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以思想深邃、觀點獨特、結構合理、表達生動為特點的一種文學表現形式。讀優秀作文可以拓寬我們的寫作視野,讓我們有更多的寫作靈感。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一
北京的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花園,聽說很有名,我就和我的朋友們起來到了這兒。
走進了頤和園,繞過了各個大殿,就走到了很有名氣的長廊,綠綠的柱子,紅紅的欄桿。站在中間,眼望不到頭,導游說,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走得再快的人也得要好久才能夠走到盡頭呢!長廊旁邊綠樹成蔭,好像到處都是上百歲的樹木。人也來來往往,都在那兒散步、游玩,可開心了!
走著走著,轉眼就走完了長廊,就到了萬壽山腳下,我們在那兒留了影,走了大上午,肚子也餓了,于是我們去了個比較偏僻的小巷子里吃了中午飯,又繼續開始走,去爬萬壽山,抬頭望,個三角狀的.房子呈現在了我的眼前,前面是山,后面是佛閣,看了真是好奇怪,下來時,是從佛香閣下來的,下來的路,好像個迷宮,差點兒就出不去了!它的地形不僅好像迷宮,而且,它的墻壁是用金燦燦的琉璃瓦造成的,在燦爛的陽光下,把眼睛照得眼花繚亂。
頤和園,是個美麗的大公園,里面有好多東西呢,你也起去看看吧!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二
北京的景物有很多,有雄偉的長城,有美麗的十三陵,還有著名的學府北大和清華……我最喜歡的便是那美麗的頤和園了。
進了頤和園的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金碧輝煌的大殿,我四處逛了逛,不知不覺便來到了全城最長的長廊。
這條長廊全長七百二十八米,分成了很多間“小口”,所以每走幾步都會有幅畫呈現在你的`眼前,雖然總體上差不多,但他們姿態不,沒有幅是相同的。長廊兩旁載滿了花木,這朵剛謝,另朵又開了,以此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讓景物顯得更加漂亮了。
不會,我便來到了萬壽山的腳下。抬頭看,只見那高高的山上隱隱約約能望見佛香閣和排云殿,那便是主要景點了。由于對山上的風景充滿了期待,所以我迫不及待地開始向著頂點出發,待我登上那百層臺階,感覺渾身軟綿綿的,點力氣都沒有了。但當我聽說爬上這百層臺階就能活到百歲時,仿佛渾身下子又充滿了力氣,開心極了。站在山頂上,切景物盡收眼底,真是別有番景象啊!我想在生活中我們也需要爬山這種堅持不懈的精神,只有這樣才能看到生活中不樣的美。
頤和園真美啊!我想我們定要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美麗的家園,讓頤和園變得更美。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三
頤和園的美麗世界聞名,可我有次見過的雨霧中的頤和園景致卻不同般,是那么的詩情畫意,是那么的虛幻飄渺,讓我難以忘記。
那是今年暑假7月底的個星期六,那天北京終于下雨了,淅淅瀝瀝的雨把持續多日的酷熱趕得無影無蹤,到處都是片涼爽。下午,上完電子琴課,我和爸爸媽媽起來到頤和園觀看雨景。天色陰沉昏暗,公園里游人稀少,我們在長廊里漫步,欣賞著旁邊似煙似霧,水氣籠罩著的美麗的昆明湖。灰蒙蒙的天空飄著稠密的雨絲。昆明湖上,雨點連成了線,雨絲連成了片。
雨霧中還可以隱隱約約看見十七孔橋,就像神話故事里的仙境。雨在不停地下,我們來到萬壽山上,除了我們,山上再無別人。我們打著雨傘走走停停,停停走走,雨點打在雨傘上的`啪啪聲;雨點落在樹葉上,草地上的唰唰聲,是那么地清晰可辨。青翠的樹林叢中,不時見到蹦蹦跳跳的小松鼠,沒有了游人的打擾,它們顯得是那么自由自在地到處覓食。如此的美景,如此的安靜,真是難得見,我久久不愿離開,爸爸說這叫有雨趣而無淋漓之苦。人們常常形容美景為如詩如畫,今天的頤和園已不再是個公園,座園林,它就是幅畫,幅水墨畫,我是在畫中游,感覺就是美麗的頤和園,美!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四
