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一
皎潔的月光給大地披上了銀灰的紗裙,照在花瓣上,花兒更加嬌艷,灑在床前,有些清涼,帶點香味的夜氣交織在一起,沁人心脾……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月夜抒情散文,供大家欣賞。
月夜抒情散文:月夜
曾多少回對月長嘆,人生苦短,碌碌無為竟不知道都忙了些什么?父母枉自生養我了一場,我一事無成。
曾經是母親的乖乖女,像小鳥一樣幸福快樂的依偎在媽媽身邊
曾經是丈夫的心肝寶貝,相親相愛,如膠似漆纏纏綿綿。
曾經是朱自清筆下柔曼起舞的荷花仙子,輕輕撥奏著弦律,盈盈舞姿展示著青春的朝氣。
曾是泰戈爾詩篇里的小溪,靜靜流淌著,把少女的愛戀讓白云捎給了遠方的青山。
曾經是瓊瑤小說的追隨著,夢想的心田里種滿了情感,讓晚風中的思念飛出窗外,那長滿常青藤的花架,不知道會不會記住我們相愛時的誓言。
今夜月兒悠悠,猶如我滿懷的溫柔,感思屢屢,讓晚風送去我的問候。
困了,慢慢站起身來和月亮仙子招招手,再見吧,晚安!
月夜抒情散文:月夜荷塘
“久在樊籠里,復得返自然”。今夜,我終于告別鋼筋水泥的繁華都市,來到久別的故鄉都昌縣一個偏僻的小山村。
山村的夜晚太寂靜了,睡在床上,我想起了我的童年,想起了我兒時的玩伴。他們大多為了生計,已外出打工。今夜你又在哪呢?過得怎樣?你們還記得我嗎?一個從小就懷揣著文學夢的少年。今夜他又回到了故鄉,回到了那個無數次出現在他夢里的地方。
想起了少年時光,就像發生在昨日的事,我睡不著。披了一件外衣,獨自走在田野里。
一路上,夜風輕輕地從耳邊滑過,發出陣陣美妙而動聽的音符。微風拂過,頭發和衣服不時被撩起,好像母親溫柔的雙手,在輕輕撫摸著我,又好似母親甜甜的吻,不時親吻著我的`額頭。我貪婪地呼吸著泥土的芳香,天空中沒有一絲烏云,只漂浮著一層淡淡的云彩,蒼穹中,繁星點點,一眨一眨的,好像瞌睡人的眼。月也似乎忘卻了往日的羞容,高高地懸在空中,笑著溫柔的臉。月光像流水一樣緩緩地從天空直瀉而下,透過薄云、穿過樹林、繞過竹叢……輕輕地散落在地上、路上、水面上……斑斑駁駁、星星點點的,好似一幅幅美麗而神奇的抽象水墨畫。忽然,我嗅到了一陣陣淡淡的、甜甜的荷香,夾雜在微風里,潛伏在夜色中,緩緩地送入我的鼻孔、靜靜地流進我的心間。不經意間,我猛一抬頭,順著淡淡的月光遠遠望去,只見一個小小的荷塘就在眼前,我便迫不及待地跑了過去。荷塘的堤岸上,是一條曲曲折折、高低不平的小路,這條小路,平時也少人走,在這蒼茫的月光下,顯得越發清雅幽靜了。我緩步其間,有著說不完的舒爽和愜意。走了一段路,不覺有些累了,于是索性挑了一處月光充足,僻靜清幽之地坐下,盡情地欣賞起這無邊的清荷來。
月光下,只見荷葉高高低低,參差錯落的,遠遠望去,像大海里翻起的層層波浪,別有一番韻味。亭亭玉立葉子,好像一排排的舞女,在微微的夜風中,正翩翩起舞呢!在層層疊疊的葉子中間,零星地點綴些各色各樣的荷花,因為是滿月,荷花的顏色還依稀讓人辨得清楚。其中,有白色的、黃色的、大紅的、深紅的、還有粉紅的……真是應有盡有,一應俱全,讓人看了有些目不暇接。塘中的荷花,有羞澀而待放的、有熱情而半開的、有奔放而全盛的……它們好像天上的繁星鑲嵌其間,又好似璀璨明珠散落于碧綠玉盤,真是美不勝收,妙不可言。這時,你不得不佩服起大自然的神奇美妙來。
微風過處,不時送來一陣陣絲絲縷縷的荷香。這時,香味早已充塞了我整個鼻孔,花粉已然填滿了我整個胸腔。逆風望去,只見層層疊疊、密密匝匝的荷葉和高低不一、錯落有致的荷花,正隨著朗朗的夜風,泛起層層漣漪,好似一道道綠色的波痕,一波接一波、一浪接一浪的向我撲來,它們帶著淡淡的、潮潮的湖水味,還夾雜著強烈的、濃郁的泥土芬芳,不時的吹打在我的臉上、身上和手上,冰冰的,讓人好不舒暢,涼涼的,讓人好不清新。夜風拂過,在葉與葉、干與干、花與花……之間,發出一陣陣美妙而動聽的音律,好似一曲曲鋼琴協奏曲,又好似一場管弦樂的演奏……讓人聽了久久回味,久久難以忘懷。
