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也是我國農耕文化的一部分,與農歷新年有著密切的關系。元宵節是慶祝春節結束的重要活動之一。在寫元宵節總結時,我們可以回顧這個節日的歷史和起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元宵節的總結范文,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些許思考。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一
盼星星,盼月亮,終于盼來了一年一度的元宵節,這一天,人們放鞭炮,迎龍燈,大街上熱鬧極了。小朋友們一早的早飯也跟往常不一樣,原來的煎餅包子長油條,統統換成了元宵,而且各個地方吃的不一樣,有芝麻,花生醬,還有肉餡的呢!
元宵節到了,我們瑯琊路小學三二班也沒閑著,第四節課大家都以為正常,沒想到上課鈴一響,老師沒有來,我們想,老師調課?還是有其他事?那這節是什么課?正當大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嚴老師帶了幾個家長進了教室,我們這才反應過來,這節課吃元宵!耶!全班歡呼雀躍,接著,每人都分到了一碗香噴噴的元宵,幾乎所有人都吃的干干凈凈,這節元宵課可真棒!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二
在學校,爸爸媽媽們給我們送來了美味的湯圓。熱騰騰的大鍋里躺著胖乎乎的湯圓,鍋蓋一揭開,香氣立刻彌漫在整個教室。我們兩眼直勾勾地盯著湯圓,恨不得馬上就把湯圓全吃完。有的同學鋪好餐墊,有的拿出了自己準備的桂花醬,有的坐直安靜地等待,大家都在為吃湯圓做準備。香氣撲鼻的湯圓終于擺上了桌,有的吃得狼吞虎咽,有的一開始不想吃,但看大家都吃得那么香也就咬了兩口,只要一進口就抱著不放了。大家都把自己塞得飽飽兒的,結果中午午餐都不想吃了。雖然有點撐,但同學們還對那湯圓的味道回味無窮,大家都在盼望下一次吃湯圓。
到了晚上,夫子廟、玄武湖等著名景點都紛紛亮起了五彩斑斕的彩燈,我在電視機前看到這些景象。各色彩燈真讓人目不暇接,大街小巷人頭攢動,好不熱鬧。路邊閃著紙鶴燈、城墻邊上亮著黃色的燈,最為壯觀的是那漂浮在水上的大型龍鳳船,航行在秦淮河上好不霸氣。還有那些數不勝數的荷花燈、小狗燈、金魚燈等等。大家都陶醉在古代風情中了。
看完電視,媽媽拿出手機說:“我們來猜燈謎吧!”于是我們一起參加博雅小學堂的猜燈謎活動。小小的手機屏幕前,我、爸爸和媽媽三個人的頭擠在一起,題目一出來我們就大聲說出自己的答案,結果我們答對了所有的題目,獲得了燈謎小狀元的稱號。真是太有趣了!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三
我眼中的春天是一個多姿多彩的春天,也更是一個奇妙的春天。
在迎春花開過以后,春姑娘就邁著輕盈的步伐,搖著婀娜多姿的身軀,來到了這里。
它叫醒小草,讓小草快點織好翠綠的毛衣,勸說小河不要再打擾正在翩翩起舞的小魚,又放出一群群在寒風瑟瑟發抖的小鳥。
布谷鳥身負重任,來到辛勤的農民家門口,喊著:“快點,快點,土豆弟弟和玉米姐姐正等著吃飯呢!”人們聽了不敢怠慢,怕他們餓壞了,便帶上“早飯”去給他們喂食了。喜鵲急忙穿上西裝,來不及喬裝打扮就出去報喜了。看,燕子偵探正穿著燕尾服正在四處驗查白云的陰謀。
到處都有著春天的景象,快樂的歡笑和美麗的影子……。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四
等啊等,望啊望,我們終于聽到了春天的腳步聲。他的腳步聲都把小燕子叫了回來。
大家快看,春天多像一個頑皮的小姑娘,對著田野招了招手,小草頓時變成了綠色,瞧,她又對柳樹唱歌,柳樹長出了嫩芽。
春天又像一個身披五彩衣的大姐姐,她給美麗的小花涂上了顏色。
