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我們可以養成良好的總結方法。好的心得體會對于我們的幫助很大,所以我們要好好寫一篇心得體會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師教學教研心得體會篇一
我們怎樣教數學,《國家數學課程標準》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現在是高二的第二學期,我們文科已全面進入高考復習,如何展開復習,怎樣有效地進行指導,這都是迫在眉睫的事。學習新課程標準以及學科指導意見,還有高考指導書,都成了每日必讀的,平時還進行學習體會交流,達到資源共享,使得總體的成績進步明顯,得到表揚。
本學期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于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我們高二數學組開展了四位年輕老師的“同課異構”活動,教研組長還給我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們年輕人一定要在平時教學中滲透新課程的理念,重在關注學生,與學生的交流,從容對待課堂中出現的每一個問題,同時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
我認真思考著這番話,我的優點是:教態親切,能調動學生的課堂氣氛,師生互動好,我的不足是:課堂的嚴謹性要待提高,還有就是過渡做得還不夠。不過,我自己也反復研究了自己的視頻,對于我原本的不足已有了很大的改進,別的老師聽起來也覺得非常流暢,板書也是很清晰的。我想,我以后要形成的個人風格就是: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但要注意嚴謹與流暢。
關于學習,我也是一刻不放松的。最近三位“三壇”教師開了公開課,雖然課時很緊張,我還是努力地抽出時間參加,真是受益良多。a老師的一節復習課,由淺入深,娓娓道來,逐步引導學生進入探索知識的奧妙,讓學生都能從中獲得成功的喜悅;b老師的一節較枯燥的新授課,上得深刻卻不覺深奧,重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并不乏幽默課堂氣氛輕松愉悅;c老師的復習課,更是幫助學生學會復習的方法,有高屋建瓴的感覺,卻又絲絲入扣,主題鮮明。總之,要慢慢體會如何將課講活、講深、講懂。
平時碰到教學問題,不僅虛心地與同行談論交流,還經常閱讀一些有關的教育教學理論的雜志,如《數學教育學報》,給了我很多教學前沿的理論指導,《中學數學教學參考》,給了我很多實際教學問題的成功案例的指示。這些都為我能寫出一些又價值的反思提供了寶貴的資源,這個學期我完成了兩個反思:一個是案例反思《數學課堂應行走在收放之間》,另一個是軟件制作課件《利用幾何畫板探究橢圓軌跡形成的若干方法》。這點點滴滴的積累,都將幫助我更自如地對待日常的教學工作,也必將促進教學成績的取得。
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教書,更要育人。我喜歡在課堂中滲透一些育人的名人名言或是講一點發人深思的小故事等等。比如說如何體現復習的重要性,我會以《論語》中的名句“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以指導,還有以“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來提醒他們學習要塌實等。同時,課后還會找個別學生同學,特別是借助午休參加管理的時間去關心學生的生活及學習情況,這樣更能走進學生的心里,從而更好地為教學服務。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準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把工作搞得更好。
教師教學教研心得體會篇二
在北票市第三小學小學數學教師們迎來了一個數學教研會。這次數學教研活動分三個步驟進行,首先是來自各校的四節精彩的上課,接下來是各校領導老師們的點評和反思;最后是鄭利偉老師的講座和總結。對我們一線的教師來說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機會,這次數學教研活動讓我受益匪淺,體會頗深。
本來我認為我們每一個數學教師都有足夠的能力去教好我們的小學數學課程。但是通過這次活動,我覺得這遠遠不夠。人無完人,我們還要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豐富自己。對于我來說,我覺得我還有很多東西需要加強。如提高口算能力,駕馭課堂的能力等等。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完成教育教學工作。
