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的內容豐富多樣,可以從生活、人物、事件等方面入手,自由發揮創意。通過閱讀以下幾篇優秀作文,我們可以了解到一些寫作的技巧和方法,幫助我們寫出更好的作品。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一
-->
1、看拼音寫詞。
集中問題:拼讀有誤。“裕”字是衣補旁。
2、給下列帶的字選擇正確讀音。
3、組詞。
集中問題:書寫不夠規范。
4、選擇字義。
集中問題:對于“假”出現在“不假思索”一詞中的.解釋。
掌握不好,不好理解。
二、積累與閱讀。
(一)語言積累。
1、按要求寫詞語。
集中問題:錯別字。“()有()有”一詞掌握不好,應有盡有,有幾個同學寫成了“因”有盡有。
2、將下列《三字經》補充完整。
集中問題:錯字情況嚴重,會背但是能明顯看出孩子并沒有完全理解詩義,寫出的字音同字不同。
(二)閱讀。
1、(1)試著用“終于”寫一句話。
集中問題:寫本題時,在“終于”之前一定要寫出一個“情景”,把前因寫出來。
(2)從畫線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出英子的心里()。
(3)分析文章答題。
集中問題:回答此類題型時一定要和中心思想有關。“英”字的撇要出頭。
2、(1)從文中找出合適的詞語填空。
集中問題:落題。
(2)文章第七自然段主要寫了什么?畫出來。
集中問題:要注意,畫出完整句。
(3)按原文填空。
集中問題:此類題能看出是“按文章內容填空”,要求學生所寫內容與文章內容只字不差,很多同學找出了答案,所填內容意思也對,這樣還是不夠的。
(4)假如我有一支神筆。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二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編制8、9乘法口訣,在探索中記住8、9的口訣,并能正確應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經歷在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應用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合作意識,體驗數學學習樂趣。
教學重點:
編制8、9乘法口訣,在探索中記住8、9的口訣,并能正確應用。
教學難點:
在情境中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發現應用的意識。
教學準備: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情景創設。
師:小淘氣和小明都是體育愛好者,他們來到體育用品商店打算去采購。
看:(投影p82的插圖)你獲得了哪些數學信息,“你會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生1:1個足球8元,買9個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錢?
生2:1個籃球9元,買9個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錢?
生3:買9個足球,再買9個籃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錢?
二、小組合作,問題探究。
1、解決問題一。
1個足球8元,買9個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錢?
乘法算式:8×9或9×8表示9個8。
完成表格,編制8的乘法口訣。
個數123456789。
足球的錢數816。
小組交流,編制八的乘法口訣,其實之前的我們已經在前面的口訣中學習了,學生只需要編出:八八六十四,八九七十二即可。
2、解決問題二。
1個足球9元,買9個足球一共需要花多少元錢?
乘法算式:9×9表示9個8。
完成表格,編制9的乘法口訣。
個數123456789。
籃球的錢數918。
小組交流,編制八的乘法口訣,其實之前的我們已經在前面的口訣中學習了,學生只需要編出:九九八十一即可。
3、如何記憶這些口訣呢?引導學生聯系學過的口訣記憶,根據乘法意義記憶;根據相鄰兩句間聯系記憶。
4、引導學生探索9的乘法口訣的規律。“看乘法口訣,你有什么發現嗎?”
9的乘法口訣的得數是9、18、27、36.....十位上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多,個位上的的數字一個比一個少1.
一九得就,比10小1,二九十八,比20小2,三九二十七,比30小3......
三、背誦記憶口訣。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這節課你收獲了什么?
五、作業布置。
課后習題。
教學反思:
買球練習課。
8—6。
學習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熟練背誦8、9的乘法口訣,并能正確應用。
過程與方法目標:
在實際情景中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應用的意識。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體驗數學學習樂趣。
教學重點:
熟練背誦8、9的乘法口訣,并能正確應用。
教學難點:
在實際情景中學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發展應用的意識。
教學過程:
一、背誦口訣。
1、齊聲背誦8、9的乘法口訣。
2、學生開火車背誦8、9的乘法口訣。
3、點學習中等靠后的學生起來背誦8、9的乘法口訣。
二、練習鞏固。
1、笑臉圖,下面兩行是用過的,上面的四行是沒用過的。
用過的:2×9=19或9×2=18。
沒用的:4×9=36或9×4=36。
一共有:6×9=54或9×=54。
(考察學生對9的乘法口訣的應用及背誦情況。)。
2、第二題。先理解題意,再完成問題。
皮球:8元毽子:5元羽毛球:3元網球:9元。
(1)9個皮球多少錢?
