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一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窗邊小豆豆讀后感,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窗邊的小豆豆》是日本著名作家、著名電視節目主持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親善大使黑柳徹子的一部代表作,作品講述了作者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的故事,描述了一所讓人無限向往的理想樂園,一位讓人無限崇拜的理想校長,一個寬厚仁慈的媽媽,當然,還有一個既淘氣又可愛的小豆豆。
這本書記敘的是作者黑柳徹子上小學時候的一段真實的故事。具體的記錄了小豆豆周圍的大人們的教育方法,表達了她對孩子心靈的理解。除此之外,對小豆豆這個天真爛漫的小女孩的行為、想法的描寫生動逼真,讀來覺得非常有意思。
在一般人的眼中,小豆豆算是一個問題學生:上課時注意力不集中,總是樂此不疲地開關桌子,站在窗邊跟路上的宣傳藝人打招呼?這樣的孩子是最讓我們的校長和教師頭疼的學生。但是從書中描述的故事中,我們同時也可以感受到一個小姑娘的聰明、可愛、熱情。所以,小林校長每次見到小豆豆時總會說:“你真是一個好孩子!”一句簡簡單單的話語,讓小豆豆開始對自己充滿了信心。我覺得小林校長特別了解孩子的心理,善于幫助孩子去掉自卑心。
我常常在想,像小豆豆這樣的孩子,如果不進巴學園、不碰見小林校長的話,多半會被當成是壞孩子。小豆豆因為淘氣被退學了,一個全新的學校“巴學園”接受了她。“巴學園”是一個與眾不同的學校。?“巴學園”的'教室:一個個廢棄不用的電車車廂。“巴學園”的校長:第一次見小豆豆,校長就微微笑著聽小豆豆不停地說了四個小時的話,沒有一絲不耐煩,沒有一絲厭倦。“巴學園”的午餐:每到午餐開始的時候,校長就會問:“大家都帶了‘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來了嗎?”“海的味道”、“山的味道”原來是校長不想讓小朋友們偏食,所以蔬菜、肉類、魚類,都得吃;“巴學園”的教育方法:自己從喜歡的課程開始學起。“巴學園”的運動會:能夠自己策劃稀奇古怪的項目讓每個孩子都能發揮特長。“巴學園”的活動:上午,如果把課程都學完了,下午大家就集體出去散步學習地理和自然;夜晚還在大禮堂里支起帳篷“露營”,聽校長講旅行故事?“巴學園”里的一切新鮮動人的場景多么令人羨慕。
小豆豆在“巴學園”里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沒有師生之分,無論老師、學生,甚至校長都是好朋友,完全丟掉了學生在老師面前的拘束。
我羨慕調皮的小豆豆遇到了關愛學生的小林校長;羨慕她能進入這樣一所與眾不同的、令人向往的學校學習;羨慕她在巴學園里能遇到這么多可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們也能在這樣的學校里學習那該多好啊!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二
巴學園是一所有意思的學校,有很多和其他學校不一樣的地方,到底有哪些不一樣的地方呢?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
第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中午吃飯的時候,巴學園的校長先生可不是簡單地讓家長帶的飯菜要營養均衡,而是讓家長帶的飯菜中要有“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
“山的味道”就是蔬菜啦,肉啦;“海的味道”則是魚啦,紅燒海味什么的。讀了這段之后,我就一直記得這兩個詞。我有個同學特別偏食,他除了肉,什么菜都不吃。我就跟他說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故事,他感覺很有趣,現在也慢慢喜歡上這兩種味道。看書不但可以增長知識,還可以幫助別人,真是太好了。我真想把這個故事告訴所有偏食的朋友,讓他們都好好讀一讀。
第二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巴學園的上課方式。
這讓我想到了我們學校的上課方式,在我們學校,都是按照每個時間段,有順序地上課。大家在自己的位置上不能走動,也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去上。我們什么時候才能像巴學園一樣,可以先去了解都要學些什么內容,可以自由選擇,可以做喜歡的事情。學校不應該就是這樣的嗎?如果像小豆豆一樣上課,是不是很有趣?大家上課會不會更加喜歡,更加認真呢?這留給我很多的疑問。
