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作文是在作文寫作中表現(xiàn)出色、觀點獨特、語言流暢、結構合理的作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作文范文,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示和參考。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一
195月,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yè)行政事務。
1911月頒布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15年,凌道揚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有感于國家林業(yè)不振,“重山復嶺,濯濯不毛”,上書北洋政府農商部長周自齊,倡導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中國植樹節(jié)”。
1915年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guī)定了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jié)典禮并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準后,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中國有了植樹節(jié)。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后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
1928北伐完成后,4月7日由國民政府通令全國:“嗣舊歷清明植樹節(jié)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而國民政府行政院農礦部長易培基遵照孫中山先生遺訓,積極提倡造林,于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于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北方地區(qū)以3月初旬,寒氣未消,還不適于栽樹之故,特規(guī)定植樹式仍于3月12日舉行外,造林宣傳運動周延之清明節(jié)行之。并由該部公布《各省各特別市各縣造林運動宣傳周辦大綱》7條,以便全國照辦。
1956年,毛澤東發(fā)出了“綠化祖國”、“實現(xiàn)大地園林化”的號召。中國開始了“12年綠化運動”,目標是“在12年內,基本上消滅荒地荒山,在一切宅旁、村旁、路旁、水旁,以及荒地荒山上,即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均要按規(guī)格種起樹來,實行綠化。”
1979年2月,在鄧小平提議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jù)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中國植樹節(jié)的決議。
廣東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中國新民主主義創(chuàng)始人、偉大的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家鄉(xiāng)。在孫中山先生的故居中,今天還生長著一棵百年以上樹齡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時年僅17歲的孫中山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并親手栽種在這里的。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這是建國以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1982年的植樹節(jié),鄧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1984年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guī)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從而把植樹造林納入了法律范疇。
1990年3月12日,郵電部發(fā)行了一套4枚“綠化祖國”郵票,第一枚為“全民義務植樹”。
教學目標:
1.能欣賞和理解兒歌《留住小鳥》。
2.了解植樹節(jié)的來歷和意義,樹木對環(huán)境的作用。
3.了解保護樹木的途徑、愛惜樹木。
教學準備:1.請幼兒搜集樹的資料或圖片。
2.關于我國林木資源缺乏或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教學過程:
一、欣賞和理解兒歌《留住小鳥》。
1、教師朗誦兒歌《留住小鳥》。
3.教師:你喜歡樹嗎?你為什么喜歡樹?你喜歡什么樹?
1、教師請幼兒展示和分享自己搜集的樹的資料或圖片。
2、教師請幼兒討論樹的作用、好處。
3、教師介紹植樹節(jié)的來歷,意義,分享林木資源缺乏或者森林火災的新聞片斷。
4、教師請幼兒討論保護樹木的辦法。
三、以植樹為主題分組繪畫。
1、教師請一組幼兒把討論的保護樹木的辦法用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
2、教師請一組幼兒設計宣傳植樹節(jié)、植樹造林的宣傳畫。
教案延伸:組織幼兒踏青觀察春天的樹木。
附:兒歌:留住小鳥小鳥飛進小狗的院子里,小狗想留住小鳥,為它搭了一間漂亮的積木房子。小鳥看見了,撲扇著翅膀飛走了。小鳥飛進小貓的院子里,小貓想留住小鳥,為它編了一只精美的小籠子。小鳥看見了,撲扇著翅膀又飛走了。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二