不知什么時候,荷塘深處竟然升起了一團團莫名的白色霧氣,彌漫在田田的荷葉上,在微風的撥弄中,霧氣像天邊的云彩,越來越多、越積越厚了。只見它們相互交織著、簇擁在一起,又迅速的向荷塘四周擴散開去。不一會,附近的荷花、荷葉、灌木……遠處的山巒、樹林、竹叢……都漸漸的消失在層層的迷霧之中。最后,就連空中的月亮也被罩上了層層薄薄的輕紗,發出慘淡的光茫。
過了許久,層層的迷霧才開始慢慢散去,月亮又重新露出了笑容,它又靜靜地把柔和的月光,輕輕地灑落在荷葉和水面上,發出一陣陣淡淡的、幽幽的光茫。走近荷塘,我順勢托起一片葉子,只見露珠在荷葉上方流動著、滾動著……在月光的映襯下,顯得晶瑩錫透、五彩玲瓏。這時,荷花像剛出浴的仙子,在荷葉的遮掩下,顯得有幾分靦腆和羞澀,使人感覺更加嬌媚多姿,楚楚動人了。
我是誰?我是我嗎?這已不再重要。今夜,這是屬于我的。這片夜色,這個荷塘。荷塘里的荷花,都是屬于我的。此時,我別無它求,只求這世界忽然靜止。靜止在這個小山村里,靜止在這夜里,靜止在這月夜的荷塘里。
月夜抒情散文:靜靜的月夜
天很黑,天空偶爾落下幾滴雨點,看不清路。迎面打著高光的汽車一閃而過,視線變得模糊,辨不清方向,不敢貿然騎車前行。放棄回仙桃的打算,順道去一趟老家,看看留守在家已經年邁的叔嬸。
老家位于一個并不算偏僻的小村,離鎮不過五六里路程,村莊沿河而居。
入村,一路的黑暗,幢幢農舍淹沒在沉沉的夜色里,只能見到模模糊糊的一堆一堆的黑影,偶有房間里透出些有氣無力的暈黃的光亮。
年近七十的叔立在半掩的門外,借著門縫擠出來的燈光,顯出有些蒼老的叔的剪影。
叔看到我的到來,立馬迎上來。“華子,來了!”話語中滿含了喜悅。
我進了屋,摩托車很快放置停當。
我再三肯定地告訴他:我已經吃過了。叔才略有遺憾的停止了客套。
“路過,來得急,沒帶禮物,空手來的。”
“能記得叔就行,還要什么禮物?”
我用目光搜尋半天,不見嬸嬸的身影。
“嬸呢?”
“嬸在鎮上做工,還沒下班。”
“哦?!”
洗罷,出門竟見烏云已經散去,月亮在薄云間飄移,一刻不停。大雁深邃的鳴叫,異常悠遠,以至不可捉摸。
馬路上,車燈(光)忽遠忽近、零零星星。這些人也許是同村在鎮上晚歸的打工者,有可能和嬸在一個工廠。我默默地想。
叔和我一同站在屋前馬路牙子上。堂屋的燈照在我們身上,影子拖到好遠好長。左右鄰居家見不到燈光,也不見聲響,連狗叫、蟲鳴的聲音都沒有,不覺身處孤島,或是遼闊的荒野。
“那不是嗎?”我指著若隱若現漸近的車燈。
“她的燈(光)是藍色的,很慢。”
“騎的是一輛三輪車。”叔補充道。
我猜叔肯定每天這個時候站在門口同樣的地方,等著嬸遲遲歸來的藍色車燈。
“后面那個應該是你嬸回來了。”叔篤信地說。
我本能的看看表,指針在八點三十。
真是嬸。“嬸,您回來了。”
“你來了!”嬸很驚詫。
嬸動作遲緩,但很熟練地翻身下了車。
叔默契的接過嬸的車把,倒推著進屋。
“怎么倒推著進去?”我疑惑不解地問。
嬸說:“明天上早班,推出來方便。”嬸看上去很疲憊,緊隨著叔進了屋。
一切都是那么平靜而自然,還那么安詳。
屋里的燈光不太明亮。叔緩緩地從廚房端出來事先做好的飯菜,飯菜還冒著白白的霧氣。叔招呼我:“加一點!?”我只是夾了一塊躺在飯面上的紅署塊,放進嘴里。味道很甜,而且很面。兩位老人似乎很有味地窸窸窣窣吃了起來。
我再次返身出屋。月光愈發明朗,微風從黝黑的河對岸吹來,樹的黑影移動不歇地作響,越發顯出這夜的靜寂。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二
別慈母,淚沾襟。
月入云,人落淚。
眾人去,母獨留。
問母留為何?
