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作品的閱讀和研究可以使人們更加全面地了解自己和世界。探索經典作品的總結范文,讓我們更加深入了解其中的思想和人生智慧。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一
【出處】《史記·商鞅列傳》。
【釋義】商鞅為推行新法而取信于民的方法。比喻只有言出必行。
戰國七雄中,秦國在經濟、軍事等各方面都比中原各諸侯國落后。但自從秦孝公即位后,他重用衛國人商鞅變法強國,使秦國一躍成為七國之中最強者。
商鞅在變法前,深知推行新法的困難,為了讓老百姓相信自己,他想出了一條妙計。他命人在京城南門立了一根三米長的木桿,發布公告,誰能把這根木桿扛到北門去,就賞十兩黃金。
這一舉動引來了許多老百姓,他們圍在一起議論紛紛。其中一個人說:“這根木桿誰都扛得動,哪兒用得著十兩黃金呢?這其中一定有問題!”另一個人說:“大概是跟我們開玩笑吧,不會是真的?!眹^的人都認為商鞅的立約不可信,所以無一人去扛木桿。
商鞅見狀,便把賞金加大,說道:“如果有人能把這根木桿扛到北門去,我就賞給他五十兩黃金?!鄙眺钡脑捯粑绰?,百姓又開始嘩然。有人嚷道:“大人真會開玩笑,這么簡單的事,哪會賞那么多黃金呢?”現在,人們反而更加懷疑了,誰也不敢去扛那根木桿。
過了一會兒,人群中走出來一個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說:“我可以把這根木桿扛到北門去。”只見那人蹲下身子,扛起木桿,邁開大步,向北門走去。圍觀的人們也尾隨著他,想看個究竟。那人到達北門后,商鞅立即叫人拿了五十兩黃金,交給了他。老百姓紛紛稱贊商鞅是守信之人。商鞅以信折服了秦國百姓,他制定的新法頒布后,得到順利推行。
商鞅變法重在誠信,所以立木為例取信于萬民,說明了他做事的.決心和勇氣。其實,不只他變法如此,生活中凡是都應以信為重。信用是衡量一個人品格好壞的標準。信守承諾的人,會贏得眾人的信賴。古語有云:“一言既出,駟馬難追?!弊鋈司鸵猿鲋厝缣┥?,不會輕易改變,如果把說出的話當兒戲,說了不做,言出不行,則會失去很多人對自己的信任,自身形象在別人心中也將大打折扣。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二
《后漢書·酷吏傳·董宣》。
本義是強硬的頸項,借喻人性格剛強,不肯低頭屈服。后以“強項令”泛指剛直不阿的官吏。
光武帝建立東漢王朝后,采取休養生息的政策,減輕賦稅,釋放奴婢,減少官差。因此,東漢初年經濟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光武帝懂得打天下要靠武力,治理天下卻需要有效的法令。不過法令只能威懾百姓,卻無法約束達官貴人。光武帝的姐姐湖陽公主倚仗自己的弟弟是皇帝,橫行無忌,她的奴仆也不把法紀放在眼中。
洛陽令董宣是一個耿直的人,他認為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湖陽公主有一個家奴仗勢行兇殺了人,躲在公主府里不出來。董宣不能進公主府去搜查,就天天派人在公主府門口守著,只等家奴出來。
一天,湖陽公主坐著馬車外出,跟隨她的正是那個殺人的家奴。董宣得到了消息,就親自帶衙役趕來,攔住湖陽公主的車。
湖陽公主大怒:“好大膽的洛陽令,竟敢阻攔我的馬車!”
董宣毫不畏懼,當面責備湖陽公主不該放縱家奴犯法殺人。他不管公主阻撓,吩咐衙役把兇手逮起來,當場處決。
湖陽公主十分生氣,馬上趕到宮里,向光武帝哭訴董宣怎樣欺負她。光武帝聽了也十分惱怒,立刻召董宣進宮,吩咐內侍當著湖陽公主的面,責打董宣,想替公主消氣。
董宣說:“先別動手,微臣有話要上奏?!?/p>
光武帝怒氣沖沖地問道:“你還有什么話可說?”
董宣說:“陛下是一個中興的皇帝,應該注重法令。現在陛下讓公主放縱奴仆殺人,還能治理天下嗎?如果微臣因為維護法令而獲罪,懇請以死謝天下!”說罷,他向柱子撞去。光武帝連忙吩咐內侍把他拉住,但董宣已經撞得頭破血流。
光武帝理屈,但是為了顧全湖陽公主的'面子,要董宣向公主磕頭賠禮。董宣寧死不磕,內侍把他的腦袋往地下摁,可是董宣用兩手使勁撐住地,挺著脖子。
內侍回報說:“董宣的脖子太硬,摁不下去?!惫馕涞垡仓缓梅帕怂?。
湖陽公主見光武帝放了董宣,并不服氣,諷刺光武帝沒有權威,光武帝無奈地說:“正因為我做了天子,就不能再像做平民時那樣肆意為之?!?/p>
“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是古代法治思想的精華,沿用至今。董宣敢于挑戰有權勢之人,堅持原則不退讓、寧折不彎的精神值得我們后人尊敬,他無論官品與人品皆屬上乘。每個人都有一個衡量一切的尺度,所以對生活中發生的事情容忍程度不一。作為一個執法者,對自己、對他人都應該嚴格要求;如果是普通人,就要嚴于律己。敢于堅持原則,寧折不彎的堅韌精神,這些都將成為青少年走向成熟、走向成功的條件和原因。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三
有一天,他在自已家的演練場上表演射箭。觀看的人,個個為他鼓掌叫好。這時有個賣油的老頭也來觀看,他放下自已肩上的擔子,站在籬笆墻外邊,斜著眼睛瞅著陳康肅射箭,好長時間不離去??墒钱斔匆婈惪得C射中靶子時,僅僅只是微微地點一下頭,井不覺得有什么很了不起的。
陳康肅想:“每當別人看到我射中靶子時,總是大聲稱贊,連聲叫絕,這個老頭卻只點點頭,真是個糊涂老頭?!?/p>
陳康肅問老頭說:“你在這看了這么久,你也懂得射箭嗎?你看我的射技怎么樣啊?”
