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具備豐富的內容和精準的語言表達,能夠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優秀作文范文是學習寫作的重要素材,通過借鑒和模仿,可以提升我們的寫作水平。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一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雖然杜甫表達的是思念兄弟、友人之情,但那句"月是故鄉明"卻最能體現出家的重要性。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孟浩然抒發了自己無法歸家的無奈。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詩是最能表達出你此刻內心敏感脆弱、容易觸景生情。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豪放派詞人蘇軾的這首詞便能讓你在激越中吟出思念的衰婉之情。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唐朝王建描繪出自己入骨的相思,卻別扭的不直接表達的感情。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用東漢古詩來抒懷中秋出差在外、背井離鄉不能回家,再好不過啦!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中秋不能團圓,除了思念,肯定也不忘各種阻礙你回家客觀事物的怨恨,辛棄疾的這首詩便可將你的憤慨之情發泄出來。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的這首詩正符合了豪放超然且帶點浪漫的氣質,也能體現出你對重聚時美好生活的`樂觀態度。如果對自己的五音尚有自信,照著王菲的調哼出來則更有韻味。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雖然不像白居易這首《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那樣充滿了愁悶,但是卻喜歡這種獨看風景的濃濃鄉愁。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
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本就是內心矛盾的個體,想回家團圓,卻又舍棄不下事業、愛好等事物,明朝文征明的這首詩便能淋漓地吐出你的矛盾心態。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二
我個人認為古詩教學的課堂應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課堂。這才無愧于古人創造詩詞,無愧于詩詞有別于其它文體,無愧于編書者納入古詩詞教學的用意。怎樣才能創造出一個詩意的課堂?我想方設法讓《秋思》的情意在詩意的課堂上流瀉。
我一直認為詩的教學應不同于其它的課文閱讀教學。一般的課文閱讀教學可抓住重點的字詞句深入品味體會,但詩只有28個字,我們不能把詩拆得支離破碎,使它失去了整體的完整性。為了保護"詩"作為一種"完形"的存在,我采取的策略就是誦讀。不管學生懂與不懂,先讓學生讀了再說,讓《秋思》在誦讀中流淌。整節課我安排了學生大大小小的讀差不多有二十多次。開始整首詩的自由讀,個別讀,小組讀,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再師生配合讀,讀出這首詩特有的憂傷。接著課中導讀,在理解了詩意的基礎上,在體會了詩人的思想感情,在有了自己的個人獨特的見解后,再讓學生有感情地誦讀,老師的引讀、看意境讀、想像讀,最后熟讀成背。這樣一層一層地深入讀,讓學生在讀中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詩人的思鄉情,讀出自己的體會。讀出詩的味道。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三
3)山中夜來月,到曉不曾看。——好問《倪莊中秋》。
4)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
6)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蘇軾《中秋月》。
7)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9)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劉方平《月夜》。
10)絕景良時難再并,他年此日應惆悵。——劉禹錫《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11)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蘇軾《中秋見月和子由》。
12)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劉禹錫《八月十五夜玩月》。
13)露從今夜白,月是絞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15)嫦娥應悔偷靈藥,碧海青天夜夜心。——李商隱《嫦娥》。
16)天上若無修月戶,桂枝撐損向西輪。——米芾《中秋登樓望月》。
17)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望月懷遠》。
18)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溫庭筠《商山早行》。
19)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21)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李白《關山月》。
23)滿月飛明鏡,歸心折大刀。——杜甫《八月十五夜月》。
24)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25)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晏殊《中秋月》。
26)轉缺霜輸上轉遲,好風偏似送佳期。——陸龜蒙《中秋待月》。
28)中秋一杯酒,定與故人持。——曾幾《聞冠退欲還柳州寄柳守常子正》。
29)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四
斷腸人在天涯。
馬致遠:。
馬致遠生于1250年,約卒于13,是元代著名的雜劇家。大都(今北京)人。馬致遠以字行于世,名不祥。晚號“東籬”,以示效陶淵明之志。曾任江浙行省務官。一生寫了120多首散曲,其中《秋思》堪稱“嘆世”之作中的代表。被人稱為“元曲四大家”之一,更被時人美譽為“曲狀元”。
元曲:
我國古代詩歌的發展,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體式,如唐詩、宋詞、元曲。《天凈沙秋思》就是元曲中的一首佳作。元曲是繼唐詩宋詞后興起的一種藝術形式,是一種新的詩體,包括雜劇和散曲兩部分。散曲又分小令和套數。小令在元代又名“葉兒”,每首能獨立,相當于一首詩或一闋詞;由于它是能歌唱的文字,所以就有不同的曲調;每個曲調都有一個名稱,叫曲牌,表示不同的譜式,規定著不同的字數、句數、平仄、韻腳。曲牌表示曲調,另有題目。小令的曲牌常是一個,即一首小令一個曲牌,但也有例外的。《天凈沙秋思》屬于散曲中的'小令。
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蹣跚前行。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悲傷斷腸的人還漂泊在天涯。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五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詩詞中的經典名句總會勾起我們無盡思緒。為大家分享了中秋思鄉的詩句,歡迎借鑒!
