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運乒乓球教案中班篇一
1、欣賞音樂,聽辨樂曲a段的斷頓和b段的連貫,嘗試用肢體動作表現旋轉木馬一上一下與旋轉的特點。
2、聽辨特殊的音響效果,通過適宜的語詞與肢體動作表現加油和變魔法的情節。
3、嘗試與同伴合作在圓圈上共同游戲,學習與人友好地共享空間。
坐旋轉木馬的生活經驗、音樂、旋轉木馬視頻、紙棒人手一支。
一、回憶經驗,體驗游戲,進入音樂情境。
l、談論話題,引發主題。
我是一個快樂的小丑,我很喜歡玩旋轉木馬,你們喜歡嗎?玩過嗎?
2、觀看視頻,鏈接經驗。
看來我們都很喜歡旋轉馬車,一起來看看是怎么玩的呀?(了解旋轉木馬一下一上和旋轉的特點。)
二、欣賞音樂,初步了解音樂結構與情節。
1、初步傾聽,感受a段的斷頓與b段的連貫。
一一小丑帶來的可是一架神奇的音樂馬車,聽懂了音樂才會更好玩,我們一起聽聽什么時候像一下一上,什么時候是轉起來!
2、再次傾聽,隨樂自由表現上下和旋轉。
一一你能聽著音樂一上一下或者旋轉嗎?試試用動作告訴我!
3、嘗試圈上身體動作表現a段的斷頓和b段的連貫。
一一從你們的動作就看出你們已經找到了什么地方是一下一上,什么地方是旋轉。接下來,我們大家一起變成一架圓圓的大馬車,聽著音樂來玩一玩。一下一上可以怎么樣?能像視頻里一樣往前轉起來嗎?(站在椅子外,自然圍成圓圈,初步嘗試。)
4、隨樂畫圖譜,幫助幼兒進一步理解與鞏固。
一一誰來找找看,什么地方是一下一上,什么地方是旋轉?看看有幾次?
三、聽辨特殊音效,嘗試表現b段情節。
1、借助圖譜與游戲情境,理解b段特殊音效。
木馬旋轉的時候,有沒有聽到什么特別聲音?(借助圖譜中的符號發現特殊音效)一一你知道這是什么意思嗎?告訴你們吧,這是小鈴鐺發出好聽的盧音在給小木馬加油呢!聽一聽是在音樂的什么地方給小木馬加油的?(配合語詞:駕駕)
你還聽到什么特別的地方?猜猜是什么意思?原來是小丑變魔法,在這里是要準備給你們變禮物啦!
2、嘗試表現b段音樂情節。
你們能在轉起來的時候為小木馬加加油嗎?(取座位自由嘗試)一我們一起坐上大馬車試一試。(圈上與同伴合作游戲,學習與同學友好地共享空間。小丑變出魔法棒)
四、在“變魔法與加油”的情境中,嘗試用語詞、身體動作完整表現音樂。
1、加入道具,身體動作與語詞完整表現音樂。
一起聽著音樂完整玩一玩,看看這次我能變出什么禮物。(手持紙棒,圈上合作游戲。小丑變出旋轉木馬,增加游戲趣味。)
2、道具升級,進一步體驗音樂與情境給予的愉悅。一讓我們坐上神奇的音樂馬車,繼續變出更多的禮物吧!
運乒乓球教案中班篇二
設計背景
在炎日的夏天里,小朋友們最喜歡解渴的東西就是美味的冰淇淋,抓住幼兒最感興趣的學習話題,深刻挖掘幼兒的潛能,充分利用周邊的本土資源“變廢為寶”,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發揮想象制作各種“冰淇淋加工廠”,孩子們讓孩子們“夢想成真”。
活動目標
3.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冰淇淋,變廢為寶,增添生活的樂趣;
4.與同伴互動,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發展交往能力,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重點難點
重點:
和大膽嘗試、探索的能力;
難點:
1.利用各種廢舊材料制作冰淇淋,變廢為寶,增添生活的樂趣;
2.與同伴互動,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發展交往能力,培養活潑開朗的性格。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
(1)裁好的紙樣及成品。
(2)剪刀、雙面膠、油畫棒、彩色筆、透明膠,各類裝飾性材料(皺紋紙、蠟光紙、報紙等,以及幼兒收集到的牛奶盒、碎紙等)。
環境準備:
(1)在美工區展示各種味道、形狀、色彩冰淇淋圖片,布置“美味冰淇淋商店”,便于幼兒隨時觀察。
(2)分成三組制作小組,便于材料的.擺放及幼兒操作。
活動過程
一、以送禮物的誘惑激發幼兒興趣 。
(1) 冰淇淋都有哪些味道?
(2) 冰淇淋都有什么樣的形狀?(他們都長得什么樣?)
