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可以促進幼兒的主動參與和積極學習,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幼兒園教案范文,供教師們參考和借鑒。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一
1、知道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了解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2、通過故事,培養幼兒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感知勤勞和懶惰”。
3、知道制作臘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4、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5、讓幼兒知道節日的時間。
1、各種臘八粥的相關圖片、制作臘八粥的各種材料及臘八粥故事的視頻;
2、課前對于春節的了解以及對于臘八節的了解;
3、教學課件ptt準備。
一、活動導入,了解臘八節吃臘八粥
1、我們每天的早餐都會吃些什么呢?(牛奶、雞蛋、花卷、餅干、雞蛋餅、面條、包子、粥)
2、那你們都吃過什么樣的粥呢?(肉松粥、八寶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觀看圖片,說說粥里面有哪些東西?(強調臘八節、臘八粥)
(小結:這是我們臘八節時吃的臘八粥,粥里面有紅棗、桂圓、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蓮子)
二、欣賞故事
1、哪一天是臘八節?
2、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3、臘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點突出:勤勞的人)
三、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
老師向幼兒逐一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簡單了解這些谷物的形狀、顏色以及對人體的幫助。
活動延伸:臘八節除了有好聽的故事,還有一個好玩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二十六,炸羊肉;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二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學習本課生字新詞。
2.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并分清詳略。
3.仿照課文第1自然段,寫一種自己喜愛的食物。
1.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并分清詳略。
2.仿照課文第1自然段,寫一種自己喜愛的食物。
把握課文內容,理清文章結構并分清詳略。
1.幫助學生識記生字詞,熟悉課文內容。
2.啟迪學生對平時生活進行聯想,感悟身邊事物的樂趣。
學習文中人物的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
一、復習舊知,導入新課。
1.聽寫詞語:臘八粥細膩咽唾沫湯匙攪和濃稠腫脹褐色染缸臟水筷子。
3.板書課題,指導書寫“臘、粥”兩個字。提醒學生注意:“粥”字由三部分組成,左中右距離相等。
二、整體感知課文主要內容,理清主次。
1.學生默讀課文,思考:圍繞“臘八粥”,作者主要寫了什么事?
(1)學生邊讀邊圈畫。
(2)學生交流。
預設:臘八這一天,媽媽在灶臺熬制臘八粥,饞粥的八兒經歷了漫長的等待后,終于和家人一起心滿意足地喝到了粥。
交流后概括:圍繞“臘八粥”,課文主要寫了“等粥”“喝粥”這兩件事。
2.請學生說一說課文哪部分寫得詳細,哪部分寫得簡略。
學生交流文章的詳略安排。(“等粥”寫得比較詳細,“喝粥”寫得比較簡略)。
3.學生思考:詳寫的部分,作者寫了哪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
(1)學生默讀并思考。
(2)學生交流:八兒盼望喝到臘八粥、八兒設想如何給一家人分粥、八兒對臘八粥樣子的猜測、八兒看到臘八粥。
指導學生將“等粥”部分概括為:盼粥、分粥、猜粥、看粥四個小部分,相機。
三、仿寫練筆,練習表達。
1.學生講一講自己喜愛的食物有哪些,并說明理由。
2.仿照課文第1自然段,寫一寫自己喜愛的食物。
要求:要抓住食物的特點,可從食物的材料、味道、做法等方面去考慮,盡可能寫出對食物的喜愛之情。
學生完成初稿后交流。
四、布置作業,課堂延伸。
完成仿寫練筆的初稿,并作修改。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三
·對臘八節感到好奇,樂于參加分享臘八粥和感恩惜物義賣會的活動。
·簡單了解臘八節的來歷,知道臘八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
·知道臘八節要吃臘八粥,了解臘八粥所包含的食材。
·與家人一起為義賣活動做準備,學會布置自已的義賣攤位。
·能主動積極地參與義賣活動,并嘗試解決義賣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愿意將自己在義賣活動中通過努力獲得的收人貢獻出去,幫助更需要的人。
(一)活動時間。
農歷十二月初八下午。
(二)活動地點。
1.制作并分享臘八粥。
各班教室。
2.感恩惜物義賣會。
幼兒園戶外操場、廊道及班級.
(三)參與對象。
1.分享臘八粥。
全體小朋友、各班的家長志愿者。
2.感恩惜物義賣會。
全體幼兒,教師及家長.
(四)活動準備。
1.環境場地準備。
在幼兒園大門口懸掛紅燈籠,,在廊道里張貼幼兒平時的剪紙作品或其他美術創意作品,營造出“過了臘八就是年”的節日氣氛。
2.活動材料準備。
(1)煮臘八粥所需食材,如紅棗,花生,精米,紅豆,芝麻、黑米,銀耳,蓮子、薏米、大米、小米、桂圓干等。
(2)義賣活動中需要桌子若干,主席臺一個,捐贈箱一個.
