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引發讀者的思考和共鳴,讓人在閱讀中得到啟發和改變,使讀者對事物有了新的認識和理解。為了幫助大家提高寫作水平,小編搜集了一些優秀作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一
北京的名勝——星羅棋布:故宮、圓明園、頤和園、森林公園、香山、或許還有明十三陵。故宮用灰白色磚石鋪地,冬天酷寒,夏天暴熱;圓明園破壞嚴重,沒有大山大湖;森林公園似乎太現代化了點兒,又太開闊了;香山除了賞紅葉便沒有什么;明十三陵陰氣似乎有些重……但頤和園卻是完美無瑕!
頤和園坐落于北京城西北,西山腳下。它最大的特點便是有容乃大而又不光怪陸離。它有蘇州園林的嬌小玲瓏、千變萬化;也有海的遼闊——和福“海”比起來,是多么大的個昆明“湖”呀!有佛寺的幽靜、宮闕的神秘。世俗百姓可流連于蘇州街,清雅的隱士也會贊嘆耕織園。有山的莊嚴而無其孤傲,有海的博大又無其兇猛。不僅如此,從俊秀的十七孔橋翹首而望,還可以看到玉泉山頂的`塔呢!頤和園真是美妙無比!
在頤和園可看的景、可做的事太多了,若要寫,能寫成本專著。而且頤和園只可意會,不可言傳,還是都去走走,感悟它的美吧!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二
下車就看到頤和園三個字,看到這三個字就說明我們已經來到了頤和園的大門前。進入頤和園,我看到了傳說中的神獸麒麟,麒麟長著龍頭、獅身、魚鱗、牛蹄,它是古代的吉祥物。麒麟的身后就是仁壽殿了,仁壽殿門口的左右兩邊也有神獸,分別是龍和鳳凰。
參觀了殿屋,我們來到了課本中寫到的那條長廊。長廊全長728米,有273間。長廊的每根枋梁上面有各種各樣的圖畫,畫面都是各種各樣的`故事,比如《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傳》《紅樓夢》四大名著中的小故事,畫師們將中華數千年的歷史文化濃縮在這長長的廊子上,簡直是太聰明了。
最后我們來到十七孔橋,之所以叫十七孔橋,是因為這座橋有十七個橋洞。而十七孔橋最大的特點是每個橋欄的望柱上都雕有石獅子,每只小石獅子的形態都不樣。橋頭各有兩只大水獸,很象麒麟,十分威武。
頤和園真是中國人民的智慧結晶啊!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三
我在北京游覽的第個景點是頤和園。頤和園是清代皇家園林和行宮,是我國重點保護單位,已經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首先來到大殿,只見兩只鳳靠殿中間站立,兩只龍站在鳳的兩邊。鳳代表慈禧太后,龍代表皇帝。本來龍應靠中間,鳳是站立在龍的外側的,但是由于慈禧太后覺得自己比皇帝尊貴,所以她就把龍和鳳的`位置調轉了,以此彰顯自己的地位。
之后來到園中有名的長廊。只見綠色的柱子,紅色的欄桿,相映成趣。長廊共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間的橫檻上都有五顏六色的圖畫。每幅圖畫都獨無二,幾千幅沒有幅是相同的。
再看萬壽山,那聳立在半山的八角形寶塔就是佛香閣,下面是排云殿,殿旁邊的樹被積雪覆蓋著,像蓋著白白的棉花被。
昆明湖就像被施了魔法樣變得片雪白。因為整個湖面都結了厚厚的冰,許多人都在湖面中央行走、拉車、玩耍。遠處望17孔橋,若隱若現,那是因為起霧了,朦朦朧朧就像仙境般美。