春天還像一位老奶奶,她用她的笑臉融化了積雪,又用她那溫暖的懷抱把正在冬眠的小動物都叫了起來。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五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春姑娘又悄悄地回來了,他帶來了勃勃生機,喚醒了沉睡的生命。
春天是美麗的,是充滿詩情畫意的。
沉睡的生命被喚醒,開始了自己的使命。在那些綠葉叢中,弱小的生命正在成長。他們都不知道這個世界是怎樣的,想迫不及待的出來看一看。
校園里的柳樹剛突出嫩芽,和煦的春風就吹拂著他的臉龐。細長的柳條在隨風搖曳,顯得那么嬌嫩,那么令人欣喜。
家后的竹林郁郁蔥蔥。被覆蓋的春筍或許正在悄悄成長,等待著破土而出,認識新的伙伴,認識這個奇異的世界。或許,在它們稚嫩的心里,正在想著這個世界是怎樣的吧。
清澈的消息嘩啦啦的流淌,魚兒在水中玩耍、跳躍。小溪拍擊著兩岸,滋潤著小草。藍天倒影在水中顯得更藍了。這一切的一切,顯得那么有春天的`氣息,還等什么,快去尋找吧。
放眼望去,滿眼的春色。湛藍的天空,飛翔的燕子,吸引我漫步街頭,遠處那一叢叢一簇簇的綠草,顯得那么可愛、嬌小,雖然沒有花兒美麗,但那充滿生機的綠色,卻給人無限的遐想。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六
經歷了嚴寒和五十年不遇的暴雪,我們迎來了萬物復蘇的春天。
春天來了,冰河開凍,大雁歸來,小草變綠,樹木發芽,梅花開了。公園里的游人多了起來,人類在呼吸著春天的氣息,沐浴在春雨中。
春天來了,農民開始了春耕和播種,豐收的希望在春天里發芽。
春天來了,人類種下一株株樹苗,種下對綠色的向往。
春天來了,新的學期開始了,同學們都制定了新的學習計劃。燈光下是老師們批改作業的身影。上學出門前聽到的是父母叮囑的話語。
春天來了,我們國家的兩會召開了,兩會為中國人民描繪了美好的愿景。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七
東北的春節雖說與各地大致相同,但也有別具一格之處。
春節是從臘八開始過起的,臘八這一天是要吃臘八粥的,聽祖輩們說,在以前的時候,人們都很窮,只有五谷雜糧,而在東北臘七臘八是最冷的兩天了,用五谷雜糧來做成粥,驅寒御暖。
過幾天,便又到了臘月二十三,這一天,人們要吃“大塊糖”的,傳說這一天,灶王爺要升天,去稟報玉皇大帝這一年每戶人家做得好事與壞事,還在新的一年里給予相應的懲罰或獎賞。人們為了讓灶王爺在玉皇大帝的面前說自己的好話。但研制了這種糖,粘在灶王爺的嘴邊。
過了小年,大家就忙得不可開交了,必須打掃出一次,把所有的東西都換洗一次,把雞鴨魚肉什么的必須預備充足。因為所有店鋪都在正月初六或正月初六以后開張。
如果說臘八臘月二十三不夠熱鬧,那除夕可就是最熱鬧的了。除夕這一天,家家在準備年夜飯。到處都是飯菜的香味,家家戶戶穿起了新衣,家長在準備飯菜,孩子們就貼對聯,年夜飯之前,家家戶戶要放鞭炮,一家比一家響。好像比是誰家的鞭炮更響。除夕夜的年夜飯必定是少不了餃子。而最具特色的猜就是豬肉燉粉條了。我想那些生在東北,而為了賺錢在外面打工的人千辛萬苦的回家!就是為了這正宗的豬肉燉粉條吧!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把所有的燈打亮,打上一通宵,不許間斷,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正月初五。除夕這一夜,除了很小的小孩子外。都要守歲。
元宵節是臘月和正月的最后一個節日了。到處張燈結彩,這一天大家必須吃元宵,一起到街上看煙花和東北大秧歌的表演,這一天,這是美好而快樂的日子。
轉眼間,春節就過完了。孩子們又照常去上學,大人們又照常工作,東北也迎來了新的一年。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八
在這一天人們要舉行包湯圓、賞花燈、舞龍等既豐富又有趣的活動。今天在我們學校食堂舉行的“慶元宵”的活動更是令我興奮不已!