2.幼兒自由觀察了解冰淇淋,并小聲討論,互相交流。
3.小結觀察結果:
(1) 冰淇淋的味道有:草莓、西瓜、香蕉、葡萄、巧克力奶牛等各種味道。
(2) 冰淇淋的形狀有:三角形、長方形、圓形和不規則圖形。
二、出示各種冰淇淋制作圖樣,幼兒任意選擇味道、形狀和材料進行制作冰淇淋。
1.介紹各種制作材料,如牛奶盒、報紙、皺紋紙、蠟光紙、各種水果味的即時貼等。
2.提出制作和裝飾的要求:
(1)將裝飾物粘貼牢固。
(2) 冰淇淋色彩豐富而且均勻。
(3)制作時有自己的想法,不盲目模仿別人。
(4)將冰淇淋堅持做完,不能半途而廢。
3.幼兒操作活動:
(1)教師鼓勵幼兒大膽嘗試。能講述自己創作意圖并設計制作與老師不同的獨特品種。
(2)引導幼兒有目的地制作,支持幼兒根據需要選擇多種材料制作。
(3)鼓勵幼兒在制作時能相互合作,取長補短。
三、評價總結:
1.請個別幼兒介紹自己的冰淇淋。說說創作意圖和選用材料并給冰淇淋命名。
2.教師積極肯定幼兒作品,增強幼兒自信心,體驗成就感。
3.幼兒進行美味冰淇淋的買賣游戲,鼓勵幼兒大膽推銷自己的獨特的冰淇淋,充分展示自己制作的冰淇淋。
活動延伸
鼓勵幼兒將自己的美味冰淇淋推銷給別班的小朋友,使幼兒體驗成功的快樂!
教學反思
一、是制作圖樣設計的非常新穎,孩子們都很感興趣;
二、是該活動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讓幼兒有充足的材料可以選擇;
三、利用本土資源“變廢為寶”,抓住幼兒的心理特點開始發揮想象制作冰淇淋加工廠,充分發揮了幼兒的潛能,從而達到教學的預期效果。
不足的是:
一、幼兒在手工區操作用紙卷的冰淇淋時候,動作不太熟練,有點笨拙,就是平時動手機會太少,以后要在動手方面多以加強。
二、師幼互動的環節上,幼兒在語言表達不夠清晰,流暢。
通過這次的教學活動,我深刻體會到,所有的教學活動活動一定要堅持開放性的原則,讓幼兒充分感知和操作,同時活動的題材必須來源于本土生活,這樣的活動才真實更有價值。
運乒乓球教案中班篇三
中班的幼兒的年齡決定了,孩子們喜愛春天、喜愛小動物,更喜歡模仿小動物的一些動作。
1、幼兒通過兒歌了解蜜蜂的知識
2、向幼兒滲透向勤勞的小蜜蜂學習的教育。
3、幼兒理解兒歌的內容,感受兒歌的趣味
通過學習兒歌引導幼兒感受蜜蜂的勤勞精神
幼兒用書 幼兒光碟 小蜜蜂頭飾
一、 想一想,說一說。
二、聽一聽。教師讀兒歌,幼兒仔細傾聽
2、教師講述有關蜜蜂的知識:蜜蜂是一種會飛行的昆蟲,有一對翅膀,利用翅膀發出嗡嗡嗡的聲音,蜜蜂為了取得食物不停的工作,從白天到晚上,從春天都秋天,只要在植物開花的季節,蜜蜂就天天忙碌不惜,冬季是蜜蜂唯一的休閑時間(引導幼兒要向蜜蜂學習做一個勤勞的人,不要做懶惰的人)
3、全體幼兒跟老師一起模仿小蜜蜂的聲音
4、教師讀兒歌,幼兒跟讀。
5、 教師播放光碟,幼兒獨立跟光碟指讀兒歌
三、游戲:我是小蜜蜂。
1、教師邀請個別幼兒戴頭飾模仿小蜜蜂飛行,看誰模仿得最像。
2、全體幼兒跟蜜蜂一起模仿小蜜蜂飛行。
四、活動小結:我們通過學習了這一首兒歌,我們知道了蜜蜂是一種勤勞的小動物,我們要向蜜蜂學習它勤勞的精神。
在活動中,我發現,孩子們都能夠動起來,在學和表演的過程中,體驗到兒歌帶來的快樂,但我也發現了教學中很多的不足。
1、幼兒在表演結束后沒有及時評價與提高
2、可能是對幼兒的年齡特點不太熟悉,因此,在實施幼兒跟著老師念兒歌,再以多種形式念兒歌環節時,幼兒有些跟不上節奏,導致有部分環節沒有完全落實。
3、我還應該注意幼兒園的活動應注重故事情節的展現,以游戲化的形式,讓幼兒在活動中能主動地參與,而不是被動的學習。
4,沒有做到課后延伸,幼兒學習了蜜蜂勤勞的精神,應把這種精神延伸到家庭或者學校,讓幼兒更加深刻的記住這樣的一種精神,不要做個懶惰的人。
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上,一定要時刻提醒自己要避免同樣的錯誤,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 。
運乒乓球教案中班篇四
