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相遇類型應用題的教學設計 相遇應用題及答案30道篇一
教學要求:使學生認識相遇問題,初步認識相遇問題求路程應用題的數量關系,理解和掌握相遇問題求路程應用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學會用不同方法解答,并認識兩種不同解法之間的聯系,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
教具準備:男學生和女學生的人像、學校圖片,復習題的問題卡片。
教學過程:
1.做第36頁復習題。
小黑板出示。
讓學生依次提出問題,老師用卡片貼出問題卡片,并讓學生口頭列式,老師板書算式和結果。
結合前兩題解答提問:
前兩題是已知兩個什么數量,可以求什么問題?是按怎樣的數量關系解答的?
結合第(3)題解答說明:
第(3)題求的是兩人每分行的總米數,我們可以把它叫做兩人的速度和。(板書:速度和) 1
追問:什么叫做兩人的速度和?第(3)題小明和小芳的速度和是多少?
2.演示相遇問題。
我們過去已經學過一個物體運動的速度、時間和路程的關系,今天開始,我們研究兩個物體的運動問題。現在我們用一條線段表示一段路程,兩名學生同一時間從路程的兩端出發,(演示)這叫“同時出發”;(板書:同時出發)面對面走來,(演示)這叫做“相向而行”;(板書:相向而行)(繼續演示)請大家看,兩人在途中怎樣了?(板書:相遇)
提問:剛才我們看到的是兩名學生從兩地怎樣出發的?是怎樣行走的?結果怎樣了?
說明:像這樣兩人分別從兩地同時出發,相向而行,結果在途中相遇的問題,就是我們今天要研究的兩個物體運動中的相遇問題。(板書:相遇問題)
(評析:先通過演示明確相遇問題里物體運動的特點,可以分散教學中的難點,有利于學生學習下面的例題。)
1.教學例5。
(1)出示例5,同時貼出男、女學生人像和學校圖片。
提問:從圖上看,小明和小芳同時從家里出發走向學校,他倆的行走有什么特點?在哪里相遇?
題里告訴我們什么條件?(在線段上表示條件)要求什么問題?(表示出問題)
提問:從圖上看,他們兩家相距的米數,是哪兩部分路程的和?求兩家相距的米數就是求什么?
要求兩人4分所走路程的和,要先求什么?這道題要分哪幾步來做?
讓學生在課本上先分步列式解答,再列綜合算式解答,同時指名兩人板演,分別用分步算式和綜合算式解答。
集體訂正,說一說每一步求的什么。
提問:這樣解答是怎樣想的?
(2)教學第二種解法。
提問:按照剛才的復習題,根據題里小明每分走70米,小芳每分走60米,可以求出怎樣的數量?線段圖上指的哪兩部分的和?
(用紅色在線段上表示)他們經過4分相遇,兩人4分走的路程就是幾個這樣的速度和?(用手勢在圖上表示)
按照這樣的分析想,要求兩人4分所走路程的和,就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讓學生在課本上先分步列式解答,再列綜合算式解答。
學生口答綜合算式與計算過程,老師板書。
提問:這里第一步求的什么?第二步為什么乘以47這樣解答的數量關系式是什么?(板書:速度和x時間=路程)
指出:速度和是兩人每分一共走的路程,乘走的時間,就表示有幾個這樣的速度和,這樣就可以求出兩家相距的米數,也就是路程。
(3)解法比較。
想一想,這兩種解法各是怎樣的數量關系?兩種解法有什么聯系?
2.小結。
這里第一種解法是先算每人4分走的路程,再加起來就是兩人一共走的'路程;第二種解法是先求每分的速度和,再乘以時間就是兩人4分一共走的路程。兩種解法的算式正好符合乘法的分配律。
1.做“練一練”的題。
學生讀題。
提問:第一種解法可以按怎樣的數量關系來算?第二種解法可以按怎樣的數量關系來算?
指名兩人各用一種方法解答,其余學生用兩種方法解答在練 習本上。
集體訂正,說明每一步求的什么。
2.做練習八第3題。
讓學生讀題。
提問:這里的題目和剛才做的有什么地方不同?從圖上看,求兩人相距多少米就是求什么?根據線段圖上表示的題意,求兩人4分所走的路程和可以怎樣算?
讓學生做在練習本上。
這堂課學習的是相遇問題里求什么的應用題?(接相遇問題板
書:求路程的應用題)怎樣解答相遇問題求路程的應用題?
課堂作業:練習八第1、2題。
家庭作業:練習八第4題。
s("content_relate");【相遇類型應用題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1.小升初相遇的應用題練習解析
2.物流中心主要設計類型有哪些
3.《荷花》的教學設計
4.《關雎》的教學設計
5.《絕招》的教學設計
6.《負數》的教學設計
7.《古詩》的教學設計
8.《挑山工》的教學設計
9.《母雞》的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