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成長日記小學生 成長日記200字左右篇一
前年,讀書時,總是不聽話。在老師的眼里我成了一個壞學生,在村里我成了一個不聽話的孩子,在爸媽的眼里我成了一個不懂事的孩子。老師、爸媽對我進行了多次教育,可我依然選擇了玩。隨著時間的推移,同學們漸漸疏遠了我,村里的伙伴也不再理我。當我認識到錯的時候,為時已晚,在學校里老師所上的課,不管這么努力就是聽不懂,學習一落千丈。到中考時,懷著忐忑的心走進了考場。到了公布成績的時候,我只考了530多分,差錄取線還有10多分。如果當初我選擇了努力學習,就不會有今天。
看著昔日的好友、同學手里拿著通知書高興的樣子,我的心里在默默地流淚。可是沒辦法,誰叫以前自己不努力,別人在學習而自己總是在玩呢!今天的下場是遲早的事。以后的幾天里總是在淚水的陪伴中度過的。想想以前有想想現在,都怪自己的'選擇。得知我成績的那晚我落淚了,在飯桌前,爸爸的每一句話都刺痛了我的心,為什么以前不聽他們的勸。爸爸說著說著竟也流淚了,那昔日在我心中嚴肅的爸爸,今天因為我而流淚,這是我從小到大從沒見過的。
以后的日子里,每當見到爸爸,我的心總是陣陣的疼痛。被木梨劃破腳連哼都沒哼的爸爸因為我流下了淚水,我覺得我很對不起他,一見到他總是禁不住的流淚。
有一天,爸對我說:“如果還有機會讀書,你想不想讀呢?”我很驚訝,難道爸爸還讓我讀書嗎?這樣的機會我不能讓它從我身邊溜走。我和爸說:“我要讀”。后來我才知道爸為了我能夠再有讀書的機會費盡了心思。我很感動我能有這樣的爸爸,我為能再一次有選擇讀書的機會,我又落淚。誰說男兒有淚不輕彈,那是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
爸爸送我到新學校后,交代好一切就回家了,再走之前他只說了一句:“好好珍惜,機會只有一次。”說完就走了,看著爸爸離去的背影,我的眼睛模糊了。爸放心吧!我會珍惜的,我不會讓你失望,我不會再讓你為我傷心而流下淚水。我會努力,我會好好把握這次機會,我會好好選擇。
淚水,流過之后,我們應該考慮為什么流淚,思考之后,我們應做出正確的選擇,要讓淚水流得值。
我認為我是天下最幸運的人,因為我有再次讀書的機會。可是這樣的機會只有一次。許多機會都是只有一次的,我們應該做出正確的選擇。
我會把以前的淚水化為汗水,用它來獲取豐碩的果實。
成長日記小學生 成長日記200字左右篇二
長夜漫漫,思何以止?
一個人,發呆,痛苦,寂寞,煎熬了不知多少個年月,在每個寂靜無光的夜晚獨自神傷......呵呵,成長了,隨之而來的是一份永沉的蒼涼,為我榮耀,為我落淚,呵!也讓我始終住在內心的堡壘中,構建一副虛偽的冷漠、可笑的成熟。
是啊,十六年,一眨眼的時間,恍惚而過......在我記憶中,似乎只有那童髫時光的無盡的歡笑,卻始終想不起為何而笑。初中三年,每一天都在生與死的邊緣徘徊,想著如何去死,怎樣死才不會讓關心我的人受傷......哈哈,那三年,我仿如游魂,落寞的游蕩在這格格不入的繁華人世。無人問津,無人關心,這世界好像與我一點關系都沒有。真的,夠傻的。訴不盡的殤,無處傾瀉!
高中,精神意義上的轉折點。那一次公交車上,我想到如果突然車禍的話,那這一切一切的.一切都也成煙......這如戲劇的一幕使我遽然醒悟,既然人生有這么多的不確定,又何必如此的作踐自己,活的那么狼狽,倒不如放開手腳坦坦蕩蕩!
