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我們不斷積累和提升的結果,它展現了我們的思維和表達能力。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評比中脫穎而出的優秀作文,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啟示。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一
閬中街坊上的人,特別是一直居住在古城區里的人,早上起來,都習慣于到小店去吃碗“油茶馓子”。油茶端上桌,被掐碎的馓子堆成金碧輝煌的“冒兒頭”,馓子下面是搭配精致的`各類調料,最后才是澄黃色的糊狀油茶。當用細瓷調羹伸入碗內攪拌,一款凸凹有致、多味吐芳、脆柔相融、誘人食欲的美餐便可享用了。
牛肉涼面是閬中特產之一,其顯著特點就是涼面要淋熱的牛肉臊子,是一種“熱的”涼面,所以有人叫“閬中熱涼面”,也有就主要原料而言,稱其為“牛肉臊子涼面”。
牛肉涼面有幾種地方的做法,但主要都是將牛肉配以其他材料加到涼面中拌勻而成。牛肉營養豐富,低脂肪高蛋白,加上其質地柔韌爽口,因而成為一道深受人們歡迎的食材。牛肉涼面主要為麻辣為主,其獨特的地方風味為其贏來了不少的忠實食客。
小籠包全國各地都有,但閬中城里這種蘸著紅油吃的小籠包卻別具地方特色,并且其味道也與外面的小籠包不同。這種小籠包一律用竹籠蒸制,皮薄餡大,汁多味美,蘸上紅油吃就更不擺了,再加上一碗鮮美的骨頭海帶湯,堪稱絕配。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二
我還是先從張恒侯祠說起吧,張恒侯祠又稱張飛廟。三國時,張飛是劉備部下的一位猛將,他的職責是守護閬中,聽解說員講,張飛在閬中遇害,被追謚為恒侯并葬于閬中。當時的人們因仰慕他的忠誠和勇敢,在他墓前立廟祭祀,現在它是馳名海內外的一處重要名勝古跡。然后該說說貢院了,全國僅兩處,俗稱“考棚”,又稱川北道貢院,科舉時代仕子應試考場。但最令我難忘的還是考試作弊后的'懲罰,不但自己要被斬首,還要誅連九族,說明從古到今中國人對學習要求非常嚴格。最后該說華光樓了,華光樓共三層,站在第三樓可以看見古城的全景,原來每家每戶都住在一個個四合院里。哇,古城多美啊!
我希望大家能去看看閬中,去看看古城,相信你一定會有很多收獲的!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三
去年,去閬中游玩,我們來到了閬中古城,游覽了閬中古城。
一進門,映入眼簾的便是一棟棟古色古香的小洋樓,一個個紅色的小廣告牌,一塊塊大理石,映出了我的眼簾,一個個精致的木雕房子,映著我的眼球,我們一進門,便被眼前的景象吸引了。
這里的房子都沒有樓房的高大,沒有樓房的高大,但是,在這里,我們看著,看著,就被眼前的一切感染了,我看到了一片花海,花海是那樣妖嬈,那樣艷麗,像是天女散花,又像是天宮中的仙女們正在跳舞,這花海里的花都被陽光照在了花瓣上,閃著耀眼的光芒,花海里的花都被風吹散了,花瓣落下后,就像是仙女們在翩翩起舞,這花海里的花都是那么的漂亮,在花海里的花都是那么的美麗,我看到花,就如同看到了人間仙境。
這里的花都是那么的鮮艷。
再往前走幾步,就看見了一條小溪。小溪里的水清澈見底,小魚在里面歡快地游著,它們一會兒鉆上水底,一會兒潛到水底,還有的小魚還在水里自由地游來游去,好像是在捉迷藏呢!
這就是古城,我們去欣賞的最后一個景點,這就是古城的街道了。街道的兩邊都是高大的樹木,一排排高大的樹木,就好像是整個世界都被樹木籠罩著一樣,這些樹木有高大的樹木,有粗壯的枝干,有細長的樹枝,這些樹木都很高很粗,就好像整個世界都在你眼前一樣,這一片一片的樹林里的樹都是那么的蒼翠欲滴,就好像是被人們砍伐的一樣,但是你一踩上去,還是會發出“吱吱”的聲音,這聲音是多么的悅耳呀!
這就是古城,它有古色古香的風景,有古色古香的房子,我真想讓時間永遠停留在這一刻。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四
推薦理由:炸醬面的肉末很香,混合豆芽,混著面條一起入口,越吃越入味。七星豬腳比較軟糯,麻辣醬汁是直接淋在豬腳上,入口即化。
推薦菜品:脆土豆片。
推薦理由:味道和小時候校門口的麻辣燙一摸一樣,脆土豆片是店家招牌,需要單點,老板幫你燙,配著蒜水和辣椒面吃,味道非常棒!其他的屬于普通麻辣燙菜品。主要勝在湯底還不錯。
推薦菜品:餛燉、蒸餃。
推薦理由:餛燉分了牛肉餡和豬肉,首選牛肉,每個餛燉都是皮薄餡多,湯底也比較鮮。這次沒有吃到蒸餃,據說他家的蒸餃味道也是一絕。
推薦菜品:涼粉牛肉鍋盔。
推薦理由:鍋盔皮又酥又脆,裹滿了芝麻!里面包著涼粉和牛肉片,老板伴的味道也是相當的好!涼粉,牛肉,脆皮,再融合辣椒油,芝麻的香!走的`時候后悔沒有再去多買一個!
