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要注重結構的安排,包括開頭引入、主體論述和結尾總結等部分。借鑒他人的優秀作文,有助于我們發現自己的不足和提升空間。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一
“百善孝為先”,我認為在美德榜上名例第一的,也是最為基本的,就應該是“孝”。1991年11月,在山西某處的一個縣中,一戶人家里,正洋溢著歡樂的氣氛,他們給新出生的小嬰兒取名為孟佩杰。但令人感到不幸的是:孟佩杰5歲那年,生父因車禍去世,生母無奈之下將她寄養給他人,不久后因病去世。養母在照顧她3年后,不幸再次降臨,養母劉芳英因病癱瘓在床。又過了不久,養父因為不堪生活壓力而離家出走,此后了無音迅。從此以后,孟佩杰日復一日地照料著養母劉芳英,任勞任怨,不離不棄。每個月倆人就靠養母微薄的病退工資生活。孟佩杰每天在上學之余要買菜做飯、洗衣服,還要替養母洗漱梳頭,換洗尿布,為養母全身涂抹三種褥瘡藥膏……養母劉芳英曾說過:“那時候,她人還沒有灶臺高,每天就踩在小凳子上生火做飯,不知道摔了多少跤,但從沒喊過疼……”20xx年,孟佩杰被距離家鄉百公里外的山西師范大學臨汾學院錄取,不放心養母的她決定帶著母親上大學,在學校附近租了房子,繼續照料著養母。孟佩杰她就是一個“孝”的典型代表,她用實際行動告訴了我們什么叫做“孝”。
美德應該是中華民族每個公民都應做到的基本素質。我們不必要去干一番大事業,只要做到我們力所能及的就好,像扶老人過馬路啦,給老人讓座啦……,也許有人會覺得這很簡單,一般人都能夠做到,但是事實上,這些小事,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做到的!在一輛坐滿人的公交車上,如果有老人上來了,有一部份人會選擇假裝沒看見,一部份人即使看到也不會有什么其他的動作,老人只能獨自站在一旁……所以,我認為:如果要弘揚中華民族美德,那就必須從小事做起,從每個人做起。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二
“好別人才好自己”是爺爺的口頭禪,也是爸爸媽媽的口頭禪。以前,對這口頭禪,我一知半解,真正理解這句話的真諦是兩年前的那個月光如水的晚上。
那是一個天高云淡,明月高懸的夜晚,我和媽媽一起去遛狗。出發前,媽媽照例背上那個大挎包,牽著我們那可愛的棕色卷毛泰迪犬歡歡出發了。一路上,歡歡像個撒歡的孩子,歡蹦亂跳,興奮不已。我也樂得邊走邊哼著歌。當我們走到汕頭購書中心附近的林蔭道時,歡歡突然放慢了腳步,東嗅嗅、西聞聞,在一棵大樹底下停住了腳步,半蹲著身子。就在這時,媽媽小跑過去,迅速地從挎包里掏出一張舊報紙,熟練地展開,鋪在歡歡的屁股下方。這是怎么回事呢?我不由得湊上前去,想探個究竟。只見歡歡一動不動地蹲了一會兒,又跑開了。頓時,一股惡臭撲鼻而來,我不自禁捂住鼻子。定睛一看,歡歡居然拉了幾坨臭狗屎在報紙上!好惡心呀!我連忙跑開了。媽媽卻小心翼翼地將裝有狗屎的報紙包裹起來,再用薄膜袋裝上,扔進附近的.垃圾桶里,又從挎包里拿出一瓶水,洗洗手。這一切完成得那么迅速,那么自然。我不解地問:“好惡心的臭狗屎呀!您不惡心?”媽媽將手輕輕地搭我肩上,意味深長地說:“怎么不惡心?正因為臭狗屎又臭又惡心,我們才更應該將它包裹好扔進垃圾桶里。好別人才好自己嘛!”我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好別人才好自己”是心中有他人;“好別人才好自己”是盡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為別人帶來方便和快樂,哪怕麻煩點,吃虧點也值得。這應該就是我們的家風吧。我想:這好家風,我要好好傳承。于是,我有樣學樣,努力踐行。
如今,“好別人才好自己”也成了我的口頭禪,成了我為人處事的標桿。有了它,在家里,我是爸爸媽媽的貼心小棉襖;在學校,我是同學們的好伙伴;在親朋好友中,我常常成了孩子們的榜樣。我想:這就是好家風的神奇魅力!