母謂心難放,續又萬叮囑。
一一點頭應,心中滿悉悵。
別慈母,淚沾襟。
燭光閃,人無言。
聞母啼,匆抬頭。
問母哭為何?
母謂子遠別,實是太難舍。
開口尉母親,無奈心惶惶。
別慈母,淚沾襟。
寬母心,淚行流。
母停泣,反慰子。
問母慰為何?
母謂心難過,不愿見子淚。
心亂無以應,母親卻已去。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三
太陽從玻璃穿過來,金色的光芒鋪在走廊一側。我沉浸在自然的贈禮中,默然生出敬畏,目光中表露出對光明的朝圣。
請讓我沐浴在這夕陽的余暉里,接受最溫柔的洗禮,拋卻一切叨擾,放下世間所有的紛爭。敞開雙臂,哪怕只有這一刻,只這一刻沉淪,盡情的享受生命的寧靜,貪婪的吸收生命的熱情。為下一刻積攢勃發的力量,也為明天繪制一幅精美的畫卷。
以前,在山上的時候,總是愛坐在石頭上看落日。太陽,一點點的躲到山的后面,周圍的云映著它的光暈,山頂的青蔥也染上了或黃或紅的光彩,原本的模樣讓人看的不再真切。周圍的一切都沉浸在他的光輝中,散發著美麗而神圣的誘惑。
遠處,樹林蔥郁,農家都淹沒在其中,只能疏疏落落看見幾間和隱隱約約的煙筒突出在屋頂上。一縷兩縷的青煙,同香爐在那里浮動,晚歸的人們已經開始做飯。辛勞的一天又將過去,在太陽落下的一刻是新的一天的開始,也是這一天最后的回索。
這種光輝并不雄壯,它沒有大山的巍峨,沒有大海的波瀾,也并不能令人驚嘆。它只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景象,每日在屬于它的軌道上一程一程的走著。看著南來北往的鳥兒飛過,聽著微風的私語,嗅著花香,悠悠地觀賞著人們的勞作。
但是,我卻瘋狂的愛著它,愛著這寧靜的一刻。它讓我沉醉,讓我愛上這片天空,愛上這片天空下的土地,與土地上辛勞的人們。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四
畢淑敏
那一年,我“五一”放假回家,搭了一輛地方上運送舊輪胎的貨車,顛簸了一天,夜幕降臨才進入離家百來里的戈壁。正是春天,道路翻漿。突然在無邊的沉寂當中,立起一根土柱,遮擋了銀色的車燈。“你找死嗎?你!你個兔崽子!”司機破口大罵。我這才看清是個青年,穿著一件黃色舊大衣,拎著一個系著棕繩的袋子。
“我不是找死,我要搭車,我得回家。”“不搭!你沒長眼睛嗎?司機樓里已經有人了,哪有你的地方!”司機憤憤地說。
“我沒想坐司機樓子,我蹲大廂板就行。”司機還是說:“不搭!這樣的天,你蹲大廂板會生生凍死!”說著,踩了油門,準備閃過他往前開。
“讓他上車吧!”我有些同情地說。
他立即抱著口袋往車廂上爬:“謝謝謝……謝……”最后一個“謝”字已是從輪胎縫隙里發出來的。
我心里一沉,找到司機身后小窗的一個小洞,屏住氣向里窺探。
“他好像有點冷,別的就看不出什么了。”我說。
司機很冷靜地說:“怎么樣?我說的不錯吧。”
“然后會怎么樣呢?”我帶著哭音說。
“你也別難過。我有個法子試一試。”
只見司機狠踩油門,車就像被橫刺了一刀的烈馬,瘋狂地彈射出去。我順著小洞看去,那人仿佛被凍僵了,弓著腰抱著頭,石像般凝立著,企圖憑借冰冷的橡膠御寒。我的提包雖已被挪了地方,但依舊完整。
路面變得更加難走,車速減慢了。我不知如何是好,緊張地盯著那個小洞。青年也覺察到了車速的變化,不失時機地站起身,重新搬動了我的提包。我痛苦地幾乎大叫,就在這時,司機趁著車的趔趄,索性加大了搖晃的頻率,車身劇烈傾斜,車窗幾乎吻到路旁的沙礫。
適合小孩子閱讀的微散文作品篇五
迎春花
玫瑰、牡丹、芍藥、蓮花……都默不作聲。沉默中,一個小姑娘站出來,輕聲說道:“讓我去,好嗎?”她誠懇的目光里含著深切的期待。花神吃驚地看了看這個嬌弱而勇敢的小姑娘:她是那么天真,又那么自信。她穿著鵝黃色的裙子,像一個從沒見過生人的小孩子似的,害羞地低著頭。花神微笑著點了點頭,說:“去吧!只有你,才屬于春天!”她送給小姑娘個美麗的名字----迎春。
啊,迎春花!迎春花!她來到我們中間時,大地還被厚厚的冰雪覆蓋著,春天還在遠處的路上,孩子們還在做著堆雪人的夢呢!