(2)9個網球多少錢?
(3)30元買4個網球,夠嗎?
(4)請你再提出一個數學問題,并嘗試解答。(學生自由發揮,引導學生盡量提簡單易解的問題。)。
3、采用對口令的形式,讓學生在有趣的互動活動中回憶8的乘法口訣。可以兩人一組進行練習。
4、計算題。根據學生學過的口訣獨立完成此題。注意認真審題,看清楚運算符號。
8×4=4×6=8×2=8×8=。
7×9=6×9=4×9=8×5=。
9×8=7×8=9×9=2×8=。
3×9=2×9=8×7=6+8=。
5、通過“想一想”“算一算”等形式,幫助學生理解掌握乘法意義和口訣之間的聯系,以便能夠快速正確的進行計算,并鞏固口訣。練習時,仔細觀察算式有什么特點,然后么根據口訣計算,體驗乘法口訣的優越性。
三、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四、作業布置。
練習冊《買球》。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三
二、看拼音詞語。
三、比一比,組詞語。
四、在()里填上合適的詞語。
美麗的(?)??????捉(??)。
可愛的(?)??????送(??)。
鮮艷的(?)??????拍(??)。
新鮮的(?)??????挑(??)。
五、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
女__________?__________。
艸_________???土__________。
六、補充句子,并加標點。
1、__________非常可愛。
2、__________愛吃桃子。
3,我喜歡__________和__________。
4、__________都是三好學生。
七、按課文內容填空(不會寫的字用音節代替)。
小魚的尾巴用來(????);老牛的尾巴用來(???????????);燕子的尾巴用來(????);小壁虎的尾巴斷了,還能(??????)。
八。閱讀。
冬姑娘來到公園里。她看到許許多多的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有的正滑雪,有的在滑冰,有的打雪仗、堆雪人,還有的在冰天雪地里看雪景,寫詩畫畫、拍照留影。他們都被這美麗的雪景迷住了。
1、短文共有(??)句。
2、寫公園里人很多的詞是(?)。
3用“——”畫出寫公園里的人做什么的句子。
參考答案:
一、略。
二、讀書荷葉鮮艷喜歡動物?爬樹吃飽記住旁邊升起。
三、居住、向往;吃飽、跑步;姐姐、祖國;旁邊、勞動;起床、趕快;烏鴉、小鳥;伯伯、拍手;讀書、賣東西。
四、美麗的(花園)可愛的(小鳥)鮮艷的(紅領巾)新鮮的(瓜果)捉(魚)送(行)拍(手)挑(水)。
五、女:媽、姐、她、奶??:筆、竿、第、笑。
艸:荷、萊、蘋、芽??土:埋、塊、地、城。
六、略。
七、撥水?趕蠅子??掌握方向?再生。
八、l、3句?2、許許多多3、第二句。
一(?)尾巴?一(?)燕子??一(?)牛奶。
一(?)白菜?一(?)鉛筆??一(?)大魚。
一(?)電視?一(?)好消息一(?)蛇。
包(?)?穿(?)?熱(?)?扒(?)?壞(?)。
飽(?)?窮(?)?熟(?)?撥(?)?杯(?)。
高高的羊毛。
美麗的陽光。
明亮的教室。
雪白的花朵。
金色的燈光。
干凈的山嶺。
清清的小溪。
長長的眼睛。
彎彎的小草。
圓圓的尾巴。
青青的松樹。
1.立???力。
明明的(??)氣非常大。
新學期里,新的班委會成(?)了。
2.國??圓。
在我們班教室的墻上有一片(??)地。
大熊貓(??)圓的頭,真惹人喜愛。
1.白嫩小寶寶,洗澡吹泡泡,洗洗身體小,再洗不見了。
2.身穿綠衣裳,肚里水汪汪,生的子兒多,個個黑臉膛。
3.圓筒白漿糊,早晚擠一股,兄弟三十二,都說有好處。
一、抬頭,空中,樹干,鑰匙,好像,難看,底下,站住,小時候。
二、略。
三、又(雙對眾觀)?土(壞場垃城)。
四、條,只,杯,棵,支,條,臺,條,條。
五、包子,吃飽,穿衣服,窮人,熱天,熟了,扒開,撥水,好壞,茶杯。
七、1.力,立?2.園,圓。
謎語答案:
1.香皂;2.西瓜;3.牙膏。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四
-->
祖宗重陽廢除興致勃勃。
既然情景纏足慢條斯理。
二、
學海不倦全力有路。
三、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四、
