。
(二)欣賞三首中外名家的“搖籃曲“,初步了解其風格特征。
(三)在實踐活動中掌握四拍子,并與二、三拍子進行對比學習。
(一)重點:
1、學會、唱好本單元的兩首歌曲;感受兒女對媽媽的一片深情以及對祖國未來的美好憧憬。
2、通過學唱歌曲,進一步感受媽媽對孩子的柔情。
3、聆聽兩首不同的《搖籃曲》了解世界名家的作品,進一步體會媽媽的愛。
4、演唱、聆聽本國和外國的優秀搖籃歌曲,特別是有一定教育意義的歌曲,感受不同國家歌曲的不同風格。
(二)難點:準確演唱本單元的兩首歌曲,掌握好2/43/4拍的歌曲。
風琴、錄音機、磁帶、電腦、教學光盤。
四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教學內容:
聆聽:大提琴《搖籃曲》、
管弦樂曲《搖籃曲》。
二.教學目標:
1、通過聽《搖籃曲》、理解媽媽的慈愛與母親和孩子之間的親情;
2、通過聆聽兩首欣賞曲,讓學生有主動意識與積極性。
三.教學重點、難點:
欣賞;理解樂曲、歌曲的寓意,理解母愛與親情。
四.教具準備:錄音機、電腦、課件、風琴,教學光盤。
五.教學過程:
1、這是一首根據賀綠汀的鋼琴曲改編的大提琴曲,再風格上有濃郁的漢族情調,表現了媽媽在哄寶寶入睡時的情景。
3、師生議論。
4、初聽第二樂段。設問:這段音樂的`情景與第一樂段的情景有什么變化?
5、欣賞第一、二樂段。邊聽邊畫畫來表達你對音樂的感受。
6、聆聽全曲。沒有畫完的可繼續畫,畫完的同學看著你的畫,想想是否與音樂的表達是一致的?可以作修改。
7、展示個人的畫圖,相互交流。
8、聆聽:管弦樂曲《搖籃曲》,這又是一首名曲,是德國勃拉姆斯創作的。原是歌曲,現在被改變為管弦樂曲。由于它的曲調優美動人,在音樂會上成為一些歌唱家和演奏家的保留曲目。
9、在欣賞器樂曲時,可先欣賞聲樂曲,有條件的教師可以自己表演,讓學生對曲調有初步的印象(把歌曲板書出來,讓學生邊聽邊看譜)。
10、欣賞管弦樂《搖籃曲》,設問:你熟悉這曲調嗎?樂隊表現怎樣的情景?
11、復聽全曲。設問:你能辨別出幾種樂器的音色,在教材中表出來。
12、小結:媽媽在哼著曲子搖著搖籃,寶寶睡的多香啊!另一首是歐洲風格的《搖籃曲》。
六.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教學內容:
二.教學目標:
1、通過演唱歌曲,理解體會媽媽的辛苦以及孩子希望媽媽經常露出笑臉的美好心情。
2、啟發學生敘述媽媽對自己的呵護、辛勞,指導學生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演唱歌曲。
三.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1)學會歌曲、準確演唱歌曲;
(2)用柔和的聲音、真摯的情感去演唱歌曲;
(3)通過演唱歌曲,讓學生懂得媽媽勞動的辛勞,享受母女之間的喜悅與歡樂;
2、難點:理解歌曲,根據歌曲內容為歌曲填上新的歌詞。
四.教具準備:鋼琴、電腦、課件、風琴、教學光盤。
五.教學過程:
1、這是一首孩子唱給媽媽的歌,選自朝鮮歌劇《血?!?。
2、由于這首歌曲不長,曲調很流暢動聽,所以可以將歌曲用投影打出來或抄成歌片展示。
3、初聽歌曲。要求了解歌曲的內容。設問:媽媽為社么不露笑臉?媽媽什么時候露笑臉?
