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過年的日記篇一
照往常的規矩,我家鄉的春節大約在立春前一天就開始了。這天,家家戶戶很是忙碌,都要灌香腸,曬臘肉,然后貯存起來,等到新年過后再吃。
都說臘月是最繁忙之時,果不其然。一月之內要大掃除、置年貨、準備過年的食物用品……每一家都不例外,可不累壞了呢!
過年的需求準備完了,也就差不多到除夕了。
三十這晚,最是團圓。人們都會和至親的人或好友一塊兒吃美味的年夜飯,好不熱鬧。屋里熱鬧了,外邊兒也不閑著。不一會兒,便是鞭炮聲響徹云霄。這聲音不僅響,而且連綿不斷,似是在提醒著人們今晚要為長輩守歲。就這樣,每年我都昏昏沉沉地熬了一夜。
守完歲,就想睡個好覺?可沒那么容易!正月初一這天,要早早的起床,向長輩問好、祝福呢!
清早,必是先要將早餐送入肚中。早餐,兩字聽起來熟悉又簡單。但在我的家鄉,正月初一的早餐可是有講究的:要吃雞蛋,象征著一年的吉祥如意;還要吃菜包,象征著這一年會招財進寶;當然,吃我家鄉的特產燈芯糕是最必須的,因為這象征著一年的職業學習節節高升。
正月初一至初七,都是奔波之日。這七天,要去向每一家親戚拜新年、話祝福。
終于,到了正月十五元宵這天。大家都將年前準備好的湯圓和臘月曬的香腸臘肉拿出來與親戚朋友分享品嘗。儲藏過一月有余的香腸臘肉,此時已是色香味俱全了。就聞一下、嘗一口,便是如何都無法??炅?。品嘗完這至高的美味后,便該去逛廟會,猜燈謎。與朋友們開開心心地過完這春節的最后一天。
過年的日記篇二
下山后,我和父母去了王福莊的外婆家,我感覺身體不舒服,出現頭暈、惡心、嘔吐等不良癥狀。我告訴了外婆,外婆炒了一些“艾葉”裹起來敷在我的肚臍眼上,沒過多久癥狀就消失了,真神奇耶!
除夕之夜,我們在外公家吃年夜飯,他們做了很多美味佳肴:火鍋、蝦、水餃??吃完了年夜飯就放煙花,只聽到“轟隆”一聲巨響,整個會澤城的上空都被焰火照亮了,染紅了。一團團盛大的煙花象一柄柄巨大的傘花在夜空開放;像一簇簇耀眼的燈盞在夜空中亮著;像一叢叢花朵盛開并飄散著金色的粉沫。既壯觀又美麗。好事居然層出不窮,放完了煙花后一年一度的春節晚會就到了??粗实拇汗澩頃?,我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今年是改革開放30周年,我爸爸常說:“我們小時候過年,一個村子一般只有一兩戶人家殺豬,然后各家都去買一點來煮湯,蒸一些米飯吃,我爸爸小時候住在小嶺,米是比較珍貴的,一般用一點點來和紅薯、玉米煮粥?,F在基本上天天都有米飯吃,百姓生活變好了,全歸功于改革開放啊!
出天荒、接太公
大年初一,在外公外婆家早晨起來就聽見外面有敲鑼打鼓的聲音。我就知道肯定有活動,于是快速做好一切準備,就出去參加了。我們一起走到一些固定的地點燒香、放鞭炮。估計是祭神、祭天地。此項活動的名字叫做“出天荒”。顧名思義,就是祈求神仙,使今年有個好收成。
大年初三。這天我起得早,還幫外公外婆燒了火,但是沒有燒著。然后和一些莊里的人一起去鎮上接神仙,有些人舉著一些五顏六色的旗,我還扛了唯一的一個幡。乘卡車來到王福莊,還敲鑼打鼓地繞著王福莊走了一圈,才把這些東西放在一座房子里,然后各家各戶都到這里來放鞭炮,震得我耳鳴了。這就是“接太公”,非常有意思的一項活動。
臘月二十九
臘月二十九日上午,哥哥從安徽蕪湖出發,下午,姐姐和準姐夫從上海出發,到江蘇南京來與我們全家會合,一起回江西老家過年。晚上,我們商量好,五點起床,六點出發。
次日凌晨四點不到,我就醒了,為什么這么早就會醒呢?可能是因為今天我們就要回老家了,心情太激動了吧。路上會不會暈車???老家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好玩的啊??雖然醒了,但是不愿起來。一是因為起來也沒有事做;二是因為怕驚醒了其他人。一直在床上等,邊等邊想,等到五點,直到鬧鐘叫的時候,才起床。
