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范文的寫作一般包括背景介紹、問題分析、解決方案及結論總結等部分,可以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和參考。下面是一些關于經濟發展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啟發。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一
在這次測量學實驗中,我深刻地認識到了實踐對于學習測量學的重要性。實驗中,我們小組使用水準儀、經緯儀等設備進行了一些基礎的測量工作,通過這些工作,我對于測量學的知識有了更直觀和深入的理解。
在實驗中,我學習到了許多實際的測量操作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正確使用儀器、如何進行數據的記錄和處理等等。這些技巧和方法對于我未來的學習和工作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通過這次實驗,我也發現了一些自己存在的不足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例如,我在使用水準儀時不夠熟練,導致一些數據的誤差。因此,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學習和掌握這些技巧,以提高自己的測量水平。
總的來說,這次實驗讓我深刻地認識到了實踐的重要性。只有通過實際的測量操作,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同時,我也明白了在實驗中不斷學習和改進自己的重要性,只有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才能在未來的工作中更好地應對挑戰。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二
200。
--200學年第學期。
實驗教學管理基本規范。
實驗是培養學生動手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實驗報告是反映實驗教學水平與質量的重要依據。為加強實驗過程管理,改革實驗成績考核方法,改善實驗教學效果,提高學生質量,特制定實驗教學管理基本規范。
照執行或暫不執行。
報告外,其他實驗項目均應按本格式完成實驗報告。
定比例。各部分成績的觀測點、考核目標、所占比例可參考附表執行。各專業也可以根據具體情況,調整考核內容和評分標準。
在學生離開實驗室前,檢查學生實驗操作和記錄情況,并在實驗報告第二部分教師簽字欄簽名,以確保實驗記錄的真實性。
實驗項目后,教師應按學生姓名將批改好的各實驗項目實驗報告裝訂成冊,構成該實驗課程總報告,按班級交課程承擔單位(實驗中心或實驗室)保管存檔。6、實驗課程成績按其類型采取百分制或優、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級評定。
實驗課程名稱:__通信原理_____________。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三
第一段:引言(150字)。
空氣密度是物理學中的重要概念之一,測量空氣密度能幫助我們更好地理解氣體的性質與行為。最近,我在物理實驗課上進行了一項關于空氣密度的測量實驗。通過這個實驗,我不僅學到了測量空氣密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還深刻體會到了實驗的重要性和實踐的意義。在這篇文章中,我將會從實驗的背景、實驗過程、實驗中遇到的困難與解決方案以及實驗的意義與應用等方面進行敘述,分享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實驗背景(250字)。
在實驗之前,我們深入學習了空氣密度的相關知識,并了解到空氣密度的測量方法主要分為兩種:密度杯法和浮標法。我們這次實驗選用了浮標法。實驗中,我們首先搭建了一個特殊的裝置,將一個玻璃管封住后,將其浸入水中,通過調節水柱的高度,使得管內的氣體與外界的氣體達到平衡。隨后,我們測量了氣體的壓強、溫度和水位的高度,并記錄下實驗數據。通過利用理想氣體狀態方程,我們可以由這些數據計算出空氣密度。這個實驗雖然看似簡單,但做起來卻頗有難度。
第三段:實驗過程與困難(350字)。
在實驗過程中,我們遇到了許多困難。首先,由于設備和材料的精度有限,如果操作不準確,就會導致數據出現較大誤差。因此,在實驗之前,我們仔細檢查了實驗裝置和工具,并對實驗步驟進行了反復訓練。其次,實驗過程中,環境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例如,溫度的變化會導致氣體的體積改變,從而影響測量結果。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在實驗的過程中采取了措施,如盡量保持風速的穩定、控制好溫度等。最后,數據分析也是一個關鍵的環節。我們發現,數據的多次測量和平均值的計算能夠有效減小誤差。
第四段:實驗的意義與應用(300字)。