賣油老頭扦字胡子,微微一笑,然后慢悠悠地說:“沒什么了不起的,只不過是手熟罷了。”
陳康肅一聽,勃然大怒,大喊起來:“你這個呆老頭,憑什么敢小看我的射技?!?/p>
賣油老頭不氣不惱地說:“我是憑我倒油的技巧了解到這個道理的?!闭f完,老頭從擔子里拿出一只葫蘆放在地上,又從衣袋里掏出一個帶孔的銅錢放在葫蘆嘴上畫,然后用勺子舀油往葫蘆嘴里倒,只見那油順著錢孔里流下去,葫蘆里的油裝滿了,卻一點兒也沒有沾到錢孔上。站在旁邊看熱鬧的人連聲叫絕。賣油老頭站起來微笑著說:“我這也沒什么了不起的,只不過是由于手熟罷了。”
陳康肅看后,笑了。他向賣油老頭承認了剛才的無禮,并道了歉。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四
公元前2,秦始皇東巡到了山東沿海的瑯琊(今諸城東南),齊人徐福與一些人士上書秦始皇,聲稱海中有三座神山,請求秦始皇派童男女和他一起去求長生不老藥。秦始皇聽信了他的話,派數千童男女乘船隨他出航。經過幾年,花去了許多費用,并沒有得到神藥。前2,秦始皇再次巡幸瑯琊時,徐福恐怕受到責備,便編造謊言,說是蓬萊藥由于海中有大鮫魚,受到阻難,一定要派善于使用連弩的射手去才能排除困難。據徐福東渡后出生的伍被和淮南王劉安的對話中透露,這次秦始皇又派徐福率童男女3000人,裝載五谷種子、技藝百工下海。徐福航海到達日本本州和歌山。徐福及其船隊在抵達北九州的大島后,進入瀨戶內海,遠達紀伊半島。至今在和歌山新宮町東南有蓬萊山,還有徐福墓,墓前石碑上刻“秦徐福之墓”五個漢字。
卓文君夜奔司馬相如。
漢朝的大才子司馬相如為景帝時武騎常侍,因不得志,稱病辭職,回到家鄉四川臨邛。有一次,他赴臨邛大富豪卓王孫家宴飲。卓王孫有位離婚女兒,名文后,又名文君。因久仰相如文采,遂從屏風外窺視相如,相如佯作不知,而當受邀撫琴時,便趁機彈了一曲《鳳求凰》,以傳愛慕之情,因相如亦早聞文君芳名。相如、文君傾心相戀,當夜即攜手私奔。相如一貧如洗,文君亦因卓王孫怒其敗壞門風而不分給她一文錢。兩人只好變賣所有東西后回到臨邛開了家小酒鋪。每日,文君當壚賣酒,相如打雜。后來,卓王孫心疼女兒,又為他倆的真情所感動,就送了百萬銀錢和百名仆人給他們。司馬相如有財、有名后,又受皇帝寵幸,便宿娼納妾,竟不理會卓文君。文君因作《白頭吟》以訣別?!鞍}如山上雪,皎如云間月。聞君有兩意,故來相決絕。今日斗酒會,明旦溝水頭。躞蹀御溝上,溝水東西流。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竹竿何裊裊,魚尾何。男兒重意氣,何用錢刀為!”天下的負心郎皆愧之。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五
三潭印月作為西湖勝景的精華,本地居民固然無人不曉,外來游客亦有《不游三潭,枉到西湖》之說。但,《三潭》之《潭》在哪里?早在南宋末年就不大搞得清楚了。
面宋潛說友《咸淳臨安志》對三潭的位置只籠統地說《土人相傳云在湖中》。明田汝成《西湖游鑒志》也僅有《相傳湖中有三潭,深不可測》的記載。因此,有人懷疑《三潭》并非湖中之潭,而只是小瀛注入島上三口放生池,因為,此島的前身乃是后晉天福年間(吳越)所建的水心保寧寺,當時人們多來島上放生。另有一說謂《三譚》即三塔。民說傳說西湖有三處水極深,為水妖所居,故建塔以鎮之。
《三譚》如何《印月》?說法也不同。清代陳璨《三潭印月》詩云:《碧水光澄浸碧天,玲瓏塔底月輪懸》,即《月光映潭,分塔為三,故有三潭印月之目》的傳統說法。清末丁立誠《三潭燈代月》詩中說:《下弦無月悵夜游,塔里明燈火四流。依然幻作三潭月,波綠燈紅斗顏色?!贰队≡隆烦闪擞扇斯ぴ谒腥键c燈燭,燭光從石塔的圓孔中透出,有如許多個小月亮倒映湖面的奇妙景觀。而清初的陸次云卻已在其《湖需雜記》中記載,順治九年(一六五二)春,他與友人在將臺山頂俯瞰西湖夜景,見到月下小瀛洲放生池左側湖面有三大圓暈出現,同和行的一位僧人說這才是《三潭印月》。陸次云因此而悟出《印月》《其似月而非真月》。