推薦菜品:招牌牛肉面。
推薦理由:它的湯汁是類似于胡辣湯,很濃稠的。獨特的醬汁可以把每一根面都裹上味道。能吃出牛肉的鮮,這個小吃喜歡的伙伴應該很喜歡,特別是喜歡黏糊糊食物的朋友。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五
春節,爸爸說我們時間有限就就近去閬中古城游玩,了解一下那里的悠久文化。我的第一反應是又去一個人滿為患、吃吃走走的“二號磁器口”而已,心里極為抵觸。但胳膊扭不過大腿,只好硬著頭皮跟著去了。
當我們的車剛駛入閬中二橋,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個類似于重慶渝中半島的“u”字形半島,半島遠一點的是現代建筑,靠近江邊的是一排排低矮的瓦屋面建筑,那就應該是古城了。我們從西門進入閬中古城,城里的果然人流如潮水、各種商販賣力的叫喊著熱鬧非凡,我們到了游客中心看了閬中古城的簡介,媽媽就去買票,買票回來媽媽高興的'說:“我們買的通票可以把閬中古城所有的歷史景點參觀完,我們抓緊走吧!”第一天我們參觀了西鄉侯詞(張飛廟)、居于古城中心的中天樓,川北道臺衙署,我慢慢知道了游閬中古城不僅僅是吃吃走走,第二天參觀了紀念教育學家(孔子)的文廟以及古城外地的滕王閣,第三天參觀了明清時代貢生會考的場所——貢院、閬中風水館,還去坐了游船。通過幾天游玩我覺得貢院是我收獲最多的地方,下面我向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閬中貢院。
貢院又稱考棚,是貢生考試和吃住的地方,閬中貢院始建于明朝,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大的舊學考試場所。閬中貢院占地約五十畝,考場四十間,同時可以滿足7000人考試和休息。整個貢院布局為三進四合庭園建筑,就是三個四合院中間用連廊連接而成,全為純穿斗式木結構建筑。所有房舍整齊規矩,高出街坊民居一頭。前院是考場,后院是齋舍,四周都是號房。考試時按天、地、玄、黃······編號,每間房有進出小門一道,正廳是一樓一底的殿堂,為考官唱名、發卷、監考的地方。中間為十字形走廊,走廊兩邊欄桿連帶靠背木椅,供考生休息候點。齋舍為一底四合院,樓下庭院縱貫走向。貢院里面展示古時候科舉考試制度的發展過程、考試的流程、考生和考官的用品、用具,歷朝歷代出名的狀元、舉人、秀才等情況,甚至還展示了古時候考生作弊的用具,不過古時候作弊被發現是會被凌遲處決的!!!這也說明了古時候國家選拔人才跟現在一樣的嚴格,所以同學們我們要認真學習,長大了才能成為對社會、對國家有用的人。
通過三天的參觀,使閬中這座古城從西漢末年的三國到明清時期兩千來年的歷史和文化展現到我的腦海里,讓我感受到了閬中古城與其他古城的不同之處,我們不僅嘗盡了閬中的各種小吃,購買了各種特產,還瀏覽了那么多的歷展覽和名勝古跡,也改變了以往各種各樣的古城(鎮)在我腦海的固定模式。而且還有大佛寺、狀元洞等很多地方沒時間再去了,下次一定再去閬中,讓閬中之旅沒有遺憾。怎么樣?閬中古城也應該是你駐足觀賞的一個最好的選擇吧!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六
我的家鄉叫做閬中,它是一座美麗的城市.
家鄉不僅科技變發達,經濟變好了,更令家鄉人高興的是,我們家鄉閬中的古城,今年已被國家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在創建中,民間投資500000000元,拆除古城不協調建筑10000多平方米.重建中天樓;擴建張飛廟;整修貢院;再現李家大院,張家小院等古院落的原貌,逐步還原了唐宋格局,明清風貌.