冬天的頤和園別有番景致,猶如人在畫中游,說也說不盡,看也看不完,只有等你親自來才能真正體會它的魅力!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四
頤和園,是北京中的顆璀璨的明珠,今天下午,我就參觀了頤和園。
進頤和園,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占頤和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共3000畝。因為他是仿照西湖建造的,所以又稱之為小西湖。湖上,還立著座十七孔橋,它是仿造盧溝橋建造的。上面共有100多個小石獅子,都形態各異,各不相同。
接著,我們在向東走,就看到了仁壽殿。仁壽殿是慈禧太后、光緒皇帝坐朝聽政的`大殿。原名勤政殿,光緒皇帝時重建,改稱仁壽殿。東向,面闊七間,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門外為南北九卿房,所陳的銅龍、銅鳳、銅鼎等,雕制均極精美。
然后,我們就看到了世界之最——萬里長廊。這座畫廊是世界上最長的條走廊,全長共700多米,在這座長廊的兩邊,都是些山水畫和名著中的人物,這些畫沒有個是重復的,都是有古代著名的畫家所著,并且,它們是不會褪色的。
再向里走,我們就看到了座西洋畫坊。其意思就是“水能載舟,也能覆舟。”這句話中,皇帝們把老百姓比作了水,而自己就是船,來告誡自己,要善待百姓,那樣,才能永保江山。
頤和園,是顆星星,是顆明亮的星星,在群星璀璨的天空中,它是那樣的明亮。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五
北京的頤和園是美麗的皇家公園是乾隆皇帝游江南的時候,被西湖的美景所吸引而造的御用公園。頤和園美倫美奐,巧奪天工,是近代工匠的杰作。
走完萬長廊,你會看見個巨大的人工湖--昆明湖。湖邊是萬壽山,萬壽山上有個佛香閣,佛香閣是當年慈禧太后拜佛用的。登上萬壽山,昆明湖的里的船,就像池塘里的落葉,很小很小。昆明湖是仿西湖而造,它的面積是西湖的兩倍。
湖邊還有大理石做的石船、美麗的蘇州街、長長的十七孔橋等等,我都把它們留在了我的相機里了。
離開頤和園的時候,媽媽還給我買了本郵集,郵集里有個手掌大小的印章,我真高興極了!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六
五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來到頤和園.我們進了頤和園的大門,過了大殿,就來到有名的長廊,長廊全長700多米,上面畫著五彩的畫,有花鳥蟲魚、人物、風景,每幅畫都栩栩如生.漫步其間,使人心曠神怡.
走完長廊,我們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我抬頭望去,座八角寶塔形的建筑——佛香閣掩映在樹叢中,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
我們順著鵝卵石鋪成的小路來到了昆明湖.昆明湖水面靜得像面鏡子,湖水綠得像塊碧玉,湖水清得可以看見水底的沙石,魚兒在水里歡快地游著.昆明湖上有座石橋,我們上了石橋,爸爸告訴我,這座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許多石柱,上面雕刻著大小不,形態各異的小獅子,可有趣了!昆明湖周圍栽滿了垂柳,柳枝隨風飄動,柳絮像無數調皮的`小娃娃,會兒飛到人們的臉上,會兒沾在衣服上,會兒鉆進脖子里,會兒藏到腳下,讓你抓不著.龍舟、游船在湖面上慢慢地滑過,我和爸爸媽媽上了龍舟到了對岸.