傳承好家風,我們的生活會更充實更快樂;傳承好家風,我們的社會將更和諧更美好!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三
中國古代有個寓言故事,叫做:“愚公移山”。說的是有一位老人,住在北山,名叫北山愚公。他家的南面有兩座大山擋住了他家的出路,一座叫做太行山,一座叫做王屋山。愚公下決心率領他的兒子們用鋤頭挖去這兩座大山。有一個名叫智叟的老頭子看了發笑,說:“你們這樣子未免也太愚蠢了,你們父子數人要挖點這兩座大山是完全不可能的。”愚公回答說:“我死了,以后又我的兒子,兒子死了又有孫子,子子孫孫是沒有窮盡的。這兩座扇雖高,卻不會在升高的,挖一點就會少一點,為什么會挖不玩呢?”愚公就這樣毫不動搖,每天堅持挖山。這件事感動了上帝,他派了兩位神仙下凡把這兩座山背走了。
千百年來,人們之所以傳頌“愚公移山”鎖住中的吧是移山的行為,而是這一行為所表現出來的精神,即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不管是在手提肩挑的古代,還是在機械化程度很高的現代,愚公移山的精神,都是不可缺少的。
墨子說:“志不強者智不達。”蘇軾說:“古往今來立大事者,部位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晚清學者梁啟超也生有感觸地說:“有毅力者成,反者敗。”可以說意志是成人,成才成學,成業的重要條件,無論從事什么活動,沒有良好的意志品質,都是難以成功的,具有意志的人,能克服一切困難,無論經歷的時間有多長,付出的代價有多大,他都能堅持下去,最終能取得成功。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四
我們的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人才,會有很多感觸,也會讓我們有很多感想。
我最敬佩的人是雷鋒叔叔,他為國為民,樂于助人,無私奉獻,是一位非常好的人。我記得我曾經讀過他的一些小故事。有一次,雷鋒叔叔的一位非常要好的一位朋友,他的母親生了一場大病,而朋友卻沒有足夠錢去幫他母親看病和買營養品去給他母親吃,雷鋒知道了以后,便偷偷瞞著他的朋友,說自己出去有事,便帶著錢找到了朋友的母親,騙她說這是她兒子送給她的,便一下子給了她200元錢。在那時候,普通人要擁有200元錢是要攢上好幾年的也不一定能擁有的。后來,他們知道這錢是雷鋒給的,他們十分的感動,要回報雷鋒,但雷鋒什么也不要。雷鋒幫助他人十分舍得花錢,而對自己是能省就省,連一只襪子都要補上好幾遍才扔掉。平時還撿一些別人扔掉的東西當作寶貝一樣。讓人十分的感動。
還有一次,雷鋒出差回來,在沈陽站換車,他上了月臺,看見一位拄著拐杖的老奶奶,,撿,她肩上背著一個大包袱,一副很吃力的樣子。雷鋒急忙快步走上前去,扶住她說:“老大娘,您到哪去?”老人喘著氣說:“俺從關里來,到撫順去看我兒子。”。雷鋒一聽和自己同路,立刻把包袱接過來,一手攙扶著老人說:“大娘,我送你去撫順。”老大娘高興的不知道說什么好,一口一個“好孩子”,親熱的叫著雷鋒。一路上,雷鋒對他關懷備至。老人告訴他,她的`兒子是一個煤礦工人,出來打工好幾年了,這是她第一次來看兒子。老人說著,從懷里掏出一封信,雷鋒看了信上的地址,只寫著撫順市xxx信箱。老大娘急切的問雷鋒:“孩子,你知道這個地方嗎?”雷鋒理解老人找兒子急切的心情,寬慰她說:“老大娘,我一定會幫助你找到兒子的。”老大娘高興的眉開眼笑,說:“我可真是遇上大好人了。”火車到了撫順站,雷鋒先把自己的行李放在車站,背著老人的包袱,攙扶著老人,走遍大街小巷,東問問,西問問,用了兩個多小時,走了不少冤枉路,最后終于幫助老人找到她的兒子。母親一見面第一句話就說:“要不是這孩子辛辛苦苦的送我,娘不知什么時候才能找到你喲!”老人的兒子緊緊的握住雷鋒的手,說:“同志,真不知道怎樣感謝你呀!”“不用謝,這是我應該做的。”雷鋒走的時候,母子倆依依不舍,送出了很遠很遠......
