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最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史學習心得怎么寫一
為什么要保衛新疆棉花?棉花本身就是對國計民生不可或缺的基礎產品、基礎產業,棉花產業平時對基本民生、全國就業和出口就有重大意義,對新疆和兵團經濟社會穩定、維護國家統一更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當前國際競爭激化的背景下,我們更不能不警惕、防范反華勢力以新疆為突破口制造“多米諾骨牌效應”的企圖。
就平時而言,棉花產業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方面:
首先,衣食住行為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特別是中國國民格外寵愛孩子,越來越普遍講究孩子衣物(特別是貼身衣物)、毛巾等要用全棉材質,對嬰幼兒服裝、毛巾等這種講究尤其強烈。如果棉花及其制品出現短缺,對重視家庭的中國社會殺傷力與對某些缺乏家庭責任感的社會殺傷力完全不在一個層次。
其次,作為連續多年的棉花最大生產國和消費國,盡管中國不會改變努力擴大進口的政策取向,但從全球疫情和當前國際政治形勢來看,國內下游產業遭遇不友好國家“斷供”的風險已經大幅上升,要保障國內棉花需求和世界棉花市場穩定,我國比前幾年更需要確保國內棉花生產穩定,而不能過度依賴進口。
第三,棉紡織服裝產業在全國就業、出口等貢獻巨大。中國已經連續數十年位居世界第一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國,即使承受了勞動力、土地等要素成本連年大幅上漲推動部分服裝加工環節外流的壓力,外加新冠疫情沖擊,在2020年全球貨物貿易總體萎縮的環境下,中國“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額仍猛增30.4%,達到1.07萬億元之多,足見中國紡織產業國際競爭力和自我調整應變能力之強大。
作為擁有全世界1/5人口的大國,中國無論如何希望提升本國產業結構,都需要足夠規模的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為本國提供就業機會,而這些傳統產業又能夠從多條渠道為高新技術產業提供需求,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相互促進,才是大國經濟競爭力可持續發展之道。
天下棉花看中國,中國棉花看新疆;新疆棉花生產曾經在全國微不足道,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新疆和成建制投入生產建設啟動了70年棉花生產“新疆奇跡”的進程。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時,新疆棉花產量5100噸,占當年全國總產量(44.4萬噸)的1.1%;隨著全國全面投入戰后經濟恢復,新疆棉花產量絕對增長,但在全國占比連續下行,1950、1951年新疆棉花產量分別為6400噸、8900噸,在當年全國總產量中占比分別為0.9%、0.86%。
1949年,毛澤東主席發布《關于1950年軍隊參加生產建設工作的指示》,號召全軍“除繼續作戰和服勤務者外,應當擔負一部分生產任務,使我人民解放軍不僅是一支國防軍,而且還是一支生產軍,藉以協同全國人民克服長期戰爭所遺留下來的困難,加速新民主主義的建設。”1950年1月21日,新疆軍區發布大生產命令,全體軍人一律參加勞動生產,轟轟烈烈的屯墾戍邊全面啟動,新疆軍區生產部隊以及由此發展而來的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迅速成長為新疆棉花生產發展的生力軍和先驅,新疆棉花產量和在全國總產量中占比持續上升。
進入1990年代以來,在國家工業化加速、技術進步、政府推動棉花生產轉移等一系列因素推動下,新疆棉花生產擴張顯著提速;進入21世紀以來,新疆棉花生產更是狂飆突進:
1956年,新疆棉花產量4.58萬噸,在當年全國總產量(149.6萬噸)中占比3.2%,首次突破3%。
1986年,新疆棉花產量21.61萬噸,在當年全國總產量(354.04萬噸)中占比6.1%,首次突破6%。
1990年,新疆棉花產量46.88萬噸,在當年全國總產量(450.77萬噸)中占比10.4%,首次突破10%。
1994年,新疆棉花產量88.21萬噸,在當年全國總產量(434.10萬噸)中占比20%,首次突破20%。
1998年,新疆棉花產量140.00萬噸,在當年全國總產量(450.10萬噸)中占比31%,首次突破30%。
……
到2020年,新疆棉花產量516.10萬噸,在當年全國總產量(591萬噸)中占比87%;其中兵團棉花產量213.41萬噸,占全國總產量的36.1%、新疆產量的41.4%。2012—2020年短短8年時間,新疆棉花產量在全國占比提高了33個百分點。
自乾隆平定新疆以來,新疆財政經濟就依賴內地轉移支付;相應地,發展有市場競爭力的本地產業,以減輕對轉移支付的依存,就成為新疆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
在當代,新疆兵團于1954年組建,新疆自治區于1955年成立。1950年至今,除1952、1954、1957、1962、1963、1964、1966七個年份之外,其余所有年份本級財政收支均為赤字,依靠中央財政轉移支付彌補缺口。其支出收入比(本級財政支出/本級財政收入×100%)指標幾經波動,1975年曾高達876%,1994年起穩固地超過200%,2000—2019年間有9年超過300%,2016—2019年一直高于300%,依次為319%、316%、326%和337%。
在這種情況下,棉花產業作為新疆支柱產業的地位非比尋常。在實踐中,隨著產量增長,棉花產業數十年前就已躍居新疆支柱產業,與石油、煤炭并稱“兩黑一白”。2019年新疆棉花產量500.2萬噸,僅按18600元/噸的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計算,就已經構成了一個千億元級別產業;再加上上下游相關產業,棉花在新疆經濟、財政、就業中的地位更加顯赫。
進一步深入分析,棉花產業在新疆經濟中的重要性大大超過其產值占比。因為新疆礦產支柱產業不僅在全國生產、消費中占比遠遠不能與棉花相比,而且往往需要隱形補貼,生產波動也較大。相比之下,即使不給予財政補貼,新疆棉花產業也能在開放的市場競爭中生存發展,產出波動也明顯小得多。
以新疆油氣產業為例。新疆原油、天然氣產量在全國生產、消費總量中占比遠遠不能與棉花相比:
2020年,全國原油產量19476.9萬噸,進口原油54239萬噸;不考慮此外進口的2835萬噸成品油,當年全國原油總消費量73715.9萬噸。同年新疆原油產量2914.75萬噸,占全國原油產量的15%,占全國原油總消費量的3.95%。
2020年,全國天然氣產量1925億立方米,進口天然氣10166萬噸,按一噸天然氣1390立方米折算,進口天然氣合1413億立方米。不考慮轉口,國內生產與進口合計,當年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3338億立方米。同年新疆天然氣產量369.83億立方米,占全國天然氣產量的19%,占全國天然氣消費總量的11%。
由此可見,無論是新疆原油,還是新疆天然氣,在市場上的“江湖地位”均與新疆棉花占全國總產量87%不可同日而語。
2009年次貸危機高潮,國際市場油價暴跌,當年新疆原油產量從上年的2715.1萬噸減少至2512.9萬噸,直至2013年才超過2008年水平。
2014年新疆原油產量達到2875.3萬噸的高峰,由于國際市場油價在2014年下半年雪崩,其后數年新疆原油產量一路下行至2500多萬噸,2019年也僅僅回升至2609.9萬噸,尚不及2008年水平。
不過,到2020年,新疆原油產量再次突破了2014年的高峰。