《煎熬》。
夜深沉,明月高掛天正中,寂無聲;
睡眼朦朧,恍若夢中;
生臥徘徊以不寧,故國家園縈腦中;
苦煎熬,歸去成空,如焚王衷。
《月夜憶舍弟》。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雖然杜甫表達的是思念兄弟、友人之情,但那句“月是故鄉明”卻最能體現出家的重要性。
《秋宵月下有懷》。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孟浩然抒發了自己無法歸家的無奈。
《靜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的詩是最能表達出你此刻內心敏感脆弱、容易觸景生情。
《中秋見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明朝人事隨日出,恍然一夢瑤臺客。
——豪放派詞人蘇軾的這首詞便能讓你在激越中吟出思念的衰婉之情。
《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唐朝王建描繪出自己入骨的'相思,卻別扭的不直接表達的感情。
《明月何皎皎》。
明月何皎皎,照我羅床幃。
憂愁不能寐,攬衣起徘徊。
客行雖云樂,不如早旋歸。
出戶獨彷徨,愁思當告誰!
引領還入房,淚下沾裳衣。
——用東漢古詩來抒懷中秋出差在外、背井離鄉不能回家,再好不過啦!
《滿江紅.中秋寄遠》。
快上西樓,怕天放、浮云遮月。但喚取、玉纖橫笛,一聲吹裂……。
若得長圓如此夜,人情未必看承別。把從前、離恨總成歡,歸時說。
——中秋不能團圓,除了思念,肯定也不忘各種阻礙你回家客觀事物的怨恨,辛棄疾的這首詩便可將你的憤慨之情發泄出來。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的這首詩正符合了豪放超然且帶點浪漫的氣質,也能體現出你對重聚時美好生活的樂觀態度。如果對自己的五音尚有自信,照著王菲的調哼出來則更有韻味。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雖然不像白居易這首《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那樣充滿了愁悶,但是卻喜歡這種獨看風景的濃濃鄉愁。
《念奴嬌.中秋對月》。
桂花浮玉,正月滿天街,夜涼如洗。風泛須眉并骨寒,人在水晶宮里……。
青雀西來,嫦娥報我,道佳期近矣。寄言儔侶,莫負廣寒沈醉。
——本就是內心矛盾的個體,想回家團圓,卻又舍棄不下事業、愛好等事物,明朝文征明的這首詩便能淋漓地吐出你的矛盾心態。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小編收集了關于秋思的古詩名句,歡迎閱讀。
"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這種意境,再加上少許淡淡無奈,該是一份怎樣的境界?何處都有這份無奈,落寞嗎?何處都有這份清麗淡雅嗎?何處都有這份寂靜深幽嗎?帶著幽幽的情思,蒙著淡淡的余暉,我迷醉在濃濃的.秋思里。
秋意嫣然,秋景迷離。撩撥心之弦,彈奏著秋之韻。曲音輕輕裊裊,縈繞著花香的滿室,剛剛放晴的夜空,點綴著幾顆閃爍的星,引領著旅人長長的路。思緒飛揚的秋夜,任心徜徉,想想從前,想想未來,傾訴著生活的點點滴滴。
鴻雁銜云囀秋思,楓葉霜染滿山焰。一紙相思瘦清詞,滿地落葉秋心飛。秋水長天共落霞,草木瀟瀟意闌珊。閑庭信步賞秋韻,何懼風霜雪雨侵。秋韻入詩分外香,秋情秋思抱滿懷!