4、復聽歌曲。感受朝鮮音樂的風格。設問:歌曲分為幾部分?每部分的音樂再節奏與旋律上有什么特征。
5、再次聆聽歌曲:隨音樂輕輕哼唱,體會孩子對媽媽的親切呼喚。
6、請學生提出問題,老師給予及時解答。
7、請回唱的學生唱出歌曲,及時給予肯定。
8、讓學生課后自己去選一首符合本課題的歌,唱給媽媽聽。要求媽媽給孩子的唱,寫一個評語交給老師,為下節課全班開演唱會作準備工作。
二、總結:提醒同學們晚上一定要將這首新歌唱給媽媽聽,還要按照自己編的歌詞內容去做,等下節課回來我們一起來說一說自己的媽媽對你的表現有什么評價。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六
16、給下列詞語中加點的字注音。(2分)。
(1)滋潤()(2)享受()(3)憔悴()(4)暴躁()。
17、結合語境,解釋加點詞語在句中的含義。(4分)。
(2)我就把一盤熱騰騰的菜捧上飯桌,看父子倆吃得如此津津有味,……。
18、“我生病,母親用手揉著我火燙的額角,按摩我酸痛的四肢,我夢中都拉著她的手不放——那雙粗糙而溫柔的手啊”一句中為什么將“粗糙”和“溫柔”兩個詞語并列使用?(5分)。
20、文中“手上滿是裂痕,西風起了,裂痕張開紅紅的小嘴”一句視角獨特,請從語言表達的角度對此句進行評析。(4分)。
21、本文運用插敘的方法,以“我卻又想起,自己當年可曾盡一日做兒女的孝心”一句引起回憶。請你從文中找出與之相照應的一句話,并說明其作用。(4分)。
22、作者在文中說:“給長輩做一點點事,不能老是要報酬?!闭埥Y合自己的成長經歷,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5分)。
23、作者從小就受到《論語》、《孟子》、《紅樓夢》等文學名著的熏陶,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蘊。你也一定閱讀了大量的中外文學名著,請選擇你熟悉的任意一部,結合作品內容或你的感悟,補全下聯。(4分)。
上聯:讀論語,懂不恥下問。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七
活動目標:
1、理解故事內容,能夠大膽進行表述。
2、通過對內容的理解,把對應的角色進行模仿。
3、引導幼兒分角色扮演故事,體驗表演帶來的快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技能。
教學重點:讓幼兒理解故事中角色之間的關系,能夠大膽進行表述。
教學難點:把對應的角色進行扮演。
活動準備:1、ppt課件2、圖片及頭飾若干3、魔術帽一頂4、進場音樂和表演音樂。
活動過程:
一、播放音樂進場,變魔術引入。
(1)教師:剛才老師在做什么呀?
(2)今天天空中來了一個魔術師,它是誰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1、播放ppt:
(一)提問:a、故事中的魔術師是誰?
b、小狐貍看見它,它變成什么把小狐貍嚇到了?為什么呢?
c、小老鼠看見它,它變成什么把小老鼠嚇到了?為什么呢?
d、小熊看見它,它變成什么把小熊嚇到了?為什么呢?
e、結果發生什么事情了呢?
教師小結:小狐貍被白云變的小獵狗嚇到了,小老鼠被白云變的大花貓給嚇到了,小熊被白云變的一群蜜蜂給嚇到了,大家都不開心,不喜歡看它表演了。
(二)白云很傷心了,它希望有人去喜歡它,于是白云想了一個好辦法,那是什么辦法呢?我們接著往下看。(在次播放ppt)。
(1)提問:a、白云見到小狐貍變成了什么?為什么呢?
b、白云看見小老鼠又變成了什么?為什么呢?
c、白云看見小熊又變成了什么?為什么呢?
d、結果又發生什么事情了呢?
教師小結:后來,白云想別人去喜歡它,見到小狐貍變成一根香腸,見到小老鼠變成一個大饅頭,見到小熊變成一罐蜂蜜,大家都非常喜歡它,說它是最好的魔術師。
二、重復講述故事,加深幼兒印象,幫助幼兒回憶故事中人物出場的順序,并用肢體動作做出角色的表情。
三、幼兒將故事中的對應的角色進行模仿。
(1)提問幼兒:如果你是白云,你會變成什么讓小動物喜歡你呢?
(2)教師小結:小朋友們的想象力真豐富,如果一開始見到小狐貍、小老鼠、小熊就變它們喜歡的東西,那白云是不是更受歡迎呢?我們要學會和朋友之間友好相處哦!
