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還需要進行適當的格式規范和排版,包括字體、字號、標題層次、段落間距等,以提高報告的美觀和可讀性。在閱讀這些報告范文時,我們可以思考作者的寫作目的和觀點,提出自己的意見和觀點。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一
實驗室。
分析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陽光)。
綠豆芽、實驗盒。
將種有相同綠豆芽的兩個花盆中的一盆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一盆放在黑暗的地方,保持其他條件不變,過一段時間觀察。
放在陽光充足的地方的綠豆芽生長較好,放在黑暗的地方的綠豆芽生長的不好甚至死亡。
綠豆芽生長需要陽光。
實驗人、實驗時間、儀器管理員簽字。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二
實驗室。
在設計對比實驗中嚴格控制變量,并注意收集實驗數據用事實說話。
生態瓶、小魚、水草。
1、減少生態瓶里的水。
2、增加生態瓶里的生物。
1.由于水量減少,動植物的生存空間減少,氧氣量減少,水少的小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比較多。
2.水草增加,產生的氧氣量就增加,魚浮出水面的次數會減少;小魚增加,耗氧量增大,小魚浮到水面的次數會增多。
實驗結論減少水和添加動物、植物會引發生態群落的變化。
實驗人、實驗時間、儀器管理員簽字。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三
1、認識各大類巖漿巖的主要代表巖石,學習肉眼鑒定巖漿巖的方法。
2、了解巖漿巖的結構、構造和它們在地殼中的產出狀態。
3、學習沉積巖的肉眼鑒定方法,加深對沉積作用的理解。通過鑒定初步認識常見的一些有代表性的沉積巖。
4、通過實驗了解變質巖的主要特征;認識一些常見變質礦物和變質巖類型,加深對變質作用的理解。
5、通過對未知巖石標本的鑒定,達到復習和鞏固對三大類巖石特征的認識,了解變質巖、巖漿巖及沉積巖的一些主要區別,進一步掌握肉眼鑒定巖石的步驟和方法。
2.1巖漿巖的常見造巖礦物如石英、鉀長石、斜長石、白云母、黑云母、角閃石、輝石、橄欖石等。
2.2巖石的結構和構造概念。
2.3巖漿巖的分類依據及其主要代表性巖石。
2.4巖漿巖的主要特征及肉眼鑒定方法。
2.5了解沉積巖的形成過程和分類;巖石的構造與結構;各沉積巖類具代表性巖石的特征。變質作用的概念;變質礦物;變質巖的結構與構造;變質巖的分類及其代表巖石。
標本:
巖漿巖:花崗巖、偉晶花崗巖、正長巖、閃長巖、輝長巖、橄欖巖、花崗斑巖、流紋巖、金伯利巖、玄武巖、流紋巖、安山巖。
沉積巖:礫巖、粗砂巖、細砂巖、豆狀灰巖、生物灰巖、粉砂巖、頁巖、油頁巖、石灰巖、鮞狀灰巖、竹葉狀灰巖、豆狀灰巖、白云巖、波痕、泥裂、水平層理、波狀層理、交錯層理、結核等。
變質巖:片巖、千枚巖、板巖、片麻巖、石英巖、大理巖、蛇紋巖、矽卡巖、角巖、混合巖。
工具:小刀,放大鏡,稀鹽酸等。
主要分類及分析。
(1)巖漿巖:
主要的造巖礦物有,石英、長石、角閃石、黑云母、輝石、橄欖石。酸性巖漿巖中前幾種礦物居多,而基性巖漿巖中則偏向于后者。也因此,在巖石的顏色上來說由肉紅色--灰白色--黑色變化。
結構上來說,侵入的巖漿巖里面的礦物應該是較均勻的分布,巖石呈現塊狀。而噴出的流紋巖中會呈現一些流動構造;以及噴出的安山巖和玄武巖中會有氣孔和杏仁狀構造,這種特殊的結構構造也是它們的鑒定標志。
(2)沉積巖:
由于組成沉積巖的礦物都是經過了風化和搬運,所以一般來講每種沉積巖在成分上相對較簡單。沉積巖的劃分就是根據成分劃分的,泥巖、碳酸鹽巖、石英(長石)砂巖。所以沉積巖就以某種成分為主(如以泥質、或以石英等)。構造上沉積巖一般都呈現層狀構造。當然如果手表本很小的話可能見不到層理而是塊狀的。沉積巖還有一大特點就是生物的出現。尤其在碳酸鹽巖里面貝殼等生物的出現很普遍,這是一大鑒別標志。
(3)變質巖:
變質巖是巖漿巖和沉積巖經過后期的高溫或者高壓過后,原來的巖石經過了成分和構造上的改造而形成。所以成分上來講除了與前兩種巖有相同的造巖礦物外還有一些比較特別的屬于變質巖的專有礦物或者礦物組合。例如紅柱石,出現紅柱石的巖石就必定是低級變質作用形成的巖石;石榴石與紫蘇輝石組成的代表高溫高壓環境的麻粒巖。