我起床后,首先去看看爸爸媽媽有沒有起床,因為我爸爸昨夜囑咐我要我早上要叫他起床,防止睡過頭了。推開門,燈亮著,爸爸媽媽正在穿衣服呢!當我一切準備就緒的時候,已經快六點了,我很激動,決定先下去等車。外面天寒地凍,我站在外面,四周都是黑的,只聽見呼呼的風聲。接著,大家都下來了,汽車也來了。我們乘坐著一輛車,雖然非常擁擠,但是每個人都很快樂。
當車輛在合寧高速上行駛時,在公嶺服務區停了一會兒,這時天已經有些亮了。火一樣的朝霞托著一個金紅的巨輪,正從遙遠的山脊上吐出來,向淺碧的`天空上散射出萬道光芒。
大年三十,我們上午上小嶺祭祀爺爺奶奶,爺爺奶奶以前就住在小嶺。小嶺是和平山中的一個小村莊。和平山在南瑞大道的旁邊,是由很多丘陵組成,一個接著一個,連成一片,百度地圖上有的。
過年的日記篇三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到了過年。
大年三十穿上新衣新鞋,到婆婆家拜年,中午,婆婆已經燒好了飯菜,扣肉,雞湯等等等等,好不豐盛。一陣“風”頓時把飯菜消滅的一干二凈。
吃完午飯,拿起福字,貼到了門上,增添了氣氛,接下來到了我最喜歡的環節,就是收紅包,不過左手剛接右手就要給老媽,不過老媽有時也會給我幾百,讓我存起來,我打算以后做我的學費。
晚上,回到家后,老媽把爺爺奶奶接了過來吃年夜飯,爺爺奶奶剛坐下我就一下子把零食全抱了出來,給他們吃。
晚上睡覺時耳邊還不時傳來“噼里啪啦”的聲音,好不熱鬧。
回想著那一天,可真高興啊。
過年的日記篇四
俗話說:十里不同俗,百里不同風。我的家鄉在朝陽的一個小山村,那里過年的習俗很有趣,我來給你講講吧。
在我的家鄉,除夕那天,我早早起床,幫爺爺爸爸貼春聯,掃院子,掛紅燈籠。奶奶和媽媽準備豐富的中午大餐。
除夕夜吃餃子的時候,總要包幾枚一元硬幣,如果誰吃到這枚硬幣,就意味著誰會在新的一年里一帆風順。五六歲的時候,在包餃子的時候,我會偷偷地瞄著那幾個硬幣,只要它被放進餃子里,我就會在那個餃子上偷偷地弄上一個小“尾巴”,在餃子煮熟了之后,我就能輕而易舉地吃到它。這樣那一元錢就是我的了。現在我長大了,我知道用筷子試探餃子,如果餃子的肚子有硬東西,我就會把這個有特殊意義的餃子讓給爺爺奶奶吃。
在吃完飯后,我們全家便開始看電視,等到十一點鐘,全村就開始放鞭炮。爺爺把一掛大鞭和禮炮擺在小院里,用柴火點起一堆篝火。頓時,小院里亮成了白晝,全村的人鞭炮齊鳴,禮炮在空中炸響,變成五顏六色的花朵,十分壯觀。
放完鞭炮,我們就開始各處祭神。我們一家五口,拿著紙、香。我提著小燈籠,媽媽端著餃子湯,在院子里的雞窩、井、豬圈等等地方燒紙磕頭,澆上餃子湯。雖然有點迷信,可是爸爸說這是一種美好的期待和祝愿。我理解是過年了,神也要吃好喝好。
第二天是大年初一,早餐通常吃餃子,吃完飯,我穿上新衣服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朋好友拜年。
這就是我們家過年的習俗,你覺得有趣嗎?
過年的日記篇五
春節是人人都盼望的節日,春節也是合家團聚,共敘美好生活的日子。我天天都盼望春節的到來,終于在無數次焦急等待中把春節給盼來了。
大年三十的傍晚,周圍已是一片火紅的世界,家家戶戶都掛起了燈籠,放起了鞭炮,鞭炮聲時近時遠。我們家也按捺不住,在路邊放了起來。
看到如此美麗的煙花,我立刻讓爸爸拿出煙花出來放。爸爸點上火,過了一會,“砰”的一聲,一個煙火飛上了,立刻綻放在天空中。我們家的煙花是藍色,綻放時就像一朵朵傲放于美麗夜色中的勿忘我,它們在高空中短暫地停留,然后又點點灑向人間,就像那天空中無數的小雨點在歡聲笑語。比起別人家美麗的煙花,我覺得煙花更美麗,更漂亮,一點兒也不比別人家的遜色。因為在這絢爛的煙火中,融映著我和爸爸的微笑、期待,一幅其樂融融的父子場景圖,加上這絕美的煙花,不能不說是除夕夜的神來之筆。
之后,爸爸又放起了鞭炮,鞭炮“噼里啪啦”地響著,預示著喜慶和歡樂,預示著新一年的到來。我的心里也如這鞭炮,充滿了激動與快樂。
新的一年就在這片歡樂氣氛中緩緩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