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計劃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能力水平合理安排每個教學環節。這些教學計劃范文注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主動參與,倡導探究式學習和合作學習。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一
一、教學目的:
(1)通過理論講學和作畫實踐,使學生在掌握色彩基本規律的基礎上,探索和把握水彩藝術的某些特殊表現規律和相應的觀察方法。通過各種不同形、色、質感的物體寫生。使學生熟悉水彩材料性能和表現技巧,鍛煉學生用水粉色彩塑造形體表現物象的能力。(2)通過道具的布局,培養學生處理畫層次,虛實、明暗、形體對比協調的能力。水彩靜物是培養學生油畫繪畫的重要課程,培養學生水粉材料的認識,培養學生色彩,光的運用,強調以寫實主義為基礎。注重個性繪畫語言的發展,在基礎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色彩理論知識。用不同的寫實手法充分地表現出自己對靜物的真實感受。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繼續強調對水彩技巧的把握,鼓勵學生進行實驗性的嘗試。強調學習色彩變化規律,由其是畫面調性的把握,強調畫面色彩總傾向,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對光線、色彩的和諧進一步營造畫面氛圍。對水彩靜物構圖的研究,注意位置以及形式作品基本框架的概念,以表現自己的審美意向和氣氛。并且在傳統構圖的概念上時行突破,拓寬視野加強空間的延伸。水彩靜物畫對于畫家來說,是他們創造性藝術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習畫者來說,則是學習水粉基礎知識、掌握水粉基本語言的最好課題。通過靜物畫的訓練,我們可以初步熟悉水粉性能和特點,了解構思構圖的一般形式法則,提高實施構圖、把握物體色彩造型的能力及加強對物體質感、量感、空間感的表現,研究物體固有色、環境色、光源色的關系,掌握室內光線的一般規律。通過靜物寫生所獲得的能力,也為主題性創作中的環境道具的表現提供了基本的技法語言。
三、教學方法:
注重直觀性教學,在講授的過程中借助畫冊、幻燈、錄像、多媒體和教師示范、結合優秀作品分析等多種形式,提高教學效果。講授、討論:首先通過教師講解理論使學生有對水彩靜物有個大的認識,水彩靜物的發展歷史,其次是老師實際操作演示講解,講解范畫、示范相集合,使學生對油畫靜物有個直觀的認識,然后學生自己開始練習,有什么問題及時給學生解決,講、聽、看、練相結合,反復學習和練習,嚴格按照油畫的做畫步驟學習,從簡單整體入手,完成一張作業。
四、教具與學具。
五、教學步驟及內容講義。
(一)、講授靜物寫生的內容選擇。
(二)、靜物畫的含義:
靜物畫是從表現內容上區別于人物畫和風景畫的畫種名稱。一般說來它是將大自然中一部分自然物或人造物拿來單獨描繪或組合描繪,而且多數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或常用之物。當這些靜態的物品被藝術家創作成靜物畫,成為藝術品時,它能通過人的視覺感官引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聯想、回憶,或欲望、觀感的滿足。
靜物畫在文藝復興之前還沒有成為一個單獨的畫種,只是在壁畫的配景中有一些靜物的描寫。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卡拉瓦喬在1590年左右創作了藝術史上首批靜物寫生,如《盛水果的花籃》;與卡拉瓦喬差不多同時期的西班牙畫家蘇巴朗也畫了類似的水果靜物畫。堪與卡拉瓦喬作品相比美的中國兩宋時期的花鳥畫,可稱中國式的靜物畫。自卡拉瓦喬之后歐洲藝術史上出現了不少以創作靜物畫為主的繪畫大師,如法蘭德斯畫派的斯奈德斯,赫達(荷)、法國18世紀的靜物畫大師夏爾丹等。后來的德拉克洛瓦、庫爾貝、莫奈、雷諾阿、米勒、塞尚、博納爾,包括一些現代的藝術大師如畢加索、馬蒂斯、勃拉克等,都畫靜物畫。可以說西方大多數藝術家在他們的藝術生涯中,都研究靜物畫。靜物畫同樣也經過了寫實的古典畫風格到現代的裝飾變形風格的歷史演變。
(三)、水彩畫概況的發展歷史概況:
水彩畫是使用膠和色粉顏料用水調配繪制的美術作品,其特點是使用方便經濟,顏色比較厚重,便與修改和深入,干話后畫幅表面無光澤不反光。人們使用水質顏料繪畫,具有非常悠久歷史,中國北魏時期開始繪制的敦煌壁畫就是使用膠質的水粉顏料繪制的。在西方最早為古代埃及和巴比倫用來畫壁畫,后來逐漸擴展到全歐洲,并且在意大利得到高度發展。許多現代畫家使用水彩顏料在畫布和紙張上進行繪畫創作,這包括著名的畫家如畢加索、摩爾、布萊克、克里木特和懷斯等,由于工具簡單方便,目前常被列為美術專業的色彩基礎課內容,用水彩來訓練色彩的基本知識,強化學生以色彩塑造形體的能力和審美的.能力。
水粉畫顏色有它的獨特之處,在純度、透明度、干濕變化等幾方面體現了特有的味道和技法,與油畫色有著明顯的區別。水彩色彩顯得明快、艷麗,高于水彩和油畫,遮蓋力僅次于油畫,并有水彩色滲透、融化的滋潤效果,但也有其避端,水彩顏色在濕潤時濃重,干燥后淺淡,所以掌握水粉色干濕變化的規律和控制色彩的銜接的手法是掌握水彩畫技巧的兩個難點。水彩畫由于其獨特特點和優勢被畫家廣泛地應用到書籍、雜志的插圖、裝演設計、廣告招貼、服裝設計、動畫制作等方面。
(四)、繪畫工具和材料。
1、水彩畫顏料。
水彩畫顏料有膏狀和粉狀兩種。膏狀的,裝在瓶子里或者裝在鉛管里,用時比較方便。另一類是干的色粉狀水粉畫顏料,有含膠的和不含膠的兩種,繪畫時可以臨時加水或加膠調和后使用,這個主要是用來畫大的作品。水彩畫顏料質量相差很大,好的顏料顏色是濃縮的,純度高,色質細膩,膠質均勻,保存經久。
2、畫紙。
畫水彩使用的畫紙需要選擇質地較厚、較密,不易吸水,不易變形的紙張。選擇畫紙可以事先涂抹一些清水在紙張的上,如果水分很快被吸收進去,紙色變暗,甚至紙面變得不平,這樣的紙是不宜于用來畫的。
3、水粉畫筆。
畫水彩畫可以使用水彩筆、毛筆、油畫筆、板刷。畫大面積可以使用扁頭筆或小板刷,細小處可以使用尖細的毛筆,狼毫和羊毫為最好。
4、調色用具。
水粉色調色盒,里面分為許多小格,可以裝入較多的顏料,用后以濕潤的布覆蓋,可以保存較長時間顏色不干。
水彩畫也可以用油畫刀作畫也可以用小竹片刮,不同的工具能產生不同的特定效果。
另外在作畫時還要準備一塊吸水布,它是用來吸取畫筆上的多余水分以免在做畫時不好掌握水分。
(五)水粉靜物一般知識。
1:水彩畫的繪制技法,
干畫法和濕畫法、厚畫法和薄畫法。兩類畫法之間可以搭配應用,如可以采用干而厚的畫法或干而薄的畫法,也可采用濕而厚的畫法或濕而薄的畫法等在實際應用中是比較隨便的。
用筆方法可以分為刷、擺、掃、勾、染、罩、揉、點等不同方法,不同的方法產生不同的效果。
2:干畫法。
水彩畫的干畫法是先在畫面上涂上一層顏色,等這層顏色干后,再上另一層或幾層顏色。這種方法便于深入刻畫,但是不易表現顏色的漸變和銜接。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二
聽說,宜賓敘府商城的后面有一家水粉店,那里的水粉在全宜賓很有名,今天我們一家五口專程去嘗嘗。
穿過了大街小巷,我們終于來到了店子門前,這家店子在一個比較偏僻的小道上。這個店子又小、又破舊,從它的`房頂上、墻上、木頭上可以看出它的年齡很大了,像一個年過花甲的老爺爺,但好酒不怕巷子深,來吃肥腸水粉的人很多,這家水粉店常常門庭若市,來遲就沒有位置,只得在外面等。等了很久,終于有一些人走了,我們趕快坐下去,這時老板過來一邊擦桌子,一邊熱情地招呼我們,我對老板說:“老板,我們要五碗肥腸水粉,其中一碗不要辣椒。”老板麻利地對廚師吆喝:“四碗肥腸,一碗小白。”
不一會兒,五碗熱氣騰騰,香味撲鼻的水粉端了上來。只見豆芽白嫩嫩的,水粉晶瑩剔透又細又長,綠油油的蔥花,紅紅的辣子,金燦燦的肥腸,顏色鮮艷,煞是好看。我連忙把作料和勻,嘗了一口:哇!蔥子的清香味、辣子的香辣味,肥腸的肉香味,直往嘴里鉆,真是好吃極了。
為什么這里的水粉這么好吃呢?原來,這里的水粉是在肥腸原湯里面直接煮,非常入味。而其他地方的水粉則是在白開水里面煮好后才放湯,味道自然差得遠了。這也是一門學問,想要做好一件事還真是不易呀!
我們一家人咂著嘴,對這里的肥腸水粉贊不絕口,看來今天真是不枉此行呀!
文檔為doc格式。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三
教案:色彩(水粉)教案第一節-教案作者:透明水色。
[教學目的]:掌握水粉畫的概念、表現形式及在藝術設計中作用、熟悉水粉畫工具材料和表現及對色彩基本常識理解.