下午我和其他九名同學有幸被選去參加包湯圓這項活動,
小學五年級元宵節作文就到這里結束了,大家一定要認真閱讀,希望能有所啟發,對大家有所幫助。
搜索加入群【精品學習網小學生作文群:414025149】,淘出精彩內容~。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九
正月十五老家的夜晚,熱鬧非凡。
我與爸爸、媽媽隨著人流,漫步街道。抬頭,眸子對上頭頂炫目的一串串彩燈。帶著從書山題海中得到暫時赦免的淡淡欣喜,我深呼吸——空氣里,有燈泡的熱氣、塵埃的味道、雨絲的潮濕,還有一種只屬于節日的熱鬧氣息。
身陷于這種氛圍中,也許是錯覺吧,恍然覺得,窄窄的街道變寬了,原來被陰沉的天籠罩出的陰郁不見了,那一盞盞燈籠遠遠近近,毫不突兀地劃破冬日雨天的陰霾,溫和的,均勻地將溫暖灑遍了整條街道。和著人們的歡聲笑語,將一種奇妙的感覺蔓延開來,直至街道的每個角落……此刻,看著路旁那座破舊卻未拆去的木房,在滿街燈火下,也消了陰森之氣,愈發顯得古樸優雅。
“過來看看!精致的花燈,手鏈,不容錯過啊!”
隨后,三四個人應聲起來。我往旁邊一瞥,幾個中學生模樣的人,正在小攤前叫賣。他們身后,閃耀的燈光下,映襯著一個個精美的小飾品。
哦,中學生義賣啊!媽媽好奇地望了過去,原本正欲買吃的爸爸卻一拍腦袋:“哎呀,今天能提前回來就好了!”
“為什么啊?”
“攻炮城今兒個下午4點結束!”
攻炮城,雖并非從未聽過這個詞,但我未知曉這件事的實質。
“就是……到前面再給你解釋吧……”
片刻——我們來到傅氏大宗祠廣場。爸爸指著掛在三層樓高的一串鞭炮殘骸說:“往那里扔,如果扔進去還點燃里面鞭炮的話,就算成功的一種游戲。這個活動每五年一次,成功了有一萬元獎勵呢!”爸爸遺憾地搖搖頭。
進祠堂。
參觀祭拜品,參拜……一切如常進行著,看著或沒變的事物,我感到一陣快樂,這大概就是,就在這種節日才有的心情吧!
“1,2,3茄子!”站廣場上,我微笑手持棉花糖,身后的小雨中,一朵朵絢麗綻開的煙花,一同被印入相機里。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十
杜甫之于別人,或許只是一介詩圣。于我則他更是一位有情有義、為國為民的真君子。他雖然繼承了儒家思想,但是他卻又明顯高于儒家思想。儒家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杜甫則說人無論窮達均要兼善天下。儒家說:“不在其位,不謀其政。”而杜甫則不管有無官職,一直在為國家政局考慮。
我為這位詩圣君子的大膽而折服,因他“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的激情抗議;我為這位詩圣君子的灑脫而折服,因他“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于我如浮云”的淡泊名利;我為這位詩圣君子的豪邁而折服,因他“全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壯志豪情。
當安史的鐵騎踏碎盛唐霓裳羽衣般的歌舞升平,那長安城本該明媚的春景便就在他眼中早已有了不可承受之荒蕪。從長安到成都,他在流亡中閱盡風云滄桑,依然保持憂國憂民的心境,縱然所有人都說大唐氣數已盡,但兵敗如山倒卻壓不倒他的愛國之情。杜甫啊,臥于草堂間,瑟瑟寒風里,依然有“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千古絕唱,咸陽橋上‘牽衣頓足闌道哭’,荒野路上“收汝淚縱橫”,都體現了杜甫對世人的悲憫同情。
他不像蘇軾風度翩翩超然物外,卻在深思熟慮中匡扶天下,他不像辛棄疾鐵骨錚錚,美芹悲黍,卻有情有義,為天下蒼生而泣。他不像馬援,馬革裹尸,血染征程,卻窮盡一生,只為祖國統一的夙愿!好一個詩圣杜甫!好一個愛國英雄!