3.知識經驗準備。
(1)認識人民幣的常見面值,會簡單的貨幣換算。
(2)有購物的經驗,知道簡單的賣場推銷語言。
4.家長配合準備。
(2)以圖片的形式引導家長和幼兒一起制作自己的義賣攤位招牌。
招牌制作建議一:用幼兒的名字作為攤位名稱,如“寶寶雜貨鋪”,招牌尺寸建議在100cmx200cm以內,制作好后粘貼在kt板上,最后用透明膠將招牌粘貼在小椅子或桌子上,以吸引他人注意。
招牌制作建議二:準備一張a3大白紙,然后用彩色馬克筆在上面用pop字體書寫店名和商品介紹,招牌做完后將其襯在一個衣架上,以方便展示。
(3)提醒幼兒和家長準備一些面值為1元、5元和10元的零錢,用于義賣現場的交易活動。
(4)提醒家長和幼兒整理家中的閑置物品,如書籍、衣物、玩具、裝飾品等,并提前為這些物品定好售價,貼上價格標簽,如1件衣服10元、1本舊書1元、1件玩具5元等。
活動一:制作和分享臘八粥。
1.認物熬粥。
(1)活動材料:
電飯煲(根據班級人數來確定電飯煲的數量),分裝有各種食材的透明玻璃碗,臘八粥所需食材,一個操作臺。
(2)活動流程: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四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人物特點,感受濃濃親情。
1.生字:棗落葉灌木或喬木,枝有刺,葉卵形,開小黃花,核果稱“棗子”或“棗兒”,橢圓形,熟時紅色,可食:棗紅、棗泥、囫圇吞棗(喻讀書等不加分析辨別地籠統接受)。仁果核內部分或其他硬殼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兒。沸開,滾,液體受熱到一定溫度時,內部發生氣泡,表面翻滾,變成蒸氣:沸點、沸水、沸涌、人聲鼎沸。沸騰(亦喻事物蓬勃發展或情緒高漲)。沸反盈天(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唾口腔里的消化液:唾液、唾涎、唾沫。腫皮肉浮脹:腫脹、腫瘤、腫痛、浮腫、紅腫、膿腫。脹體積變大:膨脹、腫脹、熱脹冷縮。揀挑選:挑揀、揀擇、揀選、挑肥揀瘦。
2.會寫的詞語:唾手可得、臘月、挑揀、濃稠、仁至義盡、腫脹、沸騰、紅棗。
3.解詞。
(1)唾手可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動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極容易得到。
(2)仁至義盡:至:極,最;盡:全部用出。竭盡仁義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幫助已經做到了最大限度。
教材特點:本文是《臘八粥》一文的節選。圍繞八兒特別想吃臘八粥展開故事情節,通過對八兒與媽媽的描寫充分體現了孩子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字里行間流露著濃濃的親情。
結合文章對人物細致描寫,體現人物特點,感受深深情感。
在字里行間中體會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體會濃濃親情。
以“臘八粥”為切入點,結合文章中對臘八粥的描寫,深入體會文中八兒對臘八粥的喜愛與渴望之情,從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一、看圖導入:
1、請學生說一說對“臘八”或臘八粥的了解。
2、教師導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臘八粥》這一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標記自然段記號,劃出讀不準音的.詞語。
2、正音,并反復讀關鍵詞語。
3、同桌一起讀重點段落。
三、再讀課文:
1、學生圍繞課后題默讀思考。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
第1小題:練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也可以先適當提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圍繞“媽媽”和“八兒”結合課題來概括,這樣先降低了難度,概括效果會更好。
第2小題:這一題旨在訓練學生對“八兒”這一人物是否理解。是在梳理文章大意后關注作者的表達。聚焦到主人公“八兒”身上,因為他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可以此為突破口。從“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文章隨處可見“八兒”急切想吃臘八粥的情形。
第3小題:全文圍繞“八兒”全家吃媽媽熬煮臘八粥的經過,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的圖景。表達了一家的其樂融融。
4、教師相機總結。
四、分析人物特點:
1、“八兒”是個怎樣的孩子?結合文中語句加以說明。
2、師生交流。
3、文中的母親呢?用剛才的方法。
4、師生交流。
五、指導朗讀:
1、本篇課文人物對話描寫較多,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
2、通過揣摩人物心理,聯系提示語來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組織朗讀比賽,互相點評,取長補短。
六、作業:
1、有感情地將課文朗讀給家長聽。
2.學生自由讀課文。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五
1、了解臘八節的來歷,了解民俗臘八節的常識。
2、認識臘八粥的材料,學習制作臘八粥,提高小朋友的生活能力。
4、愿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勞動的快樂。
5、激發小朋友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和對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6、學念兒歌:臘八粥,感受過節的快樂。
引導小朋友認識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臘八粥
1、課件《臘八粥》
2、臘八粥制作材料(實物):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成品臘八粥。
3、臘八粥制作工具:電飯煲或者普通鍋、火、水等等
4、識字卡片:米、臘八節、棗、紅糖、豆、蓮子、花生
一、觀察圖片,激發興趣
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過臘八節,讓小朋友了解臘八節的由來。
二、認識臘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材料,解說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等很多種材料熬成的。
2、展示實物材料,讓小朋友從視覺、觸覺認識這幾種材料。
3、分組合成材料。每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適。
三、我做摸臘八粥
1、認識電飯煲,清洗材料,學習使用電飯煲。
2、引導討論制作臘八粥的方法,熬制臘八粥。
3、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成品粥。讓小朋友了解臘八粥的多樣性。
四、品嘗臘八粥
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品嘗臘八粥,讓孩子們說說課件里的小朋友們們在做什么?他們高興嗎?為什么?你們做的臘八粥分給誰一起品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還有小朋友們),培養小朋友對老人的尊敬和關心。
2、學念兒歌:
臘八粥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殺只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煮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全體小朋友品嘗制作的臘八粥,感受勞動的成果,感受臘八節的快樂
五、認識卡片上的字。