示例:1.到了夏天,郁郁蔥蔥的綠葉中,便開出一朵朵喇叭似的小石榴花。
2.所有的植物都被光彩熠熠的小露珠裝點得格外精神。
3.小草從地里悄悄地探出了頭。
4.這石頭一層一層的,就像一冊厚厚的書。
五、
1.豬籠草外表紅紅綠綠的顏色,裝扮得很漂亮。
蒼蠅被茅膏菜的葉子粘住了,不停地亂叫。
2.文章寫了茅膏草、豬籠草這兩種植物。茅膏草的葉子是半月形的,又嫩又綠。葉子上長滿了柔毛,柔毛上還帶著粘液。要是小蟲落在上面,馬上就會被它粘住。豬籠草葉子長長的,又寬又大,葉尖伸長成卷須,并且掛著一個袋子,袋子上面一個蓋,半開著口,袋口和蓋下全是細毛,細毛上有很甜的蜜汁。小蟲跌進口袋,就再也爬不出來了。
六、提示:
注意請假條的格式,將事由寫清楚。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五
美術是我的最愛,在我無聊的時侯經常會畫一幅畫。如今我六年級了,隨著作業的增多,我畫畫的時間也越來越少了。
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畫圖給我看。她畫得栩栩如生。她畫的白雪公主不但美麗動人,還給她畫了一件美麗的衣服。也許是那個時候我愛上美術的吧!當我還在上幼兒園的時候,父母就把我送進聽潮六村的一位美術老師家學美術。回想過去在老師家的快樂情景,不由得拿出以前畫的畫。不由得發現我怎么以前畫得那么幼稚。而那時,父母卻一直夸我畫得像畫得好。也許是因為他們不想破壞我的自尊心吧!
在我剛上一年級時,說不教兒童畫了,要教素描了。因為,父母認為那是高年級學的。就此我的美術學習生涯中止了。除了學校教的以外。但我并沒有被這坎坷嚇倒。我在家中仍然在畫。可在家中畫的總沒老師教的好。有一次,我畫一條蛇,可我覺得我畫的蛇怎么看都和書上的不一樣,我怎么修改也不像,為此我還大哭了一頓。
爸爸和媽媽聽到哭聲,都來安慰我說畫得挺好的。可我心里知道他們在安慰我。我哭得更厲害了。因為,我不需要別人的安慰。因為,那時的我認為別人的安慰就是別人的嘲笑。后來,我還是把那幅畫修改了。但從那以后,我更努力畫畫了。直到現在我學起了素描。雖然我畫的暫時不太好。但我還在努力。
我相信總有一天在美術之路的路上見到光明。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六
本組教材以“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為專題,選編了精讀課文《古詩兩首》《西門豹》《女媧補天》,略讀課文《夸父追日》,選讀課文《除三害》和一個語文園地。本單元主題內容淺顯易懂,可在學生自讀自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感受豐富的想象,培養學生想象的能力,增加對祖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學生分析]。
對于這些民間故事和神話故事學生以前有所了解,但對于其中的一些自然現象和常識性知識理解上有些偏頗。教師在教學時,要酌情給學生提示一點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的知識,特別是對神話傳說,要讓學生明白,它們并非現實生活的科學反映,而是過去人類不能科學解釋世界和自然現象,以他們貧乏的生活經驗為基礎,借助想象和幻想把自然力和客觀世界擬人化的結果。
[教學設想]。
1、師生共同搜集相關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開展故事會,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對祖國優秀文化的熱愛之情。
2、與文本充分對話,通過朗讀、討論和復述課文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逐步提升人文素養。
[學習目標]。
1、認識16個生字,會寫35個字;
2、通過復述和表演把握課文內容,積累生動的語句;
3、收集相關資料;
4、寫單元讀后感等。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相關的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
