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習俗,充滿了濃厚的民俗文化氛圍。小編收集了一些有關春節慶祝活動的總結,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有趣的回憶和思考。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一
我過春節,回了老家。
家玩,媽媽在旁邊說:可以。下午,中午我吃完飯就去了小姨家玩到下午吃晚飯的時間還不回,哈哈!
過了幾天吃團圓飯了,那時是鞭炮震天,沒有一刻,不放鞭,直到晚上12點還有人放鞭,又過了3天我該回去了,這一次回去折騰了7個小時,是別人用車帶我們回家,折騰了7個小時,回到家里,還是家里舒服!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二
“咻!霹靂啪啦!”是什么聲音啊?哦,原來是家里在放煙花啊!我們每年回老家團圓都放煙花:什么“一根槍”、“金玉滿堂”、“美猴王”……數不勝數,“玩不勝玩”。爸爸慢慢走向一盒煙花,手里拿著一根香。“咝……”“快跑!”爸爸說。“咻!”煙花像迫擊炮一樣飛上了天空,爆炸時,又像刀刃一樣劃破了黑夜的天空。美麗極啦!
我最難忘的就是團圓飯了!有燒鴨、叉燒、牛肉、麻婆豆腐……美食琳瑯滿目,真是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邊上的兩條小狗用眼睛直勾勾地看著我們,好像在說:“我也要吃,我的肚子都在唱‘空城計’了”。于是,我加了一塊東坡肉丟向它們。這兩條小狗為了吃這香氣濃濃的東坡肉,還展開了一場戰爭。小一點的'狗先用爪子摸了兩下,又慢慢地把頭靠近這塊肉,發現沒事,于是他迅速叼起這塊東坡肉。說時遲,那時快,小狗剛叼住那塊肉時,臉就被大狗那“溫暖”的手扇了一下,肉又飛了出去。大狗和小狗奔向那塊肉,最后,肉被小狗給叼走了。小狗還沒有把肉吃下去,大狗迅速沖過來,用爪子抓小狗,把它身上都抓出血了,可是小狗還在吃肉,真是人為財死,狗為食亡啊!
老家的春節很熱鬧,是我喜歡的春節!
文檔為doc格式。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三
老家的春節媽媽跟我說:每逢佳節倍思親。
我于是問媽媽:“這是什么意思呀?”媽媽對我說:“就是每次過節過年的時候就會更加的想念遠方的親人。”哦,我明白了,那我會更加想念他們的,我愛他們!
過年初二的時候,媽媽開車載著我回老家蘭田——我的外婆家,媽媽還說:因為我南寧的小阿公和小阿婆全家都要回來,我開心極了,因為我又可以見到最喜歡我的小阿公他們了。我最喜歡去我外婆家了,我也好久沒見到外婆了,好想念她老人家。還有可以見到我的兩個弟弟(大的2歲多,小的還不到1歲),這次回老家一定會很開心的。我好想快點到哦!終于到外婆家了,我老遠就開始叫著阿婆了,那么大的聲音阿婆早就聽到了,跑出來大聲喊我。我一路小跑到阿婆身邊,摟著阿婆親了一口。
走進家門,看到家里熱鬧極了,所有人都在,大家都叫著我,我也很有禮貌的回叫他們。呵呵,其實我早就注意到桌子上的東西了,桌子上擺滿了水果、有巧克力,還有各式各樣的糖,以及瓜子和花生等,應有盡有。看得我直流口水,媽媽看到我這樣,一個勁的笑。反正我最喜歡這樣了,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媽媽雖然有跟我講過,不能一個勁的吃零食哦,但是這時我早就忘了,什么也顧不上了。阿婆這時就會什么都拿給我吃,我開心極了。讓我更開心事就是阿婆給我一個大利是,接著小阿公,小阿婆、小姨、舅舅他們全都給了我一個大利是。我手上拿了一大沓,我全都交給媽媽了,并對媽媽說:“媽媽,你幫我放好哦,回家后幫我存起來好嗎?看看我有多少錢了。”大家都大笑起來,都說我懂事了。
我手拿吃的,口袋也裝滿了,趕緊跑去找我的弟弟玩去了。
媽媽來叫我吃飯了,我拉著弟弟,跟著媽媽回家吃飯。老家過年吃飯前都是要先燒香,供飯菜的,然后舅舅點著鞭炮,噼里啪啦的好響。“哇噻!媽媽,怎么這么多菜呀”我看著桌上的菜大叫。只見桌上擺得滿滿的,首先是老家最好吃的臘肉、香腸、有阿婆做的肉圓子、有雞有鴨,還有魚。哦!太多了,我都數不過來了。阿婆幫我夾了滿滿的一碗菜,吃得我肚子鼓鼓的。大家有說有笑的一邊吃一邊聊,男的還喝著酒呢,大家開心的吃著。
在老家呆了一個禮拜,小阿公幫我買了好多的煙花,我和弟弟他們每天晚上都放煙花,沖上天然后散開像一朵花似的,好看極了!
