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樹的一生樹的一生鐵樹篇一
“一個是閬苑仙葩,一個是美玉無瑕;一個是水中月,一個是鏡中花。”一曲幽怨空靈的《枉凝眉》,唱的就是你與寶玉的一段凄苦情緣。
我喜歡你,因為你冰清玉潔,不為人世的塵埃所污染,那么純凈,那么滑潤。你毫無世俗之心,對于你的愛情,你從未將它與功名利祿聯系在一起,你愛的是簡簡單單的寶玉,不管他是健康還是生病,亦不管他是富有還是貧困。你所追求的只不過是一種心心相印的體貼,一種心領神會的默契。柔弱的你對于你那不堪一擊的愛情如同生命一般悉心呵護。在寶玉與別人洞房花燭的那一刻,你躺在病榻上,將詩帕毀了,將詩稿焚了。你要將你那已經夭折的愛情隨同你干凈的身子一并帶到奈何橋,等待新一輪的重生,因為你不忍將那些愛情的見證留在人間,接受世俗的玷污。
我喜歡你,因為你才華橫溢,超俗脫凡。在海棠詩社里,你所作的詩與寶釵不分上下,令人叫絕;在怡紅院中行酒令時,你機智聰敏,妙語如珠,令人贊嘆不已;花榻之上,你與寶玉共捧《西廂記》,品味才子佳人的愛情傳奇;玉指輕撥,你用凄愴的古箏傳送失意的心緒和無可奈何的哀傷;素指輕揚,你在黑白棋子前揮灑智慧與聰穎。黛玉,你的聰慧和才藝,使你在眾姐妹中脫穎而出,只可惜那個時代不以才華定人品,更不以才華結良緣。縱使你以詩寄情,縱使你才高八斗,香消玉殞之時,留下的仍是永久的遺憾和傷痛。
我喜歡你,因為你多愁善感,敏感易傷。你不諳于大觀園中的世俗風情,更不屑于搬弄是非,你不適應那個污穢的社會,也不為那個社會所接納。你悲天憫人,即使是落花,你也擔心世俗的濁水會玷污了它的清白之軀。一曲《葬花吟》,一桿小小的花鋤,傳達的是你的唯美情懷。“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你雖然不知道誰將你葬,卻竭力要求將自己的身體送回故鄉。的確,大觀園又怎能容納你無瑕的靈魂呢?你又怎能與大觀園融為一體呢?你干凈純潔地來了,又干凈純潔地去了,留給世人的,只是一曲憂傷哀怨的心靈之歌。
感受著你的冰清玉潔,吟誦你富有才華的詩詞,品味你對愛情的執著,我的靈魂時常徘徊在那翠綠的瀟湘館內。你的純潔,你的才氣,你的執著,是我追求的目標。
你——林黛玉,一個令我一生追求的人!
樹的一生樹的一生鐵樹篇二
5月1日晚上,我們一家人去火宮殿吃晚飯。頤和園是長沙的一個景點。那里有很多人在吃東西!我們吃了長沙小吃:臭豆腐、果凍、糖和油餅……晚飯后,我們去步行街玩。那里人山人海,燈光明亮。
我買了一個椰子,嘗了一口。它嘗起來有點酸。我媽媽說,“椰子需要在中午12點吃,然后才會變甜。”走到步行街的廣場,我看到演員們在舞臺上聽著優美的音樂,跳著優美的舞蹈。廣場上還可以看到橘色的小島,燃放著雷鳴般的煙花,其中許多是紅色的。黃色……華麗而美麗。九點鐘開始下毛毛雨,我們冒著毛毛雨回家了。
今天是五一假期的第一天。我特別高興,因為我的爸爸媽媽去廖化長城放風箏了。
在廖化的長城上,我們看到高大的綠樹和嘰嘰喳喳的鳥兒在樹叢中飛來飛去,好像在歡迎我們。我們發現了一塊價值為0+的土地。父親準備好之后,我舉起了風箏。我媽媽拿著繩子跑在前面。我一放開風箏,就飛了起來。這時,我的心很激動!
今天是我最快樂的一天!
我打掃了又打掃,最后打掃了整棟房子。現在是洗襪子的時候了。我先把襪子泡在水里,然后把它們拿出來,擰干水,給它們涂上肥皂,用手搓,搓出很多泡沫。太有趣了。摩擦后,母親說:“讓肥皂在襪子上停留一會兒,襪子會更干凈。”我把襪子放在另一個盆里,用泡沫做了許多有趣的東西。大約10分鐘后,我拿起襪子,擦了又擦,然后放進水里洗。換了兩次水后,襪子被洗干凈了。擰干后,我把它掛在陽臺的衣架上,看著我洗襪子是多么開心!襪子洗完后,我又小心翼翼地把它們擦干凈。
今天真是有意義的一天。勞動真是幸福!