夕陽在胡楊的葉子上,涂上一層紅紅的霞光,胡楊滿樹霞光閃閃,如身著華麗黃衫美麗少婦,風姿卓越,豐腴莊重。在秋風里婀娜多姿,盡顯秋色。沐浴在夕陽的余輝里,眼前的一切,都變地金光閃閃,富麗堂皇。秋景像似被涂了一層彩,更富有神韻了。沿著小路往回走,腳步輕盈,像似在畫里里飛,爽心悅目,心曠神怡,有脫胎換骨之感。
駐足沉思,落葉在凝望中疊起、加厚,仿佛用它們堅持的位置告訴世人,它們對大樹的忠誠與奉獻,對化作春泥的毅然,愈看到黃葉的坦然與靜默,心中的惆悵愈是難抑。真的好希望看到一片金黃的稻田,讓那耀眼的景象去驅逐心底可怕的虛榮。可惜路旁秋收后的稻田更是一片荒涼,好在有的地方種有蕃薯,綠中帶著紫紅的薯葉讓我看到深秋大地上的生命力,感覺到心中還有股熱情。
珍藏你帶給我的每一份驚喜,那是我生命中每一個爛漫的春天。夏日里,你送上最真摯的祝福;秋天里,你給予我整個江南的愛。夢中的江南啊,你是我心底的至愛,我無止境地徜徉在無言的感動里……相聚的云霞,離去的暮色,相思的煙雨,等待的朝夕,美美地,美美地鐫刻在心中。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戰國楚·屈原《九歌·湘夫人》。
秋風起兮白云飛,草木黃落兮雁南歸——漢·劉徹《秋風辭》。
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三國魏·曹丕《燕歌行》。
櫚庭多落葉,慨然知已秋——晉·陶淵明《酬劉柴桑》。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將圓——晉·陶淵明《戊申歲六月中遇火》。
白居易【雜曲歌辭?小曲新詞】霽色鮮宮殿,秋聲脆管弦。圣明千歲樂,歲歲似今年。
蘇颋【汾上驚秋】北風吹白云,萬里渡河汾。心緒逢搖落,秋聲不可聞。
錢起【江行無題一百首(一作錢珝詩)】睡穩葉舟輕,風微浪不驚。任君蘆葦岸,終夜動秋聲。
白居易【早秋獨夜】井梧涼葉動,鄰杵秋聲發。獨向檐下眠,覺來半床月。
白居易【小曲新詞二首】霽色鮮宮殿,秋聲脆管弦。圣明千歲樂,歲歲似今年。
劉言史【立秋】茲晨戒流火,商飆早已驚。云天收夏色,木葉動秋聲。
殷堯藩【江行二首】暝色滄州迥,秋聲玉峽長。只因江上月,不覺過潯陽。
皮日休【和魯望風人詩三首】江上秋聲起,從來浪得名。逆風猶掛席,若不會凡情。
錢珝【江行無題一百首】睡穩葉舟輕,風微浪不驚。人居蘆葦岸,終夜動秋聲。
薛能【雜曲歌辭?楊柳枝】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劉禹錫【登清暉樓】潯陽江色潮添滿,彭蠡秋聲雁送來。南望廬山千萬仞,共夸新出棟梁材。
白居易【舊房】遠壁秋聲蟲絡絲,入檐新影月低眉。床帷半故簾旌斷,仍是初寒欲夜時。
杜牧【齊安郡中偶題二首】秋聲無不攪離心,夢澤蒹葭楚雨深。自滴階前大梧葉,干君何事動哀吟。
薛能【折楊柳十首】洛橋晴影覆江船,羌笛秋聲濕塞煙。閑想習池公宴罷,水蒲風絮夕陽天。
崔櫓【華清宮三首】門橫金鎖悄無人,落日秋聲渭水濱。紅葉下山寒寂寂,濕云如夢雨如塵。
曹鄴【聽劉尊師彈琴】曾于清海獨聞蟬,又向空庭夜聽泉。不似齋堂人靜處,秋聲長在七條弦。
高蟾【金陵晚望】曾伴浮云歸晚翠,猶陪落日泛秋聲。世間無限丹青手,一片傷心畫不成。
李中【對竹】懶穿幽徑沖鳴鳥,忍踏清陰損翠苔。不似閉門欹枕聽,秋聲如雨入軒來。
沈彬【句】松欹晚影離壇草,鐘撼秋聲入殿風。(《潘天錫同題古觀》,《郡閣雅談》)。
齊己【尋陽道中作】秋聲連岳樹,草色遍汀洲。多事時為客,無人處上樓。云疏片雨歇,野闊九江流。欲向南朝去,詩僧有惠休。
