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一年級靜夜思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一
1、認識“靜、夜、思、床、前、明、舉、低、故、鄉”10個生字;會寫“鄉、頭、是”三個字。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體會古詩的意思。
3、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熱愛親人的感情。
1、識字、寫字。
2、朗誦古詩。
掛圖、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1、談話導入新課。
2、板書課題。
3、釋題:思、思念、想念。思考:詩人在什么時候思念什么?激發學生求知欲。
三、初步感知
1、引導學生看圖,讓學生欣賞,初步感悟古詩。
2、師范讀古詩,體會古詩意境。
四、初讀古詩,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朗讀古詩,并畫出生字,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生字讀音。
3、識記生字,學生互相交流怎樣識記生字。
4、指導認識生字。
5、檢查識記字形情況,互相交流,書空“鄉、是、頭”。
五、理解古詩,朗誦古詩。
1、引導學生說說讀懂了哪些詞句。
(1)說說自己見過的“霜”。
(2)用動作表示“舉頭”、“低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引導學生體會詩人的感情。
3、學習朗讀古詩,主動匯報學習情況表演朗讀。
4、多種形式朗讀古詩。(1)男、女生讀。(2)分小組讀。(3)開火車讀。
5、指導有感情地背誦古詩。
6、練習背誦。大膽評議,說說自己的學習方法,讀書方法。
7、集體背誦古詩。
六、小結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古詩《靜夜思》,懂得了家鄉和親人的可愛,還會認了10個生字,學會寫了3個生字。只要我們開動腦筋,主動積極地學習,就能不斷地增長知識。
七、作業
1、書寫生字。
2、請同學們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想到的說給同學們聽。
13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一年級靜夜思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二
1、認識10個生字,詼諧“目、耳、頭、米”4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2、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并在誦讀過程中體會古詩的意思。
朗誦、背誦古詩。
識記本課生字。
1、布置作業:晚上觀察夜空。
在古詩的誦讀之前,可通過課件演示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圖中入境并伴有相應的音樂,還可讓學生在音樂聲中邊做動作邊朗讀。這樣學生會更容易理解古詩。在理解詞意方面可聯系生活實際和動作來理解。如:在理解低頭和舉頭時可用動作來示意。學完古詩時,可把說說看到的夜空景象來發展他們的口頭表達能力。
第一課時
一、揭題導入
二、初讀古詩
1、自讀古詩,讀準字音。
2、同桌互讀。
3、師范讀。
4、學習古詩中的生字:
⑴ 課件出示本課生字:
① 自己借助拼音讀生字。
② 同桌互讀,互相糾正。
⑵ 檢查自學情況:
① 指名帶拼音讀生字。
② 齊讀生字、正音。
③ 去掉拼音讀生字。
④ 小老師領讀。
⑤ 開火車檢查。
⑶ 隨生字認識偏旁。
三、朗讀古詩
1、領讀古詩。
2、通過課件出示古詩,并出示相應的需停頓、讀重音的地方: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3、學生質疑。提出不懂的問題,生生解疑,師輔助引導。
4、出示課件在課件和音樂聲中指導朗讀:
⑴ 同桌互讀。
⑵ 男女生分讀。
5、指導背誦:
⑴ 自己試背。
⑵ 指名背誦。
⑶ 齊背。
⑷ 同桌互背。
四、細背古詩
這首古詩中有一組反義詞,你能找出來嗎?