新疆天然氣生產也存在類似波動,但波動不如原油生產那么明顯。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中美大國國運之爭,先求不敗,然后求勝。從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全局來看,2018年貿易戰爆發,中國經濟穩定與發展的關鍵就落到“糧(棉油肉)+能源+高新技術產業”三大產業部門上面;其中,“糧(棉油肉)”與“能源”決定了中國社會與經濟總體能否穩定,以it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業決定中國在國際競爭中能否勝出與發展的前景。當前,國際經濟政治形勢進一步復雜化,反華勢力將新疆視為撼動中國根基的最佳切入點,進一步提升了保衛新疆棉花產業的意義。
正常情況下,兩國互不干涉對方內政,雙邊對話討論的是雙邊和全球事務(bilateralandglobal);然而,在幾天前舉行的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中,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blinken)在開場白中開宗明義揚言要與中國討論“國內和全球的關鍵優先事項”(bothdomesticandglobal),亦即要干涉中國內政;并明確表示要“討論我們對中國行動的深切關注,包括在新疆、香港和臺灣的行動”。盡管美方在這次開場白中遭到我方痛斥而顏面掃地,但其借新疆問題“尋釁滋事”的居心已經再次暴露無遺。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社會不能不對反華勢力“封殺”新疆棉花的企圖作出有力、有理、有利、有節的反應。中國要保持經濟金融穩定,需要防范的最大潛在風險之一,就是地方經濟政治鏈條上的薄弱環節被市場恐慌、投機性攻擊打開突破口,市場預期全面急速惡化,最終引爆系統性風險,動搖國家經濟全局。
最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史學習心得怎么寫二
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恐怖主義這“三股勢力”一直干擾著新疆的發展。新疆維護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任務艱巨而繁重,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新疆更為突出。30多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自治區黨委率領全區各族干部群眾,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足新疆區情,正確處理發展與穩定的關系,面對境內外“三股勢力”的猖狂進攻和破壞,在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社會穩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積極而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績,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牢固地樹立了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我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隨著急劇的社會轉型,新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早在20世紀初從西亞、南亞一帶傳入新疆的“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回潮及民族分裂主義的大肆活動。20世紀80年代初,南疆的喀什、阿克蘇等地先后發生了由民族分裂勢力煽動的群體性騷亂。80年代中后期,烏魯木齊市又發生了多起在別有用心者鼓動下的以少數民族大學生為主的游行示威事件。這些嚴重干擾了新疆改革開放的進程,破壞了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危害了新疆的
社會穩定。1990年4月發生在阿克陶縣巴仁鄉的反革命暴亂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勢力”正在合流。他們采取暗殺、爆炸、縱火、投毒、搶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權進攻,目標針對少數民族基層干部、愛國宗教人士、解放軍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普通漢族群眾。境內外“三股勢力”與國際恐怖勢力相勾結,破壞能量大大增強。這嚴重影響了新疆的穩定,也對我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因而,在全疆各族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中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就顯得尤為重要。鄧小平說:“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江澤民指出:“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發展和改革要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這是我們付出了代價才取得的共識。”“沒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一切都無從談起”。新疆廣大干部群眾對這一論斷有著切身的感受,因而也就牢固地樹立起了“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
2、認清三股勢力是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
新疆的民族分裂主義有著相當長的歷史,政治上、思想上都對新疆的社會產生過深遠的惡劣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分裂勢力打著民族、宗教的旗號,大肆煽動反漢排漢,煽動宗教狂熱,鼓吹新疆“獨立”,搞什么“東突厥斯坦國”。這30年來,每年都有一些民族分裂組織團伙被我公安機關破獲。從1990~2001年,新疆“三股勢力”制造的暴力恐怖案件多達200余起,造成各族群眾、軍警
官兵、基層干部、愛國宗教人士162人喪生、440多人受傷。事實
證明,民族分
在這個問題上,新疆干部群眾的認識有一個逐步統一和深化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后期,針對民族分裂勢力挑起的一系列群體性動亂事件,當時的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提出了“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這一論斷。1990年“巴仁鄉反革命暴亂”事件后,自治區黨委在有關文件中明確指出“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1996年黨中央下發了關于新疆穩定工作的專門文件,旗幟鮮明地指出:“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通過廣泛、認真、深入地學習,全疆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迅速統一到黨中央的論斷上來,從而為新疆的反分裂斗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3、對“三股勢力”的破壞活動堅持“主動進攻、露頭就打、先發