我好喜歡回老家過春節,我跟媽媽說:“媽媽,每次放假你就帶我回老家過年好嗎?”媽媽笑著說:“好!”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四
我的老家在湖南瀏陽,那兒可是一個有名的煙花盛產地呢!外婆曾經跟我說過:“瀏陽花炮響天下,天下花炮數瀏陽!”
每次過年回去,一進門,我的堂弟果果就會撲過來,激動地說:“豆豆姐姐,終于見到你啦!走,我們去對面小區找小姑姑和典典姐姐吧!”每逢這個時候,外公就會塞給我們一大堆踩炮,叫我們帶去玩。
一到小區,我們就和表姐(典典)找到一塊空曠的水泥地,玩起踩來。“豆豆姐姐,你看我扔的多遠!”“這算什么?我還會‘天女撒花’呢!”“唉!怎么弄的?”“哈哈!果果,不是這樣!把一包拆了,然后幾個踩炮一起扔!”我和果果邊玩邊說,逗得一邊的表姐哈哈大笑起來。正當我們玩得不亦樂乎時,小姑姑從樓上陽臺探出頭,朝我們喊:“典典,豆豆,果果,上來吃飯了!吃完飯還有煙花玩!”我們一聽,三步并作兩步上了樓。
一進門,我就看見親戚們已經坐在飯桌邊等我們了!小姑姑、大姑姑、帥帥哥哥、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弟弟、外公外婆、大姑父……好多好多呀!三下五除二扒完飯,我們小孩子到客廳看書、玩游戲,大人們則坐在飯桌前喝酒、聊天。
夜幕剛剛降臨,小孩子們就纏著大人說要玩煙花,如果哪個大人肯陪我們去玩花炮,我們就會高興的一蹦三尺高,棉襖都來不及穿就沖了出去。記得有一次,我看著滿箱花花綠綠的煙花,不知點哪個好。突然,背后傳來“轟”的一聲,把我嚇了一大跳!我轉身一看,發現是表姐點了一個“海綿寶寶”!那煙花還真不錯呢!黃的火花里夾雜著紅的、綠的、白的火花,美輪美奐!玩了好久,我們又重新上樓,與親戚們一起觀看春節聯歡晚會。
這就是我,什么時候你也來玩呢?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五
春節,是最熱鬧的節日,也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每年春節,我們都是在爸爸的家鄉過的,那是離成都很遠的一個美麗小城。在爸爸家鄉過春節,跟成都過春節有著不一樣的熱鬧。
我最喜歡大年三十和爺爺一起貼對聯,還有那些美麗的代表福氣安康的窗花紙。我們用對聯和窗花把家打扮得紅紅火火、漂漂亮亮的!
到了晚上,大人們讓我們小孩歡鬧到大年初一的零時,給我們“壓歲錢”,叫我們好好學習,健康成長!我和哥哥、家人一起放鞭炮、煙花,為大年三十的夜空增添一份美麗!
