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xué)習(xí)、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游廈門鼓浪嶼游廈門鼓浪嶼篇一
大家好!今天我們游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浪沖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fā)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F(xiàn)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是福建旅游景區(qū)“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里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fā)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游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F(xiàn)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筑的風采吧!
這是英國領(lǐng)事管,建于1844年和1870年,已經(jīng)150多年歷史了。1840年,英國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它的遠征軍開到廈門海面,與廈門守軍發(fā)生激戰(zhàn),結(jié)果英軍戰(zhàn)敗退去。1841年8月,英國30艘軍艦3500余人再次進犯廈門,經(jīng)激戰(zhàn),廈門和鼓浪嶼陷落,廈門被占領(lǐng)10天,英軍撤退時留下軍艦3艘、軍隊500人強占鼓浪嶼達5年之久。中英《南京條約》允許英國人在鼓浪嶼“暫居”。1843年,英國首先在鼓浪嶼設(shè)立領(lǐng)事館,首任領(lǐng)事就是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lǐng)事建了這幢領(lǐng)事樓??深I(lǐng)事雖住在這里,卻強占廈門的最高行政機關(guān)“興泉水海防備道”道署辦公,前后達20xx年。這是1870年建的新辦公樓,落地門窗,一副英國模樣,內(nèi)部裝飾相當豪華,但有6間囚室。樓前的一座獅狗墓,那是領(lǐng)事愛犬死后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毀,墓旁立有一根鋼管旗桿,已廢倒。
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讓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肮睦硕刺臁笔敲魅f歷年間(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寫,已經(jīng)400多年了,是日光巖上最早的題刻;“鷺江第一”是清代道進士林緘所寫,也有100多年了;“天風海濤”是民國4年(1920xx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寫的。在如此高大的石頭上凌空崖刻,氣魄很大。
各位團友,日光巖寺原名蓮花庵,是廈門四大名庵之一,實際是一石洞,以石為頂,故又叫“一片瓦”,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間,萬歷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為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峰后升起,蓮花庵最先沐浴在陽光里,因此得名“日光寺”。又傳說當年顧成功來到晃巖(日光巖的別稱),看到這里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為日光巖。日光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展,祀彌勒。1920xx年建大雄寶殿。解放后,圓明殿改成念佛堂。改革開放后,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nèi)外十方善信的捐贈,大興土木,翻修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鐘鼓樓、旅游平臺、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大雄殿、彌陀殿對合而設(shè),是全國唯一的。由于環(huán)境優(yōu)越,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1936年曾在這里閉方便關(guān)8個月。