以游戲的形式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識字:米、棗、紅糖、豆、蓮子、花生、臘八節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人物特點,感受濃濃親情。
1.生字:棗落葉灌木或喬木,枝有刺,葉卵形,開小黃花,核果稱“棗子”或“棗兒”,橢圓形,熟時紅色,可食:棗紅、棗泥、囫圇吞棗(喻讀書等不加分析辨別地籠統接受)。仁果核內部分或其他硬殼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兒。沸開,滾,液體受熱到一定溫度時,內部發生氣泡,表面翻滾,變成蒸氣:沸點、沸水、沸涌、人聲鼎沸。沸騰(亦喻事物蓬勃發展或情緒高漲)。沸反盈天(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唾口腔里的消化液:唾液、唾涎、唾沫。腫皮肉浮脹:腫脹、腫瘤、腫痛、浮腫、紅腫、膿腫。脹體積變大:膨脹、腫脹、熱脹冷縮。揀挑選:挑揀、揀擇、揀選、挑肥揀瘦。
2.會寫的詞語:唾手可得、臘月、挑揀、濃稠、仁至義盡、腫脹、沸騰、紅棗3.解詞
(1)唾手可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動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極容易得到。
(2)仁至義盡:至:極,最;盡:全部用出。竭盡仁義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幫助已經做到了最大限度。
本文是《臘八粥》一文的節選。圍繞八兒特別想吃臘八粥展開故事情節,通過對八兒與媽媽的描寫充分體現了孩子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字里行間流露著濃濃的親情。
結合文章對人物細致描寫,體現人物特點,感受深深情感。
在字里行間中體會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體會濃濃親情。
以“臘八粥”為切入點,結合文章中對臘八粥的描寫,深入體會文中八兒對臘八粥的喜愛與渴望之情,從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一、看圖導入:
1.請學生說一說對“臘八”或臘八粥的了解。
2.教師導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臘八粥》這一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標記自然段記號,劃出讀不準音的詞語。
2.正音,并反復讀關鍵詞語。
3.同桌一起讀重點段落。
三、再讀課文:
1.學生圍繞課后題默讀思考。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
第1小題:練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也可以先適當提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圍繞“媽媽”和“八兒”結合課題來概括,這樣先降低了難度,概括效果會更好。
第2小題:這一題旨在訓練學生對“八兒”這一人物是否理解。是在梳理文章大意后關注作者的表達。聚焦到主人公“八兒”身上,因為他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可以此為突破口。從“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文章隨處可見“八兒”急切想吃臘八粥的情形。
第3小題:全文圍繞“八兒”全家吃媽媽熬煮臘八粥的經過,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的圖景。表達了一家的其樂融融。
4.教師相機總結。
四、分析人物特點:
1.“八兒”是個怎樣的孩子?結合文中語句加以說明。
2.師生交流。
3.文中的母親呢?用剛才的方法。
4.師生交流。
五、指導朗讀:
1.本篇課文人物對話描寫較多,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
2.通過揣摩人物心理,聯系提示語來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組織朗讀比賽,互相點評,取長補短。
六、作業:
1.有感情地將課文朗讀給家長聽。
2.學生自由讀課文。
板書設計
臘八粥
沈從文
“八兒”母親
其樂融融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七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引導學生學習文中人物的對話描寫。
3、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通過人物動作、語言和心理活動的描寫,體會“八兒”一家的其樂融融。
同學們,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其中在臘月最重大的節日是臘八節,你對臘八節有哪些了解或猜想,可以大膽的寫一寫。
一、導入:
1.請學生說一說對“臘八”或臘八粥的了解。
2.教師導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臘八粥》這一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標記自然段記號,劃出讀不準音的詞語。
2.正音,并反復讀關鍵詞語。
3.同桌一起讀重點段落。
三、結合導學案分析人物特點:
1.“八兒”是個怎樣的孩子?結合文中語句加以說明。
2.師生交流。
3.文中的母親呢?用剛才的方法繼續做批注。
4.師生交流。
五、指導朗讀:
1.本篇課文人物對話描寫較多,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
2.通過揣摩人物心理,聯系提示語來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組織朗讀比賽,互相點評,取長補短。
1、閱讀理解。
個凍僵的老戰士,倚靠光禿禿的樹干坐著。他一動不動,好似一尊塑像,身上落滿了雪,無法辨認他的面目,但可以看出,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十分安詳: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間還夾著半截紙卷的旱煙,火已被雪打滅;左手微微向前伸著,好像在向戰友借火。單薄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的身上。
1).解釋下列詞語。
鎮定:
安詳:
2)填空。
老戰士倚靠著光禿禿的樹干坐著,說明他;他的神態十分鎮定、安詳,說明他;破舊的衣服緊緊地貼在他身上,表現他。
2、試著運用神態和動作描寫,寫一段文字,突出某個人的性格特點。(提示:這個人可以是你的家人、老師……..)。
語文閱讀課重在以大問題引領,學生邊讀邊談感受。本節課我以“作者是怎樣描寫八二嘴饞”這一問題為引領,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匯報朗讀中品出其中的情感。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八
1、知道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了解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2、通過故事,培養幼兒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感知勤勞和懶惰”。
3、 知道制作臘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1、我們每天的早餐都會吃些什么呢?(牛奶、雞蛋、花卷、餅干、雞蛋餅、面條、包子、粥)
2、那你們都吃過什么樣的粥呢?(肉松粥、八寶粥、皮蛋粥、肯德基粥)
3、觀看圖片,說說粥里面有哪些東西?(強調臘八節、臘八粥)
(小結:這是我們臘八節時吃的臘八粥,粥里面有紅棗、桂圓、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蓮子)
1、哪一天是臘八節?