地點:園內
主題釋義我國長期以來形成的一個慣例是父親在外工作,母親在家料理家務,教育孩子。經常是父親每天天不亮就去上班,孩子還未醒;很晚回家時,孩子已入睡。到了星期天,父親蒙頭大睡,真正陪孩子的時間很少,因而父親在孩子心目中的份量比較輕,父親與孩子的感情也比較淡薄。
活動目標:
1、通過各種活動,引導幼兒體驗濃濃的親情,激發幼兒愛的情感,從小培養他們懂得飲水思源,尊重、感激別人的勞動,知道回報、關愛他人。
2、有重點地指導幼兒通過多種形式了解父親的責任和工作
3、知道父親節的由來。1910年,美國最先提出慶祝”父親節”的倡議,并從1934年開始,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父親節”。日本從1950年左右開始,將”父親節”正式定為國民的節日。
4、知道節日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節日的氣氛。
5、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活動準備:
1、請老師先發校信通與爸爸溝通,給幼兒講一講自己是干什么,會干什么和幼兒做游戲拔河、猜拳、大壓小游戲、孩子們與爸爸們共同完成”大手牽小手”的手印畫。
2、圖畫紙、顏料、音樂、彩色紙等。
3、成功素質節日主題教材、節日主題音樂六活動過程;、教師向幼兒介紹父親節的來歷。
4、幼兒分享父親的快樂、出示爸爸的大手”大手牽小手”的手印畫。
5、幼兒唱”父親節”的歌曲。
6、幼兒為父親自制的小禮物。、回家后向爸爸贈送小禮物,并說出;爸爸您辛苦了,我愛您。
運乒乓球教案中班篇五
能聽懂、理解并會說單詞clap、hop。
初步會說句型:let’s…
活動準備:小貓和小狗的絨毛玩具一次性杯子做成的傳聲筒三只。
活動過程
一,熱身活動:朗誦兒歌《fingers》。做好上課的準備,營造一種學習英語的氣氛。
三,單詞學習:
ss:好。(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單腳跳狀)t:那我們剛剛做的這個動作用英語怎么說呢?(教師教授hop,用高低聲朗讀等方法)。
(教師說let’s hop to the wall,幼兒和教師就要單腳跳到墻邊,教師說let’s hop to the door,幼兒就和教師一起單腳跳到門邊,反復做幾次)
ss:拍手t:可能是看小朋友們跳得好,這只cat已經忍不住在拍手了,我們也來跟著它拍拍手吧(教師與幼兒一起拍手)(教授clap,高低聲朗讀,chant,等方式,反復說幾次)
四,句型操練:老師對幼兒發指令:let’s hop,let’s clap,let’s hop and clap。幼兒跟著教師做動作,并模仿教師說出句型。反復做幾遍。
五,游戲《teacher says》:當聽到teacher says let’s hop的時候,全班小朋友照著指令做動作,要是沒說teacher says的話就不要做動作,發指令的速度越來越快,看誰反應快。
六,游戲《傳聲筒》:教師把幼兒分成三組,每組坐成一長條,然后請最邊上的幼兒到教師面前,教師把傳聲筒貼在他們的耳朵上,悄悄地說一個指令,如:“let’sclap”,這三位小朋友回到座位上,用傳聲筒對旁邊的小朋友說,依次說下去。最后看看哪一組傳得最準確。
運乒乓球教案中班篇六
1、學習沿正方形的寬邊對稱對折。
2、練習反復折疊,折出可愛的小青蛙。
3、體驗制作的樂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5、培養幼兒對折紙的興趣。
二、活動準備:
1、小青蛙折紙成品若干。
2、白色長方形圖畫紙、油畫棒、膠棒等每人1份。
三、活動重點難點:
1、在小青蛙折紙上進行裝飾。
1、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這次折紙活動。
四、活動過程:
1、引導幼兒欣賞小青蛙折紙成品,引發幼兒的興趣。
師:看,這些小青蛙多可愛呀!你最喜歡哪一個小青蛙?為什么喜歡它?