每年初一,爸爸媽媽都要帶著我到鄉下去拜年。今年我們去叔叔家,碰上了叔叔家的妹妹,與我同年生,叫“妮妮”,也上小學一年級。剛開始的時候,我覺得妮妮是個農村孩子,沒什么本事,所以不喜歡跟她玩。爸爸見了,就把我們叫到一起,讓我們來一場數學競賽。我覺得自己數學很棒,肯定能贏,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沒想到通過比賽我才發現,我竟比不過妮妮!我心里難過極了,便一個人悶悶不樂地跑到一邊玩去了。爸爸走過來跟我講:“妮妮每天都要走很遠的山路去上學,她很珍惜上課的每分鐘,學習非常認真,所以成績也就非常棒!她每天回家都要幫爸爸媽媽干活,干完了活才抓緊時間做作業……”聽了爸爸的話,我感到很羞愧,覺得自己不應該小看妮妮這個農村小女孩,反而應該向她學習。于是,我跑過去告訴妮妮我愿意和她做朋友,還邀請她到我家來做客。
從此,我和妮妮成了好朋友。過完春節,我回到家以后,還跟妮妮通過幾次電話呢。我真想帶妮妮參觀我們的學校,真想和她一起坐在我們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一同學習。我盼著明年的春節再回老家去,再和妮妮來一場比賽!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六
放寒假了,我們全家每年都回安徽老家過春節。
回想起老家的春節,對我的印象是那么深刻,可以說每年春節都使我全身心的沉浸在一片歡樂、愉快、熱鬧的海洋中。我們家有句俗語說:小孩盼過年,大人盼插田。我也盼呀盼、等呀等,終于等到了過年的這一天。
一大早,大人們便忙活起來。有的洗菜、有的做飯、有的準備飯碗、有的打掃衛生、有的貼對聯......
到了中午一兩點,我就看見爸爸拿著香、紙去墳山上祭祖,爺爺拿著一只豬頭去土地廟拜供。
到了五點多的時候,整個村里鞭炮聲,震耳欲聾。這時我家的年飯也準備的差不多了,爺爺早給供桌上擺滿了供品。有豬頭、魚、雞、水果等。這表示對祖宗爺的一種拜供。
爸爸放了許多鞭炮。這是我們家的一種習俗,在吃年飯前,必須放一些鞭炮。
放完鞭炮,我把大門關上,這又意味著,我們要開始吃團圓飯了。如有客人來,只能從后門進、出。
年飯開始了,我們一家子圍在桌子旁,吃著豐富的年飯,有蝦、魚、鴨、雞都上來了。這時,爸爸對我說:“我們做飯也是有講究的。要吃年糕,表示步步高升;要吃鲇魚,表示年年有余;米飯也要吃一半留一半,表示來年有個好收成。”我聽了,點了點頭。我們吃飯時有說有笑,舉杯歡慶,相互祝福。我家鄉的年夜飯,吃得越久越好,所以,我們吃飯,要用三、四個小時。
七、八點時,我們出去拜年、串門。我向每家每戶、每一個人都遞上了一份真誠的祝福。當然,我也得到了許多糖。真令我開心極了!
哇!轉眼間就是凌晨一點了!鞭炮又一次響起。這聲音震耳欲聾,整個村子頓時成了歡樂的海洋。這也意味著新的'幸福的一天,新的快樂而又美滿的一年開始了!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七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根據寫作時限的不同可以分為限時作文和非限時作文。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老家的春節作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的老家在膠東金城招遠,那里過春節特別有意思,下面就請我來介紹一下我老家的春節吧。
和北方別的地方一樣,老家在臘八這天是非常冷的`,家里的雪非常厚,晚飯前,我和家鄉一些小孩玩打雪仗,不過我往往被他們的雪球砸到也許是因為他們經常玩打雪仗吧。
臘八節吃晚飯時,有一樣東西是必須要喝的,那就是臘八粥,還有一件事是必須要做的,那就是泡臘八蒜,以備過年吃餃子用。