我相信,我可愛的家鄉不久又會發生巨大的變化!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七
國慶節,我們一家三口來到四川閬中古城游玩。古城位于嘉陵江畔,建于2300年前,由四條大街和很多條巷子組成。
步行江邊,陣陣微風拂面,使我感到神清氣爽。走約5km就來到了古城的大門口,大門古樸而雄偉,承載了歷史的滄桑。進入大門,你仿佛穿越到2300年前,且融入其中了。
步入古城,沿中央大道前行。兩旁仿古房屋十分精美,地下鋪的`青石板路,雖然多年已被大雨沖刷,狂風侵蝕,但仍保持著以往的風采。在四條大街的十字交接處,有一座三層的古建筑華光樓,它位于閬中古城的最中心,古色古香,富麗堂皇,遙看他像群山中迤突兀的險峰,近看它像山水茶園中一仿古小亭,俯瞰,它像一馬平川中一小山包兒,抬頭看去,它像直插云天的山峰,無論你怎么看,華光樓都別有一番風采。登上華光樓,閬中中古城的景色一覽無余,四條大街寬闊雄偉,就連個條巷子都清晰可辨。
夜幕降臨,閬中古城燈火闌珊,游人如織。晚上的閬中古城,店鋪生意紅火。閬中城不再像歷史古城兒,像一座現代化潮流城。
白天的閬中成詩情畫意,古色古香。夜色下的閬中城燈火輝煌,人流如潮。無論怎樣,閬中古城都很美。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八
閬中古城位于四川省南部的南充市境內,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古城。我有幸在暑假期間來到這個神秘的地方,深入了解古城的歷史文化,并且留下了深深的感受和體會。閬中古城的獨特之處在于其保留了許多古代建筑和文化遺跡,讓人們可以親身感受到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勞。我從游覽古城的角度去了解這個古老城市,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和深遠的歷史底蘊。
首先,閬中古城的建筑風格獨特,每一座建筑都承載著古人智慧的結晶。我游覽古城的時候,便沉浸在這座古老城市的氛圍中。古城內的建筑多為木結構,古樸而典雅,展現了古代建筑的精致和雄偉。尤其是古城內的吊腳樓,使人仿佛回到了古代的生活場景,可以想象古人是如何居住在這樣的樓房里的。不同于現在的高樓大廈,古城中的吊腳樓將居民的生活空間和商業空間上下分隔,形成了獨特的建筑形態。這種民居的設計不僅展示了古代人民的居住智慧,也反映出古代社會的層次和文化特點。
其次,古城中的歷史文化遺跡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古城內,我看到了許多古代建筑的遺址,這些古跡中蘊含著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勞。比如,城樓是古城的象征,它是古代城市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城市的標志。在登上城樓的時候,我感受到了古代人民巧妙的建筑技術,他們為了保衛家園而創造了這樣一座堅固的建筑。此外,還有古井、城墻、祠堂等等,它們都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也是古城文化的重要代表。通過參觀這些古跡,我了解到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承,更加深入地了解到了這座城市的歷史底蘊。
古城的風景也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從城樓眺望古城,可以看到古城內的各種建筑錯落有致,形成了獨特的美景。而在古城的街道上漫步,可以欣賞到古代建筑的細節之美。古城的街道狹窄而曲折,兩旁是各式各樣的店鋪和飯館,給人一種穿越到古代的錯覺。在這里,我品嘗到了正宗的川菜,并且購買了一些當地特產。古城的街道上還有一些傳統手工藝品店,我購買了一些手工藝品作為紀念品,留下了我與這座古城的深刻的聯系。這種獨特的景色和文化氛圍給我留下了寶貴的回憶。
最后,我從這次旅行中體會到,古城是一座有生命力的城市。盡管歷經千年滄桑,然而古城仍然充滿生機。在古城內,我看到了城里的人們過著繁忙而又安穩的日子。居民們習慣性地生活著,保留著古城獨特的風貌。他們還傳承著古城的文化,將這種活力傳遞給了后代。這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古城的魅力和其深遠的歷史底蘊。古城帶給人們的不僅僅是美景和文化的體驗,更是一種精神層面上的觸動。