[教學流程]。
一、課前準備。
學習本組課文之前,教師可布置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搜集民間故事和神話傳說,一方面激發學生讀文學文的積極性,同時也為本單元的“口語交際”和“習作”訓練奠定基礎。
二、基本策略。
1、引導學生朗讀默讀課文,提出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通過組內研討,組際交流等方式,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感受古人豐富的想象力,在情感上受到熏陶。
2、通過復述、排演課本劇、故事會等語文活動,提高學生搜集處理信息及口語表達能力。
三、各有側重。
(一)《古詩兩首》。
1、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后面提供的注釋,在朗讀的基礎上借助注釋,自己試著理解詩歌的意思,教師不要串講詩句。
2、可以通過自己的閱讀收集民間故事,也可以讓長輩們給自己講一些民間故事或傳說,開展故事會。
(二)《西門豹》。
1、學生自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重點抓住人物對話理解課文內容。
3、熟讀課文,分角色朗讀課文,讓學生展開合理的想象,為課文中沒有描寫語言的其他人物(官紳等)加上語言,再進行表演。表演時還要注意加上恰當的表情,適當準備一些道具。
4、排練課本劇,評選最佳演員。
(三)《女媧補天》。
1、重點抓住學習伙伴的“女媧真了不起”展開,讓學生找出具體詞句體會女媧補天的艱難。
2、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復述故事,記住故事的情節和重點詞句,把課文內容變成自己的話。
3、積累優美生動的語句。
(四)《夸父逐日》。
1、自學感悟。學生通過自己的默讀、朗讀、思考或與同學討論交流來讀懂課文,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神話的想象和神奇,體會夸父追日精神的可貴。
3、小練筆。
四、交流展示。
1、把課內和課外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圍繞搜集神話傳說和民間故事,開展“故事會”活動。
2、以小組為單位評選“故事大王”,為學生授予榮譽稱號。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七
2、讀《愛迪生救媽媽》,想:。
(1)愛迪生為什么能在關鍵的時候想出辦法來救自己的媽媽?
(2)愛迪生想出了什么樣的辦法來救媽媽?
3、我們人類有(三四百萬)年的歷史,恐龍卻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約(兩億)年。
二、背誦:。
1、背誦136頁“我會填”。
(1)滿天的星星像無數珍珠撒在碧玉盤里。
(2)那七顆星,連起來像一把勺子,叫北斗七星。
(3)北斗七星果然繞著北極星慢慢地轉動。
2、背誦149頁“我會讀”和“讀讀背背”。
三、聽寫:。
環顧四周?恍然大悟??。
四、比較組詞:。
五、近義詞:。
六、量詞:。
一(個)孩子??一(顆)星星??一(把)勺子??一(面)鏡子????。
教后反思:。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八
師:要統計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動物,首先應記錄、收集這些信息,各學習小組議一議,你打算用什么方法記錄這些信息,哪一種方法更簡便、更科學一些呢?(學生活動)。
2、匯報:(讓學生體會用“正”字法記錄、收集信息更簡便、更科學一些)。
3、學生用“正”字法記錄跑步、跳高各有多少只小動物。電腦展示動物賽跑過程、學生記錄)。
4、匯報、整理數據并填入以下相應的統計表里。
各種動物參加跑步情況統計表。
種類小兔小狗小牛小貓。
只數。
各種動物參加跳高情況統計表。
種類小兔小狗小牛小貓。
只數。
師:請同學們觀察這兩個統計表,你有什么好見解?
生:……。
師:把這兩個表編成一個表,那么這個表應反映哪幾個內容?請各學習小組議一議。(學生活動)。
師:哪個學習小組愿意匯報?