春天
山茶花在下雪天就開了。雪一化呢,杜鵑花已經在春水里搖著花影。這時候,洱海邊的柳樹,枝條上的嫩芽,開始還是米粒般的,葵花子般的,沒兩天,就像小鳥張開了嘴。薄薄的陽光里,有亮著的翅膀飛過,那是燕子,還是柳鶯?最性急、最沒有耐心的是那些小草,它們在大地媽媽的懷里睡足了覺,一醒來就掀被踢腿往外冒!
啊,春天是山茶花迎來的,是杜鵑花迎來的,是柳條和小草迎來的;還有燕子和柳鶯、蜜蜂和蝴蝶,它們的飛翔和歌唱,使春天更熱鬧了!
花
兔爺爺老了,每天靜靜地望著窗外,望著白云,望著山崖。小白兔怕兔爺爺寂寞,每天給兔爺爺的桌上插上一枝鮮花。今天是菊花,明天是杜鵑花,后天是玫瑰花。。。。。。
兔爺爺走了,兔媽媽說:“爺爺去了山上很遠的地方。”小白兔天天來到山上找爺爺。這一天,她還是沒有找到爺爺,卻看到了滿山的鮮花。小白兔知道,這是爺爺送給她的禮物。
小白兔知道,這是爺爺的微笑,爺爺在花叢中看著她呢。
雞冠花
雞冠花開花了,紅紅的,扁扁的,跟公雞頭上的雞冠沒啥兩樣,所以叫它雞冠花。雞冠花像只雞鉆在草叢里,卻不吃蟲子,所以螳螂、蚱蜢、蝴蝶、蜜蜂都喜歡和它交朋友。
一只小公雞走進草叢,看見雞冠花,以為是只大公雞,就喔喔叫著招呼它,約它一起去菜園除蟲,雞冠花不響,小公雞以為電腦沒聽見,就走近叫它,才看清楚原來是朵花,不是大公雞,羞得它連說,認錯人了,對不起!說著,飛也似的走了。
在海里種藕吧
三月茶
涼亭把這樣的故事講了幾百年,但每年還是要講,因為年年三月都會有三月茶的香氣從涼亭邊飄出來。我邊聽故事邊樂滋滋喝著茶,嗯!蠻香的,但還是雪碧好喝。外公說,等你長大了就知道三月茶的滋味有多好了。
莫道不銷魂,何以念深深
獨行獨坐,念春日千里絲雨,凝眸處,煙柳青青,無聲覓得幾許新愁?冷冷清清,凄凄切切,良辰好景孤身一人,思如潮涌,再難降息。
憶初見,暖風襲面,恰七月初荷含露,別樣清雅。歲月風煙里,與君琴瑟在御,花開嫣然。詞林詩韻中,漫倚西樓,執手望盡十里翠微。閑池閣畔,落英繽紛間共舞霓裳,拈花一笑醉流年。
春如舊,梨花杏雨中思故人。姹紫嫣紅看遍,君影依稀,似夢迷離。只嘆唯有魂夢能再遇,堪嘆夢不由人做,情深情淺終是殊途。惜春最怕無情雨,偏偏逆風不解意,容易愈摧殘。
滄桑如雪,無聲滲透鬢角。如今憔悴,閑賦愁詞一闕。傷別離不堪談及薄幸,念往昔難抑滾滾柔情。檐角飛雨一絲絲,兩頰清淚一行行。
情來情往,緣起緣滅。誰能看清,誰能悟透,誰能云淡風輕的放下,誰能淺笑嫣然不留一絲執著?蒹葭蒼蒼,故人已如鏡花水月,茫茫不知在水何方。脈脈此情,清風寡月,寂夜輾轉顧影自傾。
折梨花爛漫,驟雨清明,唯綺夢難醒。那年眉眼帶春,嘴角含俏,嬌若朝霞,只因面君。然山盟猶在,情已無蹤,縱有千千濃情蜜意,錦書已然難托。
閑愁最苦,一室孤獨。嘆春花荼蘼卻未解半點愁心,嘆諸子百家經文無數卻桎梏姻緣自由,嘆春花難遇秋月,嘆夏荷窺不見冷秋。
都說少年文章錦繡,誰知新詞舊賦,字字句句皆春愁。都說少年不應知愁,誰明風花雪月,孤影獨酌寒如秋。
青青子衿,何處安放我等癡心。月影陰晴,悲歡離合總是無情。去年花謝,今年花開。光陰荏苒,埋汰了朱顏,沖淡了情緣,薄涼了癡念。醉魂已難逐凌波夢,是非情愛一場空。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滿心躊躇。濃情繾綣一出戲,一步天涯,一步海角。戲里霜花,戲里風雨,都是一角天地的煩惱。只情節太銷魂,出戲淺,入戲深。一種凄涼,十分憔悴,都是執著。
一箋素語,落筆流年