四、分角色表演。
(1)請幼兒進行故事角色扮演。
(2)教師小結:小朋友都幫助白云想出了很多小動物喜歡的東西,白云現在已經交了好多的好朋友。
五、活動結束:小朋友,白云是千變萬化的,你看,白云魔術師又在外面開始表演了,我們一起去看表演吧!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八
1、根據短文內容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的雙手()的裙子。
()地板()房間。
2、用____畫出描寫媽媽的手勤勞的語句,用~~~畫出描寫媽媽的手靈巧的語句。
3、媽媽的手是_________,可“我”卻喜歡這雙手,這因為_________。
4、選擇短文的題目。()。
b勤勞的媽媽。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九
一、活動目標:
1理解并學念兒歌,初步領略問答歌的結構特點和語言風格。
2積極參與活動,體驗問答游戲的快樂。
二、活動準備:
教具:白云、小草、荷葉、各動物圖片。
三、活動過程:
1、難點前置,初步嘗試一問一答。
師:今天老師要和你們來玩一個“藏貓貓”的游戲,誰知道什么是“藏貓貓”呀?(讓幼兒說一說對藏貓貓的理解)。
師幼問答的形式展開游戲。
2、引導觀察,學習兒歌。
(1)小動物們也想和我們玩“藏貓貓”的游戲了。瞧,它們就藏在這個美麗的地方,看看都有些什么呀?(白云、小草、荷葉)。
猜猜白云后面藏什么?(星星,小鳥)。
我來問一問:“藏貓貓,藏貓貓,白云后面藏什么?”
白云不告訴我,它想請小朋友來一起問問。(藏貓貓,藏貓貓,白云后面藏小鳥)。
(2)那猜猜小草后面藏什么?(小兔,小狗)。
哪個小朋友愿意上來問問“藏貓貓,藏貓貓,小草后面藏什么?”
我們小朋友一起來問一問小草吧?(藏貓貓,藏貓貓,小草后面藏小兔)。
(3)小河里有一片大大的荷葉,荷葉下面肯定也藏著一個小動物,小荷葉說:你們誰愿意來問問我?你們來問問,用剛才好聽的話來問問。小荷葉說:你們問的這么好聽,我就給你們看一點我下面的`小動物。你們猜猜它是誰?引導幼兒說一說小魚的特征。(藏貓貓,藏貓貓,荷葉下面藏小魚)。
(4)“這個美麗的地方原來藏了這么多小動物,而且還藏著一個好聽的兒歌呢,兒歌的名字就叫《藏貓貓》。接下來要請你們來聽一聽,小耳朵豎起來。”老師出示圖示,將整個兒歌展示在黑板上。
“現在老師來問問你們,你們來回答一下,好不好?”(師問幼,幼問師,整體朗誦)。
3、遷移經驗,初步創編。
剛才?。∥覀冃∨笥阎v了這么多躲在白云,小草,那個荷葉后面藏貓貓的好朋友,現在,我請你們來編一編,看看你們能不能用剛才學過的好聽的兒歌講一講。結束語:小朋友講了這么多藏在他們后面的好朋友,我們等會再去外面找一找,好不好??!
附:兒歌《藏貓貓》。
藏貓貓,藏貓貓。藏貓貓,藏貓貓。藏貓貓,藏貓貓。
白云后面藏什么?小草后面藏什么?荷葉下面藏什么?藏貓貓,藏貓貓。藏貓貓,藏貓貓。藏貓貓,藏貓貓。白云后面藏小鳥?小草后面藏小兔。荷葉下面藏小魚。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十
1、喜歡閱讀詩歌,感受媽媽的愛,體會媽媽的辛苦。
2、嘗試用動作和表情表現自己對詩歌的理解。
3、能根據詩歌的句式特點,嘗試仿編詩歌。
4、認讀重點字詞:廚房,香噴噴,甜蜜蜜,搖籃。
1、知識經驗準備。
2、物質準備。
掛圖,音帶,音帶《我的好媽媽》,大字卡,大句卡,小句卡;詩歌讀本人手一冊,小字卡,書寫冊,每位幼兒準備一張媽媽的照片。
3、環境準備。
在活動室設置一面“我的媽媽”的美術墻,將幼兒媽媽的照片和幼兒畫的媽媽貼上去。
一、預備活動。
師幼互相問候,走線,線上活動。(或采用默想,聽音樂等。
音樂欣賞《我的好媽媽》。教師和幼兒隨音樂一起拍手舞蹈。
二感知理解活動。
1,交流分享:我的好媽媽。
媽媽每天為小朋友,為我們的家庭做許多事,真是能干的好媽媽,
3教師播放詩歌錄音帶,幼兒認真傾聽,
4,出示掛圖。
5朗讀詩歌。
三游戲活動。
結束小結:
交流交結,播放音樂幼兒有序整理自己的物品。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十一
2.揭題:是呀,聽了剛才小朋友講了媽媽對你們的愛,老師都很感動。有一個小朋友把對媽媽對他的愛寫成了一篇文章,就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課文,就叫《媽媽的愛》。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布置自讀課文,提示方法:自己獨立或與同桌合作完成識字,練習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在課文里把生字詞用橫線劃下來,同桌互相認讀,檢查自學情況。
4、學生自讀,然后指名開火車讀,教師相機正音。齊讀詞語兩遍。
5.抽讀生字卡,并用所讀生字組詞。
(一)教師指導學習一小節。
1.大聲朗讀課文,選出你最喜歡讀的部分。(據學生回答相機一一出示課文)
2.你能來讀一讀嗎?指名認讀,相機正音;
3.還有哪些小朋友也喜歡這一小節,一起來讀一讀。
5. 同桌討論,指名回答。
6.老師總結。
7.自己低聲朗讀第一小結,把媽媽對我深深的愛意和我對媽媽深深的感激讀出來。
(二)小組自學其余幾小節。
(三)檢查自學情況。
1. 指讀(學生評價)——分男女生讀——小組讀。
2. 提問:媽媽在教導你時,你有什么想法?你是怎么做的?最好怎么做?