通過這次實驗,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空氣密度這個概念的重要性和實驗的意義。首先,測量空氣密度對于物理學的研究有著重要意義。空氣密度的測量結果可以為相關理論的修正提供依據,也可以為開展其他實驗研究提供參考數據。其次,空氣密度的測量在工程領域也有廣泛的應用。例如,在航空航天與氣象學中,空氣密度的測量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預測大氣層的結構與變化規律,從而為相關工程的設計和實施提供支持。而在制冷與空調等領域,空氣密度的測量則對設備的設計與優化有著重要意義。
第五段:總結與收獲(150字)。
通過這次實驗,我不僅學到了測量空氣密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也深刻體會到了實驗的重要性和實踐的意義。在實驗中,我學會了如何搭建實驗裝置、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及數據的正確處理方法。這次實驗還培養了我的動手操作和團隊合作能力,使我在科學實驗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通過實踐的過程,我認識到實驗是理論知識的重要檢驗與補充,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更加重視實驗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以提升自己的科學素養。總之,這次實驗讓我受益匪淺,我將會繼續保持學習的熱情,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探索與實踐。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四
專業姓名學號(題目)薄透鏡焦距的測量。
一.預習部分。
〔目的`〕:
〔儀器〕:(型號、名稱、重要參數)。
〔原理〕:(文字敘述(自己要歸納、整理)、原理圖、主要公式)。
二.數據表格(本實驗測量次數為1次,實驗中完成)。
1.物距像距法測凸透鏡的焦距(單位:)。
4.輔助透鏡成像法測定薄凹透鏡的焦距(單位:)。
(實驗課后完成)。
三.數據處理。
1.根據高斯公式求出薄凸透鏡的焦距,導出高斯公式的誤差傳遞公式,計算實驗結果的不確定度。(參照計算示例)。
2.其余三種方法只需計算得到各透鏡的焦距,與真實值作比較,計算百分誤差。
四.習題。
1、分析上述3種測量凸透鏡的方法,比較優劣。
2、畫出凹透鏡焦距測量時的自準直方法光路圖,寫出測量過程與公式。
教師(簽字)。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五
測量學是土木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它涵蓋了工程測量、地理信息科學、攝影測量與遙感等多個領域。這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測量理論,還需要具備實際操作的技能。我在進行測量學實驗時,不僅收獲了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實際操作的能力。
在實驗中,我參與了建筑物沉降觀測、地形圖測繪、建筑物間距離測量等多個項目。通過這些實驗,我深入了解了各種測量儀器的使用方法,如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等,并掌握了各種測量數據的處理方法。
建筑物沉降觀測實驗讓我明白了建筑物的穩定性需要不斷監測和記錄,以評估其結構是否穩定。在測量過程中,我不僅需要準確地記錄數據,還需要對數據進行初步分析和解讀,以判斷建筑物是否發生過大的沉降。
地形圖測繪實驗讓我體會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我們分成小組,利用經緯儀、測距儀等設備進行地形圖測繪。在小組中,我學會了如何與其他成員協作,合理分配任務,確保整個測量過程的順利進行。
建筑物間距離測量實驗讓我明白了測量精度的重要性。在實驗中,我學會了如何使用各種測量工具,提高了自己的測量技能。同時,我也明白了在測量過程中,誤差的來源是無法完全消除的,我們需要做的是盡量減小誤差,讓測量結果更準確。
通過這些實驗,我不僅提高了自己的測量技能,還增強了對測量工作的理解和尊重。我明白了測量工作的重要性,它不僅僅是工程設計的基礎,更是保障建筑物安全、評估地形地貌的重要手段。
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提高自己的測量技能,并積極參與到各種測量工作中。我相信,通過不斷的實踐和學習,我一定能成為一名優秀的測量工程師。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六
:測量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
:溫度計、卷尺、秒表。
點:平遙縣狀元橋東。
:愛物學理小組。
:張x——測量時間。
張x——發聲。
賈x——測溫。
1測量一段開闊地長;。
2測量人在兩端準備;。
3計時員揮手致意,發聲人準備發聲;。
4發生人向上舉手,同時發聲,計時員計時(看到舉手始,聽到聲音止)。
5多測幾次,記錄數據。
時間17∶30。
溫度21℃。
發聲時間0.26″。
發聲距離93m。
在21℃空氣中,聲音傳播速度為357.69m/s.