自治區黨委緊緊依靠公安政法機關、駐疆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全疆各族干部群眾,對“三股勢力”的暴力恐怖活動給予堅決打擊,重點打擊民族分裂主義骨干分子、宗教極端勢力的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取得了一系列戰果。打掉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保衛了各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穩定了新疆局勢。在長期的對敵斗爭實踐中,總結出了“主動進攻、露頭就打、先發制敵”的斗爭經驗,并作為與“三股勢力”斗爭的一條重要原
則。“三股勢力”策劃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動在準備階段就被我們偵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組織團伙。經過多次血與火的考驗,我們完全掌握了對敵斗爭的主動權,保證了新疆大局的穩定。1997~1999年,自治區黨委連續三年從自治區級機關單位共抽調了15000多名各族黨員干部,分赴“三股勢力”活動猖獗的縣(市)鄉(鎮)和重點村進行集中的整頓治理,這一舉措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實踐證明,新疆穩定的形勢是“打”出來的,對“三股勢力”必須堅持嚴打,決不能手軟,要始終保持對“三股勢力”的高壓嚴打態勢。
4、.高度重
意識形態領域是我們與民族分裂勢力斗爭的又一重要戰場,它涉及文化、教育的很多部門和廣泛的人群。由于意識形態領域自身的特點,這場斗爭復雜而隱蔽,難度相當大。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斗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世紀90年代初,開展了對宣揚民族分裂、歪曲和杜撰新疆歷史的“三本書”的批判,開展了對“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研究。從1992年起,在大中專院校學生中開設了以正確闡明新疆歷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演變史為宗旨的《新疆地方史》課程,在全疆中小學開設了“民族團結”課程。從1997年起開始,對大中專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清理。2002年在教育、文化各部門、各單位開展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再教育。對“三股勢力”滲透比較嚴重的學校,派駐了專門的工作組進行整頓治理。與此同時,不斷加大對教育、文化系統領導干部的培訓、對各族干部群眾的教育。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批駁民族分裂勢力散布的種種謬論。這大大提高了各族干部群眾反對民族分裂、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自覺性。在中央的支持下,大力建設抵御西方反華勢力對我西藏、新疆進行廣播滲透的“西新工程”,積極開展廣播電視進農牧民家庭的“村村通工程”和圖書報紙送到各族農牧民手中的“東風工程”,使黨和政府的聲音傳到廣大農牧民中。這些宣傳工作,使“共產黨好、祖國大家庭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團結好、人民解放軍好”的主旋律響徹新疆大地。
最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史學習心得怎么寫三
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恐怖主義這“三股勢力”一直干擾著新疆的發展。新疆維護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任務艱巨而繁重,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新疆更為突出。30多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自治區黨委率領全區各族干部群眾,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足新疆區情,正確處理發展與穩定的關系,面對境內外“三股勢力”的猖狂進攻和破壞,在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社會穩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積極而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績,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我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隨著急劇的社會轉型,新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早在20世紀初從西亞、南亞一帶傳入新疆的“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回潮及民族分裂主義的大肆活動。20世紀80年代初,南疆的喀什、阿克蘇等地先后發生了由民族分裂勢力煽動的群體性騷亂。80年代中后期,烏魯木齊市又發生了多起在別有用心者鼓動下的以少數民族大學生為主的游行示威事件。這些嚴重干擾了新疆改革開放的進程,破壞了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危害了新疆的
社會穩定。1990年4月發生在阿克陶縣巴仁鄉的反革命暴亂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勢力”正在合流。他們采取暗殺、爆炸、縱火、投毒、搶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權進攻,目標針對少數民族基層干部、愛國宗教人士、解放軍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普通漢族群眾。境內外“三股勢力”與國際恐怖勢力相勾結,破壞能量大大增強。這嚴重影響了新疆的穩定,也對我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因而,在全疆各族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中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就顯得尤為重要。鄧小平說:“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江澤民指出:“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發展和改革要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這是我們付出了代價才取得的共識。”“沒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一切都無從談起”。新疆廣大干部群眾對這一論斷有著切身的感受,因而也就牢固地樹立起了“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