但手表本鑒別變質巖更主要的.依據是其結構構造。應力作用下形成的變質巖很多都具有片狀結構,也因此變質巖能以結構構造來命名為片巖、片麻巖等。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四
室外。
物體的顏色和吸熱。
白色紙、粉色紙、黑色紙、黑色蠟光紙、鋁箔紙對折做成的紙帶,溫度計。
1、把不同顏色的直對著做成袋狀。
2、分別插上溫度計放在陽光下。
1、深色紙比淺色紙升溫快。
2、黑色蠟光紙比黑色無光紙升溫慢。
物體的顏色與吸熱的本領有關,深色物體比淺色物體吸熱快備注。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五
x年級x班x組組長:
xx。
讓小燈泡亮起來。
自主認識小燈泡、電池、導線的構造。
(裝置)電池、電池夾、開關、小燈泡、燈座、導線、回形針、紙片等。
1、用一根導線、一個燈泡、一節電池,連接好電路,讓小燈泡亮起來;
2、增加電池夾、小燈座、開關,讓小燈泡亮起來。
簡單電路由電源、用電器、開關和導線四個部分組成。
燈泡要亮須有電源、導線、開關等。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六
室外。
觀察陽光下物體影子的變化。
木板、白紙、橡皮泥、木棒。
1、做一個簡易的日影觀測儀。
2、每隔十分鐘,量鉛筆影子的長度,在白紙上做下記錄。
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2、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
1、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隨著太陽方向的改變而改變,影子總是和太陽的方向相反。
2、陽光下物體影子長短的變化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影子最長。
儀器管理員簽字。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七
操作:
1、將米倒滿塑料杯。
2、用手將杯子里的米按一按。
3、用手按住米,從手指縫間插入筷子。
4、用手輕輕提起筷子,杯子和米一起被提起來了。
講解:
由于杯內米粒之間的擠壓,使杯內的空氣被擠出來,杯子外面的壓力大于杯內的壓力,使筷子和米粒之間緊緊地結合在一起,所以筷子就能將成米的杯子提起來。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八
1.檢查實驗儀器是否齊全。
2.觀察風的形成實驗材料。
3.點燃蠟燭,罩上實驗材料,觀察。
4.整理實驗儀器,各就各位。
【實驗結論】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體輕重有關。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實驗名稱】探究小燈泡亮起來的實驗。
【實驗目的】讓小燈泡亮起來。
【實驗器材】電池電池盒小燈泡燈座開關導線。
1.檢查實驗材料是否齊全。
2.觀察材料的特點。
3.把電池、開關、小燈泡依次用導線連接起來。
4.接通開關,觀察現象。
5.斷開開關,觀察現象。
6.整理實驗材料。
【實驗結論】一個完整的電路主要包括電源(如電池)、開關、導線、用電器(如小燈泡)四部分。
【注意事項】實驗時不能用導線直接把電池的正負極連接起來。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九
我區心理教育專業委員會報經陽泉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立項的《中小學生班級群體心智潛能開發研究》實驗課題,經過xx年6月至xx年年6月的三年時間的實驗。經陽泉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組辦公室組織專家進行成果鑒定審核,符合免予鑒定條件,已準予結題,并于xx年年9月29日,授予陽泉市教育科學規劃課題結題證書,證書編號為:xx年03。
面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日益迫切的客觀需求,根據教育部和省、市近年來下發的關于加強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實施意見的精神,我們從xx年9月起,分別選擇了上站、下站、新華小學的3個四年級班和陽泉三中、四中、七中的3個初一年級班,作為學生心智潛能開發實驗班,目的是通過對中小學生心智潛能開發的研究和實驗,營造和諧向上的班級心理氛圍,全面提高學生心理素質中的各項智力素質和非智力素質。