應該說每一次數學教研活動,我們都會從中汲取很多好的教學方法。也就是說,很多數學老師在平日繁重的教學過程中,都在不斷地的學習,琢磨,不斷地完善自己的課堂教學,從而不斷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所以,雖然我們的課本不變,但是我們的數學教學不是一層不變的。我們需要不斷地改變、完善。精心設計課堂活動,注重實效。在教學中我們都追求一個目標——讓學生學會知識并學會運用知識,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不能只搞花樣,而沒有實效。
數學并不是簡單的計算一下,比較一下后就此結束,而是一個綜合體。學生學的每一單元內容都是有思想的,都是一些很好的教育材料,我們應該讓學生接受到數學的情感教育。學生的學習壓力很大,我們應該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培養。
本次數學教研活動意義重大,既交流了經驗共同進步,又增進了教師們的感情,同時體現了數學這門學科的特色。借著這次活動使我認識到數學與我們生活的融合的重要性。此次活動為我在今后教學中指明了方向。
教師教學教研心得體會篇三
此次教研會開得非常成功,且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教育局提出了要在全縣教育的硬件升級的環境下,狠抓學校的內涵建設。內涵建設的實質就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在此時召開如此高水準的教研會,宛如久旱的春季迎來了一場甘露,是那樣的及時、珍貴,對全縣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起到了領航作用;尤其是在全縣大面積進行集中辦學之后,農村學校的教師年齡結構大,對新的課程改革的精髓把脈不準情況下,此次教研會使我們教學中,茅塞頓開、撥云見日,宛如在數學教學的大海上見到了閃光的航塔。這次教研會的成功是王湘軍主任愛崗敬業、孜孜以求、辛勤勞作的結晶,在富裕縣教育史上寫下了濃濃的一筆,譜寫了全縣小學數學教學歷史的新篇章。
此次共聽了11節課。這些公開課都可以說是小學數學課的經典,都能緊密地把握住新的課改脈搏。每一節課都能充分地體現出新課改的理念,尤其是把現代信息技術整合于數學教學之中,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在講課中,能把小學的數學教學同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把十分枯燥、乏味的數學賦予了鮮活的生命力。例如:“認識小數”一課王春晗老師的教學設計合理,張弛有度、收放自如、行云流水。在結尾時,把本節課的與師生相關的數字信息寫成了一個小結束語,充分地體現出其教學智慧與藝術,給人一種不厭其煩之感。在課件的使用上做到恰如其分,數量適度。這節課堪稱是本次教研會上的一朵奇葩,令人陶醉。其他教師的10節課也是亮點多多。節節課都能做到目標明確、教法科學、手段先進、效果極佳。多數教師能夠在教學中做到以師為導,已生為主,多向互動,合作學習處理合理,知識拓展到位。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此次教研中,雖然有的教師在教學中存在著不足,但瑕不掩瑜。
1、我們開拓了視野,收獲頗多,受益匪淺。
2、他山之石可攻玉。我們回去之后要把學到的真經、寶典在全鄉傳播,讓此次教研之花開遍在忠厚鄉的教育沃土上。
教師教學教研心得體會篇四
一、堅持集體備課、聽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重視集體備課,把它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來抓。對教學體會進行交流,一起交流教案,教案中的教學目標,教學程序,精選例題、習題等,教學方法得到取長補短。又使初一和初二的教學更好地融合在一塊,使地理學科的教學質量得到顯著提高。
我們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為了課堂教學"活"起來,激發學生的思維,學生學習質量得到提高,充分利用學校的資源優勢,堅持多媒體教學,讓學生身臨其境加深印象,提高興趣,因勢利導。
二、堅持教帶研,以研促教。
我們組的教研理念是一切無益于學生成長的教研都不是好的教研。一貫堅持教帶研,以研促教,使教研真正成為每位教師成長的沃土。
我組的教研專題“地理教學與生活地理”,使地理回歸生活,學習有用的地理;關注地理與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之間的聯系,闡述其中的地理背景;關注地理與生產之間的聯系,闡述地理在生產中的應用;緊密聯系生活實際,設計地理探究活動;關注社會熱點,培養社會情感。
