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跡材料是根據事實和事件的經過來概括和總結的一種文獻資料。困境中的奮斗者張強,他在逆境中堅持不懈,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目標。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一
凌晨5點半,鄉親們還在睡夢中,郭河鎮光輝村的**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
草草地洗漱完畢,她悄聲推開公公的房門,確定公公無異常后,她孤身一人來到屋后的菜園,利索地擇滿兩籃子新鮮蔬菜。將兩大籃蔬菜固定在電動車上,她小心翼翼地朝著鎮里的集貿市場趕去。
丈夫的“后勤保姆”
今年55歲的**,愛人胡俊是郭河初級中學教師,很少有時間做農活,家中幾畝地的播種、管理、收獲,都是這個憨厚的農村婦女一手承擔。
**家有三個兒女,愛人轉正后,她隨其搬到鎮上學校里居住。早中晚按時照顧好丈夫和子女的生活起居,其他時間總是往老家跑,看望家中的老人,管理農田的作物,成為她的“例行公事”。
家中一畝多田種植的是時令蔬菜。一到秋冬季節,她的一雙手皴裂得像老梨樹皮一般,有的地方就像刀割的口子,做飯洗衣,一接觸到冷水,她就疼得裂開嘴,呲著牙。
每天別人還在夢鄉中時,她就打著手電筒從學校來到了自己的園田,將成熟的蔬菜采摘洗凈,挑到集市上叫賣。有時100多斤的擔子挑到街上,累得腰都直不起來,她從不叫苦叫累。當丈夫要幫她時,她總是說:“不要耽誤了你的工作,教好學生娃是你的大事!”
婆婆的“親生女兒”
在鄉親們看來,**不僅是一個不停勞作的人,更是一個心地善良、有孝心的人。
9月23日,長期患有高血壓的婆婆中風了,轉至市腦血管醫院治療一周后,婆婆的命雖然保住了,但落了個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和她的丈夫不厭其煩地在病床前端茶遞飯,端屎倒尿。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婆婆的病一拖就是九年,期間婆婆曾再度中風,完全癱瘓在床,大小便失禁。然而,九年來,婆婆沒有一次因為失禁弄臟床鋪,全憑**守在床邊侍候,并及時清理。直到婆婆離世,身上也沒有一點瘡疤。
九年來,婆婆想吃點什么,她總是變著花樣做出來,讓婆婆滿意。婆婆在世時總是念叨:“我的遠新比別人的女兒都有良心?!?*把婆婆當作親娘侍候,婆婆更認為她比親生女兒還要親。
在侍奉婆婆的同時,她和丈夫一起完成了兒子的婚姻大事,迎來了孫子的降臨。一系列家事的操勞,她比同齡人更顯蒼老,五十歲就已兩鬢斑白。
公公的“小棉襖”
送走婆婆后,**輕松了四年。然而,11月15日,84歲高齡的公公在一次偶然中摔倒了,造成臏骨骨折。正在田里干活的她得知這一情況后,迅速用家里的三輪車把公公拉到郭河醫院診治。
當丈夫趕到醫院時,公公的問診、拍片、給藥的事情都已結束。**一個人跑前跑后,將公公背上弄下,累得氣喘吁吁。
得知老年人髕骨骨折不宜做手術,只能靜臥修養后,她和丈夫又連忙把老人送回家安頓。自此,**每天早上八點鐘把早餐端到床前,一口一口,一匙一匙喂到公公的嘴里,下午兩點,再做上可口的飯菜喂著公公吃,晚上五點燒水,給公公洗臉擦身子。
有時老人尿濕了褲子,她也毫無顧忌地給公公換上干爽的衣服。公公也曾難為情地對她說:“真是難為你了,這是好多兒子都做不到的!”她卻笑著說:“不要緊,孝敬老人是我們做晚輩的職責嘛!”