頤和園到處有美麗的景色,讓你眼花繚亂,流連忘返.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七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頤和園玩,我玩的非常累但也很開心。
我們一路上的交通工具是地鐵和出租。到了頤和園,我看見哪都是人,簡直是人山人海,和故宮那天看見的人一樣多,多得連個插腳的地兒都沒有。進了頤和園,我們先去了蘇州街。街道很漂亮,中心是河水,很干凈,有人劃著小船打掃上面的垃圾。街道這一邊是好多的小商鋪,原來這里應該是一些房子,里面擺的都是一些皇上用的物品,但是現在都沒有了,擺的都是小吃或小商品。我很生氣,因為為什么不讓游人看原來的面貌,而擺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呢?我也不知道,我想去問問這些人,但是又不敢問,只好乖乖地跟爸爸媽媽到別處去。
轉完蘇州街后,我們就上樓梯到上面去看各種建筑。剛開始看的是寺廟。寺廟里是一些佛祖的像,一些金子做的寶座等等,我都想進去看看,可是人家不讓進,我也沒辦法。我們看完寺廟后,就去轉長廊。長廊是頤和園里最長的一條走廊,房梁上畫了很多畫,每幅畫都是一個故事,都不一樣,媽媽說:“以前,這里的小宮女都在這里邁著小碎步跟在皇上或一些高級人物的后面,而那些王公貴族們就在這里聊聊天,談談宮里的事……可現在你看,我們也是邁著小碎步啊。”聽完后,我哈哈大笑。在轉長廊的時候,我和爸爸又上去看了“佛香閣”,那里有一個叫“重山泉”的古寺,不讓進去。所以爸爸就那地圖查,因為地圖上有重山泉的介紹。爸爸了解后,就給我講,意思就是重山泉里有許多的佛,是活的,但是我們看不見,佛在心里。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還有一個是10000斤的菩薩佛像,有25只手,有55條腿,菩薩下面還有555個寶座,而且都是拿金子做的`。我們看完后,就下去跟媽媽見面。我跟媽媽說了我和爸爸在上面怎么看的,我把過程全說了一遍,媽媽聽得津津有味。
我現在要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圓明園。我和爸爸上去的那會兒,我看見了一個介紹牌子,第一句話就寫著幾幾年——幾幾年英法聯軍把圓明園燒毀了,而且把所有的寶物都偷走了,因為我們那時候的祖國一點都不強大,受到別的國家欺負,所以我們要團結起來,把祖國建設起來,讓祖國發達起來,哪個國家都比不過我們國家。在那時候,誰都不敢欺負我們。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八
頤和園在我國的首都北京,頤和園美的地方數不勝數,正因為這樣,所以我只能給你們介紹其中的幾個地方,還是給你們介紹兩個最有名的地方吧!就是長廊和昆明湖。
長廊真不愧是“長”廊呀!俗話,眼望不到頭,可這長廊就是十眼也望不頭呀!長廊還很美: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這條長廊有七百多米長,分成273間,每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上面畫著人物、花草、風景等,有幾千幅畫呢,卻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長廊的兩旁栽滿了參天大樹,都有百年、兩百年甚至三百年的歷史了呢!它們也為長廊增添了份美麗。
我看見過浩瀚無比的大海,欣賞過水平如鏡的洞庭湖,卻從沒有看見過昆明湖這樣的水。昆明湖的'水真清啊!清得從很高的地方往下看都能看到水下的沙石;昆明湖的水真美啊!當太陽照耀在她的臉龐上,她就顯得波光粼粼,讓人看了眼就被迷住了;昆明湖的水真靜啊!靜得我連自己的呼吸聲都能聽得清清楚楚。有很多小船在水面上“游”,都是小天鵝形狀的,也為昆明湖增加了份美麗。
長廊和昆明湖正好相對,她倆好像在比美呢!
