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正確的寫作思路書寫演講稿會更加事半功倍。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夠利用到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好的演講稿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演講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演講稿,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師德師風演講稿名字 師德師風演講稿一等獎篇一
大家好!
偶然一次,在博客上看到這樣一些新聞:今年四月,中國最著名的大學,復旦大學研究生院4000名左右的研究生從全校457名教授中評選自己心目中的“十大杰出教授”。調查發現,師德教風是學生評選自己心目中的杰出教授的首要標準。有一位學者被邀請去講課。講課前,他先向學員提了這樣一個問題:"你們說,現代社會最缺乏的是什么?"臺下學生異口同聲地喊成一片:"缺德!"這位學者頓時淚流滿面??每學年末學校都會有對老師的“民意”調查,也就是說你是一個好老師嗎?聽聽學生們怎么說?好像也只有這時我才會感到“師德師風”的分量----沉甸甸的。
從學生到老師的角色轉換讓我似乎已經竭盡全力,接下來的日子里我為“學高為師,身正為范。”不懈努力著。作為一個語文老師,出于一些主觀和客觀原因我常常是下課鈴響交代完事就離開教室、離開孩子們,起初我并沒覺得有什么不好,可是漸漸地我發現孩子們總是和班主任比較親,而和我這個年齡差距并不大的老師卻有著不小的心靈上的距離。反省以后我才發覺,我平日里給他們的距離感讓他們拒我以千里之外。我開始學著怎么和他們交談,怎么走進他們的世界,這時我才發覺他們的心靈竟是這么的豐富多彩,他們收獲了一個朋友,而我收獲的卻是一群朋友,何樂而不為呢?
在家里,父母是孩子的啟蒙者;在學校,教師是孩子的表率,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等,都會對年幼純潔的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我曾經也有和魏巍的老師一樣的經歷----手高高地舉起,卻輕輕地落下。可是心境卻不同,我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句話會靈驗,我怕我的批評,會讓他學會譴責;我怕我的諷刺,會讓他學會害羞;我怕我不小心給他的恥辱,會讓他承受負罪感。我希望他能在我的鼓勵中學會自信;在我的表揚中學會感激;在我的認可中學會自愛。
于丹教授的弟子曾經這樣描述過他心目中的老師:老師就是給天使縫補翅膀的人!剎一聽我很詫異,再一想我很慚愧。原來我一直都沒發現圍繞在我身邊的竟是一群天使,他們就是一群天使。如今面對學前班的孩子,聽他們背“人之初,性本善”時,我更聽懂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最后,我要說我很幸運,和這群天使般的孩子生活、學習在一起讓我的心志更加清澈、純凈。
真心希望我心靈微弱的陽光能撒播到孩子心中,給他們冬日的溫暖;也用他照亮我前行的方向
愛,在這里
商修奇
我不是詩人,不能用美麗的詩句謳歌我的職業;我不是學者,不能用深邃的思想探究我
的價值;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動聽的歌喉唱出我的崗位;然而,我是一名教師,我要在我的腦海里采擷如花的詞匯,用我深深的思索,再加上凝重的感情,唱出我心中最動人的頌歌:我愛我的學生,我愛我的事業,愛,就在這里!
難以忘懷的是踏上講臺,身為人師的第一天,我走在通往學校的路上,“我將怎樣開始我的第一節課呢?”“孩子們會喜歡我嗎?”初為人師的我,心里頗有幾分忐忑。當我走進教室,映入眼簾的是一張張純真的臉,幼稚的雙眸里閃耀著求知的光芒,“起立!老師您好!”那聲音整齊而洪亮,讓我的心感到暖暖的。而當我開口講課時,孩子們那一雙雙充滿驚奇和渴望、靜靜默默望著黑板的眼睛,又使我產生一陣陣莫名的心顫,那樣的眼睛呵,充滿著無限的好奇和希望!面對這樣的情景,我怎能不為之心動,怎能不愛上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呢?
從此,我便深深愛上了這三尺講臺,愛得如癡如醉,愛得無怨無悔。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我渴望著,渴望著我的講臺下也有瓦特、牛頓、愛迪生??我將滿腔的愛盡情賦予我的學生,用真善美啟迪一顆顆幼稚的心靈,用知識的鑰匙引領孩子們打開神秘的科學大門。在課堂教學中,我不懈地探索著,積極投身于新課程教研教改之中,我認真鉆研教材,精心制作課件,運用現代多媒體教學手段,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從教以來,我一直工作在教學一線,還兼任了學校少先隊大隊輔導員,每當訓練鼓號隊時,我就特別忙,早上訓練隊員吹號,下午訓練隊員打鼓、打镲,從分聲部練習到合奏練習,最后再進行花樣隊行變化的練習,我的工作任務重,壓力大,但我卻沒有叫苦叫累,反而樂在其中。為什么呢?因為我愛這神圣的事業!因為我愛這份教書育人的工作!