生:……(學生匯報后出示簡單復式統計表)。
只數種類項目小兔小狗小牛小貓。
跑步。
跳高。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九
新課改開展以來,各種新的思想沖擊著固有的理念。對于從教十多年、新教材已教過一個循環的我來說,這是教學生涯的一個轉折。能不能跳出原來的圈子,實實在在到融入到新的思想、要求中,這是對我的一次考驗。在設計第三冊8單元的教學過程中,面對著圣誕節這一個孩子們都了解和感興趣的話題,我思考著怎樣才能把孩子們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使他們的思維靈活。點燃他們求知的欲望,增強學習效果。
在思考中,我迸發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即進行單元教學,靈活使用教材,進行教學內容的有機整合。我先進行了第八單元的詞匯教學,而后,我設計了一節以第八單內容為主體進行發散的'話題課。在設計過程中,我把中、西方節日融合到一起,在話題的談論中進行對比。中國節日以春節、中秋節為主,補充加入元宵節、端午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外國節日以圣誕節、感恩節為主,加入復活節、萬圣節等西方節日。設計話題,討論這些節日的由來,慶祝活動、食品及節日特點,并以此為側面反映出中西方文化習俗的差異。
為了烘托課堂效果,我還讓學生帶來了春節用的彩燈、對聯、圣誕樹、小禮物、圣誕卡等多種節日用品。在課堂上,在閃爍的彩燈中,在充滿節日氣氛的教室里,我和學生們一起步入了喜悅的節日里,我們“放”鞭炮、“貼”春聯、“掛”紅燈,“走”親訪“友”,“拿”壓歲錢。我們裝飾圣誕樹、接受圣誕老人饋贈、唱圣誕歌、表演圣誕劇。過足了“節日”癮。同學們時而討論、時而總結、時而傾聽、時而凝神、時而開懷。學生的興趣被充分調動起來,積極性空前高漲,課堂氣氛異常活躍,一切內容都顯現得那么自然而和諧,就象山間的小溪潺潺流下。從學生們發亮的眼睛、從他們抑制不住、迫不及待、爭先恐后地張口表達中,我知道我成功了。我被他們感染著,為他們激動著。課后學生們和我一樣不能平靜,我們都久久地沉浸在這節課的興奮中。
我眼前豁然開朗,我似乎看到了一扇窗、一扇開啟了的課改之窗。在這節課中,通過整體性跨躍式的教學設計,擴展了學生的語言知識,提高了學生對語言的理解、運用能力,提升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并在同時對學生進行了審美、民俗教育,培養了競爭意識。使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但在這種嘗試中,也出現了新的問題: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與安排進度之間的矛盾、熱烈的氣氛使課堂難以控制。這些問題需要在今后的教學活動中不斷克服、改進。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十
第1課時:栽蒜苗一。
教學目的:
1,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少個單位的必要性。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回將實驗中所得的數據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難點重點:
體會和理解條形統計圖中一格的表示方法,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制成條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計錄數據。
提前布置學生栽蒜苗試驗,要求記錄好蒜苗15天的生長情況,教師適當作記錄指導。
二、交流整理數據,并填表。
1,全班交流記錄數據的方法和形式,并說說從15天蒜苗生長的情況中,你發現了什么?
2,小組活動交流,交流后,每小組記錄得數據填入統計表中。
三,制作條形統計圖,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將本組記錄整理的數據制成條形統計圖,并展開討論、誰的蒜苗長得快等。
四,鞏固與練習,
1,試一試第1、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在說得過程中體會從一小格表示的幾個單位中理解條形所代表的實際數據。鼓勵學生從條形統計圖中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2,練一練,先讓學生在已確定每小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方格紙上獨立畫條形統計圖,再進行交流,你能從圖上獲取哪些信息。
五.實踐活動。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數據來反應?請每個小組的同學自己選擇一個主題,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的數據在附頁4中制成條形統計圖。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十一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了解統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使學生初步認識統計圖(一格代表五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夠進行簡單的分析。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中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創新精神。
單元教學重點:認識簡單的復式統計表。
單元教學難點:完成以1格代表5個單位的統計表的制作。
單元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統計(一)。
授課日期:--年月日星期--
教學內容:
統計(一)(教材106、107、108頁內容)。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體驗調查和收集、整理數據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2、:學生填寫比較簡單的復式統計表,能根據統計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
3、通過對周圍現實生活有關事例的調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參與意識。
教學重難點:
教學準備:
相關掛圖、
教學過程:
一、問題情景,導入新課。
1、多媒體課件出示例1主題圖,問: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你們測量過體重嗎?