學生心智潛能開發的基本內容:
(1)真心:自我形象要真實;對待他人要真心;對待學習要認真。
(2)善心:善待自我;善待他人;善待學業。
(3)美心:欣賞自我美;發現他人美;感受知識美。
(4)新心:尋找自我新感覺;養成看人新眼光;創造學業新成績。
(5)度心:學思量度;待人有度;做事適度。
(6)恒心:學思有恒;待人如一,做事求恒。
(7)專心:學思專心;待人專注;做事專一。
(1)吸智:信息吸收的閱讀能力,聽記能力,筆記能力。
(2)化智:信息消化的分析概括能力,判斷評估能力,創新思維能力。
(3)述智:信息表述的說服能力,論辯能力,演講能力,寫作能力。
(4)用智:信息運用的操作能力,應變能力,配合能力,組織能力。
(5)主智:行為主意的能成功、漏洞小、干擾小、負效少、風險小、耗費低、功效大。
(6)合智:行為合作有老師、同學、班干、班員、親友、鄰居、家長的支持。
(7)評智:評價行為的合理、合情、合法、合時、合地、合利、合能。
采用心理激勵,心智分析與心智評價等原理和方法,促進學生心智素質的提高。具體方法是:
1、各心智實驗班在教室內設立心智輔導信箱、采取制定心智潛能開發班規、辦心智潛能開發日報、寫心智潛能開發日記、心智潛能開發分析書、設置心智潛能開發工長和值日班長安排表、心智潛能開發作業改錯記錄、心智潛能開發隨身記憶紙條,組織心智潛能開發身心鍛煉等多種形式參與課題組研究活動。
2、按照實驗內容由各班師生設計制作14塊每周循環更換的實驗專用紙質版面。具體實施時,班主任有權按照學校各期中心工作特點,對前后順序進行調整。這14塊版面的內容為:開發心態潛能的7項:(1)真心周(青色為基調,或配有該色調的名畫。以下同)。本周是真心周,我們心有真氣,我們求真務實。自我形象要真實;對待他人要真心;對待學習要認真。(2)善心周(紅色為基調)。本周是善心周,我們心地善良,我們求善務和。善待自我;善待他人;善待學業。(3)美心周(橙色為基調)。本周是美心周,我們心境美好,我們求美務樂。欣賞自我美;發現他人美;感受知識美。(4)新心周(綠色為基調)。本周是新心周,我們心態常新,我們求新務奇。尋找自我新感覺,養成看人新眼光,創造學業新成績。(5)度心周(黃色為基調)。本周是度心周,我們心馳有度,我們求度務量。學思量度;待人有度;做事適度。(6)恒心周(藍色為基調)。本周是恒心周,我們心意恒常,我們恒心永駐。學思有恒;待人如一,做事求恒;(7)專心周(紫色為基調)。本周是專心周,我們心力專注,我們求專務聚。學思專心;待人專注;做事專一。開發智態潛能的7項:(1)信息吸收周(青色為基調)。本周是信息吸收周。我們提高閱讀能力,聽記能力,筆記能力;(2)信息消化周(紅色為基調)。本周是信息消化周。我們提高分析概括能力,判斷評估能力,創新思維能力;(3)信息表述周(橙色為基調)。本周是信息表述周。我們提高說服能力,論辯能力,演講能力,寫作能力;(4)信息運用周(綠色為基調)。本周是信息運用周。我們提高操作能力,應變能力,配合能力,組織能力;(5)行為主意周(紫色為基調)。本周是行為主意周。我們的主意,能成功,、漏洞小、干擾小、負效少、風險小、耗費低、功效大;(6)行為合作周(藍色為基調)。本周是行為合作周。我們的行為有老師、同學、班長、班員、親友、鄰居、家長的支持;(7)行為評價周(黃色為基調)。本周是行為評價周。我們的行為合理、合情、合法、合時、合地、合利、合能。
3、設置“亮點欄”分一、二、三星級,分別為1-3名。分為28個亮點(簡稱為“星”),除14周的最佳真心生(或稱“真星”)等14個亮點外,還包括最佳心智潛能開發日記(或稱“記星”),最佳心智潛能開發日報(或稱“報星”),最佳心智潛能開發分析書(或稱“析星”),最佳體育鍛煉者(或稱“體星”),最佳值日班長(或稱“值星”),最佳工長(或稱“工星”),最佳小組(或稱“組星”)等。作為心理激勵手段,有的班級還把星級學生的照片貼到墻上予以彰顯。
1、xx年9月到xx年5月,課題負責人作為課題的研究和實驗活動督導,對參與心智開發實驗6所學校的6個班級的371名中小學生分期進行真心、善心、美心、新心、度心、恒心、專心和吸智、化智、述智、用智、主智、合智、評智等心智開發實驗講座。聽講學生通過心智開發日記寫出切身實驗體會,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2、課題負責人作為課題的研究和實驗活動督導,每月下旬到各實驗班指導一次。并將每月檢查和督導情況,在各期《心智開發月刊》上公布各實驗班級的實驗動態,對實驗亮點予以及時評價反饋。各實驗班將各期《心智月刊》懸掛在教室內,供全班學生參閱。師生及家長對實驗方法和內容有何意見和建議,向班委或班主任反饋。