[教學重點]:色彩在藝術設計中的作用、熟悉水粉畫工具材料。
[教學難點]:掌握色彩基本常識及水粉顏料調配。
[教學時數]:4學時。
[學習目標]:
1.水粉畫的概念、概況、歷史淵源。
2.工具與材料選擇。
3.色彩基本常識。
十二色相環練習。
[授課形式]:演示、案例分析。
[教學過程]:1、自我介紹(2分鐘左右)。
同學們好,我是你們色彩課的老師。經過了之前4周的結構素描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對物體結構的刻畫方法,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今天就開始色彩這門課程的學習。很榮幸能與大家在一起共同渡過本學期最后一段時間,希望同學們與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2、課程導言部分(5分鐘)。
今天同學們都穿得很漂亮,各種顏色都映入到我們的眼簾。同學們對色彩并不陌生,因為我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生活中到處充滿色彩,正是因為我們擁有陽光,我們才能看清這個多彩的世界,沒有光,便沒有色彩,這是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可以想象: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的山洞里,漆黑一片,毫無色彩可言,而當我們劃亮一根火柴之后,就會產生光,才能夠看到色彩。現在我們就來具體學習今天的課程。
3、正課階段(25分鐘左右)。
色彩,一般有水粉、水彩、油畫及中國畫等表現形式。我們在這里所講的色彩主要是水粉畫。水粉畫是色彩的基礎學科,水粉的覆蓋力較強,便于初學者掌握,水粉畫是介于油畫和水彩畫之間的一種畫種,它有像油畫那樣厚重的一面,覆蓋力較強,可以層層加色,它又有像水彩畫那樣透明、輕靈的一面,鮮明艷麗,可以輕快淋漓地表現對象,她還可以表現中國畫那樣的暈染情趣,也能在美術設計中表現巧妙的構思等。
水粉畫是一種運用水和膠與不透明的粉質混合顏料表現對象的形式,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敦煌壁畫,西方的宗教題材的蛋清畫,古埃及古羅馬的寺廟壁畫等等,都可以說是水粉畫的源頭。就初學者來學,學習水粉畫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彩色的表現,現在同學們就要問了,水粉畫真的有這么神秘嗎?我們該怎樣學習,能達到什么水平呢?--拿出幾張水粉畫給學生觀看,讓學生頭腦中清楚,什么是水粉畫。
對于初學者而言,水粉畫的學習沒有任何快捷的方式可循,只有從最基本的靜物寫生入手,扣緊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扎扎實實一絲不茍地從基礎學起才是真理。
下面我把水粉課的課程安排告訴同學們。
第一周1.掌握色彩的基礎知識。
2.了解色彩的基本規律及一些術語。
3.畫十二色相環及色彩對比練習。
4.單色明暗練習。
第二周:水果的練習。
第三周:陶罐與蘋果的靜物寫生。
第四周:進行水粉靜物組合寫生。
考前復習。
課程總學時40學時,每周8學時,共4周。
理論10學時,實踐30學時。
成績的計算方式是:平時成績占40%,(其中包括平時出勤10%和平時作業30%),期末成績占60%,從數字上可以看出,平時成績占很大的比例,所以如果同學們想考試及格的話,平時成績必須要通過,也就是不能曠課,否則后果可想而知。
在這段時間,同學們不要怕學不會、跟不上,我會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并準備大量范畫,進行說明,做范畫邊畫邊講,對你們進行單個輔導,主要讓你們掌握色彩知識、作畫表現的技能技巧等,為進一步學習色彩構成等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水粉畫是以水作為媒介,這一點,它與水彩畫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畫也可以畫出水彩畫一樣的酣暢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沒有水彩畫透明。它和油畫也有相同點,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蓋能力。而與油畫不同的是,油畫是以油來作媒介,顏色的干濕幾乎沒有變化。而水粉畫則不然,由于水粉畫是以水加粉的形式來出現的,干濕變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現力介于油畫和水彩畫之間。水彩畫的特點是顏色透明,通過深色對淺色的疊加來表現對象。而水粉畫的表現特點是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如果在有顏色的底子上覆蓋或疊加,那么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加法,底層的色彩多少都會對表層的顏色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它較難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經驗的畫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這種特性來表達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藝術魅力。
二、二、水粉畫工具與材料的選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水粉作畫過程中,讓描繪對象得到充分表現,取得理想效果,必先了解、掌握水粉畫的材料與工具,并能熟練的運用。
1、用筆:
水粉畫的用筆隨意,可供選擇的筆種類較多如:水粉筆、水彩筆、油畫筆、國畫筆、化妝筆、刮刀和自制筆等,作畫者可以針對自己的作畫習慣以及對筆的喜愛程度進行選擇。一般水粉畫的筆要求筆鋒要求有圓、方、尖集扁以及大小之別,便于表現任何刻畫對象。
選筆注意的幾個問題:
1)、彈性。
a、羊毛,彈性較差,調色時含顏料太多,太軟不好運筆。
b、而尼龍毛彈性比較大,調色時含顏料較少。
c、狼毫、羊尾毛彈性比較適中,作畫的時候手感好,易掌握。當然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習慣來選用。
2、紙張:
水粉畫用紙也比較隨意,一般選用較硬較厚的紙張,甚至連報紙、白板紙裱在板上也可以畫風景畫或廣告畫。而松軟的紙易打皺,太硬脆的紙容易斷裂,油畫紙及雙膠紙根本不吸水也難掛色,都不宜選用畫水粉畫。嚴格講,畫好和保存一張好的水粉畫,最好還是選用水粉、水彩、卡片等紙、他們既方便又好用,其畫面效果能長期保存。
3、顏料:
目前市場經常見到的水粉顏料有:鈦白、檸檬黃、淡黃、中黃、深黃、士黃、桔紅、朱紅、大紅、夕陽紅、暑紅、深紅、桃紅、玫瑰紅、紫羅蘭、青蓮、群青、深藍、普藍、翠綠、草綠、淡綠、熟褐、深褐色、褐色、黑等,有了這些顏色,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色彩豐富、生動的水粉畫了。水粉畫顏色有錫裝、瓶裝兩種。
4、調色盒或調色板:
使用調色盒時盡量把顏料擠滿,擠少反而會干得很快以致造成浪費。(調色盒里的色要冷色與暖色分開放以便用色方便。)。
黃色--淡黃,中黃,土黃,
橙色--桔黃,桔紅,肉色。
紅色--朱紅,大紅,玫瑰紅,深紅,
紫色--紫羅蘭,青蓮,藍蓮。
藍色--湖藍,天藍,鈷藍,群青,普藍。
綠色--淡綠,粉綠,淺綠,草綠,橄欖綠,翠綠,墨綠。
棕色--赭石,熟褐,灰色黑色。
5、清理工具:
做畫時需準備一個合適的洗筆筒,如小塑料桶、大的罐頭瓶。一般口要大一些,便于在緊張作畫時快速在水中涮筆。另外做畫時還要準備一個海綿或找一塊吸水性較強的布作為清理工具。它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1)當清洗筆時筆頭總是戴上很多水,有這個工具就可用筆往上輕輕一抹,可吸取筆尖上多余的.水。
(2)當調色過稀或筆頭著色過多時,也可在上面控制筆頭的水分及顏色的多少,尤其在畫面需要干畫法時,這種清理工具就顯得很重要。此外做完后,還能用抹布清理調色板,保持作畫工具整潔。
水粉筆用完之后要清洗干凈,用抹布把筆擦干。保養得當可延長筆的使用壽命。
6、小噴壺:
顏料盒使用完之后在顏料上噴一層水,再蓋上盒蓋,以免顏料干的過快,這樣我們在下一次使用時顏料不會干,直接就能使用。濕潤程度能連續保持一個星期以上。如果保養得不好,顏料干了,用筆就蘸不起來顏色,而且想要調的顏色調和的也不均勻。