也許下一剎那,生命從此永訣了呢......命,真的太脆弱了。所以,我,決心,要做個人。一個不是人的人,一個不懂得如何去利用去算計去爾虞我詐的人!一個萬足的大傻瓜。
當他還是個人時,他比豬狗都不如。
當他不是個人了,他卻成了人上人。
成長日記小學生 成長日記200字左右篇三
花兒謝了,總有再開的時候,樹葉黃了,還有再綠的時候,彩虹消失了還有再現的時候。一生中總有一些朋友難忘記,一年中總有些日子最珍惜。從春走到冬,有陌生轉為熟悉,又由新朋友變為老朋友。
朋友之間有聚有散,分離過后就是相聚,然而有相聚則必然還會有分離。“天下無不散的筵席”初三了就意味著我與我的朋友們將要分離,曾經的決定造成了同學們不能在一間教室一起學習,一起努力。
曾幾何時?校園的某個角落里還充滿了我們的歡聲笑語,教室里還有我們一起奮斗的情景,有我們在一起學習的身影。那里烙下了許多關于我們友誼的回憶。可回憶再美好,也只是曾經,只能將它埋藏在記憶的最深處。但是眼前的一切要懂得去珍惜和把握。
朋友們!加油吧!為你們往后的前途而去努力拼搏。無論經歷了什么,相信我們的友誼會天長地久。日本的池田大作曾說過“沒有體驗過真正友誼的人,作為人是殘廢的”知道我真真正正的獲得了一份真摯的友誼, 我才體會到友誼的真諦。古羅馬的蒂特、李維說過“友誼應當是不朽的”即使分離了,我也相信我與她們的友誼是真摯的,擁有一份真摯的友誼是不宜的,同時也是幸福的。
“綠葉”在友情的海洋里不再枯榮、“友情”在綠葉的世界里永遠年輕。每個人都有追求與夢想,當大家都為自己的夢想而奮斗時,總會有人默默的為她們祝福。蘇軾在他的`《水調歌頭》中寫到:“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寫出了世界上沒有永遠圓滿的事情,人生有歡聚也有離別,這不是與月亮有圓有缺時一樣,是原始的自然規律,非人力所能左右。于是乎,我借著蘇軾的“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來勸慰自己,今天的離別,便是意味著來日的相聚。雖然我們以后不能在一起努力、奮斗、拼搏了,但即便隔著千萬里也能共享這美好的月光。
同學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認真對待每一事,別讓一件小事影響了整個人生而留下遺憾。堅信自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加油!勇敢的去面對一切,綻放一個最自信、最美麗的笑容。
成長日記小學生 成長日記200字左右篇四
依依是我二歲零二個月的外甥女。她有著圓圓的臉蛋,亮晶晶的眼睛,茸茸的睫毛。她基本上是我看著長大的,從她伊伊學舌,一直到現在能跳,能唱,還會“見風使舵”。在我眼中,她決不僅僅只有二歲多,然而事實勝過一切。她的成長日記上鐫刻著二年來的點點滴滴,比什么都醒目。
一個農歷的九月,全家迎來了新生命的呱呱墜地,依依的到來成了我們全家的福音書,新生命的降臨總給人帶來希望的曙光,也帶來一種難以言說的欣慰。依依是全家的開心果,原因不言而喻。依依是大姐的孩子,與大姐長得十分相似,父母親都十分寵著依依,父親猶甚。想想父親,一向嚴厲的他竟因為依依而變得溫和多了,這讓我頗為不解,甚至暗自嘲諷為披著羊皮的“狼”。因為在我的印象里,父親是個嚴厲而又刻板的人,所以當年我不敢逾矩一步,也不擅自多行一步路,如今只好用“隔代親”來解釋他的轉變。依依的到來,使父母兩人都發生了些許的變化,父親當年的“風度”也被正在學步的依依消融得不見蹤影了,而母親的耐心與細心又一次得到激發了。
依稀記得,依依近一歲的時候,那時候她還不會走路,口中的話也僅限于爸爸,媽媽。依依前三四個月的時光,差不多都是舒適的木搖籃里度過的。與依依匆匆一別后,半載的光陰就消逝了,盡管之前一個月我經常抱她,但如今她卻認不出我。于依依而言,我就是個異已,我的靠近成了一種對她潛在的威脅,家鄉話是說“小孩子認生”,依依也不例外,這結果便是我們之間的不和諧。伊始,她一見我便哭,還沒完沒了了,弄得我很是尷尬,父親的冷言冷語更令我避之不及。又添上依依認生的時間比較長,雖說天天見面,可還拒絕我抱她,甚至只要聽到我的聲音也“假哭”起來,要是我還是“坦然自若”地走過去,準遭父親的責備,原因簡單,惹她生氣了。這不,她略施小計,便將我排斥得遠遠的,以便自己獨享疼愛,而我只能暗自飽受著“放逐”之苦啊!
