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方案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方案。以下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方案范文的相關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設計篇一
xx市xx鎮是一個以農業生產為主的大鎮,每年外出務工的人員占整個鎮的比例很大,家長們把小孩留在家里生活、學習,這些未成年人成了留守兒童。他們的家長長期在外打工,家庭教育出現“空檔”,部分留守兒童因缺乏親情和管教,在學習生活及其他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主要表為學習成績不好、行為道德失范、心理性格異常及對社會的負面影響較在等四個方面。
與“留守兒童”共享藍天
為了進一步解決我鎮農村留守兒童實際問題,為留守兒童提供愛的關懷,對農村留守兒童這一特殊群體,針對“留守兒童”在一定程度上幫助解決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困難和情感、心理問題,讓他們得以快樂健康地生活和成長,共享藍天。
xx年5月至12月
共青團xx鎮委全體成員及志愿者
成立“留守兒童”關愛行動領導小組,通過開展特色活動,招募關愛留守兒童志愿者,配合學校、家庭和社會共同做好留守兒童的教育、監護和服務工作。積極聯系新聞媒體,加強對優秀留守兒童成長的報道,營造全社會共同關注留守兒童健康成長的良好氛圍。
(一)成立“留守兒童”關愛行動領導小組
組 長:彭xx 鎮團委書記
副組長:范xx 鎮團委副書記
成 員:彭xx 鎮團委委員
張xx 鎮團委委員
(二)、開展特色活動
1、 開展“關愛留守兒童”宣傳活動。
時間安排:xx年5月
加強對“留守兒童”的宣傳力度,營造全社會關注“留守兒童”的良好氛圍。通過微信、微博、張貼宣傳海報,懸掛“關愛留守兒童”橫幅等方式呼吁社會各界人士關愛留守兒童。
2、開展志愿者與“留守學生”一對一救助活動
時間安排:xx年6月
發揮志愿者的優勢,每名志愿者結對一名“留守學生”,簽定結對卡。采取電話、書信、面對面等形式,努力做到每周與結對留守學生通話一次,每月與結對留守學生老師見面一次,每季度與結對“留守學生”家長通話二次,在生活、學生、心理上給予“留守兒童”足夠的幫助。
3、開展“留守學生之家”建設試點工作
時間安排:xx年7月
在xx中學、黃豆坪小學建立“留守學生之家”試點,為全鎮所有中小學校建立“留守學生之家”探索積極有效的工作方法,積累寶貴經驗。
4、開展青年集體“關愛留守兒童”活動
時間安排:xx年7月
動員全鎮各條戰線的青年集體,為“留守兒童”較多的學校援建“留守學生之家”,捐贈愛心圖書、建立“留守學生”活動室。
5、開展“留守兒童”家長教育專題講座
時間安排:xx年8月、12月
邀請有關專家學者講解親情撫慰對兒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教授親子溝通技巧,敦促并幫助父母更加主動關心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6、“爸爸媽媽我想對您說!”少兒書信大賽
時間安排:xx年9月至12月
以引導廣大青少年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活動目的,組織廣大留守兒童給外地工作的父母寫信,通過留守兒童寫給父母的慰問信、祝福信,不僅能加強父母與留守兒童之間的心靈溝通,而且弘揚了孝敬父母、尊老敬老的中華傳統美德。
(三)招募“留守兒童”工作志愿者
時間安排:xx年5月至12月
在各村、學校、機關、醫院、企業等單位中招募一批身體好、文化高、素質好、熱心留守兒童公益事業的以青年為主的志愿者,經過培訓后,組織志愿者,為留守兒童提供健康保健、心理輔導、精神撫慰、經濟扶助等方面的志愿服務。
(四)保障相關工作的新聞報道
時間安排:xx年5月至12月
鎮團委負責做好“留守兒童關愛行動”的新聞宣傳報道工作,邀請接待新聞媒體進行采訪報道并提供新聞材料。
共青團xx鎮委員會
xx年5月
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設計篇二
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家人的溺愛導致孩子覺得別人的關懷是理所當然。通過感恩節活動,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感恩父母,感恩一切關心和幫助自己的人,用一顆感恩的心面對未來的生活!