了解了這些工具材料,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關于色彩的基本知識。
三、色彩基本知識。
1、色彩的分類:
1)原色:是指任何顏料都無法混合調配出來的顏色,其本身不能被分解為其他顏色。即紅、黃、藍稱為三原色。
2)間色(二次色):用三原色中任何兩種顏色相混合而產生出的顏色,例如:
紅+黃=橙。
黃+藍=綠。
藍+紅=紫。
那么橙、綠、紫就是間色,也稱三間色。
/p3)復色(三次色):由兩間色或三種原色混合而成的顏色稱為復色。(紅橙、黃橙、黃綠、藍綠、藍紫、紅紫)。
/p4)補色:把兩種顏色按一定比例相混合成為灰,黑時,這兩種顏色就成為互補色。
紅--綠。
黃--紫。
藍--橙。
2、色彩的屬性:也稱色彩的三要素:
1)色相:色彩的相貌,即色彩的名稱。如紅,橙,黃,綠,藍,紫。
2)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如淺綠、中綠,深綠,墨綠。
3)純度:色彩的鮮明飽和度,在顏色中摻入白色,黑色,顏色就不純了,摻如的越多就越不飽和。
3、色彩對比:
1)冷暖對比:當見到紅色,橙色、黃色就會聯想到火,太陽的炙熱和溫暖,在心理上產生暖的感覺,因此把紅色,橙色、黃色稱為暖色。當見到藍色,綠色,紫色等就會聯想到海水,樹木的陰涼,在心理上產生涼和冷的感覺,因此把藍色,綠色,紫色稱為冷色。色彩的冷暖感覺是相對而言的,如橘紅和大紅,橘紅就為暖色。普藍和群青,群青就為暖色。這就說明了每種顏色的冷暖要靠相互的比較來定。
2)明暗對比、
3)純度對比、
4)補色對比。
4、色彩的三大變化規律: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
當光線照射到物體的表面時,由于物體不同,其吸收與反射的色光也不相同,也就是說物體的色彩不同。如果我們仔細的觀察就會發現物體的色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光源,環境,有著一定的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因此,我們把構成物體色彩的因素,歸納為固有色,光源色和環境色三大色彩的變化規律。
1)固有色:固有色是在通常穩定的日光下物體本身呈現的顏色。如:紅色的西瓜,黃色的鴨梨。
2)光源色:光源的顏色。正如我們所感受的那樣,白熾燈泡是暖黃光,熒光燈管是冷紫光,早晨,傍晚,陰天,晴天,光線都有不同的顏色。
3)環境色:環境色。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四
水粉是水粉顏料的簡稱,在我國有多種稱呼如”宣傳色“等,與丙烯顏料(或稱“濃縮廣告畫顏料”)相比覆蓋力較弱。[1]屬于水彩中特殊的一種,即不透明水彩顏料。由于廉價,易學易用,常用于初學者學習色彩畫的入門畫材,其用法模擬油畫技法或水彩技法。
二、水粉造句。
1、她主要是畫油畫,但對丙烯,水粉畫,鋼筆和水彩畫也很感興趣。
2、在水粉和冷霜中鈦白粉可減弱油膩及透明的感覺。
3、這部水粉畫中,環繞著小天使的是各種各樣的美容產品和其他的物品。
4、目的:調查工作模型中超硬石膏的用量并分類,便于在應用中控制水粉比,提高模型質量,節約材料。
5、水粉畫在我國近現代美術史上是一個有著特殊意義的畫種。
6、將分類應用于臨床工作,可以定量控制水粉比,提高模型質量,節約材料。
7、孩子們玩水粉,乙烯顏料,蠟筆,粉筆,閃光筆,更重要的是通過藝術和故事探索形,色,質地的世界。
8、靜物造型;單色水粉;色調把握;局部刻畫;水分控制;顏料使用。
9、水粉畫,蠟筆和紙張上的油墨規定。
10、通過對其歷史性的回顧,多角度論述了水粉畫的歷史形成以及在我國的普及與發展。
11、從那時起女仆就一直去花花公子的店里拿胭脂水粉,而把牧師的錢存了下來。
12、美術顏料主要包括:丙烯顏料(亞克力顏料),水彩顏料,水粉顏料,水彩粉餅,玻璃畫顏料,手指畫顏料,苗族銀飾等。
13、當牧師的女人看到這些胭脂水粉比以前買的好了很多,就問女仆是何原因讓牧師如此開心。
14、水粉風景畫寫生,因材料簡單、攜帶方便被廣泛應用于教學。
15、洛儷塔·夜包裝盒由極夜光暈紋飾,極具水粉質感的鑲金雪晶體為這款茴香色奩匣錦上添花。
16、第二部分是對南京市普通中學水彩(水粉)畫教學現狀的調查。
17、但是她最值得關注的還不僅僅這些,鄧老師多年來一直堅持美術創作,創作內容涵蓋水墨畫、油畫、水粉畫和速寫。
18、冷色調的藍色使四壁、天花板的冬季型白色調以及水粉畫色彩更具特性,突出黑色和所有點綴性附色。
19、畫廊面向國內外承辦各種風格的展覽,并長期陳列與銷售油畫、國畫、版畫、雕塑、水粉和中國民間藝術品。
20、國畫、油畫、水粉畫、漫畫、蠟筆畫均可。
21、此畫使用丙烯樹脂、水粉、服飾涂料等多種顏料畫在宣紙上。
22、基礎美術教育的歷史和現實調查也證明水彩(水粉)畫在普通中學是非常受學生歡迎的課程。
23、印象色彩美術教育是從開始實施的特色教育活動,對全校學生實施油棒畫、水粉畫的教學。
24、水粉畫畫刀技法無古法可循,盡可根據個人愿望,以最自由的方式去嘗試、實驗、研究和創造。
25、本文第六部分依據普通中學水彩(水粉)畫的教學現狀,結合研究過程,提出了研究反思和建議。
26、繪畫課程:素描,兒童繪畫,油畫,水粉畫,水彩畫,漫畫,速寫,水彩。
27、水彩這門畫種不同于其他畫種,尤其不同于充滿令人厭煩的糟糕水粉表達。
28、傳統的時裝畫課程主要講解用水粉、水彩形式逼真的再現設計主題。
29、作者翻頁揭示了一個非洲大象和她迷人的小腿,雙頁的水粉畫。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五
活動目標:
1、能大膽的運用水粉畫的形式勾畫人物的臉部輪廓和發型特點。
2、學習正確的運用毛筆進行彩繪寫生。
活動準備:
1、請幼兒互相觀察好朋友的長相、發型等主要的外形特征。
2、顏料、毛筆、漱筆筒、調色盤、飯衣等作畫工具。
活動過程:
1、談話導入。
今天活動之前我們先唱首歌吧!(師生共同唱《拉拉勾》)。
“你的好朋友是誰?他長什么樣子?”
“你喜歡你的好朋友嗎,為什么?”通過引導幼兒講述好朋友的好,加深幼兒對同伴、朋友之間的愛的理解。
老師小結:好朋友不僅陪你玩,還能在你有困難的時候幫助你。我們一起來畫畫我們的好朋友吧。
3、師生互動學習,畫好朋友。
(1)先畫一個大大的圓,這是什么?這是好朋友的臉。我們親親她,對好朋友說:我親親你的臉。好朋友的臉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觀察分析好朋友臉部輪廓和色彩特征,學習用不同的`顏色平涂。)臉上還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引導幼兒添畫五官)。
(2)好朋友的頭發是什么樣子的?是什么顏色的?選擇主要的顏色,添加少許其他顏色平涂。
(3)整個主體完成以后,要將背景完成。在繪制背景的時候要注意簡練,美觀。不可再瑣碎繁雜,要與美麗豐富的主體形成對比,使畫面更加的美麗。
4、幼兒繪畫,教師巡回指導。
(1)運用水粉顏料畫出好朋友的主要特征。
(2)幫助幼兒分析好朋友的臉部色彩有些什么變化和特點。
5、結束活動。
(1)幼兒作品展示,互相交流。
(2)將幼兒作品布置在主題墻上。
延伸活動:
可設計作品外框,做成照片形式并張貼于室內,讓幼兒互相欣賞,學習。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六
一、教學目的:
(1)通過理論講學和作畫實踐,使學生在掌握色彩基本規律的基礎上,探索和把握水彩藝術的某些特殊表現規律和相應的觀察方法。通過各種不同形、色、質感的物體寫生。使學生熟悉水彩材料性能和表現技巧,鍛煉學生用水粉色彩塑造形體表現物象的能力。(2)通過道具的布局,培養學生處理畫層次,虛實、明暗、形體對比協調的能力。水彩靜物是培養學生油畫繪畫的重要課程,培養學生水粉材料的認識,培養學生色彩,光的運用,強調以寫實主義為基礎。注重個性繪畫語言的發展,在基礎教學中指導學生運用色彩理論知識。用不同的寫實手法充分地表現出自己對靜物的真實感受。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繼續強調對水彩技巧的把握,鼓勵學生進行實驗性的嘗試。強調學習色彩變化規律,由其是畫面調性的把握,強調畫面色彩總傾向,并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通過對光線、色彩的和諧進一步營造畫面氛圍。對水彩靜物構圖的研究,注意位置以及形式作品基本框架的概念,以表現自己的審美意向和氣氛。并且在傳統構圖的概念上時行突破,拓寬視野加強空間的延伸。水彩靜物畫對于畫家來說,是他們創造性藝術思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于習畫者來說,則是學習水粉基礎知識、掌握水粉基本語言的最好課題。通過靜物畫的訓練,我們可以初步熟悉水粉性能和特點,了解構思構圖的一般形式法則,提高實施構圖、把握物體色彩造型的能力及加強對物體質感、量感、空間感的表現,研究物體固有色、環境色、光源色的關系,掌握室內光線的一般規律。通過靜物寫生所獲得的能力,也為主題性創作中的環境道具的表現提供了基本的技法語言。
