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呼喚和平篇一
“我”一直在呼喚:要和平不要戰爭,可為什么和平的花,有時立著有時倒下呢?和平的花為什么不能像一顆參天大樹永遠挺拔的站立在世界里呢?這一串串問題在我腦海中漂浮!
和平!和平!我們全國人民要的是和平,而不是戰爭!不是戰爭!和平是每個人都想要的,如果世界和平,那我們不用為散落的家庭發愁;不用為無辜的孩子著急;不用為傷痕累累的人而哭泣;不用為沒有課桌、文具而傷心了!
世界和平最重要,
有了和平我們來炫耀。
地盤財產最渺小,
有了“我”的呼喚我們才往起跳。
我們一定要護“花”,記住“我”的呼喚!
呼喚和平篇二
我是一只愛好和平的鴿子,我家住在上海火車南站的一間屋檐下,1937年8月28日,我正當飛出去尋找食物時,我向下看,火車站里人山人海,大家都背著包 袱,拉著孩子,正要做火車離去,正當這時聽到廣播里說日本人要攻打上海,一下子亂成一片。
不好了,日本人的飛機正向火車站飛來。”有一個人突然大聲喊到“我的孩子,誰救救我的孩子,”可是已經來不及了,一枚枚炸彈已經發射下來了,不一會兒繁花似景的火車站已經變成了一堆廢墟,天橋倒了下來,一幢幢房子也倒了下來,火車站里彌漫著戰爭的硝煙,許多人倒在了血泊里,許多人在悲痛中呼喊,那些可是老人,成年人和兒童啊 !那些日本侵略者怎么能這樣慘無人道啊,我的`孩子全都葬身火海,令我悲痛欲絕。
突然從 廢墟中傳來哭聲,原來是一個兩三歲的小男孩在尋找他的媽媽,他的媽媽原來被房屋的碎瓦覆蓋住了,小男孩想用他的哭聲找回媽媽,可是他的媽媽再也不會聽到了,再也不會醒來了。
正當我擔心時,從遠處跑來一個帶相機的記者,他抱起小男孩就跑,我有點擔心,所以就偷偷跟著,原來記者把小男孩放進了孤兒院里,那里有叔叔阿姨照顧他,我心里的一塊石頭也算放下了。
呼喚和平篇三
1. 全文可圈可點的佳句不少給文章增添了些文學情趣。
2. 結尾含蓄點明主題
3. 結束得有點突然夸張了
4. 結尾簡煉感人
5. 結尾同樣有趣
6. 結尾呼應應開頭結構完整
7. 由景生情結尾自然
8. 比喻形象貼切精彩的結尾可謂點睛之筆
9. 結尾似乎沒有寫完應能與開頭照應觀察細致描寫生動
10. 結尾呼應文題點明中心
13. 以飽滿的激情描寫了……開頭簡明扼要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內容具體
15. …切合實際蘊含著樸素而深刻的哲理讀來令人精神振奮情緒激昂
16. …特寫鏡頭別開生面情趣盎然全文充滿童心童趣讀來倍感親切
20. 內容緊貼現代生活,新穎別致,把握時代脈搏,盡現時代氣息。
呼喚和平篇四
今天,我偶然看到了一張破舊的黑白老照片。這是1937年8月28日日本侵略者血腥轟炸上海火車南站時,一名美國記者拍下的真實場景。
在這張照片上,遠處是被炸毀的火車站,到處都彌漫著硝煙。近一點兒,天橋搖搖欲墜,橋上的鐵片都砸了下來,橋上只剩下光禿禿的鐵架。周圍的鐵片都倒塌下來,鐵片都掉到了鐵軌上,鐵片堆積成山,下面壓著不計其數的傷者。再近一點兒,就是這張照片的主人公了。這是一個正在放聲大哭的嬰兒,他身上穿的衣服破爛不堪,眼睛緊閉著,無助地坐在鐵軌上。他張大嘴巴,仿佛在呼喊著:爸爸,媽媽,你們在哪兒?他一定十分害怕,面對眼前的一幕,他不敢直視,用手緊緊抱著僅有的一個玩具。
看到這張照片,我仿佛親身來到了1937年8月28日的那個早晨。在火車站里,人們都拿著行李箱,等待上火車逃難。當大家快上火車時,天空中傳來“嗡嗡嗡”的聲音。糟了,日本的飛機來了!人們驚慌失措地跑起來,向火車沖去。可沒走幾步,便聽到“轟隆隆”的聲音,頓時,一枚炸彈從天而降,砸向了站臺。周圍的墻壁立刻倒塌下來,車站燃起了熊熊大火,人們都沒命地跑了起來,擁向出口。這時,又一枚炸彈落在了站臺上,轟的一聲巨響,一下子站臺大塊地凹了下去,整個房頂瞬間塌陷,很多人都被壓在了廢墟下。哭聲、吶喊聲、呻吟聲響成一片。其中一對夫婦帶著一位三歲左右的嬰兒奔跑著,母親將嬰兒緊緊抱在懷里,想保護孩子。可是,又有幾枚炸彈空降下來,落在母親身邊的建筑物上。母親用盡全身力氣把嬰兒推向遠處的鐵軌上,可自己卻被壓在了廢墟底下。
看著這張記錄歷史的照片,我不禁感到憤怒。日本侵略者是那么可惡,侵占我們的家園,蹂躪我們的人民,掠奪我們的財產。僅1937年8月28日一天在上海火車站日本派出8架戰機投下了數十枚炸彈,炸毀了火車站,造成無數的人們死亡!一次又一次的發起攻擊,讓孩子失去父親,讓妻子失去丈夫,讓母親失去孩子。那個孩子本應該在父母的懷里撒嬌,受到父母的悉心照顧。可現在,他卻要面臨數十枚炸彈,面臨那可怕的戰爭,失去父母成為孤兒。
只要停止戰爭,就能讓孩子們歡笑著玩耍,讓每個人快樂地生活著。快行動起來吧,告別戰爭,迎來和平,讓“和平之花”永遠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