在湘水的泊舟中,你溘然離世,幾天之后,代宗密誅魚朝恩,害人無數的一代佞臣終死于非命,這恐怕是上天給他的最好慰藉吧!回首杜甫的一生,一觸濁淚,便沉醉于晚唐的落寞,兩行清淚,便驅散了紅塵的惆悵。之愛,之大愛,之赤子之愛,之人民之愛,之潤物細無聲之精雕細刻之愛,之語不驚人死不休之雄渾壯闊之愛。
噫,微斯天,吾誰與歸?唯斯人,吾于同行。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十一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是通過文字來表達一個主題意義的記敘方法。一篇什么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眼中的元宵節750字作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每年農歷的正月十五,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
關于元宵節有個傳說:在很久以前,兇禽猛獸很多,四處傷害人和牲畜,人們就組織起來去獵殺他們,有一只神鳥因為迷路而降落人間,卻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獵人給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傳旨,讓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間放火,把人間的牲畜財產統統燒光。天帝的女兒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無辜受難,就冒著生命危險,偷偷駕著祥云來到人間,把這個消息告訴人們。眾人聽了這個消息有如頭上響了一個焦雷,嚇得不知如何是好。過了好久,才有一個老人家想出一個法子,他說:“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這三天,每戶人家都在家里張燈結彩,點響爆竹,燃放煙火。這樣一來,天帝就會以為人們都被燒死了。”大家聽了都點頭稱是,便分頭準備去了。到了正月十五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發覺人間一片紅光,響聲震天,連續三個夜晚都是如此,以為是大火燃燒的火焰,心中大快。人們就這樣保住了生命和財產。為了紀念這次成功,從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戶戶都懸掛燈籠,放煙火來紀念這個日子。
每當到了元宵節,我們這里的政府都會放煙花。到了元宵節這天,我們一家人都要去街上看煙花。到了街上,我發現政府門前真是人山人海,我們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個位置看煙花。等好長時間,總算聽見一聲震耳欲聾的炮響,接著放出了一個像菊花一樣的煙花,就這樣,煙花一個接一個的放了出來。有的煙花像大樹,有的像瀑布,有的像蛇……,美麗極了!過了半個小時,煙花沒了,可是我還仰著頭望著天空,久久不能忘記剛才那壯觀的場景。
我們這里在元宵節不僅要放煙花,還要吃元宵。元宵由糯米制成,里面有各種我喜歡吃的餡,有果脯、芝麻、豆沙等很多。起初,人們把這種食品叫“浮圓子”,后來又叫“湯團”或“湯圓”,這些名稱與“團圓”字音相近,取親人團圓之意,寄托了對未來生活的美好愿望。
這就是我眼里的元宵節。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十二
冬天是寒冷的,人們穿上了羽絨服,戴上了棉帽子,戴上了棉手套,整個人看起來胖了許多。窗上開出了美麗的冰花,有的像火紅的雞冠花,有的像正在飛馳的駿馬,有的像高大的雪松……一個個形態各異,真是美麗極了!平時清澈見底的小河,如今也結了一層厚厚的冰。
