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是一場修行在線閱讀篇一
人生是一場修行,而修行卻是點滴的功夫,要甘于淡泊,樂于寂寞,凝煉生活中的點滴。走入紅塵,經歷一番繁華,繁華過后,能不留一絲執念地走出紅塵,摒棄繁華,這才是真正的修行。
——題記
人生一世,從生到死短短數十載,人各有異,也各有活法。有人尊師重道,依照賢圣典范,循規蹈矩地活一生,所涉獵之處也不過是先人開墾過的鄰家菜園,鄉間阡陌。而有的人卻不然,雖也是奉儒尊師,看遍四書五經,卻生出鉤深索隱的想法,覺得似經非經,漸竟有離經叛道之心,說出那些所謂的異端邪說,被人視為文學異類,諸如李贄,金圣嘆之流。其實,這個人生無論我們怎樣過?都躲不過迷離世相,如煙世海。畢竟時光真的太匆匆,流年也真的似水,而歲月也實在是走了就不再回頭。一些人,一些事,還來不及說,也來不及做,就被丟在了昨天,塵封進了回憶。
有人說,人生一世都是圍著心轉,心小了,小事就大了,心大了,大事都小了,看淡世間滄桑,內心安然無恙。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虛其心,愛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理。定其心,應天下之變。這等說法很對,乍一聽覺得見解獨到,闡述的也鞭辟入里,可我卻有些困惑,若是管不住自己的心呢?不能大,不能虛,不能平,不能潛,更定不下來,那時要怎么辦呢?是否我們欠缺了修行,便荒蕪了人生。聚散無常,起落不定,這就是人生。若要修行,便于聚散之間,起落之時,尋出些端倪,總結出心得。花開便會謝,有聚便有離別。我們相聚時就已經知道離別也來了,已經不遠了。當我們將緣分拿起時,便該知道終究會放下的。我們若不能看淡一切,那這一切便要與我們執著糾纏了。
常常看到很多人,很多書上說,人生是一場修行,可是修行的什么呢?我們中國文人墨客將修行理解為修養德行,東方宗教說修行便是修煉,道家的煉心練氣是為了靜,儒家的修身養性也是為了靜,佛家的六根清凈更是為了靜,如此看來所謂的修行即是修靜了。隱約記得以前在一本書上看到過,僧人所居住的寺廟在梵語上名為“aranyaka”,音譯為寂靜處,而佛教僧人所修的禪定,梵語名叫“dhyana”意為靜慮。而靜慮這個詞卻是從《禮記》上來,“定而后靜,靜而后安,安而后慮,慮而所得。”由此可見,佛家所修行的一切也是為了靜。喧囂紅塵里有很多突如其來的繁華起落,大喜大悲,可這些都是留不住的景觀。唯一恒久的只有一方寧靜。
人生是一場修行,這修行不能避趨的便是情。我曾見到過一對夫妻,兩人都是盲者,看不到彼此,卻互相攙扶地走在大街上,無論十字路口怎樣地喧囂,無論前方是否坦途,他們都是手拉手地笑著走過。那種安然,那種坦懷,那種面不改色,我見到后很是驚訝,覺得他們于彼此之間建立的那種信任是很多人比不上的,明知道對方也跟自己一樣看不見,卻甘愿跟著彼此向前方走,不怕危險,不懼不疑。我之所以會驚訝,是因為我曾經試過閉著眼走路,讓一個朋友,甚至讓我母親牽著我走,任是我對他多么信任,可還是經不住好奇心和多疑心的作祟,或是不敢前行,或是偷偷眸視。我想到此處便抑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也剛好看到他們在交警的指引下走到了馬路對面,我的身旁。我便伸手扶住了他們,交警沖我點頭微笑,離開了。我將他們扶到路邊的樹下,剛好有長椅,我們便坐著聊天。我問出了我的困惑,他們兩個訝然笑了笑,似乎是沒有想到我會如此問,不過他們還是輕輕地回答了我,“因為看不到所以不怕,因為相愛所以不疑。”我驚然了,沒有想到他們竟然說出這么極富哲理的話,男的似乎預想到了我的表情,笑了笑告訴我了緣由,原來那兩句話是他們拾荒時遇到的一個人說的,那個人似乎是個文人,見到了他們夫妻的相扶相持后,便送了他們這兩句話。“因為看不到所以不怕,因為相愛所以不疑。”我很長的一段時間都在念叨這兩句話。不怕是無畏,不疑是一種境界,近似于人們常說的真善美。若盲者的修行之路有頂峰的話,那他們兩個便已到了極頂。
人生是一場修行,我步步行來,所經歷的點點滴滴都讓我暗暗竊喜。我喜歡喝濃茶的第一泡,雖然有些苦澀,可卻能增添我對第三泡的希冀。我喜歡一個人靜靜地走在鄉間小道上,因為只有這也我才能忘卻喧囂。我喜歡記住所遇到的每一個人,因為人的一生所遇到的過客是有限的。我喜歡別人忘了我,因為那樣他就會不記得我的錯。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是一場修行在線閱讀篇二