冬日里,每當室外陽光燦爛時,她就把公公從床上背到輪椅上,推到外面透透氣,曬曬太陽,原本對生命失去希望的老人露出久違的笑容。
左鄰右舍看到后說:“胡爹,您真有福氣,有這么一個好媳婦,您還可多活幾年!我們也要向王姐學習?!泵棵看藭r,**總是靦腆一笑:“不值一提。”
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在劍秋路社區卻有一位幾十年如一日孝敬癱瘓在床的公公和年近80歲的老母親的好媳婦好女兒——**。她的家庭和睦幸福,多次被評為北戴河區“五好家庭”、“好兒媳、好女兒”。
作為好兒媳,**沒有泣天感地的事跡,沒有感人肺腑的表白,不需要豪言壯語,不需要宣傳報道。她以一個典型的東方女性的心態,埋頭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把“孝”字深深地刻寫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寫著“孝”的樸實與無華。
**,女,49歲,是劍秋路社區的一名普通下崗女工。五口之家。丈夫是一名普通工人。上有90多歲不能自理的公公、有近80歲的母親,下有一個讀研究生的女兒。家庭生活很困難。自打結婚起,就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公婆身體不好,自婆婆去世后,因丈夫工作繁忙,照顧公公、母親的重擔就落在她一個人身上,九十歲的老公公身體不好,牙口也不好,她就給他們做些可口清淡的飯菜,公公不愛吃米飯,她就換著樣的給老公公做些面飯。十多年來,沒和公公紅過一次臉,和兄弟姐妹和睦相處,婆婆在的時候都是婆婆給公公理發,婆婆病逝多年了,他就學著給公公理發,理發是用的老式的推子,也不會用,把手都磨出了泡,一回生,二回熟,慢慢就學會了。平時為老人洗衣、買藥、帶公公去看病,想到老人一輩子也不容易,孝敬老人是她們的義務,也是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照顧老人要用心去關愛。公公是從舊社會過來的人,過去的苦日子,讓他落下了不少的病根,神經衰弱,腰腿痛病,心臟也不好,為了讓公公身體健康,**四處為他求醫,**在飲食上,盡量調劑著吃。老公公對媳婦是打心眼里喜歡。
她經常給老人洗頭、洗腳、按摩,在她精心的照顧、關心下,公公的被褥整天干干凈凈的,公公從頭到腳都是干凈、整潔的,每當親戚鄰里來看望公公時,公公都會流著激動的淚向他們訴說,他雖然身體不好,但他命好,有這樣孝順的好兒媳。兒媳心細,有耐心,從不因侍候公公而抱怨一句,從不因肩上的擔子重而發一次脾氣,公公每天看到的是她那張關切、疼愛公公的笑臉,聽到的是一句句關心體貼的問候:爸,今天好些嗎?爸今天你想吃點啥呀......,每天兒媳為他做完一系列的護理后,公公看到兒媳額頭上的汗珠,總心疼地的流著淚水,孩子,爸爸拖累你了,以后,不用為我經常洗頭、洗腳、按摩了,爸實在不忍心讓你整天這么辛苦呀,聽著公公這么一說,素華非常感動,并笑著對公公說:爸,您放心,我年輕,身體棒呢,再說孝敬您,照顧您是我應該做的,多么樸實的話語,多么善良的兒媳呀。
為了使老公公睡著舒適不得褥瘡,老公公的被褥,她總是經常拆洗涼曬,讓老人蓋著舒坦,到了夏季,不管活多忙,**總是把老公公的衣服勤洗勤換,每天都為老人擦身洗肢,天熱了,一有時間**就把老人背到外面乘涼,怕老人悶得慌,給老人買了錄音機,讓老人聽節目消磨時間,豐富老人的文化生活,受**的熏陶,孩子從小放學回來也自覺的幫助伺候老人。
**幾十年如一日伺候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社區在板報和一些活動中進行了宣傳,使社區廣大婦女在生活中受到影響和啟迪,社會風氣自然而然的就好了起來,**在尊老敬老舉動贏得了社區廣大婦女的感動、敬重。**的公公逢人必說的一句話就是:“他今生算積德了,娶了這樣一個好媳婦,讓他老有所養,老有所樂,別看他身體不能動彈,可他過的可開心了,心里亮瑩瑩的”。**的大姑姐更是逢人必講,老公公在**跟前照顧她們是一百個放心,整天比她們這做女兒的照顧的還周到呢。左鄰右舍提起**都豎起大拇指,**就是這樣,把尊老敬老當作一種責任,以一顆愛心為不能自理的公公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希望。
**常說:對待老人要無微不至,要有耐心,老人不圖吃得好,穿得好,只要心情好,不生氣就行,讓老人過上舒適幸福的晚年,盡到做子女的責任。她的母親已近80歲,身體不好,患有膽囊炎,醫生提出平時飲食要特別注意,多吃流食,容易消化,不能吃米飯等不易消化的食物。