我國古代在清明時節(jié)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tǒng),而植樹節(jié)近代植樹節(jié)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fā)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土地干燥,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guī)定植樹節(jié),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
當時州農業(yè)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一提議,并由州長親自規(guī)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jié)。這一決定做出后,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后的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guī)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jié),并放假一天。
在美國,植樹節(jié)是一個州定節(jié)日,沒有全國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jié)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guī)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jié),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jié)日期。每當植樹植樹節(jié)節(jié)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今日的美國,樹木成行,林蔭載道。據(jù)統(tǒng)計。美國有1/3的地區(qū)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jié)是分不開的。
返回目錄。
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tǒng)的中華民國南京政府成立不久,就在195月設立了農林部,下設山林司,主管全國林業(yè)行政事務;1911月又頒布了我國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
197月,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規(guī)定了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jié)典禮并從事植樹。經當年7月21日批準后,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自此我國有了植樹節(jié)。
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1928年,為紀念孫中山逝世三周年,國民政府舉行了植樹式。以后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79年2月,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根據(jù)國務院的提議,正式通過了將每年的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的決議。這項決議的意義在于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植樹造林,加快綠化祖國和各項林業(yè)建設的步伐。將孫中山先生與世長辭之日定為我國植樹節(jié),也是為了緬懷孫中山先生的豐功偉績,象征中山先生生前未能實現(xiàn)的遺愿將在新中國實現(xiàn)。
返回目錄。
植樹節(jié)的意義。
控制水土流失,防風固沙;。
增加土壤蓄水能力,大大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減輕洪澇災害的損失;。
自動的調溫器:夏日樹蔭下氣溫比空地上低10度左右,冬季又高2-3度。
天然除塵器:樹葉上長著許多細小的茸毛和黏液,能吸附煙塵中的碳、硫化物等有害微粒,還有病菌、病毒等有害物質,還可以大量減少和降低空氣中的塵埃,一公頃草坪每年可吸收煙塵30噸以上。因此,人們把綠色植物稱為“天然除塵器”。
氧氣制造廠:樹葉在陽光下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制造人體所需的氧氣。據(jù)測定,一公頃闊葉林每天約吸收一噸二氧化碳,釋放氧氣700公斤。因此,人們把綠色植物稱為“氧氣制造廠”。
細菌的消毒站:松、樟、榆等樹能分泌殺菌素,殺滅結核桿菌、白喉桿菌等病菌。
天然的消音器:綠化可以吸收聲波,減低噪聲。
返回目錄。
1.年年植樹樹成蔭,代代造林林成森。
2.綠色家園,人人共創(chuàng);掩護樹木,人人有責。
3.咱們共植樹,四海皆綠蔭。
4.三分種樹七分管,十分成活才保險。
5.人從眾團團聚圓,木林森茂茂密密。
6.護花護草護綠人人有責;摘花伐木毀綠人人受責。
7.窮山惡水,青山綠水。
8.三月十二植樹節(jié),大家都來種小樹,一棵二棵三四棵,種下之后施施肥,小樹才能變大樹,人人都來動動手,綠化地球靠大家。
9.要叫樹成林,把好護林關。
10.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11.把綠色帶到世界每一個角落,讓綠色流入人們心中。
12.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13.請愛護每一棵樹,否則我們看到的將是泛濫的洪水跟貧乏的沙漠。
14.大力植樹造林,禁止濫砍濫伐。
15.珍愛綠色,珍愛我們共有的家園。
16.干凈從一點一滴抓起,習慣從一舉一動養(yǎng)成。
17.綠化環(huán)境,美化人生。
18.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19.生命在于綠色,希望在于綠色。
20.讓地球變的更年青。
21.冬天栽樹樹正眠,開春發(fā)芽長得歡。
22.水是生命之源,樹是水的衛(wèi)士。
23.前綠萬綠源自心中有綠,你說我說不如立刻舉動。
24.大力植樹造林,禁止濫砍濫伐。
25.推進綠色的手,是推動世界的手。
26.撒下一點綠色,播種一片綠意。
27.人怕傷心,樹怕傷根。
28.光栽不護,白費功夫。
29.你栽一棵樹,我栽一棵樹,我們獨特為地球添綠。
30.若要地增產,山山撐綠傘。
31.無災人養(yǎng)樹,有災樹養(yǎng)人。
