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夏天的毛毛雨篇一
洗完澡,坐在桌前,手里捧著羅曼·羅蘭的《約翰·克利斯朵夫》。窗外,下著毛毛細雨,雨絲象牛毛一樣鋪滿大地。風把雨絲刮進屋里,落在我臉上、身上,象小蟲肆無忌憚地在蟠動著,毛茸茸的。也許是觸景生情,我哼起了“幸福不是毛毛雨”這首歌。
考完試,總可以輕松一下了。可我眼看著書,卻心猿意馬。緊張后的松弛會給人一種新鮮感、幸福感。平時,高頻率的螺旋槳似的生活,難得有今天這般愜意。但這樣的生活還有多久?是一年?還是再加四年?我惶惶然。明年的今天,我也許會捧著大學的通知書而歡天喜地,也許會象舊文人落榜那樣失魂落魄,又會不會象楊帆?噢,好久沒見帆帆了。
“嘭嘭嘭”,我一聽敲門的節奏,就知道是帆帆來了。我高興地把她讓進了我舒適的小屋,關上門,在這里我們可以盡情地高談闊論。
“知道你考試完了,才來找你玩的。”她的語調竟是這樣平穩,從前可總是高音調的,還帶點辣味。
“你的事還沒有決定下來嗎?”
“你是指辦圖書室的事?噢,難啊!”她嘆息著。
“為什么?難道世上有什么困難會嚇住你嗎?”
“是嘲笑我?”她似乎挪榆的眼光告訴我,她分明是在嘲笑我。
“不,我是嚴肅的。”
“唉!你在讀書,還不太了解社會。人,想做成一件事,如果違反了人們慣常的生活邏輯,世俗的偏見就會向你襲來,壓得你抬不起頭來。不僅是社會上的人,連家長也搖擺不定。我單槍匹馬,難以沖破這偏見的大門。它是這么牢固,沒有一絲縫隙。我已感到困乏了。我想放棄這在別人看來也許是荒唐的打算,可總有點于心不忍。”她說了這一通話,象是在對自己說,又象在回答我。我猜測不出她的心思,象是隔著點什么。什么呢?我也不知道。
夏天的毛毛雨篇二
炎熱的陽光被分布在世界的各個角落。
小鴨子搖著兩把“扇子”不停的再涼涼的水面上“扇”著,不時還“嘎嘎”的叫兩聲;小狗有氣無力地趴在地上,伸出長長的舌頭,口中的粘液慢慢的流到了地上;寂靜的田野里,沒有一位村民能在酷暑下勞作。空中傳來幾聲鳥鳴,讓正在午睡的小狗懶散的睜了睜眼皮。
“不……不行,要是被媽媽知道了,我們可有苦日子過了。”姐姐一本正經的`對我說。
“哎呀,媽媽在睡覺,不會知道的啦,我們就去吧,嗯?就……就一小會啊!”我開始撒起嬌來了。
“嗯……不不不…行啦,要是……就只游一小會??”姐姐轉過頭對我的說。“嗯恩,嘿嘿,姐姐,你是答應了吧!走吧,我們去!go!”說罷,我拿起泳衣就往外跑。“哎…原來是早有準備啊!”姐姐笑笑說。
預知后事如何。請看下會峰杰:
夏天的毛毛雨篇三
有人喜愛清香的花朵,有人眷戀藍色的海洋,我卻愛那紛紛揚揚、飄飄灑灑的蒙蒙細雨。
蒙蒙的細雨向大地飛灑,洼地上一片清亮,淺水映照出天空中的黑云,映照著山間綠樹紅花,也映照出迷戀蒙蒙細雨人影。
微風吹過,雨簾斜織,像一根根細絲,奔向沃土。雨滴落在小草上,水珠晶瑩,宛如一顆顆閃亮閃亮的珍珠,令人欣喜。微風中,草兒輕輕搖動,那雨珠便順著翠綠的草莖滾落下來,鉆進土中。
沙沙沙,沙沙沙,這是細雨在春天里歌唱。看,田野上,麥苗披上了碧綠的盛裝,油菜挺了挺身,開出金燦燦花兒,引來成群結隊的蜜蜂、蝴蝶,忙著采花釀蜜;河岸上,柳枝吐綠、柳絮飛舞,白梨花、粉桃花競相開放。最高興的是路旁的老楊樹,抖了抖潤濕的身子,向著空中飛舞的細雨呵呵大笑,笑著笑著,披上綠裝。
秋天,雨兒落在枯黃的樹葉上,和樹葉一起打著旋兒隨風飄落;雨兒落在蒼綠的.松葉上,松樹愈發顯出了勃勃生機;雨兒落在紅紅的楓葉上,輕輕地撫摸著紅紅的葉子,像給楓葉打了一層薄蠟似的,楓葉紅得更加鮮艷,更加惹人喜愛了。