2、鼓勵幼兒探索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師:我們怎樣把一張白紙變成一把可愛的小青蛙呢?引導幼兒觀察教師制作的小青蛙范例,分析小青蛙的制作方法。
教師演示并提示步驟要點,在幼兒折紙的過程中,教師要巡回指導。
運乒乓球教案中班篇七
游戲1:喂老虎——室內游戲
游戲重點:要求有準確度的定點投擲
活動過程:每人5個乒乓球,幼兒站立于定點線,瞄準虎口,向其投擲,球入虎口。幼兒投進虎口的乒乓球剛好或者超出3個的得勝獲獎勵。(小、中大班按兩個老虎頭的距離分別進行投擲)
游戲2:打保齡球——室外游戲
游戲準備:15個裝有水的礦泉水瓶、小籃球3個、三條記事貼。
游戲玩法:游戲分為三組進行,分別設為小班區、中班區、大班區。小班區五個水瓶并排一排沒有間距,中、大班各依次加大難度。起點到水瓶的距離為兩米。
游戲規則:要求幼兒把球滾過去(拋起來算犯規)就不能參與游戲。每組家庭參加滾球的次數不能超過5次,在五次之內把球都打倒的家庭可獲得一個印章。
游戲3:釣魚——室內游戲
游戲準備:
1、魚桿磁鐵小魚若干。
2、用繩子圍一個圓圈作魚池。
游戲玩法:每次請6名幼兒進入場地,拿釣魚桿釣魚。用磁鐵將魚池里的小魚釣起。比比看誰釣得多。釣到魚的可以在游戲卡上蓋一個印章。
游戲4:套圈——戶外游戲
游戲準備:
1、小圈若干。印章。
2、玩具若干。
游戲玩法:每次請三名幼兒參加游戲,每個幼兒手拿三個圈圈站在起點線處,向前把圈丟到玩具處,套到玩具的可以在游戲卡上蓋一個印章。每個幼兒有三次機會。
游戲5:連環跳——戶外游戲
游戲準備:呼啦圈每組5個
游戲玩法:把幼兒分四組,每組分別把5個呼啦圈一字排開,幼兒跳一個圈,家長把后面的圈撿起來套在幼兒身上,幼兒拿著圈接著跳下一個圈,直到把5個圈都套在身上達到終點,在跑回起點,把圈交給下一組家長。游戲完成可獲得一個印章。
游戲6:搶錢——室內游戲
游戲準備:大鼓一個
游戲玩法:游戲可由16人參加(家長也可),每個人是一塊錢,老師邊說搶錢了,搶錢了,邊敲鼓助興,鼓聲停止,老師說“5塊錢”5人抱在一起湊成5塊錢,7塊錢就7人抱一起,抱錯的、數目不正確的`被淘汰。參與游戲的可獲得一個印章。
游戲7:小猴運西瓜
游戲準備:猴子頭飾16個、推拿球8個
游戲玩法:幼兒與家長一起分成4組,幼兒頭戴猴子頭飾,把球夾在兩腿間,把球從出發點運到終點,先達到者舉起小球,以速度快慢獲得不同的禮物。
游戲8:烏龜爬爬爬
游戲準備:烏龜殼4個、墊子4張、小魚若干。
游戲玩法:幼兒背上龜殼,在墊子上爬,音樂結束后在椅子上拿一份禮物。
游戲9:我喂媽媽吃果果
游戲準備:高的篩子4個,紙球若干。
游戲玩法:家長和幼兒分離站在指定的位置上,幼兒投球,媽媽(爸爸)拿篩子接球。看那一組投的球最多為勝。
游戲10:母鴨帶小鴨
游戲準備:小鴨頭飾
游戲玩法:親子站在起點,游戲開始孩子踩在家長的腳背上,親子共同走到終點,以速度快慢獲得不同的禮物。
游戲11:企鵝運蛋
游戲準備:水果玩具若干
游戲玩法:親子在起點上,游戲開始時,幼兒將簍中的水果運送到指定處所,時間到由家長說出水果的總數,運送的水果多的家庭為獲勝。
游戲12:小袋鼠
游戲準備:袋鼠頭飾
游戲玩法:讓孩子雙手抱緊爸爸的脖子,雙腿夾緊爸爸的腰,像小袋鼠一樣牢牢掛在爸爸的胸前。爸爸彎下腰,雙手雙腳著地爬行。
運乒乓球教案中班篇八
1、認識、比較黃牛和水牛的外形特征。
2、激發喜愛牛的情感。
3、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4、對黃牛和水牛有濃厚的興趣,熱愛生活樂于探索。
活動重難點
認識、比較黃牛和水牛的外形特征。
認識、比較黃牛和水牛的外形特征。
難點形成原因
難點解決策略
1、有效提問
2、圖畫對比
3、列表
活動過程
一、教師講述故事。
除了奶牛,你還見過什么牛?它是什么樣子的?在什么地方?它在干什么?
引導幼兒在聆聽故事的過程中,初步了解黃牛和水牛的不同特點。
二、觀察掛圖,了解黃牛和水牛的不同之處。
水牛為什么喜歡泡在水里?
三、觀察圖片,了解黃布和水牛的相同之處。
提問:黃牛和水牛有什么地方是一樣的?
他們的尾巴有什么特點?
他們的長尾巴有什么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