32.勤植樹,胡環(huán)境;閑育花,美大地。
33.千重林山真寶庫;萬頃綠海活銀行。
34.楊柳抽芽始于人,萬物萌發(fā)祥于春。
返回目錄。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三
親愛的同學們:
小樹發(fā)芽了,花兒也開了,又是一年芳草綠。在這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陽春三月,我們又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jié)。
1、不破壞綠化,這包括:不采摘花朵,不攀折樹木,不踐踏綠化、不穿越草坪,不到花壇等綠地玩耍,做游戲時遠離花木(特別提醒:各位同學除了要愛護學校的花草樹木外,對校外的綠色植物也要倍加愛護)。
2、參加社區(qū)、學校的護綠活動,到社區(qū)、學校附近的綠化地做保潔工作,看到不文明的行為及時勸阻。
3、使自己的家變成一個綠色家園。選擇一些適合在家種植的植物,種在陽臺上、房間里。(這些植物包括:太陽花、月季花、寶石花、仙人球、蟹爪蘭、吊蘭、蘆薈等,這些都是成活率較高的。植物)。
4、在學校或家附近種一棵小樹苗,讓小樹苗陪伴著你成長。
我們倡議從自己做起,從身邊做起。
讓我們播種綠色,播撒文明,我們相信有了道德的陽光,綠樹才會常青,讓我們齊努力讓我們的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倡議人:
日期: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四
1、年年植樹樹成蔭,代代造林林成森。
2、綠色家園,人人共創(chuàng);掩護樹木,人人有責。
3、咱們共植樹,四海皆綠蔭。
4、三分種樹七分管,十分成活才保險。
5、人從眾團團聚圓,木林森茂茂密密。
6、護花護草護綠人人有責;摘花伐木毀綠人人受責。
7、窮山惡水,青山綠水。
8、要叫樹成林,把好護林關。
9、前人栽樹,后人乘涼。
10、多一片綠葉,多一份溫馨。
11、大力植樹造林,禁止濫砍濫伐。
12、珍愛綠色,珍愛我們共有的家園。
13、干凈從一點一滴抓起,習慣從一舉一動養(yǎng)成。
14、綠化環(huán)境,美化人生。
15、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16、生命在于綠色,希望在于綠色。
17、讓地球變的更年青。
18、冬天栽樹樹正眠,開春發(fā)芽長得歡。
19、水是生命之源,樹是水的衛(wèi)士。
20、前綠萬綠源自心中有綠,你說我說不如立刻舉動。
21、推進綠色的手,是推動世界的手。
22、撒下一點綠色,播種一片綠意。
23、人怕傷心,樹怕傷根。
24、光栽不護,白費功夫。
25、你栽一棵樹,我栽一棵樹,我們獨特為地球添綠。
26、若要地增產,山山撐綠傘。
27、無災人養(yǎng)樹,有災樹養(yǎng)人。
28、人從眾團團聚圓,木林森茂茂密密。
29、千重林山真寶庫;萬頃綠海活銀行。
30、楊柳抽芽始于人,萬物萌發(fā)祥于春。
31、植樹造林,青山永不老;種草栽花,赤縣更增光。
32、人從眾團團圓圓,木林森茂茂密密。
33、山上沒有樹,莊稼保不住。
34、歲歲綠化造林,有嶺皆春。
35、栽樹忙一天,利益得百年。
36、為了下一代,請愛護環(huán)境。
37、播撒一片綠色讓世界更美,愛護萬千樹木讓你我同行。
38、一棵兩棵三棵,棵棵皆成棟梁材。
39、荒山隙地造林,利國富民。
40、改造自然,年年林茂糧豐。
41、保樹蓋荒山,不愁吃和穿。
42、植樹造林,綠化神州大地。
43、我們共植樹,四海皆綠蔭。
44、綠色的`希望,綠色的'未來。
45、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綠色的懷抱。
46、山腳板栗河邊柳,荒崗灘上植烏柏。
47、慶祝植樹節(jié),喜造名師林。
48、植樹造林,平衡自然生態(tài)。
49、年年義務植樹,無山不翠。
50、屋前宅后栽樹,延年益壽。
51、愛護花草樹木,給自己建一個美麗花園。
52、愛我邯鄲,維護優(yōu)良生態(tài)環(huán)境。
53、全社會辦林業(yè),全民搞綠化。
54、村有千棵楊,不用打柴郎。
55、參加綠色舉動,掩護漂亮家園。
56、撒下一點綠色,收獲一片綠意。
57、眼前富,挑糞土;長遠富,多栽樹。
58、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植樹造林正當勁。
59、追求綠色時尚,走向綠色文明。
60、眾人愛綠護綠,地球常綠永恒。
61、綠化祖國,處處山青水秀。
62、植樹造林要適宜,季節(jié)土壤要調劑。
63、多植樹,廣造林、現(xiàn)在人養(yǎng)樹,日后樹養(yǎng)人。
64、生兒生女靠教養(yǎng),植樹造林靠撫育。
65、村上無樹鍋不開,四方綠化沙不來。
66、千重林山真寶庫;萬頃綠?;钽y行。
67、干榆濕柳水白楊,桃杏栽在山坡上。
68、高山松村核桃溝,溪河兩岸栽楊柳。
69、造林即造福,栽樹即栽富。
70、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71、國土綠起來,林業(yè)活起來,人民富起來。
72、加快造林綠化,促進生態(tài)平衡。
73、植樹造林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
74、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是一項基本國策。
75、全社會辦林業(yè),全民搞綠化。
76、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
77、人人義務植樹,年年綠化祖國。
78、加快造林綠化,改善生態(tài)條件。
79、要想富,多栽樹。
80、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植下一棵樹,收獲萬點綠。
81、雙木成林染盡山河,獨苗雖綠怎抵風沙。
82、植樹造林,利在當今,功在千秋。
83、要得聚寶盆,荒山變綠林。
84、雙木成林美環(huán)境,三木成森凈空氣。
85、植樹在當代,得宜在下代。
86、門前院后種棵樹,室內陽臺養(yǎng)盆花,健康幸福到你家。
87、樹木棵棵種,綠蔭點點陰。
88、紅花綠柳雖禁得住風吹雨打,細枝嫩葉又怎奈到手腳殘害。
89、綠滿校園怡人心,花開遍地笑常存。
90、地球的保護傘——森林,失去它就帶來無窮的災難。
91、撒下一點綠色,收獲一片綠意。
92、愛我長沙山水洲城,維護優(yōu)良生態(tài)環(huán)境。
93、告別城市的喧囂,投入綠色的、懷抱。
94、植樹節(jié),給地球一點色彩,一起動起來哦!