讀了雷鋒的故事之后,問十分的感動,想想我以前,從來都懶得幫助他人,在看看雷鋒,,他樂于助人,無私奉獻,是人們學習的好榜樣。所以我也要幫助他人,無私奉獻,成為樂于助人的人。讓人們過著幸福的生活。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五
中華民族有著五千年的歷史文化,傳承了許多中華美德,也涌現了一批又一批品德高尚的人:像讓梨的孔融、溫席的黃香、還有樂于助人的雷鋒叔叔。離我們并不遙遠的雷鋒精神更是激勵著我們這一代人的成長。
有一次雷鋒叔叔出差的途中,在車站的過道里遇到了一位老大娘,這位老大娘肩上背著一個大包袱,一副很吃力的樣子。雷鋒叔叔急忙跑上前去,幫她接過包袱,扶著老人家安全地上了車,為她找了合適的位置,這才放下心。一路上,雷鋒叔叔對這位老大娘關心備至,為她倒水,取出自己的面包給她充饑,快下車時,那位老大娘緊緊地握住他的手說:“你真是黨和毛主席教育出來的好兵啊……”
然而現實生活中卻有一些人的行為和雷鋒叔叔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記得有一天我乘公交車去國畫班上課,我在站臺等了好久,車才過來。我迅速的上了車,好不容易找了一個座位,剛坐穩,就看到隨后上來兩個人:一位是頭發花白,拄著拐杖的老奶奶;另一位是載著眼鏡,穿著白襯衫,掛著工號牌的小伙子。
我看著那位老奶奶拄著拐杖,吃力地走著,心想:我要不要為老奶奶讓座呢?讓吧,我也挺累的,好不容易才找到座位的,還沒坐熱呢,就要讓給別人啦!可是不讓吧,她是一位老人家,身體又不好,而我是一位小孩子,身強體壯,不讓座好像有些不合適啊?我的`心里實在是很糾結。就在這時,我想到了雷鋒叔叔的故事,雷鋒叔叔總是樂于助人,如果今天換作是他,他一定會讓座的。想到這兒,我立即站起身,將老奶奶攙扶了過來,“老奶奶,您就坐在我這兒吧!”,老奶奶臉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連著夸我:“你真是個懂事的孩子啊!”這時,我不禁有些臉紅,想起剛才自己的想法,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可是意外的事情發生了,就在老奶奶準備坐下的時候,那位戴眼鏡的小伙子搶先一步坐到了位置上。看到這個情形,我生氣地大喊道:“喂,這是我讓給老奶奶的座位唉!”可是,那位小伙子好像根本沒有聽見似的,把頭轉到窗外,好像在欣賞美情。我又高聲喊了幾遍,可是他還是裝作沒有聽到一樣,不理會我。
這樣的行為引起了大家的不滿,這時,車里的人都生氣地瞪著他,一位阿姨說:“你一個大男人怎么好意思和老人、孩子搶座位呢?你有沒有公德心啊?”“是啊!有沒有公德心啊”車里其他乘客也都跟著嚷了起來,這時,那位小伙子也覺得不好意思了,臉“唰”得一下子紅了,連忙站了起來,灰溜溜地躲到一旁去了。
同學們,我們可不能像那位小伙子一樣自私,我們要學習雷鋒叔叔的精神,像他一樣樂于助人,凡事不要只想到自己的利益。我將雷鋒叔叔說過的話牢記在心里: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片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一個有用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顆螺絲釘,你是否永遠堅守在你的崗位上?如果你要告訴我們什么思想,你是否為未來人類的生活付出你的勞動,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麗,我想問你,你為未來帶來了什么?在生活的倉庫里,我們不應該只是一個無窮無盡的支付者。