現代又有人從光學角度考察分析,說三潭印月三個石塔的位置系古人依據光線反射原理而設計安排。游人站睚小瀛洲我心相印亭外的湖岸邊,將雙眼當成三角架上的測遠鏡,先看居中一塔,視線透過其中孔,但見一片圓圓的水光,再望左右兩塔,也是波光綽影。其原因是三塔的位置和岸上人的立足點連為一線形成兩個全等三角形;立足點正好是三線之交,每個塔上的圓孔在月下猶如印在水面一般,構成天上、湖中數月交輝的畫面。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六
【出處】《史記·周本紀》。
【釋義】古時候,遇到敵情,就在烽火臺上點燃曬士的狼糞,靠“狼煙”傳遞情報。戲:戲要。用烽火臺上的狼煙戲要各地諸侯。比喻人沒有誠信。
周幽王,又叫姬宮涅。他在位時,不理朝政,喜好美色。有個叫褒響的大臣勸說周幽王應該以國家大事為重,周幽王不但不聽,還把褒響關了起來。褒家的人為了把褒響救出來,就在鄉下買了一個非常漂亮的姑娘,起名褒姒,教會她唱歌跳舞,把她打扮起來,獻給周幽王,替褒響贖罪。
周幽王十分寵愛褒姒,可是褒姒自從進宮以后,就沒有笑過一次,整天悶悶不樂。周幽王送她各種珍奇禮物,想盡各種古怪的辦法叫她笑,都沒有成功。于是周幽王說:“有誰能讓王妃娘娘笑一下,就賞他一千兩黃金。”這時虢石父替周幽王想了一個主意。他說:“大王可以跟娘娘上驪山去玩幾天。到了晚上,咱們把烽火點起來,讓附近的諸侯見了趕來,上個大當。娘娘見了許多兵馬撲了個空,肯定會笑的。”周幽王很高興:“好極了,就這么辦吧!”
他們上了驪山,真的把烽火點了起來。各路諸侯誤以為天子蒙難,紛遣軍隊星夜兼程地前往救駕,但到京城后才發現是個惡作劇。褒姒見此情景就真的笑了。京城里外,此時已是兵馬云集,一片混亂,這種狼狽滑稽的場面,被站在高臺上的褒姒看見,禁不住哈哈大笑。幽王心花怒放,以后又數度重復這個荒謬的方法,以致無人再相信狼煙信號的意義。
五年后,酉夷犬戎大舉攻周,周幽王連忙下命把驪山的烽火點起來,但是誰也不愿再上當了。結果周幽王被殺,而褒姒也被搶走了。
】
一個帝王無信,最終導致了國破家亡。對個人來說,誠信同樣重要。良好的信譽能給你的生活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誠實、守信是形成強大親和力的.基礎——誠實守信會使人產生與你交往的愿望,在某種程度上,會消除不利因素帶來的影響,使困境變為坦途。誠信是衡量人品的試金石。誠實守信不僅反映出一個人的品行,而且能讓人建立起對家庭、對社會的強烈的責任感。因此,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把誠信當做自己最好的品牌。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七
投桃報李,投:投入,送給;報:回贈,得到。意思是他送給我桃子,我以李子回贈。比喻友好往來或互相贈送東西,友誼深厚。暗含投入少、回贈多之意。出自《詩經·大雅·抑》。
【典故】。
公元前771年,犬戎殺周幽王,衛武公帶兵勤王。
周平王東遷之后,任命衛武公為周王朝的卿士。當時王室衰微,社會矛盾尖銳。衛武公就寫了一首詩來勸告周王朝的貴族們要修德、守禮。其中第八章說:“辟爾為德,俾臧俾嘉。淑慎爾止,不愆于儀。不僭不賊,鮮不為則。投我以桃,報之以李?!?/p>
意思是說:修明您的德行,使之盡善盡美。好好審視您的`儀態舉止,不失去威儀禮貌。沒有過失也沒有殘害,少有不為人所仿效的。有人贈我桃子,我回送他李子。
后遂以“投桃報李”指禮尚往來,相互贈答。
禮物是傳達感情的橋梁。禮物可表示送禮人特有的心意:或感謝、或祝賀、或尊重、或友情。人情往來中,最好的禮物是那些根據對方興趣愛好選擇的、富有價值而耐人尋味的禮品。所以,我們選擇的禮物必須能夠表達自己的心意,并使受禮者覺得禮物非同尋常,倍感珍貴,以達到增強情誼的目的。
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知“禮”之后,即懂得進退之道、處世之略,使你在人生奮斗的旅途上減少嚴重的傷害,得到較多的幫助,所以說,禮雖不大,用途不小。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八
澤國江山入戰圖,生民何計樂樵蘇。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
傳聞一戰百神愁,兩岸強兵過未休。
誰道滄江總無事,近來長共血爭流。