95、竹子無皮,四季能移。
96、澇梨旱棗水栗子,不澇不干宜柿個。
97、向陽好種茶,背陽好插杉。
98、樹木棵棵種,綠蔭點點陰。
99、起苗不傷根,土要踏得緊。
100、植樹造林,利在當今,功在千秋。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五
我國古代在清明時節(jié)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tǒng),但清明的習俗不止是植樹一個,清明也還不是法定的植樹節(jié)。近代法定的'植樹節(jié)則起源于美國。1872年美國內布拉斯加州決定自1885年起,每年4月22日為州植樹節(jié),以后美國各州以至世界各國根據(jù)其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確定各自的植樹節(jié)。
每年的3月12日是我國的植樹節(jié),其實這天是孫中山先生逝世的紀念日。確定這一天為植樹節(jié),一是從植樹的季節(jié)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孫中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早意識到森林的重要意義和倡導植樹造林的人。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辛亥革命以后,孫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guī)模植樹造林的計劃。1924年,他在廣州一次演講中強調:我們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斷植樹造林,而且要造大規(guī)模的森林。此外,他還在許多著作和演講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我國曾于197月30日首次規(guī)定,每年清明為植樹節(jié)。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后,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以紀念他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返回目錄。
1、植樹節(jié)有利于提高了全社會植樹造林、綠化美化環(huán)境的意識,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2、植樹節(jié)有利于推動了國土綠化和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事業(yè)的發(fā)展,并起到擴大山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保護農田、調節(jié)氣候、促進經濟發(fā)展等作用。
3、植樹節(jié)有利于帶動全民族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保護林業(yè)資源,美化環(huán)境,保持生態(tài)平衡,并且改善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
返回目錄。
種樹。
植樹節(jié)很多人都選擇買小樹苗種樹。很多人就會種植一顆屬于自己的小樹。
了解樹木的知識。
樹木是大自然的使者,地球上樹木的品種成千上萬。大家在植物節(jié)可以好好靜下心來。學習有關樹木的一切。
宣傳環(huán)保。
植樹造林本身就是為了保護環(huán)境,因此也不是人人都必須要去種樹,用自己的行動讓大家更了解樹林的重要性。
做其他環(huán)保事宜。
植樹節(jié)可以做別的愛護環(huán)境的事,比如不使用一次性筷子,比如不使用紙杯等等,同樣也是為了地球做事。
返回目錄。
1、尋找挖好的坑洞:樹坑深度一般30—50厘米為宜,挖坑時要將挖出黃土倒在坑邊備用。
2、解開包著樹根和泥土的黑色塑料:把縛在樹上的草繩或朔料網解開,因為樹根就像人的血管一樣,只有展開才能發(fā)揮更大的功能。
3、填土過程中要確保樹要正,繞樹踩實泥土:樹苗要扶正,填土后,繞樹踩實。圍著樹用土建一個圓形土壩,而且盡量讓樹坑比地面低一點,便于澆水時能蓄水。填好土之后,還要在種樹的周邊圍一個土壩才是標準的做法,最好是樹坑比地面低一點,便于澆水時能蓄水。
4、拿桶去提水為樹澆水:樹干周圍適當多加一些土,否則下一步一澆水就會形成一個大坑,因為我們一般人種樹后踩土踩得都不結實。此外,培成一,便于澆水住。
5、倒水進去,有圓土壩圍著,澆水水分不容易流失,確保新種下的樹可以吸收充分的水分:澆水后,覆蓋一層薄土,以保持水分給。確保對新種下的樹來一次透水,這是至關重要的一步,因為樹從苗圃移出來以后傷了很多毛根,對水分的吸收能力很差。充分的水分才能保證樹苗的成活。
6、最后,為了確保樹不給風雨刮倒,用一些木棍或竹竿之類的東西插地固定樹木是十分有必要的。種上樹了,為避免容易給大風吹倒,用竹竿或木桿固定綁住也是植樹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步。
返回目錄。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六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時至陽春三月,乍暖還寒。一年一度的3.12植樹節(jié)又要來到了。植樹節(jié)這個為了綠色和環(huán)境所設定的節(jié)日,讓我們對大自然又多了一份呵護,對綠樹又多了一份關愛。為了讓同學們能在生活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增加對植物的`喜愛,增強環(huán)保意識,生態(tài)環(huán)境,養(yǎng)成愛護環(huán)境的良好習慣,少先隊大隊部在植樹節(jié)來臨之際,發(fā)出如下倡議:
1、珍愛綠色,珍愛我們綠色的校園。不踩踏草坪,不攀折鮮花。
2、多一片綠色,多一片溫馨。
3、綠色環(huán)境,美好心情。在教室中種點花花草草,增添一份綠色。
4、生命在于綠色,希望在于綠色。讓我們養(yǎng)成保護綠色的好習慣,世界將會更加的美好。
我們伸出我們的一雙雙小手,讓我們毫不吝嗇地貢獻出我們的一切力量,讓更多同學投身與植樹的行列中來吧。
同學們,植樹節(jié)的意義不是在于每個人都要在植樹節(jié)這天去種一棵樹,而是通過植樹節(jié)的又一次來臨,使我們大家更加關注綠化、環(huán)保問題。那就讓我們攜起手來,為我們的地球再增添一些綠色吧!
