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心得體會是一種思考和反思的過程,有助于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的學習和工作方式。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分享一些精選的心得體會范文,一起來看看吧。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一
今天是特別的一天,華潤學校33班的孩子們參加了有關垃圾分類理論知識的講座,受益匪淺。
地球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但這個家園正在被垃圾所重重包圍。身為一名合格的小學生,我們不能只是簡單的抱怨與擔憂,而是要做出行動,做出綠色的行動。
社區老師首先為我們播放了一段視頻,“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這句話多次出現。是的,空氣,水,樹木,土地…這些東西只要有一樣沒了,人類都活不長久。而這些我們賴以生存的東西,都被垃圾所覆蓋或污染。相關統計顯示,我國生活垃圾清運量已從1979年的2508萬噸增長至20__年的2.26億噸左右,由此引發的環境問題日益突出。垃圾像個惡魔,吞噬綠色的土地,讓家園變得骯臟。
垃圾分類,舉手之勞,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垃圾分類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垃圾增加帶來的污染,節約垃圾無害化處理費用,有利于進行資源再利用,還可以培養大家環境保護的意識。
讓我們一起學習垃圾分類知識,提高全民環保意識,全面推廣和落實完善垃圾分類處理政策,建設一個綠色、環保、和諧、節約型的家園。保護環境、愛護家園,垃圾分類從我做起。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二
隨著生活垃圾量的迅速增長,垃圾分類工作日益引起廣泛關注。有效的垃圾分類能夠實現垃圾資源的再利用、改善我們的生存環境,垃圾混置只是垃圾,垃圾袋分類就是資源,實行垃圾分類回收,可以化害為利,化廢為寶。
守住了環境底線,秀美鳳光自然重視。楊柳輕垂連片,草色青翠接云。要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呵護生命一樣呵護生態環境。保護環境,受護自然,人與自然共和諧。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讓我們攜起手來,將“垃圾分類”做好做實,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長點、成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支撐點,讓天更藍、水更清、環境更優美。青山綠水、金山銀山,生態和諧、永續發展,讓美麗中國更加美麗。
當人類歡呼對自然的勝利之時,也就是自然對人類懲罰的開始。——黑格爾。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三
些天天氣熱,人們經常買一些冷飲來緩解夏天的熱量,吃完后經常把包裝袋扔得到處都是。走在街上,他們會看到很多垃圾,環衛清潔工打掃過的地方很快就會回來。這種不好的現象隨處可見。
隨地亂扔垃圾是不良行為。第一,地面不漂亮。人們把垃圾扔在地上,就像一張被沙子覆蓋的美麗的臉。垃圾越多,越不美觀。第二:我們共同的`家園——地球并不美麗。如果人們繼續亂扔垃圾,污染環境,地球母親會很生氣。如果垃圾多了,地球母親就會變老,皺紋就多了。我們家不會變成豬圈嗎?如果有一天,地球母親不能被人類毀滅,我們將何去何從?第三,亂扔垃圾的人形象不美。因為那個往地上扔垃圾的人會被很多人看到,所以一些熱愛環保的人會說:“那個人怎么能往地上扔垃圾呢?太缺德了!”因此,我們不能亂扔垃圾。從以上三個方面,我們應該意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如果我們不保護好環境,我們將承受后果。
如今綠地面積不斷減少,山上很多珍稀樹木被砍伐,但伐木者并不知道給生態平衡帶來了危機;人們在沿河行走時,經常把垃圾扔到水里,但還是覺得很方便,卻不去想河里的小魚;偷獵者潛伏在森林深處,試圖捕捉獵物,但不是為了那些在槍口下倒下的動物。