此詩題作《己亥歲》,題下注:“僖宗廣明元年?!卑础凹汉ァ睘閺V明前一年即乾符六年的干支,詩大約是在廣明元年追憶去年時事而作?!凹汉q”這個醒目的詩題,就點明了詩中所寫的是活生生的社會政治現實。
安史之亂后,戰爭先在河北,后來蔓延入中原。到唐末又發生大規模農民起義,唐王朝進行窮兇極惡的鎮壓,大江以南也都成了戰場。這就是所謂“澤國江山入戰圖”。詩句不直說戰亂殃及江漢流域(澤國),而只說這一片河山都已繪入戰圖,表達委婉曲折,讓讀者通過一幅“戰圖”,想象到兵荒馬亂、鐵和血的現實,這是詩人運用形象思維的一個成功例子。
隨戰亂而來的是生靈涂炭。打柴為“樵”,割草為“蘇”。樵蘇生計本來艱辛,無樂可言。然而,“寧為太平犬,勿為亂世民”,在流離失所、掙扎于生死線上的“生民”心目中,能平平安安打柴割草以度日,也就快樂了。只可惜這種樵蘇之樂,今亦不可復得。用“樂”字反襯“生民”的不堪其苦,耐人尋味。
迸代戰爭以取首級之數計功,戰爭造成了殘酷的殺戮,人民的大量死亡。這是血淋淋的.現實。詩的前兩句雖然筆調輕描淡寫,字里行間卻有斑斑血淚。這就自然逼出后兩句沉痛的呼告。
“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边@里“封侯”之事,是有現實針對性的:乾符六年(即“己亥歲”)鎮海節度使高駢就以在淮南鎮壓黃巢起義軍的“功績”,受到封賞,無非“功在殺人多”而已。令人聞之發指,言之齒冷。無怪詩人閉目搖手道“憑君莫話封侯事”了。一個“憑”字,意在“請”與“求”之間,語調比言“請”更軟,意謂:行行好吧,可別提封侯的話啦。詞苦聲酸,全由此一字推敲得來。
末句更是一篇之警策:“一將功成萬骨枯”。它詞約而義豐。與“可憐白骨攢孤冢,盡為將軍覓戰功”(張《吊萬人?!?之句相比,字數減半而意味倍添。它不僅同樣含有“將軍夸寶劍,功在殺人多”(劉商《行營即事》)的現實內容;還更多一層“士卒涂草莽,將軍空爾為”(李白《戰城南》)的意味,即言將軍封侯是用士卒犧牲的高昂代價換取的。其次,一句之中運用了強烈對比手法:“一”與“萬”、“榮”與“枯”的對照,令人觸目驚心?!肮恰弊謽O形象駭目。這里的對比手法和“骨”字的運用,都很接近“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的驚人之句。它們從不同側面揭示了封建社會歷史的本質,具有很強的典型性。前三句只用意三分,詞氣委婉,而此句十分刻意,擲地有聲,相形之下更覺字字千鈞。
作者簡介。
曹松(828——?),唐代詩人。字夢徵。舒州(今安徽桐城,一今安徽潛山)人。生卒年不詳。早年曾避亂棲居洪都西山,后依建州刺史李頻。李死后,流落江湖,無所遇合。光化四年(901)中進士,年已70余,特授校書郎(秘書省正字)而卒。
曹松為詩,學賈島苦吟?!捌缴遄志洌幌M頭絲”(《崇義里言懷》),是其自我寫照。工五言律詩,煉字琢句,取境幽深,也有點接近賈島,但尚未流于怪僻,而自有一種清苦澹宕的風味。“汲水疑山動,揚帆覺岸行”(《秋日送方干游上元》)、“廢巢侵曉色,荒冢入鋤聲”(《送進士喻坦之游太原》),正代表他的這種詩風。題材狹窄,不外乎嘆老嗟卑,旅思離情,很少接觸社會問題,而《己亥歲二首》中的“憑君莫話封侯事,一將功成萬骨枯”,卻歷來傳誦不衰。
有詩1卷,《唐詩百名家全集》收錄時,編作《曹松詩集》2卷。《全唐詩補編》補詩一首。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九
顧愷之是東晉時期最著名的畫家,他博學多才,為人豪爽大方,又極其幽默,同時又有點癡呆,時人稱之為三絕:畫絕、文絕和癡絕。現存于世的《洛神賦圖》、《女史箴圖》就是顧愷之的傳世名作。
顧愷之曾經跟隨大司馬桓溫做過參軍。
有一天,顧愷之跟著桓溫去江陵視察,當地官員來拜見桓溫,帶來了當地的特產甘蔗?;笢匾娏耸珠_心,說:“這里的甘蔗非常有名,大家都嘗一嘗。”于是,大家都吃起了甘蔗,并且不斷夸贊甘蔗很甜。
唯獨只有顧愷之一人出神地望著江面沒有去拿甘蔗?;笢匾娝錾?,于是就故意挑了一個很長的甘蔗,把甘蔗尖頭給了顧愷之。顧愷之也沒注意,就開始啃了起來?;笢乜吹筋檺鹬某韵?,笑了起來,說:“甘蔗甜嗎?”周圍的人也跟著笑了起來,說:“我們的甘蔗可甜了,不知道顧參軍的甘蔗如何?”
