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樣才能寫一篇比較優質的范文嗎?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九九重陽節的講話篇一
你們好!在這金秋送爽,丹桂飄香的季節里,我們又迎來了我國傳統的敬老節日——“九九”重陽節。在此我(受校長委托)謹代表校委會向全體離退休老領導、老教師致以親切的節日問候!祝你們節日快樂、生體健康、家庭幸福!
回顧過去,你們嘔心瀝血,任勞任怨,用青春的熱血譜寫了九完小昨日的輝煌。你們如春雨,潤物無聲,滋養萬千學子,你們如春蠶,吐盡銀絲,編織九完小如錦前程。展望未來,我們正緊握接力棒,沿著你們的足跡,奮然前行。近年來,學校在區委區政府、區教育局的正確領導和親切關懷下,在各位老領導、老教師的熱心關注與大力支持下,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團結一致,扎實工作,以人民滿意為宗旨,以教學質量為中心,以創建平安和諧校園為目標,推進學校的各項工作穩步快速健康發展。
一、嚴格規范辦學行為
學校大力倡導“責任彰顯愛心,細節決定成敗”的教風,不斷錘煉“學識淵博,風范儒雅”的教師團隊,要求全體教師“樹儒雅師風、立高尚師德”。踐行了“愛校如家,愛生如子”的誓言。
二、不斷改善辦學條件。
近年來,學校想方設法籌措資金改善辦學條件,完善教學硬件:耗資35萬元完成了教室改造、辦公桌椅更換、圍墻加固、屋面防水維修、教師住宅樓道刮膠等重大項目建設;在事關安全工作的人防、物防、技防方面,學校投入近3萬元維修了消防器材、購置了安保器材,配備了2名專職保安,為數字化校園建設投入7萬元,購置設備付出8萬元。安裝使用了電子監控系統(監控記錄能夠保存15天以上)。在校園綠化、美化方面,學校全期投入綠化資金1.8萬元,其他“三創”資金5萬元。
三、深入推進教學教研
在課堂教學方面,市九完小遵照“學在課堂,教在課堂,練在課堂”的高效教學原則,努力構建“預習反饋——自主探究——鞏固練習——拓展提高——達標測評”活雅課堂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化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課堂教學效率顯著提高,確保每年教學質量監測成果在全區乃至全市都能保持領先。在提升教師專業素養方面,學校堅持“三力并舉”(管理者的課程領導力、教研組的課程指導力、教師的課程執行力),狠抓了師資培訓的“三大工程”(合格教師培訓工程、骨干教師培訓工程、校本名師培訓工程),正在有效造就一個有愛心、高品位的學者型教師團隊。20__年,九小開展了“國培”實驗基地校的工作,培養了省內“國培生”40余人;校內老師共計200多人次也積極申請參加了國培、省培等各級培訓,學分總數超過了以往三年的學分總和。學校既促教師專業成長,教研獲豐碩成果。校長參加全區首屆校長論壇榮獲一等獎;參加區級、市級網絡說課比賽,學校有10多人均獲一等獎;參加市級論文評選,共有10篇論文獲獎;在學生電腦作品比賽中,5名教師獲“優秀指導老師獎”,49名學生分別獲一、二、三等獎;22名新進教師參加了學校舉辦的教學比賽,磨礪、提高了教學技能。
近年來,郴州市九完小榮獲全國青少年“五好”小公民“復興中華,從我做起”主題教育活動示范學校、“全國青少年普法教育先進單位”、湖南省“四星級優秀少先隊集體”、湖南省“校務公開先進單位”、郴州市中心城區“十佳文明學校”等榮譽。這一切成績的取得,是全體教職工共同奮斗的結晶,也凝集著你們的智慧。你們雖然離開了工作崗位,但仍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時刻在為學校的發展壯大建言獻策,發揮你們的余熱。在這里,我謹向你們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再次祝:全校離退休老領導、老教師家庭幸福、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謝謝大家!
九九重陽節的講話篇二
敬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
“最美莫過夕陽紅,溫馨又從容,夕陽是晚開的花,夕陽是陳年的酒……”。
每天,我們迎著朝陽上學,沐浴著夕陽回家,不知不覺又走進這秋風送爽、瓜果飄香的日子,迎來了農歷九月九日重陽節。新時期的重陽節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為敬老、愛老、助老的“老人節”。敬老、愛老、助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古代思想家孔子說:做子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養育;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求人們不僅要尊敬自己的老人,還要尊敬社會上所有的老人。
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王祥臥冰求鯉、孟宗哭竹生筍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尊重老人,實際上就是尊重我們自己!
同學們,隨著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維護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更顯得重要。《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夕陽的幸福要朝陽的回報,讓我們用一顆真誠的敬老之心、感人的助老之行影響全社會,使所有的老人“老有所樂”。
今天,在“9.9重陽節”到來之際,我們衷心祝愿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幸福美滿!我們衷心希望“敬老、愛老、助老”的中華傳統美德世代相傳,永放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