到了準備過年時,家長們一般都會滿足于我們,給我們買零食吃,不過大人們也比較忙亂,那就是做大棗餑餑,炸面魚。一部分晚上吃,一部分存放起來,以備過年用。
到了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放鞭炮,不過放的不太厲害,到了八點種,吃完團圓飯,一家人圍在電視機前看春晚,其樂融融,十二點以后,鞭炮就噼里啪啦響了起來,場面甚是壯觀。
正月初一,家長帶著孩子,出來拜年,遇到認識的人,說一聲過年好,互相祝福,小孩子們高興,因為可以向長輩們要壓歲錢。拜過年后,人們就自由了,小孩子到街上玩,即使不到街上玩,也能在家里有聲有色地玩。上了一年的班,大人們也比較自由。想干什么干什么。
到了正月初二,大人們帶著孩子去探親,孩子們向親戚要壓歲錢,互相拜年,互相祝福,一直到初六。
到了初八,孩子們該去上學的上學,大人們該去上班的上班,春節就這樣過去了。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八
今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回老家過年。我媽媽家里人可真多,光親戚家都要走好幾天呢。
轉眼年三十到了,他們這里有個風俗習慣。就是每年的這一天都要給去世的人點燈,以告忌他們的再天之靈。一大早,我們就準備了許多東西,有蠟燭、紙錢、燈籠,鞭炮等等。
一路上,只見車水馬龍。到處都是往山上趕的人群,真是熱鬧極了!我們走走停停。好不容易到了山上,只見人山人海,我們走到了外公的墓前,先點了一串鞭炮,爸爸說這是叫逝去的人來收錢,告訴他們后人來祭奠他們了。然后點上香插在他們的墓前,雙手合十,祈禱他們的.再天之靈安息。保佑后人身體健康。爸爸說,只要心誠,愿望就一定能實現!
做完這一切,爸爸開始點燈了,只見他小心翼翼地把燈籠掛在外公墓前,然后點上蠟燭,轉眼間,火紅的燈格外明亮,就好像外公在對我笑。
下山后,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但愿逝去的人走好,活著的人平安!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九
我的家鄉在東北。每逢春節,我與爸爸媽媽都回去過春節。
大年三十的早晨,全家人早早地忙碌起來。哥哥們放鞭炮,大人們在廚房忙著準備各種食物,我與姐姐忙著貼對聯、貼福字、掛吊錢,把整個家裝扮得漂漂亮亮。
中午了,餐桌上擺滿了美味佳肴,全家人圍坐在一起,舉杯同慶,祝福語塞得滿耳。幸福、快樂、祥和的氣氛充滿了整個家。一個下午就在大家的閑聊中度過了。
零點的鐘聲就要敲響了!大家屏住呼吸,仰頭等著第一聲炮聲的沖天響,終于,哥哥點燃了第一個煙花,大家一起歡呼雀躍:過年了!過年了!
我喜歡春節,喜歡那歡樂的氣氛,喜歡那熱鬧的場面。更喜歡在家鄉過春節。
春節是中國重大的傳統節日。每逢春節來臨之際,不論是在外求學的學子,還是在外工作的男男女女,都會不辭辛苦地往家里趕。與家人團圓,歡度春節。這就表現了春節在中國人心中的重要性。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十
臘八這天,照例是要吃臘八粥的,臘八那天,奶奶很早就起來熬臘八粥,清晨起床,頭晚上泡好的米跟豆都鼓鼓漲漲的,好似蘊蓄了足夠的力量,精神煥發起來。大鍋里,米豆翻騰,蒸汽氤氳,不一會兒,就聞到了各種干糧煮熟的香味,混著灶膛的煙火味兒在廚房中縈繞,飛竄,追逐,盤旋。揭開鍋,一顆顆色香味俱全的豆子,粘粘乎乎的纏綿在一起,誰也離不開誰似的,相互依偎著。挖起一勺送入口中,綿軟香甜,一粒粒豆子在我嘴里融化,滑入我的胃里,頓時,身心的每一個毛孔都舒展開了,說不出的愜意舒暢。
臘八,大概就是豆香米香的味道。