2、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3、臘八粥里面都有什么呢?
(重點突出:勤勞的人)
老師向幼兒逐一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簡單了解這些谷物的形狀、顏色以及對人體的幫助。
活動延伸:臘八節除了有好聽的故事,還有一個好玩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凍豆腐;
二十六,炸羊肉;
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節日活動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們國家的節日豐富多彩,但有些節日,我們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臘八節的由來及習俗,認識了一些有關制作臘八粥的材料,并幫助幼兒從小樹立要做一個勤勞人的意識。如果可以讓幼兒參與制作及品嘗那就更好了!
從前,有一家人,爸爸媽媽和一個小兒子,爸爸媽媽都很勤勞。所以他們家每年都能收獲很多的糧食,日子過得很好。可是小兒子卻和爸爸媽媽不一樣,每天早上很晚才起床,起床后就出去玩,從來不干活。爸爸媽媽想:他還小呢!也許長大了就會干活了。
小兒子一天天的長大,但還是非常懶惰。“你應該干活了”“哼!我不干活也可以,我爸爸媽媽會照顧我的!”
他們只好四處找東西吃,屋子角落里還有點米,袋子里還有點紅豆、花生……終于找出一點點能吃的東西。兩人馬上做了一鍋粥。可是粥太少了,他們喝不飽。這時候他們才想起爸爸媽媽的話,哭了起來。
后來他們再也不懶惰了。每天早早起床干活,日子一天天好起來。但是每年到了臘月的時候,他們還會找來各種糧食,做了一鍋粥,告訴自己不能懶惰。
后來大家都知道這件事了,以后,人們每到了臘八這天,就用各種糧食做一鍋粥,在吃臘八粥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愛給小孩子們講這個故事,告訴孩子,永遠不要做懶惰的人。
不過,現在我們喝的臘八粥和以前不一樣了,人們把各種好吃有營養的東西都加入臘八粥,比如燕麥、杏仁、葡萄干、桂圓、栗子等等,再加上冰糖或白糖,一鍋香甜甜的臘八粥就做好了。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九
xx餐廳是新興的新式餐廳,針對中國有孩子的家庭而建立經營。而臘八節在中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在這一天喝臘八粥、做臘八粥是全國各地老百姓最傳統、也是最講究的習俗。
臘八粥來自印度天竺,農歷十二月初八是佛陀成道紀念日,俗稱“臘八節”,在佛教稱“法寶節”,關于臘八粥也有很多的典故傳說。臘八在脫離宗教的神秘色彩演變為現在的傳統風俗節日,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說到臘八必然想到的是臘八粥,而本店也正在推廣新產品“特色臘八粥”。剛好臘八節能和新產品推廣融為一體。所以以傳統節日臘八為主題,在本餐廳展開相應活動。
溫馨臘八節親子活動,和家人一起共享臘八。
給中國家庭一個溫暖的餐廳,讓爸爸媽媽和孩子共度臘八節每一次美好的時光。
借臘八節之名吸引顧客,招攬生意,推廣本餐廳新產品“特色臘八粥”,通過有趣的親子活動讓顧客在本店度過快樂時光、了解本餐廳特色,即父母和孩子一同享受就餐美好時光。從而提高本餐廳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20xx年1月x日(農歷十二月初八)臘八節當日。
xx。
來餐廳就餐的兒童及其家長(屆時將抽取3個家庭參加)。
1、前期準備臘八節活動宣傳單、海報、吸引顧客參加活動,以及相應物品材料、店內陳設。
2、顧客免費品嘗本店特色臘八粥。
3、認識臘八粥中各種豆子。
4、以家庭為單位設計新臘八粥的配方,并提交。
5、評選最好的配方家庭。
6、三個家庭燒制臘八粥。
7、品嘗三個家庭的臘八粥,評出最美味獎。
8、和“臘八仙子”學習一首簡短的和臘八節相關的兒歌(加動作)。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十
1.知道臘八節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傳統民俗節日的氣氛。
2.了解認識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的外形和營養價值。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主題活動的環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積極主動的參與邀請爺爺奶奶來幼兒園共度節日,給爺爺奶奶送上臘八粥。
5.感受節日的歡快氣氛。
6.通過討論,激發過節日的情感,知道要愉快、合理地過節。
1.收集各種粗糧實物,放在科學區,讓孩子觀察認識,并了解其營養價值。
2. 收集臘八節飲食習俗的圖片和古詩圖片讓孩子大膽的講述。
3. 用kt板制作一只“碗”,制作豆貼畫。
4. 教室外墻制作兩顆祈福樹,請家長和孩子在紅布條上寫上文字,畫上圖案祈福。
5. 將臘八粥里的八種材料陳列在主題墻上。
一、回憶學做臘八粥的過程,了解制作臘八粥的流程
1.談話導入
師:想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嫣兒(繪本中孩子的名字)、奶奶、媽媽都做了哪些事情?