有一定誤差,卡表不夠準確。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七
第一段:引言部分(約200字)。
空氣是我們生活中最為常見的物質之一,而空氣的密度是描述空氣分子在單位體積內的數量,對于理解空氣的性質和氣象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在物理實驗課上,我們進行了一次空氣密度測量實驗,通過測量空氣的質量和體積,計算出空氣的密度。這次實驗讓我深刻認識到了科學實驗的重要性和方法的應用,同時也加深了我對空氣特性的了解,讓我對科學研究有了更深的體驗。
第二段:實驗目的及步驟(約200字)。
本次實驗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測量空氣的質量和體積,計算出空氣的密度。實驗的步驟非常簡單。首先,我們需要準備一個空氣密度計,將其倒置放置在一個水槽中,并將一定量的水注入密度計中。然后,我們測量密度計中水的質量,記錄下來。接下來,我們將密度計完全浸入水槽中,用尺子測量密度計所浸入水的深度,并記錄下來。根據浸入水的深度和密度計的容積,我們就可以計算出空氣的體積。最后,通過計算密度計中水的質量與空氣的體積的比值,我們可以得到空氣的密度。
第三段:實驗結果及分析(約300字)。
在實驗中,我將測得的水質量為50克,密度計浸入水的深度為10厘米,容積為100毫升。通過計算,我得到了空氣的體積為90毫升。通過計算密度計中水的質量與空氣的體積的比值,我得到了空氣的密度為0.555克/升。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我發現在實驗過程中可能存在一些誤差,比如由于水的蒸發和波動,導致測量結果存在一定的誤差。此外,我也發現實驗結果與理論值有一定的偏差,這可能與實驗條件和操作的不精確有關。
第四段:實驗的優點和不足(約300字)。
通過這次實驗,我認識到了實驗的一些優點。首先,實驗過程簡便,使用常見儀器和材料進行操作,不需要特殊的設備;其次,實驗結果直觀,通過簡單的計算即可得到空氣的密度。然而,我也發現實驗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首先,實驗中使用的儀器可能不夠精確,容易受到環境因素的干擾,導致測量結果的誤差;其次,實驗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測量和計算,操作不夠簡便,容易出錯。此外,實驗結果與理論值存在一定的偏差,也使得實驗的可靠性受到一定的挑戰。
第五段:總結及展望(約200字)。
通過這次實驗,我對空氣的密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時也體會到了科學實驗的重要性和挑戰性。在今后的學習和科研中,我將更加重視實驗的設計和操作,提高實驗的精確性和可靠性。同時,我也期待在今后的學習中能夠繼續進行更加深入的實驗研究,探索更多關于空氣和其他物質的性質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通過不斷的實踐和探索,我相信自己會在科學領域取得更多的成果,為人類的進步和發展作出更多的貢獻。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八
姓名:性別:班級:學號:
實訓內容:血壓測量(水銀臺式血壓計)。
實訓地點:護理實訓樓437農村醫學實訓室。
實訓日期:年月號
一、實驗目的。
1.通過學習,使我們掌握血壓計使用的正確方法。
2.加深自己的體驗過程,要熟練血壓的測量目的,要為自己在生活中或工作做好準備。
3.了解人體血壓的測量方法及相關知識,達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目的。
二、實驗要求。
1.保持實驗室的安靜。
2.要愛護實驗室的器材,盡量要做到實驗室器材不要損壞。
3.認真聽和看老師示范的方法,注意老師講的注意事項。
4.實驗結束后注意學會分析總結和會使用血壓計。
三、實驗對象和器材。
實訓對象:
實訓器材:聽診器、血壓計。
四、實訓過程:
1.先讓測血壓的人保持情緒穩定。
2.把盒子打開,再把水銀柱的最下邊銀色水銀槽的開關打開。
3.被測者脫去一只衣袖,將前臂平放在桌子上,與心臟在同一水平位,掌心向上半握拳。測驗著要和被測者在同一水平,將袖帶纏住該上臂處,大約距肘橫紋2-3cm,松緊以恰能放進一個手指為宜。
4.將聽診器置于肘窩部、肱二頭肌肌腱內側的肱動脈搏動處,輕壓之。
總結:實訓對象的血壓是否正常?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九
2、實驗設計的思路:由實驗原理可知,要測量小燈泡的電功率,只需用電壓表與燈泡并聯測出它工作時的電壓u,用電流表與燈泡串聯測出它工作時的電流i,即可通過公式p=ui計算出功率值。因為實驗中要多次測量燈泡的功率,根據串聯分壓的原理,還要用一個變阻器與燈泡串聯,來改變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同時也改變了通過燈泡的電流,從而達到改變小燈泡功率的目的。
3、實驗電路如圖所示:
所需器材:電源、滑動變阻器、開關、小燈泡、導線、電流表、電壓表。
1、如圖連接電路,閉合開關前將變阻器值調到最大。(在額定電壓分別為2.5v和3.8v的情況下,注意選擇電流表和電壓表的量程)。
2、檢查無誤后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觀察電壓表的數值,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它的額定電壓時,記錄此時電流表的示數。
3、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等于它的額定電壓的1.2倍時,記錄此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觀察小燈泡發光情況與第一次有何不同。
4、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小于它的額定電壓時,記錄此時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觀察小燈泡發光情況與前兩次有何不同。
5、整理實驗器材,填寫實驗報告。
6、實驗記錄表格如下:
物理量。
燈泡規格小燈泡兩端電壓u/v通過燈絲的電流i/a小燈泡的電功率p/w燈泡發光情況。
2.5v。
3.8v。
電壓(v)電流(a)電功率(w)燈泡發光情況。
u=u額。
uu額。
u
1、反思實驗中最可能出現錯誤的是哪幾個環節?在哪些方面容易出現較大的誤差?