怎么樣?看了我的介紹后,你想來頤和園嗎?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九
我是小導游——種文軒。我來自河南省焦作市解放區實驗學校。下面,我來給大家介紹下北京頤和園的美麗景色。
進了頤和園,我們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抬頭看,有座寶塔形的三層建筑在半山腰上,那個就是佛香閣,你們看,它房頂上的琉璃瓦還在閃閃發光呢!它下面的排排宮殿,便是排云殿。
接下來,我們又來到了有名的長廊。它的柱子是綠色的,欄桿是紅色的,非常美麗。這條長廊有700多米長,被分為273間,每間都有五彩的畫,而且畫的都不樣。坐在長廊邊,微風從旁邊的`昆明湖飄過來,使人神清氣爽。
游完長廊,我們來到了昆明湖邊,坐上小船,昆明湖的景色盡收眼底。湖中心有個小鳥,島上片蔥郁,還有許多樣式不同的石橋。最有名的是十七孔橋。我們走過長長的石橋,就可以去小島上玩。這十七孔橋有十七個橋洞,有上百根石柱,石柱上雕刻著姿態不的小獅子,也非常漂亮。
頤和園的景色還有很多,我說也說不完,賞也賞不盡,希望大家下次再來游玩。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十
晚上下了一夜濛濛細雨,早晨空氣格外清新。我和爸爸、媽媽決定一起去頤和園游欄覽。
頤和園是世界文化遺產,建于清朝乾隆年間。它由萬壽山和昆明湖兩大部分組成,其中有很多古老而優美的建筑,如佛香閣、蘇州街、石舫、長廊、南湖島和十七孔橋。
我們首先來到了蘇州街,仿古建筑非常漂亮,沿著湖邊有各種店鋪。爸爸告訴我:“清朝黃帝很喜歡江南,就在頤和園修了一個湖,并蓋了很多店鋪,讓宮女和太監扮成店家和游客,仿佛來到了江南。”
我們繼續往前走,小路兩邊古松參天,綠草陰陰。不知不覺來到了諧趣園,那里有好多美麗的荷花。看到了荷花,我想到了一句古詩:“出污泥而不染。“諧趣園里面還有一個知魚橋,為什么叫知魚橋呢?橋就修在水面上,能清晰的看見魚的活動,所以取名知魚橋。
經過了一些景點之后,又來到了著名的長廊。它是世界上最長的人工長廊,在昆明湖旁邊,總長有738米。我邊吃東西邊欣賞長廊上方的畫,每一幅畫都不同,并且每幅畫都有一個故事,比如有我們熟悉的: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岳母刺字精忠報國,還有我們洛陽的牡丹。
終于走到了長廊的盡頭,映入我眼簾的是石舫。我問爸爸:“為什么要用石頭修這種帶房子的洋船,又不能漂走?”爸爸告訴我:“慈禧太后暈船,石頭做的船不會飄,也不會沉,又可以供他們在船上嬉戲。”
“哇”的一聲我大叫起來,原來可以乘船去南湖島,我高興極了,還沒坐過這么大的船。我坐在船頭欣賞著美景,隨著船的擺動很快的來帶南湖島。我們來到了十七孔橋,我數了數,原來真有十七個孔,它建于一七五零年,橋上的獅子很像盧溝橋栩栩如生,并且十七孔橋很像一道彩虹。
一天的游覽結束了,我流連忘返,頤和園真是太美了。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十一
2023年8月3日,在媽媽和她同事童阿姨的陪同下,我們來北京頤和園游玩。頤和園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它占地面積約達二百九十公頃。
一開始,我急急忙忙地走過長廊,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從下往上望去,萬壽山是多么的雄偉壯麗啊!萬壽山高達58米,上面有佛香閣、排云殿和德輝殿等,它們的屋頂都是金黃的的琉璃瓦,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我們知道佛香閣快要關門了,我們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山頂。站在山頂上,我鳥瞰遠方,才發現頤和園是如此的美麗。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占頤和園四分之三大小,它碧波蕩漾、煙波淼淼,一葉葉小舟從湖面輕輕滑過,宛如一幅大型山水畫。從佛香閣下來就是昆明湖,湖上有三個古典建筑物,一是建在湖中,二是一道長堤,三是西堤。它分為三個水域,每個水域都有一個湖心島。昆明湖中有一個17孔橋,它是園中最長的橋。石橋寬差不多有8米,長約100多米,由17個孔組成,石橋兩旁有雕刻著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子,約有500多只呢。