2.根據孩子回答的內容,依次翻閱繪本相應的畫面
(1)準備熬粥的東西 (大米、高粱、玉米、小米、栗子、核桃、紅棗……)
(2)洗好了
(3)準備鍋
(4)煮臘八粥
小結:看來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嫣兒、奶奶、媽媽都做了不少事情呢!
二、探究制作流程,繪制臘八粥制作序列表
1.邀請助教家長,介紹食材。
師:今天我們班請來了兩位熬制臘八粥的高手,瞧瞧她們是誰?(請兩位媽媽出場)兩位媽媽帶來了許多東西,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圍在桌子旁,家長引導孩子說出食材、準備的用具。
2.引導孩子大膽表述制作臘八粥的方法。
師:怎樣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3.幼兒分組合作,探究制作流程,嘗試在序列表中畫熬制臘八粥的步驟。
(1)幼兒分兩組討論
師:要先商量好誰負責煮臘八粥,誰負責觀察記錄。
(2)幼兒邊煮臘八粥,邊觀察、記錄。
4.請幼兒分享熬制臘八粥的方法。
師:誰能根據記錄的步驟圖,說一說怎么熬制臘八粥?
小結:看來要想熬制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首先要給事情排排隊,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排好隊后,再按照這個順序來做,一定能完成得很好。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十一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人物內心情感。
2.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課文內容。
3.體會人物特點,感受濃濃親情。
1.生字:棗落葉灌木或喬木,枝有刺,葉卵形,開小黃花,核果稱“棗子”或“棗兒”,橢圓形,熟時紅色,可食:棗紅、棗泥、囫圇吞棗(喻讀書等不加分析辨別地籠統接受)。仁果核內部分或其他硬殼中可以吃的部分:核桃仁兒。沸開,滾,液體受熱到一定溫度時,內部發生氣泡,表面翻滾,變成蒸氣:沸點、沸水、沸涌、人聲鼎沸。沸騰(亦喻事物蓬勃發展或情緒高漲)。沸反盈天(形容人聲喧鬧,亂成一片)。唾口腔里的消化液:唾液、唾涎、唾沫。腫皮肉浮脹:腫脹、腫瘤、腫痛、浮腫、紅腫、膿腫。脹體積變大:膨脹、腫脹、熱脹冷縮。揀挑選:挑揀、揀擇、揀選、挑肥揀瘦。
2.會寫的詞語:唾手可得、臘月、挑揀、濃稠、仁至義盡、腫脹、沸騰、紅棗3.解詞
(1)唾手可得:唾手:往手上吐唾沫。動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極容易得到。
(2)仁至義盡:至:極,最;盡:全部用出。竭盡仁義之道。指人的善意和幫助已經做到了最大限度。
教材特點:本文是《臘八粥》一文的節選。圍繞八兒特別想吃臘八粥展開故事情節,通過對八兒與媽媽的描寫充分體現了孩子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字里行間流露著濃濃的親情。
結合文章對人物細致描寫,體現人物特點,感受深深情感。
在字里行間中體會八兒對臘八粥的渴望與喜愛,體會濃濃親情。
以“臘八粥”為切入點,結合文章中對臘八粥的描寫,深入體會文中八兒對臘八粥的喜愛與渴望之情,從而感悟一家人的情感。
一、看圖導入:
1.請學生說一說對“臘八”或臘八粥的了解。
2.教師導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臘八粥》這一課,請同學們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學生指名讀課文,邊讀邊標記自然段記號,劃出讀不準音的詞語。
2.正音,并反復讀關鍵詞語。
3.同桌一起讀重點段落。
三、再讀課文:
1.學生圍繞課后題默讀思考。
2.學生自讀,教師巡視。
3.學生匯報:
第1小題:練習概括課文的主要內容。也可以先適當提出文中的主要人物,圍繞“媽媽”和“八兒”結合課題來概括,這樣先降低了難度,概括效果會更好。
第2小題:這一題旨在訓練學生對“八兒”這一人物是否理解。是在梳理文章大意后關注作者的表達。聚焦到主人公“八兒”身上,因為他的心理活動變化構成了本課的線索,可以此為突破口。從“迫不及待”到“苦苦等待”到“美妙的猜想”再到“親見時的驚訝”,文章隨處可見“八兒”急切想吃臘八粥的情形。
第3小題:全文圍繞“八兒”全家吃媽媽熬煮臘八粥的經過,展現了一幅淳樸、和睦的圖景。表達了一家的其樂融融。
4.教師相機總結。
四、分析人物特點:
1.“八兒”是個怎樣的孩子?結合文中語句加以說明。
2.師生交流。
3.文中的母親呢?用剛才的方法。
4.師生交流。
五、指導朗讀:
1.本篇課文人物對話描寫較多,組織學生分角色朗讀。
2.通過揣摩人物心理,聯系提示語來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組織朗讀比賽,互相點評,取長補短。