冬天是潔白的,它給大樹穿上了潔白的棉衣,給大地鋪上了地毯,給麥苗蓋上了一層厚厚的棉被。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十三
龍骨花是綠色的,呈柱形,有三條棱邊。棱邊上密密麻麻長滿了小葉子,像魚鱗一樣,還長著許多扎人的小刺。一層層的枝杈就像許多小朋友圍著一根柱子,緊緊擁抱在一起。
每隔幾天,我就給龍骨花澆水,讓它長出更多的小葉子,更多的小刺,更多的`枝杈,越長越茂盛。
聽人們說,龍骨花能凈化空氣,我希望把家里的有害物質都吸收,讓我生活在沒有污染的環境中。
二年級:李興遠。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十四
白駒過隙,我們剛剛告別了收獲滿滿的祝福開心和快樂的2021年春節,又迎來了今年第二個中國傳統節日——元宵節。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是新年的第一個月圓之日,在這一天里,人們吃元宵,放鞭炮,紛紛走出家門去看燈會,放煙花,歡樂極了。今天我就和你來分享元宵節的歡樂和精彩瞬間。
今天是正月十五,上午的時候我和媽媽出去,大姨給了我一大包鞭炮,到了晚上家家戶戶都開始放鞭炮,整個小區的天空都變成百花盛開的花園了,我和媽媽吃完湯圓后,就在我不斷地催促下匆匆忙忙地下樓來到樓下的空地上,無比興奮地先點上一根香,然后拿出鞭炮準備開始放鞭炮。
首先我們要放的是一個名叫“笛音牡丹”的禮炮,一共24發,外表畫的是五光十色,樣子十分美麗,不知道放出來的怎么樣,我有點迫不及待地點上去,隨著“轟”的一聲一顆光亮的火球拖著一縷長長的尾巴沖上了夜空,然后在空中“嘣”的一聲炸開了,許多紅和綠的小火花從里面奔涌而出,好像一群機靈的螢火蟲提著自己的“小燈籠”在空中跳著歡樂的舞蹈,又好像天女散花來幫助我們點綴元宵節的夜空。然后我又拿出5個小禮炮放在地上,一個一個點上去它們也不負我所望,好像相互比賽似的競相綻放出燦爛絢麗的火樹銀花,為平淡的夜空增添了一絲光彩。然后我又拿出幾個禮炮點燃它們,隨后就聽見了“嘭”的一聲抬頭一看一道亮光筆直升起,最后在空中“啪啪啪”地爆開了,看到它,我心里非常開心。
鞭炮終于放完了,我和媽媽收拾收拾,隨后,一邊議論著今晚的煙花一邊回到了家,開始享受我們的精神晚餐——元宵晚會。
就在今天我收獲了許多開心,在元宵晚會的節目中我又收獲了許多字謎知識。這不光是歡樂的元宵節也是難忘的元宵節。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十五
我報了個八百米,本來是什么也不想報的,但是在老班的“威逼利誘”下,還是湊了個數。原本只是想去湊人的,但是想想我從一年級運動會上就從沒拿過獎,每次看著別人上臺領獎,雖然嘴上不說,但是心里是很羨慕的。不行,我一定要讓我的小學生涯畫上個圓滿的句號,就算只是個第三名,呃,第四名。哎,管他的呢,只要能上臺領獎就行了!
本以為八百米會很簡單,跑跑就完了,心里就沒緊張。訓練的時候,我一邊跑還一邊和旁邊的陳曉君說話。但是第二圈還沒跑完,我就開始吃不消了:呼吸越來越沒有節奏,到最后簡直是“一把鼻涕一把口水了”。才第六圈,我就撐不住了,不管三七二十一,一頭沖到旁邊的花壇上,一屁股就坐了上去。哎,像我這樣,到時候肯定是個墊底的呃。
訓練第二天。
今天我可就學乖了,跑步的時候嘴巴緊緊地閉著,一句話也不說。前六圈還可以,第七圈開始就有點累了,腳上沒力氣,跑也跑不動了。不行,我本來就落后著,怎么能停呢,我看見前面陳曉君的影子越來越遠,心一橫,加快了腳步。第八圈了最后一圈了,付天一再地說:“加油啊!最后一圈了,要沖刺啊!!”我也不敢太慢,但是因為前面沒跑好,我再怎么沖也趕不上人家了。哎,都怪我前面跑得太急了。不過,我終于跑完了這八百米啊!