總結起來,閬中古城是一座有著悠久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古老城市。它的建筑風格獨特,展現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勞;它的歷史文化遺跡承載著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它的風景和街道令人陶醉于古城的美景。在這座古城中,我不僅感受到了其歷史底蘊和文化魅力,更體會到了這座古城的生命力和活力。這次旅行帶給我很多深刻的體會,我將會將其牢記于心,并且希望有機會能再次來到這座神秘古城,去發現更多的故事和歷史。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九
閬中市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嘉陵江中游,屬南充市,被譽為四川最大的風水古城,是全國現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國家5a級景區。閬中置縣以來,至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保護完好的唐、宋、元、明、清各歷史時期的古民民街院、寺院樓閣、摩巖石刻構成了閬中獨特的'旅游資源和豐富的文化。閬中在古代是巴人活動的中心地區之一,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巴文化。主要風景名勝區有殿宇宏偉、布局嚴謹、古樸典雅的張飛廟;有由唐代大佛、大象精舍、黃家亭子、狀元洞等組成的東山園林;有松蒼竹翠、境幽林靜的圣地巴巴寺;有集樓、臺、亭、閣于一山,融古、雅、奇、秀于一體的嘉陵第一江山錦屏山公園等等。
閬中在古代是巴人活動的中心地區之一,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巴文化。今天,我們還可以從巴文化活化石巴人舞以及川北燈戲、儺戲、牛燈竹馬等流傳于閬中民間的民俗藝術中,看到饒有特色的巴人遺風。除此之外,閬中還是三國文化旅游線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國時蜀漢大將張飛,任巴西太守,駐閬中達7年之久,伐吳前夕,他被部下范強、張達所殺,身葬于閬中,后人為其建的桓侯祠,今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閬中位于四川盆地東北部,屬南充市。乘坐汽車去閬中是比較推薦的方式。南充有一小機場高坪機場,但是航班較少。閬中沒有火車站,坐火車的游客可以到南充火車站或廣元火車站。閬中城區主要交通方式是公交、出租車,出租車起步價4.5元。古城景區內限制車輛通行,有觀光車及一些特色交通工具。
文檔為doc格式。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十
閬中古城,坐落在中國四川省南充市區,是中國四大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作為一座擁有2400多年歷史的古城,閬中古城見證了數百年的滄桑變遷。近日,我有幸來到這座美麗的城市,親自體驗了閬中古城的風情,深深感受到了它的獨特魅力。在閬中古城的種種景觀和文化內涵中,我有著許多難以言喻的心得體會。
首先,閬中古城給我的第一印象是獨特的城市布局和建筑風格。這座古城依山而建,布局合理,城內九曲十八彎,樓臺亭閣錯落有致,呈現出一幅美麗的山水畫卷。在古城的核心區域,還保存著許多唐宋時期的建筑,其中以嘉陵江大橋和鳥鳴樓最為著名。嘉陵江大橋是我國古代木拱橋的代表作,木結構巧妙,設計獨特。站在橋上,我仿佛回到了古代,感受著江水潺潺,與歷史的長河相互輝映。而鳥鳴樓則是我最喜愛的建筑之一,它是閬中古城的標志性建筑,座落在城墻上,遠遠望去,宛如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鳥,盡顯古城的靈動之美。
其次,閬中古城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價值。作為一座有著2400多年歷史的古城,閬中古城承載了豐富的歷史沉淀和文化遺產。在城內的博物館中,我了解到了古城的發展歷程以及這里的重要歷史事件。閬中人在長期的歷史中融合各個時期的文化元素,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閬中文化。這種文化包括閬風巴韻、合川詩派、巴文化等多個方面,使得古城更加豐富多彩。同時,這里還誕生了眾多文人墨客,如唐代文學家杜牧、北宋文學家歐陽修等,他們留下的文化藝術作品豐富了古城的文化內涵,讓閬中古城更具魅力。