六、作業:
1.有感情地將課文朗讀給家長聽。
2.學生自由讀課文。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十二
教育目標:
1.了解臘八節的來歷,了解民俗臘八節的常識。
2.認識臘八粥的材料,學習制作臘八粥,提高幼兒的生活能力。
4.愿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勞動的快樂。
5.激發幼兒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和對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教學準備:
1.準備課件《臘八粥》。
2.臘八粥制作材料(實物):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成品臘八粥。3.臘八粥制作工具:電飯煲或者普通鍋、火、水等等4.識字卡片:米、臘八節、棗、紅糖、豆、蓮子、花生教學過程:一、觀察圖片,激發興趣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過臘八節,讓幼兒了解臘八節的由來。二、認識臘八粥的制作材料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材料,解說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等很多種材料熬成的。2.展示實物材料,讓幼兒從視覺、觸覺認識這幾種材料。
3.分組合成材料。每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適。
三、我做臘八粥。
1.認識電飯煲,清洗材料,學習使用電飯煲。
2.引導討論制作臘八粥的方法,熬制臘八粥。
3.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成品粥。讓幼兒了解臘八粥的多樣性。
四、品嘗臘八粥。
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品嘗臘八粥,讓孩子們說說課件里的小朋友們們在做什么?他們高興嗎?為什么?你們做的臘八粥分給誰一起品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還有小朋友們),培養幼兒對老人的`尊敬和關心。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十三
臘八粥是臘八節的必備大餐,食材的準備可以交由孩子來處理。
讓孩子接觸了解各種粗糧的名稱和對人體的作用,感知他們的外形特征,并清楚、正確的用語言進行表達交流。
帶領孩子一起清洗部分食材,剝豆子。
將準備好的食材送入后廚,由廚師師傅來為我們制作美味大餐吧!
香噴噴的.臘八粥出鍋咯,和孩子們一起品嘗這道自己親手參與制作的美味吧~。
臘八蒜酸甜可口,有蒜香又不辣,制作簡單,深得孩子喜愛。
帶領孩子們一起清洗制作臘八蒜的器皿,這里要注意安全操作。
準備數量若干的大蒜和孩子們一起剝好,然后放置器皿中倒入一定量的醋。
臘八蒜制作過程簡單,做完后記得清掃垃圾收拾“戰場”哦~。
制作臘八蒜觀察記錄表格,讓孩子們定期觀察蒜的變化情況并做下記錄。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十四
主題節日背景: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以往,這一天人們都會煮上香糯甜美的臘八粥,當吃著香粥時也預示著新年的腳步已越來越進。而如今,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工作節奏加快,年輕一輩的家長們已很少會記得過臘八節,煮臘八粥,感受傳統節日,通過聽聽、說說、吃吃、看看過一個熱熱鬧鬧的臘八節。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而我們的孩子對這些習俗和節日不甚了解。所以我們生成“臘八節”這一節日主題課程,讓孩子從多方面了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了解臘八節的來歷和習俗。
2、通過故事,培養幼兒要做一個勤勞的人“感知勤勞和懶惰”。
3、知道制作臘八粥的主要材料,初步嘗試用語言表達自己的認識與感受。
活動準備:
1、制作臘八粥的各種材料及臘八粥故事視頻;
2、課前對于春節的了解以及對于臘八節的了解;
3、教學ppt課件。
活動過程:
一、活動導入,了解臘八節吃臘八粥。
1、我們每天的早餐都會吃些什么呢?(牛奶、雞蛋、花卷、餅干、雞蛋餅、面條、包子、粥)。
2、那你們都吃過什么樣的粥呢?(肉松粥、八寶粥、皮蛋粥、香菇粥)。
3、觀看圖片,說說粥里面有哪些東西?(強調臘八節、臘八粥)。
(小結:這是我們臘八節時吃的臘八粥,粥里面有紅棗、桂圓、紅豆、綠豆、花生、葡萄干、栗子、蓮子)。
二、欣賞臘八節故事視頻。
1、哪一天是臘八節?
