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用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出復雜的思想和情感。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對大家寫作有所幫助和啟發。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一
在我們這里大家都把清明節叫做掃墓節。掃墓節就是去緬懷我們已經去世的親人,給他們上墳的節日。我們這里掃墓并不只有清明節這一天,而一般都是在清明節之前。
通常我的長輩們會托人找一個看日子的看哪一天合適。那一晚上我想了很多想對我逝世的爺爺說的話,想要在掃墓那一天把這些話在爺爺墓前說給他聽。掃墓那一天我早早的起來,準備去鄉下給爺爺上墳。我們準備好全家人集合完畢后就坐車去鄉下了。
爺爺的墳墓在我們隔壁的一個縣城,坐車大概要一個來小時,一路搖晃著不知不覺就到了,一下車,哇!人真多呀!縣城的,鄉下的今天都聚到了一起。我們先到街上買了些小紙作就上山了,都說清明時節雨紛紛,今年的清明節可不一樣哦,陽光明媚的,大老遠就能看見山上的祖墳,我們先到了老爺爺的墳上,按照我們這里的風俗,先要除掉墳墓旁邊的雜草,然后再進行祭祖儀式,由于今年政府規定不能在山上點香燒紙,以免引起火災,所以我們只是象征性的在墳上壓了些紙錢,在墳墓旁邊圍上了我們親手采摘的映山紅。
掃完了老爺爺的墳墓,我們又得掃爺爺的墳墓去,翻過了一座山就到了,爺爺是生病去世的,所以挺年輕的',到了爺爺的墳墓上,奶奶就想起了爺爺的許多往事,嚎啕大哭起來,受她的影響,大家不免都有些傷感的情緒,同樣我們也是把爺爺的墳墓清理了一下,壓上了香紙,就下山了。
一天的掃墓活動就這樣結束了,雖然爬山有些難,但是我還是跟著隊伍順利的完成了這次活動。我喜歡清明節這一天。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二
我們五(6)班的6位同學組織起了“雛鷹假日小隊”準備出發前往“雨花臺烈士陵園”參觀,觀雨花臺烈士陵園。說到雨花臺,我們自然會不約而同的想到那些曾經在戰場上披淋彈雨中壯烈犧牲的戰士們。
19,中國共產黨成立。為爭取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中國共產黨依靠和發動工農群眾,與別的黨派合作,掀起了反帝封建的大革命。而在這同時也有許多的戰士們犧牲了,如中國工人運動的杰出領袖鄧中夏、東北抗聯的創始人羅登賢、陳景星、史硯芬......但最令我難忘的還是中國青年熱最熱愛的領袖:惲代英。
惲代英出生于湖北武昌,1930年5月在上海被捕,1931年2月來南京,4月犧牲,而那時他年僅36歲。雖然只有36年,但他的36年是不平凡的,是偉大的,是有意義和價值的。1927年5月在中共五大上當選中央委員,1929年任中共中央組織部秘書長,1930年任中共滬中、滬東區委書記。在參觀的過程中,我也看到了惲代英曾經寫過的'一段話,而這段話任然讓我記憶由心,他是這樣寫的:“國不可不救,他人不去救,則為靠我自己。他人不能不救,則為靠我自己。他人不靠真心救,則為靠我自己。自己要不是真心救,就是亡國奴的本性了!”看完這段話后,讓我深有感悟。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三
是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應該上山去祭拜的祖先。家也不例外。
陡峭的山坡上,路是的熟悉。我生在山村里,但我并經常上山。我經常上山,但小的.路記憶猶新。
上,了許多的墳墓,墳前有蠟燭燃燒留下的痕跡,死者的親人來祭奠。
來到太公墳前,擺上蠟燭和水果,開始拜了。一邊拜一邊念著保佑詞:“太公,保佑······”隨聲附和:“太公,保佑······”
一段后,就帶上祭品回家了。陡然,我了要的事沒做——放鞭炮。
“,放鞭炮呀!”我立即叫住了。“對呀,了?”若無其事地答道。“可都放鞭炮的呀!次為······”我不解地問。聽了,笑著說:“孩子,最近已了件山林火災,由鞭炮引起的呀!,應當盡量地要的災難,山中放鞭炮。”“哦,呀!”我恍然大悟。
是啊,山林是我家,安全靠大家。大家都文明用火,安全的生活就在咫尺之遙。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四
星期六的早晨,天氣晴朗,陽光明媚。我和媽媽爸爸叔叔嬸嬸還有姑姑姑父奶奶和姐姐去給爺爺掃墓。我起床把臉一洗,牙一刷,連早飯都沒有吃,就下樓了。到了馬路那邊,爸爸給我去買包子吃,媽媽就去給我買了一盒酸奶和一瓶水,我用酸奶來送包子。等我吃完了,叔叔的車已經開過來了,我們上了車,我問:姑姑姑父奶奶還有姐姐呢?他(她)們哪去了?叔叔回答說:他(她)們從另外的方向走。“”
我們開車到了墓園的大門前,那個大門真像花果山的大門啊!上面寫著“寶山園”。爸爸說這種大門叫牌坊。叔叔把車開了進去,里面有許許多多的'花草樹木,還有簕杜鵑呢!