2、在實驗的設計、操作和分析過程中,你發現了哪些新的問題?
3、小組間進行交流,互相找出不完善的甚至錯誤的地方,對于發現的新問題,大家討論可能的解決方法。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十
首段:引言(200字)。
基本測量實驗是大學物理實驗中的重要環節,通過該實驗我們能夠了解測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提高我們的實驗技能。最近我們進行了一次基本測量實驗,并撰寫了實驗報告。在這個過程中,我獲得了寶貴的經驗和教訓,也深刻體會到了實驗報告撰寫的重要性。以下是我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實驗的準備和操作(200字)。
在進行實驗前,我需要對實驗目的、原理和步驟等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準備。在操作過程中,我要小心謹慎,遵循操作規程,確保實驗過程的準確性和安全性。盡管實驗步驟看似簡單,但是實際操作時卻需要細心和耐心,只有耐心進行實驗,才能得到真實可靠的數據。在實驗中,我還要嚴格遵守實驗室的安全規定,保護個人安全和周圍環境。
第三段:數據處理和結果分析(200字)。
在實驗過程中,我認真記錄數據,并盡可能減小測量誤差。數據處理是實驗報告的關鍵部分,我通過使用適當的統計方法和圖表,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和解釋。在分析結果時,我盡可能避免主觀臆斷,通過對數據的客觀分析得出結論,提高實驗報告的科學性和可信度。
第四段:問題與改進(200字)。
在實驗中,也難免出現問題和誤差。通過仔細檢查實驗過程和數據,我能識別出錯誤和不足,并進一步改進下一次實驗。例如,我發現在記錄數據時,有時會因為疏忽導致數據漏記或記錯等錯誤,所以我在下一次實驗中加強了記錄的重要性。此外,對于一些儀器的使用也需要進一步熟悉和掌握,以減小測量誤差。
第五段:總結(200字)。
通過這次基本測量實驗,我不僅了解了測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還提高了我對實驗報告撰寫的認識。實驗報告的撰寫對于實驗過程的邏輯性和有效性是至關重要的,它能夠幫助我們整理實驗數據、分析實驗結果,并從實驗中深刻認識到問題和對策。在實驗報告中,要堅持客觀、準確和詳實的原則,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從這次實驗中,我明白了實驗報告的重要性,也認識到自己在報告撰寫方面的不足之處,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不斷完善和提高。
通過這次實驗,我對基本測量實驗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也對實驗報告的要求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不斷的實踐和經驗積累,我相信自己能夠在未來的實驗中取得更好的成績,并撰寫出更為完善的實驗報告。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十一
(1)芹菜粥:芹菜連根120克,粳米250克。將芹菜洗凈,切成六分長的段,粳米淘凈。芹菜,粳米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武火燒沸后轉用文火燉至米爛成粥,再加少許鹽和味精,攪勻即成。
高血壓患者多吃青菜轉用文火煮至半成熟,再加菊花細末,繼續用文火煮至米爛成粥。每日兩次,晚餐食用。
(3)綠豆海帶粥:綠豆、海帶各100克,大米適量。將海帶切碎與其它2味同煮成粥。可長期當晚餐食用。
(4)荷葉粥:新鮮荷葉1張,粳米100克,冰糖少許。將鮮荷葉洗凈煎湯,再用荷葉湯同粳米、冰糖煮粥。早晚餐溫熱食。
(5)醋泡花生米:生花生米浸泡醋中,5日后食用,每天早上吃10~15粒,有降壓、止血及降低膽固醇作用。
(6)糖醋蒜:糖、醋漫泡1個月以上的大蒜瓣若干,每天吃6瓣蒜,并飲其糖醋汁20毫升,連服1個月,適用于頑固性高血壓。
(7)羅布麻五味子茶:羅布麻葉6克,五味子5克,冰糖適量,開水沖泡代茶飲。常飲此茶可降壓,改善高血壓癥狀,并可防治冠心病。
(8)何首烏大棗粥:何首烏60克、加水煎濃汁,去渣后加粳米100克、大棗3~5枚、冰糖適量,同煮為粥,早晚食之,有補肝腎、益精血、烏發、降血壓之功效。
(9)淡菜薺菜湯:淡菜、薺菜或芹菜各10~30克,每日煮湯喝,15日為一療程,對降壓有效。
(10)胡蘿卜汁,每天約需1000毫升,分次飲服。醫學研究證明,高血壓病人飲胡蘿卜汁,有明顯的降壓作用。
(11)靈芝湯:將靈芝切成碎片,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文火燉2小時,取湯加蜂蜜,早晚各服用一次,可降血壓。
(12)煮熟雞蛋,將雞蛋清剝去吃了,將雞蛋黃放入碗里,研碎,加適量醋,攪勻,吃下去。長期服用,高血壓者可以降低。