人們無情地破壞環境和生態,卻不為自己著想:我們以后會怎么樣?當地球不五彩繽紛,當笑聲變成單一的聲音,世界會變得多么悲傷和荒涼。
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就是關心自己,關心明天。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四
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傳播志愿者無私奉獻的精神,號召更多人加入這個團體,7月15日(今天)我們在斗門圖書館進行了一次志愿活動。
環保,如今已是每個人所關心的主要問題。今天組織了一個垃圾分類志愿活動,通過這個活動我們也為社會環境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進一步提高環保意識,做到——“垃圾分類,我在行”。
垃圾處理已經成為了我國乃至全世界的發展障礙,其實,垃圾分類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非常小的事情,每個人都有必要去做,但愿意去做的.人卻少之又少,被當成廢物的垃圾中也有許多無形的財富和寶藏。
通過這個活動,我既體會到了環衛工人的不容易,還知道了垃圾分類可實現循環利用與持續發展,更有利于經濟的發展。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五
“小姑娘,你給我回來!”你的“一聲令下”使得我不得不回到垃圾箱旁,聽你的“諄諄教誨”。只見你從濕垃圾桶里將我剛剛扔的那袋垃圾拿了出來,然后在里面翻來翻去,分門別類地將里面的垃圾分開,一邊分一邊還告訴我:“小姑娘,粽葉是不容易腐爛的,應該屬于干垃圾。這個易拉罐是可回收垃圾哦,但是一定要把它踩扁了再扔。”看著你認真地分類,我頓時有些慚愧。“垃圾分類是所有上海市民應盡的責任,可不能只靠我一個人呀!”我紅著臉,一邊應承你今后一定給垃圾分類,一邊“逃”回了家。
我們小區實行垃圾分類也有一段時間了。可是起初的管理員卻是極不負責,張口就是:“沒事,隨便扔,反正到時候垃圾車來了都是一塊兒運走就是了。”后來,他被居委會開除了,換了你上陣。
還記得你上任的第一天,穿著件志愿者的衣服,戴著一堆黑色的棉手套,胸前的牌子上寫著幾個黑色的粗體字:“王叔在旁,個個在行。”
在你上任后的日子里,不管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當頭,我總能看見你在垃圾箱旁忙碌的身影。汗水悄然無聲地從你的額頭滲出,豆大的汗珠順著你被“烤”得通紅的臉頰向下滑落,滴落在胸前制服的衣襟上,留下了一灘深色的印記。后背上流淌出的汗水浸濕了你身上亮綠色的制服,和你的皮膚緊緊貼在一起,而你的身影卻仍在那里忙碌著。
我依舊像往常一樣幫媽媽去扔垃圾,驚喜地發現我們小區里不再有人亂扔垃圾了。大家都能自覺地將垃圾按規定分類并投入相應的垃圾箱內,小區的居民也一個個都成了垃圾分類的“專家”。一些熱心的爺爺奶奶們扔完自家的垃圾,還不愿離開,幫著你一起分類垃圾。
我也在周末抽出時間參與到垃圾分類的志愿者群體中,雖然很辛苦,但是依舊很開心能參與其中,為建設美好家園盡自己的一份力。“王叔在旁,個個在行”這句話也成了我們小區的一句流行語。
王叔,有了你就不一樣,在你的影響下,我們都自覺地做好垃圾分類,我們的生活環境更好了,大家也都更自律了。
王叔,有你,就真的不一樣!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六
每當看見青蛙伸出長長的舌頭吃蚊子時,我想:在大街上,都會看見這樣的情形:“果皮、垃圾袋隨地亂扔弄得到處都有蒼蠅在亂飛。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下生存,遲早會生病的。所以我想發明一種小巧玲瓏的“環保垃圾桶”。
它的外形是一只青蛙,顏色綠白相間,上面還標著許多環保的標語,旁邊還有一些可愛的圖案,時時提醒我們要保護好環境。
與眾不同的是它的“舌頭”。每當有人亂扔垃圾時,它的眼睛就會發出紅色的光,然后用“舌頭”撿起垃圾,最后把垃圾放進它的“肚子”里。當它的“肚子”有許多垃圾后,它就會把垃圾分成兩部分,一部分是可回收垃圾,另一部分是不可回收垃圾。等它分好類后,它就會把不可回收垃圾吃掉,然后把可回收的垃圾變成可以用的東西。然后它還會伸出一個盤子,最后把可以用的東西放在盤子里,供人們使用。