丁仙芝【渡揚子江】桂楫中流望,空波兩畔明。林開揚子驛,山出潤州城。海盡邊陰靜,江寒朔吹生。更聞風葉下,淅瀝度秋聲。
韓翃【題蘇許公林亭(一作錢起詩)】平津東閣在,別是竹林期。萬葉秋聲里,千家落照時。門隨深巷靜,窗過遠鐘遲。客舍苔生處,依依又賦詩。
令狐楚【九日言懷】二九即重陽,天清野菊黃。近來逢此日,多是在他鄉。晚色霞千片,秋聲雁一行。不能高處望,恐斷老人腸。
皎然【送崔判官還揚子】輕傳祗遠役,依依下姑亭。秋聲滿楊柳,暮色繞郊坰。煙水搖歸思,山當楚驛青。
元稹【順宗至德大圣大安孝皇帝挽歌詞三首(左拾遺時作)】七月悲風起,凄涼萬國人。羽儀經巷內,輼轉城闉。暝色依陵早,秋聲入輅新。自嗟同草木,不識永貞春。
祖詠【過鄭曲】路向榮川谷,晴來望盡通。細煙生水上,圓月在舟中。岸勢迷行客,秋聲亂草蟲。旅懷勞自慰,淅淅有涼風。
李頎【望秦川】秦川朝望迥,日出正東峰。遠近山河凈,逶迤城闕重。秋聲萬戶竹,寒色五陵松。客有歸歟嘆,凄其霜露濃。
王昌齡【和振上人秋夜懷士會】白露傷草木,山風吹夜寒。遙林夢親友,高興發云端。郭外秋聲急,城邊月色殘。瑤琴多遠思,更為客中彈。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七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注釋:
1、意萬重:形容表達的思念很多。
2、行人:這里指捎信的人。
3、開封:把封好的信拆開。
4、復恐:怕這封信的內容不夠多,說不盡。
譯文:
洛陽城里吹起了蕭瑟秋風,
要寫家信禁不住心緒萬重。
又恐匆忙傾述訴不盡情思,
捎書人臨行又打開我信封。
賞析:
張籍這首《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個片斷――寄家書時的思想活動和行動細節,異常真切細膩地表達了羈旅之人對家鄉親人的深切思念。
第一句說客居洛陽,又見秋風。平平敘事,不事渲染,卻有含蘊。秋風是無形的,可聞、可觸、可感,而仿佛不可見。但正如春風可以染綠大地,帶來無邊春色一樣,秋風所包含的肅殺之氣,也可使木葉黃落,百卉凋零,給自然界和人間帶來一片秋光秋色、秋容秋態。它無形可見,卻處處可見。羈留異鄉的游子,見到這一派凄涼搖落之景,不可避免地要勾起羈泊異鄉的孤孑凄寂情懷,引起對家鄉、親人的悠長思念。這平淡而富于含蘊的“見”字,所給予讀者的暗示和聯想,是異常豐富的。
第二句緊承“見秋風”,正面寫“思”字。晉代張翰“因見秋風起,乃思吳中菰菜、莼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志,何能羈宦數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駕而歸”(《晉書?張翰傳》)。張籍祖籍吳郡,此時客居洛陽,情況與當年的張翰相仿佛,當他“見秋風”而起鄉思的時候,也許曾經聯想到張翰的這段故事。但由于種種沒有明言的原因,竟不能效張翰的“命駕而歸”,只好修一封家書來寄托思家懷鄉的感情。這就使本來已經很深切強烈的鄉思中又平添了欲歸不得的惆悵,思緒變得愈加復雜多端了。“欲作家書意萬重”,這“欲”字頗可玩味。它所表達的正是詩人鋪紙伸筆之際的意念和情態:心中涌起千愁萬緒,覺得有說不完、寫不盡的話需要傾吐,而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處說起,也不知如何表達。本來顯得比較抽象的“意萬重”,由于有了這“欲作家書”而遲遲無法下筆的神情意態描寫,反而變得鮮明可觸、易于想象了。