秋雨沙沙地下著,這是它在演奏。它奏黃了一片片稻田,奏紅了一棵棵楓樹,奏響了秋天的成熟和豐收。
夏天的毛毛雨篇四
陽春三月,卻只用毛毛雨來刷新。
沒有前兆,沒有腳步,沒有預知的毛毛雨,靜靜地,靜靜地,來了。
毛毛雨來得如此靜,因為它實在是太輕了。如果地球沒有引力,它可能根本無法來到大地,或許它會一直停留在空中,哦!那不成霧了嗎?但是只要你撫平你的內心,讓你的心如毛毛雨一樣靜,你就會聽到它的聲音。你聽到的雨聲是什么樣的?對了,忘了告訴你每一個人聽到的雨聲都不相同,因為雨聲來自你的內心。
毛毛雨來得如此靜,因為它無形。不能用頭發絲來比擬,也不能用珍珠來比擬,因為它是大自然手工捏造,絕對天然,絕對不是加工而成,可能有細的,可能有長的,可能有圓的……但每一滴都與眾不同,沒有相同,只有不同。相機可以記錄某一滴雨落下的某瞬間,但相機去無法描繪出那滴雨的形,只有靜靜地,如毛毛雨親吻大地一樣靜靜地站在雨中,享受雨帶來的那份祝福,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形,因為那一刻它已經融化,融入了你的身體,流進了你的內心。
毛毛雨來得如此靜,因為它透明的。沒有誰能夠證明它一定是透明的嗎?因為它不能改變色彩?那不一定,它滴到哪,它就是什么顏色。可能是火一般的紅色,可能是金一般的金黃色,也可能是綠得耀眼,綠得透明的嫩綠……誰也說不準,但它也帶到去了自己的那種色彩,那份屬于它的色彩。它為大地換上了真正的“國王的新衣”,但所有卻看得見,因為那件“新衣”真的讓大地煥然一新。
不知,不覺,雨停了,同樣沒有前兆,沒有腳步,離去了。沒有預知,如來時一樣靜靜地,就停了。只留異常清脆的“叮咚”聲和歡快而不同凡響的鳥鳴。
夏天的毛毛雨篇五
夜深了。
一彎眉月靜靜的掛在天空中。在燈火輝煌的城市里,常常是感覺不到月光的存在。好快啊,下弦月,就意味著又一個月份的要開始了。
我一直喜歡秋天,秋天是金色的,是涼爽的,秋風卷起快要凋落的樹葉,又留情地把它送回大地。我默默的把月光和秋天一起珍藏,涼涼地,好似秋天的水,流淌在我指間。秋天的顏色似乎意味著生命的結束,收獲的開始,以及人生的答案。
我打開臺燈,在電腦普及的今天我還是喜歡用筆來寫。我喜歡筆尖觸及紙張的那一瞬間發出的“沙沙”聲,因為其間有一絲依戀與溫柔,也解開了人生的答案。
有人說人生的答案很簡單,其實它就像銀行存款,只要把錢越存越多就行了。
也有人說人生的答案是考上理想的大學,為有一份好工作而努力拼搏。
在高中生眼里人生的答案是考試上理想的大學,那是一次決定他們命運的考試。筆下是他們人生的答案嗎?也許是,也許不是。
媽媽為我講過這樣一則故事:烈日的沙漠中,有兩個焦渴疲憊的旅人,取出他們唯一的水壺,搖了一搖。一個旅人說:“哎呀,太糟糕了,我們只剩半壺水了!”而另一個旅人說:“是嗎?真是太幸運了!我們竟然還有半壺水!”記憶中我留下了媽媽清晰的言語:樂觀和悲觀其實是兩種差別甚大的生活態度,樂觀者看到的永遠是希望,而悲觀者卻恰恰相反。而我,會選擇前者。這是人生的答案就是樂觀。
在我認為人生是一本打開的書,每個人翻著不同的頁數,答案也就不同。所以人生的答案是五彩的。
我站在陽臺上,如水一般,涼涼的,靜靜的;城市的燈光,如火一般,熱熱的,吵吵的。月光與燈光,一個似水,一個似火,都出現在這個秋天的夜晚,我只盼望能常常感覺到水一般的月光的存在,希望它不會被城市的燈光掩蓋。
秋夜如水。
夜深了,只留下水一般的眉月在訴說一個千年的故事……
夏天的毛毛雨篇六
陽春三月,卻只用毛毛雨來刷新。