三、教學方法:
注重直觀性教學,在講授的過程中借助畫冊、幻燈、錄像、多媒體和教師示范、結合優秀作品分析等多種形式,提高教學效果。講授、討論:首先通過教師講解理論使學生有對水彩靜物有個大的認識,水彩靜物的發展歷史,其次是老師實際操作演示講解,講解范畫、示范相集合,使學生對油畫靜物有個直觀的認識,然后學生自己開始練習,有什么問題及時給學生解決,講、聽、看、練相結合,反復學習和練習,嚴格按照油畫的做畫步驟學習,從簡單整體入手,完成一張作業。
四、教具與學具。
五、教學步驟及內容講義。
(一)、講授靜物寫生的內容選擇。
(二)、靜物畫的含義:
靜物畫是從表現內容上區別于人物畫和風景畫的畫種名稱。一般說來它是將大自然中一部分自然物或人造物拿來單獨描繪或組合描繪,而且多數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或常用之物。當這些靜態的物品被藝術家創作成靜物畫,成為藝術品時,它能通過人的視覺感官引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聯想、回憶,或欲望、觀感的滿足。
靜物畫在文藝復興之前還沒有成為一個單獨的畫種,只是在壁畫的配景中有一些靜物的描寫。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家卡拉瓦喬在1590年左右創作了藝術史上首批靜物寫生,如《盛水果的花籃》;與卡拉瓦喬差不多同時期的西班牙畫家蘇巴朗也畫了類似的水果靜物畫。堪與卡拉瓦喬作品相比美的中國兩宋時期的花鳥畫,可稱中國式的靜物畫。自卡拉瓦喬之后歐洲藝術史上出現了不少以創作靜物畫為主的繪畫大師,如法蘭德斯畫派的斯奈德斯,赫達(荷)、法國18世紀的靜物畫大師夏爾丹等。后來的德拉克洛瓦、庫爾貝、莫奈、雷諾阿、米勒、塞尚、博納爾,包括一些現代的藝術大師如畢加索、馬蒂斯、勃拉克等,都畫靜物畫。可以說西方大多數藝術家在他們的藝術生涯中,都研究靜物畫。靜物畫同樣也經過了寫實的古典畫風格到現代的裝飾變形風格的歷史演變。
(三)、水彩畫概況的發展歷史概況:
水彩畫是使用膠和色粉顏料用水調配繪制的美術作品,其特點是使用方便經濟,顏色比較厚重,便與修改和深入,干話后畫幅表面無光澤不反光。人們使用水質顏料繪畫,具有非常悠久歷史,中國北魏時期開始繪制的敦煌壁畫就是使用膠質的水粉顏料繪制的。在西方最早為古代埃及和巴比倫用來畫壁畫,后來逐漸擴展到全歐洲,并且在意大利得到高度發展。許多現代畫家使用水彩顏料在畫布和紙張上進行繪畫創作,這包括著名的畫家如畢加索、摩爾、布萊克、克里木特和懷斯等,由于工具簡單方便,目前常被列為美術專業的色彩基礎課內容,用水彩來訓練色彩的基本知識,強化學生以色彩塑造形體的能力和審美的能力。
水粉畫顏色有它的獨特之處,在純度、透明度、干濕變化等幾方面體現了特有的味道和技法,與油畫色有著明顯的區別。水彩色彩顯得明快、艷麗,高于水彩和油畫,遮蓋力僅次于油畫,并有水彩色滲透、融化的滋潤效果,但也有其避端,水彩顏色在濕潤時濃重,干燥后淺淡,所以掌握水粉色干濕變化的規律和控制色彩的銜接的手法是掌握水彩畫技巧的兩個難點。水彩畫由于其獨特特點和優勢被畫家廣泛地應用到書籍、雜志的插圖、裝演設計、廣告招貼、服裝設計、動畫制作等方面。
(四)、繪畫工具和材料。
1、水彩畫顏料。
水彩畫顏料有膏狀和粉狀兩種。膏狀的,裝在瓶子里或者裝在鉛管里,用時比較方便。另一類是干的色粉狀水粉畫顏料,有含膠的和不含膠的兩種,繪畫時可以臨時加水或加膠調和后使用,這個主要是用來畫大的作品。水彩畫顏料質量相差很大,好的顏料顏色是濃縮的,純度高,色質細膩,膠質均勻,保存經久。
2、畫紙。
畫水彩使用的畫紙需要選擇質地較厚、較密,不易吸水,不易變形的紙張。選擇畫紙可以事先涂抹一些清水在紙張的上,如果水分很快被吸收進去,紙色變暗,甚至紙面變得不平,這樣的紙是不宜于用來畫的。
3、水粉畫筆。
畫水彩畫可以使用水彩筆、毛筆、油畫筆、板刷。畫大面積可以使用扁頭筆或小板刷,細小處可以使用尖細的毛筆,狼毫和羊毫為最好。
4、調色用具。
水粉色調色盒,里面分為許多小格,可以裝入較多的顏料,用后以濕潤的布覆蓋,可以保存較長時間顏色不干。
水彩畫也可以用油畫刀作畫也可以用小竹片刮,不同的工具能產生不同的特定效果。
另外在作畫時還要準備一塊吸水布,它是用來吸取畫筆上的多余水分以免在做畫時不好掌握水分。
(五)水粉靜物一般知識。
1:水彩畫的繪制技法,
干畫法和濕畫法、厚畫法和薄畫法。兩類畫法之間可以搭配應用,如可以采用干而厚的畫法或干而薄的畫法,也可采用濕而厚的畫法或濕而薄的畫法等在實際應用中是比較隨便的。
用筆方法可以分為刷、擺、掃、勾、染、罩、揉、點等不同方法,不同的方法產生不同的效果。
2:干畫法。
水彩畫的干畫法是先在畫面上涂上一層顏色,等這層顏色干后,再上另一層或幾層顏色。這種方法便于深入刻畫,但是不易表現顏色的漸變和銜接。
3:濕畫法。
濕畫法是趁顏色未干時銜接顏色,用水量稍多,可以取得柔和過渡的效果。這種方法顏色變化得自然、滋潤,吸收了水彩畫的某些技法。濕畫法柔和自然的效果是干畫法達不到的,但是濕畫法的顏色效果干濕變化大,不易掌握。
4:厚畫法。
水彩畫的厚畫法是指調配和涂繪顏色時,盡量少用或者不用水,因此涂上去的顏色不透明,遮蓋力強,干濕變化較小,還可以顯示筆觸和肌理,可以刻劃出豐富、確切的色彩變化,有些類似油畫的直接畫法。
5:薄畫法。
水彩畫的薄畫法是指著色時在顏料中加入適量水分,使顏色變得稀薄透明一些,在覆蓋顏色后仍然能夠適當透出底層顏料的色彩。這種方法可以用來罩色。薄畫法有些接近水彩的畫法。
6:點彩畫法。
這種畫法吸收了后期印象派的`點彩筆法,在點彩水粉中分純色點彩和復色點彩,畫完后使畫面離開一定距離,利用視覺混合的原理顏色在視覺上就會混合在一起。
(六)色彩一般知識。
1:三原色、間色、復色:顏料的三原色是品紅、品青、淺黃。三原色可以混合出多種多樣的顏色,不過不能調配出黑色,只能混合出深灰色。顏料的間色是原色相混合而形成的二次色,間色是大紅、中綠、紫。復色,把不同的間色互相混合可以產生三次色,這叫復色。把三種原色相混合也可以產生復色;或者在顏料的原色中,加入一定分量的黑色,也可以產生復色。
2: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純度。
色相:就是色彩本身的相貌。
明度:是指色彩本身是明暗深淺變化。
純度:是指色彩本身的飽和度,飽和度高純度越高,飽和度底色相越低。
3:光影色彩規律:
光源色:
光源色有日光、天光、燈光(熒光燈是偏冷的紫色,白熾燈是暖暖的橙色)。
一般受光部分與背尤部分的色彩冷暖傾向正好相反,在用色彩時要特別注意。
固有色。
即物體自身的顏色,一般出現在物體的受光部和灰面,物體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一下,也可能產生不同的變化。
環境色:物體受到光照后,具有反射作用,除吸收一定的光外,也能反射到周圍的物體。尤其是光滑的反映較明顯。有句話說的好,說學習畫色彩就是學習畫環境色的,說出了環境色的重要性,環境色豐富了畫面的色彩。
空間色:隨著物體與我們之間距離的增大,它會染上一層空氣的顏色,距離越遠,不同物體的顏色越為接近,在風景畫中尤為突出。
(七)、水彩寫生畫時容易出現的問題:
畫面“生”、“灰”、“粉”、“臟”、“花”、“焦”現象。
生:顏色必須經過適當調配,才能表現自然的光色效果,完全用錫管中擠出來的顏色畫到畫面上去,在明度、純度和色相上很難符合客觀色彩的要求,容易給人以生硬的感覺。有時雖然經過調合,但調得不準,不符合對象的色彩關系,也會有生硬的感覺。因此,特別要注意,不宜用原色或飽和度較高的顏色作畫,上色彩要考慮冷暖關系,環境條件,色相傾向的變化,這樣可以避免顏色“生”或者說“火”。
灰:畫面灰與灰色調子是兩回事。畫得灰則是由于沒有表現好或觀察方法不正確而產生的毛病。一方面灰是黑、白、灰沒有拉不開,該亮的地方不夠亮,該重的地方又不夠重,對比關系差,另方面畫面灰暗,是色彩調配得混濁,缺乏冷暖對比,色彩相不明確,或冷暖色運用混亂所形成的,處理好這對矛盾,畫面才會響亮。
粉:畫面上有粉氣其原因是冷暖關系不對,黑、白、灰沒有拉開,色彩相不明確,這是粉氣的主要原因,中間灰色沒有塊冷暖都會造成粉氣,白色塊沒有冷暖變化,不能用純白否則就生、粉。深色地方從冷暖和環境色的影響上要更明確,否則也是造成粉的原因,另外還要注意注意亮部灰色與暗部灰色應有區別,色度上也要分明白。
臟:顏色混合太多,形成顏料中三原色色素相等,再是加工次數多,色性又不明確,色彩相不明確,一會兒涂一遍暖色,一會兒又涂一遍冷色;修修改改,水跡斑斑也是臟的原因。解決辦法是:要注意冷暖色變化,以在復色中以一個色彩為主,用筆不宜過度地來回掃、刷、擦。