11月xx日
幼兒園
1.進行《學會感恩》的演講,同時也是對全校師生進行活動的宣傳發動,正式拉開了感恩節活動的序幕;
2.學唱《讓愛住我家》;
3.搜集素材做感恩節環創和賀卡等。
1.小、中、大班學唱《讓愛住我家》;
2.畫一幅畫或做手工作品送給家人,感恩父母;
3.幼兒給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愛的傳遞”活動:家長填寫愛心卡,鼓勵寶寶把愛心卡送給老師、父母。或者張貼在幼兒園的愛心墻、海報上。
游戲規則:選出5對父母和孩子,孩子戴上眼罩,父母坐在椅子上,孩子通過摸臉和手,辨認
游戲規則:選舉5對父母與孩子每對發10個兵乓球,父母站在5米以外接孩子拋出的球,看哪些組接的球最多。
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設計篇三
感恩節·感謝有你
1、了解西方感恩節的文化風俗,拓寬學員的知識面;2、通過借鑒西方感恩節,在學員中間傳遞感恩的理念;3、通過培養學員的感恩意識,促進學員間的相互幫助和尊重。
20xx年11月24日(周四)下午4:20—5:30
托管學員10名
附:
1、感恩節的由來:1620年9月,英國的清教徒遭到迫害,102名清教徒登上“五月花”號帆船,于12月26日到達了美國的普利茅斯港(北美洲大陸),準備開始新的生活。然而,這些移民根本不適應當地環境,第一年冬天過后,只有50人活了下來。第二年春天,當地印第安人送給他們很多必需品,并教會他們如何在這塊土地上耕作。這一年秋天,移民們獲得了大豐收,11月底,移民們請來印第安人共享玉米、南瓜、火雞等制作成的佳肴,感謝他們的幫助,感謝上帝賜予了一個大豐收。就這樣,感恩節變成了美國的固定節日。每年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就是感恩節。2、關于感恩節風俗的小知識。①送食物:給窮人們送一籃子食物。
②吃火雞:當時,印第安人送給這些移民很多必需品中,有一種就是火雞。于是,第二年,移民把捕獲的火雞做成美味佳肴送給印第安人。
③化裝游行:孩子們模仿當年印第安人的模樣穿上離奇古怪的服裝,畫上臉譜或戴上面具到街上唱歌、吹喇叭。
④南瓜賽跑:用一把小勺推著南瓜跑,規則是絕對不能用手碰南瓜,先到終點者獲獎。
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設計篇四
晨間活動:
1、桌面玩具。
2、晨會:點名。
活動之二:《和哥哥姐姐一起玩》
活動目標:
1、懂得上課的基本規則,能集中注意力,認真參加活動。
2、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
活動準備:
鋼琴、錄音機等。
活動重點:
懂得上課的基本規則。
活動難點:
能集中注意力,認真參加活動。
活動過程:
1、 師生問好!
2、 組織幼兒參觀。
師:“請小朋友仔細看看中班、大班的哥哥姐姐是怎樣上課的?”
(坐正仔細聽老師講,不插嘴,勇敢地舉手發言)
3、 談話活動:
師:“大班哥哥姐姐是怎樣上課的?我們來學一學。”
“小朋友喜歡上幼兒園嗎?喜歡老師嗎?為什么?”