再次,閬中古城的人文風情令我難以忘懷。在這里,我親身體驗了巴渝民居的獨特風貌,感受到了古城居民淳樸而真誠的待人之道。在古城的小巷里漫步,我看到了曲徑通幽的四合院,以及雕梁畫棟的古民居。這里民風淳樸,人情味濃厚,居民們向我熱情地打招呼,與我分享了古城的美食和傳統習俗。我品嘗了閬中著名的“真經三寶”,感受到了巴渝飲食文化的獨特魅力。我還參與了當地舉辦的傳統節慶活動,欣賞了非遺表演和民俗游行,感受到了古城的熱鬧與喜慶。
最后,閬中古城給我帶來了深深的思考。在這座有著悠久歷史的古城里,我思考著城市的發展與保護之間的矛盾。古城的保護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資源,并且需要注重平衡保護和發展之間的關系。古城的保護不僅僅是對建筑物的保護,更是對歷史文化的傳承。我想,城市的發展應該注重保護和傳承當地的歷史文化,以此來塑造城市的獨特魅力。
閬中古城,一個充滿歷史和文化的地方。在這座古城的探訪中,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閬中的歷史傳承和文化底蘊,也感受到了古城的獨特魅力。這次旅行不僅豐富了我的知識和見聞,更給我帶來了對于城市發展和文化保護的深刻思考。我相信,只有更好地保護古城的文化遺產,才能讓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煥發出新的生機,為我們和后代傳遞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遺產。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十一
各位游客:
大家好,歡迎大家游覽閬中古城。閬中古城位于閬中市城區南側,是四川省唯一完整保存下來的古城。在游覽過程中請大家注意安全,緊跟團隊,以免走失。今天,我們將依次參觀張飛廟、錦屏山和極富特色的古城保護區。兩小時后,我們在古城保護區大門前集合等車。
閬中縣始建于,公元前316年秦惠文王時期,閬中古城和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山西平遙、云南麗江、安徽歙縣并稱為“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閬中古城山圍四面,水繞三方,天造地設,風景優美素有“閬苑仙境”、“巴國蜀國要沖”之譽,唐代詩人杜甫在這里留下了“閬州城南天下稀”的千古名句。
閬中之古,首先是古城歷史悠久。僅以建縣的歷史計算,至今已有2300多年的歷史。
第二是對中國的歷史文化發展具有影響的名人輩出,古跡猶存。同時閬中又是革命老區。第三是古城保存比較完整,文物價值很高。好,各位游客朋友,說到這里,張飛廟就到了。
我們現在看到的就是聞名遐邇的漢桓侯祠,亦稱張飛廟。張飛,字翼德,東漢末年跟隨劉備起兵。劉備稱帝后,張飛鎮守閬中前后七年之久。公元221年,張飛被部將范強、張達殺害,葬于閬中,被追封為桓侯。閬中人民追慕張飛英勇忠誠,于墓前建闕立廟。現存的張飛廟是一組唐代風格的明、清建筑—四合院,由山門、敵萬樓、牌坊、大殿、廂房等組成,占地5000多平方米,規模宏大,建造精美。
走過山門。穿過敵萬樓。現在來到張飛廟大殿,大家請看,中間端坐一尊豎眉瞠目,狀貌威猛的張飛,卻怎么是頭戴王冠,身著錦袍,手捧玉笏的塑像呢?原來在嘉慶年間,張飛被追封為"桓侯大帝",殿上塑的是他的冠冕文身坐像。塑像兩邊是長子張苞—執蛇矛、功曹馬齊—捧丹書。左右兩壁是岳飛草書的諸葛亮"前后出師表",將大殿烘托出一派威嚴而儒雅的氣氛。
大殿后實為墓亭,古雅簡樸,肅然卓立。亭柱一副對聯:隨先主逐鹿中原,北征南戰,地只西川稱帝業;剩殘軀付諸荒冢,春去冬來,人猶千古吊忠魂。
上聯寫張飛追隨劉備一生征戰,但實現統一全國的壯志未酬,英魂仍存遺憾。下聯說他死后,此墓雖只埋了無頭之軀,但人們紀念其忠勇的情懷千古不衰。
無頭之軀有一個民間傳說,據說張飛被殺后,兇手范、張二人割下頭顱,想拿到東吳獻給孫權,他們乘船時聽說:孫權正向劉備求和,二人驚惶無措就把張飛的頭拋入江中,浮到云陽地界被一位漁翁撈起,葬在云陽鳳凰山麓。這就是張飛"頭葬云陽,身葬閬中"的悲壯故事。
大家請看,張飛墓,高約6米,方圓100多平方米,全用黃土壘成,宛如一個橢圓形的小山巒,歲月滄桑,墓穴仍安然無恙。墓上古木森森,碧草叢生,似乎印證出千百年來無數后人對這位勇猛剛強、嫉惡如仇的"張三爺"的敬愛。
墓亭下拱穴內,端坐著張飛的武身像。像前盤龍石斗窩叫"長明燈"。據說,張飛駐守閬中時,在瓦口隘,大敗張合,取得勝利,閬中人感激他。在他死后,特意選取最好的石頭雕成"長明燈"。千百年來,每到清明節,人們都要為張飛掃墓,給長明燈獻油,紀念這位為閬中做出偉大貢獻的“桓侯大帝”。
好了,游客朋友們,張飛廟我們就說到這兒了,請大家跟隨我的腳步前往下一個景點——錦屏山吧!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十二