長廊在1992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長廊。走著走著,我想,長廊那么長,上面的畫肯定有10000多幅吧。畫中有山山水水,花鳥蟲魚,特別美麗。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十二
20xx年8月3日,在媽媽和她同事童阿姨的陪同下,我們來到北京頤和園游玩。頤和園是中國規模最大的皇家園林,也是中國四大名園之一,它占地面積約達二百九十公頃。
一開始,我急急忙忙地走過長廊,來到了萬壽山腳下。從下往上望去,萬壽山是多么的雄偉壯麗啊!萬壽山高達58米,上面有佛香閣、排云殿和德輝殿等,它們的屋頂都是金黃的的琉璃瓦,在陽光照耀下金光閃閃。我們知道佛香閣快要關門了,我們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山頂。站在山頂上,我鳥瞰遠方,才發現頤和園是如此的美麗。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湖泊,占頤和園四分之三大小,它碧波蕩漾、煙波淼淼,一葉葉小舟從湖面輕輕滑過,宛如一幅大型山水畫。從佛香閣下來就是昆明湖,湖上有三個古典建筑物,一是建在湖中,二是一道長堤,三是西堤。它分為三個水域,每個水域都有一個湖心島。昆明湖中有一個17孔橋,它是園中最長的橋。石橋寬差不多有8米,長約100多米,由17個孔組成,石橋兩旁有雕刻著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石獅子,約有500多只呢。
長廊在1992年被認為是世界上最長的長廊。走著走著,我想,長廊那么長,上面的畫肯定有10000多幅吧。畫中有山山水水,花鳥蟲魚,特別美麗。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十三
今年暑假,我和爸爸媽媽起去頤和園游玩。
我們從東宮門,也就是仁壽門進入頤和園。進仁壽門,我便看見了塊大石頭,這塊石頭色青而潤,造型奇異,壯如壽星,從石頭上的介紹中我知道這塊石頭叫“壽星石”。再往里走就是仁壽殿,穿過仁壽殿,我又看到塊大石頭,這塊石頭非常大,造型也很獨特,名字更奇怪了,叫“敗家石”。我們順著右手邊繼續往前走,拐了幾個彎,看到了面湖,湖面微波蕩漾,游船在湖面來來往往,媽媽告訴我這就是昆明湖。我們沿著湖邊慢慢地走了會兒,看見了個長廊,大約有幾百米,眼都望不到頭。抬頭往上看,只見長廊上面有五彩的畫,那些畫非常漂亮。畫的有亭臺樓閣,花草樹木,蟲魚鳥獸,還有西游記中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的故事呢!我們走完長廊,來到座山的山腳下,通過查看游覽圖,我知道了那是萬壽山,遠遠望去,半山腰有個三角寶塔型的`建筑,原來那就是佛香閣,不過我沒有進去看。于是我們繞著湖邊又走了段路,然后乘船到了十七孔橋,我數了數,那座橋果真有十七個孔,在十七孔橋的柱子上,雕刻了很多小獅子,那些小獅子活靈活現,可愛極了。
頤和園真是個美麗的大公園,我們玩得非常開心。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十四
以前我只在書上看到過頤和園的景色,今天我可以親眼目睹這座舉世聞名的皇家林園了。
我們從東宮門進入頤和園,經過仁壽殿,來到了昆明湖邊。放眼望去,昆明湖晶瑩剔透,湖水在清風的吹拂下微微泛起漣漪,再加上七月份正值荷花盛開之際,大片碧綠的荷葉襯著朵朵盛開的荷花,讓人覺得心曠神怡。我不禁想起了蘇軾的詩句:“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北京的昆明湖并不比我們杭州的西湖遜色多少。
再往前,就是著名的長廊了。長廊長700多米,眼望不到頭。紅漆的欄桿,抬頭往上看,每橫欄上都畫著各種精美的圖案,人物、花草……什么都有,但沒有幅是樣的'。我想這可能就是它的經典之處吧。長廊里坐滿了游客,他們乘著湖面吹來的清風,觀賞著昆明湖的美景,久久不愿離去。
走過了長廊就到了萬壽山。眼望去,萬壽山滿山是古柏蒼松,佛香閣就在那里。佛香閣里面金碧輝煌,簡直就是人間仙境。
我們直游到很晚才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頤和園。但頤和園的美景已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里。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十五
去年暑假,我同爸爸媽媽一起坐飛機來到了北京頤和園玩耍,頤和園真是太美了!