過了臘八就是年,年三十這一天,家家戶戶門前貼滿了紅紅的對聯,在暖陽的映襯下泛著柔和而絢麗的光芒。每年貼對聯的任務是我的爸爸共同完成的。打漿糊,整理對聯,刷漿,上墻,一系列的步驟按部就班,有條不紊,仿佛舉行一場盛大的儀式。
下午,就開始包餃子了。過年的餃子也叫大錢餃子,洗好的硬幣一個一個包裹在白花花的餃子里,孩子們瞪大了眼睛,使勁盯著有錢的餃子,希望能記住它們的樣子。煮餃子了,一個個白胖胖的餃子飛入鍋中,在煮沸的鍋中嬉戲追逐,在霧氣里旋轉浮沉,孩子們盯著大鍋里的餃子,看哪個餃子沉到水底,狠狠地記住它地樣子。餃子出鍋了我即刻抓起一個送入嘴中,鮮美的湯汁在嘴中迸發出來,滋潤著我的.每一條血管。
夜幕降臨,鞭炮聲聲,紅紅的鞭炮在清冷的空中炸開,點點殷紅散落在年三十的夜空里,滿地的碎屑,給整個院子鋪上了一層紅毯。
八點,春晚開始了!伴著熟悉而歡騰的旋律,餐桌上的年夜飯爭奇斗艷,各種花樣兒目不暇接,全家舉杯同祝,期望來年能好運相伴。半夜守歲,再次升騰起的鞭炮聲劃破了剛剛平靜下來的夜空,發紙、上香、上供,一系列程序化的儀式重復一遍,入睡。
凌晨四五點就要出去拜年了,一句過年好囊括了多少難以言表的祝福和期冀。吃包錢餃子,這是孩子們最期待的節目,隨著叮叮鐺鐺的錢幣碰擊聲,孩子們的笑聲此起彼伏,沒吃到餃子的鼓著腮幫子摸著圓滾滾的肚皮咬咬牙往嘴里再塞上一個,吃到了的則乜斜一下,拍案歡呼。
正月十五,元宵節到了,從早飯開始就吃的是元宵,灌滿湯汁的元宵在嘴里碎裂來來,那種湯汁溢滿口腔、胸腔的感覺令孩子越發興奮起來。元宵預示著一家人團團圓圓。晚上璀璨的煙花在空中朵朵綻放,像無數顆夢幻的流星,又像一串串晶瑩的珍珠,一條條流動瀑布,暗淡的夜空也變得星光燦爛。
也許,對我們來說,春節只是一種熱鬧的感覺;對長輩來說,春節,是一種莊重的儀式;但是,把這種感覺和儀式綿延下去,它們也就成了文化。
我喜歡老家的春節,喜歡它的味道,它的熱鬧,它的喜慶。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十一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招財進寶。
每當要過春節時,我們家鄉每家每戶都會忙著做饅頭。在我的記憶里,那幾天奶奶會特別忙,她不僅要做我們自己家的饅頭,鄰居們也會湊到我家一起做,那天會有許許多多的人,大家一起邊忙邊談談笑笑,熱鬧極了。大人們包的包,燒鍋的燒鍋,運饅頭的運饅頭,一個個忙得不亦樂乎,可看到一個白白胖胖的大饅頭出爐時一個個臉上樂開了花。每一籠出爐時我們一群小孩子就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就咬,吃得十分過癮。我們每年都要做可能是象征著新的一年的到來。我還聽爺爺奶奶說,饅頭做得好代表這戶人家第二年一定會交好運的`,所以每戶人家很在乎。
春節到來時,我們家家戶戶都會放煙花,鞭炮聲此起彼伏,空氣中到處充滿著煙花的味道,十分好聞。我們小孩子玩得是最開心的了,小型的各種各樣的煙花我們隨時隨地都能放,玩得盡興極了。
人們一直玩到深夜,嘴里啃著美味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們載歌載舞,忘情地玩個痛快!
去老家過春節范文(12篇)篇十二
今年的春節我是在山東鄉下老家過的,老家的春節可比城市過春節有趣多了!
你有聽說過嗎?早上八點鐘了,家家戶戶都拿一個果盤,盤里倒上糖塊,把果盤放在門口,這個時候就不再串門了。只要再來走親戚的,就在門口拿幾塊糖,說上幾句祝福的話就可以走啦。我很疑惑地問姥姥“問什么要拿糖呢?”姥姥告訴我:“傳說這一盤糖塊在晚上十點鐘之前被拿完了,那么在這一年里,你家就要發大財啦!”我一聽,可來了勁兒,一直守在門口,看到底有沒有人拿糖,呵!好多人都在搶呢!我偷偷地想:快發財啦!
老家過年真有勁,下次我還來老家過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