日光山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里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毀圯。中國臺灣文人石國球?qū)懥艘黄缎裢び洝罚鑼懭展鈳r“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磴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了。
現(xiàn)在我們來到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林巧稚,1920xx年出生在鼓浪嶼,1920xx年畢業(yè)于北京協(xié)和醫(yī)科大學(xué),由于成績優(yōu)秀,被留在協(xié)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各位團友,這里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qū)ぷ鳂O端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后人學(xué)習(xí)。
各位團友,游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jié)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huán)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筑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里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nèi)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游廈門鼓浪嶼游廈門鼓浪嶼篇二
今天我們將要游覽的是廈門最佳風景區(qū)――鼓浪嶼,它四面環(huán)海,風景優(yōu)美,空氣新鮮,故有“海上花園”的美稱,1997年,在福建省“十佳”風景評比中名列榜首,同時也是全國35個著名風景區(qū)之一,就連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1972年)來此參觀時,也對鼓浪嶼贊嘆不絕,稱它是“東方的威尼斯”、“中國的夏威夷”,并且于__年被評上國家旅游景區(qū)最高級―4a級。
鼓浪嶼在明朝以前不叫鼓浪嶼,而稱“圓沙洲”(解釋此三),后因它的西南方向海邊有塊礁石,由于長年累月經(jīng)過海水的沖擊、侵蝕形成了一個溶洞,每當潮水漲潮時,濤浪撞擊礁石,會發(fā)出如擊鼓的聲音,故那塊石頭被稱為“鼓浪石”,鼓浪嶼因此得名。(可考他們鼓浪嶼的由來)
它同廈門島僅一水之隔,又四面環(huán)海,很多人在想象中,總覺得渡海非常不便,其實除了建國前如此外,到了現(xiàn)在,可以說是太方便了,除了少數(shù)人乘快艇、坐游船等外。那就是一天24小時營業(yè)的渡輪來回往返,在寬500米的廈鼓勵海峽上每15分鐘一航班,實行去程買票,返程驗票制,過渡費用8元/人,航程大約5分鐘時間就到。如果想在短短的`航程上享受一番,可以上二樓的雅座,說到雅座,不管是站著還是坐著都得自理1元/人。
別看鼓浪嶼不大,有句話形容它再貼切不過了“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如幼稚園至中學(xué)(幼兒園3所,小學(xué)3所,中學(xué)2所在校學(xué)生3382人)、銀行、醫(yī)院、菜市場、音樂廳等,因此島上居民不會因它是四面臨海,面積小而不方便,反而透著小巧玲瓏,所以如沒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居民在島上過個5--6年沒問題。
由于這里空氣清新,綠化好,生態(tài)環(huán)境佳,因此這里還是海洋珍惜物種(文昌魚、白海豚)的保護區(qū)。它同時也是廈門市綠化最好的一個區(qū)了,全島種有4000多種植物,80多種植物,80多個科屬,綠樹覆蓋率達到40%,人均擁有5.1平方米,因此空氣清新。
鼓浪嶼美在哪里呢?確切的說它雖有鬧市之繁華,卻無車馬之喧,因島上大多路窄,坡陡,故一般車子很難行駛,為了使島上交通安全,島上嚴禁機動車輛在行駛,除了少數(shù)清潔車,救護車,自行車也是找不到的,就連我們的總設(shè)計師小平1984年南巡廈門,也是在陪同人員的陪同下步行游覽鼓浪嶼的,所以到鼓浪嶼上是國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上島后只有一種“11”路――那就是步行,因此有“步行島”、“平民島”的美稱。
1841年片戰(zhàn)爭后,廈門成了“五口通商”口岸之一,到1935年,鼓浪嶼由于它的特殊地理位置,進入了西方列強手中,商人、傳教士等紛紛來此建公館,設(shè)教堂,辦學(xué)校、設(shè)立領(lǐng)事館,從19__年被割為“公共租界”到1949年,共有14個國家和地區(qū)在此建立了1400多棟,最具有歐洲風格,中西合璧的領(lǐng)事、辦事處和別墅,如英、法、德、日、意、美、西班牙等建筑,現(xiàn)今它還保留著這種特色,所以到此島,您就不需踏出國門,就能欣賞到西歐等地方,各式各樣的建筑,故有“萬國建筑博覽街”的美稱。