訓練第三天。
明天運動會就要開始了,今天訓練的人自然很多,跑道上,練五人六足的,練出場的,好多人啊。不過又沒有別的場地了,哎,硬著頭皮跑吧。
第一次我沒跑好,在xxx的后面。但是第二次就不一樣了,我終于第一次超過了她!真的有點激動呃,但是一想又不對了,哎,到時候比賽又不是只有我們兩個比,人多著呢。說不定,我連倒數都排不上呢。
砰!“一聲槍響,一顆紅色信號彈騰空而起。身穿運動服的田徑運動員們,”唰“的一下從起跑線上像一支離弦的箭沖了出去。跑道兩旁圍成了厚厚的人墻,加油聲一浪高過一浪,運動員們都充滿了力量,個個你追我趕。這時,只見我們班的選手已經跑不動了,我們個個急得直跺腳,眼看其他班的選手就要趕超了,我們真替他捏了把冷汗。全班同學開始齊聲大喊”加油“為他打氣,在大家的鼓勵下,他又憋足了勁……終于追上了一個、又一個,最后沖進了三甲。
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那一年一度最最緊張刺激的”接力賽“。這時的賽場,己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最后的決賽開始了。只見我班的xxx同學第一個沖到對面,對面接應的是xxx同學,他手里緊握著接力棒,腳下像踩著風似的沖了出去……一個接一個,我班現在處于領先位置。同學們都在為各自的班級加油助威,已經分不清加油聲是為誰了,那陣勢簡直響徹云霄!
只剩下最后一棒了。我班派出的是久經沙場的老將――xxx。她接到棒,像一顆擊發的炮彈,閃過一道白光,大家心都抓緊了,七上八下的……”加油!加油!“終于,我們取得了前三的好成績。
熱鬧緊張的運動會結束了,我真希望以后多幾次這樣的活動。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十六
美,是個令人心動的話題。每個人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詮釋美。中國古代唐朝時期,人們視豐腴為美,才有楊玉環走上貴妃的寶座的機會。古希臘人崇尚的是和諧,所以他們堅信只有和諧的東西才是美的,萬事萬物莫不盡然。可我眼中的美,卻是在平凡中誕生的。
我眼中的美,是墻根下悄悄綻放的無名小花。她們靜靜地沐浴著晨光,小小的花瓣反射出微微的光,散發出淡淡的香。那可愛的無聲的美,真讓人無比快樂。
我眼中的美,是晴朗天空下窗外青翠挺拔的玉蘭樹。那滿樹的綠葉,會隨著輕輕拂過的微風翩翩起舞,也會在陽光下竊竊私語。那和諧的愜意的美,總讓人心馳神往。
我眼中的美,是傍晚時分樓宇間的夜色。那高高矮矮的樓宇間,總是填滿了好看的顏色。那奢華的美妙的美,總讓人深深思索。
我眼中的美,是親切的微笑;是禮貌的舉止;是博大的胸襟;是熱情的幫助;是勇敢;是純潔;是無私;也是沉默……她們雖然悄無聲息,卻凈化了我的心靈。
從輝煌中誕生的美令人驚嘆并為之折服;從平凡中誕生的美卻引人深思,給人以啟迪。羅丹曾說:“生活中到處都是美,只是我們缺少發現罷了。”
我眼中的美散落在生活中,生活中每一個具體的人,每一個具體的事上。正所謂:一顆沙里看出一個世界,一朵花里看出一座天堂,把無限的愛放在你那。
長春市第一外國語中學7年級趙碧瑩。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十七
多選用一年生以上肉莖,剪取肉莖頂端5厘米至6厘米或者更長的一段用作插穗。或者是將龍骨花切段扦插,插穗長度應為20厘米至25厘米。還有一種選擇方法是從龍骨花的枝上取下的小分枝進行扦插,注意分枝不要太幼嫩。
2.扦插土壤。
扦插龍骨花的時候要選用蛭石、珍珠粉粒、純河沙混合,不摻土。可單株扦插,也可多株集中扦插。集中扦插時要注意植株之間的密度。
3.扦插方法剪取下來的龍骨花的插蕙要先在在陰涼處晾干一周,待切口充分干燥傷口愈合后再行扦插,這樣容易生根。由于剪下龍骨花的插蕙時會流出漿液,可用草木灰封閉,放涼處7天至10天。然后插于沙床或土中,斜插入土,任其生根。在龍骨花生根期要盡量少澆水,不干不澆,待30天至40天,即可生根。當龍骨花的根長到3至4厘米的時候,就可以移栽到小盆或直接露地種植。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十八
以前的元宵夜都是在學校過的,今年終于在家里過了。于是寫下這篇文章來紀念一下!