新疆的民族分裂主義有著相當長的歷史,政治上、思想上都對新疆的社會產生過深遠的惡劣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分裂勢力打著民族、宗教的旗號,大肆煽動反漢排漢,煽動宗教狂熱,鼓吹新疆“獨立”,搞什么“東突厥斯坦國”。這30年來,每年都有一些民族分裂組織團伙被我公安機關破獲。從1990~2001年,新疆“三股勢力”制造的暴力恐怖案件多達200余起,造成各族群眾、軍警官兵、基層干部、愛國宗教人士162人喪生、440多人受傷。
在這個問題上,新疆干部群眾的認識有一個逐步統一和深化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后期,針對民族分裂勢力挑起的一系列群體性動亂事件,當時的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提出了“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這一論斷。1990年“巴仁鄉反革命暴亂”事件后,自治區黨委在有關文件中明確指出“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1996年黨中央下發了關于新疆穩定工作的專門文件,旗幟鮮明地指出:“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通過廣泛、認真、深入地學習,全疆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迅速統一到黨中央的論斷上來,從而為新疆的反分裂斗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自治區黨委緊緊依靠公安政法機關、駐疆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全疆各族干部群眾,對“三股勢力”的暴力恐怖活動給予堅決打擊,重點打擊民族分裂主義骨干分子、宗教極端勢力的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取得了一系列戰果。打掉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保衛了各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穩定了新疆局勢。在長期的對敵斗爭實踐中,總結出了“主動進攻、露頭就打、先發制敵”的斗爭經驗,并作為與“三股勢力”斗爭的一條重要原則。“三股勢力”策劃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動在準備階段就被我們偵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組織團伙。經過多次血與火的考驗,我們完全掌握了對敵斗爭的主動權,保證了新疆大局的穩定。1997~1999年,自治區黨委連續三年從自治區級機關單位共抽調了15000多名各族黨員干部,分赴“三股勢力”活動猖獗的縣(市)鄉(鎮)和重點村進行集中的整頓治理,這一舉措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實踐證明,新疆穩定的形勢是“打”出來的,對“三股勢力”必須堅持嚴打,決不能手軟,要始終保持對“三股勢力”的高壓嚴打態勢。
意識形態領域是我們與民族分裂勢力斗爭的又一重要戰場,它涉及文化、教育的很多部門和廣泛的人群。由于意識形態領域自身的特點,這場斗爭復雜而隱蔽,難度相當大。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斗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世紀90年代初,開展了對宣揚民族分裂、歪曲和杜撰新疆歷史的“三本書”的批判,開展了對“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研究。從1992年起,在大中專院校學生中開設了以正確闡明新疆歷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演變史為宗旨的《新疆地方史》課程,在全疆中小學開設了“民族團結”課程。從1997年起開始,對大中專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清理。2002年在教育、文化各部門、各單位開展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再教育。對“三股勢力”滲透比較嚴重的學校,派駐了專門的工作組進行整頓治理。與此同時,不斷加大對教育、文化系統領導干部的培訓、對各族干部群眾的教育。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批駁民族分裂勢力散布的種種謬論。這大大提高了各族干部群眾反對民族分裂、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自覺性。在中央的支持下,大力建設抵御西方反華勢力對我西藏、新疆進行廣播滲透的“西新工程”,積極開展廣播電視進農牧民家庭的“村村通工程”和圖書報紙送到各族農牧民手中的“東風工程”,使黨和政府的聲音傳到廣大農牧民中。這些宣傳工作,使“共產黨好、祖國大家庭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團結好、人民解放軍好”的主旋律響徹新疆大地。
最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史學習心得怎么寫四
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恐怖主義這“三股勢力”一直干擾著新疆的發展。新疆維護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任務艱巨而繁重,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新疆更為突出。30多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自治區黨委率領全區各族干部群眾,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足新疆區情,正確處理發展與穩定的關系,面對境內外“三股勢力”的猖狂進攻和破壞,在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社會穩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積極而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績,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牢固地樹立了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我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隨著急劇的社會轉型,新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早在20世紀初從西亞、南亞一帶傳入新疆的“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回潮及民族分裂主義的大肆活動。20世紀80年代初,南疆的喀什、阿克蘇等地先后發生了由民族分裂勢力煽動的群體性騷亂。80年代中后期,烏魯木齊市又發生了多起在別有用心者鼓動下的以少數民族大學生為主的游行示威事件。這些嚴重干擾了新疆改革開放的進程,破壞了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危害了新疆的