這時,顧愷之才回過神來,看到自己吃的是一根甘蔗的尖頭,才知道他們為什么要嘲笑自己。他順手舉起甘蔗,說:“你們根本不懂得如何吃甘蔗,吃甘蔗可是有很大的講究的?!贝蠹铱此@么認真回答,笑著說:“那你說怎么個講究法?”顧愷之說:“你們一開始就吃這么甜的部分,后來就越吃越不甜,最后就反胃了。而我從尖子開始吃起,到最后越來越甜,這就叫做‘漸入佳境’?!?/p>
后人常用“顧愷之吃甘蔗”形容先苦后甜、從壞到好的過程。
小編解讀。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十
【出處】《唐國史補·李白脫靴事》。
【釋義】力士指的是高力士。形容文人任性飲酒,不畏權貴,不受拘束。
唐玄宗天寶初年,李白因詩寫得出色,被著名詩人賀知章推薦給唐玄宗。唐玄宗很快在金鑾殿召見了李白。唐玄宗對李白很欣賞,就封他為供奉翰林,要他在宮在寫詩作文。過了一段時間,李白既不見皇帝找他商量國家大事,有沒有分派給他什么重要公務,卻常常讓他陪皇帝和貴妃游山玩水,寫“宮中行樂詞”。這和李白治國安邦的志向相差太遠,因此他常常在苦悶中借酒澆愁。
有一天,皇帝又召見李白,請他起草一份很重要的詔書。恰巧李白剛剛喝完酒,東倒西歪地走到大殿上。他瞇著眼往四周看了看,看見站在皇帝身邊的一個太監正在很不友好地盯著他。這個太監叫高力士,是唐玄宗最寵信的太監,權力很大,皇太子叫他“阿哥”,王公大臣們稱他“阿爹”,四方的奏事都要經過他的手,文武百官沒有一個不巴結他的。李白其實早就看不慣高力士的所作所為了,于是趁著這天的酒性對皇帝說:“皇上,我有個小小的請求,不知您準不準?”皇上因為急著要李白寫詔書,便著急地說:“你有什么要求,盡管講?!崩畎渍f:“我剛喝了點酒,因此無法像平常那樣很恭敬地寫文章。請皇上準許我穿戴隨便一點,這樣我才能把這篇詔書寫得符合您的要求。”皇上想了想,摸著胡子說:“既然這樣,我就準許你隨便一點吧。”于是,李白伸了個懶腰說:“我穿的鞋太緊了,要換一雙松一點的便鞋?!被实郾懔⒓唇腥私o他取雙便鞋來換。李白趁機向站在一旁的高力士把腳一伸:“給我把鞋脫了!”高力士看看伸在他面前的腳,又看看玄宗毫無表示,只好順從地給李白脫下靴子。
這一次,李白可給那些受高力士欺負的人出了口氣,但高力士平時作威作福搞慣了,從來沒有受過這樣的侮辱,這件事使他很憤怒,于是他就經常在唐玄宗面前說李白的壞話。唐玄宗對李白漸漸冷淡下來。李白在這樣的環境里再也待不下去了,只得離開長安,再次到外地游歷。
李白的一生,懷抱治國的遠大理想,但抱負始終未能實現。這個典故充分顯示了他不畏權貴,堅持自我本色的`偉大人格。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詩句,更把詩人的一身傲骨展露無遺。孟子曾說:“富貴不能婬,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泵總€人都應該堅決捍衛自己的尊嚴,不能為了所謂的榮華富貴而趨炎附勢,媚勢取寵,犧牲人格和尊嚴而求取的富貴是永遠為人所不齒的。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十一
釋義:名字落在榜末孫山的后面。指考試或選拔沒有錄取。
用法:作謂語、定語、補語;指落選。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一敗涂地。
相反詞:名列前茅。
同韻詞:先我著鞭、缺吃少穿、瀝膽披肝、春滿人間、陳舊不堪、鵬摶九天、窺見一斑、甕盡杯干、粲然可觀、瀝血披肝、......
謎語:寫中文。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十二
《史記·封禪書》:“于是作建章宮,度為千門萬戶。前殿度高未央,其東則鳳闕,高二十余丈?!碧啤ざ鸥Α兑埂吩姡骸安介芤姓炭磁6?,銀漢遙應接鳳城。”趙注:“秦穆公女吹簫,鳳降其城,因號丹鳳城,其后,言京城曰鳳城。”
傳說秦穆公女弄玉吹簫,有鳳凰降臨,于是稱其城為丹鳳城。漢代皇宮內又有樓名鳳闕,后來便把京城稱作“鳳城”,把皇宮稱作“鳳闕”。參見“弄玉吹簫”。
【鳳城】唐·劉禹錫:“鏗鏘楫讓秋光里,觀者如云出鳳城?!彼巍埦靶蓿骸罢屡_系馬,灞水維舟,誰念鳳城人遠?!彼巍り懹危骸傍P城書到錦江邊,故里歸期愈渺然?!泵鳌り愖育垼骸爸行俏逡够佚堮S,麗日千門對鳳城?!?/p>
【鳳闕】唐·李白:“冠劍朝鳳闕,樓船待龍池。”
【丹鳳城】唐·沈佺期:“白狼河北音書斷,丹鳳城南秋夜長。”
【鳳凰城】唐·李嶷:“朝游茂陵道,夜宿鳳凰城?!碧啤ざ鸥Γ骸坝蓙眭⑹?,不滿鳳凰城。”
【丹鳳朱城】唐·駱賓王:“丹鳳朱城白日暮,青牛紺潞斐徑取”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十三
原句為“敢在下風”?!蹲髠鳌べ夜迥辍分杏涊d,春秋時期,晉獻公死后,秦穆公將晉公子夷吾送回國做了國君,即晉惠公。晉惠公以前曾答應過秦穆公,要把黃河環曲南面的五座城池送給秦國。
但晉惠公執政后卻沒有遵守諾言。晉國發生饑荒時,秦穆公曾送糧食給晉國,可后來秦國發生饑荒時,晉惠公卻關閉了兩國的糧食貿易市場。