沒有前兆,沒有腳步,沒有預知的毛毛雨,靜靜地,靜靜地,來了。
毛毛雨來得如此靜,因為它實在是太輕了。如果地球沒有引力,它可能根本無法來到大地,或許它會一直停留在空中,哦!那不成霧了嗎?但是只要你撫平你的內心,讓你的心如毛毛雨一樣靜,你就會聽到它的聲音。你聽到的雨聲是什么樣的?對了,忘了告訴你每一個人聽到的雨聲都不相同,因為雨聲來自你的內心。
毛毛雨來得如此靜,因為它無形。不能用頭發絲來比擬,也不能用珍珠來比擬,因為它是大自然手工捏造,絕對天然,絕對不是加工而成,可能有細的,可能有長的,可能有圓的.……但每一滴都與眾不同,沒有相同,只有不同。相機可以記錄某一滴雨落下的某瞬間,但相機去無法描繪出那滴雨的形,只有靜靜地,如毛毛雨親吻大地一樣靜靜地站在雨中,享受雨帶來的那份祝福,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形,因為那一刻它已經融化,融入了你的身體,流進了你的內心。
毛毛雨來得如此靜,因為它透明的。沒有誰能夠證明它一定是透明的嗎?因為它不能改變色彩?那不一定,它滴到哪,它就是什么顏色。可能是火一般的紅色,可能是金一般的金黃色,也可能是綠得耀眼,綠得透明的嫩綠……誰也說不準,但它也帶到去了自己的那種色彩,那份屬于它的色彩。它為大地換上了真正的“國王的新衣”,但所有卻看得見,因為那件“新衣”真的讓大地煥然一新。
不知,不覺,雨停了,同樣沒有前兆,沒有腳步,離去了。沒有預知,如來時一樣靜靜地,就停了。只留異常清脆的“叮咚”聲和歡快而不同凡響的鳥鳴。
夏天的毛毛雨篇七
陽春三月,卻只用毛毛雨來刷新。
沒有前兆,沒有腳步,沒有預知的毛毛雨,靜靜地,靜靜地,來了。
毛毛雨來得如此靜,因為它實在是太輕了。如果地球沒有引力,它可能根本無法來到大地,或許它會一直停留在空中,哦!那不成霧了嗎?但是只要你撫平你的內心,讓你的心如毛毛雨一樣靜,你就會聽到它的聲音。你聽到的雨聲是什么樣的?對了,忘了告訴你每一個人聽到的雨聲都不相同,因為雨聲來自你的內心。
毛毛雨來得如此靜,因為它無形。不能用頭發絲來比擬,也不能用珍珠來比擬,因為它是大自然手工捏造,絕對天然,絕對不是加工而成,可能有細的,可能有長的,可能有圓的……但每一滴都與眾不同,沒有相同,只有不同。相機可以記錄某一滴雨落下的某瞬間,但相機去無法描繪出那滴雨的形,只有靜靜地,如毛毛雨親吻大地一樣靜靜地站在雨中,享受雨帶來的那份祝福,你才能感受到它的形,因為那一刻它已經融化,融入了你的身體,流進了你的內心。
毛毛雨來得如此靜,因為它透明的。沒有誰能夠證明它一定是透明的嗎?因為它不能改變色彩?那不一定,它滴到哪,它就是什么顏色。可能是火一般的紅色,可能是金一般的金黃色,也可能是綠得耀眼,綠得透明的嫩綠……誰也說不準,但它也帶到去了自己的那種色彩,那份屬于它的色彩。它為大地換上了真正的“國王的新衣”,但所有卻看得見,因為那件“新衣”真的讓大地煥然一新。
不知,不覺,雨停了,同樣沒有前兆,沒有腳步,離去了。沒有預知,如來時一樣靜靜地,就停了。只留異常清脆的“叮咚”聲和歡快而不同凡響的鳥鳴。
夏天的毛毛雨篇八
;應該通過文藝作品教會孩子們勇敢、勤奮、聰明、快樂、公平。
學國語最好從唱歌入手,通過演唱,可以掌握許多應用的國語話。唱歌、排練和演出,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學習功課。
——黎錦暉
黎錦暉的兒童歌舞表演曲和兒童歌舞劇,數量之多,受歡迎程度之高,影響之大,直到今天尚無人可比。
——李嵐清