測量了幾次?
2、讀一年級剛入學時,你測量的體重是多少?(學生自由匯報各自的體重情況)。
3、怎樣才能讓大家一看就明白我們班所有人的體重情況呢?
二、活動體驗,探究新知。
1、電腦出示統計表(1):
體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數。
師:現在我們就用正字記錄法來統計一下剛入學時的體重(集體活動)。
2、活動結束后,師生共同將收集的數據整理后填入表格中。
3、二年級時,我們的體重有什么變化呢?
電腦出示統計表(2)。
體重(千克)15以下16~2021~2526~3031以上人數集體進行統計活動,并將結果填入表中。
4、討論:如果想把兩年的體重數據填入一個統計表中,該如何表示呢?
學生討論后,在黑板上出示表格(3):(單位:千克)。
【設計意圖】:在新課的教學中,創造了學生認識的矛盾沖突,達到激趣探究的目的,從而有效地激起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明白,復式統計表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進行數據分析,從而讓學生更充分地認識的復式統計表的作用。
5、先讓學生獨立嘗試填空,然后小組合作交流。指名上臺在黑板上填寫數據。
6、引導觀察討論大屏幕上的兩個單式統計表與黑板上的復式統計表有什么聯系與區別。
7、觀察復式統計表,回答問題。
(1)一年級時,體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2)二年級時,體重在()千克的人最多。
8、你還能發現什么?先在小組交流,后指名在全班匯報。
9、你有什么好的建議嗎?
組織學生對體重過輕或過重的學生提些合理的建議等。
三、整理數據,鞏固練習。
出示做一做,練習情景圖。
1、交流圖上的小朋友參加了哪些課外活動?
一班的同學參加各項課外外小組活動人數的情況是怎樣的?
你參加了哪項課外活動?
2、討論:怎樣收集我們班參加課外活動人數的數據?
3、活動、統計數據。
4、整理數據并把數據填入復式統計表中。
5、討論并回答統計表后面的四個問題。
四、匯報收獲,回顧總結。
這節課我們干了什么?(板書課題)你有什么收獲?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十二
第1課時:栽蒜苗一。
教學目的:
1,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體會到統計圖中一格表示多少個單位的必要性。
2,理解條形統計圖上的數據所表示的意義。
3,回將實驗中所得的數據用條形統計圖表示。
難點重點:
體會和理解條形統計圖中一格的表示方法,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制成條形統計圖。
教學過程:
一,計錄數據。
提前布置學生栽蒜苗試驗,要求記錄好蒜苗15天的生長情況,教師適當作記錄指導。
二、交流整理數據,并填表。
1,全班交流記錄數據的方法和形式,并說說從15天蒜苗生長的情況中,你發現了什么?