樹的一生樹的一生鐵樹篇三
童年是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光,在那似懂非懂的歲月里,往往會有一些有趣的事。
我記得最清楚的一件事,是發生在我六歲那年。
那是我第一次到奶奶家,在那里我認識了玲玲和簡簡。到那里的第三天,我硬纏著他們帶我出去玩。無奈,他們只好把我帶到離奶奶家,不遠的一座小山上,其實那只不過是個小山包,不是很大,卻生長著許多碧綠的小草,如繁星似的小野話。輕風拂過,它們在風中搖擺著身子,好象再說:“歡迎!歡迎!歡迎你們到這里來”。
啊,童年竟然就會這樣無知!
童年,你就是我一生中最快樂的日子!
樹的一生樹的一生鐵樹篇四
“五一五一,玩耍第一!”我的五是在快樂的玩耍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的。
五一勞動節,勞動?哼!我根不把勞動放在眼里,更不把五一當回事兒,只不過是覺得能放三天假,又能盡情的玩耍罷了。
星期一——4月30日,我就一個人在陽光下閉目養神。一會兒,不知哪里來的一股勁,促使一種念頭奔入我的心頭“我……我不能再做‘宅男’了,這么好的時光,就算不拿來學習,也要讓自己玩得開心呀!嗯,對!”于是,我就跟老爸要了點錢,去了七星街玩耍、吃美食,那天真讓我興奮、激動!
我期盼已久的五一到了!早晨,我沒舍得睡懶覺,早早就起來洗了把臉,拿出吹風機,吹了吹頭發,弄出了一個不錯的發型,再準備了一下,等小屋里射進兩三方斜斜的太陽時,我已經準備出門了,出門去“勞動”了。我把籃球放進球網里,背上一個包放上兩瓶水,幾十塊錢,就跟外公一起去古城,我們兩又是笑又是樂。外公帶著我到餐廳點了一個麗江粑粑,一碗湯和一碗涼粉,吃完后,我們倆走了很久,走到了打籃球的地方,那里可真是令人歡喜的地方,有的人休息,有的人下棋,有的人秀恩愛,而我和外公卻打起了籃球。外公和我的汗水從臉頰上滴下來,就跟沒關緊的水龍頭似的,一滴滴的滴在地上,滴在球上,滴在我們這份美好的回憶里。
籃筐還在搖曳,回憶還在回蕩,唯五一的快樂還在我心中蕩起陣陣“回聲”,五一讓我快樂!
樹的一生樹的一生鐵樹篇五
早上一睜開眼睛,我就特別興奮。為什么呢?因為,今天我們要向翰媽學做烏米飯。
剛到小區的清水平臺,心里依然有些小激動。還沒開始,一起參加的大概十幾個同學,每個人看上去都很開心,似乎都在渴望立即學會做烏米飯。
翰媽說,如果要去山上采烏葉,一定要看仔細,它的葉子邊緣是鋸齒狀的,烏葉枝采來后就要把葉子全部捋下來,“在捋葉子的時候,一定要帶上手套,要不然就會像翰媽這樣指甲黒黒的哦!”我們戴上手套,將葉子從樹枝上捋下來。大家都很認真賣力。
果然沒有辜負我們辛勞的汗水,我們在這短暫的時間里,已經把烏葉搓出了又黑又濃的汁。這樣將葉子在水里泡上兩晚才可以了。翰媽拿出一個干凈的盆和一塊紗布把紗布蓋在盆上面,用夾子夾牢,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烏葉水連同葉子一起倒上去,讓汁往下流,這就是過濾吧。過濾出來的水加上糯米就可以煮烏米飯了。
“如果你喜歡吃甜的烏米飯,就加些白糖;想吃咸的就和咸肉一起炒成菜。”翰媽說學習了如何做烏米飯,讓我意識到,制作烏米飯其實非常不容易。“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努力付出,怎會有甘甜的收獲呢!