三、四兩句,撇開寫信的具體過程和具體內容,只剪取家書即將發出時的一個細節――“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詩人既因“意萬重”而感到無從下筆,又因托“行人”之便捎信而無暇細加考慮,深厚豐富的情意和難以表達的矛盾,加以時間“匆匆”,竟使這封包含著千言萬語的信近乎“書被催成墨未濃”(李商隱《無題四首》)了。書成封就之際,似乎已經言盡;但當捎信的行人將要上路的時候,卻又突然想起剛才由于匆忙,生怕信里漏寫了什么重要的內容,于是又匆匆拆開信封。“復恐”二字,刻畫心理入微。這“臨發又開封”的細節,與其說是為了添寫幾句匆匆未說盡的內容,不如說是為了驗證一下自己的疑惑和擔心。而這種毫無定準的“恐”,竟然促使詩人不假思索地作出“又開封”的決定,正顯出他對這封“意萬重”的家書的重視和對親人的深切思念――千言萬語,惟恐遺漏了一句。當然,并非生活中所有“行人臨發又開封”的現象都具有典型性,都值得寫講詩里。只有當它和特定的背景、特定的心理狀態聯系在一起的時候,方才顯出它的典型意義。這首詩,在“見秋風”、“意萬重”,而又“復恐匆匆說不盡”的情況下來寫“臨發又開封”的細節,本身就包含著對生活素材的提煉和典型化,而不是對生活的簡單摹寫。王安石評張籍的詩說:“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題張司業詩》),此評深得張籍優秀作品創作要旨和甘苦“三昧”。這首極本色、極平淡,像生活本身一樣自然的詩,其實印證了王安石精到的評論。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八
洛陽城內,秋風瑟瑟,樹葉枯黃,隨著陣陣秋風紛紛飄落,讓人感到秋天的一片肅瑟和凄涼。
這時,張籍正坐在桌子前看書,一陣秋風吹來,吹亂了他那梳理得整整齊齊的頭發。但他沒有理會,徑直走到窗前,隨手拾起一片枯黃的落葉,仔細端詳著。他不禁想到:這些落葉離開它們的媽媽大樹,乘著微風,四海為家。就像我一樣,一個離開故鄉,獨自來到異國他鄉的游子。想到這里,張籍不由得涌起了思鄉之情,他的心早已飄到了他的故鄉去,于是,張籍決定寫一封家書。
他鋪紙磨墨,在執筆之際,張籍的心中涌起千愁萬緒,一時間竟不知從何說起。因為他的心中有千言萬語想要跟自己的親人訴說,而這種情感不是一封信能表達的。但是,他的腦海里浮現出了一幅幅美好的畫面,兒時,自己和兄弟姐妹一起玩耍的畫面,媽媽從集市上買了一串冰糖葫蘆回來給他吃時的畫面……想到這里,張籍熱淚盈眶,拿起筆,就揮筆寫下了家書。可寫完后,他還不滿意,看了又看,改了又改,生怕出什么差錯。修改了多次后,張籍終于滿意了,于是,他就決定第二天早晨再讓人家給送去。
張籍盼星星,盼月亮,終于把第二天的早晨給盼來了。他一大早就帶上信,往捎信人那里跑。這時,捎信人還沒起床,但就已經被張籍的敲門聲給吵醒了。他叮囑捎信人要快點送到,在捎信人上馬即將出發之際,張籍又在捎信人手中拿回信,又仔細地查看了一遍,才讓捎信人走。
張籍眼望著捎信人的背影愈行愈遠,漸漸消失在習習秋風中,兩行熱淚順著他的臉頰流了下來。于是,張籍寫下了《秋思》這一首詩: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九
獨自一人騎著馬走在鄉間的小路上,馬兒伴隨著我漂泊它鄉已經多日,它也漸漸瘦了下來,再沒有往日的健壯與活力。
道路兩邊的老樹,毫無生氣地呆立在那里,大多數綠葉早已不知所蹤,剩下的幾片枯黃的殘葉,在秋風中搖搖欲墜,做著垂死掙扎。幾根枯藤無力地纏繞著大樹,發出哀傷的呻吟,那扭曲著的打在樹干上的結仿佛也打在我的心中,陣陣痛楚讓我欲哭無淚。