社會穩定。1990年4月發生在阿克陶縣巴仁鄉的反革命暴亂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勢力”正在合流。他們采取暗殺、爆炸、縱火、投毒、搶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權進攻,目標針對少數民族基層干部、愛國宗教人士、解放軍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普通漢族群眾。境內外“三股勢力”與國際恐怖勢力相勾結,破壞能量大大增強。這嚴重影響了新疆的穩定,也對我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因而,在全疆各族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中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就顯得尤為重要。鄧小平說:“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江澤民指出:“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發展和改革要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這是我們付出了代價才取得的共識。”“沒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一切都無從談起”。新疆廣大干部群眾對這一論斷有著切身的感受,因而也就牢固地樹立起了“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
2、認清三股勢力是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
新疆的民族分裂主義有著相當長的歷史,政治上、思想上都對新疆的社會產生過深遠的惡劣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分裂勢力打著民族、宗教的旗號,大肆煽動反漢排漢,煽動宗教狂熱,鼓吹新疆“獨立”,搞什么“東突厥斯坦國”。這30年來,每年都有一些民族分裂組織團伙被我公安機關破獲。從1990~2001年,新疆“三股勢力”制造的暴力恐怖案件多達200余起,造成各族群眾、軍警
官兵、基層干部、愛國宗教人士162人喪生、440多人受傷。事實
證明,民族分
在這個問題上,新疆干部群眾的認識有一個逐步統一和深化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后期,針對民族分裂勢力挑起的一系列群體性動亂事件,當時的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提出了“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這一論斷。1990年“巴仁鄉反革命暴亂”事件后,自治區黨委在有關文件中明確指出“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1996年黨中央下發了關于新疆穩定工作的專門文件,旗幟鮮明地指出:“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通過廣泛、認真、深入地學習,全疆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迅速統一到黨中央的論斷上來,從而為新疆的反分裂斗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3、對“三股勢力”的破壞活動堅持“主動進攻、露頭就打、先發
自治區黨委緊緊依靠公安政法機關、駐疆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全疆各族干部群眾,對“三股勢力”的暴力恐怖活動給予堅決打擊,重點打擊民族分裂主義骨干分子、宗教極端勢力的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取得了一系列戰果。打掉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保衛了各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穩定了新疆局勢。在長期的對敵斗爭實踐中,總結出了“主動進攻、露頭就打、先發制敵”的斗爭經驗,并作為與“三股勢力”斗爭的一條重要原
則。“三股勢力”策劃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動在準備階段就被我們偵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組織團伙。經過多次血與火的考驗,我們完全掌握了對敵斗爭的主動權,保證了新疆大局的穩定。1997~1999年,自治區黨委連續三年從自治區級機關單位共抽調了15000多名各族黨員干部,分赴“三股勢力”活動猖獗的縣(市)鄉(鎮)和重點村進行集中的整頓治理,這一舉措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實踐證明,新疆穩定的形勢是“打”出來的,對“三股勢力”必須堅持嚴打,決不能手軟,要始終保持對“三股勢力”的高壓嚴打態勢。
4、.高度重
意識形態領域是我們與民族分裂勢力斗爭的又一重要戰場,它涉及文化、教育的很多部門和廣泛的人群。由于意識形態領域自身的特點,這場斗爭復雜而隱蔽,難度相當大。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斗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世紀90年代初,開展了對宣揚民族分裂、歪曲和杜撰新疆歷史的“三本書”的批判,開展了對“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研究。從1992年起,在大中專院校學生中開設了以正確闡明新疆歷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演變史為宗旨的《新疆地方史》課程,在全疆中小學開設了“民族團結”課程。從1997年起開始,對大中專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清理。2002年在教育、文化各部門、各單位開展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再教育。對“三股勢力”滲透比較嚴重的學校,派駐了專門的工作組進行整頓治理。與此同時,不斷加大對教育、文化系統領導干部的培訓、對各族干部群眾的教育。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批駁民族分裂勢力散布的種種謬論。這大大提高了各族干部群眾反對民族分裂、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自覺性。在中央的支持下,大力建設抵御西方反華勢力對我西藏、新疆進行廣播滲透的“西新工程”,積極開展廣播電視進農牧民家庭的“村村通工程”和圖書報紙送到各族農牧民手中的“東風工程”,使黨和政府的聲音傳到廣大農牧民中。這些宣傳工作,使“共產黨好、祖國大家庭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團結好、人民解放軍好”的主旋律響徹新疆大地。
最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史學習心得怎么寫五