這絕對是一個奇人,曾以黃色音樂家的頭銜而被稱之為中國三大文妖之一,還有二妖便是首教裸體模特素描的劉海粟和寫性史的張競生。
他的歌曲曾遭民國政府的封殺,罪名當然是靡靡之音;1949年之后,他的音樂自然是沒有市場,他本人更是檢討不斷,直到1967年在“文革”中去世。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作曲者聶耳曾是他的學生,但是學生當年對老師卻是反戈一擊,化名在報上批判老師的“香艷肉感”的“軟功夫”;他的女兒黎明暉是歌舞班子的當紅歌手,金嗓子周璇更是他的得意門徒,錢壯飛之女錢蓁蓁(黎莉莉)、郭沫若的夫人于立群(黎明健)都是他的養女,還有大名鼎鼎的“野貓”王人美,這個級別的明星可以列出十幾位,這便是黎家班子和黎氏音樂。當年為了一個千里共嬋娟的理想,他創立明月社,也是開了中國商業演出的先河,用今天的話來說,他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穴頭,又是一個文化產業的掌門人。
更為重要的是,他還是中國兒童歌舞劇的開創者,一曲《老虎叫門》風行八十年,直到前幾年重慶一家公司為用此曲而在網絡上尋找原創作者時,才讓他的名字又一次浮出了水面。
與此同時,他還是一個出版家,是著名兒童雜志《小朋友》的創辦人,他是五四新文化的推手,尤其是國語運動的先鋒,他創作兒童歌曲的初衷即是為了推廣國語,他的觀點是——學國語最好從唱歌入手,通過演唱,可以掌握許多應用的國語話。唱歌、排練和演出,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學習功課。
他有兄弟姐妹十一人,其中兄弟八人,人稱湘潭八駿,他排行老二,長兄錦熙是語言學家,三弟錦耀是地質礦治學家,四弟錦紓是教育學家,五弟錦炯是土木工程學家,六弟錦明是左翼作家,七弟錦光是音樂家,八弟錦揚是旅美華人作家。他的三個妹妹也都受過良好教育。
他,便是著名的音樂人黎錦暉,1891年生人,比毛澤東大兩歲,后來跟毛同為北京大學的旁聽生。
一、新文化運動的推手
黎錦暉的祖父黎葆堂是舉人,做過桂林知府,父親黎培鑾(字松安)是秀才,卻信奉“天下有道則仕、無道則隱”的原則,以詩文自娛,淡泊一生,他跟齊白石是同鄉同道,詩書畫皆有頗高造詣,據說當年湘潭縣里的好多牌匾都出自黎秀才的手筆。黎錦暉的母親黃氏又通曉經史詩文,黎氏兄妹大多受母親的影響和教育。黎錦暉四歲開始讀私塾,受啟蒙教育,且在童年時期便開始接觸民間音樂,完成于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的《我和明月社》的回憶錄曾經提到——我童年玩古琴和吹彈拉打等樂器,也哼過昆曲、湘劇,練過漢劇、花鼓戲……。十歲起,每年祀孔兩次,參加習樂習舞……。看花鼓戲時,也曾參加演出。
大哥黎錦熙的回憶也可佐證這個音樂家的誕生是有土壤的——約當三十年前,我和舍弟……常密召小生羅二十瞎來家吃茶,盡傳其歌詞樂譜……。他們絕對只能口授,由我們筆之于書,譜之于樂管弦。
據說現在湖南山區的不少地方遇紅白喜事時,仍習慣吹吹打打,這可能也是譚盾、宋祖英們生長的土壤吧。在中國現代音樂史上,黎錦暉是以一個鄉村野夫、自學成材的形象登堂入室的,這跟同時期的蕭友梅、趙元任、黃自他們出自名門走高雅走嚴肅的路子是完全不一樣的。