一進頤和園大門,映入眼簾的是澄碧入鏡的昆明湖。風輕輕拂過,湖面漾起了粼粼的波紋。太陽照向湖面,使湖面金光閃閃。五光四色。在湖面上,有幾艘小船在蕩漾,猶入一只只水鳥自由自在的浮在水面,為一望無際的昆明湖另填了幾分色彩,猶如玉帶明珠。湖岸邊,爭芳斗艷的荷花盡情的綻放。一朵朵荷花說:“我們是最美的!”游人們一邊觀賞一邊評說,頤和園頓時熱鬧起來。
再往前走,那就來到了藝術長廊。長廊真是名不虛傳,一共猶100多間。這兒到處都洋溢著一種古香古色的味道。
長廊的柱子上。欄桿上。天板上有著古代畫家的名畫,還有些題詩題詞和人物花草鳥獸,栩栩如生,別有一番情趣每個小間都很別致。很生動。人們在里面欣賞詩畫簡直是一種美的享受。看累了,還可以在長椅上,休息一下。長廊兩旁百花爭艷,粉的似霞,紅的似火,黃的似金,絢麗無比,一簇一簇,美不勝收。
穿過長廊我們登上半山腰,金碧輝煌的佛香閣展現在我們面前,這兒塑立著形態各異的菩薩。有愛笑的彌勒佛,有拿著凈瓶的凈瓶菩薩,還有貪睡的臥地佛。而最大的佛則是地藏王,他身上還鍍著金子,金光閃閃。見的哦我就拜,我恭恭敬敬地向他們作儀,愿他們保佑我們全家平安快樂。佛香閣是用條形方磚建成的。古代勞動人民真是太偉大了,把佛香閣打扮得如此漂亮,那個時候沒有汽車起重機,是一步一步搬上去的。站在佛香閣上,能夠望穿整個頤和園。艷陽高照,青山綠水鮮花。讓頤和園多了幾分壯美,多了幾分迷戀。
更令人注目的是十七孔橋。十七孔橋面向昆明湖正中心小島。十七孔橋,因為橋下有十七閣橋洞,因此得名。這座橋長約58米,寬約4米。橋的扶手。欄桿上雕有各種各樣的圖案。特別是石獅子,大小不同。姿態各異。栩栩如生,一個個活靈活現。有的飛奔向前,有的正在嬉戲玩耍,正是獨具匠心,叫人稱絕。傳說,這座橋是幸福快樂的象征,于是我走上這座橋。
參觀完頤和園,禁不住贊嘆出一句:“頤和園真是太美了,不愧為最美的園林,不愧為人民勞動的結晶,不愧為中國文化的愧寶!”
這篇有關于頤和園游記作文的文章,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分享給您的好友。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十六
我早就聽說頤和園是至今保存最完好的皇家林園之。
天,爸爸、媽媽和我來到了頤和園。媽媽買了票后,我們走進頤和園。走進大門,首先映入我眼簾的就是那鏡子般平靜的湖水,這湖水綠得又像塊翠玉,它就是-------昆明湖。陣微風拂過,湖面上激起道道波紋,打破了昆明湖原有的平靜。在這清澈的、透亮的昆明湖上,只只小船在湖面蕩漾著,遠遠望去,真想朵朵荷花再開放。
沿著昆明湖外走,我們來到了長廊。這條長廊全長七百多米,它又名“畫廊”叫這個名字是因為長廊里有八千多幅畫。這里的'話雖然都是山水畫、花鳥畫和人物畫,但是沒有幅重復的,而且十分精美,這讓中外游客都伸出大拇指稱贊它,因此有了“世界上最長的畫廊”之美譽。
參觀了祖國的名勝古跡,讓我的心情格外的高興。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十七
早就聽說頤和園是我國最大、最美的皇家園林,今年暑假我和媽媽北京之行的第一站就是頤和園。
走進頤和園,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蘇州街。沿著彎彎的蘇州河,兩岸分布著兩百多間江南水鄉風格的商鋪,這里以前是妃子游玩的地方。蘇州河上還有一座三孔的石橋,橋上不時有游客被美景所吸引,停下來觀賞。
穿過了蘇州街,我們沿著萬壽山來到半山腰的智慧海。智慧海又稱無梁殿,因殿內沒有一根橫梁而得名。殿外的墻上鑲嵌著一千多尊琉璃佛像,這些佛像神態各異:有的閉著雙眼養神,有的微合著雙目好像在沉思,有的睜著眼睛笑瞇瞇地望著我。
沿著林蔭小路,我們來到了萬壽山山頂的佛香閣。佛香閣建在一處巨大的石臺上,高三層,有八面、四重檐,看上去氣勢宏偉。站在山頂,整個頤和園的美景盡收眼底。遠處的昆明湖波光粼粼,一只只游船像寶石一樣點綴著湖面。我高興地對媽媽說:“我們去劃船吧!”