2、故事告訴我們什么呢?
(重點突出:勤勞的人)。
三、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
老師向幼兒逐一介紹臘八粥的各種佐料、谷物。簡單了解這些谷物的形狀、顏色以及對人體的幫助。
活動延伸:
老臘八節除了有好聽的故事,還有一個好玩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
兒歌:老過了臘八就是年。
小孩兒小孩兒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羊肉;二十七,宰公雞;
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
三十晚上鬧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活動反思:
節日活動是很好的教育資源,我們國家的節日豐富多彩,但有些節日,我們的孩子了解的并不多,甚至根本不知道。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初步了解臘八節的由來及習俗,認識了一些有關制作臘八粥的材料,并幫助幼兒從小樹立要做一個勤勞人的意識。如果可以讓幼兒參與制作及品嘗那就更好了!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十五
1、了解臘八節的來歷,了解民俗臘八節的常識。
2、認識臘八粥的材料,學習制作臘八粥,提高小朋友的生活能力。
3、愿意與同伴合作,體驗勞動的快樂。
4、激發小朋友對生活的熱愛,培養小朋友的動手能力和對老人的尊重的理解。
5、學念兒歌:臘八粥,感受過節的快樂。
引導小朋友認識制作材料,以愉快的心情制作臘八粥
1、課件《臘八粥》
2、臘八粥制作材料(實物):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成品臘八粥。
3、臘八粥制作工具:電飯煲或者普通鍋、火、水等等
4、識字卡片:米、臘八節、棗、紅糖、豆、蓮子、花生
一、觀察圖片,激發興趣
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過臘八節,讓小朋友了解臘八節的由來。
二、認識臘八粥的制作材料
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材料,解說臘八粥是由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等很多種材料熬成的。
2、展示實物材料,讓小朋友從視覺、觸覺認識這幾種材料。
3、分組合成材料。每組一份材料,互相看看是否合適。
三、我做摸臘八粥
1、認識電飯煲,清洗材料,學習使用電飯煲。
2、引導討論制作臘八粥的方法,熬制臘八粥。
3、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成品粥。讓小朋友了解臘八粥的多樣性。
四、品嘗臘八粥
1、觀看課件《臘八粥》中的――品嘗臘八粥,讓孩子們說說課件里的小朋友們們在做什么?他們高興嗎?為什么?你們做的臘八粥分給誰一起品嘗?(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哥哥姐姐還有小朋友們),培養小朋友對老人的尊敬和關心。
2、學念兒歌:
臘八粥
小孩小孩你別饞,
過了臘八就是年。
臘八粥,喝幾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掃房子。
二十五炸豆腐。
二十六燉羊肉。
二十七殺只雞。
二十八把面發。
二十九煮饅頭。
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扭一扭。
3、全體小朋友品嘗制作的臘八粥,感受勞動的成果,感受臘八節的快樂
五、認識卡片上的字。
以游戲的形式和孩子們一起學習識字:米、棗、紅糖、豆、蓮子、花生、臘八節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十六
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臘八節”。俗話說:“過了臘八就是年。”以往,這一天人們都會煮上香糯甜美的臘八粥,當吃著香粥時也預示著新年的腳步已越來越進。而如今,隨著生活條件改善,工作節奏加快,年輕一輩的家長們已很少會記得過臘八節,煮臘八粥,感受傳統節日,通過聽聽、說說、吃吃、看看過一個熱熱鬧鬧的臘八節。臘八節在我國有著很悠久的傳統和歷史,而我們的孩子對這些習俗和節日不甚了解。所以我們生成“臘八節”這一節日主題課程,讓孩子從多方面了解臘八節的習俗和飲食習慣,能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學會關愛需要幫助的人們,在寒冷的冬天,感受節日帶來的溫暖和快樂。
1.知道臘八節的時間、來歷和風俗習慣,感受傳統民俗節日的氣氛。
2.了解認識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的外形和營養價值。
3.能積極主動的參與主題活動的環境布置和材料收集。
4.積極主動的參與邀請爺爺奶奶來幼兒園共度節日,給爺爺奶奶送上臘八粥。
語言:樂意主動地欣賞詩歌體裁的作品,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的講話,態度自然,聲音響亮。
科學:對周圍的事物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孩子節約糧食的意識。
藝術:在美術活動中自由自在的表達,引導幼兒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感受不同音樂形式的演唱風格,對音樂活動產生學習的興趣。
社會:體驗人與人相互交流、合作、溝通、關愛的重要和快樂,樂于與人交流。
健康《多吃粗糧身體好》。
活動目標:
1.了解各種粗糧的名稱,感知它們基本的外形特征,并用清楚、正確的語言進行表達和交流。
2.能主動地參與粗糧的觀察與操作活動,合作地完成操作任務。
3.了解粗糧對人體健康的作用,懂得要愛惜糧食。
數學《數一數》。
活動目標:
1.感知玉米的排列方式,學習用合適的方法做標記,正確計數玉米的列數。
2.探索玉米列數是雙數的規律。
3.激發幼兒對數學的興趣,培養幼兒積極關注身邊事物的情感態度。
語言《臘日》。
活動目標:
1.了解中國的傳統節日—臘八節的習俗,表達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好情感的追求。
2.幼兒喜歡朗讀古詩,并能通過聲音和動作進行表演。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十七
活動目標:
1.知道農歷十二月初八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一臘八節,初步了解臘入節的來歷和習俗。
2.認識臘八粥的材料,能夠嘗試利用各種粗糧制作臘八粥。
3.能夠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體驗集體過臘八節的快樂。
活動重點:
了解臘入節的來歷和習俗。
活動難點:
認識臘八粥的材料。
活動準備:
1.臘八節的由來視頻(后附)。
2.歌曲《臘八節》、課件《臘八粥》(后附)。
3.臘八粥制作材料(實物):大米、小米、紅棗、紅小豆、綠小豆、蓮子、花生米、紅糖,成品臘八粥,電飯煲。
4.請兩位家長助教。
活動過程:
一、初步感知臘八節,引起幼兒活動興趣。
1.聽一聽:師幼共同欣賞歌曲《臘八節》,感受過節的快樂氣氛。
2.說一說:幼兒相互交談自己對臘八節的了解。
師:剛才我們聽了一首好聽的歌曲里面說到了臘八,你們知道臘八是什么節日嗎?