倡議人:
日期: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七
老師們、同學們: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在春意盎然,生機勃勃的陽春三月,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植樹節(jié)。
今年是我國第xx個植樹節(jié)。保護地球,愛護環(huán)境,綠化校園,心手相攜。在“3·12植樹節(jié)”來臨之際,我們向全校師生發(fā)出以下倡議: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親植一棵樹,千萬樹相連。栽下一棵樹苗,成就一片綠色;種下一叢草花,收獲一片嫣紅;播下一顆真心,孕育愛的種子。育苗、刨坑、澆水、守護……,讓我們親植一棵樹吧,讓郁郁蔥蔥阻擋風沙霧霾,讓春華秋實記錄歲月如歌,那是對工大母親的感恩情誼,用我們的心與手,為工大校園增添一抹新綠。
綠色是大自然賜予人類的寶貴財富,是人類文明的搖藍;綠色更是無法用語言來描述的`生命的色彩。曾幾何時,清晨,我們邁著輕盈的步履去原野上踏青,滿眼蒼翠,霧靄繚繞,吮吸著花草的芳香,欣享著陽光的沐浴,陶醉在這如癡如醉的大自然里。讓我們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加強環(huán)境保護宣傳教育,愛護周圍花草樹木,愛護校園公共場所環(huán)境衛(wèi)生,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環(huán)境綠化美化活動,共同建設生態(tài)校園,文明工大。
樹木是學校歷史滄桑的見證,是陪伴你我的精神伴侶,無論你走到哪里,身居何處,她都不離不棄,始終如一。一棵棵樹是文化的傳承,她承接了一代又一代的學子與名師,傳道授業(yè)解惑,孜孜不倦,生生不息。找到屬于你心中的那片綠吧,她是扳倒井亭旁蒼翠的雪松,是一公教樓前繁茂的木瓜樹,是圖書館前高大的皂莢樹……,讓我們仰望星空,根植于地,找到獨屬于你的精神家園。
綠色,孕育著生命與希望,沒有綠色,就沒有我們人類;綠色承載著夢想和希望,生命在于綠色,希望在于綠色。我們更堅信,綠色得來不易,成長成材的道路并不只有鳥語花香,讓我們擼起袖子加油干,付出心血與汗水,銘志于樹,寄情于林,昂揚我們的青春,撐起屬于你我,屬于工大的一片天!
倡議人:
日期: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八
植樹節(jié)是按照法律規(guī)定宣傳保護樹木,并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jié)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和植樹月,共稱為國際植樹節(jié)。提倡通過這種活動,激發(fā)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F(xiàn)在,小編就來和大家說說關于植樹節(jié)的起源!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jié)時節(jié)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tǒng),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于1400多年前從陜西首創(chuàng)的。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jù)《資治通鑒》記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置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xiàn)在的里程碑。韋孝寬上任后,發(fā)現(xiàn)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沖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并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xiāng)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陜西作為歷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陜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鐘,十分喜愛,并且廣為種植,現(xiàn)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征,被確定為市樹。
而近代植樹節(jié)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fā)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蕪的平原,樹木稀少,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guī)定植樹節(jié),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yè)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一提議,并由州長親自規(guī)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jié)。此后的20xx年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guī)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jié),并放假一天。后來經商議,于1932年發(fā)行了世界上首枚植樹節(jié)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節(jié)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guī)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jié),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jié)日期。每當植樹節(jié)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據(jù)統(tǒng)計,美國有1/3的地區(qū)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jié)是分不開的。
植樹節(jié)是為了保護倡導人民種植樹木,鼓勵人民愛護樹木,提醒人民重視樹木。樹木對于人類的生存,對于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印度加爾各答農業(yè)大學德斯教授對一棵樹的生態(tài)價值進行計算:
一棵50年樹齡的樹,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
吸收有害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
涵養(yǎng)水源價值37,500美元;。
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
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
總計創(chuàng)值約196,000美元。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九
植樹為什么那么重要?樹木對于人類的生存,對于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于植樹節(jié)的來歷起源介紹,供大家參考,快來一起看看吧!