秦穆公決定攻打晉國,面對強大的秦軍,剛愎自用的晉惠公反而主動下戰書。開戰之時,本就對這場自取滅亡之戰極度不滿的晉國大臣們不但袖手旁觀,而后又處處解救秦穆公于危難之時,直到秦軍俘虜了晉惠公。獲勝的秦穆公表示不殺晉侯。晉國大臣們紛紛叩頭下拜說:“賢君腳踏后土,頭頂皇天,皇天后土都聽到你的話,我們也敢于在下風頭證實聽到你在上風頭的講話呀?!薄案以谙嘛L”日后便演變為“甘拜下風”。
《拾遺記》中記載,姜太公隱居時,家境窘困。妻子馬氏不愿與他共同生活,任憑姜太公如何挽留卻兀自離去。
后來,姜太后在周文王的重用下,聯合各路諸侯攻滅商朝,建起了西周王朝,馬氏見其登臨高位執掌重權,請求重新恢復夫妻關系。
姜太公令人將壺中水全部倒在地下,而后讓馬氏收起,馬氏急忙趴地取水卻只能收到星點泥漿,姜太公此時冷冷說道:“你已離我而去就不能復合,好比這倒在地上的水再難收回。”《漢書·朱買臣傳》也記載了朱買臣與其妻的類似故事。
語出《東漢·晁錯傳》。劉啟繼位稱作漢景帝后,經常聽從“智囊”晁錯的意見。晁錯主張中央集權,鞏固邊防,重農粟的政策,并在一篇奏章中具體提出鼓勵將士保衛邊疆,能打勝仗或堅守不退的就升級,攻破敵人城池或陣地的就獎賞,這樣才能使將士們“冒著敵人的利箭和石炮,甘愿奔向滾湯烈火,奮不顧身去拼命”。原句中的“赴湯火”日后漸擴充、演化為“赴湯蹈火”。
《莊子·逍遙游》中引用《齊諧》的記述:“鵬遷往南海時,水花被激起三千里高,它的翅膀拍打著颶風上升到九萬里高,它的背如同泰山般大,兩翅如同懸掛在天邊的云彩,背負青天乘著六月大風飛向南海?!鼻f子通過這般描述,主要表現無往而不利的精神境界。
《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記載,趙國大將趙奢原本是個收稅小官,某次他來到平原君趙勝家收取田稅,管家仗勢欺人,拒付稅款,趙奢依照法令殺掉了他。
趙勝聞后怒氣沖天,定要其以命償命,趙奢找上門誠懇地說道:“您是趙國棟梁之材,是受朝廷重用的大官,應該遵守國家法令,以昭示天下百姓,而現在您的管家卻倚仗權勢公然違反國家法令。
如果百姓都拒不付稅,那么天下還會太平嗎?國家還會富強嗎?到那時候,您還會有現在這樣顯赫的地位?若是您能奉公守法,百姓定會以此為榜樣,那樣天下就會穩定,國家就會富強,您怎么能輕視呢?”趙勝聽后慚愧萬分,當場拜服。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十四
魯國之法,魯人為人臣妾於諸侯,有能贖之者,取金于府。子貢贖魯人于諸侯而讓其金。孔子曰:“賜失之矣!夫圣人之舉事,可以移風易俗,而教導可施于百姓,非獨適己之行也。今魯國富者寡而貧者多,取其金則無損于行,不取其金,則不復贖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喜曰:“魯人必多拯溺者矣。”
翻譯。
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只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復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金錢(的補償和獎勵)。(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不(向國家)領取金錢。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圣人做的事,可用來改變民風世俗,教導可以傳授給百姓,不僅僅是有利于自己的行為?,F在魯國富的人少窮人多,(向國家)領取補償金,(對你)沒有任何損失;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p>
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鬃痈吲d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于救落水者了。”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十五
有三種說法。一說是元代蒙古人有個習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二是蒙古族好騎手遇到烈性馬便拍拍馬屁股,使馬感到舒服,隨即乘勢躍身上馬,縱馬而去。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贊一番。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十六
指公元前206年,于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今陜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新豐鎮鴻門堡村)舉行的一次宴會,參與者包括當時兩支抗秦軍的領袖項羽及劉邦。項羽在宴會上欲殺劉邦,但劉邦成功逃遁而去。這次宴會在秦末農民戰爭及楚漢戰爭皆發生重要影響,被后人常用“鴻門宴”一詞比喻不懷好意的`宴會。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十七