針對母親的身體情況,她在飲食上不厭其煩的為老人變換花樣讓老人吃的可口。最近由于老人年齡大了又增加了高血壓、痔瘡等病,為給母親治病,她省吃簡用省下錢來為老人治病。這些年來她就是這樣始終如一的照顧老人。誰家有困難只要找到她,她就熱心去幫助人家,鄰居都夸她是一個賢惠、孝順的好兒媳、好女兒,自己心理也很欣慰。她和鄰居和睦相處,從沒有鬧過矛盾,多次被評為北戴河區“五好家庭”、“好兒媳、好女兒”。
下崗后,她想就自己家里的現狀,不能呆在家里,應該干點什么工作掙錢貼補家用。于是,她就找到了社區,在社區各位領導的幫助下,干起了清潔工這一行。一晃已經干了7年。她很珍惜這個崗位,所以每天天一亮,就起床,冒著嚴寒酷暑,風里來,雨里去,穿梭在大街小巷里,為創造一個優美整潔的環境,讓居民有個舒適的好心情,讓游人有個好印象,用她的辛勤勞動換來一個整潔優美的環境,心理感到特別的高興。
幾十年的媳婦生活,使**更加深深的理解了“孝順”的含義,作為兒女,要做到盡善盡美的“孝順”是不容易,但只要自己真心去做,用心付出,就終會有回報。但她覺得自己做的還不夠。
**就是這樣一位丈夫眼中勤勞能干、體貼關心的好妻子;女兒眼中和藹慈祥、樸實善良的好母親;公婆眼中通情達理、孝敬老人的好媳婦;鄰居眼中心地善良、樂于助人的好心人。
兩年前公公去世了,剩下婆婆一個人了,劉老師對婆婆更是百般體貼,只要能讓老人高興的事,她都滿足她,老人喜歡自己過,就隨她意,但會經常把她叫過來一起吃頓飯。每次買來菜呀、水果啊等,她都要留給婆婆一份。東西不多,但卻是一份心意,婆婆總是樂樂呵呵地接過去。婆婆喜歡玩小麻將,聊起這個話題有說不完的話,可劉老師卻是個外行,為了多和老人聊天,她經常以這個話茬和老人家閑聊,老人總會滿臉洋溢著笑容和她說個沒完,看著婆婆高興她便覺得開心。劉老師的努力感動了婆婆,也改善了婆媳關系。婆婆逢人便說她有個好兒媳婦,看著老人那驕傲的樣子,就知道她對兒媳的喜歡是抑制不住的情感的流露。
劉老師常說:“老人身體健健康康的,就是做兒女的福氣。”今后她會更加孝敬婆婆,讓婆婆度過一個快樂幸福的晚年。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二
她,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她,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四十年如一日服侍雙目失明、雙耳失聰的婆婆,一如既往,無微不至,從不言棄,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周邊村鎮,她就是**鎮**村**組**同志。
***1948年出生在**鎮**村一個地道的農民家庭,父母老實淳樸、厚道正直,***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1966年嫁入**鎮***村***組,與大她3歲的李繼春結為夫妻,公公婆婆也是地道的農民,純樸熱情。當時婆婆陳回秀42歲,性格開朗隨和,婆媳關系融洽。婚后盡管家境貧寒,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諧,一家人也就其樂融融。然而,幸福的家庭總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1977年婆婆陳回秀因病雙目失明、雙耳失聰,不僅家里花費了大筆的醫藥費,而且婆婆從此由一個健康人變成生活難以自理的殘廢。婆婆是個急性子,一時難以接受這一殘酷的現實,常耍性子,發脾氣。***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婆婆想不開,尋短見。于是日夜陪伴婆婆,苦口勸導,耐心疏導,對她說“癱子也要過日子,何況你能行走,我會服侍你?!痹趦合钡墓膭顒駥?,陳回秀慢慢擺脫了陰影,樹立了生活的勇氣和信心,走上了生活的正軌。陳回秀生育了二子一女,女兒遠嫁銀坑,無法常伴身邊,次子李陽春今年52歲一直未成家立業,常年四處流浪,漂泊不定。對母親的贍養也是視而不見、不了了之。
***作為長嫂,她是恨鐵不成鋼,對婆婆贍養服侍他們夫婦一概扛起,從不奢求弟弟負擔,1978年公公去世,他們未要求弟弟付一分錢喪葬費,有次弟弟帶回個女友,***夫婦是既當哥嫂又當爹娘,挽留他們在家過春節,旁人笑話***又養娘又養弟,***說:“我付出點算什么,只要弟弟有個伴,成個家我就心滿意足了”。然而,不爭氣的弟弟仍與女友分道揚鑣,過起了流浪生活。婆婆陳回秀剛過起失明失聰的生活時,心理也產生了深刻的變化,疑神疑鬼,對誰也不信任,有次鄰居做喜酒,在家制土糕點,香氣四溢,陳回秀誤認為家里做糕點不給自己吃,很是生兒媳的氣,***心疼婆婆要是不失明就不會產生這樣的誤會,于是請鄰居作了解釋,這才解開婆婆心中的結,至今婆媳倆談起此事,還忍笑不止。***用博大的胸懷包容著家庭成員的不足,用孝心敬奉長輩,用愛心呵護晚輩,把一個清貧殘缺的家勉強經營得和和美美。
孝在堅持中凸現厚重。