舉頭──低頭
五、檢查背誦
窗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
〖教學后記〗
對于古詩部分,學生背得很快,但總是把個別字音背錯,以后應注意糾正,加強個別指導。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背誦古詩。
2、認讀生字。
二、學習生字
1、課件出示需認讀的生字:
目 耳 頭 米
2、學習書寫:
⑴ 通過課件觀摩這四個字在田字格中占位。
自己說說,和同桌說說,書空練習。
⑵ 集體學習“目、耳、頭、米”的寫法。
⑶ 描紅、臨寫。教師巡視指導。
3、擴詞練習:
用“目、耳、頭、米”組詞,看誰說得多。
三、我會說
把你觀察到的夜晚的天空景色,說給大家聽。
教師及時糾正生說的不當之處。
目 耳 頭 米
〖教學后記〗
學生觀察字的占格位置比較仔細,我在黑板上范寫時,有筆畫沒占準都給指出。在說夜色時,多數能說出夜晚的美。
一年級靜夜思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三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1、在誦讀古詩過程中體會古詩意思,感受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觀察大自然的興趣,落實觀察夜空、閱讀有關課外讀物的實踐活動。
1、生字卡片、
2、每位學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3、收集并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跡、其它詩作
教學方法:初步學習運用理解詞義串連句意的方法學習古詩。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觀圖導入。
說說自己看到的。
二、揭題、釋題。
1、思:思念,想念。
2、誰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課前準備情況(有關李白的)交流。
三、初讀古詩。
1、借助拼音自由讀,要求把每個字音都讀準。
2、把詩中的生字單獨拿出讀兩遍,認一認。
3、檢查讀的情況。(主要是字音)
4、讀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細讀古詩。
1、朗讀古詩。你喜歡怎樣讀?(讓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讀,多肯定,多鼓勵)
2、配樂朗誦。
五、認記生字記字形
靜夜床光
舉頭望低故鄉
1、說說你認記生字的方法,結合故的認識新偏旁。
2、生字卡片認讀。
3、摘蘋果游戲:把認到的生字摘下,組成詞大聲說出來。
六、練習寫字,
1、觀察范字指導書寫
耳上橫短,下橫長
米:第一筆點寫在左上格,小撇與點相對寫在右下格
2、描紅,臨寫,并提醒坐姿與執筆姿勢要正確
3、展示學生作業,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七、課外作業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發現說給同學聽。
一年級靜夜思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四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目、耳、頭、米”,認識新偏旁“攵”。
2.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產生對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3.正確、有感情地誦讀、背誦這首詩文。
4.讓每一個學生在通過合作學習、匯報展示、課堂互動交流中,都體驗到學習帶來的喜悅,培養學生的學科興趣和學習能力。
1.識字、寫字和練習朗讀。
2.了解詩意,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體會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一、提出學習目標(3分鐘)
1、謎語導入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猜一自然景物(月亮)。
我們今天要學的課文就與月亮又關,讓我們把書翻開,說說圖上有什么。(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2、介紹背景
讓學生介紹自己搜集來的資料,釋題意。“思”是思念的意思。
3、提出學習目標:
(1)認讀10個生字,學習1個新偏旁“攵”。
(2)會用多種方法識記字形。
(3)能通過對生字詞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展示可包含擴詞,說話)
(4)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熟讀詩句。理解詩句。
(5)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二、展示學習成果。(全員參與)(約30分鐘)
(給學生自主學習、解決問題的時間約8分鐘)
(一)基礎知識展示(小組內完成)
1、我會讀(12個生字),讓學習好的先示范讀準后鼻音、翹舌音。
2、我會記字形。
3、我會寫(展示課后生字)。
4、我會給喜歡的字找朋友。
5、我認識了1個新朋友:1個新偏旁“攵”。
6、我會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7、我會說(看課后那幅圖,把看到的說給同學聽)。
(小組內互相交流、幫、質疑問難;教師及時到學生之中指導展示)
要求:別人展示時,其他同學要學會傾聽,并做好點評。
(二)學文悟情展示(此環節有時可與“創造性展示”合為一體)
1、我會讀古詩、背古詩(小組內按學困生→中等生→優生的順序進行展示。)
2、我知道詩句中“明月”這個詞寫出“夜”。
3、我知道詩句中“思故鄉”這個詞寫出“思”。
4、我會用動作表示“舉頭”和“低頭”的意思。
(三)創作性展示(以小組形式全班展示)
1、我還知道帶有“攵”的字。
2、我想給我喜歡的詞語說一句話。三、激發知識沖突(5分鐘)(此環節有時與“學習成果展示”合為一體)
四、知識拓展延伸(2分鐘)
1、展示自主收集的資料。
有關李白及他寫的其他詩。
2、小朋友,你們回去后把今天學的這首古詩讀給爸爸媽媽聽,好嗎?
一年級靜夜思教學設計一等獎篇五
1、用相應的情緒和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靜夜思》。
2、能用自己的話說出這兩首古詩的大意,副有感情的朗讀古詩。
3、能根據兩首古詩的意境,分別為古詩添色、添畫或配畫。
用相應的情緒和清晰的咬字、演唱歌曲《靜夜思》
背唱歌曲,保持吐字、咬字的敏捷清晰。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安定情緒
(二)、新課教學:
導入:
1、 演唱歌曲《劃小船》在歌曲中分組進行律動
2、 學生回憶以前熟悉的詩歌,有表情的朗誦。
賞析圖畫《靜夜思》
1、 設問:靜和思分別是什么意思?這個畫面最像哪首詩的意境?