貂蟬是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三國演義》說她善歌舞,色伎俱佳。又形容她的容貌舞姿:“紅牙摧拍燕飛忙,一片行云到畫堂。眉黛促成游子恨,臉容初斷故人腸。榆錢不買千金笑,柳帶何須百寶妝。舞罷隔簾偷目送,不知誰是楚襄王。”貂蟬的美,素有“閉月”之稱;她的膽識,如《三國演義》所載,也絕不亞于昭君、西施。只是歷史上的貂蟬,是否真如羅貫中所描繪的?史籍沒有明確記載,因此這位傾倒眾多英雄豪杰的美人的真實身份,至今尚無定論。
由于三國故事家喻戶曉,故貂蟬是王允家中的歌妓這一說法流傳最廣。
王允是漢獻帝時的司徒,因不滿于太師董卓的跋扈,一心想除之,但苦無良策,終日茶飯無心。他視為親女兒的歌妓貂蟬窺知情由,表示“如有用妾之處,萬死不辭”。于是王亢精心設計了個“連環美人計”,先將貂蟬許給董卓義子呂布,未及迎娶又獻于太師董卓,挑起董、呂兩人的矛盾。貂蟬對王允的意圖心領神會,一會兒在呂布面前扮成早已以心相許,卻被董卓霸占的癡情人,一會兒又在董卓面前裝作受呂布調戲的.無辜者,使董、呂彼此恨之人骨,終于反目成仇,最后呂布殺董卓,夷其三族。貂蟬的出色表演,使王允的計劃實施得天衣無縫,順利地鏟除了當時朝中一大禍害,后人嘆日:“司徒妙算托紅裙,不用于戈不用兵。三戰虎牢徒費力,凱歌卻奏鳳儀亭?!?/p>
另有“董卓婢女”一說。
據《后漢書·呂布傳》載,董卓任呂布為騎都尉,甚愛信之,兩人誓為父子。有一次,呂布因小事不如董卓之意,董卓大怒之下持戟向呂布擲去,幸虧呂布手腳輕健方得避開,從此昂布對董卓暗懷怨憤。后董卓派呂布守中*(宮中的小門),這是對他的信任,呂布卻趁機與侍婢私通,兩情相許,又惟恐董卓識破,由此生出許多矛盾。由于這段記載與三國故事中貂蟬約呂布在鳳儀亭相會,董卓明畫如刺呂布的情節相合,人們認為使董、呂反目的貂蟬,實際上是董卓的婢女。
還有人認為,貂蟬是呂布部將秦宜祿之妻。
(三國志·關羽傳)注引《蜀記》曰,曹操與劉備圍呂布于下邳,關羽向曹操請求說,呂布派部將秦宜祿外出求救,城破之后,請把秦之妻賜我為妻。曹操答允了。后關羽又多次提及此事,使曹操產生好奇心:那秦宜祿之妻是否乃絕色之人?于是,在城破之日派人先將秦妻送入自己營帳,隨后便“自留之”,關羽因此“心不自安”。元代雜劇就在此基礎上附會出一個《關公月下斬貂蟬》的故事來,說曹操欲以美色迷惑關羽,使其為自己效力,遣貂蟬前往引誘。貂蟬使出千種柔情,百般挑逗,關羽不為所動,最后殺死貂蟬,以示心跡。這里,貂蟬與秦宜祿之妻便合二為一了。
此外,徽劇、川劇、紹劇、京劇都有《斬貂》劇目,寫呂布在白門樓殞命后,其愛妾貂蟬為張飛所獲,送至關羽處。關羽甚愛憐之,但念及古今英雄豪杰往往以迷戀女色而身敗名裂,便逼令貂蟬自刎。因而,又有“貂蟬為呂布之妻說”。如果貂蟬成為呂布妻(或妾),是在呂布殺董卓之后,那么此說與一、二說不矛盾,有人據此認為此說不能自成一說。
總之,貂蟬的故事,或出于小說,或出于戲劇,文人的渲染與演繹使她越來越不可捉摸。由于這些故事或多或少與史實有關,真真假假,更為難辨,以致歷史上的貂蟬究竟是怎樣一個人,就成為難解的懸案了。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十八
唐德宗貞元八年(729)會試,當時天下名士韓俞、李觀、李絳、崔群、王涯、馮宿、瘐承宣、歐陽詹等二十三人同登進士第,得人才之盛。于是時人稱為龍虎榜。后凡會試中選者亦被呼為登龍虎榜。在北宋孫僅舉進士第一,王禹偁以詩賀之,曰:“粉壁乍懸龍虎榜,錦標終屬鹡鸰原?!饼埢褚喾Q虎榜(但清代以后,虎榜專指武科),元方回《石峽書院賦》:“領袖者誰?予同姓兮,又同登于虎榜”;薩都刺《及第謝恩崇天門》“虎榜姓名書敕紙”,均用此典。(典見《新唐書?歐陽詹傳》)。
高考經典的歷史典故范文(19篇)篇十九
沒有哪個地方沒有乞丐,有乞丐就有丐幫,有丐幫自然就有丐頭。一般來說,丐頭也就一個。
四十年代的古城湘潭,當然也有丐幫,但卻有三個丐頭,而且都姓劉,他們的名字呢,誰也不知道,習慣的稱呼是:胖子大劉、酒鬼二劉、快嘴三劉。這三個人平起平坐,誰也不壓誰一頭。
他們住在城南郊外的云湖邊,不是正正規規的房屋,是一座敗落了的城隍廟,很大,前后兩進。前面一進是個神殿,神座上的城隍老爺早就坍塌了,只剩下半截身子,神案上香爐燭臺之類祭器早已不存在,而且神案斷了一只腳,站立得很勉強。神殿兩邊是廂房,一邊三間,左邊的三間,分住著大劉、二劉和三劉;右邊的三間呢,用作倉庫,放著各種各樣的雜物,有吃的,有穿的,也有用的。后面一進呢,是三間土墻茅草房子,用作廚房和住房,住的是幾個小乞丐,負責為丐頭做飯和巡防傳信,他們沒有緊要事,輕易不到神殿里來。
山神廟位于云湖北面的一個山坡上,相距也就一箭之地。站在廟門前,這一大片湖水可以盡收眼底。
附近的菜農果農,常??匆娺@三個丐頭,悠閑地站在廟前的臺階上,欣欣然地作眼目之游,這哪里是像乞丐,簡直就是神仙了!