在改革開放的進程中,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恐怖主義這“三股勢力”一直干擾著新疆的發展。新疆維護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任務艱巨而繁重,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在新疆更為突出。30多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自治區黨委率領全區各族干部群眾,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足新疆區情,正確處理發展與穩定的關系,面對境內外“三股勢力”的猖狂進攻和破壞,在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社會穩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積極而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績,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牢固地樹立了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后,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我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隨著急劇的社會轉型,新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早在20世紀初從西亞、南亞一帶傳入新疆的“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回潮及民族分裂主義的大肆活動。20世紀80年代初,南疆的喀什、阿克蘇等地先后發生了由民族分裂勢力煽動的群體性騷亂。80年代中后期,烏魯木齊市又發生了多起在別有用心者鼓動下的以少數民族大學生為主的游行示威事件。這些嚴重干擾了新疆改革開放的進程,破壞了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危害了新疆的
社會穩定。1990年4月發生在阿克陶縣巴仁鄉的反革命暴亂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勢力”正在合流。他們采取暗殺、爆炸、縱火、投毒、搶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權進攻,目標針對少數民族基層干部、愛國宗教人士、解放軍及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普通漢族群眾。境內外“三股勢力”與國際恐怖勢力相勾結,破壞能量大大增強。這嚴重影響了新疆的穩定,也對我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因而,在全疆各族干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中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就顯得尤為重要。鄧小平說:“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么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江澤民指出:“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發展和改革要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這是我們付出了代價才取得的共識。”“沒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一切都無從談起”。新疆廣大干部群眾對這一論斷有著切身的感受,因而也就牢固地樹立起了“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
2、認清三股勢力是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
新疆的民族分裂主義有著相當長的歷史,政治上、思想上都對新疆的社會產生過深遠的惡劣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分裂勢力打著民族、宗教的旗號,大肆煽動反漢排漢,煽動宗教狂熱,鼓吹新疆“獨立”,搞什么“東突厥斯坦國”。這30年來,每年都有一些民族分裂組織團伙被我公安機關破獲。從1990~2001年,新疆“三股勢力”制造的暴力恐怖案件多達200余起,造成各族群眾、軍警官兵、基層干部、愛國宗教人士162人喪生、440多人受傷。事實證明,民族分在這個問題上,新疆干部群眾的認識有一個逐步統一和深化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后期,針對民族分裂勢力挑起的一系列群體性動亂事件,當時的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提出了“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這一論斷。1990年“巴仁鄉反革命暴亂”事件后,自治區黨委在有關文件中明確指出“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1996年黨中央下發了關于新疆穩定工作的專門文件,旗幟鮮明地指出:“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通過廣泛、認真、深入地學習,全疆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迅速統一到黨中央的論斷上來,從而為新疆的反分裂斗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3、對“三股勢力”的破壞活動堅持“主動進攻、露頭就打、先發
自治區黨委緊緊依靠公安政法機關、駐疆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全疆各族干部群眾,對“三股勢力”的暴力恐怖活動給予堅決打擊,重點打擊民族分裂主義骨干分子、宗教極端勢力的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取得了一系列戰果。打掉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保衛了各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穩定了新疆局勢。在長期的對敵斗爭實踐中,總結出了“主動進攻、露頭就打、先發制敵”的斗爭經驗,并作為與“三股勢力”斗爭的一條重要原
則。“三股勢力”策劃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動在準備階段就被我們偵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組織團伙。經過多次血與火的考驗,我們完全掌握了對敵斗爭的主動權,保證了新疆大局的穩定。1997~1999年,自治區黨委連續三年從自治區級機關單位共抽調了15000多名各族黨員干部,分赴“三股勢力”活動猖獗的縣(市)鄉(鎮)和重點村進行集中的整頓治理,這一舉措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實踐證明,新疆穩定的形勢是“打”出來的,對“三股勢力”必須堅持嚴打,決不能手軟,要始終保持對“三股勢力”的高壓嚴打態勢。
4、.高度重