(13)胡蘿卜粥:用鮮胡蘿卜120g切碎,同粳米100g煮粥食用。
(14)大蒜粥:大蒜30g放入沸水中煮1分鐘后撈出,再取粳米100g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后,重新放入大蒜再煮一會兒食用。
(15)葛根粉粥:用葛根粉30g,粳米100g同煮為粥,作為早餐食用。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十二
建筑工程測量教學實訓是測量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目的是鞏固、擴大和加深學生從課堂所學的理論知識,獲得測量實際工作的初步經驗和基本技能,著重培養學生的獨立工作能力,進一步熟練掌握測量儀器的操作技能,為今后解決實際工作中的有關測量問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通過教學實訓學生應達到以下目的:。
(1)熟悉水準儀、經緯儀、全站儀的工作原理。
(2)掌握地形測圖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測繪小區域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工作能力。
(3)能了解地形冊歸的內外業組織工作。
(4)掌握用測量平差理論處理控制測量成果的基本技能。
(5)通過完成控制測量實際任務的鍛煉,提高獨立從事測繪工作的計劃、組織與管理能力,培養良好的咱也品質和職業道德。
(一)高程的測量(二)角度的測量(三)距離的測量。
(四)測設水平角。
要求:假設施工現場已有控制點ab,
角&=363000以ab為起始方向,順時針放樣,水平。
(五)測設水平距。
要求:沿給定方向自起點a開始,測設d=78.00m。
(六)高程測設。
測設設計高程是利用水準測量的方法,根據附近已知水準點a的高程和待測設點b的高程,反求出待測設點上應讀的前視讀數b,前視水準尺的零端就是設計高程的位置,從而將設計高程測設于實地。
步驟:
1)在已知水準點a點和待測設高程點b之間安裝水準儀,立標尺在a點的后視讀數a,則水準儀視線高為h=ha+a;前視讀數應為b=h-hb,式中hb為待測設的設計高程。
2)在b點設木樁,在木樁側面上,上下移動標尺,當水準儀的讀數為b時,標尺底的位置即要為測設的標高位置。再靠標尺底部在木樁底部畫一條橫線,并在橫線下用紅油漆畫以倒三角形標記,也可在旁邊注上標高。
(七)測設坡度線。
(九)極坐標定位。
我們要掌握工程建設在勘測、設計、施工和管理階段進行的各種測量工作相關知識。達到以下要求,具體要作到:
1、熟悉各種測量儀器的結構原理和用途,熟練使用水準儀、經緯儀的各種使用方法,掌握儀器的檢驗和校正方法。
2、明白各種測量誤差的來源是主要有三個方面:
(1)儀器誤差:這是儀器本身在制造的過程過程中它的精度所決定的,屬于客觀誤差來源。
(2)觀測誤差:由于測量者的技術及水平的限制,造成的觀測誤差屬于主觀誤差來源。
(3)外界影響誤差:測量是處于外界環境之下的工作因此或多或少會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如溫度、地面沉降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因素又時時處于變動中,很難控制,屬于可變動誤差來源。
3、避免測量結果錯誤,最大限度的減少測量誤差,要求作到:
(1)在儀器選擇上要選擇精度較高的合適儀器。
(2)提高測量者自身的測量水平,降低誤差水平。
(3)通過各種處理數據的數學方法如:距離測量中的溫度改正、尺長改正,多次測量取平均值等來減少誤差。
(4)熟悉了儀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誤差的來源和減少措施,還應掌握一套科學的測量方法,在測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測量原則,如:“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級到低級“的工作原則,并做到步步有檢核”這樣做不但可以防止誤差的積累,及時發現錯誤,更可以提高測量的效率。實訓的過程:
第一周任務是高程測量,角度測量,距離測量。高程測量簡單而容易操作,方位角的確定我們采用坐標方位角,我們完成的快而順利。角度測量由于精度要求高,要進行較繁雜的數據處理,但這些并不影響進度,任何時候都不要忘了課本知識,遇到問題可以參考課本,可以詢問老師,可以與同學討論。一系列的動作是高效完成任務的必要條件。在完成過程中借鑒課堂學習的知識,這項任務中前期我和一位組員進行高程測量配合其他組員參與角度測量,在全過程中計算各項數據,受益頗豐。
我們小組成員在實訓中的都付出了努力,最后很好的完成了這次的實訓!實訓開始的第一天,我們先去了教室集中,聽了我們測量指導老師的講解,實訓的小組人員安排,實訓中的一些要注意的事項以及兩周的實訓任務安排,讓我們大致的了解了實訓安排和實訓任務!