電視里,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她一雙年幼的生下來即是重度腦癱患者的雙胞胎女兒接受采訪。
是美麗的女子,家境殷實、父母寵愛,公主一般長大,順利工作、結婚,沒有想到厄運埋伏在“生子”這一環節給予她重擊。
丈夫承受不了高昂的醫療費用,離家出走。
“你找過他嗎?”主持人問她。
她決然地搖頭:“沒有,不過我不怪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而她的選擇,是留下來不離不棄、竭盡全力,為了給一雙女兒治病,她放棄了工作,賣掉了自己的房子,賣掉了父母的房子,然后,又賣掉了弟弟的房子。
一家人團結在一起,為了這對病孩子,無怨無悔地付出。
值嗎?所有的人都在問她這個問題。
值嗎?這也是每一個人在面對需要自己付出和犧牲的人和事時,在心里反復權衡和掂量的。
如果按照大部分人的價值觀來衡量,這家人這么做,顯然是不值的。醫生說了,這對雙胞胎,最好、最好的結果,也就是生活能夠自理,而且,還不一定能達到。而這家人卻為這個不一定能達到的結果,全力以赴不留后路,多傻啊!
可是,我看見這位母親,看見孩子的姥姥和舅舅,在看著這對如今已能說話和走路的雙胞胎姐妹時,臉上那種滿足又明亮的笑容。
這樣的笑容,我們在很多苦難者臉上都看到過,似乎苦難不是苦難,在經過他們的人生時,已經化成了祝福。
這樣神奇的變化,究竟是因為什么?
我想,他們一定并不認為自己是在付出和犧牲,他們只是覺得:好吧,現在這個災難降臨到我身上了,這是老天給我的一個考驗,我就要把它撐起來、走下去,走到哪站算哪站。
所以,他們平和,他們不覺得委屈。
這個過程,很苦很苦,但是,一定也有樂趣。就比如,這位年輕的母親,在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教會了女兒叫一聲“媽媽”時,她所享受到的幸福,一定不比一位看到孩子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的母親所享受到的幸福要少,甚至更多。
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里,他們也漸漸發現了自己的不平凡之處:這么難,我都沒有放棄;這么難,我都沒有被打敗;這么難,我不也走過來了嗎?--他們會因此而更喜歡和認同自己,這是災難給予戰勝它的人的禮物。
而那位放棄了、逃跑了的父親,他從此就輕松了嗎?
不是的。
他也許每天都會聽見來自心底的小聲音:我是一個沒有擔當和責任感的男人;我是一個棄自己一雙有病的女兒不管不顧的父親;我是一個沒有和妻子共患難的丈夫;我的人生,真的很失敗……他會因此而不喜歡甚至看不起自己的。還有比這更嚴厲的懲罰嗎?他其實才是整場災難中最值得同情的人。
不要輕言你是在為誰付出和犧牲,其實所有的付出和犧牲最終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場與任何人無關的獨自的修行,這是一條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盡頭一定有禮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是一場修行在線閱讀篇三
做人,不敷衍,不討好,不懶惰,早起早睡,不耽誤別人,不錯過自己,明白別人,看清自己,一定知道怎么去感恩。處事,不爭不鬧,不坑不自卑,有信心,有修養,為他人著想,為別人擔憂,知道舍得,知道良知,做善事,懂感恩,做人厚道,一定有良心。人活著,就就為了一點時間孝順父母,做人,就是做一個感恩的人,有良心的人。
沒良心,就沒有朋友,不懂感恩,就缺少自信,看不透,容易失去未來,懂的時候,青春一去不復返。良心是生命的第二個太陽,感恩是孝順的第二個名字,做人不懂,處事不懂,容易吃虧。窮的時候,良心寫在付出上,笨的時候,感恩寫在沉默上,富人把感恩寫在錢上,風光的人把良心寫在物資上,世事如局,不是給予,而是時間陪伴,最為真誠。
人要有良心,才能看得開,放得下,修行自己,不忘記,能自生省,看清世事,才知道自己如何發展。良心不是懶來的,良心不是笨來的,而是知道感恩,知道情意,懂人事,知人事。做人,就感恩,處事,有良心,好人好報,不欺人,不負天,做人堂堂正正,處事明明白白,有時候難得糊涂,也是生命的一種真諦。