在污水橫流的地方,“環保垃圾桶”的用處就大啦!把它放在離水較近的地方,插上一條往水里的管子,頓時,就像神奇的魔術師一樣,把臟水轉化成純凈水。那時,人們就再也不用擔心臟水到處流動了。
有了“環保垃圾桶”,人們再也不用為垃圾和污水而煩惱了。看,路上到處鮮花盛開,綠樹成蔭。再也沒有垃圾了,再也見不到飛揚的蚊蟲了,再也聞不到刺骨的臭味,人們就不用再捂著鼻子,皺著眉毛了。
當然,這只是幻想,但是等我長大之后,我一定會讓它成為現實。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七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這句話是許多人常說的話,可是,他們只是動了動嘴巴,而沒有真正的去實踐,就算去做了,但也做得不正確,當我遇到他人亂扔垃圾時,做為“環保小衛士”的我,就會上前去阻止,然而,他們卻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地說自己已經將垃圾扔進垃圾桶了,為何還要責怪他,一臉的惱怒,我作為一名合格的環保小衛士,現在就將懂得的關于“垃圾分類”的小知識普及給大家吧!
垃圾分類,那可不是簡單地將垃圾隨意地扔進一只大大的垃圾桶就行了,而是在丟棄前先要將垃圾進行分類,在小區等地,一般垃圾桶都會有四個,也就是我們要將垃圾分成四類,它們分別是:廚房垃圾、可回收物垃圾、有害垃圾和其它垃圾。下面聽我慢慢地講解這四種垃圾的區別:
“廚房垃圾”指的是餐飲者、單位食堂等在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餐廚廢棄物,還有居民家庭生活中產生的廚房垃圾和集貿市場產生的易腐性垃圾。如:蘋果的果皮、過期的食品和每天吃剩下來的飯菜等,就屬于廚房垃圾。
“可回收物垃圾”是指一些沒有被污染的、適宜回收與資源利用的生活垃圾。如:我們打草稿的廢棄紙類,塑料和金屬制品等。
“有害垃圾”是指一些對人類健康或者給自然環境造成直接或者潛在危害的生活垃圾。比如:你媽媽的廢棄化妝品、家里過期的藥品,還有廢舊的燈管等都屬于這類垃圾。
“其它垃圾”是指除了以上三種垃圾之外的其它生活垃圾。比如:外賣的一次性包裝餐具盒、破舊的碗、陶瓷品、還有爸爸吃的煙蒂等,就是屬于這類的垃圾。
講完了這些垃圾分類的小知識,大家應該對“垃圾分類”有了深入的理解吧!讓我們學會垃圾分類,人人爭當合格的環保小衛士!
希望“垃圾分類”變得更簡單,我們身邊的環境更美好!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八
垃圾分類可以培養我們一個綠色健康的生活習慣。要知道實行垃圾分類的話一下子會改變很多人一生的丟垃圾行為習慣,但是這個改變肯定是值得去做的;當人們養成垃圾分類的習慣之后,人的意識形態也會隨著個人行為表現出現轉變,到時候人為付出的環保行為就不單只是垃圾分類了,也有可能會自發去做更多環保的事。垃圾分類是指按照垃圾的成分、屬性、利用價值、對環境影響以及現有處理方式的要求,分離不同類別的若干種類。歐美發達國家與國內城市的垃圾分類經驗告訴我們:垃圾分類是垃圾進行科學處理的前提,為垃圾的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處理奠定基礎。
3、提高了廢品回收利用的比例,減少了原材料的需求,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九
其實垃圾可以分為四類:一類是可回收垃圾、一類是廚余垃圾、另一類是其他垃圾,還有一類是有害垃圾。分類后的垃圾除了用不同的東西分裝,它們的用途也有所不同。那么,這些垃圾各自又有什么樣的用處呢?比如說,可回收垃圾是指那些適宜回收利用和資源化利用的生活廢棄物,像廢金屬、廢紙張、廢塑料、廢玻璃等物品,通過加工就可以循環再生利用。當然,如果這些生活垃圾不進行分類處理,就有可能造成很多的危害。我曾看過一則消息,一個男孩把一堆舊電池扔進水澆地,結果造成了嚴重污染,原本綠油油的`蔬菜全都死了。
有一次,我看見一個叔叔往垃圾箱里隨意扔了一大袋垃圾,我趕緊跑過去對叔叔說:“老師說垃圾是要分類的,不能亂扔垃圾!”提出要和叔叔一起把這些垃圾進行分類。叔叔答應了,我們一起分了10分鐘,終于分完了,叔叔夸了我并要塞給我5元錢。我連忙謝道:“叔叔,不用給我錢,因為我幫您分類也是在幫我們的地球做分類呀!”