每年公歷的3月12日,是我國現(xiàn)行法律規(guī)定的植樹節(jié)。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這是新中國建立以來國家最高權力機關對綠化祖國作出的第一個重大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
1984年9月,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七次會議通過修改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總則中規(guī)定:“植樹造林、保護森林是公民應盡的義務”,再次以法律的形式對這個問題予以了說明。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jié)時節(jié)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tǒng),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于1400多年前從陜西首創(chuàng)的。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jù)唐李延壽《北史》列傳第五十二記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置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xiàn)在的里程碑。韋孝寬上任后,發(fā)現(xiàn)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沖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并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xiāng)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陜西作為歷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陜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鐘,十分喜愛,并且廣為種植,現(xiàn)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征,被確定為市樹。
中國的植樹節(jié),因時代的演變,先后作了三次改定。民國4年(1915年),在孫中山的倡議下,由農商部總長周自齊呈準大總統(tǒng),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指定地點,選擇樹種,全國各級政府、機關、學校如期參加,舉行植樹節(jié)典禮并從事植樹。經1915年7月21日批準后,通令全國如期遵照辦理。民國17年(1928年)4月7日由國民黨政府通令全國:“嗣后舊歷清明植樹節(jié)應改為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民國18年(1929年)2月9日農礦部又以部令公布《總理逝世紀念植樹式各省植樹暫行條例》16條。民國19年(1930年)2月呈準行政院及國民政府,自3月9日至15日一周間為“造林運動宣傳周”,于12日孫中山先生逝世紀念日舉行植樹式。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1979年2月在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上,林業(yè)總局局長羅玉川提請審議《森林法(試行草案)》和對“決定以每年3月12日為我國植樹節(jié)”進行說明后,大會予以通過。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討論通過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從此,全民義務植樹運動作為一項法律開始在全國實施。次年,國務院頒布了《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實施辦法》。
中國幅員遼闊,氣候差異較大,各地適合植樹的時間也不相同。因此,許多省市還規(guī)定了自己的植樹日、植樹周、植樹月。
而近代植樹節(jié)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fā)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荒蕪的平原,樹木稀少,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guī)定植樹節(jié),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yè)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一提議,并由州長親自規(guī)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jié)。此后的16年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guī)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jié),并放假一天。后來經商議,于1932年發(fā)行了世界上首枚植樹節(jié)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在美國,植樹節(jié)是一個州定節(jié)日,沒有全國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jié)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guī)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jié),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jié)日期。每當植樹節(jié)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據(jù)統(tǒng)計,美國有1/3的地區(qū)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jié)是分不開的。
1造好林、植好樹,公民人人有義務。
2植樹節(jié),給地球一點色彩,一起動起來。
3花開堪賞直須賞,莫要折花空賞枝。
4種一棵樹,種一枝花,世界會更美好。
5眼前富,挑糞土;長遠富,多栽樹。
6要得聚寶盆,荒山變綠林。
7地球是我家,綠化靠大家。
8村有千棵楊,不用打柴郎。
9高山松村核桃溝,溪河兩岸栽楊柳。
10冬天栽樹樹正眠,開春發(fā)芽長得歡。
11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12前人種樹,后人乘涼,為子孫后代留下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空間。
13讓地球變得更年輕。
14大力植樹造林,禁止亂砍濫伐。
15水是生命之源,樹是水的衛(wèi)士。
16森林是氧氣的制造工廠。
17正月尾,好栽桂。
18植樹節(jié),你也來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地球長出美麗的頭發(fā)來!
19植樹就是植富,造林就是造福。
20山上沒有樹,莊稼保不住。
21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植樹造林正當勁。
22干榆濕柳水白楊,桃杏栽在山坡上。
23珍愛綠色,珍愛我們共有的'家園。
24植樹造林,綠化祖國!
