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學習中一定要善始善終,只有總結才標志工作階段性完成或者徹底的終止。通過總結對工作學習進行回顧和分析,從中找出經驗和教訓,引出規律性認識,以指導今后工作和實踐活動。怎樣寫總結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總結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總結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學點的工作總結篇一
理念是先導,學習是保證。為進一步轉變廣大教師的教育觀念,讓所有教師的教育理念提升到一個新的層面,本學期,我們十分重視和加強教師的理論和業務學習,采用集體與自學相結合的辦法,提倡寫學后反思,讓先進的教育思想牢牢扎根于每位教師心中,從而更有的放矢地指導自己的實踐,更好地為教育教學服務。
1、加強對《課程標準》的學習,新的《課程標準》是我們廣大教師近階段乃至今后一個時期教學的依據,本學期我們充分利用雙周六下午業務學習時間,組織語文、數學、英語、體育、藝術等學科的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對各年級段的教學目標、要。重難點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解讀,尤其是一年級新課程的教師,我們采用了比較系統的講座(如觀看國家級有關《課程標準》解讀的錄像資料等),通過各種途徑、各種方式的學習,廣大教師對《課程標準》的要求有了新認識,大家一致認為《課程標準》的要求符合時代的步伐和要。對當前全面實施和推進素質教育具有指導意義,十一月份教導處組織全體教師對《課標》進行書面測試,合格率100%優秀率70%以上,收到預期的效果。
2、重視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終身學習大眾教育是新課程理念倡導下的教學思想,本學期開學初,全體教師集中階梯教室學習充電,周校長作了《爭當新課程改革的促進派》的理論講座,從新課程的編排體系、新教材的編寫思路、結構、內容、要求,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新課程背景下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等方面作了分析和培訓,受益匪淺另外我們還分批分層次組織教師觀看有關新課程的理論錄像資料,要求每位青年教師必須自學一本教育理論書籍,其他教師必須每月讀好幾篇與本學科相關的且有指導意義的論文和教學案例,寫好教學反思,填好自學理論表,同時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參考。通過學習交流、總結、反思等系列活動,讓教師的觀念得到更新,知識得到長進,理論得到提升,真正做到學以致用,學有所長。
在研討中發展,在反思中成長。這是我校對廣大教師,尤其是中青年教師提出的目標。本學期,我們十分重視各種形式的研討活動,每次集體備課前組織本學科骨干教師座談,暢談各自的教學設想;每次教研活動前,組織青年教師說課,骨干教師點評,讓每位教師都能得到鍛煉的機會。
1、認真組織教師集體備課,集體備課主要采用兩種方法,一是利用雙周一下午集體業務學習時間,由教導處安排青年教師暢談教學設想并說課,骨干教師提出修改意見和新的創意設計,回校后各課任老師針對各班學生實際各自備課、上課,(形式類似沙龍座談,老師們發言熱烈踴躍,效果明顯)二是由教研組提出集體備課任務后。
同年級老師先以校或輔導片為單位進行商討,然后指定教師寫出教案,再大組集體交流,為了使每位教師均有鍛煉機會,一般采用輪流的辦法進行,集體備課的教案,必須體現教師的指導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和本課設計意圖三方面內容,由一人執筆寫出的教案其他教師必須在備注欄內詳細寫出修改意見及自己的上課思路,本學期各學科集體備課累計二百余次,其中新課程集體備課占40%以上,通過集體備課活動,開闊了教師的眼界,增加了相互交流的機會,教師們樂于做,愿意做。
2、積極開展學科教研活動,本學期為扎實穩步推進我校新課程改革步伐,各學科舉行大小教研活動累計二十余次(含金秋開課日和雙周六業務學習),為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每次教研活動前先由教導處組織學校領導、骨干教師、教研組長深入村孝輔導校、中心校教研組聽課并當面提出修改意見,實驗教師利用雙周六下午業務培訓時間向全體教師開課,教導處組織百節好課教師和校級上好課教師評課,10月下旬我們專門邀請了市教研室有關教研員來校指點迷津。
教學點的工作總結篇二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使我們及時找出錯誤并改正,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我們該怎么寫總結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學點安全工作總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為進一步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切實加強對安全教育工作的領導,我教學點把安全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成立了學校安全工作領導小組,我教學點教師都具有很強的安全意識。還根據教學點安全工作的具體形勢,把涉及師生安全的各塊內容進行認真分解落實到人,做到每一項工作都有對應的專管人員防止了工作上的相互推諉。從而形成了教學點負責人直接抓,分管人員具體抓,各班主任具體分工負責組織實施,全校教職員工齊心協力共抓安全的良好局面。