四周并無市俗的喧鬧,汩汩的流水是那么的清澈,水聲不斷傳入我的耳朵,一座小橋橫跨在溪水的兩岸,幾處人家也映入我幾處人家也映入我們的視野中,但卻毫無別致之景,鄉村之趣,顯得平淡無奇。
眼神收回到面前的古道上,這條路不知是何年何月就已修成,凹凸不平,彎彎曲曲,更往我的心中增添了幾分愁緒。
已是黃昏時候,夕陽漸欲落山,把自己的最后幾縷紅光拋向大地。西風陣陣,雖無冬季里的寒風凜冽,還是如刀樣刺痛我的臉,更刺痛了我的心。
不禁想起兒時,每日無憂無慮地玩耍、嬉戲,天天在父母的身邊。而如今,漂泊他鄉,毫無故鄉的音訊,那思鄉之情充滿了全身,讓我夜夜難以入睡。
有誰了解我這個浪跡天涯的斷腸人啊?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十
秋天到了,秋風瑟瑟,落葉被風兒吹得漫天飛舞,路上沒有幾個行人,張籍大街上行走,大雁從他的頭上飛過,張籍撿起一片葉,呆呆地看著,仿佛看到了年老的父母,仿佛看到兒子在快樂地奔跑……張籍想著:也該給家里人寫封家書報個平安了,寫什么呢?這時,一陣馬蹄聲打斷了他的思路。他放下樹葉,但看到的事物卻令他喜出望外:熟悉的白馬上坐著自己的故人李先生。
張籍見到李先生后喜出望外,一個深情的握手后,他們就聊了起來:“李先生,好久不見啊!可否幫我捎封家書給家里人?”“好,好!我正好到故鄉也有些事兒,可以順便幫你捎信。”李先生答應道。張籍說:“您進屋稍等片刻吧,我去書房寫家書。”沒等李先生回答,他就跑進了書房。
張籍左思右想,一小時過去了,兩個小時過去了,他終于出來了,張籍的眼圈紅紅的,李先生看到信上沾了很多淚,便想讓張籍自己靜一靜,李先生準備把信帶走時,張籍忽然又叫住他,他又打開信封,仔細地又查看了一遍,生怕忘了什么重要的事情沒寫,才將信包好交給了李先生。
張籍望著白馬漸漸遠去,直到消失在他的視野中……。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十一
在洛陽城中,秋風突然地刮了起來,秋天到了。
詩人張籍當時就住在這里,他十分地思念家鄉。懷念時,感到自己離家在千里迢迢的地方工作、過日子,卻從未時常給我的家人寫一封信,他們一定很擔心我。不如現在寫一封信,問問家人日子過得可以吧。于是,她就拿紙,奮筆疾書。他寫道:“妻子,你一定很累吧?又要把孩子看好,又要照看老人,這次我專門問問家事。父親老了,身子能照樣活動嗎,媽的病是否好了?孩子長大了,還記得我這個爸爸嗎?都怪我,把你們連累了……”他寫的很快,但又怕不能把這三年五載發生的事說清。
書信寫好了,他心中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和,當時已是深夜,窗外的人家都閉了燈入眠了,可他卻十分清醒,過了一段時間,他便倒身入睡了。
到了第二天,他急切地把信包好,來一位朋友家,因為他是送信人。把他叫到這里來,牽住馬,便上去了。張籍對小李二說:“你一定要把它送到我親人手中,等你送信回來,我來感謝你,請你吃頓飯。”話音剛落,他給了小李二幾個小錢,李二就飛奔而去,就在這時,他想到書信沒寫全,便趕忙叫住李二,提筆揮墨,又交給了李二那封書信。李二順手溜上馬,把信裝入了最不容易掉的地方,馬兒便跑了出去。
那位捎信人又上路了,只見那匹棕黑的好馬飛奔而去,直到它和那位拿著珍貴書信的李二消失在天際邊,他才放心回去,自己久久不平的心情平靜了。
詩人張籍當時因為要表達思鄉之情,從而寫下了這首《秋思》。
