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范文怎么寫才能發(fā)揮它最大的作用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中秋的月亮篇一
中秋節(jié)的傍晚,我和姐姐搬著椅子、拿著月餅爬到姥姥家房頂上賞月。
我們一邊吃著象征團圓的月餅一邊滿懷期待的望著天空。藍中透紫的天空潔凈如洗,萬里無云。令人費解的是不知道星星和月亮那里去了。
我滿懷期待的安慰自己說:“月亮公主一定是在精心的梳妝打扮呢!”于是我們又靜下心來左等右等、左盼右盼就是不見月亮和星星的影子。
正在我們萬般絕望時,突然發(fā)現天空中有一些閃閃發(fā)光的小影子。啊!原來是星星出來了。緊接著,遠方的天空突然冒出了一個小月牙。那月牙越來越大、越來越大,最后終于完全跳上了天空,變成了一輪明亮的圓的不能再圓的明月。
“啊!姐姐快看,月亮出來了!”我興奮的大聲喊道。只見月亮像一個圓圓的白玉盤掛在天邊。漸漸的月亮變得更加明亮了,不時散發(fā)著耀眼皎潔的光芒。
這時,我再仔細定睛一看,那月光并非是純白色的。而是一道道有著繽紛色彩的彩色光芒。這道道彩光最里面全是橙紅色的,往外是橘黃色,繼續(xù)往外分別是深黃色和淺黃色,最外面才是銀白色。
這迷人的月光照在大樹上,使大樹變的更加生機勃勃;連樹上正在打盹的公雞都如五彩的鳳凰一樣美麗了。月光照到石雕上,使石雕更加栩栩如生,好像馬上就要復活了。這時,皎潔的月光悄悄的打在我的臉上,使我原本就興奮的小臉,像熟透的蘋果更加明艷可人。
我和姐姐在月光下開心的談優(yōu)美的神話故事,談中秋的來歷、月中的玉兔、月中的嫦娥仙子。其中《嫦娥奔月》的故事讓我更加向往月球。真希望有一天我也能像神九飛天一樣登上月球,和月中的嫦娥牽手。
不知不覺中,夜已經深了。我的上眼皮和下眼皮開始打架。我和姐姐戀戀不舍得離開了那輪皎潔的明月。
中秋的月亮篇二
x月x日中秋的晚上,太陽逐漸下山了。到了月亮上班的時間了,于是月亮便跳了出來,開始上他的班了。
x月xx日的月亮特別的圓,而且很大,差不多和臉盆一樣大了。月亮掛在一棵高大的樹上,就像是在那棵樹上掛了一個圓圓的,很亮很亮的燈籠。奇怪,怎么月亮上有一棵樹?對了,那一定是神話故事里講的桂樹。他的旁邊還有一個女子和一個可愛的小兔子呢!那一定是美麗的嫦娥和玉兔,在月亮上翩翩起舞。
大概是月亮覺得無聊了,于是就離開了那棵樹,在天空中悠閑的散步。晚上11點了,月亮雖然沒那么大了,可是卻比上半夜更亮了,甚至比我們家的有些燈還亮呢!這時,我看見我們小區(qū)的池塘里也有一個圓圓的月亮,就像是真正的月亮已經掉進池塘里了,而天空上的月亮是假的哩!
隨著時間的消逝,月亮越來越亮了。這時,月亮的光像流水一般,照在一棵高大的樹上。那棵樹上的鳥兒都驚醒了,開始鳴叫了起來。這時,天空上沒有一絲烏云,月亮像一個玉盤一樣在天空上掛著。
時間不早了,我便回去睡覺了。在夢里,我和嫦娥姐姐一起跳舞,還跟玉兔歡快的游玩。。。。。。
中秋的月亮篇三
每逢仲秋夜,月亮分外圓,農歷的八月十五是親人團聚的日子,一邊欣賞著天上的明月一邊吃著月餅其樂融融,又逢中秋,有幸再次欣賞到那一輪明月。
太陽剛剛落下西山,月亮便急不可耐地從東邊冉冉升起,融合在黑暗的天空之上,仿佛與西邊的余暉爭相目睹大地的景致,那銀色的冷傲的光芒,照向四面八方,佇立在窗前,讓八月和煦的風撲打著我的臉龐,我在聆聽,聆聽那被風吹來的天籟之音,絲絲晚風,柔柔歌韻,飄飄云發(fā),清淚沾裳,天地間只剩我的思緒與明月歌聲,隨風飄蕩。
夜晚,獨倚明月之窗,輕誦幾首小詩,重溫兒時舊夢,心里是甜蜜?是愁苦?忽然,從遠方傳來一聲童稚的嬉笑聲,眼前依稀的是那一抹綠色。在微風吹拂中,仿佛又回到了那個天真浪漫的兒童時代。
月亮漸漸升高,她身著白色的紗衣,嫻靜而安詳,溫柔而大方。她那銀盤似的臉,透過柳梢,留下溫和的笑容。月亮像一個新過門的媳婦,剛剛從東天邊上來,就又羞答答地鉆進樹葉子里藏起來;月亮像飽經風霜的老人,不緊不慢地梳理著白花花的月光;月亮像一個含羞的少女,一會兒躲進云間,一會兒又撩開面紗,露出嬌容,整個世界都被月色浸成了夢幻般的銀灰色;月亮是那么明亮,把大地照得一片雪青,樹木、房屋、街道都像鍍上了一層水銀似的;一枚新月好像一朵白色梨花,寧靜地開放在淺藍色的天空中。
抬頭看著美麗的月亮,我仿佛看見了,嫦娥正在月亮上,一邊吃著月餅,一邊在望著她的丈夫后羿的家里。而玉兔正在嫦娥身后努力的打藥中。
月亮好圓好圓啊!就像一個光芒四射的圓盤,又像是懸掛在黑色幕布中的一顆碩大的珍珠,一切都是那么夢幻,那么美好。
十五的月亮,在天空的映襯下,顯得格外明亮,安靜……
中秋的月亮篇四
月!多神圣的一個名字啊,它總是很神秘,它用它的一生陪伴著夜晚的地球,夜晚里,那個寂靜,幽深,古老的地球。
寒冬臘月,炎暑金秋。每天都能看見它的身影。小時候,因為一曲“月兒彎彎似小船,每天跟我一起玩”而經常把它當作那時忠實的玩伴,而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卻逐漸淡忘了,那個曾經陪伴我們度過金色童年的朋友---月。
“月到中秋分外明”這話果真不假。中秋的月兒散發(fā)光芒,撒下皎潔的月光,那么溫柔,如輕紗一般,映出了我慘白的笑臉。人們說太陽火熱,我說月兒幽美;人們說太陽生機,我說月兒恬靜;人們說太陽光芒萬丈,我說月兒月色柔和;人們說太陽金光四溢,我說月兒滿月生輝;人們說太陽燦若錦繡,我說月兒清輝四射!