我們把車停到停車場里,然后在那里等姑姑姑父奶奶還有姐姐。爸爸看到那里有鮮花賣,就過去問,這些鮮花一束多少錢呀?老板說:有20元的,也有30元的。爸爸看花不新鮮、猜想莫不是拾人家用過的來賣,就走開了。
這時,姑姑姑父奶奶和姐姐來了,我們帶了許多燒的東西,紙錢、紙房子、紙衣服、紙汽車、紙手機、金山和銀山、還有吃的東西……。
可是,等人到齊了,我們還要等,我弄不明白是為什么?原來是要等工作人員來開中巴,我們自已的車是不能上山的。等到工作人員來了,我們就坐車上山了,到了爺爺的墳墓前,爸爸把紅色蠟燭插進一個小香爐里,把它點燃,然后拿出香,我們把香燒燃,也把它插進香爐里。輪流拜祭爺爺,爸爸給我許了個愿,還讓我許了愿。每個人都許了愿,這愿是不能說出聲的。
奶奶和爺爺說了些話。然后我們開始燒錢。我們把紙房、紙車、紙錢、紙衣服、紙手機……燒完這些東西后,我們就坐車下山了,到了山下,姑父說:我們去吃午飯把,大家都同意,姑姑和奶奶有點事情,我和爸爸媽媽坐上叔叔的車,等姑姑姑父他們。我看見遠處一個大石牌,上面刻了些圖畫。非要過去看看,叔叔就把車開了過去。爸爸牽著我走近了看,告訴我這是一面大型浮雕,足有近二百平米,左鳳右龍。并一一指著說:中間是盤古開天地,旁邊是女媧補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神龍嘗百草……這些都是遠古時代的神話傳說,是為我們創造幸福的人,是我們一定要記著的人物,并讓我回家自已上網查一下這些傳說。后來又說清明節是拜祭祖先的節日。這一天,黨和國家領導人要去拜祭我們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每個家族都要拜祭自家的祖先。然后又指著周圍的房子說:你看這些房子和我們平時看到的有區別嗎?我看了看是不一樣的。爸爸又說道:這些建筑形式都是典型的民族性古典園林式風格,屋面鋪的黃色瓦叫琉璃瓦,飛檐翹脊,跟城市里的房子是不同風格的。
把景物記好了,我和爸爸就上車了,叔叔把車發動了,叔叔把車開了大門前,又拐個彎,回去等姑姑姑父奶奶和姐姐。可回去的時候,姑姑他(她)們已經把車開出來了,倒是把我們甩在屁股后面了。把車開了好半天,總算找到一家酒樓了。我真的是餓了,我來到酒店里面,大吃大喝,還要了兩碗飯,直到吃不下為止,吃完飯,叔叔開車把我和爸爸媽媽送回家了。
今天雖然很累,但是為爺爺掃墓,還看到了大自然的景色,又學到了一些知識,還是很高興的。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五
這個星期五,我們校五年級學生一同來到烈士陵園掃墓。到了烈士陵園后,我們紛紛沖下車,一個勁地沖向陵園內。
可當我們看見老師的臉色發生了轉變,立即又退回來乖乖地站好隊,整整齊齊地走向了第一個目地的,烈士紀念碑所在的大廣場。一到這兒,同學們便激烈地討論石碑上的人名。可當活動開始時,同學們便停下了討論,肅立在烈士紀念碑前,莊嚴地凝望著屹立在自己面前的紀念碑。凝望中情不自禁想起了往日先烈們在保衛祖國時的頑強與勇敢:烈火中,他們為我們重新鋪開了通往成功的道路;炮彈中,讓我們再次看見明日的陽光;掙扎中,讓我們一直抱著一個希望:中國不懦弱!中國會富強!我們懷著久久不能平息的心來到了第二個目地的:烈士事跡陳列館。在這里面,有許多烈士的簡介以及他們的遺物,當我們細細觀看先烈們的簡介時,心中的感慨又漸漸泛起,他們的英雄事跡令我敬佩不已。他們的犧牲是為了我們,為了現在的中國!我們現在的幸福生活是他們用鮮血鑄造的',用生命換取的。所以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學習,長大為祖國做貢獻。