2,小組活動交流,交流后,每小組記錄得數據填入統計表中。
三,制作條形統計圖,
3,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將本組記錄整理的數據制成條形統計圖,并展開討論、誰的蒜苗長得快等。
四,鞏固與練習,
1,試一試第1、2題,先讓學生說一說,在說得過程中體會從一小格表示的.幾個單位中理解條形所代表的實際數據。鼓勵學生從條形統計圖中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2,練一練,先讓學生在已確定每小格表示幾個單位的方格紙上獨立畫條形統計圖,再進行交流,你能從圖上獲取哪些信息。
五.實踐活動。
生活中有哪些事情可以通過數據來反應?請每個小組的同學自己選擇一個主題,進行調查。并將調查的數據在附頁4中制成條形統計圖。
第2課時:栽蒜苗。
教學目的:
1,通過處理實驗數據的活動,體會繪制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
2,理解復式統計圖的實際意義,能從復式條形統計圖中盡可能多地獲取信息。
3,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回執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難點重點:
體會繪制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能把生活中的一些數據繪制成條形統計圖。
教具:
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
多媒體出示一格表示不同數量的兩張單式條形統計圖,組織學生從中獲取信息,并說一說,誰的蒜苗長得高?當學生有爭論時,啟發學生進一步觀察統計圖,找出原因,引導學生提出將兩張圖合并在一起的想法,體會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必要性。
二、探素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繪制方法。
多媒體出示小亮、小麗栽的蒜苗半個月生長情況復式條形統計圖,讓學生觀察、討論復式條形統計圖的特征,探素復式條形統計圖的制作方法。
三、鞏固和練習。
試一試第1題,先組織學生說一說條形統計圖上每個條形的實際意義,再比較相關的兩個數量,說說從中獲取了哪些信息,根據這些信息算一算課后問題,然后提問:為什么鍛煉前后有的成績提得快,有的成績提得慢,與同學進行交流。
試一試第2題,多媒體出示第27屆奧運會中、韓兩國的獎牌情況統計圖,讓學說說上面的信息,并提出問題,然后獨立解答教材中呈現的問題。
四、實踐活動。
1,調查雅典奧運會獲獎牌數前兩名國家獎牌情況,并繪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2,記錄你和其他4名同學運動前后脈搏跳動的次數,并繪制成復式條形統計圖。
第3課時:栽蒜苗(三)。
教學目的:
1,通過對實驗數據的處理,體會單式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2,能將一組相關的數據,繪制成折線統計圖。
3,能從折線統計圖上,獲取數據變化的信息,并進行簡單預測。
[教學難重點]:
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點,用相關的數據繪制折線統計圖,根據圖上的信息進行簡單的預測。
教學過程:
一、認識折線統計圖。
通過對條形統計圖的復習,引導學生回憶條形統計圖的特點,然后提出問題:如果要知道蒜苗的生長趨勢能用什么辦法?供學生討論,在學生的討論中,引出單式折線統計圖,多媒體出示一份15天蒜苗生長情況折線統計圖,對照圖上數據,讓學生討論,你能發現哪幾天蒜苗生長得比較快?預測第20天蒜苗大約長到多少?說說理由,在回答蒜苗的生長趨勢的同時,讓學生體會,了解,掌握折線統計圖的特點。
二、繪制折線統計圖。
先討繪制折線統計圖的過程和注意事項,并適當提示:一格表示多少比較合適?格子不夠怎么辦等?然后鼓勵大家將自己記錄的15天蒜苗生長情況繪制成單式折線統計圖,(可繪制在附頁4上。)分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三、鞏固和練習。
1,練一練第一題,先觀察統計圖,引導學生說一說非典新增病人的變化趨勢和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
2,練一練第二題,看圖后,首先說說小華每隔幾小時測量一次氣溫,再說這一天氣溫的總體變化,鼓勵學生討論,從圖中,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3,練一練第三題,組織學生讀圖,讓學生掌握信息后,再根據信息進行適當推理,提醒注意,每一個數量的變化都會受到一定因素的影響,曉玲跳繩數量也不例外。
四、實踐活動。
1,四人小組互測身高,2人負責測量,1人記錄。
2,小組報告測量結果。
3,將同學身高的數據按一定的規律分組。并統計人數。
4,將這些數據用附頁5的格子紙繪制成統計圖,并與同學交流。
第4課時:走進網絡。
教學目的:
讓學生養成從各種媒體收集數據的習慣,利用網絡拓展學生的知識面,了解我國近幾年來經濟領域的飛速發展情況,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教學過程:
一、工農業蓬勃發展。
1,出示掛圖,展示我國工農業蓬勃發展的部分產量數據,提問:這些數據從哪里可以得到?激起學生對各種媒體的認識,初步的了結網絡。
2,進行讀寫練習,讀出和寫出掛圖上的數,同桌一人讀,另一人寫,互相交換角色進行。
3,先讓學生獨立完成2、3小題,再全班交流。
二、交通網絡四通八達。
1,從網絡上查找我國近五年來交通發展的情況,讓學生感受我國近年來交通的變化情況。
2,全班交流你家鄉到北京的距離,估一估五年中新建的鐵路有幾個這樣的路程。
3,根據這些數據,組織學生討論,從這些數據中你發現了什么?你能提出那些數學問題?