十五歲那年黎錦暉進入新式學堂昭潭高等小學堂,一學期后即進入湘潭初級中學,后又進入長沙岳麓山優級師范學堂,由此正式開啟了音樂生涯。當時音樂教育剛剛在師范學堂里開設(比如我們知道李叔同便是浙江兩級師范學堂的音樂兼圖畫教師),當時新式學校要開展正規的音樂教育,這就有點類似于掃盲的性質,缺的就是老師。所以湖南省教育會開辦了“單級師范教練所”,培養對象就是一批五六十歲的老塾師,要教小孩唱歌,那時叫“學堂樂歌”(現在的音樂一詞是從樂歌發展而來的),先得教會這些老塾師啊!有點音樂基礎的黎錦暉被聘為兼職教員。他便用最粗淺的西洋音樂的知識,用他自己所說的“把真假嗓子聯起來不露痕跡”的歌唱方法,教授這些爺爺輩的學生。這也是湖南以及那個時候全國師范學堂和教育會的新氣象新舉措之一。
辛亥革命成功之后,黎錦暉經友人介紹成了一名北漂,他先是在北京任《大中華民國日報》的編輯,這是一份擁孫(中山)反袁(世凱)的報紙,不久便關門熄火。黎隨后擔任政府眾議院秘書廳的一等書記,據他后來在《干部自傳》中說,他能熟記六百多名議員的面孔和名字,所以在那個官場里也是如魚得水,但是我們知道,議會民主有時像個花瓶,后來袁大總統就連花瓶都不要了,他下令解散了不聽他話的議會。北漂的黎錦暉便回到了湖南長沙,加入了徐特立和其兄黎錦熙辦的宏文圖書編譯社。因此他視徐特立先生為老師,后來在抗戰中頗受非議的他也去找過徐先生,以希望通過徐的關系到延安去,據說當時徐先生沒有再理睬他。黎錦暉回長沙后一開始從事的工作是編寫小學教材,并正式在四所小學任音樂教員,每周多達36個課時。常常是每天都在趕來趕去,但內心還是愉悅的,因為他在做他所喜歡的事情。當時黎錦暉已經開始教學生彈風琴,唱西洋歌曲,同時選教中國傳統歌曲,進行填新詞等嘗試。注意,這是他創作的萌芽狀態,而且根子里還是中國的傳統的東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黎錦暉在從事學校音樂教育時,自己就有了很明確的觀點,把學校歌曲“分為修身、愛國、益智、暢懷四類,劃分年級,配定教材”。所謂修身應該是品德教育,愛國當然就是思想性,益智就是指知識性,或者說是智力的開發,而暢懷應該就是娛樂或休閑性,如果要套用全面發展的觀念,那么民國初年黎先生對校園兒童歌曲的定位,就包含了德智美等幾個方面,黎錦暉認為“應該通過文藝作品教會孩子們勇敢、勤奮、聰明、快樂、公平”。
1916年國會恢復,黎錦暉又回北京的眾議院復職,但他不想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他依舊是到一些學校去兼職音樂課,這時其兄黎錦熙在北京發起組織了“國語研究會”,力主改“國文”(文言文)為國語(白話文),積極宣傳并推行普通話,黎錦暉便隨著其兄被教育部聘為教科書的特約編纂員,由此也投身到了國語運動中,并成為他終生奮斗的一項事業,因為他一開始的音樂創作,特別是兒童歌舞劇的創作,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推廣國語運動,而這又跟后面的五四新文化運動是同源同宗且同一流向的。
黎錦暉后來這樣說到——五四運動前后三年間,我在北大和孔德二校,受了蔡元培先生的啟導,和錢玄同先生經常在一起問難答疑,思想上獲得了相當進步。