2、 教師吟誦
3、 學生吟誦
學習歌曲
1、 教師有感情的范唱
2、 教師帶唱一遍,學生觀察教師演唱的表情
3、 用lu輕聲哼唱
4、 師生接唱歌詞
展開 探索
1、啟發討論
4、 分組展現
配畫
以《靜夜思》為題,以繪畫的形式體現詩歌的意境。
評價
分組互相看,說說自己畫了什么,表現了什么,最喜歡這張畫的哪一點。
一年級靜夜思教學設計一等獎篇六
采用低年級學生樂于接受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古詩的意境美。在識字、寫字教學中,引導學生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用于突破識字和寫字的難點,防止平均用力。
《靜夜思》語言凝練,感情真摯,意境深遠,成功地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靜夜思鄉之情。如霜的月光就好似一只看不見的手,無聲地撥動著作者的心弦;舉頭仰望,低頭沉思,俯仰之間,神馳萬里,表現了詩人對故鄉無盡的思念。背景圖是詩句內容的形象反映,可幫助學生理解古詩,進入詩句所描寫的意境。
學習古詩,重在吟誦。教學中應注意引導學生反復朗讀,體會詩歌的韻味和美好的意境。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識字、寫字,朗讀和背誦古詩。
知識與能力: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生字“目、耳、頭、米”,認識新偏旁“攵”。
2、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能力;正確、有感情地誦讀、背誦這首詩文。
過程與方法:
1、獲得學習古詩的方法。
2、獲得理解古詩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激發學生對閱讀中華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2、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
1、認讀生字,寫生字。
2、朗讀、背誦古詩。
1、感受詩歌所描繪的美好意境,體會詩人思念故鄉的心情。
2、培養學生閱讀古詩的興趣。
收集并閱讀了解有關李白的事跡、其它詩作等。
1、小朋友喜歡猜謎語嗎?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了一則: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掛在樹梢,
有時像面圓鏡,有時像把鐮刀。
(謎底:月亮)
小朋友,你們喜歡月亮嗎?從古至今,許多詩人、作家和你們一樣也很喜歡月亮,望著月亮,詩人、作家會想起許多令他們思念的東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首有關月亮的古詩《靜夜思》。
2、板書課題,(教師板書,學生齊書空)認讀生字“靜”“夜”
[設計意圖:以兒童喜聞樂見的猜謎形式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自主練讀課文,并用“——”劃出不認識的字。
2、四人小組內學習:說一說有哪幾個字是自己認識的,不認識的的字借助拼音自學,并讀讀自制生字卡片,小組內交流學習成果,互教互學。
3、指名學生一行一行讀課文。注意正音,指導讀好“靜、床、光、望、鄉”的后鼻音。
4、同桌互相讀一讀,爭取人人把課文讀準、讀順。
1、現在月亮姐姐要考考小朋友,把生字藏在星星里,你還認識它們嗎?
2、游戲鞏固:看到小朋友學得這么認真,月亮姐姐帶著星星妹妹也趕來湊熱鬧了,月亮姐姐說:“星星妹妹后面藏著一個字,我來考考你們,誰能認識,我們就和她交朋友。”(課件出示月亮星星圖,指名一位學生上來點擊鼠標,大家一齊認讀),看到你們玩得這么開心,老師也想參加,行嗎?我來指,你來認,認的時候還可以站起來加上動作演一演這個字的意思。
5、這些字都會讀了,古詩是不是也能讀正確呢?
(1)指名讀古詩,其他學生認真聽,準備給同學正音。
(2)讀后正音。
2、離開家鄉,離開親人,李白的心里一定非常(生說:難過、傷心、悲哀……)
3、教師范讀,學生看著畫面,想著教師剛才的講解感受詩中之情。
4、小朋友,此時的你們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樂曲)
(預設)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上海賺錢的爸爸。”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在北京賺錢的媽媽、姐姐。”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師:詩人看著掛在空中的明月,會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鄉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鄉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門口的那條小溪。”
“他想起了故鄉的親人。”
……
6、角色表演:小朋友,現在請你們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遠離家鄉,遠離親人,在一個靜靜的夜晚,站在窗前望著圓月……(生雙手合攏放在背后,深情吟誦)
7、指名最佳表演者上臺表演,配以樂曲。
8、通過多種方式背誦積累這首古詩。
(一)引導學生觀察田字格中的范字。
1、你發現了什么?
2、你認為哪幾筆該給大家提個醒的?
(二)教師范寫。
重點指導“目、耳”兩字橫與橫之間的距離,“頭”和“米”的橫應寫在橫中線上。
(三)學生獨立描紅、臨寫。注意寫字時的坐姿與執筆姿勢。
展示學生作業,肯定優點,指出不足。
回家和爸爸、媽媽找一找有關寫月亮的詩句,讀一讀,背一背。
靜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
低頭/思/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