教書育人是愛的奉獻,也是愛的傳遞。記得有一次,我帶畢業班,由于工作的勞累,一場重感冒后,我的嗓子嘶啞了,講起課來喉嚨隱隱作痛,可畢業考試馬上就要到來,我仍然堅持上課。當我來到教室,發現講桌上擺著一杯放有冰糖的菊花茶,旁邊還有一張紙條:“老師,您病了,我們都為你著急,喝了這杯茶潤潤嗓子吧,我們49班全體同學祝您早日康復!”看到這里,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幸福的淚水頓時涌出眼眶。此時此刻,我驕傲,因為我是老師!此時此刻,我自豪,因為我愛孩子們,孩子們也愛我!
我為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而自豪,更為教師的濃厚深情而感動:去年汶川特大地震,許多的學校倒塌,當大災降臨之際,譚千秋、張米亞等教師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住了垮塌的水泥板,用自己張開的雙臂趴在課桌上,死死地護著學生,他們用生命雕刻出師德的豐碑,他們用舍生忘死的英雄壯舉詮釋了師愛的偉大和崇高!今年,學校組織我們學習了《全國優秀教師師德報告》,我收獲頗豐,曾經的困惑再次釋然,迷茫的心里點起了一盞亮堂的燈。是啊!“愛”,源于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無私的奉獻!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偉大的責任,是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
愛,是一種感覺,你抓住它就難忘——摸一摸,它就在李金華老師對生病學生的悉心呵護上;愛,是一種語言,你傾聽它就溫暖——想一想,它就在李曉鈴老師和羊菊華老師的循循善誘里;愛,是一種聲音,你真誠它就美妙——聽一聽,它就在趙彩云老師動聽的歌聲里;愛,是一種動作,你用心它就栩栩如生——看一看,它就在唐鴻飛老師的一顰一笑里;愛,是一種精神,你執著它就堅強——比一比,它就在申慧君老師、曾覺衡帶病工作的日日夜夜里;愛,更是一種風格,你接近它就散發出魅力——瞧一瞧,它就在張校長的與時俱進、改革創新,龍校長的嚴謹認真、精益求精,李主任的年輕有為、兢兢業業里??
愛,在這里,就在我心中,就在身邊的同事們心中,就在全天下所有老師的心中!
師德師風演講稿名字 師德師風演講稿一等獎篇二
無論是三百六十行,還是七百二十行,行行都有自己特定的具體的道德準則,行醫要有醫德,救死扶傷,奉獻愛心;經商要有商德,公平交易,貨真價實;科研人員要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教師要有師德,為人師表,教書育人;……
俗話說“干一行,愛一行”,既然挑起了這“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的重擔,就得把它挑好,挑像樣,雖然并不要求你一定要培養出比爾·蓋茨這樣的人才,但至少要引導他們在人生道路上走好每一步棋。愛崗敬業要求我們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對自己的工作勤勤懇懇,忠于職守。
在市場經濟浪潮的沖擊下,有的教師紛紛“下海”淘金,表示脫離教師這福利少的單位;有的教師從事起第二職業,一邊教書,一邊賺錢,其樂融融,更有甚者在上課時接聽手機,而將學生放在一邊,可知“一心無二用”,這樣的教師能培養出怎樣的學生呢?在一些學校,有些教師大談特談“現在的學生素質太差,沒法教”等之類活題,孰不知作為教師的你,責任何在,目的何存——“教書育人”,如何“點石成金”才是我們要做的!
愛崗敬業提倡的是奉獻精神,只有當我們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生中去,給學生以更多的耐心、愛心、細心和關心,真正做到人盡其才,不誤人子弟那就行了。
誠實守信是各行業的立身之本,只有具備良好的信譽,才能樹立起值得他人信賴的行業形象。作為為人師表的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必須做到誠實守信,要知道,教師是學生的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率先做好,只有言傳身教,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有的教師在課前不認真備課,上課時應付了事,甚至課上傳授了一些錯誤的知識,或作一些模棱兩可的解釋,而后又不肯抹下臉皮向學生認錯,將錯就錯,最后損害的是教師的形象,是教師的威信。反而若能知錯就改,學生不但不會嘲笑你,而會更尊敬你,大大增強了你的威信,對教育教學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作為教師,尤其是班主任教師,平時要求學生不說謊,不抄襲作業,考試不作弊,明禮守紀,不說臟話等等,將最基本的日常行為規范和道德要求合在一起常抓不懈,持之以恒,那么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也要做到說一不二,“言必行,行必果”,在學生眼中是一位說到做到,明禮守信,尊重學生的好老師,那你的教育就成功了一半。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是園丁,學生是花朵,只有靠園丁辛勤無私的澆灌,花朵才能茁壯成長,芬芳世界。還有人將教師比作蠟燭,燃燒了自己,照亮了別人,默默地犧牲了自己,卻給人類帶來了光明,因此教師應該是無私的。
但是,隨著市場經濟的深入人心,教師這神圣的職業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沖擊,越來越多的不正之風也在校園里漫延,請客送禮蔚然成風,甚至有教師向學生開口討“孝敬品”,實在是敗壞了教師的“一世清名”。
一年一度的評優活動,也不能得到很公平的`對待,唯有利益最重,忘記“廉恥”二字,功利在教師心中的份量越來越重,為了“一紙半文”,更多的是拍馬吹捧、拉關系,因為“榮譽是財富”!?
著名的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這才應該是我們每個從教人員所應該奉行的寫照,別讓一些不良風氣玷污了教師這“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