自1977年陳回秀老人失明失聰起,至今已40余年,***一直待在婆婆身邊,無微不至地照顧,從不言棄。俗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然而陳回秀老人卻是久病床前有孝媳。當初,***既要服侍婆婆,又要參加集體勞動,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飯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早工,晚上要收拾家務到深夜才入睡,她起早貪黑,披星戴月,任勞任怨,毫無怨言。婆婆有晚餐喝酒的'習慣,***習慣性地每晚備一杯酒;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個便桶在墻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備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無一不安排得妥妥當當。四十年來,***很少在外過夜,到十里八鄉喝酒,都要趕回家侍奉婆婆,否則心理不踏實。有次內侄婚慶,要到娘家幫幾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帶到了娘家。改革開放后,兩個女兒相繼成人成家,家境日漸寬裕,***為了讓婆婆過得舒心,她買了一臺微型電視機放在婆婆床頭,替她清寂解悶。這些年,丈夫李繼春身患高壓血也常需要***的照顧,有時情緒不好語言上沖撞了老娘,***勸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寶,我們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煩呀!雷鋒同志曾說:做一件好事并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同志用四十年的實際行動踐行著她的孝道,印證了她的孝心,展現了一個農村婦女尊老愛幼、淳樸真誠的博大情懷,塑造了一個農村媳婦博愛、仁慈、善良的光輝形象。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三
xx,男,x族,xx年9月生,初中文化,xx年7月加入?!,F任xx村黨總支書記。自2006年來連續4年被評為xx鎮“優秀。員”,2006被評為“xx市民族團結提高模范個人”。村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跡如下:
生活安定富裕起來。
俗話說:“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黨員、黨員看支部”。xx自擔任村黨總支書記職務以來,針對村里的實際情景,大膽地提出了對普通黨員設崗制、工作記分制的農村黨員激勵機制,建立黨員民情職責區、黨員議事制度。優秀黨支部事跡材料經過制定學習計劃,堅持“三會一課”制度,進取開展黨員培訓,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功能等途徑,努力提高黨員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致富本事。
注重黨員發展工作,每年進取發展優秀的年輕人入黨,為黨組織輸送新鮮血液,使踏清河黨總支從剛成立時的15名黨員發展到79名黨員。為了提高無職黨員“上崗”本事,他突出抓好中青年黨員實用技術的培訓,優先在黨員中扶持和發展重點專業戶、科技示范戶,讓他們成為農業科學技術的受益者和傳播者,充分發揮黨員在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發展中的示范帶動作用。同時,引導無職黨員成為“發展經濟的領航員、政策法規的宣傳員、科學技術的輔導員、勤勞致富的信息員、矛盾糾紛的調解員等,進一步帶動黨風、民風的根本好轉,促進農村的穩定和發展。