最后,我們一起合影,活動在一片歡笑聲中結束了。
樹的一生樹的一生鐵樹篇六
李清照于宋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出生于一個官宦人家。父親李格非進士出身,在朝為官,地位并不算低,是學者兼文學家,又是蘇東坡的學生。母親也是名門閨秀,善文學。這樣的出身,在當時對一個女子來說是很可貴的。官宦門第及政治活動的濡染,使她視界開闊,氣質高貴。而文學藝術的熏陶,又讓她能更深切細微地感知生活,體驗美感。因為不可能有當時的照片傳世,我們現在無從知道她的相貌。但據這出身的推測,再參考她以后詩詞所流露的神韻,她該天生就是一個美人坯子。
李清照幾乎一懂事,就開始接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訓練。又幾乎是同時,她一邊創作,一邊評判他人,研究文藝理論。她不但會享受美,還能駕馭美,一下就躍上一個很高的起點,而這時她還是一個待字閨中的少女。 請看下面這三首詞: [浣溪沙]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眼波才動被人猜。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寶鴨,發型。) [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玉爐沈水裊殘煙,夢回山枕隱花鈿。海燕未來人斗草,江梅已過柳生棉,黃昏疏雨濕秋千。(沈水,香名;斗草,一種游戲。) [點絳唇]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剗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襪剗,不穿鞋。)
一個天真無邪的少女,秀發香腮,面如花玉,情竇初開,春心萌動,難以按捺。她躺在閨房中,或者傻傻地看著沈香裊裊,或者起身寫一封情書,然后又到后園里去與女伴斗一會兒草。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享受著舒適的生活,并能得到一定的文化教育,這在千年封建社會中并不奇怪。令人驚奇的是,李清照并沒有按常規初識文字,嫻熟針繡,然后就等待出嫁。她飽覽了父親的所有藏書,文化的汁液將她澆灌得不但外美如花,而且內秀如竹。她在駕馭詩詞格律方面已經如斗草、蕩秋千般隨意自如。而品評史實人物,卻胸有塊壘,大氣如虹。唐開元天寶間的安史之亂及被平定是中國歷史是的一個大事件,后人多有評論。唐代詩人元結作有著名的《大唐中興頌》,并請大書法家顏真卿書刻于壁,被稱為雙絕。
與李清照同時的張文潛,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詩名已盛,也算個大人物,曾就這道碑寫了一首詩,感嘆:“天遣二子傳將來,高山十丈摩蒼崖。誰持此碑入我室,使我一見昏眸開。”這詩轉閨閣,入繡戶,傳到李清照的耳朵里,她隨即和一首道:“五十年功如電掃,華清花柳咸陽草。五坊供俸斗雞兒,酒肉堆中不知老。胡兵忽自天上來,逆胡亦是奸雄才。勤政樓前走胡馬,珠翠踏盡香塵埃。何為出戰則披靡,傳置荔枝多馬死。堯功舜德本如天,安用區區記文字。著碑銘德真陋哉,乃令神鬼磨山崖。”你看這詩哪像是出自一個閨中女子之手。鋪敘場面,品評功過,慨嘆世事,不讓浪漫豪放派的李白、辛棄疾。李父格非初見此詩不覺一驚。這詩傳到外面更是引起文人堆里好一陣躁動。李家有女初長成,筆走龍蛇起雷聲。少女李清照靜靜地享受著嬌寵和才氣編織的美麗光環。當李清照滿載著閨中少女所能得到的一切幸福,步入愛河時,她的美好人生又更上一層樓,為我們留下了一部愛情經典。她的愛情不像西方的羅密歐與朱麗葉,也不像東方的梁山伯與祝英臺,不是那種經歷千難萬阻,要死要活之后才享受到的甜蜜,而是起步甚高,一開始就跌在蜜罐里,就站在山頂上,就住進了水晶宮里。
夫婿趙明誠是一位翩翩少年,兩人又是文學知己,情投意合。趙明誠的父親也在朝為官,兩家門當戶對。更難得的是他們二人除一般文人詩詞琴棋的雅興外,還有更相投的事業結合點——金石研究。在不準自由戀愛,要靠媒妁之言、父母之意的封建時代,他倆能有這樣的愛情結局,真是天賜良緣,百里挑一了。就像陸游的《釵頭鳳》為我們留下愛的悲傷一樣,李清照為我們留下了愛情的另一端——愛的'甜美。這個愛情故事,經李清照妙筆的深情潤色,成了中國人千余年來的精神享受。
請看這首《減字木蘭花》: 賣花擔上,買得一枝春欲放。淚染輕勻,猶帶彤霞曉露痕。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鬢斜簪,徒教郎比比看。這是婚后的甜蜜,是對丈夫的撒嬌。從中也透出她對自己美麗的自信。 再看這首送別之作《一剪梅》: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離愁別緒,難舍難分,愛之愈深,思之愈切,另是一種甜蜜的偷偷地咀嚼。
更重要的是,李清照絕不是一般的只會嘆息幾句“賤妾守空房”的小婦人,她在空房里修煉著文學,直將這門藝術煉得爐火純青,于是這種最普通的愛情表達竟變成了夫妻間的命題創作比賽,成了他們向藝術高峰攀登的記錄。
請看這首《醉花陰 重陽》: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是趙明誠在外地時,李清照寄給他的一首相思詩。徹骨的愛戀,癡癡的思念,借秋風黃花表現得淋漓盡致。史載趙明誠收到這首詞后,先這情所感,后更為詞的藝術力所激,發誓要寫一首超過妻子的詞。他閉門謝客,三日得詞五十首,將李詞雜于其間,請友人評點,不料友人說只有三句最好:“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趙自嘆不如。這個故事流傳極廣,可想他們夫妻二人是怎樣在相互愛慕中享受著琴瑟相和的甜蜜。這也令后世一切有才有貌卻得不到相應質量愛情的男女感到一絲的悲涼。
李清照自己在《金石錄后序》里追憶那段生活時說:“余性偶強記,每飯罷,坐歸來堂,指堆積書史,言某事在某卷第幾頁第幾行,以中否勝負,為飲茶先后。中即舉杯大笑,至茶傾覆懷中,反不得飲而起。”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歡樂,怎一個“甜”字了得。這蜜一樣的生活,滋養著她綽約的風姿和旺盛的藝術創造。但上天早就發現了李清照更博大的藝術才華。如果只讓她這樣去輕松地寫一點閨怨閑愁,中國歷史、文學史將會從她的身邊白白走過。于是宇宙爆炸,時空激蕩,新的人格考驗,新的命題創作一起推到了李清照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