當今社會,有許許多多像雷鋒一樣的炎黃子孫,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將雷鋒的精神發揚光大,做一顆發光發熱的星星!我認為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過時,讓我們將雷鋒精神傳承下去吧!從我做起,人人都來爭做“活雷鋒”,為我們的祖國增添一份光彩!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六
我們小學生要著裝得體,符合學生身份,我們的穿著要樸素、整潔、大方,要按照學校的要求統一穿著校服,不要追求名牌、高檔、華麗的衣著。體現出新世紀學生篷勃向上的風采,因為儀表、儀容、儀態可以讓人一看便知道你的修養。我們要努力學好禮儀知識,不斷地運用禮儀知識來完善自己的形象。
升旗儀式,最為莊嚴。這凝聚了文明與熱血的國旗,在禮儀的包圍中更顯得鮮艷。此時此刻,國旗下的我們要嚴肅認真、精神飽滿、高唱國歌,不負于“禮儀之邦”這個美譽。
課堂禮儀對老師的教學影響很大,它直接關系著一個班的榮譽與凝聚力,體現這個班的班風班貌。校園禮儀就更重要了,下課后的休息時間,不隨地吐痰、亂扔紙屑、不拿粉筆頭玩、上下樓梯一律右行、見老師和客人要用普通話主動問好。我們還應該愛護花草樹木和一切設施,不穿越綠化帶,愛護清潔衛生,服從老師管理和接受值周學生的批評勸阻。受到老師的幫助,應主動誠懇地說謝謝。
同學是朝夕相處的親密伙伴,攜手成長的友好同路人。同學之間也離不開禮儀,因為同學之間的感情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基礎上的。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磨擦消跡,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互相理解、寬容待人。培養較強的協作精神,這樣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我們要對每一個同學都給予尊重。在日常生活中,要熱心助人、熱愛勞動、謙虛謹慎,要與周圍的同學和睦相處。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七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內容是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中華是一個擁有 5 千多年文明史的古國,與之相應,中華的傳統美德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它的精華在幾千年的歷史中光輝燦爛。在漫漫歷史長河中,中華傳統美德鑄造了我們民族的靈魂,成為中華民族壯大的精神源泉。它積淀了悠久的道德文化遺產,它蘊含著豐富的人類道德精華,它體現了人類對理想人格和真善美的追求,它昭示著中華民族世代相傳、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
的精神力量和物質財富。
同學們,當你向老師、長輩和客人彬彬有禮地問好的時候;當你向有困難的同學伸出援助之手的時候;當你學會向父母表達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時候;當你學會珍惜每一粒糧食的時候;當你學會"寬于待人,嚴于律己"的時候;當你敢于承認自己的錯誤的時候;當你志存高遠而又腳踏實地的時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繼和弘揚傳統美德和民族精神嗎!