“我們天天同村民打交道,如果不幫群眾干實事,解決實際問題,老百姓就會戳我們的脊梁骨”,xx是這樣說的,黨支部書記先進事跡也是這樣做的。x村離鄉鎮較遠,村里通往鄉鎮的道路及村組間的道路坑坑洼洼出行困難,成了村民致富的“攔路虎”?!白晕业募覙I自我創、自我的家園自我建”,xx帶領干部深入村組群眾家中,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動員群眾出資出工出勞投入道路修建。“就算沒有項目,我們也要把路修好”,憑著一股真心為群眾辦實事、謀發展的勁,xx不等不靠,在沒有任何項目支持的情景下,群眾集資7。8萬元,開始大興進組道路修建工程。由于資金缺口大,他又帶著村干部天天在外跑項目,多方籌集資金,爭取到了扶貧項目的支持。正是他的這份執著,加快推進了踏青河村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近幾年來累計完成道路建設100公里,新農村建設項目1個。如今的踏清河實現了道路硬化、村莊綠化、衛生潔化、環境優化的新農村建設要求,群眾對村干部的信任度及村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村風民風也有了較大改觀。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四
xx是xxxx市消防救援支隊的一名消防指揮員,他的家庭平凡而普通,但他總是滿滿自豪的說,他有一個幸福的家。他的妻子寇丹丹是xx市欽北區教育局的一名普通干部。2012年他與妻子喜結良緣,并有了一兒一女:兒子張智宸、女兒寇桐語。
他們在風雨中相知相敬相愛。
2001年,xx入伍到xx消防部隊。19年來,他一直從事滅火救援一線工作,參加各項滅火和搶險救援任務1100多次。與妻子結婚后,他們一起經歷了很多風風雨雨。他長期在救援一線與死神搏斗,她在家里默默支持奉獻。在家人的關愛和支持下,xx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出色地完成一項又一項任務,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多次被評為先進個人,獲得了xx優秀人民警察等稱號。他們始終相親相愛、相互理解,相敬如賓、和睦相處,深受友鄰和親人們的稱贊。
他們都秉承小家和大家同樣重要。
xx長期在作戰一線,工作艱巨而繁重,照顧家庭和兒女的重擔幾乎全部落在妻子寇丹丹肩上。他深知自己沒有做到一名丈夫、一名父親應盡的責任,但妻子總是安慰他,她說:“大家比小家更重要,有人比我們更需要你?!庇袝r孩子生病,為了不影響xx執勤戰備,她很少打電話給他。她說,即使打了,他也不能回家,還要為她們擔心。只要有時間,她就帶著孩子到隊里陪他。2020年8月5日,是女兒寇桐語的4歲生日,他們早早的約定為女兒舉辦生日派對,買了女兒最喜歡的“冰雪公主”蛋糕。然而生日派對上xx卻缺席了,此時他正在處置一起海上油輪泄漏事故。他沒有告訴妻子,他正在執行的任務的危險性,也沒有告訴妻子,他正準備帶領“敢死隊”員深入隨時可能爆炸的船艙作業。妻子告訴女兒,爸爸正準備大大的禮物呢。
他們努力傳承和詮釋著家庭美德。
他們十分珍惜在一起的快樂時光,總是想方設法給家庭增加歡聲笑語。每次xx回到家,妻子都是早早的泡好熱茶、切好水果等候,孩子們很活潑,也很懂事,幫爸爸換拖鞋,拿他們學習的成果和獎狀分享,展示他們學習的新技能。這一切,都讓他們感覺到家的溫暖。他們和家人們生活在一起,四代同堂,母慈子孝。他們勤儉持家,尊老愛幼,努力維護家庭和諧。他們團結鄰里,樂于助人,孝敬自己的家人,把小區里的鄰里當作自己的親人,誰家有困難,他們總是出主意、想辦法,積極相幫。對事業的熱愛,對家人的摯愛,對生活的珍愛,是他們共同的誓言。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五
xx,男,觀化鄉村人,出生于1969年8月,大專學歷,7月加入。,20開始擔任村支部書記,曾獲得區優秀。員、市優秀支部書記、區“五型書記”等榮譽稱號。在同志帶領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觀化鄉村,位于觀化鄉西邊的飛龍關外,是區的邊遠山區,絲綢之路貫穿其間,東至飛龍關,南接縣,西抵高橋關,北眺。轄4個村民小組,104戶農戶,300人。昔日的村是一個行路難、用電難、收視難等眾多問題纏身的落后村,是一個人心渙散群眾矛盾多的問題村……,但近幾年來,村在觀化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在村支部、村委一班人的帶領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村民們出門就能夠坐車,改變了幾十、上百年來肩挑背磨的現狀,改變了“兩耳不聞山外事,一生只耕門前山”的歷史。至2013年底,全村農民人均純收入到達6607余元,平均每年人均增收356元。農民收入水平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