春天來了,湖畔的楊柳,織出重重疊疊的珠簾翠幕,在風中輕輕晃動,沿湖瘋長著蘆草、蔞蒿、馬欄頭之類的植物,散發出清醇的香氣。到了夏天,湖里拱出一團團一塊塊的碧綠,襯著粉紅的荷花和細碎的白菱角花,好看極了;三五成群的野鴨子嘎嘎地叫著,偶爾還有一兩對鴛鴦繾綣地戲水。秋色深時,蘆花白似雪,蘆絨在秋風的撩撥下,漫天飛起,柔若無骨。冬天好看的是雪景,湖上結著薄冰,抹去了那一片湛藍,天地一白。
大劉說:“清風明月不需一文錢買,好地方?!?/p>
二劉端著一把小酒壺,醉醺醺地說:“好就好在自由自在,強似那大宅院里的生活。”
三劉一笑:“這一生就交付在這里,不冤?!?/p>
這云湖不但可以供人看,還可以打魚、采蓮蓬、摘菱角、割蘆葦,養活不少人。但他們早已立下規矩:凡丐幫的人,不得與人爭利,下湖去做這些營生。
二
這三個丐頭,雖然不排座次,但就職責范圍來說,胖子大劉統管全局,老謀深算地運籌帷幄,既心細如縷,又膽大包天。特別是一些經濟上的籌措,令二劉、三劉佩服極了。
大劉成了事實上的大當家。
每年西瓜快熟的時候,大劉立即去了云湖邊的農家,給他們一個公道的價格,先下一筆定金,把所有的瓜地都包下來。城里的水果行,誰敢與丐幫作對呢?到摘瓜時,只能到丐幫手里去買西瓜了。交易就在瓜地里進行,轉眼之間就賺了一大把錢。酒鬼二劉醉紅著一塊臉,把算盤珠子撥得叭啦叭啦響,像放爆竹一樣,絲毫不亂。
還有幾個重要節令,大劉也是要認真對待的。小年前從書坊批發來不少財神像,還讓二劉趁醉寫一些大“?!弊?,讓各路乞丐到一些小康和富庶人家去分送,這些人家自然是要“打發”些錢物的。端午節前夕則遣人到這些人家去送“天中五瑞”——菖蒲、艾葉、石榴花、蒜頭、龍船花,都是些去疫鎮邪的東西,主家豈敢輕慢,很爽快地會表示一些“意思”。
丐幫要這些錢做什么呢?以備急時之需。到了三九隆冬,或者大災之年,連乞討都無門時,拿出來濟饑賑寒,讓部下不致凍死餓死。
大劉四十多歲,中等個子,他面白無須,兩只眼睛特大特亮,舉止穩重,不怎么愛說話,與人交接,張弛有度,喜怒不形于色。他愛唱幾句京戲,特別是京戲中的花臉戲,比如《坐寨盜馬》中竇爾敦的“將酒宴擺至在聚義廳上”一段,唱起來最有英雄氣慨。沒事時,他喜歡手敲板眼,消消停停地唱,嗓子渾厚沉宏,有點金少山的味道。
二劉與大劉打隔壁,聲音穿墻壁而來,一到佳妙處,他呷一大口酒,點點頭,再點點頭。
三劉則是遏云繞梁地喊道:“好!好!”
三個人中年齡最大的,是酒鬼二劉,五十歲了。身子瘦長瘦長,臉也瘦長如刀。一年到頭,臉總是醉紅醉紅的,衣服上、被褥上到處都是濃濃的酒氣。走起路來,步子歪歪斜斜,如風中柳、波上葦。他的臥室里,除一床一桌一椅之外,好幾十壇酒挨墻堆碼,就像一個酒庫。他的酒,不是乞討來的,也不會挪用公賬上的.錢去買,隔上一段日子,自會有人肩挑車載地送來,分文不取,放下酒就走了,怪事!
除了好酒之外,他還喜歡趁著酒興寫一寫毛筆字,用大斗筆寫,習的是顏體,莊重端方,筆畫間沒有一點醉意,只是比顏體多了一點秀逸。內行說他的字,是顏體的內質,但已經“跳”出來了,有了自己的面目,這很不容易。
有一年,山神廟門口,忽然停了一輛烏黑發亮的小轎車,據說是接二劉回很遠的老家去參加侄女的婚禮。人們這才知道,二劉是大宅院里的角色,有錢又有勢。他怎么要混跡于丐幫呢?這是個猜不透的謎。十天之后,小轎車又把二劉送了回來,醉態可掬,與他同車到達的還有幾壇好酒和許多好吃的東西。當然還有錢,一小提箱的銀洋。
他對大劉說:“錢,我入到公賬上了!”
大劉一笑:“自個兒拿錢來當乞丐,世上少有!”
最年輕的是快嘴三劉,三十來歲,骨骼清俊,臉色白皙,還戴著一副金絲眼鏡。他喜歡著中山裝,穿黑皮鞋,很像一個中學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