25造林即造福,栽樹即栽富。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十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jié)時節(jié)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tǒng),中國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于1400多年前從陜西首創(chuàng)的`。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jù)《資治通鑒》所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置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xiàn)在的里程碑。韋孝寬上任后,發(fā)現(xiàn)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沖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并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xiāng)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陜西作為歷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陜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鐘,十分喜愛并且廣為種植,現(xiàn)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征,被確定為市樹。
而近代植樹節(jié)則最早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fā)起。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guī)定植樹節(jié),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yè)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一提議,并由州長親自規(guī)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jié)。這一決定做出后,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后的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guī)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jié),并放假一天。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jié)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爾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xié)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植樹節(jié)的建議。該州采納了莫爾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jié),并于1932年發(fā)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jié)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在美國,植樹節(jié)是一個州定節(jié)日,沒有全國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jié)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guī)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jié),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jié)日期。每當植樹節(jié)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據(jù)統(tǒng)計,美國有1/3的地區(qū)為森林樹木所覆蓋,這個成果同植樹節(jié)是分不開的。
生態(tài)價值。
植樹節(jié)是為了保護倡導人民種植樹木,鼓勵人民愛護樹木,提醒人民重視樹木。樹木對于人類的生存,對于地球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都是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印度加爾各答農業(yè)大學德斯教授對一棵樹的生態(tài)價值進行了計算:
一棵50年樹齡的樹,累計計算,產生氧氣的價值約31,200美元。
吸收有害氣體、防止大氣污染價值約62,500美元。
增加土壤肥力價值約31,200美元。
涵養(yǎng)水源價值37,500美元。
為鳥類及其他動物提供繁衍場所價值31,250美元。
產生蛋白質價值2,500美元。
總計創(chuàng)值約196,000美元。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十一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jié)時節(jié)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tǒng),中國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于1400多年前從陜西首創(chuàng)的。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jù)《資治通鑒》所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置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xiàn)在的里程碑。韋孝寬上任后,發(fā)現(xiàn)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沖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并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xiāng)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陜西作為歷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陜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鐘,十分喜愛并且廣為種植,現(xiàn)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征,被確定為市樹。
內布拉斯加州現(xiàn)況19世紀以前,內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禿禿的荒原,樹木稀少,大風一起,黃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國著名農學家朱利葉斯·斯特林·莫爾頓提議在內布拉斯加州規(guī)定植樹節(jié),動員人民有計劃地植樹造林。當時州農業(yè)局通過決議采納了這一提議,并由州長親自規(guī)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個星期三為植樹節(jié)。這一決定做出后,當年就植樹上百萬棵。此后的20xx年間,又先后植樹6億棵,終于使內布拉斯加州10萬公頃的荒野變成了茂密的森林。為了表彰莫爾頓的功績,1885年州議會正式規(guī)定以莫爾頓先生的生日4月22日為每年的植樹節(jié),并放假一天。
近代最早設立植樹節(jié)的是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爾頓在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xié)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植樹節(jié)的建議。該州采納了莫爾頓的建議,把4月10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jié),并于1932年發(fā)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jié)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
在美國,植樹節(jié)是一個州定節(jié)日,沒有全國統(tǒng)一規(guī)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間,美國各州都要組織植樹節(jié)活動。例如,羅德艾蘭州規(guī)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個星期五為植樹節(jié),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長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門臨時決定植樹節(jié)日期。每當植樹節(jié)到來,以學生為主的社會各界群眾組成浩浩蕩蕩的植樹大軍,投入植樹活動。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十二
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樹節(jié),所謂植樹節(jié),就是在那一天植樹,美化環(huán)境。這個星期六,我們班要組織去植樹,可是因為爸爸媽媽都上班,所以沒去成。
下面,我就來講一講植樹節(jié)的由來吧!
植樹節(jié)是一些國家以法律規(guī)定宣傳保護樹木,并動員群眾參加以植樹造林為活動內容的節(jié)日。按時間長短可分為植樹日,植樹周或植樹月,總稱國際植樹節(jié)。通過這種活動,激發(fā)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提高人們對森林愛護的認識,促進國土綠化,達到愛林護林和擴大森林資源,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目的。中國的植樹節(jié)開始時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逝世,1979年2月23日,中國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六次會議決定,仍以3月12日為中國的植樹節(jié),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造福子孫后代。
雖然說植樹節(jié)這一天要植樹,但是我們每一天都要保護環(huán)境,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只要我們一起攜起手來保護環(huán)境,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加美麗,更加強大!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十三