鋪一張素箋,與靜謐悠緩的音樂聲里書寫雜亂心事,以此記錄流年。
————題記
白落梅說:?時光是一面鏡子,坐于鏡前,可以看到一生變幻的容顏,經歷的路程,走過的人流,發生的故事。只是你無從更改,只能看著,看著,直到鏡中的影像模糊不清。直到有一天,再也不存在了。?時光如繡,歲月結繭。記憶里所認為應當的美好,與現實總是南轅北轍。
小的時候,總會覺得日子太緩慢,總期待自己可以長大,至少長到可以擁有一份屬于自己的塵世緣。可真的長大了,卻覺得流年似水,只一個轉身,就遠離那個純真多夢的年代,開始也為了生活而奔忙于紅塵深處。或許再老一些,仿佛一夜之間就滿頭白發,而回首過往,就像劃過一根火柴,只消剎那,便將一生的光陰給燃燒盡。
緣是什么?緣是十字路口的相逢,是紅塵陌上的牽手;緣是萬朵春花一齊綻放,是兩枚秋葉一起下落;緣是山和水的對話,是日與月的交集。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識就是緣,在煙塵中流散卻沒有忘記就是緣。相遇,是一種幸福的劫難,也是一種錯誤的美麗。相忘,是的一段迷惘的開始,也是一段清澈的結局。
戀,總是會與緣分糾纏不清。有緣的人,無論相隔千萬之遙,終會聚在一起,攜手紅塵。無緣的人,縱是近在咫尺,也恍如陌路,無份相牽。
我們總是會被突如其來的緣分砸傷,把這些當作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主題。有些緣分,只是南柯一夢,瞬間的消逝,便成了萍蹤過往。有些緣分,卻落地生根,扎進了你的生命中,從此糾纏不清。
近些年我喜歡上兩個字——惜緣。總覺得,人與人相識,是多么的不容易。所以我們都應當懂得珍惜,任何的傷害與錯過,都不值得原諒。縱然如此,一路行來,我還是與許多緣分擦肩,所擁有的,也漸次失去。并非因為不懂珍惜,有些緣分,注定了長短。來時如露,去時如電,挽不住的,終究是那剎那芳華。
我想,人與人之間,應該淡然相處,細水長流才能讓緣分維持得久遠。太過濃烈,總是會生出大悲大喜,而讓緣分在短暫的時光里就終止。如若每個人都安靜地存在,不爭艷,不奪色,不求名,不為利,沉靜而善良。
這世上,是否就不會有紛擾,不會有爭斗。而人們就可以安寧度日,靜守流年里簡約的幸福。
或許生命里所有的相遇,都是過客與過客的交替,就算當初不錯過,死生之后,終究也還是要(出自::)失去。從何時開始,我們都做了那株叫獨活的植物,在屬于自己的河岸遙望別人的煙火。獨自荒蕪地行走,卑微地堅守自己的信念,卻還是根植在異鄉的塵土里。流年日深,到后來甚至連自己的故鄉在哪里都忘了,忘了自己從何處而來,又將行至何處。
有時候,佇立在摩肩擦踵的人流中,心底會涌出莫名的感動。覺得人的一生多么不易,我們應該為這些鮮活的生命而感到溫暖,為凡間彌漫的煙火感到幸福。也許有一天,我們都會離開,都將后會無期。既知如此,又何忍為一些微小的錯過,做出深刻的傷害?何忍為一個回不去的曾經,做出悲情的沉迷。
走過多少春去秋來,始終無法丈量紅塵的路程到底有多遠。時光一直追趕,從岸的這邊,趕至那條阡陌。
歲月總是太過匆忙,往事已不知,蒙上了幾多風霜。而我一如從前,擁有這淡淡妝容。不是流光多情地將我照料,而是看過凡塵來往,我早已學會了相忘。如果說追憶注定只是悵惘,我又何必再為遠去的昨天神傷。守著一剪月光的清涼,在平靜的日子里,我真的安然無恙。
前世的落花,葬在你今世的天涯