是啊,如果我們每天花一分鐘來做垃圾分類,就可以給我們共同的地球美化十分!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十
隨著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圍城”問題日漸突出。每個人每一天都會扔出許多垃圾,但是對于垃圾分類的情況卻少之又少。上周日,我來到附近一個村莊,進行垃圾分類的小調查。
剛走進村里,我就發現這個村有很多衛生死角,背街小巷更是垃圾成堆,垃圾桶周圍臭烘烘的。“你們家里的垃圾都是怎么處理的呢?”我隨機走訪了幾戶人家,得到的回答都是一樣的:“我們把垃圾丟在一起,到時讓垃圾車運走。”
因此,我覺得各部門可以多去一些公共場所或社區進行宣傳和教育,通過舉辦一些垃圾分類知識競賽,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真正重視起來,以便于讓人們充分了解垃圾分類的方法和意義。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十一
在我們人類居住的城市里,每個家庭每天都會產生一些生活垃圾,那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垃圾呢?如果像以前那樣把垃圾都埋在了土地里,肯定是不行。
這樣會污染浪費土地資源,每利用一噸廢紙可造出800千克紙張,相當于節約了木材4立方米,每噸廢鐵可提煉900千克純鐵,相當于節約礦石三噸,現在隨著人類可利用的資源逐漸減少,人們的環保意識增加了,開始認識到許多東西是不可再生的,是不能重復利用的,用完了就沒了,近幾年有許多垃圾分類箱在街上出現,大多數人認為建立分類垃圾有助于保護環境,有利于廢物的.循環利用,變廢為寶。垃圾分類是件好事,首先應該從我們自身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不要因為垃圾太多,而隨便丟掉了,要學會垃圾分類,如果不分類就會浪費資源,如果把這些垃圾填埋在地下,會污染環境,污染水資源,要學會變廢為寶,防止垃圾污染,生活中的垃圾分類重要性大家所重視,垃圾分類已經成為綠色社區一項重要的內容。
人類只有一個地球,趕緊行動起來吧,為保護地球從我們自身做起。從垃圾分類做起。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十二
5月26日上午,我和我的小記者伙伴們參加了太倉日報和太倉市城管局舉辦的“”環保之旅行活動,活動非常有趣。
我們來到市環境衛生管理處聽取垃圾分類輔導講座,老師給我們講了很多關于垃圾分類的知識,并且教會了我們如何分類。垃圾桶可以分為三類——紅色的是有毒有害物垃圾桶、青紫色的是不可回收垃圾桶、綠色的是可回收垃圾桶。我知道了蘋果核、用過的衛生紙、香蕉皮等應該放在不可回收的垃圾桶里;電池、廢棄的燈管應該放在有毒有害的垃圾桶里,而一些白紙、洗凈的酸奶盒、飲料瓶罐都可以放在可回收的垃圾桶里。可回收垃圾是可以再次循環利用的,而不可回收垃圾就要運到垃圾焚燒發電廠進行焚燒,有些無法焚燒的垃圾則要堆到一個“垃圾山”進行填埋,不用擔心這些垃圾會污染土地、地下水、樹木花草,因為在填埋的時候會在垃圾下面墊一層厚厚的環保物。原來,垃圾分類也包含了很多重要的知識啊!