今天的天氣非常好,我非常高興。因為我就要去冰心奶奶在作文中寫過的頤和園了,到了頤和園里,我的旅行就開始了。
我們先穿過條小道來到了湖邊,里面有條超極大的'石船,皇帝把水代表人民,船代表他和他的朝庭,他想讓他的朝庭永遠不被推翻,我們繼續往前走,坐船來到了十七孔橋,上面有多個形態各異的石獅,橋下有十七個孔,非常壯觀。
過了橋我觀看了會就來到了我盼望已久的,同樣在冰心奶奶作文中出現過的兩大景點知春亭了,這是座古老高大的亭子,圖案也非常精美,做工精致,可以說是亭中的極品,來到亭前鄰湖的片空地上,我在個大石頭上坐下,微風吹拂著我,我觀賞著整個湖面真是太美了,比西湖還漂亮,如果像冰心奶奶說的那樣,在那喝茶的話,就真是太美了。
接著,我們又來到第二大景點玉瀾堂,可因為時間晚,玉瀾堂已經關門了,我爬在門上看了看,看到院落里有幾棵又高又大枝繁葉茂,不知是不是海堂,但愿是吧!
走出頤和園,美好的天就結束了,古代皇帝真幸福呀,要是我是皇帝多好呀!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五
今天,我來到了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頤和園。
一進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碧波蕩漾的昆明湖。和一座白石做的十七孔橋通向湖心。我興高采烈地隨著三五成群的游客向十七孔橋走去。橋頭上有許多栩栩如生的獅子,這些獅子各個神態各異、姿態不同,看上去惟妙惟肖。我細數了一下,550只,可媽媽卻數出了546只,我不信,又數了一遍可卻出現了第三個數字。在得到幾個不同的數字后,我無奈地宣告放棄。
走下橋,我沿著昆明湖慢慢的走著。幾只鴨子在水里游來游去,互相嬉戲著。路旁柳樹的柳枝隨風擺動著。為頤和園平添了幾分生機。
不知不覺的,我們已經爬上了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石階上,遠處的中央電視塔和一棟棟高樓大廈全能看得見,好像整個北京城都盡收眼底。
快到中午了,我們原路回到了十七孔橋。這時,我看到了一個大亭子,在之前因為對昆明湖的激動自動把它忽略了……這時,老天似乎聽到了我的疑惑,賜給了我一個旅游團,團里的導游正好在介紹這座亭子,于是我的耳朵也豎了起來。原來它叫廊如亭,別名八方亭。當代的皇帝曾出過一個上聯:八方亭,亭八方,八方亭上望八方,八方八方八八方。有一個臣子當時就對出了下聯:萬歲爺,爺萬歲,萬歲爺前呼萬歲,萬歲萬歲萬萬歲。這個對聯讓我不禁拍手叫好。
要走了,我戀戀不舍地出了頤和園大門。這里真的太豐富多彩,不管在景色上還是在文化上,讓我都不想離去呢!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六
頤和園有山有水,有亭臺樓閣,真不愧為皇家園林。
北京頤和園是清朝時期的皇家園林。風景秀麗的它,向世人展示中國皇家園林的美。
我們剛進頤和園,一座極有園林特色的,由白玉漢石砌成的拱橋就出現在眼前:石拱橋護欄雕著許許多多的龍,欄柱上雕刻著一只只威武的,形態不同的小石獅子。經過石拱橋,便看見了昆明湖。
昆明湖是頤和園一個大湖,從高處向昆明湖望去,昆明湖就像一個壽桃。昆明湖,是一個人工湖,我想,那該要用多少人力物力呀!昆明湖周圍綠樹成蔭,景色宜人,湖水清澈,真令人心曠神怡。在昆明湖的北岸是一條雕梁畫柱的長廊,這長廊長達700多米,有1萬2千幅畫,并且每幅畫都沒有相同的地方。
走到長廊盡頭,就看見一座倚山而建的閣樓——香閣。香閣是慈禧太后游玩頤和園,在頤和園休息的地方。那里紅漆梁柱,金漆木雕,金壁輝煌,里面還有不少奇珍異寶。