花:花的原因主要是缺少整體觀念,用色零亂,素描明暗關系混亂,用筆碎,沒有節奏,該虛的地方不虛,不需要具體的地方畫得太具體,整個畫面瑣碎零亂。這主要是素描關系問題,把素描關系搞準,同時理解色彩上和諧與對比關系。
焦:到處濫用褐色,又加進冷色,造成焦褐色,似乎有燒焦的感覺;或者以毛糙的于筆擦,
色性發揮不出來,也會顯得焦;應多注意色彩的調配和畫面的色彩關系特別要注意明度發生變化,色相也要發生變化。
(八)、水彩靜物做畫步驟:
1:形的感受與分析:觀察對象容貌。
2:用鉛筆起形,反復推巧比例關系,把大體的輪廓畫出來,畫結構,注意構圖,背景等關系。
3:畫大體色,留住偶然出現的筆觸效果。大體色要解決大的色彩關系,畫主體形的暗部色彩,上大體色可以水稀釋顏料,用大筆和自由奔放的筆觸涂出空間關系,先大后小,先后后前,先重后輕,先淡后濃。按這樣的次序上色,畫面容易形成節奏感。
4:深入刻畫:深入刻畫是在大體色的基礎上進行的,其目的是豐富大體色并達到形色結合,顯示對象的空間感、質量感和色彩感。深人刻畫切忌脫離整體,死摳局部。整體是最基本的、最重要的。要注意色彩在體積上隨著面的轉折,而轉換著冷暖關系。一般說來,是以冷-暖-冷-暖的次序轉換。
5:調整整體關系整體收拾:在局部深人刻畫完,應當在形色結合方面顯示出總體的和諧。這時將畫面與畫者拉開一定的距離,整體檢查之:大關系是否醒目;形色結合是否有不當之處;神態是否抓住;前后空間關系是否恰當。如發現不和諧之處,應當以自己的最初感覺為準繩,加以適當調整。如有無結構上的不舒服處;色彩的節奏序列是否和諧;光照的統一是否合理;大的對比是否鮮明;該精到刻畫之處是否達到目的;是否存在某些部分過于瑣碎,等等。最后的工作往往是多用眼,少用手,看準了才去動。
六、作業布置。
完成1張作業、尺寸:80*60cm。前1周要求完成整體效果,最后1周強調要求進行完整、深入寫實創作性的來完成畫面。
七、作業批改。
七、成績考試。
學生的平常出勤和完成作業情況占百分30,考試作業占百分70,本課程為獨立單元訓練,不設期末考試,課程結束作業成績為期終考試成績,隨堂考試打出考試成績。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七
色彩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夠影響我們的情緒和感受。而水粉是一種常用的繪畫材料,可以通過其獨特的質感和顏色效果來表現色彩。在我的藝術學習中,我逐漸發現了色彩水粉的魅力,并從中得到了許多心得與體會。
第二段:感受水粉帶來的柔和和流動性。
水粉的顏料與水分混合后可以產生柔和的顏色。每一次在畫紙上涂抹時,顏色都能夠漸變,從濃到淡,給人一種柔和而溫情的感覺。由于水粉的涂抹方式特殊,能夠在顏料與水的交融中產生獨特的流動效果,使畫面充滿了動感,給人以活力的感覺。經常使用水粉繪畫,我學會了在作品中注重色彩和示意,使得畫面更加生動和富有表現力。
第三段:體驗色彩水粉帶來的輕盈和透明感。
色彩水粉的顏料非常輕巧,不論是攜帶還是使用都非常方便。在繪畫過程中,只需輕輕一觸,畫筆就可以順暢地滑過紙面,給人以輕盈的感受。同時,水粉還有一種獨特的透明感,使得畫面仿佛可以穿透,散發出一種清新的氣息。我喜歡在繪畫時利用這種透明感,通過疊加不同的顏色,使得畫面更具深度和層次感,讓作品更加生動。
第四段:探索色彩水粉的混色效果。
色彩水粉的混色效果令人著迷。由于水粉的顏料較為透明,當不同的顏色混合在一起時,可以產生出許多絢麗的效果。通過對水粉的混合和變換,我發現可以創造出許多獨特的色調和色彩層次。在我的繪畫中,經常運用混色技巧來表達我所想要傳達的情緒和意境,使得作品更具個性和獨特性。
第五段:水粉帶來的創作樂趣與成長。
使用色彩水粉進行繪畫,每一次的創作都給我帶來無盡的樂趣和成長。通過探索和實踐,我逐漸掌握了色彩水粉的使用技巧,學會了如何運用顏色和層次來傳達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水粉的特性和魅力激發了我的創作靈感,讓我體驗到藝術創作的無限可能性。在我成長為一名藝術家的道路上,色彩水粉始終是我不可或缺的工具和伙伴。
總結:色彩水粉帶給我無盡的探索與創作樂趣。它的柔和和流動性讓我的作品充滿生機,它的輕盈和透明感讓我的畫面更具層次和深度,它的混色效果讓我的色彩更加豐富多彩。通過色彩水粉的運用,我不僅感受到了繪畫的樂趣,還重塑了對色彩的理解和對藝術的熱愛。這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繼續追求藝術的決心,并充滿信心去探索更多有關色彩和繪畫的奧秘。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八
學前教育專業陳媛。
一、概述。
水粉畫是使用水調合粉質顏料繪制而成的一種畫。它的色彩可以在畫面上產生艷麗、柔潤、明亮、渾厚等藝術效果。水粉畫的性質和技法,與油畫和水彩畫有著緊密的聯系。它與水彩畫一樣都使用水溶性顏料,如用不透明的水粉顏料以較多的水分調配時,也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水彩效果,但在水色的活動性與透明性方面,則無法與水彩畫相比擬。因此,水粉畫一般并不使用多水分調色的方法,而采用白粉色調節色彩的明度,以厚畫的方法來顯示自己獨特的色彩效果。
二、教學設計思路。
1、認知與技能:
通過水粉靜物寫生,進一步鞏固色彩基礎知識,加深對水粉寫生色彩的認識,初步提高色彩寫生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
因材施教,運用示范式、講授式、體驗式等教學方法。
3、情感與價值觀:
通過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對各種物體色彩造型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
三、教學的重點、難點:
1、課程的重點:
1)進一步加深對色彩原理變化規律的認識。
2)掌握水粉畫工具材料的性能、特點和水粉畫作畫的方法、步驟。
2、課程的難點:
1)水粉繪畫工具、材料的運用和水粉繪畫語言的表現。
四、教學策略:
1)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學生首先在認識上明了水粉畫工具、材料的性能和水粉畫的特點。
2)通過水粉畫作品同油畫、水彩畫作品的分析、比較,讓學生獲得對水粉畫特點的感性認識。
3)進行水粉畫靜物寫生的教學示范,讓學生直觀地了解水粉畫。4)充分利用學校美術專業生的畫室硬件環境,進行情景直觀教學。5)在學生作業過程中,針對個別情況,進行輔導。6)整體感悟局部示范體驗。
五、教學方式:
講授式、示范式、體驗式、展示式。
六、教具與學具:
教材、示范圖、照片、水粉繪畫工具、水粉畫課件。
七、課程設置:教學過程:
1、水粉的概念、特點及其作用。(講授式)。
1)概念:水粉畫是介于水彩畫與油畫之間的一個畫種。水粉也是以水為媒介調和顏料,水粉畫和水彩畫的不同在于顏料性能的不同。
2)特點:水粉畫的顏料是粉質的,具有不透明性,這一性能上的不同,決定了作畫步驟、表現方法上的不同。水粉畫既可以借鑒油畫的塑造手段,又可依據水彩畫的表現技法,還可以將兩種方法兼容并用。
3)用途:水粉顏料適合運用多種表現手法,具有廣泛的用途,在我們學習色彩時,許多作品可以用水粉顏料完成。如:連環畫、卡通畫、廣告畫、宣傳畫以及設計草圖、繪畫創作、裝飾畫等等。
2、色彩的原理(講授式)。
色彩三要素:色相、.純度、明度。
原色、間色、復色、色相環、同種色、類似色、色彩的冷暖、色彩的對比、補色、有彩色和無彩色等。
寫生色彩三要素: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顏料的三原色和光的三原色。
色彩的對比:明度對比、色相對比、純度對比色彩的調和。
色彩的漲縮色彩的前進色調。
2、水粉畫技法。
1)2)干畫法、濕畫法、干濕結合的畫法。
水粉畫的用筆:涂、擺、點、勾、堆、掃等。
3、作畫步驟。
1)2)整體感悟(展示式)。
局部(蘋果)示范(示范式)。
八、體驗學習:
1、作業布置:
內容:同學們自己感興趣的物品。
要求:
1)構圖完整。
2)色彩關系力求和諧。
3)能大膽運用色彩原理和水粉畫技法去表達自己內心的感受就可以了。4)色調明確,可適當地變換色彩。
2、作業展評:
評選出優秀作業,指出不足之處,以求共同提高。
九、課后反思:。
通過初步的教學,我明白了要教好學生的繪畫成績還得要先分析學生,讀懂學生。這樣才能對不同的學生施以不同的教法。膽小的學生多鼓勵,還要給以更多的關懷;性格粗獷的學生在保留他們作畫大氣的基礎上教以細膩的畫法;過于拘謹的學生有時候就要他們多想象,用想象去組織畫面構圖。這樣一來,很多學生繪畫成績提高很快,也避免了很多因習慣而造成的難以糾正的錯誤畫法,為學生們以后的進一步深造打下扎實的基本功。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九
楊威。
[課型]專業理論課。