意識形態領域是我們與民族分裂勢力斗爭的又一重要戰場,它涉及文化、教育的很多部門和廣泛的人群。由于意識形態領域自身的特點,這場斗爭復雜而隱蔽,難度相當大。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斗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20世紀90年代初,開展了對宣揚民族分裂、歪曲和杜撰新疆歷史的“三本書”的批判,開展了對“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研究。從1992年起,在大中專院校學生中開設了以正確闡明新疆歷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演變史為宗旨的《新疆地方史》課程,在全疆中小學開設了“民族團結”課程。從1997年起開始,對大中專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清理。2002年在教育、文化各部門、各單位開展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斗爭再教育。對“三股勢力”滲透比較嚴重的學校,派駐了專門的工作組進行整頓治理。與此同時,不斷加大對教育、文化系統領導干部的培訓、對各族干部群眾的教育。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批駁民族分裂勢力散布的種種謬論。這大大提高了各族干部群眾反對民族分裂、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自覺性。在中央的支持下,大力建設抵御西方反華勢力對我西藏、新疆進行廣播滲透的“西新工程”,積極開展廣播電視進農牧民家庭的“村村通工程”和圖書報紙送到各族農牧民手中的“東風工程”,使黨和政府的聲音傳到廣大農牧民中。這些宣傳工作,使“共產黨好、祖國大家庭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團結好、人民解放軍好”的主旋律響徹新疆大地。
最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史學習心得怎么寫六
2014年5月28日至29日,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從戰略和全局高度謀劃新疆未來,確定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為新疆工作總目標。
5年來,全黨全國以總目標為引領,謀長遠之策,扎實推動黨中央治疆方略落地生根;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帶領全區各族黨員干部勇于擔當,行固本之舉,天山南北面貌煥然一新;2500萬新疆兒女團結奮斗,齊建久安之勢,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19個發達省市的援疆干部會聚天山南北,同心建設美麗新疆,筑牢長治之基。
筑牢反恐維穩鋼鐵長城凝聚民族團結磅礴力量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明確“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是新疆工作的總目標”。5年來,新疆的一切工作都圍繞總目標來謀劃推進,新疆的一切成就都得益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科學決策。
——持續開展嚴打專項斗爭,打好反恐維穩“組合拳”,黨政軍警兵民協調聯動,打一場人民戰爭,鑄就反恐維穩鋼鐵長城。
新疆是中國反恐怖主義的主戰場。積極借鑒國際反恐和去極端化經驗,新疆結合本地區實際,有效開展反恐怖主義斗爭和去極端化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為國際反恐斗爭作出了貢獻。
如今,新疆大局持續穩定,形勢持續向好,城鄉社會安寧,連續30個月無暴恐案件,實現總目標的基礎更加鞏固。
——一手抓依法打擊暴恐分子,一手抓最大限度爭取和凝聚人心,持續深入開展發聲亮劍活動,匯聚起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強大正能量。
在依法去極端化同時,新疆加大對合法宗教活動保護力度,相繼出臺或修訂一批地方性法規,改善宗教活動場所設施和條件,充分保障信教群眾宗教信仰自由。
——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新疆的問題最長遠的還是民族團結問題。”“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不是一家人,勝似一家親”。自2017年起,隨著“民族團結一家親號”列車開通,走在結對認親路上的干部職工絡繹不絕,先后有112萬干部職工與169萬戶各族基層群眾結成超越血緣的親人,民族團結之花開遍天山南北。
地不分南北,人不論遠近,新疆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推動建立嵌入式社會結構和社區環境,把民族團結貫穿到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各族青少年從小玩在一起、學在一起、成長在一起。
越來越多新疆少數民族群眾到東中部城市完成學業、經商就業、定居生活。各族人民在共同生產生活和工作學習中加深了解、增進感情、交流交融,繪就了一道新時代民族團結的靚麗風景線。
改革發展再寫華彩篇章民生普惠共享更美生活
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確定要堅定不移推動新疆更好更快發展,同時發展要落實到改善民生上、落實到惠及當地上、落實到增進團結上,讓各族群眾切身感受到黨的關懷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
5年間,自治區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經濟思想,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保持了新疆經濟平穩健康發展。2018年,新疆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萬億元。
5年間,新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深化。一批批交通、能源、通信基礎設施重點項目加快推進,財稅、金融、民生保障等領域一系列改革取得新進展。
5年間,援疆工作持續推進。一座座由援疆資金建設的現代化學校、醫院、工廠拔地而起,一批批凝聚著全國人民關愛的民生工程、民族團結工程竣工投產,天山南北走上社會發展快車道。
5年間,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改革穩步推進,不斷深化兵地融合,充分釋放兵團體制特殊優勢和發展活力,更好發揮穩定器、大熔爐、示范區作用。
從帕米爾高原上的氈房到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的農家院落,一大批涉及各族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難題得到解決,天山南北處處展現出各族人民安居樂業、和諧幸福的新圖景。
堅持民生優先。5年來新疆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0%以上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持續推進各項惠民工程,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各族群眾。
推進脫貧攻堅。2014至2018年,新疆累計實現231.47萬人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013年底的19.4%降至2018年底的6.1%。