4、請把你說的寫成一篇日記。寫完之后自己自查,糾正錯別字。
第二課時
(小組開火車讀)
2.認讀生字卡并擴詞:清、 校、 傘、身、暖、瓶、晴、責、親、切。
”十字。
1.觀察這十個字的結構,說出它們的偏旁部首。
3、指名邊書空邊說筆順,教師在黑板上示范書寫。
4.學生自由練寫,同桌互評,教師巡視指導。
1.觀察字形結構,說說它們的特點。
2.討論“傘 親”的筆順,指名匯報,教師范寫,集體書空。
3.觀察田字格里的“傘 責 親”,討論怎樣書寫漂亮?
4、學生嘗試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1.觀察字形結構,說說它們的特點。
2.討論“暖 瓶”的筆順,指名匯報,教師范寫,集體書空。
3.觀察田字格里的“暖 瓶 晴”,討論怎樣書寫漂亮?
4、學生嘗試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1. 清早、校園、打傘、身體、暖瓶、眼睛、責備、親切。
2.教師巡視評價,表揚又快又好的學生,注意指出學生筆順或結構上的失誤。
第三課時
2. 揭題:這個故事也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三個兒子》。
3.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布置自讀課文,提示方法:自己獨立或與同桌合作完成識字,練習讀通課文。
2、再讀課文,在課文里把生字詞用橫線劃下來,同桌互相認讀,檢查自學情況。
4、學生自讀,然后指名開火車讀,教師相機正音。齊讀詞語兩遍。
5.抽讀生字卡,并用所讀生字組詞。
(一) 指名接龍讀課文。提問解析:
1、 第一、二個媽媽分別是怎樣夸她的兒子的?
第三個媽媽她是怎樣說的呢?
2、 當三個兒子看到媽媽提著水桶回家時,他們分別又是怎樣做的呢?
3、 誰才是媽媽真正的兒子?
4、 學生回答,教師總結。
(二) 分角色朗讀課文,表演課文。
1、 先分組討論表演。
2、 抽表演得好的同學上臺表演,鼓勵膽小的學生積極參加。
1、 簡單介紹三八婦女節。
3、 先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說一說。
4、 學生自由回答。
5、 教師總結。
第四課時
1.抽讀生字卡:井 巧 呢 提 桶 疼 累 像 吧,并用該字組詞。
1.觀察字形結構,說出每個字的偏旁部首以及組成部分。
2.討論這四個字的筆順,指名說,書空練。
3.觀察四個字的每一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同桌互相說說怎樣才能把它們寫好。
4.在生字本上自由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5.提示注意:“像”字的右邊部分的筆畫和筆順。
1.觀察字形結構,說出“累”字的偏旁部首以及組成部分。
2.說說:“累”字的兩個部分,該寫在田字格的哪個位置比較好看?
3.自由練寫,教師提示學生注意寫下部分時的筆順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1.想一想這個字的部首、筆順,指名說,教師范寫,學生書空。
2.觀察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
3.自由練寫,巡視指導。
1.板書詞語:井邊、靈巧、疼痛、提起、桶子、很累、相像、是吧。
2.三分鐘時間內自由書寫、記憶。
3.聽寫,指名二生板演
4.集體批改板演,同桌互評;對全部正確的學生提出表揚。
第五課時
同學們,今天我們將通過《語文天地》的學習,了解和掌握一些語文基礎知識。
1.(出示詞語)校 郊 較 膠
媽
迷
該
2.齊讀這組生字,提問: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嗎?