我們小組勘定了我們小組要勘的點后,大家就一起商量了一下明天我們測量的一些細節。
上午帶上儀器,來到我們昨天勘定的一號點準備開始我們的第一天的實訓了!
這天的上午,我們領來儀器后并沒有很快的開始測量,我們而是先對儀器進行了檢查以及熟悉了下儀器,對儀器各個部件及功能又進行進一步的認識,每個人都試著自己獨立完成架儀器的操作。我們是用經緯儀用測回法進行測量。下午我們正式開始了測量實訓,今天的任務是完成我們測區范圍內各個內角的測量。通過上午對儀器的熟悉,我們很快的在各個點架好儀器進行測角工作。測量過程中,并沒有一帆風順,我們遇到了一些問題,使我們測出來的角度有偏差。我們并沒有放棄,第一次的測量出現了這個問題,我們小組成員進行了討論,分析了出現問題的原因,之后我們又在各個點重新架好儀器,這次我們很細心的測量并很好的完成了測角的工作。五點多了,我們才完成了今天的測角工作。第一天的測量不是很順利,中間出現的問題是我們在測量工作中不注意就常常會發生的,這個小小的問題使我們第一次的測量結果出現錯誤。這次的問題也讓我們認識到在進行測量工作時一定要細心,認真仔細的去做!
測量實訓的第二天,我們是進行了各控制點的間距的測量,借鑒第一天的測量工作中出現的問題,我們今天打起十分的精神,認真細心的去做,一次就很準確的完成了控制點的間距的測量!我們小組的每個人都感到十分欣慰,這是一種進步。
第三天外面下著雨,我們沒辦法進行測量工作,我們在寢室回顧了兩天的測量時的一些細節,出現的問題。并翻出書本把一些遺忘的知識進行了回顧!還一起探討了接下去的工作怎么進行!
第四天我們進行了各控制點之間的夾角的測量,
第五天我們進行數據整理,等下周的新任務。
第二周我們進行了測設工作。工作在老師的講解下一步一步完成得很順利。實訓的心得:
在過去的兩個星期中,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開始了對“建筑工程測量”這門課程的實習。
建筑工程測量這門課,是需要理論與實際結合的。在課堂上,書本中抽象的敘述說明往往使我們一下難以很好掌握,但當我們面對著實物實際的操作后,我們將能非常迅速、牢固的掌握相關的知識點。更重要的,實習能使我們在能更加熟練、精準的操作基礎上,更貼近實際運用的作業,及獨立的完成所需的測量實際任務,這樣也是大學生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所以,深知實習重要性的我必須認真的把握好這難得的學習機會。
現在回頭看來,兩周的實習成果們的第一項任務是角度測量,由于對測量方法的不熟悉,當我們辛辛苦苦花了一天時間好不容易測完了一圈的數據,收工休息時,卻被負責計算的組員告知閉合差不合要求,那就意味著我們一天的努力化作烏有。之后,我們只能通過不斷對照書本,與其他組的組員共同探討查找問題,慢慢更正。直到第二天,我們重新測過的數據符合要求時,我們全組成員才覺得苦盡甘來。每天,我們都必須在酷暑或雨水的陪伴下,扛著儀器攜帶著相關計算物品,在學校內緊張忙碌,連午休時間都舍棄。下午測到幾乎天黑才收工,我們的精神和精力都消耗了不少。
從這兩周實習的日子中,我從中得到很多更寶貴的東西:
首先,通過實習,讓我發現我在平時學習中存在的很多知識漏洞。課本上介紹儀器使用的知識都比較抽象,到了真正實踐中的時候,我們未能很好把書本知識應用到實踐中,還需要老師再次進行指導。在近距離的接觸這些實物,能我更牢固的掌握相關的知識點;也能令我提高對儀器的操作的熟練、精準程度(比如能夠迅速對中整平)。
其次,通過這次實習,有利于培養我做事嚴謹、認真、不畏艱難困苦的作風。不論是對中整平時的重復精確瞄準還是在計算時反復檢驗計算數據,每個步驟都盡量做到腳踏實地、一絲不茍,使誤差盡可能的減小,及時發現錯誤及時檢查。不論外界的環境的惡劣,克服一下就算不了什么。正確面對困難,學會靜下來耐心的思考分析問題,能夠獨立借助書本找出解決途徑。做事要又負責的態度,若因為自己而造成了錯誤要主動承擔并積極補救。
它增進了同學們之間的交流和團結,互幫互補,分工合作,共同面對、解決困難,共同尋求如何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務的方法,提高小組工作效率,確保進度的完成。