讓我們為擁有這樣一座美麗的精神家園而自豪,讓我們的心靈永遠在這里棲息、成長,讓我們的生命煥發美德和精神的光彩,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文明、高雅、有氣度、有風范!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八
中華美德有很多,比如尊老愛友、團結友愛、尊敬師長。
有一次,我和媽媽在白水橋,我看見了一個老爺爺,他準備往前走,可是來了一輛嬌車,他往后退了幾步,我馬上跑到老爺爺旁邊用手輕輕的牽著老爺爺的胳膊,一步一步地向馬路對面走去。老爺爺他很高興,我也很開心。
尊敬師長我應該這樣做,下次在上課的時候不要開小差,要聽老師講課,用普通話回答老師的問題。在家時候,要聽爸爸媽媽的話,不要惹他們生氣。
·這就是我舉的三個例子。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九
縱觀古今中外各國發展,世上沒有一個民族失否定自身傳統禮儀的,沒有任何一個民族會認為自己的優秀的傳統禮儀是過時的,有害的。而傳來中國傳統禮儀文化。是每個華夏兒女的責任,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無愧地大聲說:“我是中國人!”
中華民族悠悠5020xx年的歷史長河,閃耀著勤勞。智慧的中華兒女創造的璀璨文明。中國向來以“禮儀之邦”的美譽著稱于世。我們做為21世紀的少先隊員,做為新世紀的接班人,應珍惜祖先們留給我們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繼承祖先們的優良傳統,讓禮儀洋溢在書聲瑯瑯的校園里,讓禮儀永久地保存在中華大地。
現在,有許多同學追求名牌。高檔。華麗的衣著。在我的班級里,就有許多同學穿著名牌的衣服向同學們炫耀,或對一些衣著不時尚的同學進行比較,以此滿足自己的虛榮心,但我認為小學生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快樂學習,而不是與同學進行一些攀比。我們小學生只要著裝得體,符合學生身份就可以了,我們應用禮儀,知識來完善自己的形象,而不是用時尚,華麗的衣著來衡量自己的形象。
同學世朝夕相處的親密伙伴,更是攜手成長的友好同路人,我們對待同學,應該做到:互相尊重,互相幫助,互相愛護。同學之間如果有矛盾,多進行自我反省,不要把錯誤推向別人。它就像潤滑油,使粗糙的摩擦消跡。互相理解,寬容待人,才能使班級更團結,友誼更深厚。我們要對每一個同學都給予尊重,與周圍的同學和睦相處。(天津管通建材-管通文學)。
讓我們挑起傳承禮儀的使命,無負于未來,無負于這教育我們的美麗校園,讓我們為這“弘揚中華美德,構建和諧社會”,去追趕形象的春潮,沐浴禮儀的陽光吧!
我一直在思索一個問題,什么是雷鋒精神,我們怎樣弘揚雷鋒精神?
我聽老師說,去年,有一位外地來的大哥哥,來到了棧橋。他突然看見一位大姐姐落水了,他連衣服都沒脫就迫不及待的下海了。因為風勢太大,大哥哥也投身于大海。雖然他死了,但他那種舍己救人的雷鋒精神永遠活在人們的心中!
今天在放學的路上,我看見一些白發蒼蒼的老爺爺和老奶奶在烈日下把貼在墻上和電線桿上的小廣告撕下來,并用力把墻和電線桿刷干凈,他們累的臉上直流汗。我眼一亮,想:這不也是一種雷鋒精神,因為他們為了讓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地更加美好,不惜辛苦,這樣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但有些同學認為,只有救人才算是一種雷鋒精神。其實,我們干自己應該干的事干好,也是一種雷鋒精神。如作為學生,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學習雷鋒的“釘子”精神,善于“鉆”和“擠”,學好本領,長大后匯報社會。如醫生護士,遇到病人后,能救死扶傷,使病人重新恢復健康;工作在各行各業的叔叔阿姨們在自己的崗位上無私奉獻,盡職盡責做好自己的工作,這都是雷鋒精神。
我想我們應該弘揚雷鋒精神,從我做起,從點點滴滴的小事做起,俗話說,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一輩子做好事。讓我們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