我曾經對你有過執著的追逐,卻追不上你遠去的腳步。我曾經對你有過狂熱的追求,卻拉不住你揮動的手。我曾經對你有過無限的眷戀,卻得不到你的一次回眸。我曾經給你我無限的溫柔,卻沒能換來你的停留。
習慣了,用一支纖纖的弱筆,盡可能的把文字寫的清瘦,用充滿了風花雪月的語言,訴說與風月無關的心情。喜歡,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用尖銳的筆尖,輕輕的劃破宣紙,在紙張凄厲的斷腸聲中,感受那錐心刺骨的疼痛。所謂的緣分,像極了一部充滿玄念的肥皂劇,都是在精雕細琢的策劃中,盛大的開始。而當緣盡了,人散了,然后在一波三折的情節中,便無奈的凄然落幕。所有的劇情,都是經過細心的安排,都是為結局的凄涼,埋下的伏筆。與故事本身,無關。
大概,你和我的相遇,也莫過如此。
悠悠的流年,如玉指般的青蔥,我是你指間穿腸而過的風,只是一個瞬間的觸碰,我便有了一生的從容。我打馬入夢,從你掌心出發,我一路策馬奔騰,卻馳不過你指間的牽掛,我知道,你的掌心,便是我的天涯。
然而,人生的每一段歷程,都逃不過宿命的劫。就如你我,能夠在紛紛擾擾的紫陌紅塵中,執手相牽,卻又在瞬息萬變的冽冽江湖中,相忘于天涯。不可預知,還要經受幾世的輪回,才能換來一時的相守。
總是幻想著千年一夢,一夢傾城是個什么模樣?有一種情,只需一個凝眸,便可一生相憶。不需天長地久,也不要朝夕相伴。只要在彼此心頭,留下烙印,在朝與暮之間,能夠天涯相望,便足矣。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已忘了何時何地,在何處看到這句話語。只覺的是在剎那之間,就觸碰到心靈最柔軟的深處。
以致如今,還念茲在茲,無忘或忘。
只可嘆如今的你,已隨這句話,消失在唐詩宋詞中,留給我無邊的記憶。淡如水,渺如煙,不相系,總相牽。舍卻一世情,寄語三生愿。只愿天上明月月月為君圓。
悄然間。純真就無形的從指間滑落,留下的是流年腐蝕的痕跡,斑斑駁駁,參差不齊。握不住的是那青銅色的記憶。也想努力的讀懂,那遺落在彼岸的煙火,卻總是用風花雪月的情,讀出了春花秋月的心。蒼山蕭蕭萬古秋,都是為君瘦。長江泣泣千年淚,全是為君流。
歷盡冬寒春暖,走過萬水千山。為君餐風飲露,倚盡天下欄桿。歷經磨難種種,只想予你香濃玉軟,共你兒女情長,與你風花雪月,伴你地老天荒。
此情無期,一秒鐘不短,一萬年不長。
因為,我始終相信,若有心,天涯咫尺,若無緣,咫尺天涯,地大物博,我只眠一方瘦土。天高云闊,我只剪一片朝霞。波翻浪涌,我只拾一朵浪花。可如今的你,還是去了。任它鴻飛渺渺,了無牽掛。讓我相思成災,心亂如麻。
如果,心已碎,人已離別,那么,在生命的輪回中,那凄凄的長風,是為誰在瀝血,你說;你最后的回眸,是最無奈的決絕,所以,我只能肯求你,在前世今生里,為我保留,一抹純白。
然而,此刻,冷月淡瀉,流云遮幕,一片癡心為君。誓把紅欄倚瘦。我獨守在別橋離渡,看盡風花雪月,等待落日歸舟。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如今的你我有如隔著一層無形的紗,感覺觸手可及,卻是恍若隔世,忘情一夢,原來你是彼岸的花。
如果,注定,我們只能在宿命的邊緣,倆倆相忘。就讓我化作你眼中的一滴淚。在三界以外幻化成河,順流而下,把我前世的落花,葬在你今世的天涯。
時間煮雨,緊握手中沙
風吹樹上花,掠過眼角朱砂,你眉目如畫,遠看著你仿佛望斷了天涯,肺腑柔情隨雨花拍打,不上不下,干脆隨葬了落花,留下滿地牽掛,待下一個枝椏,用如火的玫瑰,絢爛一整個盛夏。