3、設置和培訓心智潛能開發學生輔導員。為了使心智潛能開發實驗向規范化邁進,要求各實驗班主任老師根據心智潛能開發實驗當中的學生表現情況,在每班學生中推薦3-5名學生心智潛能開發輔導員,31名心理教育骨干學生經過區統一培訓后,現場進行了互動式的相互心理輔導,學到了一些心理輔導的操作方法,有效地協助班主任開展學生心智潛能開發輔導。
4、通過心智潛能開發主題班會進行實驗成果的深化和展示。下站小學、上站小學、新華小學、陽泉四中的心智潛能開發課題研究實驗班,xx年6月分別為前來學校的市心理教育工作檢查驗收組進行了課題實驗成果匯報。其中下站小學實驗班以“心的收獲”為題,進行了實驗成果匯報,通過學生緊密聯系自身體會的演講,展示了該實驗班評出的“善星”、“吸星”、“化星”、“合星”、“恒星”、“報星”和“工星”等班級明星心智潛能開發的.感悟和收獲。成功的匯報深深感染了市心理教育工作檢查驗收組的每個成員。市驗收組常務副組長市心理學會秘書長劉成福教授在向學校領導座談反饋時,特意為實驗班當場揮筆題詞:“耳聞目睹口說心亦想,日積月累手動智更高”。
xx年年6月6日,來自全市四區兩縣的40余名心理教師骨干,在市心理健康輔導教師培訓班負責人、市教育學院繼續教育辦公室張瑾琦主任帶領下,來到我區下站小學,觀摩了該校的心智開發實驗班為市心理教師培訓學員所做的題為“心的收獲----快樂每一天”的心理教育主題班會實驗匯報展示。《陽泉教育》雜志和《今日城區報》均對此進行了宣傳報道。
在這節由該班班主任韓淑芳老師指導的心理教育主題班會上,全班有20多位同學以自己的切身體會,談了自己在一年多來的心智潛能開發實驗活動中的收獲和感悟,同學a談到自己曾經由于看書過度,引起長時間眼痛。受實驗所提倡的“度心”啟發,把看書的量,每天作了適度的劃分,擺脫了困境;同學b談了父母強迫自己無休止的反復練琴,陷入煩惱后,是同學幫助啟發心智,在口頭傾訴已經無效的情況下,以書信方式和父母進行心理溝通,很快見效;同學c談了自己受“專心周”實驗的啟發,針對過去由于過多的看電視,影響作業質量的煩惱,采取先集中精力,專心做好作業以后,才看電視,保證了作業的質量……。
班會上還有幾位同學即席談了自己的煩惱和困惑,向同學現場求助:同學k談起自己的父母不在身邊時,心情煩躁,早上也不能按時起床。大家紛紛給她出主意:讓她晚上調好鬧鐘;把媽媽鼓勵的話錄音放給自己聽,乘機鍛煉自己獨立生活能力等;同學j談了寫作業時注意力無法集中的煩惱,幾位同學當場為他參謀:先想一些使自己高興的事情,快樂起來后,再開始做作業;想不認真做作業會給自己學業帶來的不良后果,為自己加油鼓勁……。求助的同學當場向給自己出主意,當參謀的“心智輔導員”,表示感謝,并表態愿意試試大家教給的方法。
5、心智潛能開發實驗督導分別在3所小學和3所中學的心智潛能開發實驗班為參與實驗的350余名中小學生的家長進行專題講座。講座內容主要包括學生心智潛能開發課題研究實驗的內容和家庭教育角度應當注意的子女心智潛能開發的14項內容介紹。取得家長對實驗的配合和支持。
20xx年12月下旬,實驗督導對我區六所中小學的心智潛能開發實驗班學生以無記名方式進行了心智開發實驗項目的興趣度測評。通過對16個實驗項目填寫贊成與否的興趣度測評。參加測評的371名中小學生和6名班主任填卷結果表明:對16個實驗項目的平均興趣度達78.3%,大大超出了半數以上興趣度的期望目標。其中興趣度高達85-95%的實驗項目有心智輔導信箱、心智潛能開發14字講座、工長、亮點(明星)欄、值日班長制度等5項。各實驗班均作為重點項目開發。由班主任和班委研究并征求學生意見后,結合本班的具體情況可對實驗方法作出適當調整,使之更切合本班學生的心理特點。
20xx年3月下旬,在進入課題實驗結題階段之際,心智潛能開發實驗督導深入六校對20xx年9月以來開展班級心智潛能開發實驗的上站小學六(7)班、下站小學六(5)班、新華小學六(3)班三個小學班級和陽泉三中249班、陽泉四中123班、陽泉七中197班三個初中班級的實驗效果進行了測評。共有188名小學生和182名中學生和5名班主任現場填寫了包括真心、善心、美心、新心、度心、恒心、專心七項心態潛能和吸智、化智、述智、用智、主智、合智、評智等七項智態潛能的48個項目的五檔次心智開發實驗心理和行為效果測評,以及個人和班級整體心智潛能的進步情況。除其中一個班級因特殊情況,由班主任代理安排測評,出現個人進步和班級進步兩個100%的測評信度誤差,最后協商以其他各實驗班級的平均測評值進行誤差調整外,其他各班的現場測評信度,經橫向比較進行初步數據分析,都比較客觀,具有較強的信度和效度。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后,評價結果各個分項目的進步率均超過50%以上。七項心態潛能的個人平均進步率為56%,七項智態潛能的個人平均進步率為57%,七項心態潛能的班級進步率為55%,七項智態潛能的班級進步率為54%。具體測評數據統計分析見下表格:
心智潛能開發實驗個人進步率測評結果統計表(%)
心智開發
實驗班級真心善心美心新心度心恒心專心心態吸智化智述智用智主智合智評智智態
三中249班70697165646061666772707462627969
四中123班57605856565352565860565954546057
七中197班43484843443835433839353635352935
平均57605856565352565860565954546057
心智潛能開發實驗班級進步率測評結果統計表(%)
心智開發
實驗班級真心善心美心新心度心恒心專心心態吸智化智述智用智主智合智評智智態
三中249班68636367716667667060737465677769
四中123班54575454555454555946595751535354
七中197班26302826252527242827322614252125
平均54575454555454555946595751535354
全區開展心智潛能開發實驗活動的6個班集體,開展實驗3年來,充分開發全體同學心態和智態諸方面的潛能,爭創文明和諧的班級文化氛圍,在德智體美各方面都有了比較突出的發展。全部獲得本學年度的校級以上先進班集體(優秀中隊)稱號。班主任也獲得了“優秀班主任”稱號。其中50%的實驗班級還分別獲得省級、市級和區級表彰。課題組成員呂素茜、韓淑芳和張云英撰寫的課題實驗紀實,分別獲得了20xx年全國“健康杯”中小學心理教育優秀成果二等獎。由課題組負責人趙之云撰寫的專題反映本課題實驗情況的3600余字實驗報告“心智花開—城區心理教育實驗紀實”,分別在《今日城區》308期《陽泉教育》117期發表。由陽泉晚報記者采寫的反映本課題實驗成果的長篇紀實報道《星星點燈--城區中小學心理教育實驗花絮》在20xx年10月27日該報第一版發表。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十
【實驗目的】了解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體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體輕重。
【實驗器材】長木板、毛巾、彈簧測力計、被拉動物體(鉤碼及小車代替)。
1.檢查實驗儀器是否齊全。
2.用彈簧測力計在光滑的木板上勻速拉動物體,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
4.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動物體,觀察彈簧測力計的變化;向小車內加放鉤碼來改變物體重量,再拉動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化。再減少鉤碼,再拉動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化。你會發現:物體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5.整理實驗儀器,各就各位。
【實驗結論】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體輕重有關。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實驗目的】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實驗器材】杠桿尺鉤碼。
1.檢查實驗儀器是否齊全。
3.在3處分別掛一個鉤碼,觀察。右側掛兩個鉤碼,觀察(怎樣做才能平衡?)。
4.將左側鉤碼挪到4處,觀察(怎樣才能平衡呢?)。
5.整理實驗儀器,各就各位。
【實驗結論】左側距離×左側質量=右側距離×右側質量。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十一
實驗地點實驗室。
實驗目的能設計一個生態瓶建造方案。