在協鑫垃圾焚燒發電廠,我第一次看到了這么多的垃圾。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那個垃圾搬運機,它就像一個巨型的抓娃娃機。這個龐然大物有四個爪子,張開爪子,對準垃圾往下一抓,一大堆的垃圾被抓了起來,接著垃圾就被放進了焚燒火爐中,點起了熊熊大火。雖然在焚燒發電廠有一股股垃圾的臭味,但是看到這些被人們丟棄的東西又可以循環再利用,我覺得真是太有意義了。
最后,我們去了餐廚垃圾無害化處理廠,了解了餐廚垃圾應該如何無害化處理。
這次的環保活動真讓我受益匪淺,我不僅學會了正確地垃圾分類,還了解了各類垃圾處理的方式,我會把今天學到的知識和我的家人、同學們一起分享,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環保達人”!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十三
1、在平板操作中自主學習垃圾分類的相關知識,掌握垃圾分類的.方法。
2、在虛擬環境中能將“各種垃圾”進行正確的分類,發展觀察,分析,比較的能力。
3、積極參與活動,了解“垃圾分類”的意義,樹立環保意識。
經驗準備:知道垃圾分類的一些常識,在生活中觀察過不同的垃圾筒。
物質準備:教師平板客戶端、幼兒嘻呱平板16臺、平板課件、多媒體設備。
活動重點:學習垃圾分類的方法。
活動難點:能區分垃圾的類別并進行正確的分類。
一、情境導入——去做客。
1、師:小熊和小兔邀請我們去他們家做客,我們一起去吧!(動畫展示干凈的小兔子的家和邋遢的小熊家。)。
師:小熊的家怎么樣?(很亂、很臟)小熊把垃圾隨手扔在了地上,有什么垃圾呢?有什么辦法能把小熊家收拾整齊呢?(點擊出現垃圾筒后并提問)。
師:小熊住的是新小區,這兒有幾個垃圾筒?他們有什么不一樣?那為什么要用四個垃圾筒來放垃圾呢?小朋友到自己的嘻呱pad上去試一試把小熊家整理干凈。
2、幼兒自主操作平板游戲——打掃小熊房間。
3、幼兒操作后師幼討論:
(1)師:剛才你在操作中遇到了什么問題?你是怎么收拾整理垃圾的?
(2)請1—2名幼兒到一體機上操作。
(3)總結:各種垃圾要放到不同的垃圾筒中,垃圾筒的作用是不同的。
1、師:那你知道這些垃圾筒到底叫什么名字?它可以回收哪些垃圾呢?我們一起戴上耳機來向嘻呱pad學一學。
師:你們都知道了嗎?誰愿意上來給我們介紹一個他喜歡的垃圾筒?(什么顏色的垃圾筒?垃圾筒上的標記是什么樣的?放的是什么垃圾?)。
3、我們小朋友在生活中也會產生很多垃圾,有什么垃圾呢?
1、個人嘗試操作活動(幼兒與嘻呱pad進行互動)。
(1)師:我們向嘻呱pad學到了很多垃圾分類的知識,在我們生活的小區里也有很多的垃圾,我們一起去把這些垃圾進行正確的分類。
(2)幼兒操作、嘗試進行互動游戲。
2、大板小板互動活動(幼兒、平板、一體機多方位互動)。
(1)師:我這兒還有一個好玩的分類游戲,不過要我們小朋友按小組合作完成,將平板里看到的垃圾投放到老師這兒的垃圾筒里。
(2)分組操作。
2、師幼共同小結垃圾分類的好處:減少垃圾數量;減少環境污染;資源利用變廢為寶。
3、師:“我們的幼兒園所在的南湖地區是一個老小區,這兒垃圾桶是什么樣的?