3.小結:在這四個字里“交”字是它們的讀音,也就是聲旁。
4.你還能舉出哪些“交”作聲旁的字嗎?
5.學生列舉,教師補充板書。
6.那下面“馬、米、亥”字做聲旁的字嗎?
7. 學生列舉,教師補充板書。
1.(課件出示)涼爽的 家
遮雨的 手
明亮的 光
溫暖的 風
整齊的 傘
2. 讀一讀例詞。
3. 同桌討論一下怎樣連線比較合適。
4. 學生自由回答,全班評析。
6. 學生自由說,給說得好的學生以表揚。鼓勵學生積極地想,大膽地說。
1.(課件出示)第一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翻著跟頭,像車輪子在轉,真好看!
第二個孩子跑到媽媽跟前,唱起歌來,像黃鶯一樣,真好聽!
—————————————————像————————---------!
2.指明讀一讀。
3.誰能照樣子來說一句話呢?同桌交流。
4.指明說,全班指正。
5.把你所說的在書上寫下來。
第六課時
1.自由地大聲練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或者詢問同學、老師。
2.簡單介紹塘鵝。
3.聽老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什么?
3.分組分段落讀課文
4.想一想、說一說:你喜歡塘鵝媽媽嗎?為什么呢?你還知道哪些關于塘鵝的小知識呢?
1、聽錄音:
小紅說:“我的媽媽工作很忙,每天早上很早就起來?!?/p>
小明說:“我的媽媽手特別巧,她織的毛衣比商店里買的都好看……
小立說:“我的媽媽愛幫助人,她經常照顧鄰居張奶奶……
2、六人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我的媽媽有些什么優點?你怎樣夸夸你的媽媽?
3、指名上臺說說
4、教師小結。
1、 你平常的日記寫些什么呢?你喜歡寫日記嗎?
2、 學生自由回答。
3、 讀讀,學學金鑰匙里面的話。
4、 練寫一篇(對篇幅、寫法等都不限制)。寫完后讓學生自查,同桌互查,糾正錯別字。
5、 今天學習了金鑰匙,你有什么收獲?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十二
1、幼兒學習按圖形特征進行分類,并用計點來表示分類的結果。
2、幼兒用語言講述操作過程及結果。
人手一份有標記的信作業紙三張。
1.根據標記找圖形。
2、學習“根據圖形的數量計點”
提問:(1)圖中有什么?
(2)圖中用了哪些形狀?
(3)圖中有幾個這樣的形狀?
活動一根據圖形的數量計點。
活動二看圖形畫標記。
活動三數物連線。
請幼兒來說一說自己是怎樣做的`,重點評價根據圖形的數量計點。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十三
1.觀察圖片,猜測、理解詩歌內容。
2.能結合生活經驗,嘗試用詩歌的語言進行創編。
3.感受媽媽的愛,并能大膽地表達出來。
小圖標、ppt
一、談話導入
二、理解詩歌
1.看第一組圖片,幼兒猜測圖片內容
t:有一個小朋友他很愛很愛自己的媽媽,他給媽媽編了一首好聽的詩,就藏在這些小圖片里。
a.幼兒自由講述
b.說一說:為什么媽媽扇著小扇子卻流汗了?
c.教師用詩歌的語言講述。
d.幼兒講述詩歌內容。
e.游戲:藏圖標
2.出示第二、第三組圖片,幼兒排序、講述。
說一說,為什么媽媽的衣服淋濕了?媽媽怎么會生???
3.小結:我們都是媽媽的小寶貝,媽媽很愛很愛我們,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是遮雨的傘、是暖和的被子。
4.完整講述三段。
三、創編詩歌
1.出示ppt,幼兒看圖自由講述,創編媽媽的愛是什么?