[教學目標]水粉靜物離不開構圖,就像我們寫文章離不開章法一樣,是繪畫創作的基礎。通過本節課程,讓學生了解并掌握構圖規律,并能熟練運用。
[教學重點]取景構圖、均衡與多樣統一。
[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室理論講解、讀圖法、分析歸納法、練習法。
[課程導入]上一階段課程中,我們進行了寫生練習,但在寫生過程中,我發現構圖問題常常被很多同學所忽視(圖)。[提問:作業中存在哪些構圖問題?]雖然他們在物體的造型和畫面的色調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但仍然得不到很好的畫面效果,因為他們沒有重視畫面的構圖。特別是現在美術高考專業考試的色彩試題很多是靜物默寫,因此畫面的構圖問題就顯得尤其重要。俗話說“萬丈高樓平地起”,在水粉靜物中,構圖的重要性好比是高樓的地基。在這里我們就著重談談怎樣避免出現像作業中存在的構圖問題。
[教學過程]那什么是構圖呢?構圖的概念:所謂構圖就是面對一組靜物,如何將其安排到畫面的空間結構之中,使之自然、優美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也就是中國古代畫論中所說的“經營位置”。
通俗地講,就是在畫紙上面考慮物體畫多大、空間留多少,“上下、左右、高矮、疏密”這些構圖因素怎么安排。獨具匠心或優雅舒適的構圖,會使你的作品增添無窮的魅力。
既然構圖如此重要,我們怎樣來學習它呢?這就需要了解和掌握構圖的原理和規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無不是對立統一的,作為繪畫技巧的一個組成部分,“對立統一”也是構圖的規律,也有的書上將其稱為“均衡與多樣統一”,即既要有對比和變化,又要能和諧統一,反對呆板、平均、完全對稱和無對比關系。
[教師]那么具體來講,在構圖中要注意那些方面的問題呢?[學生]。。。
[教師]回答的不錯!下面就讓我們具體分析一下。
一、取景構圖。
我們將從角度、視點、取景和如何應對不理想角度構圖這四個方面來理解。
1、角度。從所給的圖1-3中我們可以看到,同一組靜物從不同角度拍攝的照片,其效果有明顯的的差別。因此畫前盡量選擇一個你滿意的角度。
2、視點。圖4-6是同一組靜物在同一角度,由于視點高低不同,物體的組合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圖4,視點很低,物體前后重疊,但物體間的高低差容易觀察出來。圖5,水果的重疊減少了一些,這是通常作畫采用的視點。圖6,視點較高,物體的前后位置十分清楚,構圖比較飽滿。
3、取景(構圖形式)。取景構圖,畫幅有橫有豎,根據物體的分布而定,橫向分布用橫構圖,豎向分布用豎構圖。(參看圖7-8)。
4、如何應對不理想角度的構圖。有時候寫生人多,自己的位置差一些,而且擺出的靜物不可能照顧到每一個人,你可以自己作些處理。通過調整視點高度(圖)和移動靜物位置(圖)來達到較為理想的構圖。
二、視覺中心。
同學們要注意,“視覺中心”并不是畫面的等分中心,它是以人的視覺方式確定的。這一中心,是以黃金分割定律原理確定的位置,即以1∶0.618的比例分割畫面,得出畫面中的四個相交位置,這四個位置即是接近畫面中心的“構圖中心點”。我們可以將寫生對象的主要部分,置于其中任何一點,即可得到優美的構圖形式。(圖9)。
三、構圖規則:均衡與多樣統一。
1、多樣統一。
一幅優秀的靜物畫,它一般都有主要物體、次要物體和陪襯物(或稱點綴物)的區分。所謂主要物體一般是一件形體較大的物體,也可以是幾個組合物;次要物體一般在面積上比主體物小;而陪襯物的單體面積應該更小。因此我們在構圖伊始,便要確定哪個物體為主,哪個物體為次,做到主次分明,形成大小變化。
接下來的問題是如何放置這些物體。通常來講,主體物旁邊要有一個次要物體重疊組合,而陪襯物則不規則地擺放在四周,要讓人看上去覺得很自然。如一個陶罐與一只放著香蕉的白瓷盤靠在一起,周圍散落著一些蘋果、桔子之類的水果,這樣的畫面不僅有大小變化,而且還會產生高低、聚散、長短等對比因素,因而具有形式美感。
有的同學面對數量眾多的陪襯物便會束手無策,那么這怎樣處理呢?我們以圖a、b、c、d加以說明。圖a中的三只蘋果整體排列,這種視覺形象十分統一,但缺少變化,顯得呆板,是不可取的;圖b中的三只蘋果各自為陣,太分散、變化又過了,顯得不統一,也不可取;圖c三只蘋果擠在一起,過于集中,顯的擁擠。圖d在畫面的處理上是比較成功的,兩只蘋果相疊,一只獨放,顯得既多樣又統一,值得我們借鑒。
三只蘋果如此,四只、五只或更多的蘋果呢?我們可以用幾個蘋果聚集在一起,而形成一個“整體面積”相對較大的中心,而周圍的蘋果則以一個、兩個單獨的擺放,與中心主體物形成主次陪襯關系,這樣組合就顯得和諧、美觀。這和古人講的“疏可走馬、密不透風”繪畫理論有相通的地方。
總之,多樣統一,不僅包括主次、大小、前后、疏密、高低等的對比與協調,還包含色彩的深淺、鮮灰、冷暖等的對比與協調,我們將在下一專題進行詳細講解。
2、均衡。以上我們闡述的是構圖中“多樣統一”的問題,下面來談談“均衡”的問題。
什么是均衡?可以這樣理解,假如把畫面中的視覺形象用物體的重量來比擬,把整個畫面作為天平稱,以畫面的中心為支點,就可以用重量的平衡來比擬畫面的均衡(圖),畫面中的均衡實際是人心理感覺上的一種平衡關系。因為在人們的生活中和大自然中普遍存在著均衡狀態(圖),所以人們對畫面構圖也要求均衡。
具體表現在畫面上,主體物切忌放在畫面正中位置,這樣做會造成完全對稱的感覺,顯得呆板、僵死,毫無生氣,應該向畫面中心線外略微偏移一些,偏上一些,以畫面中心為界,放主體物的這邊空間要少放一點陪襯物,而另一半空間則要多放一些陪襯物,以保持畫面的均衡。
四、常用構圖方式。
1、三角式構圖。靜物寫生學習中,最廣泛使用的是三角式構圖,其特點是:以三個視覺中心為景物的主要位置,這種三角可以是正三角,也可以是斜三角或是倒三角,其中斜三角較為常用,給人的感覺穩定、均衡、持久但又不失靈活性。
2、其他方式。曲線形構圖、水平線構圖、圓形構圖、金字塔形構圖等。
構圖方法不是一成不變的,在遵守基本原則和規律之后,可以不斷地探索和創新,以后再結合作品給大家展示一下其它的方式效果。
五、構圖練習。
1、請2組同學上臺,運用所學內容,根據給出的實物照片在規定的背景上作構圖練習。
2、臺下的同學在紙上根據給出的靜物種類、數量做構圖練習。
3、作業評價。
六、小結。
綜上所述,一幅優秀的水粉構圖,必須充分考慮角度、視點、物體位置等因素,運用構圖規律,做到賓主有序,大小合適,均衡與多樣統一相結合。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十
了解色彩基礎理論知識。
[教學目的]:掌握水粉畫的概念、表現形式及在藝術設計中作用、熟悉水粉畫工具材料和表現及對色彩基本常識理解.[教學重點]:色彩在藝術設計中的作用、熟悉水粉畫工具材料。
[教學難點]:掌握色彩基本常識及水粉顏料調配。
[教學時數]:4學時。
[學習目標]:
1.水粉畫的概念、概況、歷史淵源。
2.工具與材料選擇。
3.色彩基本常識。
十二色相環練習。
[授課形式]:演示、案例分析。
[教學過程]:
1、自我介紹(2分鐘左右)。
同學們好,我是你們色彩課的老師。經過了之前4周的結構素描的學習,同學們已經掌握了對物體結構的刻畫方法,在這個基礎之上我們今天就開始色彩這門課程的學習。很榮幸能與大家在一起共同渡過本學期最后一段時間,希望同學們與我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2、課程導言部分(5分鐘)。
今天同學們都穿得很漂亮,各種顏色都映入到我們的眼簾。同學們對色彩并不陌生,因為我們生活在五彩繽紛的世界里,生活中到處充滿色彩,正是因為我們擁有陽光,我們才能看清這個多彩的世界,沒有光,便沒有色彩,這是一個最基本的道理。可以想象:在一個伸手不見五指的黑暗的山洞里,漆黑一片,毫無色彩可言,而當我們劃亮一根火柴之后,就會產生光,才能夠看到色彩。現在我們就來具體學習今天的課程。
3、正課階段(25分鐘左右)色彩,一般有水粉、水彩、油畫及中國畫等表現形式。我們在這里所講的色彩主要是水粉畫。水粉畫是色彩的基礎學科,水粉的覆蓋力較強,便于初學者掌握,水粉畫是介于油畫和水彩畫之間的一種畫種,它有像油畫那樣厚重的一面,覆蓋力較強,可以層層加色,它又有像水彩畫那樣透明、輕靈的一面,鮮明艷麗,可以輕快淋漓地表現對象,她還可以表現中國畫那樣的暈染情趣,也能在美術設計中表現巧妙的構思等。
水粉畫是一種運用水和膠與不透明的粉質混合顏料表現對象的形式,它有著悠久的歷史,我國敦煌壁畫,西方的宗教題材的蛋清畫,古埃及古羅馬的寺廟壁畫等等,都可以說是水粉畫的源頭。就初學者來學,學習水粉畫是為了更好的學習彩色的表現,現在同學們就要問了,水粉畫真的有這么神秘嗎?我們該怎樣學習,能達到什么水平呢?------拿出幾張水粉畫給學生觀看,讓學生頭腦中清楚,什么是水粉畫。
對于初學者而言,水粉畫的學習沒有任何快捷的方式可循,只有從最基本的靜物寫生入手,扣緊每一個步驟,每一個環節,扎扎實實一絲不茍地從基礎學起才是真理。