最后我們來到了頤和園的一個景點:蘇州街。它是將江南民居生活濃縮到園內,蘇州街環形而建,街的一邊是古色古香的商鋪,地是用花崗巖石建成的,另一邊是水道,中間有小拱橋,好像回到古時。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七
七月的天氣炎熱,我們乘坐龍舟,在“慈禧水道”上駛過,前往涼爽的頤和園。
我們一邊聽著導游給我們講解這條河的`歷史,一邊欣賞河岸的風景。河岸有很多柳樹,長長的柳枝象瀑布一樣垂掛下來。船轉了一個彎之后,視野變得開闊,不一會,就來到了頤和園。
這里的路是由大塊的鵝卵石鋪成的,其它地方是大片柔軟的草地。
我們走過十七孔橋,繼續沿著湖岸邊往前走,到了一個長約幾百米長廊,長廊的橫檻上有許多精美的畫,畫著人物、花鳥、風景,栩栩如生。
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一座八角寶塔型建筑聳立在半山腰,那是佛香閣。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八
坐游船來到頤和園的昆明湖,導游領我們游覽了長廊、十七孔橋和排云殿三個景點。
長廊果然很長,是條五顏六色的畫廊,廊間的每根枋梁上都畫著不同的彩畫,每幅彩畫都有著神奇的魔力,讓我們穿越時空,仿佛回到了古代。
到了十七孔橋,弟弟妹妹先開問了。導游笑著介紹,“十七孔橋是頤和園內最大的石橋。橋由17個孔組成,長150米,橋上石雕極其精美,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態各異的獅子,大大小小共544個,沒有兩個獅子是完全樣的。至于為什么要修17個孔,那是因為不管從哪邊數過去最中間的橋洞肯定是第九個,象征著皇家的九五之尊。”“哦,原來是這樣啊。”大家恍然大悟:玩賞處處皆學問啊!
在排云殿里,我們左瞧右看,覺得不大不小的'排云殿很有氣勢。“排云殿建在石砌的月臺上,殿正中為九龍寶座,是慈禧太后壽辰時受賀之座。東配殿叫芳輝殿,西配殿為紫霄殿。”聽導游這么說,再看看排云殿,好像更氣派了。
為了感謝導游阿姨的服務,大伯伯邀請她和我們合影留戀。出了頤和園,我想,今天不僅游覽了頤和園,還學到許多知識,真是“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啊!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九
今天,我們去頤和園參觀,據說這兒是清朝慈禧皇太后住過的地方,崔姐姐說頤和園的面積足足有四個故宮這么大,我們排了很久的隊伍,才坐上了艘大游船,來到了頤和園里面。
碧綠碧綠的湖水,我想這就是昆明湖了。我們坐著大游船,水面泛起了朵朵的.浪花,沿著長長的水道,看到了各種不同樣子的石橋,湖中心還有個小島,島上片蔥綠,連接小島的有座橋,名字叫十七孔橋,這和我預習的課文內容真得是模樣的。只是,崔姐姐沒有讓我們去十七孔橋上面看看,我想象中的上百只小獅子,有沒有擺著各種不同的姿態,可惜我都沒有看見呢,只能留到下次再來北京再看看了。
我們走到了長廊游玩,我記得課文里講到的長廊是有千多幅圖畫,這和崔姐姐講的差不多,真得是每幅畫都是不同的故事、風景、花草,崔姐姐告訴我,走完了長廊,就等于走完了年四季,穿越時空。
我看到了黑臉包青天的幅畫像,我對包益銘說:“包益銘,我看到你的祖先啦!”我還想找找我自己的祖先郭子儀,那可是唐朝的位大將軍啊,可是,長廊里有許多的很多古代畫像,就連媽媽也看不懂,我也沒能找到郭子儀。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十
我早就聽說頤和園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林園之。
天,爸爸、媽媽和我來到了頤和園。媽媽買了票后,我們走進頤和園。走進大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那鏡子般平靜的湖水,這湖水綠得又像塊翠玉,它就是-------昆明湖。陣微風拂過,湖面上激起道道波紋,打破了昆明湖原有的平靜。在這清澈的、透亮的昆明湖上,只只小船在湖面蕩漾著,遠遠望去,真想朵朵荷花再開放。