在我的觀念里,其實元宵和過年一樣,并沒有特別大的意義。(我相信很多年輕的朋友和我想的一樣)只不過是老一輩的傳統,一個形式罷了。特別在往年,我有記憶一來元宵都是在學校過的,和平常一樣仍就是和同學一切上課,吃飯可是今年不同,今年過年早元宵在家里過,于是很多想法都在一夜之間改變了!
吃團圓飯。
吃,是中國文化的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所以說,在這樣一個傳統的中國節日里,吃飯這一環節就顯的很重要了。
首先是團圓:中國人很喜歡團團圓圓的,從一些古來的句子中就可以得知一二。
然后是元宵:元宵是一種圓圓的食物,在中間包一些肉,菜之類的東西。其實這種食物也是象征這團圓的。
看龍燈。
龍,是中國名間傳說中的古老生物。有著吉祥的意味。
舞龍燈就是龍燈從這家當那家,凡經過的家庭都要放鞭炮來和龍燈相呼應。而龍燈一定要舞起來才好看。正所謂“龍騰虎躍”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猜燈謎。
猜燈謎是元宵的重頭戲。在古時候,女子只能在元宵被允許出門。所以,猜燈謎是一項男女老少都宜參加的活動。
看這邊“生在綠枝丫,死在滾水中,香溢四方口舌受惠,綠衣紅裳不為奇,一水沖開半生情。(猜一種日常食材)”,再看那邊“圣旨(猜一字)”。好不熱鬧。
經過這元宵的一“鬧”我想:其實在這些傳統的節日里蘊藏著我國文化。并不是我們所想象的那般枯燥無味。只要有心就能發現很多以前從未發覺的樂趣。
我眼中的元宵節日記范文(19篇)篇十九
爆竹聲中,迎來了我國傳統的節日——元宵節。
元宵節,元宵節,早晨起床當然該吃一碗熱氣騰騰的元宵。元宵用黏黏的面搓成,有大有小,放在籠里,毛巾蓋著,鋪著紅紙。煮好的`元宵,活像一個個胖娃娃。咬一口,燙燙的黑芝麻滾入心脾,舌頭上留著那種甜蜜蜜的情思和味道,代表著一家和和睦睦的生活。
元宵節又稱為“花燈節”,最重要的活動是看花燈,花燈的品種很多,有的是加菲貓形的,尖尖的耳朵,粉紅色的小鼻子,櫻桃似的小嘴。一打開開關,加菲貓中的風車“呼”的一聲,風車旋轉起來。泡沫球也上蹦下跳的,站在中間拉著小提琴的小女孩還是唱著歌:“讓我們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有的是蜻蜓形的,大大的眼睛,小黑點般的眼珠,薄紗似的飛翼,一節一節的尾巴,只要是推一下開頭,蜻蜓綠色的飛翼就有節奏地跳起舞來。我買了一個蓮花形的燈,小巧精致的蓮花,葉子上白里透紅,閃著明亮的光。
元宵節猜燈謎也是一個重要的活動,走在南峰服飾廣場里,到處都是燈謎。“飄雪下雨(打一成語)”,“落花流水”,爸爸興奮地說。“回答正確”售貨員小姐說。“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聯系(打一字)”,會是什么呢?我苦思冥想,找到了答案:孫。
這個元宵節過得真有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