(提醒幼兒發言先舉手,學習講普通話。)
4、 衛生教育:
教育幼兒注意穿干凈的衣服,養成飯前便后洗手的習慣。
5、 教師總結:
師:“大家要做個講衛生、愛干凈的好孩子。”
下午活動:
活動之一:《我會自己入廁》
活動目標:
1. 對幼兒進行常規訓練,禮貌教育。
2. 繼續學習正確的上廁所和洗手的方法。繼續培養幼兒正確的坐和站的姿勢。
活動準備:
各種玩具、鈴鼓
活動過程:
1、穩定幼兒的情緒。
2、使用禮貌用語,師生互相問好。
3、復習站與坐的姿勢,提醒幼兒站的時候手放在褲子的旁邊,要抬頭挺胸。
4、 教育幼兒玩玩具時不與同伴之間爭搶玩具,要有好相處。
活動之二:組織幼兒到圖書室學看圖書,重點教會翻閱圖書的技能。
活動方案 活動方案設計篇五
1、了解瓢蟲的外形特征,初步了解瓢蟲的命名方式。
2、學習用目測撕的方法撕出瓢蟲的外形特征。鍛煉手部動作的靈活性。
各色手工紙,糨糊,抹布,瓢蟲圖片若干。
學習制作瓢蟲。
瓢蟲的命名方式
圖片導入
制作瓢蟲
展示欣賞
(一)圖片導入
出示圖片
1、提問:你們看,今天老師請來了誰(瓢蟲,先出示7星,介紹完之后再引出它還有很多朋友,我們來看看它們長的什么樣?)
2、你們仔細看看,他們長得哪些地方是一樣的 ,哪些地方是不一樣的`?(形狀一樣,背上的花紋不一樣)
3、小結:瓢蟲是一類非常漂亮的甲蟲,圓圓的身體,鞘翅光滑或有絨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紅色或黃色的斑紋,或紅色、黃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紋,但有些瓢蟲,鞘翅黃色、紅色或棕色,沒有斑點;體長通常在1-15毫米之間。
4、逐一介紹瓢蟲:這只背上的花紋是怎么樣的----它叫xx瓢蟲(7星是益蟲,其它都是害蟲)。
5、教師小結:我們見到或捉到瓢蟲時,往往會數一數鞘翅上的斑點數,隨后會說幾星瓢蟲,有時這種方法真的管用。因為瓢蟲的種類很多,不易記住名字。一般只要數一數鞘翅上的斑點或條紋,說幾星或幾條瓢蟲就可以對69.2%。不管怎么樣,我們看到瓢蟲時,還是要數一數它的星點數。
(二)制作瓢蟲
1、講解方法:
(1)教師出示范例作品:
——“看看這只是什么瓢蟲?”
“這張作品看上去和平時的剪紙作品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議論,教師告訴答案是用目測徒手撕的作品,所以瓢蟲的邊線不像用剪刀剪出那樣光滑。
2、嘗試新方法:
(1)教師講解目測徒手撕瓢蟲的方法:
可以將紙對折撕出完整瓢蟲身體。
可以將瓢蟲的身體分開表示在飛。
撕貼完成后,添上瓢蟲的花紋、眼睛、觸角。
(在粘貼瓢蟲時,要呈現瓢蟲的不同方向,使畫面生動。為表示瓢蟲在飛時,可以粘住瓢蟲一半的翅膀,另一半翅膀向外翻折。)
(2)幼兒操作練習,教師巡回指導。
3、展示欣賞
幼兒介紹自己作品,欣賞同伴作品。
(這只是誰做的,這叫什么瓢蟲,哪里最可愛,我們給他取個好聽的名字)
建構我們的幼兒園
建構游戲:我們的幼兒園
目標:
1、通過講述了解自己幼兒園的結構,并討論用什么可以制作幼兒園中大型玩具,
2、初步進行分工合作,培養幼兒的堅持性。
準備:
有關幼兒園的圖片,幼兒園的結構圖,提前準備有關可以制作玩具的材料
過程:
引導幼兒說說我認識的幼兒園
教師與幼兒共同設計幼兒園規劃圖
引導幼兒討論可以用什么制作房子,用什么制作馬路,用什么制作大型玩具?
教師與幼兒共同討論制作的程序
討論如何分工?確定那哪些工種?
建筑工人,園林工人,圖色工人,馬路工人,玩具生產工人等等并請幼兒按自己的意愿選擇,并在圖紙上注名幼兒的名字
提要求:要求幼兒要堅持工作,指導幼兒要在一件工作完成的時候再進行另一工作或者可以委托別的幼兒完成,卻不能放棄自己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