這次測量儀器的使用和實地的測量實習工作的開展,讓我們更直觀接觸到了建筑工程測量這個學科,也為我們今后走上工作崗位后,更好更快地使用儀器、控制測量發放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也讓我們明白了,工程專業的實際操作性強的特點,觸發我們今后要更加努力學習專業知識,并要加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方法,從本質上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因此,實習在大學生活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發揮作用,才能得到豐富、完善和發展。大學生成長,就要勤于實踐,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一起,在實踐中繼續學習,不斷總結,逐步完善,有所創新,并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由知識、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綜合素質和能力。以后我會珍惜每次的實習機會,多去挖掘課堂上無法獲及的東西,為自己事業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這次的實習中我們對以前的學習又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1、水準測量。學校水準路線,這個主要是為了給以后的做導線測量奠定基礎。在檢驗所測數據的時候,做到發現錯誤立即解決對讀數超線的時候立即返工,同時還發現測量工作一般都在規定的記錄表格上如實地反映出測、算過程和結果。外業結束后,進行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在限差允許的范圍內,即按水準路線長度或測站數進行調整,若超過限差,必須重測。直到合格為止。
2、角度測量。在角度測量方面,我們一直要求精益求精。在每一個測站上,檢驗如果超限則立即返工重測。這就要求我們一直都秉著做事嚴謹的作風,對于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在實習中為了避免大的誤差我們也都總結了不少經驗,例如,測量時的觀測角度時要特別注意對中,照準目標時要盡量瞄準目標的底部,因為它們對測角的影響與距離成正比。為了消除度盤的刻劃誤差,需要配置度盤的位置,每測回變換進行配置。角度測量過程中,讓我們都看到了嚴謹作風在干活中的重要性,經過角度測量后我們更好的團結到一塊。
3、做導線的最后一步是測距。在進行角度測量的同時,我們就開始了測距的工作。由于本次實習學校不允許我們用全站儀,因此,我們的距離是用皮尺測出來的。這是一項比較繁瑣的工程。由于坡度問題,導致了我們的很多距離的數據誤差過大,因此我們需要反復測量。花費的時間較多。
4、測距完成后我們就開始了導線閉合的計算,經過反復計算及校正,我們的導線閉合誤差。由于計算量較大,這一部分我們也花費了半天的時間。
最后經過每個組員的和諧工作我們也完成了圖的工作,看到我們畫好的圖大家也都興奮不已。如今的測量也算接近尾聲了,感覺收獲真的不少,當然其中不乏老師的教誨和同學的幫助。今天還與我們組的同學交流測量中的經驗,大家感覺收獲都很多。
這次實習對于以后踏入社會有了一個很好的的接軌。感謝學校給我們的這次機會。我們會珍惜在學校的學習時間,學習更多的專業知識,為日后的工作打下基礎。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十三
平時要舒暢情志,力戒郁怒和過度悲傷;生活要有規律;要避免肥胖。平時要注意避免過量進食,盡量不吃或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和甜味食品。體育運動、保健按摩對預防高血壓也有—定作用。若巳患有高血壓病,要防止血壓驟然升高,則應注意:
1、避免受寒。
2、避免大便干燥。
3、避免體位突變。
4、應少說多聽。
5、避免噪音的危害。
6、適當節制性生活。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十四
(1)初步學會根據測區情況,確定導線形式及選擇數量合理的圖根點,掌握圖根控制測量的外業和內業工作。
(2)掌握坐標格網的繪制和圖根點的展會及地形測量方法,學會地形圖的整飾和清繪。
2、實驗設計任務及要求。
每組完成指導教師指定測區范圍的1:500比例尺地形圖,包括圖根控制測量的外業和內業、坐標格網的繪制、圖根點的展繪、碎部測量、地形圖的整飾和清繪等。
3、實驗儀器及工具。
全站儀一臺,百米繩,塔尺一根,三腳架一個,菱境一個,油漆適量、木樁若干,記錄表若干、記錄板一塊《城市測量規范》一本。
自備:計算器、鉛筆、小刀、橡皮、毛筆、大頭針、小釘、小夾子若干個、繪圖紙、水筆等。
密度的測量實驗報告(實用15篇)篇十五
初步掌握使用水準儀的操作要領、基本步驟和方法。
練習普通水準測量一測站的測量、記錄和計算。
ds3微傾式水準儀l臺、水準尺1對、三腳架。
認識儀器對照儀器,指出目鏡及其調焦螺旋、物鏡、對光螺旋、管水準器、圓水準器、制動和微動螺旋、微傾螺旋、腳螺旋等,了解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對照水準尺,熟悉其分劃注記并練習讀數。記錄并計算出兩點間高差。
5、讀數從望遠鏡中觀察十字絲橫絲在水準尺上的分劃位置,讀取4位數字,即直接讀出m、dm、cm的數值,估讀mm的數值,記為后視讀數a。注意讀數完畢時水準管氣泡仍需居中。若不居中,應再次精平,重新讀數。
6、記錄與計算按照高差=后視讀數—前視讀數,計算兩點間的高差。
水準儀認識觀測記錄表(單位:m)。
儀器號碼:天氣:晴轉多云。
觀測者:第三組成員。
日期:20xx—2—27
呈象:
記錄者:第三組成員。
安置儀器次數。
測點。
后枧。
前視。
高差。
高程。
1
a
1.418。
—0.020。
100.000(假定)。
(馮:測曹:前。
b
1.438。
99.980。
王:后蒲:錄)。
2
a
1.222。
—0.021。
100.000(假定)。
(曹:測馮:前。
王:后蒲:錄)。
b
1.243。
99.979。
3
a
1.818。
—0.020。
100.000(假定)。
(蒲:測曹:前。
b
1.838。
99.980。
馮:后王:錄)。
4
a
1.516。
—0.017。
100.000(假定)。
(王:測蒲:前。
b
1.533。
99.983。
馮:后曹:錄)。
首先,我們基本掌握了測量學知識,知道如何正確使用水準儀。測量學是研究地球的形狀和大小以及確定地面(包含空中、地下和海底)點位的科學。既然是要測量就離不開實踐。
實踐是對測量學知識的最好檢驗,只憑在課堂上的聽課看視頻是遠遠不夠。
的,對儀器的使用更是一知半解。剛開始測量的時候,我們的心里還有一點小小的不安。
但當我們動手測量的時候,發現其實并不難,聽別人一說或者翻閱一下課本,然后自己。
動手操作一遍,就基本掌握了方法。要想提高效率和測量精度,還要經常練習,這樣才能做到舉一反三。其次我懂得了做任何事情都要認真細致,不能有絲毫的馬虎,特別是在使用水準儀這樣精密的儀器時,更要做到精益求精。我們每個組員都學到知識而且會實際操作,絕非為了搶時間,趕進度,草草了事收工。我們深知搞工程這一行,需要的就是細心,做事嚴謹。
1、一直不能調節水平;
2、調焦時,一直找不到水準尺的位置;
3、記錄數據有問題,其中一組數據存在明顯的偏差;
在經過多次試驗,我組逐一解決了上述問題。
水準尺應專人扶持,保持豎直,尺面正對儀器。
中心連接螺旋不宜擰得太緊,以防破損。水準儀上各部位螺旋操作時用力不得過猛。
讀數時要注意消除視差。要以十字絲的橫絲讀數,不要誤用上、下絲。讀數時應看清尺上的上下兩個分米注記,從小到大進行。
讀數前水準管氣泡要嚴格居中,讀數完畢檢查確認氣泡仍居中,讀數方可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