2.將幼兒創編的內容及時畫在小圖標上。
3.完整地朗誦詩歌。
四、活動拓展
t:媽媽為你們做了這么多事,真的很愛你們。你們最愛誰呀?
t:媽媽說,祖國是我們所有人的媽媽,我最愛祖國。
t:祖國媽媽有許多令我們驕傲的地方,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十四
1、學會11個生字。
2、學生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學生能體會到媽媽的愛,并愿意回報愛。
學會11個生字。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一、激趣入境:
孩子們,如果老師問你,在你的生活中誰最關心你?誰最疼愛你?誰又最照顧你呢?老師相信大多數的孩子全會告訴老師是媽媽。是啊!是媽媽教會你們咿呀學語,是媽媽扶你蹣跚學步,更是媽媽把你送進學校的大門,又是媽媽早早地起床為你做飯,夜晚在燈下為你輔導功課,你們的每一次成長,每一個進步都傾注媽媽的心血,所以有人說媽媽的愛是世界上最偉大、最無私、最圣潔的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歌頌、贊美媽媽的詩歌《媽媽的愛》,來一起看看課文是怎樣歌頌、贊美媽媽的。
二、自主探究:
1、教師范讀課文,學生注意不認識字的讀音。
2、學生自由讀文,圈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寶寶。
3、你喜歡哪一小節,就讀哪一小節,注意要讀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三、交流感悟:
1、課文中都把媽媽的愛比做了什么?現在我們來學習詩歌的第一小節,在文中尋找答案。隨文學習生字。
那你知道“炎熱”的反義詞嗎?誰能用“炎熱”和“寒冷”說一句話。
醒:老師認識這個字,西+星=醒問學生對不對,說一說你怎么記住這個字。
扇:采用多音字的方法認識這個字。為生準備兩句話幫助他們更好的記住這個字。
媽媽正在給我扇扇子。媽媽正在用扇子為我扇風。
說一說:課文中為什么說媽媽給我搖扇子,而不說扇扇子呢?一個“搖”字體現了什么?
與“水”有關系。讓生用“涼”組詞,看一看它是否與冷有關系。“汗”字的學習時,可與“漢、旱”區別學習。
2、第一小節把媽媽的愛比做了清涼的風,那我們看看課文的第二小節又把媽媽的愛比做了什么。
身上,那你想對在雨中接你的媽媽說些什么嗎?
3、課文又把媽媽的愛比做了什么?(冬天的火、純凈的河)。
學習生字“熄”“滅”“凈”
“熄”“滅”都與火有關,一個是形聲字,一個是會意字,可以用這兩種方法來識字。
各自的家嗎?
尊()老師敢于()爭。
教室安()地面干()。
5、我們不光要享受愛,還應該回報愛,課文中的小女孩是怎么做的呢?我們一起在書中找答案。
四、拓展創新:
去關心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老師相信生活回因你們而更精彩。
附板書設計:
清涼的風。
遮雨的傘。
純凈的河。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十五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進一步加深對父母的熱愛之情。
能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爸爸媽媽分憂,學會體諒父母,盡量少給父母添麻煩。
知識:學習從多個角度理解和體諒父母,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盼;懂得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雖然各有不同,但都蘊含著對子女深深的愛;能夠理解父母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了解父母的喜怒哀樂和愿望等,愿意與父母交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農村小學三年級的學生限于認知水平等原因,他們還難以“讀懂爸爸媽媽的心”。越來越多農村地區獨生子女家庭中的孩子,也出現城市獨生子女們容易出現的教育問題:孩子從小只知道受人愛,不知道去愛別人,他們習慣于接受父母付出的愛,從不知父母所受的苦,更不思回報父母的情。特別是農村留守家庭的孩子,由于與父母之間的隔閡較深,大多不理解父母。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相對城市學生而言,生活在農村的學生的生活環境比較貧困。一些三年級農村學生過早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擔,使他們的心理承受較大的壓力,容易造成他們內向、不善言表的個性。
通過對學生的困惑和障礙分析,我們發現,對農村小學三年級學生來說,“讀懂爸爸媽媽的心”是一個很現實但又不愿面對的話題,他們對父母愛的言行的理解是不夠的,與父母之間的矛盾也較多。他們還不太懂得怎樣去溝通交流,對其進行相關的引導,是必須且急需的。
針對以上的學情分析,本課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習從多角度理解和體諒父母,懂得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能理解父母對自己的嚴格要求。教學難點是讓學生了解父母望子成龍的迫切愿望,在生活中愿意與父母交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夠互相尊重、相互理解。
針對學生實際,要想突破重難點,教學中教師要以自己的真情實感調動學生的情感。通過有效的活動挖掘兒童對情感的體驗,獲得對父母內心世界的理解,讓他們從小懂得自己不應當只會接受父母的愛,還應當學會愛父母,體諒父母??上纫龑W生從歷史故事開始,思考孟母為什么會這樣做。然后借助動畫資源,引導學生交流自己與父母相處所產生的矛盾,分析原因,并用父母的心里話引導學生換位思考學會理解體諒父母。通過“我的調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家人,達到與父母溝通的目的。最后用表格等手段,引導學生學會用實際行動回報父母,為父母分憂。
學習從多角度理解和體諒父母,懂得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各有不同,能理解父母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理解父母望子成龍的迫切愿望,在生活中愿意與父母交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能夠互相尊重、相互理解。
相關課件。準備“我為家人分憂”的表格。
調查父母的心愿。
1課時。
完成話題“你能理解他們嗎”“不給家人添麻煩”的教材內容。
活動一你能理解他們嗎?