一個星期后,依依見我整日濃眉緊鎖,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才格外開恩,破顏為笑,從母親的懷里往我的肩上爬,這才遂了我的愿。我天生喜歡小孩子,因為總試著去找回自己的童年,幻想著藍天白云下一群天真無邪的孩子無憂無慮地嬉戲著,更難得的便是那種心境,輕松而又閑適,而依依自然成了我的受寵對象。和依依玩熟后,她也漸漸地長大,不斷地認識新的事物,開始走出認生的一步,甚至連村上一個長得虎背熊腰,胡子八雜,邋遢的單身漢都不予理之,而我心底里也為她嘖嘖稱奇,依依膽兒大著呢,不過后來我又打破了這一點。聽大人們說,我幼時,怕生,只要那人稍微有點異于常人,便哇哇地哭起來。一個清晨,巷子里來一個挑著扁擔吆喝著賣豆芽的漢子(他的形象至今還記得),因他頭戴一氈帽,胡子也十分粗獷,見狀,我就緊緊地抓住母親的衣領,避開他,眼睛向著后面,頭都不敢回。每當母親講起這事,我都慚愧得很,與依依差得遠哩。依依雖在外人面前強勢,但在家人面前還是軟弱,聰明的她內柔外剛的性格慢慢地顯現。她,時而撒嬌;時而堅強;時而懦弱;時而強悍;這就是依依,讓全家人都寵著她的小女孩,而這種日子,雖然過得頗累,但看著依依一天天懂事,一日日長大,也心滿意足了。
幾十天過去后,依依與我便相處得很好了。炎熱的夏天,她喜歡嚼冰棍兒,往往是冰棍沒什么變化,可冰水就流了一地了。嚼冰棍的時候,我一般讓她坐在椅子上,要抱著,身上準沒塊干的地方,而為了鼓勵她吃完,我總是笑著說:“依依,你不吃舅舅就吃了。”說完便張開嘴湊上去,做出欲吞咽之狀,依依手驀地一縮,只得大口大口地吃下去。而她吃完后,總愛作出一副心滿意足之態,儼然剛剛吃了一道人間美味,這多少讓我產生些錯覺。于是,也嚼一支,可并未覺其甘味,到底是依依“敏銳”啊!舅舅可是老了,依依獲得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能從極其平凡的事當中,獲得應有的喜悅,在這一點上,我遠不及依依。
而我和依依真正建立良好的關系時,卻要從下面的事說起。
夏天,因為天熱,所以起床早,干活也涼爽,而依依卻愛在舒適的床上多睡會兒,一般母親就趁著依依還沒起床,早早地去河邊浣洗了,而父親卻要干活,這樣一推,在家的就是我。有一次,下樓后,看到依依正在翻動著身子,估計這會兒要起床了,走近,然后蹲腰床邊隱匿起來,眼睛一邊注意她一邊謹防她發現我,不出五分鐘,依依便慢慢地睜開了眼睛,然后抬起頭來左顧右盼,希望看到熟悉的臉龐,然而四周無人,依依便哭了起來,而此時此刻我的出現,依依便哭得更傷心了,最后才轉為平靜。是啊!一個正在發現世界的孩子,她還不認識她身邊的環境是什么她自己是誰,她就像是一個站在荒蕪之地的人,她需要的是她所熟悉的。此時的她,最害怕的莫不就是醒來的時候沒人在身旁嗎?后來,每當我醒后便到樓下,等著她醒來,這樣,依依更認可我了,一種無聲的默契便建立起來了。