擴大就業增收。全區城鎮零就業家庭始終保持24小時內動態清零,保證至少有一人就業。在集中連片深度貧困地區南疆四地州實施3年10萬人就業計劃。2016至2018年,新疆累計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40萬余人次、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830.5萬人次。
提升教育質量。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完善控輟保學機制,截至2018年底,新疆學前三年幼兒毛入園率達96.9%,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達94.2%。
完善醫療保障。落實全民免費健康體檢、大病保險全覆蓋,實現農村貧困人口15種大病集中救治和慢性病簽約服務全覆蓋;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城鄉困難群眾最低生活保障標準持續提高。
5年來,新疆大地上,各族群眾安居樂業,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奮進者的步伐堅定有力,以更寬廣的視野和胸懷融入世界,擁抱未來。
在新疆霍爾果斯口岸,一列列中歐班列呼嘯而去,駛往歐亞內陸。僅2018年,經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達到2055列。數字背后,是作為“一帶一路”核心區的新疆迸發出的勃勃生機。
夯實基層服務各族群眾凝聚人心建設美麗新疆
5年來,新疆不斷落實黨中央治疆方略,把抓基層、打基礎作為穩疆安疆的長遠之計和固本之舉,努力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服務群眾、維護穩定、反對分裂的堅強戰斗堡壘,讓黨的旗幟在每一個基層陣地高高飄揚起來。
凝心聚力真心為民。新疆持續開展“訪民情惠民生聚民心”駐村工作,每年選派7萬余名干部組成1萬余個工作隊下沉基層,深入鄉村社區、深入各族群眾,各級駐村工作隊聚焦辦實事好事,實施惠民生項目3.9萬多個,為群眾辦實事好事388萬余件。
擔當作為更加凸顯。新疆大力選派縣處級領導干部和優秀年輕干部擔任深度貧困村第一書記,團結帶領各族群眾為實現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不懈奮斗。
干部作風持續轉變。在落實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總目標進程中,在脫貧攻堅主戰場上,黨員干部沖鋒在前,真正體現了先鋒隊、主力軍作用。
統籌建強基層組織。建立常態化長效化整頓工作機制,5年來,新疆基層黨組織增加近1.8萬個,增幅24%,做到凡有群眾的地方、凡有黨員的地方,就有黨的組織、就有黨的工作。
一面面鮮艷的黨旗飄揚,一個個堅強的堡壘筑起。
夜已深,新疆疏勒縣駐村干部張平被電話鈴聲吵醒,村民加帕爾古麗著急去外地務工,需要補辦一些手續。“我就住在村黨支部,隨時來、隨時辦。”各級駐村工作隊在改革發展主戰場、維護穩定第一線、服務群眾最前沿,提高本領,密切干群關系,夯實黨的執政基礎。
基層黨組織不斷提升凝聚力和戰斗力,為各族群眾貫徹落實總目標提供有力保證。挖窮根、建學校、送醫藥、修路橋……通過基層黨組織幫扶,一項項惠民政策落到實處,一件件暖心工程惠及民生進一步增進了民族團結。
2018年,新疆全年旅游人數突破1.5億人次,同比增長40.09%,今年1至5月全區接待國內外游客近5000萬人次,同比增長51.4%,呈“井噴”之勢,接待游客數量創歷史新高。今年以來,潮涌新疆的勢頭更加強勁,這是新疆穩定紅利持續釋放的有力證明,也彰顯了新疆2500萬各族兒女創造美好生活的信心。
今天的新疆,各族群眾正以更加堅定的決心、更加團結的力量、更加堅實的腳步,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繼續昂首前行。
最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發展史學習心得怎么寫七
為貫徹落實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切實推動新疆工業和信息化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11月5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召開工業和信息化部貫徹落實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工作會議。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劉利華出席會議并講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常務副主席黃衛和新疆經信委主任胡開江出席并致辭。
劉利華講話指出,推動新疆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是貫徹落實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的一項重要任務。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是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的重要基礎,是新疆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建設、開創向西開放新格局的必然要求。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召開后,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高度重視,將我部牽頭和主要參與的各項工作進行細化分解,逐項落實:
一是支持新疆發展特色優勢產業,加大項目安排和經費投入力度;二是加快新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亞歐地區通信網絡一體化;三是推動新疆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四是搭建產業合作平臺,支持新疆重點工業園區發展。
劉利華強調,做好新疆工作是一項光榮的政治任務,我們要進一步提高思想認識,自覺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按照中央關于新疆工作的總體部署,進一步細化深化落實工作,加大產業援疆工作力度,促進產業合作交流和園區合作共建,真抓實干、勇于創新,為實現新疆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部規劃司、裝備司、消費品司和無線電管理局分別就推動新疆加快國際通信建設、裝備制造業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和全國無線電管理系統援疆情況發言。北京市經信委、浙江省經信委代表援疆省市的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介紹援疆工作經驗。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介紹了推動亞歐信息高速公路建設的做法。特變電工股份有限公司介紹企業發展情況和“走出去”取得的成效。會上還舉行了電解鋁深加工和維哈柯智能語音技術研發與產業化等重大合作項目簽約儀式。
會議期間,劉利華還就邊境無線電管理召開了專題座談會,部裝備司、規劃司分別召開了汽車零部件及農用機械產業對接會和《中國制造2025》西部片區座談會。
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對口援疆省市駐疆指揮部負責同志,有關行業協會、重點企業以及部內有關司局共16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