要想了解古老神奇的閬中古城,就要登上錦屏山。站在山巔觀景臺上:天高地闊,四圍山勢鎖煙霞;山秀水碧,三面江光抱城郭。嘉陵江從西而來在這里折東而去,洗白了山腳,顯露砂巖山崖,契合了中國地勢西北向東南趨斜江流侵蝕南岸的特點。在群山環抱的江岸上沖積出向心河壩,就像太極圓盤。古城就建在這種風水格局之中,深受歷代風水大師的青睞。中天樓和華光樓就像太極盤上兩個魚眼,古街依陰陽八卦而建。
有兩千多年的建城史,使閬中城歷代都是郡,州,府,道和軍治所所在地,清初還是四川省會。古人交通以水路為主,從閬中去渝州,下水去江南和中原是主要交通,閬中古城當時的政治地位和經濟重要性很突出。
錦屏山獨立標高,四圍九山拱衛,如九龍朝圣;歷代出現了許多風水大師,如袁正罡,李淳風等,大量的民間奇人:落下閎和倆侄子—天文學家;文人墨客:吳道子,杜甫,李商隱等,釀造許多文化內涵,歷史上的閬中古城名噪中原。唐玄宗聞聽聞山水龍脈,雅士云集,派唐朝著名畫圣吳道子去勾畫哪里的山水風光,人情風俗,畫出了“嘉陵江三百里風光圖”,受唐玄宗喜愛,名傳后世,錦屏山成了嘉陵江上第一山。這是畫圣的偏愛或是交通的限制,嘉陵江上還有著名的小三峽,名噪元明清后世的古城堡釣魚城。
歷史的天空發展到明朝,和尚出身的皇帝朱元璋信奉陰陽風水,聽說閬中是虎踞龍盤之地,成事謀反之地,動天傷脈之地,令官員前去勘察,以修驛道為名,挖斷其中一條山脈,以應八卦止煞。
陡山下石梯,半山一片平地,觀星樓就在山崖邊。我懷著敬仰的心情踏進這座紀念偉大天文學家落下閎和后繼幾個天文學家的觀星樓。登上最高樓,看閬山閬水茫茫接天際,閬城古建蒼蒼現城廓。思逐風云,想西漢時期,落下閎和他的兩個侄子,在此晝夜觀星看月,絕塵俗氣,創立渾天學說,建立了第一臺渾天儀,歷算黃道月相,以太陽通過地球二十四個等分線的時刻,回歸年為365.24天,又以月球圍轉地球塑望月29.5天,天時陰陽平衡,安排年,月,日,集整四年置閏,平均分日配月,又將氣象物候和農業生產變化規律納入歷算,明確了春夏秋冬時序,確定歷法正月初一為一年之初,被漢武大帝命名為“太初歷”,從此改變以前以十月滿為歲首的政治性歷法制度,有了二十四個時節,有了全民族時日一致的傳統文化節日—春節。落下閎是閬中人,閬中是中國春節的發祥地,落下閎成了中國人民的"春節老人"。北宋天文學家張衡的渾天儀是在落下閎的渾天儀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錦屏山半腰一線,人文廟堂眾多。大雄寶殿里,彌勒笑和尚笑瞰古城;杜甫祠里,詩圣道骨仙風手扼筆墨,憤世嫉俗,點評時弊山川,他領妻子避難四川十年,居閬中七年,欲慰窮途留名篇,閬苑留詩七十篇;字跡遒勁豪情,滿壁飛揚。來到張憲祠里,看塑像威風凜凜。講述北宋抗金英雄岳飛和他的副將張憲沖鋒陷陣,英勇殺敵,被主和派秦儈陷害入獄,張憲不懼威迫利誘,跟主將岳飛一同被害風波亭,成就一段英雄歷史故事。墻上掛著張憲的故事,素描填色。張憲是閬中人,家鄉人為他建祠祭奠。碑林廟里,唐朝吳道子的觀音像,陸游的耕耘圖,現代虎癡張善子的上下虎石刻,詩人留下的古詩,莼菜條描,石黑線白,微妙靈動,加上意境飛揚的詩詞,給人幽古懷古的情懷。
錦屏山下,衛城南津關鎮里,滿城仿古街景,這里成了古城旅游,住宿,休閑,餐飲之地,關隘城堡。出得南津關城門,一泓清江,環繞向心河壩,山清江靜;對岸古城青蒼古樸,石階之旁,游船輕蕩,機帆渡船聒噪往返,一派清逸清秀。
踏上華光樓(南樓)碼頭,古街門市沓沓透視,商品豐富,特色盈柜,商幡飄動,人頭攢動。我忙于拍攝古街悠情,品嘗牛肉鍋魁,看保寧醋,看張飛牛肉。想三國時期,閬中系屯兵之地,經廣元出漢中攻中原,牛肉鍋魁是行軍供給,醋是隨身攜帶的飲料和洗腳的隨身品。登上閬苑第一樓—華光樓,三重檐四方城門,黃樓翹檐。嘉陵江盡收眼底,秀山碧水,丹青城郭;街樹分隔,銀杏秋黃;黛頂迭去,古建清韻。廊樓之中,有屏風一座,刻有唐代詩人李商隱詩詞:嘉陵江水此東流,望看驛中憶閬州;若看閬水還入海,閬州應有更高樓。
從南門到北門,來到中天樓,一座騎在十字路口的標志性建筑。人來人往,它的四周布滿景點,有文廟,貢院,張飛廟。三重檐屋頂,黃樓黛瓦,雄偉壯觀。如是在夜晚,一定是萬家燈光四圍中。站在中天樓之上,可望北門威武牌坊,為旅游添景,現代張飛扮者巡街的起點。去北街200米就是孔廟。一個了解儒學文化的學府。
不起眼的古樸白潔的小巷,騎墻牌坊上寫有“德配天地”橫扁,巷右立一石:文官下轎,武官下馬,給人肅穆恭敬。入得深巷,圍墻門坊上寫有:圣域。進入圣域內,一座大成孔廟就在眼前,古人說先從照壁檢醒自己,修學修德,素壁磚砌,猶如鏡子,看:照壁中脊文龍吐水鯉魚躍門,兩邊龍頭骶尾,給人要當人上人,乃需素面寒窗,勤學苦練。然后,經先師學官領入“泮橋”,就步入仕途之道,秀才之上就是國家棟梁,就像踏入“欞星門”成功之門。牌樓三重檐,黃門黃檐,象征光宗耀祖,仕途宏達。欞星門里就是圣賢人士的圣域。
大成殿單檐歇山式殿堂,赤柱青瓦,兩邊各塑一座杏壇,左邊孔子圣人端坐書案,執筆竹簡;寬臉慈眉,束頭垂髯;長衫紫袍,交衿束帶。給人滿腹經倫。右邊杏壇:孔圣人手展經詩竹簡,諄諄教誨,一展大儒尊像。真是文廟地靈松柏古,道詠元和天地通。