做人要懂得感恩,不是為了別人,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父母的名譽。處事要懂得感恩,得道多助,歡樂無限,對好人感恩,對壞人轉身,一輩子不是感恩多少人,而是記住多少會感恩的心。會感恩的人,心寬,懂良心的人,路寬,做人知道感恩,處事知道良心,走的遠,看的寬。良心不是爭來的,感恩不是忙來的,真誠感動世人,大愛無聲。
不會感恩,路會越走越窄,沒有良心,微笑會越來越少。做人不能太貪婪,不然良心會慢慢的減少,做人不能太自卑,不然感恩的`機會越來越少。不忘初心,不忘昨天,今天做的努力,付出多一點,舍得多一點,別人微笑,收獲良知。感恩不是爭來的,而是水滴石穿,良心不是搶來的,而是容忍,沉默,不懶惰,放得下,做的好,為別人就是幫自己。
攀比的話,是內心無知,不懂生命的真諦,有緣也是無緣,朋友也會成為路人。攀比會讓朋友成為路人,優秀會讓別人瞧不起,機靈也會招人煩,攀比不是說,也不是做,而是舍得。攀比的心,會讓人產生誤會,也會讓自己做人步步為難,有攀比,未必有上進心,有攀比,未必有寬容,攀比會讓人心窄,也會讓人心亂,人到中年都寬恕,容忍。
沖動的話,會讓人失去理智,走近貧窮,沖動,是一個形容,也是表示內心,渲染生命,讓聰明降低,所以,聰明的人從來不說。人到中年,看開了,想開了,不沖動,不說沖動的話,不想沖動的話,因為走過滄桑,經歷風雨,不愿意嘮叨,也不愿意沖動。沖動會讓人失去自信,失去理智,惹來更多的麻煩,俗話說三思而后行,做人不能見異思遷,也不能沖動。
試一試的話不能說,畢竟能做到,就是做到,做不到,何必試一試,有信心,就沒必要多說,沒信心,何必多說。做人,說話不能食言,做事,不能總是欺人,試一試的話,會讓人擔心,也會讓自己心思緊密,驚擾多了,好事也能辦砸了。人心不可直視,會傷害自己,人情不可試一試,會耽誤內心的修養。做人,不能試人,會讓人感覺居高臨下,處事不能試人,會讓人感覺聞風喪膽。
坑人的話不能說,說了是一種欺騙,禍不在己傷兒孫,得到一份暫時的利益,失去的是遮蔽雙眼的未來。坑人的話,有時是借錢,有時是微笑,不要把活著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不要把希望建立在別人的悲傷之上。坑人的話,先欺騙的是自己,后敷衍的是別人,得到的是利益,失去的是人格,贏到的是欺騙,付出的是無知。
有一種努力,叫做微笑,不管失落,還是敗退,都得給自己一個微笑,因為明天會更好,有自信的人有希望,不會處處碰壁。有一種堅持,叫做人生無悔,不怕萬人阻擋,就怕自己投降,該做的還得做,不能耽誤時間,改忙的還得忙,不能忘恩,不能丟了良心。有一種誠懇,叫做緣分,你走,我給你微笑,你來,我赴湯蹈火去迎接,因為情分。
有一種情,來來往往,說不透,看不透,這便是人生,有一種緣,別人看,自己等,路過黃昏,走過黎明,叫做做人。失去的時候,想過,失敗的時候,問過,路過的時候,丟過,回來的時候,青春走了,前進的時候,黃昏來了,這便是努力,走自己的路。人生有一種解釋,叫做不求人,生命有一種精彩,叫做微笑是活著的第二個太陽,健康是內心的第一個月亮。
有錢,未必會開心,貧窮,未必會倒霉,事不關己,不要多想,做一個示弱的人,不能高調處事。人走遠了,會有一種思念,人走近了,會有一種傷害,不能太近,不然會傷害對方,不能太遠,不然會越來越遠。幫別人,是自己的一份真誠,不幫自己,就是最大的失敗,看別人,不說別人,是一種修養,問自己,做第一個道歉的人,是一種優勢。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是一場修行在線閱讀篇四
佛曰:雖然我們不能改變周遭的世界,我們就只好改變自我,用慈悲心和智慧心來應對這一切。
面對人心叵測,只能忍受欺騙,忘卻諾言,不要天真地認為以心換心,別人會真誠相待,有時,利益會大于感情。
有些經歷會磨礪心智,讓我們學會思索,學會反省,學會等待,學會調整,給自己一個迂回的空間,冷靜是處理事情的最好方式,勿急勿躁,心平氣和才能把事情完善妥帖。
人生,有時不能執著,方向錯了,就應該停止糾正,不能執拗。面對困境的時候,有時云淡風輕也是一種境界,回眸一笑也是一種灑脫。
每個人都會遇到不順心的事,都會有痛苦和委屈的情緒,這些都是人生寶貴的歷程。只有經歷過坎坷,才會珍惜擁有,才能體會風雨過后見彩虹的喜悅。
一個人的格局也是這些痛苦和委屈磨礪出來,越撐越大,慢慢學會淡然處之,從容自若。