皓月千里卻明朗如鏡,難怪那些文人如癡如醉,發(fā)出“幕云收盡溢消寒,銀漢無聲轉玉盤”的詠嘆呢!
中秋的月亮圓又圓,它就是我心中的明珠——一個明亮純潔的天使!
中秋的月亮篇五
搬一張?zhí)僖危诖斑叄炜丈细邟斓膱A月,看似遙遠,又似近在咫尺。這,讓我回想起了那幢老屋,和那個在屋里坐著的老人。
長大了,我再也沒時間去老屋,唯一的日子,便是過年的時候,走進老屋。我的習慣不再是跑向院子,而是走向房間,與堂哥堂弟們坐在電腦邊。臨走之時,我走出屋子,轉頭望去,只見曾祖父正一人坐在沙發(fā)上,面前的電視開著,可他卻似乎在低頭思考。電視的燈光打在他的臉上,讓他的臉看起來有些蒼白,在他身后,一個影子倒映,拉長,顯得萬分寂寞。
月亮離我有多遠?這一刻,可能近在咫尺,下一刻,或許就開始遙遠。這一切,我們都無從知曉,也無需知曉。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這眼前的時光。
月光的遠與近,就取決于你對那一輪明月珍惜與否。
中秋的月亮篇六
“又到中球嘍!可以吃月餅嘍!”今天是中秋節(jié),可以吃月餅。但我想要的不是吃月餅,而是要看到中秋的月亮。圓圓的月亮代表每家團團圓圓,幸福美滿。
晚上,我們吃完團圓飯,來到河邊賞月。咦?月亮去哪了?啊!下雨了,圓圓的月亮肯定是被那討厭的烏云擋住了。我既掃興又氣憤:“是不是老天成心與我過不去?”“月亮沒了,又下雨,不回去,還在這等著變‘落湯雞’啊!?”我說。我們這一家只好回去。
我想要的中秋根本不是這樣。我想要的中秋,是晴朗的天空,圓圓的月亮掛在空中,像一個大玉盤。人們來來往往,都坐在椅子上賞月。可是不知道為什么,是天上的嫦娥害羞用烏云遮住月亮不讓我們看,還是什么,前幾次的中秋都是這樣。唉!月亮沒有,只好回家睡覺了。
這真是一個不愉快的中秋啊!!!
中秋的月亮篇七
中秋的夜晚是一個美好的、祥和的夜晚,家家戶戶歡聚一堂,品嘗月餅和瓜果的美味,享受天倫之樂。
今年的中秋節(jié),雨一直連綿不斷,因而也沒有了皎潔的月亮。吃完了“團圓飯”,我托著下巴,爬在陽臺上,透過窗戶,仰望著那陰森森的,布滿烏云的天空,此時的我或許比天上的月還要沉默,思緒在黑夜中蔓延。
6歲那年的中秋節(jié),弟弟還沒有出生,我們一家三口人一邊賞月,一邊品嘗秋天的果實。媽媽在桌上擺滿了紅彤彤的蘋果,黃橙橙的橘子,紫瑩瑩的葡萄……更吸引人的是各式各樣圓圓的月餅,在圓圓的月亮下,爸爸講了一個有關月餅的故事:月餅,又叫團圓餅,每到中秋節(jié)的晚上,家家戶戶男女老少,團聚一起,品嘗月餅,則有了團圓餅之稱,寄托了人們對安居樂業(yè)的追求,對美好的生活的向往。
月餅的種類繁多,按產地分有廣式月餅、蘇式月餅、京式月餅等。就口味而言有:甜味、咸味、麻辣味等。從餡心講有:五仁、豆沙、棗泥、果脯等,就皮而言有:酥皮、蛋皮的。月餅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方形的,大多是圓形的,有團團圓圓的意思。
好懷念那些與爸爸一起度過的中秋節(jié)。抬頭是圓圓的月亮,平視是爸爸和藹的面龐,俯看是手里圓圓的月餅。深深地記得,聽完月餅的故事,爸爸給我講蘇軾的《水調歌頭》,那天的月亮似乎比平時更加圓了,教我一遍遍的讀著“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背完詩句,爸爸給我講了詩的大概意思,我是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對這首詩只有一個模糊的理解就是“但愿人們都能活的長壽,即使相距千里也可以共賞一輪明月,也算是團圓了。”自從那年學了這首詩后,我再也沒忘過。
沒有月亮的中秋夜,讓思念化作深深的祝福:爸爸,祝您節(jié)日快樂!您在外面也要好好照顧自己喲!您是全家最最結實的靠山,請您一定要健康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