懷著崇敬之心進入大成殿,首見的是神龕藏閣之上黑匾金字:萬世師表;孔圣人手執躬圭,笑看圣域;神龕供享,玻璃藏閣;仁恕溫誡,笑懷天地;藍衣黃襟,兗帽冕旒;禮帽玉串,享天子皇帝配享,被封為文昌帝。孔子為儒學先師,倡導“仁政德治”,辦私學,開官學,定禮樂,修春秋,用儒家學說奠定中華道統文化基石,是中國道德文化發祥人,受歷代統治者和百姓尊崇。為記念孔圣人的子弟對中華文化的傳承,孔子的兩廂,敬拜有他的四個得意門生:顏回,孔伋,曾參,孟柯,享有二等四配。四配神龕后排就是十二哲人,也受后世敬拜,藏閣之上,燙有金字:斯文在茲。
來到張飛廟,人流如群,閬中古城有點因為張飛而出名。單檐歇山式山門,黑柱黑木墻,綠色琉璃瓦,廊房赤墻赤瓦;門前兩個雄獅高大過人,朝天怒吼;神龜馱著石碑,一個寫有韓恒候名號,一個寫有漢恒侯辭,介紹張飛一生事跡;廳門洞開,兩邊柵欄排列,像衙門,使人莊嚴肅穆。來到嗣堂,張飛高大壓人,黑鎧赤臉,圓眼環髯,威武勇猛,剛烈莽撞,是虎將形象。他鎮守閬中七年,刀光劍影下見忠孝仁義,計謀詭詐中見慈惠寬嚴。他善待百姓,嚴于官吏,遺澤巴西,百姓敬重如神。皆因桃園三結義之中的關云長敗走麥城,被東吳殺害,張飛為兄報仇,酒后持勇,鞭撻下士,卒于下士。是個悲慘故事,也是警醒后世的案例。我敬仰了張飛的戰袍,黑睢馬,觀看了敵萬樓,墓冢,悻悻而去。
蕩悠哉乎古香古色的石板路上,看茶鋪老者,方桌條凳;閑適聊天,路人羨慕。手工制作的絲綢店,女紅正在整理織機。漢方診所的老中醫端坐看方。古玩店女老板與人交談。銀店燈火輝煌,檐口下,李耳騎牛,老子西去的雕像吸引顧客。坊間時有李家大院,黃家大院,陳家大院門庭如市,古樸華麗,雕梁刻柱;條桌雅椅,供桌字畫;過堂屏風,文人雅辭。讓人看見川東民居中望族生活富足,高雅閑適。
走在學道街上,嗅到幽香沁心的醋味,高達莊嚴的衙門閉門修繕,九龍壁正在涂漆。來到貢院廣場,巨大的銀杏樹分列兩旁,拱衛貢院,后面三圍官學學府,單層古建。古城的人們正在晨練。一列坡屋頂門庭式長房,兩折大扇門,黑色門庭窗欞格子,雕有人物花卉,門廳橫匾上,黃牌黑字:貢院;門檻高高,照壁迎面,上有黃龍騰飛,魚躍龍門,意寓飛黃騰達。兩邊入內,左右廂房就是展覽館,壁上左寫:明經取士;右寫:為國求賢;壁上掛有科舉制度規章,功名制度的等級,職稱實權,權勢和俸祿。照壁則走就是致公大道,廊道廊櫈,直通致公堂,泥塑監考官坐堂,監判吏開卷下筆,如真人坐堂。廊橋長凳上散坐穿著穿著衙役皂服的真人,為旅游服務,手握打威棒,搖旗吶喊,出錢者坐堂發威,坐轎簇擁,拍照留影。左廂是考棚,一肩多點寬的考位,泥塑一考生提筆沉思,認真委座;另一考生則身斜臥,曲腳看書,信心滿滿,給人實景實況。右邊是科舉名人博物館,囊刮四川明清兩代科舉名人和閬中當地秀才武狀元。墻上玻窗存放有古時朝廷的黃榜,朱筆圈點,名人貴姓。給后人一種十年寒窗,天酬勤奮的道理。致公堂后就是監考各部門,彌封所收發考卷,管理考卷的收堂所,監考官提訊的監視廳,留案存底的抄謄所,有評審校對的對讀所,有供應米茶的禮房和聚會議事的致公堂。看過科舉制度的章程條例,實物皇榜,由衷感慨仕途學子的艱辛茹苦,為國進取的精神。
走過狀元街,筆向街,看過這些儒文幽古的街面上蒲家大院,秦家大院悠古悠色的門庭,雕花刻物,精美華麗。門板上的門丞戶尉,就是哼哈二將,中國古人的辟邪門神,這里的門神沒有莼菜黑描,用白色勾勒,板塊刊印;個個甲胄整齊,金盔銀鎧,執劍鉞斧,胸配護心寶鏡,獅蠻帶扣,披肩繡帶,威武凜凜,幽清街面又添悠古情趣。
閬中古城以風水擇地,陰陽八卦建城;自然神秘玄妙。四圍九山如九龍朝圣,城中古城地勢如陰陽圓盤,加上巴蜀巫術歷史久遠,古老伏羲八卦盛行,這里成了陰陽八卦風水擇地的中心。一代風水大師袁天罡,李淳風和歷代巫術士云集勝地,研究發掘天文地理,陰陽八卦,形成一套旁門左學。懷著神秘好學的心情來到閬中風水館,川東民居建式,黑瓦黑柱,深奧莫測之感。石階之上,左右八卦納吉池,右有伏羲創立的術數八卦圖。納吉池呈八角形,水中有陰陽太極盤,太極盤上陰陽旋轉,魚眼斜對,八面刻有乾,坤,震巽,坎,離,艮,兌八個卦象,結合東南西北方位,以自己的生庚八字,擇定方為出行,可以辟兇趨吉。這一套是否靈驗?說不出來!不過那套理論,許多奧秘又使人產生不惑之處。內室狹窄,古建精美,仿佛是各地收購來的門窗格子堆切而成,也不失小巧玲瓏,儒雅神秘。一間稍大一點的房間,存放閬中古城沙盤,顯示閬中山勢形勝的八卦圖,指出山水龍脈,外行人看不懂。經過棋室茶館,可見根雕茶桌,藤椅雅座;圍棋象棋,棋盤茶碗;墻上古畫配趣:樂于棋中樂,淡然坪上贏;茶香含書味,水清藴文思。這里是接待客人和好學者的雅舍。八卦書房里,人頭涌動,現代的風水大師們正在分解現代時勢,包括中日戰爭,政治人物,國家未來走向,用陰陽八卦分解個中玄機。聽者眾多,時有嘲笑,也有信者,詢問吉兇趨避,大師們主要是銷售風水書籍,高叫500元一套,可以議價,有出250元買的。聽不懂看不懂,只看表象快點走。
離開這座文化古城感慨多多,覺得來的值,學得多,有意味!