他揮筆潑墨寫下了:“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寫下了真情實感與當時的真實場景。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十二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里。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詩人決定用信來代表他對家鄉的思念和懷念,他想:以前,我在家鄉過得無憂無慮的生活,它愛我,我也愛它,我們互相依賴。現在,我思念著家鄉,我思念親人,不知道父母,妻子,兒女,過得怎么樣,他們好嗎?我真的有好多話想跟他們說,可一言難盡,三天三夜也說不完的話,千愁萬緒一下子躍然心傷。張籍定了定神,鋪紙執筆,情訴著思念,一封飽含著詩人眷戀故鄉的信寫好了。詩人裝好信封,千叮嚀萬囑咐地對行人說;"一定要送到啊,有沒有在信漏寫了什么?不行,我得在拆出來看看。
張籍拆封看了又看,改了又改,最終,信送出去了。
天凈沙秋思古詩課件
【精品】古詩改寫作文五篇
實用的古詩改寫作文九篇
古詩改寫作文400字五篇
古詩改寫作文600字九篇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十三
銀白的光灑落滿地,流淌進了心靈深處。誰又能理解我封閉的心?明月更使心蒙灰,心灰意冷義無回。愁上更加愁,就像在傷口上撒鹽一樣,抒發了張籍的思念。他揮筆速寫,在紙上留下了心的思念,致以真摯的祝福,沒有這更能表達他的心了。他突然停筆,眉頭緊皺,汗水拭過。這是一封家書,可一時半會又不知寫什么好,要說的太多了,又怎么寫得完呢?()他仔細檢查,不放過任何一個字,又修修改改,直到自己滿意為止。才深情地將信封了口。月,還是那樣皎潔。
古詩改秋思(實用14篇)篇十四
又是一個涼爽的秋天,張籍靜靜地走在石子路上,抬頭仰望。看,那樹上的葉子漸漸地黃了,只聽“呼”的一聲,樹枝上的葉子一片一片的從樹枝脫落,慢慢的落在了地上。張籍走在鋪滿落葉的地上,似乎在想什么。突然,張藉不禁想起了在家鄉的親人。
張籍突發其想寫一封信來達自己對家鄉思念的感情。張籍用雙手鋪開了紙,左手一邊磨著墨,腦子里又想這封信該怎寫好。可是張籍心里涌出了許多話想表達出來,一時間不知道該從哪里說起。張籍突然眼睛一亮,提了提衣袖,便開始揮筆速寫起來。張籍邊寫邊想,似乎回憶起許多往事。
書信寫好后,張籍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張籍非常珍惜這次的書信,因為這封書信需要一年才能送到,如果沒表達清楚,就要等到明年的今月才能再次給親人送信。
張籍把信遞給了送信的人,手還微微抖著。并千叮萬囑的告訴送信的人一定要把信送到家人手中。送信的人點了點頭,就轉向騎上馬出發了。馬剛走幾步,就看見張籍一邊喊著:“等一下,等一下”,一邊向馬招手。馬停了下來,趕緊將信從送信的人手中拿去,趕緊打開信封查看,張籍忽然發現忘寫了一句話,張籍便沖向屋子,拿起毛筆飛快的補了幾句話,便又小心翼翼的再涂上了一層漿糊,把紙蘸了回去,把信又給了送信的人拿去。
送信的人終于出發了,張籍看著送信人的背影,默默地流下了一滴眼淚。
當秋風刮過樹梢,詩人張籍的臉,張籍知道秋天來了。他獨自漫步在小道中,片片葉子離開大樹,隨著秋風慢慢落下,落到了他的肩上,他的腳下,也刮進了他的心里,他不就像枯葉嗎?獨自一人。張籍邊上心的小花無力的垂下了頭,前幾天還生機勃勃的小草,現在不過一陣微風吹過就敗了。他那顫抖的手,一不小心把葉子掉到了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