我喜歡巴學園,我喜歡“巴學園”這樣的學校。從幼兒園開始到現在三年級,我都看了六遍了。每次看,都還是那么喜歡,除了喜歡天真、可愛、調皮、善良的小豆豆外,每次讀每次都還能引起一些思考。你喜歡小豆豆嗎?你喜歡里面的生活嗎?那讓我們再翻開《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吧!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三
讀完這本風靡全球的著作,讓我很想說說身邊的一位“小豆豆”。她是我的外甥女。由于姐姐是長女,姐夫是長子,使得這個姍姍來遲的小妞特別受寵溺。的確,她也爭氣,自小就伶牙俐齒、思維敏捷。讀幼兒園之前,無論在哪里晃蕩,她總能憑借著自己那張甜嘴兒,換得好多零食。終于,在全家人的殷切期望中,她踏上了求學之路,家里人給她的充分的自由,到了幼兒園卻成了老師眼里的散漫。于是,沒過多久,她成了老師的“告狀專業戶”。一次是因為她去隔壁班“串門兒”,想看看在她畫畫的時候,隔壁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還有一次,因為胃口好,把旁邊小朋友的面條也給一起吃了(事實是,那個小朋友不愛吃面,主動推給了她)。如此等等的事情,在老師看來是那樣的不可思議,盡管她當時只有3周歲不到。這樣的后果是,她的位置被換到了角落,甚至在下課時都不讓她離開座位,導致冬天尿了褲子,著了涼;當別的孩子開始享用點心的時候,她就只能做一個“看客”。當姐姐親眼見證了這一切的時候,她做出了和小豆豆媽媽一樣的決定(只是一個是主動,而另一個是被動),換到了她認為的“巴學園”。老師的熱情和耐心讓全家人大松了一口氣,畢竟還是孩子,總會找到適合的教她的老師的。可這種感覺只持續了一天,第二天去接的時候,老師驚恐萬分地告訴:“太可怕了!居然坐在窗臺上,不知道在看什么!”原來,外甥女以前的教室一直在一樓,這回在二樓,對她來說是多么新奇,她只是想看看那些變小的大型玩具。可沒有一個大人愿意聽聽她的想法。老師了解了她的“前科”,結合現實,終于也收起了耐心。只是,她始終都沒能找到“巴學園”,沒能遇見“小林校長”。直到現在,她一直都處于害怕老師的狀態之中,當然成績也只能徘徊在及格邊緣。和我女兒一起玩耍的時候,總能聽見那一句句刻薄的責備,仿佛在發泄著著什么。
小豆豆是幸運的,在那與眾不同的巴學園中,她遇到了改變她一生的小林校長。使得她從一個怪異的孩子變得漸漸被大家所接受,這樣的變遷是那么自然,仿佛本來就是這樣。而小林校長獨特的教育方法,至今仍使我深深感動。
當小豆豆不慎把錢包掉進廁所的時候,她選擇了掏糞來找錢包。在別的大人看來,這樣的行為是多么怪異,既危險又臟臭。隨之而來的也不外乎批評責備,并要求立即停止。而小林校長看到這一幕時,只是平靜地問了一聲“你在干什么呢?”得到回答后就走開了。回來時不忘再詢問一次,并平靜地要求“干完了要把它們都送回原處去喲!”自從發生了這件事以后,小豆豆“上廁所時絕不再往下看了”。而且從內心里認為校長是“最可信任的人”,也“比以前更加喜歡校長”了。
孩子的許多行為和想法,在大人看來也許不可思議,甚至無法接受。當我們遇到這類問題時,第一反應就是生硬地阻止。事實是,表面上孩子是停止了,可內心呢?或許會更加強烈地想去做此事吧。若是我們愿意聽聽孩子的想法,再給予他們合理的建議,也許更會被孩子們所接受,而且怪誕的行為也會隨之而得到改正。
最引人注目的要算是巴學園的上課方式了。在第一節課開始的時候,老師就把當天課程表上全部課程的問題都滿滿地寫在黑板上,然后學生們就按自己的愛好想做什么就做什么。這種上課的方式,對于老師來說,是了解學生的最好方法,再者,對于學生們來說,他們也可以從自己喜愛的學科做起,這就能引起他們的興趣,即使那些不喜歡的學科,只要在放學以前做出來就成,所以他們總是能夠想辦法完成的。如果確實搞不懂了,就或者到老師那里去問,或者請老師到自己的座位來講解,一直到完全領會為止。還可以從老師那里領來例題,再繼續自習。這才是真正的學習。因此就等于根本不存在學生呆呆地聽老師宣講這種情況了。
偏食是許多孩子身上的通病,可在巴學園里卻沒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小林校長把水里的菜稱做“海的味道”,陸地上的稱做“山的味道”,要求孩子帶菜時候要帶齊這兩種,沒帶齊的就由學校補齊。孩子們每天討論著自己所帶的菜,早已把偏食這個問題拋到九霄云外了。吃飯的時候,校長還允許孩子們邊吃飯邊聊天,目的是讓孩子門適應在人多的場合能做到自然、從容。
從孩子的興趣出發來制定學習計劃,這無疑是最好的教學策略。反觀我們當前的教育模式,特定的教學課程,固定的教學內容,無不讓孩子們感到枯燥乏味。在要求學習要均衡,不能偏科的前提下,卻不時地在產生學困生。
隨自己的意愿安排學習,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學習任務,不懂的問題請教老師,這該是一種多么和諧有效的學習方法啊!