該走了,可我還是戀戀不舍地不時回頭望望那隱沒在人群中的紀念碑,希望自己能永遠地把它裝在心中,裝在記憶里。把先烈們的形象與事跡陳列在心中。回到家后,雖然有玩了許久。但當我平靜下來時,這一天的事情又浮于我眼前,那樣壯烈,但又那樣普通。整整一天的經過,是我畢生難忘的回憶。對于先烈們,我有一點愧疚,畢竟在以前的玩耍打鬧中,從沒想過要珍惜時間,珍惜生活,更沒想過自己是如何擁有這一切的?所以,我想把往后化作自己的成功之路,把成功之路上的坎坷化作生活給我出的考試題,把生活出的考試題化作先烈們原諒我以前的過錯的希望。我正在一步步接近成功,接近希望!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六
今天是清明節,我們全家一起去山上掃墓。
才剛開始爬,姐姐就說等一下,慢慢來,我待會兒下山的時候肯定會走得更慢的。不過還真是,她連上山的時候都走得很慢,一路上我和爸爸停下來等了她好多次。
好不容易爬到半山腰了,結果一塊大石頭卻擋住了我們的去路。我都恨不得一腳把它踹開,但是我還是不得不接受現實,我是不可能把石頭踹開的。我只能慢慢的抬起一只腳,一步一步小心翼翼的往上爬。說白了,其實我一點都不喜歡爬山。
又到了我最討厭的環節了,那就是在既冰冷又光滑的石頭上爬,石頭上沒有一塊地方是凹進去可供我攀爬的,所以我經常滑到落葉堆里。
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后,我們終于到達了墓碑前,那種喜悅之情就好像唐僧得到真經后的感覺一樣。
我們站在墓碑前,開始祭拜。祭拜完畢之后,我們又忙著把周圍的樹枝、落葉清理的一干二凈。
準備下山了,姐姐真的走的很慢很慢、、、、、、我花一分鐘就能走完的路程她竟然要走五分鐘。
天暗了,我和爸爸拼命的往山下跑,可姐姐還在慢吞吞的走著。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七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首詩大家都聽過吧!寫的是清明節。今天,我們也去了烈士陵園掃墓了。
一進陵園,我們就去了烈士紀念館,那里有許多文物,如:長刀、衣服和郵票。其中使我深有感觸的是姜潔云烈士,她是1954年當選太倉縣第一屆人才代表。她是不幸落水犧牲的。我真為她感到可悲,這么年輕就犧牲了。
該正式掃墓了。我們來到紀念碑前,為所有烈士獻上大花圈,并與老師們一起默哀。隨著音樂響起,我的腦海里時不時地回蕩出當年烈士們與敵人打仗時的情景。他們揮灑著一腔熱血,為我們打造這么美好的生活,真應該好好感謝他們。
接著我們為烈士們鮮花。其中,有6位烈士還不知道他們的名字。
他們也是為我們開辟了美好的祖國我們也應該獻上花啊,我們也應該要感謝他們。所以我們要獻上花。
今天,我們來到陵園里掃墓,可真是沒白來!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八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清明節,讓人緬懷先輩,令人留戀,令人悲嘆,令人振奮,這里面蘊含了許多的先輩們的事跡,當他們入土為安之時,自己的故事就告終了,剩下的,就只有讓人懷念了!