在外國,植樹節(ji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fā)起的。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xié)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植樹節(jié)的建議。該州采納了莫頓的建議,并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jié),并于1932年發(fā)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jié)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以后美國各州以至世界各國均有響應。
公歷3月12日,是我國法定的植樹節(jié),也是我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孫中山特別關注植樹造林事業(yè),并將之視作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來推動。192017年,正是在他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規(guī)定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清明時節(jié),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蘇,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民諺常說:“種樹造林,莫過清明?!?/p>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也一直重視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并將其列入基本國策之中。每年春季都要在全國開展大規(guī)模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以法律形式確定: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jié),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huán)境,造福子孫后代,并于同年2月26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出《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jié),鄧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從此,義務植樹作為一項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被付諸實施。
據(jù)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jié)。由于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jié)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jié)”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jié)”;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
全年12個月,每月都會有國家歡度植樹節(jié):
約旦的植樹節(jié)是1月15日;。
西班牙的植樹節(jié)是2月1日;。
4月29日是該國的綠之日,也可以被當作該國植樹節(jié)。
朝鮮的植樹節(jié)是4月6日;4月和10月為“植樹月”;。
委內瑞拉192017年決定每年5月23日為植樹節(jié);。
墨西哥1954年的法令規(guī)定,植樹節(jié)在每年6月至9月的雨季舉行;。
巴基斯坦的植樹節(jié)是8月9日;。
菲律賓的植樹節(jié)已有70多年歷史,他們把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六定為植樹節(jié);。
泰國的植樹節(jié)是9月24日;(也是國慶日)。
古巴的植樹節(jié)是10月10日;。
英國的植樹節(jié)是11月6日至12日;。
意大利1898年就決定每年11月21日為植樹節(jié);。
敘利亞的植樹節(jié)是12月的最后一個星期四。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十四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jié)時節(jié)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tǒng),中國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于1400多年前從陜西首創(chuàng)的。韋孝寬(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時期的一位名將,京兆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據(jù)《資治通鑒》所載,西魏廢帝二年(公元552年),韋孝寬因軍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來,官道上每隔一華里便在路邊設置一個土臺,作為標記,用以計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現(xiàn)在的里程碑。
韋孝寬上任后,發(fā)現(xiàn)土臺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沖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臺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臺。這樣一來不僅不失其標記和計程作用,還能為往來行人遮風擋雨,并且不需要修補。韋孝寬的這一作法,無疑是造福桑梓,減輕家鄉(xiāng)百姓負擔、利國利民的重大舉措。陜西作為歷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樹的地方,曾經是全國道路綠化的表率,而韋孝寬最早栽種的槐樹千百年來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特別是陜西人對這種槐樹更是情有獨鐘,十分喜愛,并且廣為種植,現(xiàn)在這種槐樹已經作為西安市的象征,被確定為市樹。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十五
植樹節(jié),一是從植樹的季節(jié)考慮;二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一生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孫中山先生從小就喜愛植樹,在他的故居至今仍生長著一棵已滿百歲的檀香山酸豆樹。這是1883年,年僅只有18歲的孫中山,千里迢迢從美國檀香山帶回幼苗親手栽種的,在他的精心培育下終于成材。
孫中山也是我國近代最早極力提倡植樹造林的人。他親自起草的政治文獻《上李鴻章書》中提出,中國欲強,必須“急興農學,講究樹藝”。
孫中山先生提出了在中國北部和中部大規(guī)模植樹造林的計劃。1924年,他在廣州一次演講中強調:我們防止水災和旱災的根本方法就是要不斷植樹造林,而且要造大規(guī)模的森林。此外,他還在許多著作和演講中,反復強調毀林的危害性和植樹造林的重要性,并且身體力行,親自植樹。
在孫中山先生的倡議下,我國曾于197月30日首次規(guī)定,每年清明為植樹節(jié)。1925年3月12日,孫中山逝世后,決定將孫中山的逝世日——3月12日定為植樹節(jié),以紀念他提倡植樹造林的`功績。
2023年植樹節(jié)的起源大全(16篇)篇十六
植樹節(jié),相信大家都是只知道今天需要為地球種下一棵綠植被。為什么會有這樣一個節(jié)日呢?接下來就讓小編來告訴你吧。
在外國,植樹節(jié)是由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發(fā)起的。1872年4月10日,莫頓在美國內布拉斯加州園林協(xié)會舉行的一次會議上,提出了設立植樹節(jié)的建議。該州采納了莫頓的建議,并將每年的4月22日定為該州的植樹節(jié),并于1932年發(fā)行世界上首枚植樹節(jié)郵票,畫面為兩個兒童在植樹,以后美國各州以至世界各國均有響應。
公歷3月12日,是我國法定的植樹節(jié),也是我國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逝世的日子。孫中山特別關注植樹造林事業(yè),并將之視作關系國計民生的大事來推動。1920xx年,正是在他的倡議下,當時的北洋政府正式規(guī)定以每年清明節(jié)為植樹節(jié)。清明時節(jié),我國大部分地區(qū)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氣候轉暖,萬物復蘇,正是春耕春種的最佳時機,民諺常說:“種樹造林,莫過清明。”
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也一直重視植樹造林綠化祖國,并將其列入基本國策之中。每年春季都要在全國開展大規(guī)模的全民義務植樹活動。1979年2月23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以法律形式確定:3月12日為全國植樹節(jié),以鼓勵全國各族人民植樹造林,綠化祖國,改善環(huán)境,造福子孫后代,并于同年2月26日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試行)》。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作出《關于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決議指出,凡是條件具備的地方,年滿11歲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除老弱病殘者外,因地制宜,每人每年義務植樹3棵至5棵,或者完成相應勞動量的育苗、管護和其他綠化任務。決議號召全國各族人民“人人動手,每年植樹,愚公移山,堅持不懈”。1982年的植樹節(jié),鄧小平同志率先垂范,在北京玉泉山上種下了義務植樹運動的第一棵樹。
從此,義務植樹作為一項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被付諸實施。
據(jù)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目前世界上已有50多個國家設立了植樹節(jié)。由于各國國情和地理位置不同,植樹節(jié)在各國的稱呼和時間也不相同,如日本稱為“樹木節(jié)”和“綠化周”;以色列稱“樹木的新年日”;緬甸稱為“植樹月”;南斯拉夫稱為“植樹周”;冰島稱為“學生植樹日”;印度稱為“全國植樹節(jié)”;法國稱為“全國樹木日”;加拿大稱為“森林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