1.[播放動畫:孟母三遷]。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從這個故事你感受到什么?
2.[播放動畫:你能理解他們嗎]。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從你的體驗說說,你能理解他們嗎?為什么?
設計意圖:讓學生知道家長的愛是多方面的,有多種形式。對子女的教育方式雖然各有不同,但都蘊含著對子女深深的愛,要能體會拳拳父母心。
活動二有話大家說。
[播放動畫:有話大家說]。
教師出示課前家長所寫的信,抽取其中的一封念給學生聽,學生交流自己聽后的.感受,并介紹讓父母了解自己心情的好方法。
:我們可以嘗試著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與父母進行交流,理解父母對自己成長的關心和不同形式的愛。(板書:讀懂爸爸媽媽的心理解體諒)。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站在家長的角度看待問題,學習從多角度理解和體諒父母,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期盼。
活動三我的調查。
[播放課件:我的發現]。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根據課前調查,交流研討:從調查中,你發現了什么?
設計意圖:了解父母的喜怒哀樂和愿望等,愿意與父母交談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活動四我能為家人服務。
[播放動畫:不給家人添麻煩]。
:盡量少給父母或家人添麻煩,給爸爸媽媽一個微笑,為爸爸媽媽做一件小事,回家和爸爸媽媽說出你的心里話。讓我們每個人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做一個健康快樂的陽光少年?。ò鍟悍謶n回報)。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思考和研討怎樣少給父母添麻煩,并付諸行動。
理解體諒分憂回報。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十六
1、學會本課7個生字和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6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課文,了解詩歌內容,體味母愛的偉大、無私和永恒,增強愛父母、回報父母關愛的意識。
1、理解文中含義深刻的語句,并引導學生展開想象。
2、閱讀課文,懂得媽媽對子女無限的愛都表現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教育學生應以自己的行動回報媽媽的愛。
怎樣朗讀這首詩歌?
3課時
目的:
1、借助拼音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引導學生展開想像,懂得媽媽對子女的愛都表現在日常小事中,我們也應以自己的行動報答母親。
一、揭題導入
1、出示文中三幅插圖。同學們,你們看,這是一個多么溫暖的家,圖中的小朋友正在盡情享受母愛,她多么幸福呀!現在我們也來和圖中的小朋友一起分享媽媽的愛。
2、板書課題:媽媽的愛,媽媽的愛就在課文里,只要同學認真讀,細心想,一定能找到。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后想想:媽媽的愛在哪里?你是從哪兒找到的? 2、學生反饋。指導學生邊交流邊找出有關章節讀讀,把課文讀通讀順。
三、重點朗讀,感悟媽媽的.愛
1、播放配樂朗誦,生看圖邊聽邊把自己置身于圖中。
2、聽完后討論:怎樣讀才能表現對媽媽的愛。
3、學生反饋,師引導學生抓重點句感悟。
(1)“啊,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
學生邊讀邊想像:炎熱的夏夜,我躺在床上睡不著,親愛
師小結:“媽媽的愛是清涼的風”,媽媽的愛更是默默的
冰獻。
(2)“啊,媽媽的愛是遮雨的傘。”
三、感情朗讀,抒發對媽媽的愛
1、帶著對媽媽的感激之情,自由地盡情地朗讀自己喜歡的小節,讀出媽媽對我的愛。
2、交流匯報:
(1)指生讀最喜歡的小節,說說為什么喜歡? (2)評一評誰讀得好,好在哪?
(3)談談讀到這里你想到什么?你要對媽媽說些什么?
3、配樂朗讀全文。
五、拓展讀寫,表達對媽媽的愛
1、用“媽媽的愛是 ?!闭f話。
2、用自己喜歡的表達方式說說對媽媽的愛。
3、把心里話寫下來。
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
2、正確書寫生字。
一、復習鞏固
分四小組分別讀四小節。
二、教學主字詞
1、抽讀生字卡片。(讀完即貼在黑板上)
2、分析字形、記憶生字。(看看哪些生字最好記,哪些最難記。想一想你是怎樣記的,并給生字組詞。)
如:熟字加部件法。
三、指導寫字
1、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抓關鍵筆畫在田字格里定位。
3、完成課后第二題。
第三課時
一、讀拼音,寫詞語。
二、比一比,再組詞。
干( )秀( )交( )疼( )
汗( )透( )校( )?。?)