他們又帶來了西文文明,如現(xiàn)代音樂、體育等,由于受西方文化的影響,島上居民大多喜歡音樂,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鼓浪嶼50年代擁有鋼琴500多架,鋼琴密度居全國之冠,在優(yōu)美環(huán)境及音樂的渲染下誕生了許多音樂界人士,如第一位女指揮家-周淑安,曾在莫斯科柴可夫斯基國際鋼琴比賽中等級第二名的-殷承宗,在6次國際鋼琴比賽中連續(xù)獲獎7次(1981-1984)的-許斐平,陳佐徨、卓一龍等不計其數(shù),因此有“音樂家的搖籃”,“琴島”之稱,每當早間,或傍晚,如果沿著潔凈優(yōu)雅的柏油小道,踱步漫游時,不時能從百葉窗內(nèi)、小花園里傳來鋼琴或小提琴的悠揚琴聲,及渾厚的男高音,輕柔的女高音,所以,鼓浪嶼自古有“琴韻花香伴我歸”的一種自然美感。
(三個特點:一個靠聽、一個靠看、一個靠感覺)以上“步行島”、“萬國建筑博覽街”、“琴島”就構(gòu)成了鼓浪嶼的特別之處,是一個需要靠感覺、看、聽的小島。
特產(chǎn):
(鼓浪嶼碼頭〕1937年,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此處船小人多、航行慢,造成諸多不便,后改建,1976年擴建成現(xiàn)在這模樣,有鐵浮橋式碼頭:長16米、寬6米、高潮進水深7.2米,可泊200噸級船。大家看這建筑,象不象一架剛開啟的三角鋼琴呢?它好象是正在奏起旋律優(yōu)美的迎賓曲,歡迎大家的到來。
(音樂廳)片戰(zhàn)爭后,西方傳教士、商人爭相在鼓浪嶼建造別墅,定居于此并終老,當時這里除了日本人以外,任何國家的人都可葬于此地,故稱“洋人墓場”,1957年為了聲援埃及人民抗英運動,于是把它推翻了,直到1984開始動工,1987.1.27建成廈門鼓浪嶼音樂廳,為了提高音樂廳的音質(zhì)、音色,于__.8再次請來了音樂廳的原設(shè)計者――東南大學(xué)建筑聲學(xué)教授何鳳飛,投入900多萬元對其改造,改造后觀眾席們減少到571個,增加琴房、化妝房、還設(shè)有殘疾人專用通道和座位,前廳有一臺43寸(109cm)的彩電――如禮儀遲到是不能馬上進場的,只能在演奏間隙進去,等待期間,他們可以通過這臺電視觀賞到音樂廳內(nèi)的現(xiàn)場表演,舞臺呈梯形,可放4臺鋼琴和一個雙管爾隊連奏。
(馬約翰)前方的人民體育場這牌子是于1952年安放的,初稱“洋人球埔”,意思是外國人踢球的地方,解放后才改成現(xiàn)在的名,它雖不大,卻是福建足球事業(yè)的發(fā)源地。而馬約翰出生于鼓浪嶼,因當時鼓浪嶼被稱之為公共租界,因此這里的居民接觸西洋文化非常濃厚,故他的名起的特別的洋化,他曾就讀于上海圣約翰大學(xué),原先是學(xué)醫(yī)的,后來發(fā)現(xiàn)學(xué)醫(yī)只能治標,不能治本,于是棄醫(yī)從體,他曾帶領(lǐng)中國健兒參加了第11屆奧運會,得到了一些成績、獎牌,故當時的清華大學(xué)校長看到這可喜成績,于是設(shè)了教授職位,他就是中國第一位體育教授,也是原清華體育總會主席。
游廈門鼓浪嶼游廈門鼓浪嶼篇三
這個暑假,我去了廈門玩了一圈,雖然在那只是玩了幾天,但是有一個地方卻讓我一直印象深刻!在那波碧蕩漾大海中漂浮著一座小島。它就是廈門市的一座海上花園鼓浪嶼。
坐了半個多小時的船后,我踏上了這座小島,立馬給這座小島美麗迷人的景色給迷住了。這里沒有城市的煙塵,由于小島的面積較小,所以在這里只有單車跟電動的便民車可以行駛,還有那透過樹葉照射到身上的太陽;這里十分寧靜,沒有城市的喧鬧,只有那些在樹下、路邊還有在海邊玩著沙子吹著海風的游客們,給人們的第一感覺-心曠神怡、舒服。
當我漫步在小巷子上時,兩邊密密麻麻的房子映入眼簾,他們是在19世紀建立起來的,給人一種穿越回到19世紀的感覺。當我走累了就坐在樹下乘涼時,可以看到近處一條人山人海的街,街的一邊有數(shù)不清的店鋪,有賣奶茶的;有賣椰子餅的;有賣各種海產(chǎn)做成的小吃;還賣香味濃郁的花茶那一陣陣香味撲面而來,讓我不禁垂涎欲滴。于是我連跑帶跳的沖了過去,拿了一杯花果茶咕嚕咕嚕地喝了下去。那酸酸甜甜的果茶流進我的喉嚨,像一股暖涌進我的心里,我想在這里長住幾年。
一路兜兜轉(zhuǎn)轉(zhuǎn),無意間走進了一個僻靜的小巷,一家古木色的小店吸引了我的目光。左側(cè),一棵古樹只從角落生了出來,枝頭上有一個小巧玲瓏的卡通貓頭鷹,正張著翅膀,椰子殼做的圓圓的肚皮正向前挺著,右側(cè),條條垂下的綠蘿與紅色的墻交錯輝映,綠葉覆蓋的泥土中有一只陶瓷的小兔子正乖巧的在那蹲著,這樣有特色的小店,我是肯定不會錯過的,說完便了走進去。
到了傍晚,大家肚子都咕咕地叫了,我們便找了一家當?shù)赜刑厣娘埖辍3酝觑埡笪覀儽愕搅嗣袼?,各自收拾完了澡便商量著出去走走。我們走到了海邊,原本想下去海灘玩一玩的,但是天已?jīng)黑了,而且海水也漲潮了,為了安全著想我們便調(diào)轉(zhuǎn)了方向,在這個小島上隨便逛了一下。之后我們就再回到了民宿,洗漱休息了。第二天一大早,匆匆忙忙的趕上了船回到了廈門的高鐵站,隨便吃了個早餐,就上了高鐵回廣州了。
游廈門鼓浪嶼游廈門鼓浪嶼篇四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海上花園城市”廈門,今天我要帶大家瀏覽的,就是有“萬國建筑博覽館”之稱的鼓浪嶼。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你們今天的導(dǎo)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徐。