師小結:每年農歷的十二月初八就是我國的傳節日叫做臘八節。從古時候起,臘八節都是用來祭祀祖先和神靈,祈求豐收和吉祥。臘八節,民間大都流行喝臘八粥。關于喝臘八粥的由來,民間還流傳著許多故事,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3.看一看:教師播放視頻,幼兒觀看視頻,了解臘八節的由來與習俗。
二、進一步感知臘八粥。
1.聽一聽:幼兒傾聽繪本故事,請家長助教講述繪本《香香甜甜臘八粥》。
提問:制作臘八粥都需要哪些材料?
師小結:臘八粥里面會有8樣不同的食材。
2.看一看,摸一摸:教師展示實物材料,幼兒從視覺、觸覺上來認識這些材料。
3.講一講:自己選擇自己所喜歡的食材,向同伴介紹臘八粥所需的材料。
三、制作臘八粥。
1.想一想:幼兒與同伴共同研究制作臘八粥的步驟。
2.做一做:請家長助教帶領幼兒共同制作臘八粥。
四、延伸活動。
1.在歡快的《臘八粥》音樂中,品嘗臘八粥,談談自己的感受。
2.科學區:教師與幼兒共同收集各種粗糧實物,放在科學區,觀察認識了解其營養價值。
3.圖書區:收集臘八節飲食習俗的圖片和古詩圖片,幼兒大膽講述。
4.美工區:用橡皮泥制作臘八粥,并繪畫《快樂的臘八節》。
2024年幼兒園臘八節教案(實用18篇)篇十八
2、根據孩子回答的內容,依次翻閱繪本相應的畫面(或者百度找圖)。
(1)準備熬粥的東西(大米、高粱、玉米、小米、栗子、核桃、紅棗……)。
(2)洗好了。
(3)準備鍋。
(4)煮臘八粥。
小結:看來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嫣兒、奶奶、媽媽都做了不少事情呢!
二、探究制作流程,繪制臘八粥制作序列表。
1、邀請助教家長,介紹食材。
師:今天我們班請來了兩位熬制臘八粥的高手,瞧瞧她們是誰?(請兩位媽媽出場)兩位媽媽帶來了許多東西,一起來看看吧。
孩子圍在桌子旁,家長引導孩子說出食材、準備的用具。
2、引導孩子大膽表述制作臘八粥的方法。
師:怎樣才能熬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呢?先放什么,再放什么……。
3、幼兒分組合作,探究制作流程,嘗試在序列表中畫熬制臘八粥的步驟。
(1)幼兒分兩組討論。
師:要先商量好誰負責煮臘八粥,誰負責觀察記錄。
(2)幼兒邊煮臘八粥,邊觀察、記錄。
師:誰能根據記錄的.步驟圖,說一說怎么熬制臘八粥?
小結:看來要想熬制出香香甜甜的臘八粥,首先要給事情排排隊,先放什么,后放什么,排好隊后,再按照這個順序來做,一定能完成得很好。
三、遷移制作臘八粥的經驗,自制小繪本。
1、梳理制作臘八粥的步驟。
師:小朋友們,你們制作的臘八粥步驟圖真是太實用了!如果能把這些步驟圖按順序裝訂好,制作成一本小繪本,火帽子和跳跳蛙只要看著這本繪本,就知道臘八粥是怎么做的了。
師:制作這本繪本都需要做什么呢?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小結:制作這本繪本要先將制作臘八粥的步驟圖按順序疊放,畫好封面封底,再寫上書名,裝訂好,最后標上頁碼,小繪本就做好了。
2、自制小繪本。
四、活動延伸:分享自制小繪本。
師:小朋友們,你們的小繪本都做好了嗎?我們把這本繪本分享給火帽子和跳跳蛙,讓他們也學會做香香甜甜臘八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