依依每天都在長大,一天一個樣,而暑期過后,我又得踏上求學之路。某一天的清晨,隔著窗欞,外面依稀泛有朦朧的月光,斑駁的樹影在微風的吹拂下搖曳著。父親喊我起床的時候,我已經穿好衣服了,收拾好行李,轉身到了樓下,看到依依也醒了。依依看著我,露出幾顆潔白的幼齒。母親去了廚房準備煮面條,我留在母親的房間里與依依玩耍,換作往常,我必是站在廚房與母親嘮叨著。依依一臉的笑,兩只淺淺的酒窩可愛又可親,眼睛晶瑩剔透,純凈得像一池秋水。我就撓她的癢,這一招她是最怕的,經常咯咯地笑,幾分鐘后,母親走到房間門中喚我吃面,我與依依做了個告別式的手勢就走出來了。早餐既罷,便起身要走,搭上了父親的電動車,而此時母親抱著依依從房間走了出來,看著我。母親叮囑一番后,父親開車欲走,依依卻哭了起來,哭聲不同以往,難不成依依還舍不得我了,這個傻丫頭,母親見狀,便把她抱回屋內,而一路上,我既惦念著家,也想著依依。四個月的時光匆匆而走,感覺一切都如風一般地逝去。來來去去,便成了一個渾厚的圓。
冬春來,我從異地抵達故鄉。幾個月不見,依依已經會走路了,話也會說了。這次,剛到家門,依依聽到熟悉的車響聲音便倚靠在門沿上看著我,我跨過門檻,行李還沒拿下來,就張開一個暖暖的擁抱,湊了上去,咦!依依竟跑回房間了,真失落,依依又冷落我了,是我變了,還是她變了?依依幾月不見,又不認我了,我與依依的關系,似乎又回到了剛剛認識一樣,隔了許久,又重頭再來,仿佛感情不能延續一樣,分離便意味著起點,相守便意味著終點嗎?而我這只歸咎于依依的“善變”。
另一年的寒假,此時,依依已經二歲多了,已經是“能歌善舞”了,跳舞就是擺擺手,扭扭腰,歌稍微弱一點,偶爾會大聲尖叫,以引起我們的關注或表達她的不滿。依依在家里就是個混世魔王。為了讓她收斂而同時又認可我,我便想出一“妙計”,實屬無奈之舉。因村里有一單身漢,那人生得肥胖且不修邊幅,就是上文提到的那人。依依本是初生牛犢不怕虎,所以現在見人皆不怕,可經過幾次說那人是個瘋子,暗暗囑咐她:“依依,你看到他,不要惹他,否則就要被他關進小黑屋子里,永遠也出不來了。”其中夸張的手勢加上聲音的低沉,使得這一番話,更加“恐怖”了,這些話,漸漸地在依依腦子里形成了一種消極暗示,依依不乖時,只一說他,那哭聲,眼淚全都迅速地收住了。而要是那人經過我家門前,且恰逢依依在外面玩,準會望風而逃,丟盔棄甲,一溜眼地跑到我身邊,然后用手抓著我的褲子,躲在我的身后,頭緊貼近我,半天都不敢抬起,只是問問我:“舅舅,走了不?”我說:“沒有哩,依依,那玩具車你不要了?”她的臉靠得更緊了,連呼喚都不敢大聲喘氣,真可憐了依依。因依依淘氣異常,也得讓她有所畏懼,一家人,沒一個管得了她的,父親一改往常,任由她來,只是偶爾,我聲色俱厲一番,因裝得實在不像,反倒弄得她樂了,這樣幾回下去,她就有恃無恐了,有父親為她撐腰,誰都不怕了。要是父親不痛不癢地說她一句,只見依依眉頭一皺,撅著嘴說:“豬腦漿。”引得我們一陣大笑。教育依依,確實得一個扮黑臉,一個扮白臉,只要這兩極不在太過于分化,還是挺好的。在這方面,依依所接受的只有寵愛,一家人的愛都傾注于她一身,在愛的溫室中,依依健康快樂地成長。