在暑假里我看了“中華傳統美德故事”,其中我最喜歡“大禹治水”、“完璧歸趙”和“孟母三遷”三篇故事。
大禹治水這篇故事講了洪水淹沒了農田,禹決定治理洪水,在禹的帶領下,他們吃盡千辛萬苦,大禹三過家門而不入,全身心無私地奉獻到了治水事業中。洪水終于被制服了。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大禹。因為他堅持不懈地治理洪水,百折不撓、信念堅定,和老百姓們一起挖通了九條大河,劈開了九座大山,我很佩服大禹。
我第二喜歡的故事是“完璧歸趙”。講的是趙王得到了一塊絕世寶玉和氏璧。秦王很想得到它,就用十五個城與越王交換。趙王不敢得罪秦王,明知秦王不會給十五個城,但還是要派人送玉。大臣藺相如用自己的膽量和智慧,將寶玉和氏璧送還趙國。
這篇故事的人物中我最喜歡藺相如,因為他既忠誠又聰明。他猜到秦王會不守信用,就用要撞柱子碎玉的方法逼迫秦王讓步。
我第三喜歡的故事是“孟母三遷”。講的是戰國時期,有一個大學問家叫孟子。孟子小時候家住在草地附近,他和鄰居家的小孩把學辦喪事當做游戲玩。因為孟子不好好學習,孟母連搬了兩次家,最后搬到學堂附近,以保證孟子能有個好的學習環境。
其中我最喜歡孟子,因為他很聰明。明白孟母把織好的布剪碎的意思是學東西要持之以恒,從而懂得母親的良苦用心。第二喜歡孟母,因為她很關心孟子,為了他的學業做出很大的犧牲。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時寫了許多我們要學習的品德。我們一定要尊重先人的智慧,學習先人的精華,這些中華傳統美德,是幾千年的道德精髓,對我們的健康成長非常有用處。
悠悠中華五千年。回望歷史,我們仿佛看見了“孔融讓梨”以及“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傳統美德。美德乃無價之寶,傳承美德是我們每個人都應做到的。
雷鋒,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他一生都助人為樂。偉大領袖毛澤東主席于1963年3月5日親筆為他題詞“向雷鋒同志學習”。雷鋒利用他短暫的一生,生發出了巨大的精神價值。當他做了好事,別人問他叫什么名字,家住哪,他卻不以為然:“我叫解放軍,家就住在中國!”這句話,被人深深地印在了腦海里。
吳斌——最美司機,就在今年的5月29日,有一個不明鐵塊擊碎車前擋風玻璃砸向他的腹部和手臂。面對肝臟破裂及肋骨多處骨折,肺、腸挫傷,他從容不迫,強忍劇痛將車停好,拉上手剎、開啟雙跳燈,做好停車措施,確保了24為乘客的安全。而自己卻因傷勢過重去世,年僅48歲。事過后,乘客都很佩服他,“面對突如其來的致命打擊,在那么痛苦的情況下,吳斌還堅持把車停好,值得敬佩。若不是吳斌的敬業,很可能就是車毀人亡!”看到這里,我潸然淚下。他用自己的生命換來了24名乘客的安全!他的感人事跡傳遍神州大地,感動了千萬億的人。
最美媽媽吳菊萍,在20xx年7月2日下午1點半,一個2歲女童從10樓墜落,剛巧被她看見了。她奮不顧身地沖過去用左臂接住孩子。孩子無生命危險。救人的年輕媽媽吳菊萍,手臂骨折,受傷較重,被網友稱為“最美媽媽”。一提到她,無不讓人稱贊。
傳統美德是我們必須做到的,因為我們在這片中華大地上幸福成長。
每個中華人,都必須要擁有自己國家的傳統美德。中華美德有很多,比如說禮讓、謙虛、尊老愛幼等等等等。
就好比說《孔融讓梨》這個故事吧!孔融小小年紀,就知道要把大的梨讓給比自己大和比自己小的人,而自己,卻一個人拿了一個最小的梨。這就是中華美德之一――尊老愛幼。
尊老愛幼有很多種體現,比如說:幫家長倒一次水、幫家長洗一次腳、陪弟弟妹妹玩……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再比如說,現在大街上的一些人隨手亂扔東西,讓大街變的到處都是垃圾,什么塑料紙、瓜果皮一眨眼就可以看到,讓清潔工人每天都忙忙碌碌地,早出晚歸。試問對于那些扔垃圾的人,如果你是清潔工人,你的心里會怎樣想?是否會很不舒服呢?所以,我要告訴那些亂扔垃圾的人:“快反省吧,不要再亂扔垃圾了,做一個不會亂扔垃圾的中華人吧!”這就是中華美德之二――不隨手亂扔垃圾。
說到亂扔垃圾,我就會想起它的孿生兄弟:隨地吐痰。隨地吐痰也是一個壞毛病,把痰吐到地下,就會造成空氣污染,對你,對我、對大家都是沒有好處的。