游覽完頤和園,我不禁贊嘆,頤和園真是太美了,不愧是我國最美的園林,真是山水如畫呀!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十八
去年暑假,媽媽帶我到頤和園游玩。
一進公園大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個碧波蕩漾的昆明湖,一座潔白秀麗的十七孔橋通向湖心。
我興高采烈地隨著三五成群的游客向十七孔橋走去。橋頭上有一只只栩栩如生的獅子,這些獅子非常生動,并且544只獅子都神態各異,姿態不同,看上去惟妙惟肖。每個橋墩上都雕有瑰麗的圖案,這些圖案美觀大方,十分和諧,就連橋的里面都雕刻得十分古樸。走上漢白玉石橋,每一塊石頭都打磨得非常光滑,走上去能感覺到皇家園林的氣息。我站在橋頭上,欣賞著湖上的美景。一棵棵樹木倒映在隨風蕩漾的水中,藍天白云也映在了這碧綠色的鏡子里,形成了一幅富有詩意的畫卷。
走下橋頭,我沿著昆明湖慢慢地走著。享受著溫暖的陽光,幾只鴨子在波光粼粼的水中游來游去,時不時啄起游客掉在水中的食物。條條柳枝隨風翩翩起舞,蒼松翠柏也陶醉在其中,忽緊忽慢地隨著春風擺動,一草一木為夏天的頤和園增添了不少生機。幾座寺廟掩映在樹木與水波之間。
慢慢的,我們已經爬上了萬壽山,站在佛香閣的石階上,極目遠眺,高聳入云的中央電視塔,一幢幢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一條條公路歷歷在目,好像整個北京城都盡收眼底。
太陽快落山了,我戀戀不舍地告別了頤和園,頤和園這個皇家園林實在是太美了。我還真有些舍不得離開呢。
寫頤和園的游記大全(19篇)篇十九
國慶假期,追尋著課文的足跡我來到了向往已久的頤和園。
進入園中,我急急忙忙去尋找課本中提到的長廊。綠漆的柱子高達堅固,紅漆的欄桿花紋多樣,橫檻上幅幅畫卷內容各式各樣,無重復。望向前方,長廊彎彎曲曲,似乎沒有盡頭,整條長廊顯得樸素又美麗。
走出長廊,我們就來到了萬壽山腳下。佛香閣就建在山的最高處,這里是慈禧禮佛的地方。抬頭望去,佛香閣金光閃閃,屋頂的.四個角向下卷起,朱紅色的墻壁古樸美麗。我們拾級而上,來到半山腰,樓梯的扶手是矮矮的石壁,上面鑲嵌著黃綠色的琉璃瓦,顏色和諧,排放有序,營造出了嚴肅、靜謐的氣氛。
我從佛香閣上向山下望去,不遠處的排云殿金碧輝煌,屋頂的琉璃瓦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再往遠眺,只見園中偌大的昆明湖雪后片白茫茫,駕在湖上的十七孔橋若隱若現,橋那頭的湖心島上挺拔的蒼松盡顯滿目的翠綠,給雪后昆明湖單調的白色增添了抹生機。
頤和園的秀美風光讓人心曠神怡,真不愧有“園中之園”的美稱啊!有機會,我還要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