其實,說到黑臉,白臉,這所謂的變臉,依依才是高手。她變臉的技術讓我們捧腹大笑。這孩子可機靈著呢,在家,我對依依的要求比父親嚴格一點,又添上,我不愛到處走動,而依依還是個孩子,喜歡四處走走,一會兒曬曬太陽;一會兒玩玩泥巴;一會兒又跟同伴一起玩,可我卻總是窩在家里,不愛跟她一起走動,而父親卻是只要依依走到哪,父親必跟到哪。這樣,依依就更喜歡父親了,總是嗲聲嗲氣親切地喊著爺爺,倒把我這個閑人舅舅給忘了。她就一心跟著父親,有時候叫她,她回過頭,看看,又走了,說白了,不愛跟我玩。碰巧今天,我買了個賽車,而依依的眼睛卻十分有神,她看得仔細,一看我,人也定住了,我事先和二姐商議,等下咱們故意不理她,看她什么反應,決定讓依依羨慕我,我一直假裝玩得很投入,沒想到依依一直站在我身邊,基本沒挪動過,并對著二姐說:“這是我舅舅的,你不要碰。”當時惹得我們哈哈大笑,沒想到依依就是個機靈鬼。有一回,母親問她:“依依,你的奶奶在哪里?”準確來說,母親算是外婆。依依的答案更驚人,“那是晗晗(依依的堂姐)的奶奶,我的`奶奶在這。”說完,用手指了一下母親。我們驚呆了,二歲的人竟如此“深諳世道”啊!依依的聰明伶俐讓全家都徜徉在歡快的氛圍中。
依依失寵是因為家里弟弟——凡凡,比依依小一歲左右。之所以說依依失寵,是因為,愛要分化了。本是所有人都寵著她一人,現今來了個弟弟也要寵著,這不免有些讓依依既喜之,也惱之。剛來那會兒,依依還是個好姐姐,有零食也會情愿地分給弟弟。依依漸漸地發現,原來這個弟弟不是普通的玩伴,不是隨便就能打發走的。依依敏感的心卻使她變得更加刁蠻了,對弟弟的態度也悄然發生了變化。有一天,父親將凡凡抱在懷內,誰看見都沒話說,且偏偏讓依依撞了個正著,只見依依,先是緊盯著,見父親沒有反應,就開始喊起來,然后便哇哇地在地上打滾,身體縮成一團,一邊喊著,一邊用腿瞪著地,說什么也不肯依,除非父親不抱凡凡。這樣幾番下去,凡凡只能二姐抱了,只要母親或者父親抱,被她看見,準要鬧個“天翻地覆”。而依依也承受著家人愛的偏移,畢竟凡凡也要寵,孩子小時候都是寵大的,因為那樣才有安全感,也會變得更勇敢。
依依認識自己的一切,比如自己的衣服,還有帽子。因為依依一般不戴帽子,恰巧被凡凡戴在頭上,凡凡一帶,依依一般先是仔細觀察,等她確認后,便不依不饒,非要摘下,好說,好勸,好哄才善罷甘休,這就是依依。她的信條是:凡是我的,誰也別碰。當然,依依也會誤判,有一天,我與二姐一同去街上買一件紅色的小背心,盡管是男孩,但穿在里面也就無所謂了,回到家里,便往桌上一放。依依玩耍夠了,與父親一道回來后,又緊盯著桌上的東西不放,當時也不知她在看什么,以為是桌上的玩具車呢,沒想到,等姐姐拎起袋子的時候,依依又喊起來了:“我的背心,我的背心……”當然她用的是家鄉話,依依的這種做法,竟讓我們手足無措了,但事實上確實是錯了。依依并未失寵,反而使我們更愛她了,因為她的聰明,她的懂事。依依,有時會因為得到一個玩具而歡呼雀躍,知足常樂;有時又會貪婪地希冀能得到所有的愛,顯得貪得無厭。這就是依依,一個純粹而又可愛的依依,一個能輕易表現出自己喜怒哀樂的依依。
都說歲月如歌,我道歲月如風。看著依依一天天長大,也意味著我一天天老去,孩子似乎總在提醒我們,時間不等人。跟依依一起生活的日子,總覺得世間是甜的,但需要你用心體會;總覺得人生是短暫的,但需要你好好把握;總覺得愛是可以延續的,但需要你真心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