據我所知,4月5日是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可清明節還有一個習俗,清明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又被稱為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
如果按照舊的清明習俗,在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墳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的新枝插在枝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聽風聽雨”當然是指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
又一年清明節,你在緬懷著誰?
有很多朋友都在問清明果是什么,我去百度查了查,把部分資料放上來給大家看看:
清明果是在清明前后制作的一種食物,據說是用來祭奠先人的。清明前后是采摘清明草的好季節。綿軟的淡粉團在手里捏揉,隱隱有股子清香氣。那氣味是春天的甜腥氣。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詩杜牧寫的詩大家一定都會背吧?清明節了,應該去墳前向各位前輩去祭拜,這都是我們晚輩的禮節嘛。星期六下午就出發向。
媽媽、爸爸、弟弟、我和我的堂妹一家子,一起買好了祭拜的食物準備上山去。很快,到了山下。這座山說它陡峭,也不是很是很陡,說他平坦可是一眼望去這一座山看起來斜面很斜。雖然說每年來這里一次,但是感覺上并不是很陌生。
我們在路途中,看到很多的墳墓,仔細一看,有一些的墓碑上面有一個五角心,上面的顏色已經淡化了。后來我問奶奶才清楚了,原來這代表曾經為國家捐軀過的。我真有想要上去祭拜一下,可是因為時間有限,沒有許多的時間在這里耗,所以這個夢想只好作為泡影。
到了,終于到了。我們擺好了祭拜的儀式,開始燒黃紙等掃墓必備的。我拜好之后就開始在附近逗留,這附近有好多的茶葉,嫩嫩的,綠綠的`,雖然說旁邊有許多的墳墓不景氣,可是,加上這春天的鳥叫聲很茶葉的清香,好象旁邊是隱身的。我只顧自己差一點被他們落下。
到了最后的一站的時候,大家額頭上都冒出了汗珠,我們來的目標也漸漸好象不是在掃墓,而是在采茶葉(希望在天堂的前輩們不要生氣。),我們采了滿滿的一戴子茶葉,看這茶葉,我似乎可以看到這茶葉被我們處理過的味道了。
這次去掃墓,我真是受益非深淺。
一年一季的清明節明天就要到了,
早上我早早的起床,梳洗好了之后便朗誦這“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上路了。在路上我看見很多人拿這小鐵锨、提著一大包“人民幣”“金元寶”之類的懷著對先祖的敬意出發。
首頁123下一頁。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九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一首杜牧寫的清明古詩。清明節到了,祭祖墳了,這是我們中華的風俗。
這天早上,我們早早地起床,天上下著小雨,我們無話可說,只好踩著泥濘的山間小路一步一步地奮力向上攀登。經過一番攀登終于來到了爺爺的墳墓,我們在場的人都情不自禁的流下了淚。奶奶遞給我一根香,香不時向外冒煙,那香味是那么濃重,讓我一下子聞到這樣的香味,馬上顯示出一副沮喪而又難過的樣子。我們手里拿著香給爺爺鞠躬,表示我們對他的崇高的敬意。我拿起準備好的花籃恭恭敬敬地放在爺爺的墓前。花籃里的花都是白色的,在幾片綠葉的襯托下,顯得更加莊重,肅穆。
爺爺走了,在思念和等待中,我一天天長大了。也明白了,燕子能夠再飛回來,楊柳有再青之時卻爺爺再也回不來了陪我度過的是常常的思念和一年一度的清明節。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十
4月3日,在學校大隊委輔導員老師的組織帶領下,我們踏上了去武進革命烈士陵園掃墓的大巴車。這一天,天很冷,老天爺也板著臉,好像我的心情一樣,既緊張又忐忑。