1、門崗制度:堅持保安24小時值班,做好外訪登記,嚴防閑散人員進入校園。做好上課期間師生外出登記工作,以免有人員在上課期間走失或出意外。確保校園治安安全,維護正常教學秩序。
2、教師值勤制度:值日教師提前半小時到崗,進行課前、課間、午間巡視,及時把偶發事件消滅在萌芽狀態。上學、放學時間值日教師與家長勸導隊配合,每天堅持在校門口協助保安值勤。
3、課課點名制度:每堂課的任課教師必須做好學生的出席點名工
4、簽訂責任書、告家長書制度:學校對班主任及任課教師明確各自的崗位職責。學校在學期初與學生家長明確學生安全責任意識,明確了家長應做的工作和應負的責任。貫徹“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做到職責明確,責任到人。長假前與家長簽訂告家長書。
5、建立學校安全意外事故處理應急預案制度:結合學校本身的實際,制定校內突發事件工作預案、地震應急疏散預案、火災事故應急預案、預防與控制傳染病應急預案,做到人員職責明確,信息渠道暢通,程序科學,實施便捷。
1、利用早會、國旗下講話、紅領巾廣播站、班隊會等途徑有針對性地對師生進行安全教育。內容包括:交通安全、用電安全、防火、防溺水、預防食物中毒、各種傳染病的預防、家庭生活、戶外活動安全活動等,大力加強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克服麻痹思想。長假前教學點負責人利用早會對學生進行專題安全教育。同時,在校本課中適當地加入了法制教育課,讓法制教育進入課堂,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和安全、法制及反邪教意識。
2、學期初,教學點組織部分教師對周邊水域進行排查,在一些不安全的地方設置了警示牌或警示語,提醒學生注意,通過這些措施的采取,有效地杜絕了安全事故的發生。
3、召開春夏季防溺水安全專題家長會,各班班主任向家長就最近發生的學生溺水事件進行安全警示,讓他們注意放學后,假期學生在家安全,并與學生、家長簽訂預防溺水承諾書。
4、為貫徹落實全國“安全教育日”和“安全教育周”活動的`通知精神,我校全體師生定期舉行疏散演練。增強了我校師生震減災的應急意識,也提高對突發事件的避險逃生能力。
5、四月份開展防溺水專項工作:強化防溺水安全教育,并在水域邊設置安全警示牌,落實防范措施;在期中家長會上進行防溺水的宣傳,共同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6、各班嚴格晨午檢制度,各班主任和科任老師做好晨檢并登記,發現異常學生及時與家長聯系帶到醫院就診。
7、做好安全管理與安全教育:認真落實安全工作責任制,按照安全大檢查要求,加強安全管理,嚴把校門關;各師就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衛生、防控流行性疾病等進行安全教育;并再次巡查水域,及時補上安全警示牌,進一步落實安全防范措施。
1、學校地處鄉村公路旁,來往車輛較多。加上學校大門口路面較窄,家長在接送學生特別是上、下學時,容易造成交通堵塞,加大了值班人員工作的難度。
2、學校安全工作的難度不斷增大。學生在家庭中往往受保護較多,缺乏生活經驗。學生作為社會的弱勢群體,多數自我保護意識和安全防范能力低,大大增加了學校安全工作的難度。學校安全涉及面廣,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安全工作的力度、與家庭、社會密切配合、通力協作,搞好學校周邊治安秩序,使學校安全工作進一步經常化、制度化、社會化,開創我校安全工作的新局面。
教學點的工作總結篇三
光陰荏苒、歲月如梭,轉眼間,三年的本科函授生活已接近尾聲。由于我們是走上工作崗位的學生不能像全日制的學生那樣全天候的在母校學習、生活,只能邊工作、邊學習。在這種“工作+學習”的學習模式中,我能克服重重困難,做到工作學習兩不誤,邊實踐邊學習,不斷收獲,不斷進步。回顧這三年的學習歷程,感受頗多。
為了不斷地提高自己,我很珍惜這次的學習機會,我千里迢迢的從蘇南趕到蘇北,冒著嚴寒來報名,頂著酷暑來上課。雖然隨同的有四人,但人生地不熟,在找住處方面遇到了很多的困難,憑著我們一顆團結的心都一一克服了。最大的困難是工作和學習的沖突,記得第一年暑假,學校原本安排我去南京參加珠心算培訓,這對我來說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但由于要參加本科培訓,我主動放棄了這次機會,接下來也有幾次沖突,我都一一克服了。家庭方面我也能正確處理它們之間的關系。我把學習當作完善自身的需求,把學習當作促進工作的動力。在學習的過程中,我能做到認真學好每門功課,爭取優秀的成績。因此在老師講解內容的時候我能認真做好筆記,畫清重難點,回到賓館,我會利用時間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的復習,每門功課我都能一次性通過,很好的驗證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
在函授期間,我努力把理論知識運用到自己的教學工作中,并不斷反思、不斷總結。我撰寫的教育論文“激發小學生學習動機的策略”,是我用了足足六個月的時間對自己所任班級的學生進行實驗、研究,把所得到的第一手資料和學習中獲得的理論知識結合而成。三年來,我通過這樣的不斷研究和反思,我的教研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連續被學校評為“教研先進教師”。
這三年的學習,雖然累了些,但自感生活因忙碌而充實,因忙碌而精彩。它,將成為我人生學崖中的又一段美好的回憶。畢業之際,回首往事,我知道自己的所學和被人比起來還有一段差距,我也知道學無止境,所以,我將帶著對未來美好的憧憬,繼續努力學習著、進步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