實驗器材大飲料瓶、泥土、水草、水生小動物。
1、先在瓶底裝入一層淘洗干凈的.沙(如要加幾塊小石子也就在這時候放)。
2、裝入半瓶自然水域的水。
3、往瓶里種上自己準備的水草。
4、再放入小動物。
5、進行觀察記錄。
實驗現象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實驗結論生物和非生物是互相作用、互相依存的,形成了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
儀器管理員簽字。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十二
教學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學思想或教學理論的指導下建立起來的,較為穩定的教學活動結構框架和活動程序。“結構框架”意在從宏觀把握教學活動整體各要素之間的內部關系;“活動程序”意在突出教學模式的有序性和可行性。
自然學科是人類在認識自然的過程中所積累的知識。它與人的認識過程有較高的一致性,最適用于發現式的學習方法。實驗是傳授自然科學知識和培養與發展學生各種能力的重要手段。我校的教研組推出的四環節實驗課教學模式,以其較完美的操作性、開放性、優效性和靈活性形成了自然實驗課的基本框架,較好地揭示課堂教學的一般程序、課堂教學諸因素的內在聯系和課堂教學的普遍規律。現就模式談一下我在教學中的實踐與幾點體會。
(一)提出問題階段。
提出問題階段是當研究一個問題時,為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探索并調動他們積極性的階段。教師可結合要研究的問題,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恰如其分地提問,讓學生在觀察和思維中發現問題。
例如,《物體的熱脹冷縮》一課,先進行演示實驗,在鐵架臺上放一平底燒瓶,瓶中裝滿水,用酒精燈加熱,水還沒燒開,瓶中的水就往外溢。教師接著問大家,你們看了這個現象有什么想法?學生一下子提出許多問題:“為什么水加熱后往上溢呢?”“水難道會變多嗎?”
教學時,為了激發學生探求知識的欲望,應千方百計創造性地運用各種方法,如:做游戲、講故事、變魔術、猜謎語、出示掛圖、運用幻燈等。引起學生要研究問題的興趣,提出自己的想法。
(二)作出假設階段。
學生提出了問題,但在還沒有學習有關的知識時,教師引導學生對自己的問題作出假設的回答。教師再從學生假設中引導學生逐漸進入要研究的問題中去。
例如,《水蒸氣的凝結》,教師將還在冒白氣的溫水杯加蓋,過一會兒再揭開蓋,請同學們看蓋上的水珠,水蒸氣碰到什么樣的物體在上面結成水珠呢?引導學生作出假設,發表不同意見。有的同學說:“水蒸氣遇到熱的物體結成水珠。”有的說:“水蒸氣遇到冷的物體結成水珠。”教師接著說:“那么我們就一起研究一下,水蒸氣在什么條件下能變成水呢?”這樣就逐漸地把學生引入要研究的課題。
物理實驗報告·化學實驗報告·生物實驗報告·實驗報告格式·實驗報告模板。
在這個階段中,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的經驗,通過演繹、歸納、推理而提出的假設,不少帶有猜測的性質。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積極作出假設,不應壓抑學生的思維,不管是對是錯,都不要忙于作出評價。
(三)設計實驗階段。
讓學生自己設計或選擇實驗來證明自己假設的正確性。當然實驗方法也可以和書本上提供的方法相同,但要讓學生自己動腦,而不要一下子把整個實驗的過程介紹給學生。
例如,《電磁鐵》一課,研究線圈纏繞的鐵釘通電是否能產生磁性,教師問:“我們可以設計什么樣的實驗來證實線圈纏繞的鐵釘通電能產生磁性?”學生積極動腦思考,設計了許多實驗,如:“讓鐵釘接近大頭針,看是否吸引。”“讓指南針靠近鐵釘,看指南針是否發生偏轉”等。教師讓學生按次序都實驗一下。
讓學生自己設計實驗,可以啟發他們主動地創造性地學習,又能逐步訓練他們研究問題的思維方法。教師在備課中要多方面考慮到學生可能在設計實驗中運用的器材,并要提前做一做。
(四)驗證結論階段。
學生設計實驗后,就讓他們自己進行實驗。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假設的正確性。
再如,《電磁鐵》一課,課前每一個實驗桌上放一些實驗報告單,讓學生把實驗結果填在實驗報告單上,然后得出結論。通過實驗,學生知道了線圈纏繞的鐵釘通電帶有磁性。
