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品味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獲的東西寫一篇讀后感了。什么樣的讀后感才能對得起這個作品所表達的含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讀后感優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安徒生童話》讀后感500字 安徒生童話讀后感50字篇一
小時候,最愛的童話就是《安徒生童話》。如今,隔了這么多年再去看,依然感觸頗多。在這本書里,我看到了社會和人生的縮影,看到了人生苦難中孕育出的甜蜜與希望。就是這樣的甜蜜和希望,才讓人類產生對人生由衷的熱愛。
其中,《賣火柴的小女孩》讓我感觸最深。這篇童話即真實地描繪了窮人的悲慘生活,又充滿著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安徒生在《賣火柴的小女孩》中寫道小女孩很想念她的奶奶,我想這實際上是折射了她對愛的渴望。作者出身貧寒,對社會上富貧不均、弱肉強食的現象感受極深。
故事中的小女孩面對如此不幸的生活,卻沒有悲觀絕望,依然對生活充滿憧憬,這一點令人同情和感動。的確,生活雖然很艱難,但人不能失去對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無論什么時候,我們必須有信心和勇氣去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挫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享受美好的生活。
《安徒生童話》就像個大寶庫一樣,讓人從中受益良多。希望所有人,無論是小朋友還是成人都去讀一讀,你會發現他會讓你沉迷,讓你找到生活的樂趣與希望……
《安徒生童話》讀后感500字 安徒生童話讀后感50字篇二
想起哪一年的兒童節,曾買過一本《安徒生童話》,送給外甥女,沒送之前,自己先睹為快了。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的,里面的畫很漂亮,拙拙的笨笨的,像陽光下飄浮的肥皂泡們。
我看的時候聚精會神,全神貫注,惹人笑話:你不會沒有看過吧!
我的童年在田野間奔跑沖撞,做個麥笛單調地吹上一個下午,向著遠方大喊大叫然后問為什么沒有回聲。但我的童年沒有安徒生。當別人談論起,我只好顯現出高深莫測的微笑,說:嗯,是很好看喲。少了那些天真的凝眸,少了那些溫柔的想象,畢竟是遺憾。
很多時候,生活無聊得有點殘酷。大學時,下定決心借來安徒生童話,認真地補課。一次在圖書館,碰到一位同學,她問我讀什么書。當時我手上有兩本書,一本是海子的詩,一本是格林童話,她笑了笑說,都大三了,不能看這么沒有用的書。我自然是贊同她的話。后來就拼命考研究生,看考試要考的書,做跟畢業有關系的論文,春去秋來,我以為這就是成長。成長就是告別童話,面對這個世界的全部真相,然后不退縮。
成年后看過的童話,看過就忘。很多東西,只屬于童年。我依然保持著我對安徒生的向往。然而,嫩葉尖上的水珠,怎么可能放入掌心?一會兒就消失了,找不到痕跡的,頂多留下一點冰冷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