沿著昆明湖外走,我們來到了長廊。這條長廊全長七百多米,它又名“畫廊”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長廊里有八千多幅畫。這里的'話雖然都是山水畫、花鳥畫和人物畫,但是沒有幅重復的,而且十分精美,這讓中外游客都伸出大拇指稱贊它,因此有了“世界上最長的畫廊”之美譽。
參觀了祖國的名勝古跡,讓我的心情格外的高興。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十一
七月的天氣炎熱,我們乘坐龍舟,在“慈禧水道”上駛過,前往涼爽的頤和園。
我們邊聽著導游給我們講解這條河的歷史,邊欣賞河岸的風景。河岸有很多柳樹,長長的柳枝象瀑布樣垂掛下來。船轉了個彎之后,視野變得開闊,不會,就來到了頤和園。
這里的路是由大塊的鵝卵石鋪成的,其它地方是大片柔軟的`草地。
我們走過十七孔橋,繼續沿著湖岸邊往前走,到了個長約幾百米長廊,長廊的橫檻上有許多精美的畫,畫著人物、花鳥、風景,栩栩如生。
走完長廊,就來到萬壽山腳下,座八角寶塔型建筑聳立在半山腰,那是佛香閣。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十二
國慶假期,追尋著課文的足跡我來到了向往已久的頤和園。
進入園中,我急急忙忙去尋找課本中提到的長廊。綠漆的柱子高達堅固,紅漆的欄桿花紋多樣,橫檻上幅幅畫卷內容各式各樣,無重復。望向前方,長廊彎彎曲曲,似乎沒有盡頭,整條長廊顯得樸素又美麗。
走出長廊,我們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佛香閣就建在山的最高處,這里是慈禧禮佛的地方。抬頭望去,佛香閣金光閃閃,屋頂的.四個角向下卷起,朱紅色的墻壁古樸美麗。我們拾級而上,來到半山腰,樓梯的扶手是矮矮的石壁,上面鑲嵌著黃綠色的琉璃瓦,顏色和諧,排放有序,營造出了嚴肅、靜謐的氣氛。
我從佛香閣上向山下望去,不遠處的排云殿金碧輝煌,屋頂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再往遠眺,只見園中偌大的昆明湖雪后片白茫茫,駕在湖上的十七孔橋若隱若現,橋那頭的湖心島上挺拔的蒼松盡顯滿目的翠綠,給雪后昆明湖單調的白色增添了抹生機。
頤和園的秀美風光讓人心曠神怡,真不愧有“園中之園”的美稱啊!有機會,我還要再來!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十三
我在北京游覽的第個景點是頤和園。頤和園是清代皇家園林和行宮,是我國重點保護單位,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首先來到大殿,只見兩只鳳靠殿中間站立,兩只龍站在鳳的兩邊。鳳代表慈禧太后,龍代表皇帝。本來龍應靠中間,鳳是站立在龍的外側的,但是由于慈禧太后覺得自己比皇帝尊貴,所以她就把龍和鳳的`位置調轉了,以此彰顯自己的地位。
之后來到園中有名的長廊。只見綠色的柱子,紅色的欄桿,相映成趣。長廊共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間的橫檻上都有五顏六色的圖畫。每幅圖畫都獨無二,幾千幅沒有幅是相同的。
再看萬壽山,那聳立在半山的八角形寶塔就是佛香閣,下面是排云殿,殿旁邊的樹被積雪覆蓋著,像蓋著白白的棉花被。
昆明湖就像被施了魔法樣變得片雪白。因為整個湖面都結了厚厚的冰,許多人都在湖面中央行走、拉車、玩耍。遠處望17孔橋,若隱若現,那是因為起霧了,朦朦朧朧就像仙境般美。
冬天的頤和園別有番景致,猶如人在畫中游,說也說不盡,看也看不完,只有等你親自來才能真正體會它的魅力!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十四
下車就看到頤和園三個字,看到這三個字就說明我們已經來到了頤和園的大門前。進入頤和園,我看到了傳說中的神獸麒麟,麒麟長著龍頭、獅身、魚鱗、牛蹄,它是古代的吉祥物。麒麟的身后就是仁壽殿了,仁壽殿門口的左右兩邊也有神獸,分別是龍和鳳凰。