下面我把水粉課的課程安排告訴同學們。
第一周1.掌握色彩的基礎知識。
2.了解色彩的基本規律及一些術語。
3.畫十二色相環及色彩對比練習。
4.單色明暗練習。
第二周:水果的練習。
第三周:陶罐與蘋果的靜物寫生。
第四周:進行水粉靜物組合寫生。
考前復習。
課程總學時40學時,每周8學時,共4周。
理論10學時,實踐30學時。
成績的計算方式是:平時成績占40%,(其中包括平時出勤10%和平時作業30%),期末成績占60%,從數字上可以看出,平時成績占很大的比例,所以如果同學們想考試及格的話,平時成績必須要通過,也就是不能曠課,否則后果可想而知。
在這段時間,同學們不要怕學不會、跟不上,我會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由易入難,并準備大量范畫,進行說明,做范畫邊畫邊講,對你們進行單個輔導,主要讓你們掌握色彩知識、作畫表現的技能技巧等,為進一步學習色彩構成等課程打下扎實的基礎。
水粉畫是以水作為媒介,這一點,它與水彩畫是相同的。所以,水粉畫也可以畫出水彩畫一樣的酣暢淋漓的效果。但是,它沒有水彩畫透明。它和油畫也有相同點,就是它也有一定的覆蓋能力。而與油畫不同的是,油畫是以油來作媒介,顏色的干濕幾乎沒有變化。而水粉畫則不然,由于水粉畫是以水加粉的形式來出現的,干濕變化很大。所以,它的表現力介于油畫和水彩畫之間。水彩畫的特點是顏色透明,通過深色對淺色的疊加來表現對象。而水粉畫的表現特點是處在不透明和半透明之間。如果在有顏色的底子上覆蓋或疊加,那么這個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加法,底層的色彩多少都會對表層的顏色產生影響,這也就是它較難掌握的地方。但是,有經驗的畫家往往就是利用它的這種特性來表達水粉色彩自身的和特有的藝術魅力。
二、二、水粉畫工具與材料的選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在水粉作畫過程中,讓描繪對象得到充分表現,取得理想效果,必先了解、掌握水粉畫的材料與工具,并能熟練的運用。
1、用筆:
水粉畫的用筆隨意,可供選擇的筆種類較多如:水粉筆、水彩筆、油畫筆、國畫筆、化妝筆、刮刀和自制筆等,作畫者可以針對自己的作畫習慣以及對筆的喜愛程度進行選擇。一般水粉畫的筆要求筆鋒要求有圓、方、尖集扁以及大小之別,便于表現任何刻畫對象。
選筆注意的幾個問題:
1)、彈性。
a、羊毛,彈性較差,調色時含顏料太多,太軟不好運筆。
b、而尼龍毛彈性比較大,調色時含顏料較少。
c、狼毫、羊尾毛彈性比較適中,作畫的時候手感好,易掌握。當然同學們可根據自己的習慣來選用。
2、紙張:
水粉畫用紙也比較隨意,一般選用較硬較厚的紙張,甚至連報紙、白板紙裱在板上也可以畫風景畫或廣告畫。而松軟的紙易打皺,太硬脆的紙容易斷裂,油畫紙及雙膠紙根本不吸水也難掛色,都不宜選用畫水粉畫。嚴格講,畫好和保存一張好的水粉畫,最好還是選用水粉、水彩、卡片等紙、他們既方便又好用,其畫面效果能長期保存。
3、顏料:
目前市場經常見到的水粉顏料有:鈦白、檸檬黃、淡黃、中黃、深黃、士黃、桔紅、朱紅、大紅、夕陽紅、暑紅、深紅、桃紅、玫瑰紅、紫羅蘭、青蓮、群青、深藍、普藍、翠綠、草綠、淡綠、熟褐、深褐色、褐色、黑等,有了這些顏色,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描繪色彩豐富、生動的水粉畫了。水粉畫顏色有錫裝、瓶裝兩種。
4、調色盒或調色板:
使用調色盒時盡量把顏料擠滿,擠少反而會干得很快以致造成浪費。(調色盒里的色要冷色與暖色分開放以便用色方便。)。
順序:(從靠近大格白色的地方開始)有三個大格分別用來裝用量較大的,并且明度、純度較高的色彩(如:白色、檸檬黃等)。
白色。
黃色——淡黃,中黃,土黃,橙色——桔黃,桔紅,肉色。
紅色——朱紅,大紅,玫瑰紅,深紅,紫色——紫羅蘭,青蓮,藍蓮。
藍色——湖藍,天藍,鈷藍,群青,普藍。
綠色——淡綠,粉綠,淺綠,草綠,橄欖綠,翠綠,墨綠。
棕色——赭石,熟褐,灰色黑色。
5、清理工具:
做畫時需準備一個合適的洗筆筒,如小塑料桶、大的罐頭瓶。一般口要大一些,便于在緊張作畫時快速在水中涮筆。另外做畫時還要準備一個海綿或找一塊吸水性較強的布作為清理工具。它有兩個方面的作用:
(1)當清洗筆時筆頭總是戴上很多水,有這個工具就可用筆往上輕輕一抹,可吸取筆尖上多余的水。
(2)當調色過稀或筆頭著色過多時,也可在上面控制筆頭的水分及顏色的多少,尤其在畫面需要干畫法時,這種清理工具就顯得很重要。此外做完后,還能用抹布清理調色板,保持作畫工具整潔。水粉筆用完之后要清洗干凈,用抹布把筆擦干。保養得當可延長筆的使用壽命。
6、小噴壺:
顏料盒使用完之后在顏料上噴一層水,再蓋上盒蓋,以免顏料干的過快,這樣我們在下一次使用時顏料不會干,直接就能使用。濕潤程度能連續保持一個星期以上。如果保養得不好,顏料干了,用筆就蘸不起來顏色,而且想要調的顏色調和的也不均勻。
了解了這些工具材料,下面我們就來學習關于色彩的基本知識。
三、色彩基本知識。
1、色彩的分類:
1)原色:是指任何顏料都無法混合調配出來的顏色,其本身不能被分解為其他顏色。即紅、黃、藍稱為三原色。
2)間色(二次色):用三原色中任何兩種顏色相混合而產生出的顏色,例如:
紅+黃=橙。
黃+藍=綠。
藍+紅=紫。
那么橙、綠、紫就是間色,也稱三間色。
/p。
3)復色(三次色):由兩間色或三種原色混合而成的顏色稱為復色。(紅橙、黃橙、黃綠、藍綠、藍紫、紅紫)。
/p。
4)補色:把兩種顏色按一定比例相混合成為灰,黑時,這兩種顏色就成為互補色。
紅——綠。
黃——紫。
藍——橙。
2、色彩的屬性:也稱色彩的三要素:1)色相:色彩的相貌,即色彩的名稱。如紅,橙,黃,綠,藍,紫。
2)明度:色彩的明暗程度,如淺綠、中綠,深綠,墨綠。
3)純度:色彩的鮮明飽和度,在顏色中摻入白色,黑色,顏色就不純了,摻如的越多就越不飽和。
3、色彩對比:
1)冷暖對比:當見到紅色,橙色、黃色就會聯想到火,太陽的炙熱和溫暖,在心理上產生暖的感覺,因此把紅色,橙色、黃色稱為暖色。當見到藍色,綠色,紫色等就會聯想到海水,樹木的陰涼,在心理上產生涼和冷的感覺,因此把藍色,綠色,紫色稱為冷色。色彩的冷暖感覺是相對而言的,如橘紅和大紅,橘紅就為暖色。普藍和群青,群青就為暖色。這就說明了每種顏色的冷暖要靠相互的比較來定。
2)明暗對比、3)純度對比、4)補色對比。
4、色彩的三大變化規律:固有色、光源色、環境色。
當光線照射到物體的表面時,由于物體不同,其吸收與反射的色光也不相同,也就是說物體的色彩不同。如果我們仔細的觀察就會發現物體的色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與光源,環境,有著一定的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因此,我們把構成物體色彩的因素,歸納為固有色,光源色和環境色三大色彩的變化規律。
1)固有色:固有色是在通常穩定的日光下物體本身呈現的顏色。如:紅色的西瓜,黃色的鴨梨。
2)光源色:光源的顏色。正如我們所感受的那樣,白熾燈泡是暖黃光,熒光燈管是冷紫光,早晨,傍晚,陰天,晴天,光線都有不同的顏色。
3)環境色:環境色是寫生色彩中的專業概念,非常重要。環境色來源于反射,它是指周圍其它物體,背景,襯布乃至整個外部環境的反射光對物體的影響。
4、實踐階段(135分鐘左右)。
經過了理論的學習,對水粉有了基本的了解,為了加強對水粉工具的使用,掌握基本的條色方法,現在我們進行水粉顏料配色練習。
畫十二色相環的時候,要注意:
1、要畫面整潔。
2、要色彩運用正確。
3、要色彩干濕度均勻。
4、要涂色均勻。
畫法:
1、先用鉛筆定好尺寸。
2、用圓規來畫出圓環(直徑大24cm。
小14cm)。
3、用三角板及半圓儀分出色塊區域。
5、采用紅黃藍三種顏色。
[板。
書]:
色彩。
一、水粉畫的特點、概況、歷史淵源。
二、工具與材料選擇。
畫筆、畫紙、顏料、調色盒、調色板,吸水抹布,筆洗、畫板、畫架、其它。
三、色彩基本常識。
1、色彩的類別:原色、間色、復色、補色。
2、色彩的屬性:色相、明度、純度。
5、總結階段。
根據學生們的畫面的問題展開講解,同時讓學生記好筆記。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十一
指導教師:易效烈。
班級:高一(3)班。
教學課題:水粉風景教學目標:
1.色彩的對比和色彩的協調2.掌握風景畫中的透視。
3.通過畫水粉風景畫讓同學們感受大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通過了解水粉的調色,對風景水粉畫進行練習。
直觀欣賞法。教學用具:多媒體課件,圖片資料。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過程:
4.欣賞水粉風景畫的片段。
提問:
1那在一幅畫面中主要用到的色彩對比有哪些?