其實要不做到這些也很簡單,只要心里有這個信念,隨手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就不會再出現了。
中華美德里還有樂于助人。當同學有困難時,我們一定要去幫助他,而不是蔑視他。或者,在公共汽車上有空位時,我們就要先看看自己身旁有沒有老人或身體不便的人,這時候,我們就要把位子讓給那些人坐。
同學們,除了這些,中華美德還有很多很多。它經常會在我們中間出現。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擁有中華美德的中華人!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十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導我要做一個善良,自立的孩子,這就是我的家風。
善良是爸爸媽媽一直以來對我最基本的要求。對爺爺奶奶要尊敬,對不認識的陌生人要力所能及的幫助,對弱小的弟弟妹妹要多多愛護,對小動物也要保護起來。媽媽說我本來就是一個善良的孩子,但是善良還體現在大方不計較,讓我以后也多多原諒弟弟和同學們偶爾的小事情,做一個大度開朗的女孩子。
我有一個嚴厲細心的爸爸和一個毫不留情的媽媽,所以我家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我是一個馬虎的女孩子,經常會因為這件那件事情被訓,爸爸就教育我自己的東西要規整好,用過的東西要放回原位,而我卻經常忘記,所以每次都會挨批,我以后還要繼續嚴格要求自己。媽媽常說自己的義務就是照顧好自己。不讓我自己受傷,作業自己認真及時的完成,吃飯洗澡都自己好好的去做。自己的臟衣服和鞋子要放到臟衣筐或者自己洗干凈,不要到處亂放。
我自己有很多的小問題,也會有小脾氣,但是我知道爸爸媽媽都是希望我變得更好,所以我會認真記得我們的家風,做一個越來越好的孩子,茁壯成長。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十一
這本書中蘊藏著很多道理,使我讀了之后受益匪淺。其中有一個畫家與“釘子”的故事:
著名的法國畫家“莫奈”,小時候是個脾氣很壞的男孩。每天都和小伙伴吵架。爸爸對他說:“你每次和小伙伴吵架時就在籬笆上釘一根釘子。”小莫奈開始釘了37根,后來,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釘的釘子也逐漸減少了。有一天,他一根釘子也沒釘。這時,爸爸又對小莫奈說:“只要你一天不吵架,就可以拔一根釘子。”最后,釘子被小莫奈拔光了。
在日常生活中,我也犯過類似的錯誤,但是,我卻屢教不改,我把爸爸的勸告當作了耳邊風,總覺得自己才是對的。但是,自從看了這個故事之后,我懂得了什么是對什么是錯,知道了我以前的自以為是是大錯特錯。因此,我的錯誤逐漸減少了,再也不象從前那樣脾氣壞、不聽話、性格固執了人,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美麗。
國家,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和諧。
世界,因充滿美德而變得更繽紛。
中華美德,人人皆知,從小到大,一直以來父母、老師、長輩總是教導我們要繼承“中華傳統美德”。泱泱中華美德,幾千年來綿延不息就如那川流不息的江河。而今,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經濟的高速發展。“文明進步”成為了最重要的中華美德。中華美德的體現不在于它有多么壯觀、偉大,而事實上,它在我們不經意的動作中已經產生。
在我上學坐的車上,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在那兩位老人上車之前,車上的人們在我看來普通極了,沒有年老、體弱的。而當年老的爺爺、奶奶上車,售票員叫到:“請車上哪位好心的同志讓個座?”時,原本平凡的人們開始焦躁起來,有的人說我身體不舒服,有的人并沒有說什么,但他們的臉上卻多了一種焦慮的表情。看著每個人的神情,兩位老人似乎感到可惜、難過。每個炎黃子孫最為平凡的“中華美德”,到哪去了?我很慶幸,我讓了座,我沒有失去那高尚而又細小的“中華美德”我在老人的眼中又看到了安慰、希望。
小學弘揚中華美德大全(12篇)篇十二
我們的中華是一個有56個民族的龐大家族。當然我們的美德也有很多,有敬老、愛幼、謙遜、禮讓、孝順……我就圍繞“孝順”來說說吧!