參觀了殿屋,我們來到了課本中寫到的那條長廊。長廊全長728米,有273間。長廊的每根枋梁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圖畫,畫面都是各種各樣的`故事,比如《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四大名著中的小故事,畫師們將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濃縮在這長長的廊子上,簡直是太聰明了。
最后我們來到十七孔橋,之所以叫十七孔橋,是因為這座橋有十七個橋洞。而十七孔橋最大的特點是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石獅子,每只小石獅子的形態都不樣。橋頭各有兩只大水獸,很象麒麟,十分威武。
頤和園真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啊!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十五
北京的名勝——星羅棋布:故宮、圓明園、頤和園、森林公園、香山、或許還有明十三陵。故宮用灰白色磚石鋪地,冬天酷寒,夏天暴熱;圓明園破壞嚴重,沒有大山大湖;森林公園似乎太現代化了點兒,又太開闊了;香山除了賞紅葉便沒有什么;明十三陵陰氣似乎有些重……但頤和園卻是完美無瑕!
頤和園坐落于北京城西北,西山腳下。它最大的特點便是有容乃大而又不光怪陸離。它有蘇州園林的嬌小玲瓏、千變萬化;也有海的遼闊——和福“海”比起來,是多么大的個昆明“湖”呀!有佛寺的幽靜、宮闕的神秘。世俗百姓可流連于蘇州街,清雅的隱士也會贊嘆耕織園。有山的莊嚴而無其孤傲,有海的博大又無其兇猛。不僅如此,從俊秀的十七孔橋翹首而望,還可以看到玉泉山頂的`塔呢!頤和園真是美妙無比!
在頤和園可看的景、可做的事太多了,若要寫,能寫成本專著。而且頤和園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還是都去走走,感悟它的美吧!
游頤和園游記(通用16篇)篇十六
20xx年8月3日,在媽媽和她同事童阿姨的陪同下,我們來到北京頤和園游玩。頤和園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它占地面積約達二百九十公頃。
一開始,我急急忙忙地走過長廊,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從下往上望去,萬壽山是多么的雄偉壯麗啊!萬壽山高達58米,上面有佛香閣、排云殿和德輝殿等,它們的屋頂都是金黃的的琉璃瓦,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我們知道佛香閣快要關門了,我們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山頂。站在山頂上,我鳥瞰遠方,才發現頤和園是如此的美麗。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占頤和園四分之三大小,它碧波蕩漾、煙波淼淼,一葉葉小舟從湖面輕輕滑過,宛如一幅大型山水畫。從佛香閣下來就是昆明湖,湖上有三個古典建筑物,一是建在湖中,二是一道長堤,三是西堤。它分為三個水域,每個水域都有一個湖心島。昆明湖中有一個17孔橋,它是園中最長的橋。石橋寬差不多有8米,長約100多米,由17個孔組成,石橋兩旁有雕刻著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子,約有500多只呢。
長廊在1992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長廊。走著走著,我想,長廊那么長,上面的畫肯定有10000多幅吧。畫中有山山水水,花鳥蟲魚,特別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