4、在歡快的歌曲中,關閉嘻呱pad結束活動。
附:垃圾小常識。
可回收垃圾藍色垃圾筒;有害垃圾紅色垃圾筒;廚余垃圾綠色垃圾筒;其他垃圾是黃色垃圾筒。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十四
今天,我和姑姑乘船去鼓浪嶼參加綠海鷗廈門垃圾分類在行動宣導活動。
鼓浪嶼上人來人往,我們穿過一條條小巷,來到活動分會場&&街心公園。
我穿上志愿者衣服,拿著叔叔給我的一疊宣導手冊,分給在公園休息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然后,我戴上手套,拿起垃圾袋,立刻又變身小小環保志愿者。我繞著公園一邊走一邊把地上的廢紙、煙頭、快餐盒、竹簽一一撿起來放到垃圾袋里,很快就撿了滿滿一袋。阿姨看了直夸我:你真棒!她還獎勵了我一張榮譽聘書,我成了一名光榮的垃圾分類義務督導員,真是太高興了,我笑得嘴都合不攏了。
后來,漂亮的主持人阿姨來了,她帶著我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垃圾分類游戲。她說可回收物,大家立刻站到地上畫的牛奶盒、宣傳單、廢舊報紙等圖案上。她說廚余垃圾,大家又連忙站到剩飯、骨頭、果皮等圖案上。她說其它垃圾,大家又飛快地站到相應的圖案上。有的小朋友站錯了,就被淘汰了,我全都站對了,得到了一份禮物。哈哈,游戲太好玩了,既學到了垃圾分類知識,又有禮物拿,好開心啊!
今天真是難忘的一天。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十五
很多人說:“垃圾不僅是危害我們健康的‘毒品’,還是破壞地球環境的主要因素之一。
我很嚴肅地說:“垃圾并不是僅僅只會‘搞破壞’,他們很多是有回收價值的,也是有重新利用價值的。”雖然目前有很多環衛工人,但只靠環衛工人是遠遠不夠的,更要靠我們的自覺,只有我們正確的把垃圾分類,扔進合適的垃圾桶,經過回收再利用,這些垃圾才可以變廢為寶。這樣不僅可以減少污染,保護環境,還可以提高地球資源的利用效率。我們把垃圾分一分,環境就會更美麗。
你知道嗎?一噸紙就等于十七棵樹,如果全國每個人每天浪費一張紙,一天就會浪費4500噸紙,那要浪費多少棵樹呀?我們回收一噸廢紙,就可以節約十七棵樹。這樣我們不僅可以把廢紙轉化供給千千萬萬人用,而且可以減少樹木的砍伐,這樣綠樹環繞家園,森林遍布城市就不再是夢想。所以從現在起,一起來垃圾分類吧!
垃圾的類別有很多,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廢舊報紙、紙杯、礦泉水瓶、易拉罐等。不可回收垃圾有:果皮、菜葉、剩飯等。有害垃圾有:廢舊電池、廢藥品、油漆、燈泡等。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家,垃圾也是一樣。有害的垃圾應該“住”在紅色的`垃圾桶,不可回收的垃圾應該“住”在黃色的垃圾桶,可回收的垃圾應該“住”在綠色的垃圾桶。
垃圾分類并不難,舉手之勞。為了我們的家園,為了我們的明天會更好,從今天起,正確地分類垃圾,共創優美的社區環境,一起爭做文明市民吧。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十六
“啪!啪!”我使出了吃奶的勁兒使勁地踩著快遞盒子,自從我姐姐回家后,家里的快遞越來越多,快遞盒子在門口也越堆越多,于是我準備把這些快遞盒子都賣掉。