三、人民生活大變樣。
1,全班交流家里電器和通信器材擁有的情況,進行整理,感受生活得變化。
2,生從書上插圖中獲取信息,算一算,城鎮人均收入增加最快的是那一年,根據這些信息估一估,三年后全國人均收入多少元,并說說理由。
3、查一查,算一算,五年來全國造林多少公頃,編制成折線統計圖,全班交流。
四、實踐活動。
你還想了解更多的信息嗎?分組活動,每小組先確定一個主題,然后調查收集數據,將收集的數據進行整理后制成統計圖表,并與同學分享成果。
三上第八單元(精選13篇)篇十三
本單元包括《坐井觀天》、《狼和小羊》兩篇講讀課文,《謎語》一篇閱讀課文,以及《基礎訓練》一個較為獨立的綜合性訓練。
《坐井觀天》是一篇寓言。它是講一個青蛙和小鳥爭論天的大小的故事,告訴人們像青蛙一樣目光狹小,所見有限,還自以為正確是不對的。使學生懂得“坐井觀天”這個成語比喻什么。這就是本課的思想教育內容。文以載道,以文悟道。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學會本課生字及其重點詞語,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狼和小羊》也是一則寓言,講的是狼為了吃掉小羊而故意找碴兒,小羊據理申辯、反駁狼,結果仍被狼吃掉的故事。它說明狼的本性是兇殘的,它是一定要干壞事的,對狼一樣的壞家伙只講道理是不行的。除了思想教育的內容之外,還有朗讀訓練,要求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特別是課文中的對話,充分刻劃了狼和小羊說話時的不同神態,是分角色朗讀的重點。
《謎語》這篇課文,包括兩則謎語,第一則謎語謎底是雪,第二則謎語謎底是世界地圖。教師要幫助學生借助拼音,讀準生字的'字音,理解詞語,理解每句話的意思,把握事物特點,猜出謎底,同時受到思想教育。
基礎訓練3,包括認讀大寫字母,區別它們的字形,根據偏旁寫字,看圖讀詞分類抄寫;讀字、讀詞、讀句并練習抄寫;把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并朗讀;練習寫字,初步認識、掌握“竿、客、歲”一類字的間架結構及其書寫規律。
本單元的訓練重點和要求是:
1.認讀大寫字母,學會本單元生字,掌握其音、形、義,借助漢語拼音讀準二類字的字音,理解“坐井觀天”、“無邊無際”等詞語的意思。
2.明白“坐井觀天”、“狼和小羊”兩則寓言的寓意,從中受到思想教育。
3.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4.練習把排列錯亂的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順的話。
5.認識部分上下結構的字“上小下大”的書寫規則,并進行練習;懂得獨體字充當合體字偏旁時做筆畫改變的規律。
對本單元教學有如下建議:
1.要突出語文學科特點,緊抓語言文字的學習,把每節課都上成語言文字訓練課,以字詞句為重點、訓練為主線,安排教學的全過程,強化朗讀訓練,特別是要加強文中對話部分的指導;強化詞句的理解,以文悟道,堅持在語言文字的訓練中滲透思想教育,初步提高學習的認識能力。
2.要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在訓練中要滲透對學習方法進行規律性指導。如字的書寫規則――“上小下大”、“筆畫避讓”,以及怎樣讀文中“對話”部分、怎樣猜出謎底等,都需要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做些切實的指導。
3.充分利用直觀教具、課本插圖和電化手段,把教學組織活躍些,力爭讓學生學得積極主動一些,提高學習的實際效果。
教學中注意防止只講不練,只答問不讀書、只要求不落實的傾向。要緊抓詞語的理解不放。如“謎語”一課,不能只是單純從興趣出發讓學生猜來猜去,要著重引導學生,認真讀書,從語言因素中去理解。其次,教學要緊緊圍繞重點進行,抓準、抓實、抓出實效。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