三、堅持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作用。
發揮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對有關地理學科的教材、教法、教學思路等從備課、講課、聽課對本組的老師進行分析與指點。
四、充分發揮網絡優勢,提高教師綜合素質。
互聯網在給生活帶來極大方便的同時,也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和交流空間。為了更快地促進教師自身成長,本學期我們教研組嘗試通過網絡等方式進行教學心得的交流,嘗試資源共享。網絡教研,給我們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教學平臺,拓寬了我們的視野,更迅速地促進了我們的專業化成長。
不足之處:教師的參與度不是很高,使得本組的教研沒有充分的得到進一步的交流與探討。
總之,在日后本組還是以不斷的學習和提高自我為主,從教學能力和培養學生方案進行討論與提高,認真務實、一步步成長。
教師教學教研心得體會篇五
時光匆匆過得好快,似乎只是轉眼間20xx年的工作又將結束了,回顧和孩子們歡度的每一天尚記憶猶新——和和睦睦的相處,勤勤懇懇的付出,點點滴滴的收獲。
這個學期我擔任中(二)班的科學與美工領域的教學工作,作為本班的班組長,我在致力于領域教學工作的同時,還與班上兩位老師們共同做好本班的保教、環境、衛生、家長等方面的工作;作為園里教研組的一名成員,我認真對待園里本學期初次引入的《中華字經》課題的教研活動。回顧本學期的工作,我認為自己做到了盡職盡責,班上的幼兒獲得了喜人進步。
在科學與美工領域的教學活動中,我認真地完成各項工作任務。首先,做到課前備好課。我既對照教材及教科書,又結合本班幼兒實際狀況而設計教學活動,在這方面,我嚴以律己,要求自己以認真的態度對待每一次活動,清楚每一次活動的目的意義、教法學法、重點難點等;其次,做到心中有孩子。上課時關注每一個孩子,注重利用個別提問來調動他們學習及參加活動的積極性,注重有目的地給予他們表現與展示自己的機會,如給反應遲緩的孩子多一些啟示,給左顧右盼的孩子多一些鼓勵,給聰明活躍的孩子多一些挑戰;最后,做到課后有反思。遇到問題我喜歡反思,喜歡分析問題的癥狀與癥結,尋找解決的方法,我還喜歡將捕捉到的教育契機設計出孩子們熱衷的活動。在我的教學案例及分析《利用剪貼學習5的形成》中就清楚地描述了此次活動生成的過程及緣由。又如在全面了解了美工教材及教科書后,我不滿足于孩子們在本學期的收獲只是利用幾種手法制作畫,而是把教材中不多用及的水彩筆繪畫,當做本班的主題活動之一。這是結合孩子們的實際情況而設定的,理由是他們都太喜歡用水彩筆作畫了。我利用他們的興趣開展多次活動發展他們的能力,如在涂《金箍棒》中解決一色涂到底的習慣,懂得用兩種以上色彩涂畫;在畫《美麗的小房子》中明白圖形與畫畫有關系;在看花與畫花的活動中激發他們觀察與表現的欲望等等。學期結束了,孩子們的水彩筆還保管得很好,這是他們因為喜愛畫畫,在多次的畫畫活動中養成了珍惜水彩筆的緣故。想想以往在水彩筆管理這方面總是丟三落四的現象,我認為孩子們養成了收拾學習用具的好習慣也是一個很好的進步。
在開展《中華字經》新課題活動中,我主動學習以求提高自己在這方面的理論知識,我既認真學習園里分發的相關資料,也熱衷于在網上查詢,還虛心吸取身邊老師的好點子。我以認真負責的態度備好課、寫反思及制作所教學的字經的毛筆字掛圖,以以精益求精的態度尋找適合本班孩子識記漢字的教學方法。在園里開展的第一次《中華字經》家長開放日時,我們班由我擔起了上公開課的任務。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我們不知道開展《中華字經》學習活動是否與《幼兒園教育新綱要》的核心宗旨有違背處,但值得肯定的是,在學習中很多幼兒對識字感興趣,通過學習他們的識字量有增加,繼續下去對他們的早期閱讀會有幫助的。
在保育、環境等班組常規工作中,我積極與班組老師合作,做好班里的以及園里布置的各項工作。食具一一清洗消毒;衛生間常常沖洗,有異味了卷起褲腿就擦洗;關注孩子的一日活動表現,有問題及時與家長通融;還有清潔區工作、環境布置工作等等,這些都是熟悉了的常規工作,我發揚自己的耐心與愛心、細心與精心,努力去做好在這方面工作。
本學期,在全縣、全省乃至全國都強烈倡導教師的師德師風建設的這樣一種形勢下,我更把誠摯的愛賦予我所熱愛的這份工作,我愛我身邊的幼兒,我愛我的工作。雖然有時候碰上問題也會生氣,但我時常提醒自己要依法執教,要為人師表,并要善于換位著想,如:“好老師會怎么做”、“那還是個小孩子”、“假如那是我”,這樣一來我很快就會心平氣和了,不為孩子的某些表現不理想而暴躁,不為孩子的過錯而譴責,而是理解、寬容、尊重、關愛,用濃濃的師愛去奠定幼兒的成長之路,用厚厚的師愛去鋪設自己的教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