黎錦暉這里所提及的錢玄同先生,跟其兄黎錦熙同為語言學家。我們知道蔡元培先生是提倡用美育代替宗教的,而到了1919年,原“北京大學音樂團”也改組為“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蔡元培親任會長,黎錦暉便是會員之一,他還擔任了以演奏民間音樂為主的“瀟湘樂組”的組長。當時平民教育運動已經興起,這其實也是跟國語運動互為呼應的。后來黎錦暉又主編《平民周報》,提倡平民音樂,這也是當時轟轟烈烈的平民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且成為他一以貫之的追求,1920年,黎錦暉打出了他個人品牌,這一年他成立了一個以“明月”為名的音樂社團,其用意是“高舉平民音樂的旗幟,猶如皓月當空。千里共嬋娟,人人能欣賞”。后來“明月”就成為了黎錦暉標志性的品牌。1921年,是黎錦暉事業的一個大轉折,他從北京來到了上海,當時是應中華書局之邀,編寫小學國語教本,后來黎錦暉又創設“國語專修學校”,從此他便在上海這個開風氣之先的地方譜寫出了他偉大而輝煌的音樂人生。
相關熱詞搜索:;夏天的毛毛雨篇九
毛毛雨下過之后,空氣變得特別清新,遠處的彩虹猶如架在眼前的七色橋,讓人不由自主地向著彩虹快步而去。小草則會悄悄地從土地里探出頭來,一解漫長冬日所帶來的干渴,花兒也會優雅的綻放,在這沁人心脾的時刻露出最美的笑臉。
被它滋養的萬物則開心地享受著這場盛宴,如同初生的嬰兒盡情地吮吸著母親甘甜的乳汁,漸漸地煥發出勃勃的生機。
毛毛雨無聲無息地滋養著大地,用最細柔的雨絲觸摸大地,浸濕泥土。它既沒有大雨的轟轟烈烈,也沒有小雨的淅淅瀝瀝,它只是靜悄悄地來,靜悄悄地走,從不張揚。它不會讓你感覺到它輕輕地來,也不會讓你察覺到它悄然無息地走。
它細密的雨絲猶如紡織機上的絲線一樣千絲萬縷,它是那么地輕柔,就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輕聲細語,溫文爾雅。
啊!毛毛雨的世界,是大自然歡呼的世界,也是春天開始的季節!
夏天的毛毛雨篇十
我敗了,徹底地敗了,竟敗給一些微不足道的毛毛。
一、挑釁
暮春時節的南京,大風時作,作則梧桐絮飄飛,不身在南京還真的沒有這種感受。今天放學后,梧桐絮向我發起了挑釁。推著自行車走出學校,感到大風吹拂著我,消散了多時的暑意,正當我愜意地享受著這涼爽的風時,一粒不知是什么東西的東西突然進入了我的眼睛,一陣劇痛后,眼淚把那可惡的東西洗刷了出我的眼睛。剎那間,我意識到,那是梧桐絮。它對我的第一次進攻就這樣告一段落。
二、戰斗
推車出校,本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沒想到戰斗才剛剛開始。騎在自行車道上,我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道旁的梧桐樹不停地飄飛著毛絮,由于風的緣故,一些毛絮被吹得脫離了種子,于是在空中行程了一層淺淺的煙塵,看上去騎過去肯定會被嗆著。沒辦法了,我只好闖一闖了。用衣服捂住口鼻,暫且當口罩用。我開始了艱難的“戰斗”。
千萬不要小瞧這小小梧桐絮的威力,這小小的東西里可是蘊藏著無窮的智慧呢!我本以為用衣服捂住了口鼻就可以安全地通過,可是雖然防止了毛絮進入呼吸道,但是時不時地又會有毛絮鉆進我的脖子。嗚!那毛絮不知使用什么做的,竟能使人感覺如此地癢,這下算是見識到它的厲害了。我只好用手試圖把那惱人的毛毛擔掉,可是,我手一離開鼻子,毛絮立馬進入我的呼吸道,我不由自主地打了一個噴嚏。不僅沒有將毛絮擔掉,還打了個噴嚏!我只好屏住呼吸沖出了“封鎖區”。
三、結束
終于逃離了“梧桐區”。看著自己的狼狽樣,我感慨萬千。短短的幾分鐘內,我竟被小小的梧桐絮擊敗了,不可思議。繼續上路,偶爾有梧桐絮飄落,我仍感到心有余悸。是的,我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