我將所有的快遞盒子拆開,再壓扁,一個一個疊起來,再用繩子把它們綁在一起,媽媽看著我一個人對面這么多快遞盒子,忍不住也來幫我一起。我將快遞盒子一個一個壓扁后從大到小地將他們疊在一起,不一會兒就堆的像小山一樣高了。這時我拿起了最大的一個紙盒子,將小快遞盒子、易拉罐、塑料瓶、廢紙統統裝到里面,幾分鐘就裝滿了一個大紙箱。
準備工作都做完了,我又在犯愁,該怎么把這些廢品運到一樓去呢?正當我一籌莫展的時候,媽媽推出來了一個小推車,手里拿著一根繩子。我靈機一動,把廢品放在小推車上,再用繩子把他們綁住,這下我就輕而易舉地將他們運到電梯,送到一樓啦!就這樣我跌跌撞撞的帶著所有的廢品來到了樓下。
自從小區里安裝了廢品智能自助回收機,賣廢品就越來越方便了,不用等著爺爺來上門收廢品,平時上學放學途中,也可以隨手就把廢品賣掉。我每次也都掙著搶著去賣廢品。
廢品到了一樓我有拖著小推車往智能自助回收機走。走著走著,我突然感覺身體一歪,廢品全部從小推車上掉了下來,我趕忙停下腳步,小心翼翼的放下小推車,這時媽媽也聞聲趕來,幫我把廢品重新綁好。于是我拖著小推車,媽媽幫我扶著車子上的廢品,不知不覺就走到了回收機面前。
只見媽媽用手機掃了一下機器上的二維碼,機器就自動地開門,我再將車子上的廢品一件一件拿出來,順著投放口扔進去。一件、兩件、三件……全部投進去了!賣完廢品屏幕上顯示出來賣了11塊錢。媽媽幫我擦了擦頭上的汗,我興高采烈的拿著賣廢品的錢去買了一根雪糕。回家的路上我心里想著:“不管做什么事情,遇到困難不要畏懼退縮,積極地想解決對策,勤勞的汗水是可以還來豐碩的成果的!”
垃圾分類從我做起的心得體會(優秀17篇)篇十七
《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規定于2020年11月1日正式實行垃圾分類。在這之前,新聞的宣傳、學校老師的宣傳、家里父母的宣傳、小區物業的宣傳讓我知道了南京生活垃圾分為四類——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廚余垃圾和其他垃圾,這些垃圾可放置小區指定的'藍桶、紅桶、綠桶、灰桶。
通過宣傳,我明白垃圾分類能夠讓我們有效的利用資源,將分類出來的可回收垃圾,再次利用發揮更大的價值,變廢為寶。將有害垃圾分出來可以減少垃圾中的重金屬、有機物污染、致病菌的含量,也有利于垃圾的無害化處理和減少水、土壤、大氣污染的風險。
為了讓我更清晰地明白垃圾如何分類,11月1日開始,媽媽在家里準備了三個垃圾筒,并在三個垃圾筒外分別貼了一個標簽“可回收垃圾”“廚余垃圾”“其他垃圾”。吃早飯時,媽媽就堅定對我說:“今天我們嚴格執行垃圾分類。”我心想:哼,這肯定難不倒我!我的早飯是一個雞蛋和一碗餛飩,我剝雞蛋殼時,毫不猶豫地將殼放進“其他垃圾”里了。當我信心滿滿地看向媽媽,準備迎來一聲贊許時,媽媽卻用疑惑的眼神看看我,這讓原本底氣十足的我有點心虛,感覺是分錯了。于是,我立馬拿出垃圾分類表一看,哦,原來殼是放在“廚余垃圾里”呀!我趕緊從“其他垃圾”里將蛋殼倒至“廚余垃圾”里。過了一會兒,我吃好餛飩了,還剩了一些湯和餛飩皮。要在以前,我肯定直接將湯和餛飩皮放到一個塑料袋里,然后等出門時帶出去扔掉,但是現在可不能隨便扔了。由于扔蛋殼已經犯過一次錯誤,這次我認真思考了一下,先把餛飩湯倒進了水池,然后將餛飩皮倒在了“廚余垃圾”里。媽媽看到后,露出了贊許的眼光,夸我之前垃圾分類的功課做的不錯,我心里樂開了花兒。
從南京正式施行垃圾分類已經過去十幾天了,我對垃圾分類也越來越熟練了。我也希望年紀大的爺爺奶奶也能跟上垃圾分類的步伐,讓我們共同為創建美好家園、造福未來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