進入莊嚴肅穆的烈士陵園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白云訴哀思,清明祭忠魂”的橫幅。道路兩旁的松柏蒼翠挺拔,讓我不禁想起陳毅元帥的《青松》里“青松挺且直”的詞句。我們在隊旗的引導下,排著整齊的隊伍走到題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紀念碑前。這時,嘹亮的`國歌響起,我們大隊委一起唱國歌,我的心中萬分激動和感慨。隨后我們向烈士們敬獻了花圈,低頭默哀三分鐘,以表達我們對他們的崇敬之情。
隨后我們參觀了革命烈士紀念館。每個展館都有盡心盡責的志愿者為我們講解革命烈士的偉大事跡。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是瞿秋白、惲代英、張太雷這三位革命英雄的展館,他們的愛國革命精神值得我們世代傳揚。我暗下決心,有機會我一定要作為志愿者來為大家講述他們的感人故事。
掃墓儀式結束了,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革命先烈用他們的青春和熱血換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十一
晚上小雨淅淅,想了想明天又到了那個日子,不禁想起了第一次給爺爺掃墓的情景。那時我才七八歲,正是調皮搗蛋的時候。有一天,我按照以前的習慣去找爺爺,忽然不見爺爺人,大哭著要媽媽找爺爺。媽媽卻對我說“爺爺去了一個很遠的地方,過幾天我們去看他好嗎?”“嗯。”無知的我信以為真。
過了幾天,媽媽早早把我從床上拉起來,洗了洗臉,穿的干干凈凈。媽媽牽著我的手往爺爺的故居去了。來到一個墓碑前,媽媽忙這忙那。忙完后,讓我跪下磕頭。我看見過這場景,這是掃墓。我意識到我再也見不到爺爺了,我問媽媽“爺爺是不是不回來了。”“不是啊!”我心想:媽媽騙我。我很生氣,跑到一個石頭上坐著。
想到這些我流下了眼淚,起身走向爺爺的小花園。花園里牽牛花正開得茂盛,雞冠花紅得發紫……我想這是因為媽媽常來照顧的原因吧!走到最里面,一個花盆里的花正在孤獨地“沉睡”著,那是爺爺和我親手栽種的四葉草。我拿起花盆朝爺爺的墓走去。把花放在爺爺“身邊”,跪下給爺爺磕頭,和媽媽一起給爺爺燒紙錢,把爺爺墓邊的雜草給拔掉。“淅瀝瀝”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好像和我一樣悲傷。媽媽帶著我回到家中,我坐在床上思念著爺爺。
第一次給爺爺掃墓讓我明白了: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事物都是美好和長久的,它摻合了痛苦與短暫,讓我知道了要珍惜正在變老的父母和流逝的時光。
小學生給爺爺掃墓(實用12篇)篇十二
今天上午,懷著激動的心情,我們四年級全體同學一起去烈士陵園掃墓。
坐著干凈明亮的客車,沿著光榮路,我們來到了烈士陵園。烈士陵園的大門朝北,高大,莊重,給人一種很嚴肅的感覺。進到烈士陵園,我們首先參觀了展覽館。展覽館的墻上貼了很多解放軍的照片和資料。老師講解說:在全中國,只有滄州早解放兩年。當年滄縣、青縣一帶發生了很多戰爭,解放軍戰士把生死置之度外,英勇殺敵,把敵人打得潰不成軍,抱頭鼠竄,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勝利。聽了老師的一番話,我不由得對這些革命先烈肅然起敬。
參觀完展覽館,我們一起來到墓地。這么多墳墓!這么多革命先烈為新中國獻出寶貴的生命!我的心里頓時涌起了一股熱流:你們是世界上最可愛、可敬的人!請讓我們表達最真摯的`敬意吧!我們每個同學都神情嚴肅,在墓前行了少先隊禮,并獻上了自己精心準備的白花。
最后,我們在毛主席的題詞碑下宣誓:人民為先,祖國至上;誠實勇敢,自律自強;奮發勇為,爭做棟梁;振興中華,再造輝煌。
回學校的路上,我不禁沉思起來: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是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是多么的來之不易呀!我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將來報答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