杯酒圍爐夜話,淺嘗心底清茶,耳邊一曲卜卦,誰在夢里尋她。獨自在雨里行走,任雨水擊打傘檐又嘩嘩流下,潮濕的風里寫滿了牽掛,卻又如花一般不舍卻不得不離去,任冰冷洗透喧囂里的浮躁,靜下心來,錯過,也許是為了避免一個過錯,于是淡然,緩緩走過這個有雨的夜,因為等待,或許有一天會恰逢花開。
諾大個江湖,看淡了,不過就是人心而已,而這人心,卻是誰也掌控不了的,所以,離別的感傷,相遇的歡喜,落魄的后悔,掌權的貪婪,而我們,散落在這江湖里,作一枚酸果,一片綠葉,唯一能做的便是守住本心,不論境遇,不論時間,若是擁有了,若是遇見了,就倍加珍惜,至少,在走向失去的這一路上是幸福的,若不能相守,便相忘于江湖,各自安好。
如果還在夢,還在痛,請閉著眼痛下去吧。
這個季節,是梔子花開時候,清香里夾帶了這個季節獨有的一些情緒,譬如曖昧,譬如別離,畢業季,隨著光暈在天幕上逐漸放大而漸漸離去,今日同窗,轉身天涯,菁菁學子們,都懷揣著或金榜題名或衣錦還鄉的夢遠離家鄉,而或許誰也不知道多年后歸來的他們,是否會在現實的風霜底下開始質疑當初的選擇或者用嘲諷他人夢想的語氣掩飾自己的彷徨。
人說,人生就是一場生命的競技,要走的路很長,所以,目光,不能只局限在僅有的前方,把它當做一場旅行,一種修行,我們,在風景里成長,成長成別人眼里的風景,我們,在失去與得到中蛻變,修持本心,如山谷幽蘭一般,在紅塵里獨開一所窗戶,桃源,僅存在自己的心里,而這樣就足夠了。
生活,總是充斥著各式各樣的無奈,只是需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忙碌時,做好自己手里的事,卻也不要忘了最初的想法,學會勉勵自己,去體會這件事帶來的感悟,不要讓心靈麻木,機器一樣的工作著。閑下來的時光,聽聽輕音樂,讓神經舒緩下;翻一翻書卷,感受直通心靈的那抹淡香;打一個電話,與朋友或者家人分享心情;碼一點溫暖的文字,留一個清澈的自己在字里行間守望。
文字,確實是一個很奇妙的方式,通過它,可以將青春永恒停滯,因為它,天涯瞬間變作咫尺。與文字邂逅的日子,天那么藍,風那么輕柔,斜躺在西南的某一處長椅上,恍若到了金庸筆下的江南,又或者長河落日圓的大漠,千里雪飄的北國。我們,在文字里游走,從婉約走到豪放,從奇幻走到史實。感謝文字,讓我們在另一個世界里足夠張揚。
若可,便做一個足夠內斂的男子吧,在歲月長河里,緊握手中的那一點本真,隨波逐流卻不要迷失自我,乘一葉孤舟遠游,任時間割裂過往,也要守住內心的安然,因為勇敢,絕不是過度張揚,任流年如何支離破碎,我自握住手中沙,安好即好。
那葉扁舟,逐放到天涯
昔日,到一水庫游離。那時,初夏的水庫雨過初晴,萬物剛接受過雨水的洗禮,顯得干凈清新,陌上的野花也競相綻放,鳥呤蟬鳴,泥土味和淡淡的松針味隨風飄來,讓人有一種久遠的情懷彌漫開來的懷舊感。
駐足水庫大壩上,遠遠望去,水天相連,只見平靜的湖面上泊著一葉扁舟,不知是故意營造藝術氛圍還是小舟被浪推到了湖中央,還是另作它用。在遠處觀望,柳葉型的小舟停泊在清波微泛的藍色湖面上,看起來是那樣的寥落孤單,卻也別具一番獨特的韻味,猶如一幅展開的時光畫,再配上遠處紅墻黛瓦的村莊和連綿起伏的綠色山丘,無疑不給平凡的水庫周邊環境增添了一層深邃的魅力,好似一幅水墨丹青畫展現在我的面前。
這一看,不禁脫口而出:一葉扁舟……,在場的人或許正有所感,也或許是被我敏感與多情的情杯感染,紛紛談起小舟來!