今天我突發奇想,最近沒好好孝敬過爸爸媽媽了,我要好好孝敬爸爸媽媽。
爸爸媽媽還沒起,我立馬起床,準備給爸爸媽媽做一頓“愛心早飯”。首先,我打開煤氣。可是,問題出現了!我不會開煤氣,我怕出事故。幸好,“萬能奶奶”出現了,奶奶幫助了我。我叫奶奶保密,奶奶說“好滴”。我先煎個蛋,爸爸媽媽喜歡吃8分熟的蛋。我看好時間,調好火氣,倒好油,開始煎了。“噼噼啪啪”的油炸聲隨之而起,油點點們迫不及待的跳了出來,把我嚇得直竄,不過想要做好孝順這件事要有恒心,我認真做了起來。不一會兒,就煎好了。看著煎好的雞蛋,我有些沾沾自喜。我挑了個最好看的玻璃盤裝了進去,為了制造美感,我又弄了幾個小番茄。之后我弄面包片了,我仔細的切了起來。可是總切歪,我暗自鼓勵自己:“加油!”我努力的切著,終于切的好看了,我又弄了一些調味醬,番茄醬是爸爸的,千島醬是媽媽的。已經弄好了兩部分,接下來煮幾個水煮蛋。煮完后我的小蕊妹妹哭了,我趕緊去哄,幸好沒醒。應該差不多了吧,我放到餐桌上。隨后到房間里看書去了。
大約一小時后,媽媽醒了。看到餐桌上的早飯好不驚訝。媽媽也許是猜到我弄的,會心的笑了。之后,媽媽帶蕊蕊和爸爸去別人家有事了。我想:我又有機會表現了!我想了幾點媽媽經常會在家做的事。想要給媽媽減輕負擔便做了起來。
先是吸灰塵。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安裝好,之后便認真的吸了起來。我跑到了我的房里,又到了主臥,也就是爸爸媽媽的房間。隨后到客臥,然后又去廚房,最后是客廳和飯廳。表面的雖然好吸,但是費力。一會兒要吸這兒,一會兒要吸那兒。還要拖個“巨重”的吸塵機跑過來跑過去。隨后要吸干凈了。但有一些“頑固分子”死不肯放過我們家的地板,我則拿抹布和海綿擦了擦又搓了搓才好。
隨后是擦窗。對于擦窗這種小事,我輕巧的跳來跳去。不一會兒就擦的干凈透亮。所以ok了。
之后是整理房間,在我媽媽看來就是“收拾殘局”。(因為亂的不可想象)我認真的忙碌了起來。我先把爸爸媽媽的被子疊好,并且工整又好看。整理完后開始收拾我的房間,我認真得把書桌整理好,就差不多了。
媽媽晚上回來看到此版場景,很開心,親了我一下。爸爸對我說:“靜怡,你長大了,會孝順父母了,但要持之以恒。”蕊蕊也呵呵的笑。
我明白了,孝順好父母要持之以恒。從小事做起吧,同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