閬中古城美食(匯總13篇)篇十三
各位嘉賓:
墓亭下窩廬形約有拱穴內,端坐著張飛的武身像。請看,這像真是“豹頭環眼,燕頜虎須的猛張飛了吧!像前擺的盤龍石斗窩叫“長明燈”。據說,張飛駐守閬中時,曹魏大將張梆帶領5萬大軍進攻巴西首府閬中,當時張飛守卒不過萬人,在宕渠與張合相拒,前后50日,張飛依靠當地人民的支持,從梓潼山小路直取張合大本營——瓦口隘,大敗張合,取得保境安民的勝利,閬中人感戴他在他死后,特意選取最好的石頭精工雕成這座“長明燈”。千百年來,每到清明節,人們都要為張飛掃墓,給長明燈獻油。
來此就是閬中市有“嘉陵第一江山”之你的錦屏山風景區。請看這錦屏山山勢起伏,峰巒相連,山上林木蔥郁,鳥語花香,山下水流湍急的嘉陵江象一條碧玉帶從山腳蜿蜒而過,山水相融,組成一幅秀麗清雅的天然圖畫,吸引了歷代多少的文人名士來此留連。比如大家熟知的唐代詩人杜甫、李商隱,大畫家吳道子,宋代文豪蘇東坡、詩人黃庭堅、陸游等,都曾為錦屏山風光所傾倒。杜甫的詩中稱為“閬中城南天下稀”。近幾年景區進行了一番修葺整治,更添新的`風采,特別是自然美景與歷史文化的交相輝映,充分展現了閬中游覽的古雅品位,使我們感悟到它既是觀光之旅,又是知識之旅。現在就讓我們以景區內的古跡名勝作為標志,一路游覽下去。
這里是閬中杜少陵祠,紀念杜甫的祠廟。杜甫曾在唐代宗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八月和廣德二年兩次來到閬中,并舉家在此居住半年之久,其間寫下了60多首詩歌。他在《閬山歌》和《閬水歌》中,贊美閬中的山“己覺氣與嵩華敵”,閬中的水“石黛碧玉相因依”。杜少陵祠依山而筑,保持了唐宋時代肅穆典雅的風格,祠堂前廳懸掛的70多幅詩詞木刻和字畫,寄托了對詩人的懷念;兩旁廂房陳列有古文物、古木漆家具等,增添了祠堂的古意。正殿是漢白玉的杜甫立像,正在揮筆凝神,推敲詞句,構思新章。這尊雕塑,己非古物,但我們從南宋愛國詩人陸游在乾道八年兩次到閬中瞻仰少陵祠后,在《游錦屏謁少陵祠堂》一詩中寫他當時看到的杜甫塑像的情景,可得到一些印象。詩說:“虛堂奉祀子杜子,眉宇高寒照江水,古來磨滅知幾人,此老至今原不死。”眉宇高寒的杜甫,孤獨地但卻長久地留在祠中,受后人憑吊,也就是留芳百世了。
一路觀景而行,己到宋烈文侯祠,也就是張憲祠了。說張憲,可能有的人感到陌生,但只要說是岳飛身邊的愛將,知道的就多了。張憲是錦屏山這一帶的人,南宋時岳飛領兵抗金,張憲投入岳飛帳下為將。他驍善戰,赤膽忠心,功授副都統制,深受岳飛的器重,并招之為婿。在岳家軍直搗朱仙鎮,即將“痛飲黃龍”時,以宋高宗為首的投降派害怕岳飛迎回徽、欽二帝后,自己喪失皇位,連發12道金牌召岳飛班師,奸臣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謀害岳飛。紹興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元1142年1月27日),年僅27歲的張憲同岳飛父子一同被害于杭州風波亭,葬于離岳墓不遠的東山港口。20年后,金兵再次南侵,剛剛登基的孝宗皇帝為了激勵臣民抗金,對岳家軍來了個“平反加封”,張憲被追封為龍神衛士廂都指揮使,閬州觀察使,又贈寧遠承宣使。明代,再追封為烈文侯,在家鄉閬州建祠紀念。
張憲祠占地約30畝,座西向東,三面環山,地形象一把圈椅,前人把祠堂選在錦屏山腰的這個地段,可算是一塊“風水寶地”。再加上那蒼勁傲岸的青松翠柏,剛柔相濟的香樟綠楊,把祠廟圍得嚴嚴實實,更顯得莊重靜穆。張憲的塑像放在院中而不在殿內,也是一種“匠心獨具”的表現:張憲功高蒙冤,壯志未酬,人雖死,心不甘,所以塑像不穩坐殿中而是立在陛下。你看他身披金甲,左手按劍,右手撫腰,威嚴挺立。再看他的神情,園睜怒目,仿佛在問:抗金保國,何罪之有?緊蹙雙眉,似乎對未能勸住岳飛班師回朝而痛心疾首。看到這里,聯想西子湖畔那流芳千古的岳王墳和遺臭萬年的秦檜跪像,我們都會感受到“歷史是最公正的”“民心是最公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