三、按課文內容填空。
一個( )的夜晚,我從(),媽媽正在給我(
( )了她的衣衫。啊,媽媽的愛是()。
四、讀句子,再加上括號里的詞語寫下來,使句子更具體。
1、媽媽親了我的臉。(輕輕地)
2、她哭了。(著急地)
五、你愛媽媽嗎?你會怎樣向媽媽表達自己的愛?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十七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0個漢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并用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
3.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媽媽平日的愛,懂得要尊重關心父母不讓父母操心。
教學重點:體會詩的感情,有感情朗讀。
教學難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并用喜歡的方法自主識字。
1、認讀生字卡片。
2、“讓我考考你”
四、交流。
1、分小節感知。
2、媽媽的愛是什么?從哪兒能看出媽媽的愛?
3、自主合作:以小組為單位,自選小節讀文。并討論:媽媽的愛是什么?從哪兒能看出媽媽的愛。
自主、全方位評價。
1、認讀生字卡片并擴詞。
2、同桌合作,自認識較簡單的字。
3、向困難挑戰。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十八
媽媽的手是一雙勤勞又靈巧的手。就是媽媽的這雙手,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每天,從媽媽的手中變出各種香噴噴的飯菜,真讓我大飽口福、就連我的小辮子也能在媽媽的手中編出各種各樣的花式,漂亮極了!我臟兮兮的衣服,經過媽媽的手一清洗,就變得干干凈凈。一團不起眼的毛線,經過媽媽的巧手,能變成一件美麗的毛衣。
(1)媽媽有一雙怎樣的手?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語。
()的'手()的手()的手。
(2)作者選擇哪幾個事例來寫媽媽的手的?
(1)勤勞靈巧溫暖。
(2)作者選取媽媽用手做出香噴噴的飯菜;幫“我“梳出各種樣式的辮子;把“我“臟兮兮的衣服洗得干干凈凈;織出美麗的毛衣。
蒙氏閱讀媽媽的歌教案(專業19篇)篇十九
現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小皇帝,只知道索取,從不知道家長的艱辛,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的特點,他們來到幼兒園就會很思念自己的媽媽,針對這些問題,我選擇了本首詩歌,目的是為了讓幼兒在思念媽媽的同時進行情感滲透,使幼兒了解媽媽的辛苦,感受到媽媽的愛,從而激發幼兒愛媽媽的情感,懂得要關心,愛護自己的長輩。
1、豐富詞匯:綠色的、美麗的、清清的。
2、在理解詩歌內容的基礎上,能夠伴隨動作朗誦詩歌。
教育活動準備:幻燈片,歌曲《小烏鴉愛媽媽》《我的好媽媽》。
一、以歌曲《小烏鴉愛媽媽》引出活動內容。
二、新授詩歌《愛媽媽》重點。
1、出示課件(1),豐富詞匯:綠色的、美麗的、清請的。
提問:這件禮物是什么?畫面上有什么?
什么顏色的大樹?
花朵漂亮嗎?那它是一朵什么樣的花呢?
小河里的水是什么樣的?
2、結合課件(2),幫助幼兒理解詩歌內容(難點)。
(教師伴隨動作聲音演示小鳥,蜜蜂、魚兒的到來)。
提問:小鳥喜歡在誰的身邊飛來飛去?
蜜蜂喜歡在哪里采花蜜?
魚兒離不開什么?
我們小朋友離不開誰?最愛誰呢?
為什么最愛你的媽媽呀?
(引導幼兒回憶說出媽媽的辛苦以及媽媽是怎樣關心小寶寶的)。
3、教師有感情地伴隨動作朗誦詩歌,幼兒欣賞。(結合課件)。
4、幼兒學習朗誦詩歌。
(要求用自然的聲音朗誦)。
5、教師、幼兒分角色朗誦詩歌。
(要求聲音自然,伴隨相應的動作)。
1、教師小結幼兒朗誦及表演詩歌的情況及時進行表揚。
提問:你應該怎樣去關心愛護自己的媽媽呢?
(師幼互動進行情境表演,幫助幼兒進行愛媽媽情感滲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