經歷事情多了,面對不同類型的人多了,就會對一些不公平的事情越來越釋然,不再耿耿于懷,不再斤斤計較,明白生活就是如此這般,酸甜苦辣,就是人生的味道。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不管遇到多么糟糕的事情,都要告訴自己,如果事與愿違,就相信一定另有安排。
一切會過去的,明天會更好的。不管遇到多么厭惡的人,都要告訴自己,要學會寬容,寬恕別人,也是開解自己。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有苦才有甜,苦中作樂,也是一種樂觀的生活態度。
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感恩生命中所遭遇的一切。心存感恩之心,懷著一顆豁達的胸懷。
珍惜擁有,珍惜親人和友人,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有理想的人,做一個陽光明媚的人。
人生是一場修行人生是一場修行在線閱讀篇五
修養是一道人生難題,需要用盡一生額時間慢慢演繹。岫巖更需要的是寬闊的心態和廣闊的視野,需要有良好的知識和平靜的內心。下面是相關的作文范文,快來看看吧。
《非誠勿擾》我覺得本部電影的核心是奉勸人們好好珍惜現在,“人生就是一種修行”,我們要好好地修行,不斷地磨練自己,珍惜親情、友情和愛情,莫讓我們的人生留下遺憾。
本片情節的設計很獨特,故事以秦奮在慕田峪長城向梁笑笑求婚為線索展開,然后隆重推出芒果和李香山的離婚典禮,見過結婚典禮的熱鬧場面,聽說過離婚晚餐,但這熱鬧的離婚典禮還是第一次在這部電影里見到。有句臺詞說得好:“散買賣不散交情。”離婚了,說明夫妻之間的愛情不在了,但相處這么多年,親情和友情還是應該存在的,所以我不贊成夫妻鬧離婚,就變成了仇人一樣,對對方恨之入骨。
一個懷揣著怨恨生活的人,是永遠不會真正快樂的。所以,夫妻離婚后,應該真誠地向對方祝福,祝福他(她)找到屬于自己的快樂和幸福。然后著重表現秦奮和梁笑笑的試婚過程,但他們的試婚不是通常意義上的試婚,跳過激情四射的蜜月期,跳過七年之癢,跳過平淡如水但互相依托的中年,直接到了老年期,秦奮把自己設計成癱瘓,坐在輪椅上了,這個情節看似荒誕,其實很有教育意義的,如果兩個人,經歷了人生的風風雨雨,不離不棄,仍然能夠相濡以沫地在一起,這才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最后李香山的“人生告別儀式”也令人耳目一新,葬禮都是在人死后舉行的,從唯物論的角度來說,我們無論怎么悼念和緬懷,人已經去了,他們是聽不見的。在這個告別儀式上,李香山聽到了親人和朋友們的心聲,也向朋友們道出了自己的肺腑之言,這個告別儀式讓李香山帶著滿足離開人世,真的很不錯。在李香山的人生告別儀式上,梁笑笑趕來,片尾她對秦奮說:“你的就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梁笑笑和秦奮最終走到了一起。本影片還有一個看點,就是李香山的女兒川川在告別會上朗誦的六世達賴倉央嘉措的詩《見與不見》,片尾曲《最好不相見》也用了倉央嘉措的《十誡詩》。
我想這也是圍繞著本影片的主題“人生是一種修行”的,如果我們達到了這種人生境界,我們就沒有什么煩惱了,我們的.人生就是一種圓滿的人生。
電視里,一位年輕的母親,帶著她一雙年幼的生下來即是重度腦癱患者的雙胞胎女兒接受采訪。
是美麗的女子,家境殷實、父母寵愛,公主一般長大,順利工作、結婚,沒有想到厄運埋伏在“生子”這一環節給予她重擊。
“你找過他嗎?”主持人問她。
她決然地搖頭:“沒有,不過我不怪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而她的選擇,是留下來不離不棄、竭盡全力,為了給一雙女兒治病,她放棄了工作,賣掉了自己的房子,賣掉了父母的房子,然后,又賣掉了弟弟的房子。
一家人團結在一起,為了這對病孩子,無怨無悔地付出。
值嗎?所有的人都在問她這個問題。
值嗎?這也是每一個人在面對需要自己付出和犧牲的人和事時,在心里反復權衡和掂量的。
如果按照大部分人的價值觀來衡量,這家人這么做,顯然是不值的。醫生說了,這對雙胞胎,最好、最好的結果,也就是生活能夠自理,而且,還不一定能達到。而這家人卻為這個不一定能達到的結果,全力以赴不留后路,多傻啊!