在這一階段教學中,要使學生注意不要將實驗結果輕易認為是實驗結論。教師要積極引導,肯定正確的實驗結果,幫助學生得出結論,有實驗結果與實驗結論相矛盾的實驗,要引導學生查找原因。
1.要注重培養學生的擴散思維和集中思維能力。
運用此模式教學,對學生思維的培養有極大的幫助。整堂課中,學生的思維始終處于積極活躍狀態。教學中的1、2階段,是培養學生擴散思維能力。學生為了盡可能地發現問題提出假設、設計實驗而積極開動腦筋。教學中的3、4階段是培養學生集中思維能力。
教師在學生擴散思維階段(在教學時間許可范圍內),不應壓抑學生的思維,要積極地鼓勵他們提出自己的見解;在集中思維階段,則應積極引導學生,得出正確結論。
2.運用此模式教學,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原則。
教師應在課前精心設計教學過程,精心制定研究項目及所需要的各項材料。在課上主要是觀察學生的研究情況,傾聽他們的意見。學生開展討論,教師不要用言語或表情去干擾他們的思考。學生發言時,教師要善于捕捉矛盾,引導他們開展討論或爭論,必要時也需做適當的啟發。
3.運用此模式,教學中的每個階段不一定分得很清楚。在一課中,有時可把兩個階段的教學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有時可用一兩句話把兩個階段教學銜接起來。
教學模式是在教學過程中產生、發展、完善,并在教學活動中發揮其作用。在四環節自然實驗課教學模式的正確指導下,必將實現整個教改過程科學化、高效化,必將大面積提高自然實驗課教學質量。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十三
探究摩擦力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
了解影響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物體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體輕重。
長木板、毛巾、彈簧測力計、被拉動物體(鉤碼及小車代替)
1、檢查實驗儀器是否齊全
2、用彈簧測力計在光滑的木板上勻速拉動物體,觀察彈簧測力計的示數變化。
4、在光滑木板上再拉動物體,觀察彈簧測力計的變化;向小車內加放鉤碼來改變物體重量,再拉動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化。再減少鉤碼,再拉動觀察彈簧測力計示數變化。你會發現:物體重了,摩擦力大;反之,摩擦力小。
5、整理實驗儀器,各就各位。
摩擦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表面光滑程度和物體輕重有關。表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物體越重,摩擦力也越大。
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
杠桿尺鉤碼
1、檢查實驗儀器是否齊全
3、在3處分別掛一個鉤碼,觀察。右側掛兩個鉤碼,觀察(怎樣做才能平衡?)
4、將左側鉤碼挪到4處,觀察(怎樣才能平衡呢?)
5、整理實驗儀器,各就各位。
左側距離×左側質量=右側距離×右側質量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十四
x年級x班x組組長:
實驗時間:
實驗名稱:磁鐵能吸引那些物體
實驗目的:了解磁鐵的基本特性。
所用器材:(裝置)釘子、紙、橡皮、別針、銅線、鋁線、泡沫塑料、尺子、回形針、水槽、磁鐵。
實驗步驟:
1、用磁鐵分別吸釘子、回形針、大頭針,觀祭現象;
2、用磁鐵分別吸橡皮、紙、銅線、鋁線、泡沫塑料、尺子、水槽,觀察現象;
3、給上述材料分類。
實驗結果:磁鐵能吸引鐵質東西最多。
認識與結論:磁鐵只能吸引鐵質物質。
小學自然實驗報告小學自然小實驗(優質15篇)篇十五
讓小燈泡亮起來。
電池、電池盒、小燈泡、燈座、開關、導線。
1、檢查實驗材料是否齊全。
2、觀察材料的特點。
3、把電池、開關、小燈泡依次用導線連接起來。
4、接通開關,觀察現象。
5、斷開開關,觀察現象。
6、整理實驗材料。
一個完整的電路主要包括電源(如電池)、開關、導線、用電器(如小燈泡)四部分。
實驗時不能用導線直接把電池的正負極連接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