明度對比,純度對比,補色對比,冷暖對比,2那在畫風景畫的過程中,距離越近和距離越遠哪的純度會更高?3那受天光的影響,距離遠處的色彩和距離近處的色彩哪的較暖?4色彩協調的常用方法有哪四種呀?類似色協調法,中性色間隔協調法,復色協調法,面積協調法。5讓同學們自己開始作畫,教師輔導。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十二
深圳羅湖外語學校朱營。
在美術高考教學中,水粉畫教學是實施色彩教學的基本形式,由于本身使用的材料及工具性能不同,在表現技法和教學程序上和其他畫種有著明顯的區別。我在水粉畫的教學中運用了“程序教學法”,效果較好。“程序教學法”是結合學生認知特點,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將整個粉畫課程中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規范化的過程,它具有操作性強、邏輯關系明確的特點。“程序教學法”共分為三道程序:
一、造型程序:主要任務是解決造型問題。
造型程序分兩個步驟:
1.構思,要求學生作小構圖練習,反復推敲,做到心中有數,然后再按小構圖來操作。在本階段要對構圖上的對比和均衡、物體的主次、色塊之間的安排等問題進行認真的觀察和分析,做到意在筆先。起稿,用鉛筆或炭筆把物體的形體輪廓、比例、結構、透視變化等概括地畫出來,起稿時只需勾出大的輪廓,不必拘泥于細節。
2.單色定稿,要求畫出寫生對象的素描關系,目的是強化造型在水粉畫中的重要地位。根據畫面的色調,用單色把物體的`形體關系、大體明暗關系概括地肯定地畫出來。單色定稿地作用是修改形體、加強明暗關系和底色地作用,它有效地控制了個別學生急躁求快的情緒,較大限度地發揮了學生現有的造型水平,為下一步色彩操作奠定了基礎。常用的色彩有赭石、熟褐、群青等。
二、色彩程序:主要任務是掌握色彩知識與水粉操作的技巧。
色彩程序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突出直觀性教學特點。
面對寫生靜物與學生的單色作業,傳授色彩知識,講解色彩原理,分析色彩關系,介紹水粉畫特點和技法。這樣可以較好地解決色彩理論過于抽象的問題,講授的知識具有針對性,具體明確,學生便于理解。
第二階段是講方法按步驟進行操作訓練。
[1][2]。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十三
水粉畫作為一種古老而又充滿藝術魅力的繪畫形式,自古以來一直受到藝術家們的喜愛和追捧。而在色彩運用方面,水粉畫則具有獨特的魅力。經過我的學習和實踐,我深深意識到色彩在水粉畫中的重要性。本文將分享我對于色彩水粉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色彩的魔力。
色彩是水粉畫中最具有表現力的元素之一。通過巧妙的運用色彩,可以使畫面更加生動、飽滿。在水粉畫中,色彩的應用不僅僅是簡單的顏色填充,更是通過層層疊加和透明效果的運用,創造出豐富的光影效果。例如,在描繪樹葉的時候,通過運用不同層次的綠色,從淺至深,可以使樹葉在畫面中呈現出立體感和層次感。而在描繪夕陽的時候,則可以通過紅、橙、黃等暖色調的疊加,來創造出溫暖而浪漫的氛圍。色彩的魔力使得水粉畫作品更加豐富、有趣,令觀者有置身其中的感覺。
第三段:色彩的選擇。
在水粉畫中,正確的色彩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對于不同的主題和情感表達,選用不同的色彩組合會產生截然不同的效果。理性的色彩選擇能夠準確地傳達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使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在選用色彩時,需要注意色彩之間的搭配和對比。例如,在描繪大自然場景時,綠色可以是主色調,而紫色作為輔助色則能產生鮮明的對比效果;而在描繪冷靜、沉穩的場景時,則可以采用藍色和灰色等冷色調,使畫面更具深沉和平靜的感覺。需要注意的是,色彩的使用要遵循整體和諧的原則,避免顏色過分突兀,破壞畫面的平衡。
第四段:色彩運用的技巧。
在水粉畫中,色彩運用的技巧對于創造出豐富和多樣的效果起著關鍵作用。首先,需要注意色彩的透明效果。水粉畫的一大特點就是它的透明性,利用這個特性可以通過疊加不同顏色的水粉,創造出更多元化的色彩效果。比如在描繪水面的時候,可以使用不同深淺的藍色和綠色,通過疊加達到水的透明感。此外,對于邊緣的過渡也需要注意。制作水粉畫時,邊緣的過渡要自然流暢,避免出現硬邊或明顯的色彩分界線。最后,還需要注意顏色的明度和飽和度的運用。在畫面中,明度高的顏色會更吸引眼球,可以用于突出重點和創造強烈的視覺效果,而低明度的顏色則可以用于創造柔和和安靜的效果。
通過對色彩水粉的學習和實踐,我深深感受到色彩在水粉畫中的重要性和魅力。色彩的運用能夠使畫面更加生動、有趣,也能夠準確地傳達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和意境。在使用色彩時,要根據作品的主題和情感表達進行合理選擇,并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對比。此外,還需要掌握色彩的透明效果和運用技巧,使作品更具層次感和立體感。水粉畫中,色彩的運用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實踐的過程,我相信只有通過持續的學習和實踐,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色彩運用能力,創作出更加優秀的作品。
總結。
在水粉畫中,色彩是最具有表現力的元素之一。它可以創造出豐富的光影效果,使畫作更加生動、豐滿。正確的色彩選擇是至關重要的,要根據作品的主題和情感表達進行合理選擇,并注意色彩的搭配和對比。此外,還需要掌握色彩的透明效果和運用技巧,使作品更具層次感和立體感。通過持續的學習和實踐,我們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色彩運用能力,創作出更加優秀的水粉畫作品。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十四
課時掌握:素描幾何體入門:20課時、結構靜物素描:36課時。后期針對學員自身發展需要進入更深層次的學習(石膏人頭像等)。
教學特色:多媒體教學平臺、小班制教學,講授、示范、前期臨摹范本,老師逐一輔導。學習中段會進行臨摹與寫生穿插教學,做到學以致用,偶爾穿插景物速寫、彩鉛、等興趣課程,陶冶情操。
教學目標:熟悉素描的基本表現手法、三大面、五大調、明暗關系以及明暗變化規律、正確的握筆姿勢排線手法。了解素描的概念,發展。
教學難點:通過對幾何體、靜物的研究和寫生、使學生理解體積的構成原理、透視變化和光線在物體表面散布的一般規律;初步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和表現手法,能運用線條和明暗調子較準確的表現對象的形體、結構、比例、透視、空間組合等關系。
教學內容:色彩的基礎認識(三原色、間色、復色、冷暖、屬性、三要素等)水粉畫基礎的認識。動物表現技法、人物表現技法、風景表現技法。提高色彩美感意識、促進正確審美情操的培養。
課時掌握:96課時(含寫生、臨摹)后期根據學員自身發展需要制定教學計劃工具:洗筆桶、抹布、調色盤、排筆、顏料、顏料盒、噴水壺、水粉紙。
色類:白、檸檬黃、中黃、土黃、橘黃、橘紅、朱紅、大紅、玫瑰紅、深紅、土紅、赭石、熟褐、粉綠、草綠、橄欖綠、墨綠、深綠、紫羅蘭、湖藍、鈷藍、群青、普藍、黑。
教學目標:學習顏色的排列、正確的調色方法、水分表現的技法(干、濕、干濕結合)顏色調配方法。十二色的平涂練習,掌握較豐富的色彩語言、調色方法、擴展力。
教學難點:三原色的認識與調配、三間色的運用、色彩的構成與三要素、了解色相環的排列規律、色彩的明度、純度、類似色配色,掌握色彩的對比知識進行表現等,冷暖色運用,對比色運用。排筆的筆觸應用。筆號的選擇。課后的欣賞感受。
水粉色彩教學計劃(熱門15篇)篇十五
本課是以油菜花為研究對象,初步認識以油菜花為例的花的構造,即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各部分的基本特點,如數量、顏色、氣味等。由于油菜花沒有找到,就用白菜花代替了,兩者之間均屬于十字花科的植物,因此具有異曲同工的特點,準備材料是:每人一把鑷子,兩人一個放大鏡,四人一束白菜花的花序。
學生動手解剖前進行了討論:討論一:使用鑷子時解剖方法及要注意什么?討論二:花的各部分怎么擺放?等必要的指導。在學生實際解剖過程中讓人大跌眼鏡,由于小花較小,大多數學生沒有一一擺列出來,不是忽略了萼片,就是忽略了雄蕊,什么是萼片?萼片在哪里不知道,結果收獲甚微。吸取教訓:學生對花的各部分沒有清晰的認識,花朵小,取放不易,學生缺乏耐心,粗枝大葉,花的各部分應固定放在與花的顏色區分明顯的紙板上。教師教導學生不到位,如花的各部分名稱需要在解剖前認識、放大鏡什么時候出示給學生比較合適等方面需要改進的問題。于是,進行了第二課的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