而那時的我,內心波瀾起伏,善感于自己當時的心情如同那一葉扁舟,看不清溫暖的港灣在哪里;只是無奈的接受被推波助瀾的推到了那個復雜的角度上,內心感覺進退兩難但也只能無言的接受了。
此時想來,也只能迎難而上了,暴風雨不來時靜享風平浪靜的好時光;而電閃雷鳴時,唯有挺直脊梁,任它風吹雨淋,做個淡定的自己,不偏不倚、不躲不閃!
想來,小舟雖時有孤獨寂寞,但也有它的風骨,波濤打來時,它輕搖慢晃,以柔克鋼,以最為獨特的姿勢安然的停留在自己的位置上……。
如此想來,象極了人生,如果我們的人生之舟永遠不敢出航,只想躲避在那個安逸的岸口,隨波逐流,不屑斗轉星移,物是人非,那么,終有一天,我們會腐朽廢棄,被遺忘在那個渡口……。所以,唯有借助波瀾壯闊的大海去歷練一番。話說不經風雨,難見彩虹;不經風雨,怎能長成參天大樹!盡管早已沒有了長成大樹的欲望,那就當是一種人生經歷吧,讓自己更為從容的直面人生!
玄奘大師經過了17年的顛沛流離,翻山越嶺、歷盡種種磨難,最終到達了印度,取回657部佛經,人生有幾個17年?但他把人生中最寶貴的17年獻給了大唐朝,去的時候風華正茂,回來時飽經滄桑、已步入中年,他行徑一百多個國家、見識了當地的風物民情,行程五萬里,他的經歷再現了一代宗師艱苦卓絕的求法歷程,最終成為了一代偉大的思想家、旅行家、哲學家。
我想,誰都想在那個雨后初晴的午后陽光下,將一盞茶喝到無味,將一幅畫畫到無痕,將一頁書讀到無字,將一顆心猜透。享受不勞心勞神的的安逸時光。可花不會因為你的疏離,來年不再盛開;太陽不會因為你的遮躲,來日不再出來;所以,既然做了那葉扁舟,就做到淋漓盡致吧,我作那個舵手,乘風破浪,高高起航。讓輕舟渡上可渡之人,載上可載之心;裝滿熱情的艷陽,也納滿清冷的月光;看此岸春暖花開,嗅彼岸香飄四溢!
但我們的旅程如風,每個人就是風雨中的一粒沙塵、露珠、雨點、或花、或葉、或蝶或網。可終有不同的歸宿和港灣。
花齊放;不要看到那扇半掩的門,就以為是自己的等候。我們得穩穩的撐舵,在盞盞燈塔的照亮下,風雨兼程的沿路出航與返航!
在人生的航程中,別太沉迷于繁瑣的名利,忽略人生除了浮名,還有太多美好值得留戀的東西,如婀娜多姿的美景、明鏡般的湖面、恒古不變的綠水青山,最重要的是追求心中的自己,做到某年某月的某一天,當我們回首往事、追憶往昔時不后悔,做到了問心無愧,那樣我們的一生就無怨無悔了。
人生一世、草木一春,任它花開花落,任不同的角色登臺與謝幕,都順應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做那個純粹的自己,守住心中那一朵蓮,精心培育種在心中的那株菩提!
在人生的航程中,讓我們輕駕那葉扁舟,顛沛前進,把它逐放到天涯!
淺夏,一襲紫色的香
不知不覺之間,季節輕盈的腳步,已涉入夏的城池。每一處,每一景,都以明媚的姿態展示著欣然勃發的喜悅。清空明澈,陽光溫婉,沁入心底的一縷默默歡喜,開始飄渺,繚繞。清淺的時光不露生息地流轉著季節的韻致。
總有幾場不大不小的雨,淋濕這季的思緒,空中清澈而悠長的淡淡花草味道,于潤澤的氣息中飄來。這素雅的芬芳,如此親切而自然。清新飄逸的婉約,柔媚而氣質的優雅,這五月的芳菲,才真真切切地占盡了人間的萬般風情。
遠處,一抹紫色在視線里閃熠。五月里的丁香燦然開放,路邊,坡上,窗前。你見或者不見,丁香花依舊獨自美麗,獨自芬芳,不炫耀,不張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