巴學園最終在炮火中化為了灰燼,可從巴學園中走出來的孩子們卻成功了。我欽佩校長先生,尤其是在巴學園被炸毀后,校長先生說的那句話:“下次我一定再建一個這樣的學校!”不管校長最后有沒有重建巴學園,至少讀過這本書的每一個教育者心里都應該有一座不朽的“巴學園”。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四
我讀過一本叫(窗邊的小豆豆的書》。
作者黑柳徹子是把自我上小學的經歷過的事全寫下來了。小豆豆有很多的名字,豆豆助、小豆豆、小淘淘……她比較淘氣但性格卻很可愛。
小豆豆第一次去上學時,教師因為她太淘氣就退學了。之后小豆豆來到了巴學園。在新的學園里,因為有小林校長的關懷和照顧以及好多趣味的活動,比喻說露營呀運動會呀等等,她很快就適應了巴學園的生活。讓一個不被同學理解的小女孩變得可愛了。
當我合上書本時,我的腦海里就開始浮現小豆豆在巴學園的整個小學生涯。她從一個愛調皮搗蛋的怪孩子轉變成一個循規蹈矩乖孩子,這和學校的特殊教育是分不開的。當小豆豆想到要用廢棄的電車改裝成上課的教室時,校長竟然尊重她異想天開的想法等。
我喜歡這本書,更羨慕小豆豆有這么一個好的學園。能讓一個學生有一個寬松的學習環境,還能夠將自我的夢想變為現實。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五
神奇的電車教室,用樹干做成的校門……這些都是出自黑柳徹子的小說《窗邊的小豆豆》。
這本書講的是一所小學,和那里上學的一個女孩子的真實故事,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東京。書中的小豆豆本來是一個調皮的學生,她好幾次被老師批評,還被老師罰站。但是她來到巴學園后在在校長先生的引導下終于能順利地和大家一起學習、相處。
最讓我敬佩的是校長先生,他不但建造了這座學校,還會讓同學們帶海的味道和山的味道,如果誰沒帶全就從海的味道山的味道桶里拿一份。這不僅非常有趣,還能讓學生們養成不偏食的好習慣。
《窗邊的小豆豆》魔力般的吸引著我,我要永遠珍藏這本書!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六
《窗邊的小豆豆》這一本書,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笑聲和感動,講述了小豆豆陽光燦爛的童年。
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退學后,來到了巴學園。在小林校長的愛護和引導下。一般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逐漸變成了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孩子,并鑒定了她一生的基礎。
一切都很新鮮,電車教室,山的味道海的味道……不由得讓小豆豆愛上了這個叫巴學園的地方,她喜歡小林先生,因為小林先生懂得如何去教育孩子,他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聽了小豆豆講了四個小時話的人,并沒有一丁點不耐煩。外面的大戰硝煙四起,小林校長也沒有告訴小朋友們。
那時日本政府已經取消了英語課,但小林先生沒有照做,依然上英語課,還帶來了一個美國孩子。
戰爭到底還是無情的,轟炸機最終還是在巴學園的頭頂上丟下了幾枚炮彈,小林先生的巴學園就此毀于一旦。
朱自清散文集閱讀心得篇七
這個星期我讀了《窗邊的小豆豆》,這本書的作者是日本作家黑柳徹子,這個故事發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的東京,是作者根據自己小學時代的真實經歷寫下的一本書。
我很喜歡書里面的巴學園,那是一所很特別的學校:教室是用電車造的,午飯直接在禮堂里吃,游泳池建在禮堂里。他們的學習方式很特別:老師先把一天要學的知識都寫在黑板上,學生們喜歡哪門課程,就可以先學習哪門課程。如果他們學習得快,下午還有時間的話,就可以去郊外散步。這樣勞逸結合,大家都很喜歡。巴學園的暑假里,學生們還可以參加學校舉辦的各種活動,比如說溫泉旅行、露營等。學生們的暑假生活變得豐富多彩。
我也很喜歡巴學園的校長,他總是對小豆豆說:“你真是個好孩子”,他在午餐的時候會問:“大家帶了‘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了嗎?”如果有些同學沒有帶,他也不會生氣,還會讓校長夫人把“山的味道”或者“海的味道”加給他。
但是后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巴學園被炸彈擊中,校長把所有的同學都解散了,只有他一個人還站在路邊看著熊熊大火中的巴學園。讀到這里,我非常難過。我想,校長先生一定很傷心,因為他最愛惜的學校就這樣毀于戰火。學生們肯定也很傷心,因為巴學園是他們學習成長的地方,帶給他們過很多快樂。但是他們現在不得不離開心愛的學校,離開親愛的同學和慈祥的校長、老師們。讓我覺得尤其遺憾的是,小林校長沒能在有生之年重建巴學園。因為我多希望能夠到巴學園去看看呀!
我多么希望自己也去巴學園里上學啊!如果我去了巴學園,我也想和校長聊天;我一定要挑選一棵屬于我自己的樹,那棵樹會很高大,枝葉很茂盛,并且有很多樹洞,有機會我也會找泰明來爬我的樹;我也會帶上“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在禮堂里面和大家一起吃午飯;我還想和大家一起露營,參加運動會,并且獲得各種蔬菜做獎品……就像小豆豆那樣快樂地玩耍和學習,體會一下不一樣的成長方式!
這本書還記錄了很多小豆豆有趣的事情,比如她心愛的錢包掉進了廁所,她就把糞坑里的東西都挖了出來。校長看見了,只說了一句:“挖好了要把東西都放回去哦!”讀到這里,我不禁哈哈大笑。這個小豆豆,真是太可愛了!校長也非常有趣。
閱讀總是能帶給我們很多感受,無論是感動還是快樂,都能引發我們的思考。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閱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