可是,我看見這位母親,看見孩子的姥姥和舅舅,在看著這對如今已能說話和走路的雙胞胎姐妹時,臉上那種滿足又明亮的笑容。
這樣的笑容,我們在很多苦難者臉上都看到過,似乎苦難不是苦難,在經過他們的人生時,已經化成了祝福。
這樣神奇的變化,究竟是因為什么?
我想,他們一定并不認為自己是在付出和犧牲,他們只是覺得:好吧,現在這個災難降臨到我身上了,這是老天給我的一個考驗,我就要把它撐起來、走下去,走到哪站算哪站。
所以,他們平和,他們不覺得委屈。
這個過程,很苦很苦,但是,一定也有樂趣。就比如,這位年輕的母親,在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教會了女兒叫一聲“媽媽”時,她所享受到的幸福,一定不比一位看到孩子收到清華大學錄取通知書時的母親所享受到的幸福要少,甚至更多。
而更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里,他們也漸漸發現了自己的不平凡之處:這么難,我都沒有放棄;這么難,我都沒有被打敗;這么難,我不也走過來了嗎?--他們會因此而更喜歡和認同自己,這是災難給予戰勝它的人的禮物。
而那位放棄了、逃跑了的父親,他從此就輕松了嗎?
不是的。
他也許每天都會聽見來自心底的小聲音:我是一個沒有擔當和責任感的男人;我是一個棄自己一雙有病的女兒不管不顧的父親;我是一個沒有和妻子共患難的丈夫;我的人生,真的很失敗……他會因此而不喜歡甚至看不起自己的。還有比這更嚴厲的懲罰嗎?他其實才是整場災難中最值得同情的人。
不要輕言你是在為誰付出和犧牲,其實所有的付出和犧牲最終的受益人都是自己。人生是一場與任何人無關的獨自的修行,這是一條悲欣交集的道路,路的盡頭一定有禮物--就看你配不配得到。
得之我幸、
我總是在臨淵羨魚,可是等到我自己撒網的時候,卻發現我還是抓不住它。就跟手邊的幸福一樣,還是弄丟了它。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只能這樣想。
自以為付出就會有回報,殊不知,不是真心就會有結果。曾幾何時,在一段極為短暫的時光里,我以為找到了生命中的終點。
曾以為的一輩子,實際只是一陣子。
miss,同一個單詞,既是想念,也是錯過。
在我最想念你的時候,才發現我已經錯過了你。
失之我命、
還是有些許舍不得。
不可預見,只可遇見。
你我相遇,是我生命中不可預見的插曲。
人都有這樣的時候,偏執的去做一件事,執著的去想一個人。
明知道它是錯的,卻還是無法自拔。
心里放不下你,更不放過自己。
記憶里的或許是最美的,不愿去想它現在的殘破,自恃不清,自我欺騙。
向往了,擁有了,嘗試了,得到了,受傷了,才明白,不屬于自己的,在努力也是徒勞。
或許有些東西,等到真正放下的它的時候,才知道它的“沉重”。
我在乎我曾經得到的,更惋惜我已經失去的。
有故事的人其實只是人生的道路上出了事故的人,我不想做一個有故事的人。
imustbeblessedness
是的,我們陌生了。
我放棄了,不是因為沒有感覺了,只因我懂了。
永久失去比無法擁有更讓我心痛。
心痛已生根,為何思念還不止。
一個人的心里承受能力是無窮的。
你永遠不會知道自己有多堅強,當有一天你發現你除了堅強無從選擇的時候,你已經無堅不摧了。做最堅強的自己,愛最好的自己。
能讓自己幸福的只有自己,就像棉被一樣,讓自己溫暖的其實是自己的體溫。
當你不在心疼別人的時候,才會想到心疼自己。
不要總想著自己不幸福,否則連幸福也會嫌棄你。
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別人都不懂你,而是連你自己都不懂。
最有效的自省,就是在自己的傷口在狠狠的補一刀。
imustbeblessedness。
7.冬天是一場修行的散文
8.人生是一場遇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