現(xiàn)在我們的旅游車所走的這條路,就是廈門最繁華的商業(yè)街——中山路,它建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大家看看窗外,街道兩旁是被我們稱為“騎樓”的建筑,他把樓的下層部分做成了柱廊式的人行道,使上層的建筑跨建在人行道上,人們在柱廊里悠閑的逛街,不受日曬雨淋的影響。
好啦各位團友,現(xiàn)在我們就來到了輪渡碼頭,我們將乘坐渡輪前往鼓浪嶼。渡輪時間約為六分鐘,那么趁著這段時間,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下鼓浪嶼。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渡輪行駛的這條江叫鷺江,寬約600米。鼓浪嶼面積約1.9平方公里,島上人口約有2萬人。在島的西南面有一塊大巖石,因為長年累月被海浪沖擊形成一個大洞,每當漲潮的時候,海浪撲打巖洞,便發(fā)出像打鼓一樣的聲音,所以人們就交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交鼓浪嶼了。
現(xiàn)在請大家?guī)Ш米约旱碾S身物品,隨我一起。
我們現(xiàn)在所在的這個碼頭,是1976年建造的“鋼琴碼頭”,從遠處看,它就想一臺架開的三腳架鋼琴。那么在這里,小徐就有一個小問題要考考大家了,你們知道,鼓浪嶼除了被稱為“鋼琴之島”“海上花園”之外,還有什么別稱嗎?這位團員觀察的很仔細呀!大家看,在島上除了消防車是機動車以外,就只剩下帶旅客們環(huán)島游覽的電瓶車,別的再沒其他車輛,所有的人都是靠步行的,因此別稱“平等島”試想一下,伴著朝陽或晚霞在這美麗島上漫步,是不是很愜意呢?那還等什么,現(xiàn)在就隨我一起去領(lǐng)略鼓浪嶼“萬國建筑博覽”的風采吧。
這里原來是英國領(lǐng)事館,有兩棟洋樓,分別建于1844年和1870年,已經(jīng)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1840年,英國發(fā)動了鴉片戰(zhàn)爭,他們的遠征軍與我們廈門的守軍發(fā)生了激戰(zhàn),結(jié)果英軍敗退。1841年英軍次進犯,廈門、鼓浪嶼陷落,廈門被占領(lǐng)了10天,而鼓浪嶼被英軍強行占據(jù)了長達5年之久。1843年,英國率先在這里設(shè)立領(lǐng)事館,首任領(lǐng)事就是當時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lǐng)事建造了領(lǐng)事樓。1870年建造了辦公樓,內(nèi)部裝飾相當奢華,有6間囚室,樓前原有一座獅子狗墓,是領(lǐng)事為他死去的愛犬特意建的,但在1957年時被砸毀?,F(xiàn)在,原來的英領(lǐng)事館已經(jīng)拆除,興建了新的樓宇,成為了青年旅社,據(jù)說在拆樓的時候還發(fā)現(xiàn)了許多刑訊工具。
大家來看,看這邊的建筑,這里就是原來的日本領(lǐng)事館,建于1897年,建筑采用中西結(jié)合的方式,有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某些特征。這里原是日本警察署,建于1928年,屬于東洋式建筑,主要用于辦公和審訊,還有地下室,竟是監(jiān)獄,用來關(guān)押拷打我們的抗日戰(zhàn)士。左邊的這棟是警察署的宿舍,與警察署的建造時間和風格完全相同。如今,這三棟建筑均為廈門大學(xué)教工宿舍。
我們繼續(xù)往前走,這里就是天主堂,1917年由助教馬守仁所建,屬于歌德式建筑,它的特點是尖形,大家仔細觀察一下,他的拱、門、窗、塔還有女兒墻鏤空是尖形的,室內(nèi)的吊頂采用的是彩藍色的珠網(wǎng)天花,顯得十分華麗。
現(xiàn)在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這五棟別墅,統(tǒng)稱為“海天堂構(gòu)”,建于20世紀20年代,是由晉江旅菲華僑黃秀娘、黃念憶所建。這五棟建筑以中間這棟樓為核心嚴格的中軸對稱。中間的這棟樓采用了中西合并的建筑風格,在它的兩側(cè)的建筑則是歐式風格的,而鐘樓是這五棟別墅里裝飾得罪奢華的?,F(xiàn)在每天在這里都會定時上演極具地方特色的木偶戲劇表演和南音表演,稍后小徐會給大家留出一段自由活動時間,到時候大家可以到這里來好好的觀賞一下這令人驚嘆的表演,現(xiàn)在我們繼續(xù)往前走吧。
這里就是黃榮遠堂別墅,建于1920年,越南華僑黃文華、黃仲訓(xùn)父子便是這座別墅的主人。這座別墅的建筑風格以歐式為主,期中也融合了部分中國傳統(tǒng)建筑的思維。大圓柱和小圓柱對比強烈,一派古羅馬的風韻;各式各樣的窗欞,有種別致的流動感和韻律感,它可是鼓浪嶼建筑中的精品哦!
好的,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30分鐘后,我將帶大家一起去游覽下個美麗的景點——“菽莊花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