一、窮則思變。
村支部在同志的帶領下,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村的經濟發展思路:依托村的自然資源優勢,不斷發展林竹業、畜牧業及山木藥材;大力改善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力爭一年有新發展,三年有新發展,五年有新突破。
二、抓好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民增收。
至底,村支部、村委認真按照本村的經濟發展思路,大力進行農業內部結構調整,促進了農民增。觀念的貧窮是最大的貧窮,思想落后是最大的落后。在張書記的帶領下,兩委在促進小農意識轉變上狠下功夫,會同鄉包村干部進村入戶,利用村民會、戶長會等形式鼓勵農民進行產業結構調整,并帶頭敢想、敢試、敢干,讓群眾明白了發展是執政興國、富村的第一要務,腳踏實地、因地制宜,讓當地村民放棄“等、靠、要”思想,樹立“一靠政策、二靠科學、三靠投入”理念,主動謀發展。
1、認真宣傳退耕還林政策,確保退耕“退得下、穩得住、不反彈”,全村高標準退耕還林430畝,栽竹1000余畝,造林上千畝。
2、認真發展畜牧業。村支部加強與信用部門的溝通聯系,近三年,觀化信用社為村90%左右的農戶供給貸款200余次,金額近百萬元,解決了農戶依靠科技發展資金不足的問題,且資金回收良好,并被評為“信用村”。改變了過去全村在信用社僅有500元信用貸款還難以收回,群眾害怕投入的窘狀。經過努力,全村已發展養羊大戶10余戶,羊600余只,肉牛100余頭,牲豬800余頭,并涌現了百頭以上的養豬大戶3戶,發展兔子上千只,小家禽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并有數戶養殖大戶。到目前,村戶平1頭牛、8頭豬、6只羊、10只雞、10只兔,畜牧業發展上有著良好的發展勢頭。有群眾戲言:“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有牛羊。”
3、大力發展藥材。以鴻林集團為龍頭,很多發展黃柏基地。幾年來,張書記在“飛龍關、大火地”等地帶頭成片栽植黃柏,全村栽植黃柏3000余畝近百萬株,戶平擁有黃柏30畝、上萬株,現普遍長勢良好,假以時日,每株黃柏以30元計算收入,戶平將增收3萬余元,那時村的黃柏真正成為“民心工程”、“千元增收工程”。
4、以短養長抓增收。去今兩年,村支部帶領群眾利用黃柏地內大搞增、間、套種,全村增種油菜400余畝,收入10萬余元。增種玉米700余畝,增產25萬斤,增收15萬元,僅這兩項全村就增收25萬元,實現人均增收。
三.帶領全村群眾新修村道,打破發展瓶頸。
村地處偏遠,交通條件十分落后,村民有農副產品賣不出去,生活條件難以改善。為了改善這一面貌,張書記組織黨員、干部及部分群眾外出參觀李壩八角村,學習晏場“火燒坡精神”,經過進取爭取,村農村公路通達得以在年立項實施。村兩委抓住機遇,帶領廣大群眾克服各種困難,加寬原村道3.5公里,新修村道兩條共4.7公里,貫穿了全村境內村道,極大地改善了村交通條件,使群眾得到了實惠,生產生活條件得到大幅度提升。
四、轉變觀念,加大勞動力轉移力度,促進群眾增收。
在村支部的號召下,去年僅300余人的村到省外務工的就有30余人,縣外務工的就有40余人,縣內務工的有20余人。他們出去不僅僅帶回了金錢,更重要的是帶回了新的觀點、新的發展理念。過去常見到的村民農閑時玩麻將,此刻不見了。如今的人真忙起來了,有的在山西辦礦,有的在買房,有的在辦廠,有的買了車搞運輸成天忙。
五、勇挑重擔,全力搞好災后恢復重建。
在“4.20”抗震救災中,沖鋒在前,為受災群眾搭建臨時安置帳篷,帶領黨員干部挨家挨戶了解受災情景,個人為災區捐款元,資助本村4組孤兒高新月在名山讀小學。在災后恢復重建期,發揚5+2,白加黑精神,帶領全村百姓全力建設“茶馬驛站”新村,為新發展謀出路,致力改善人居環境,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的幸福新村。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六
從事教育工作,愛崗敬業,甘當“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多次被評為“勞動模范”領導,教師們一致認為我是一個工作能力強,能歌善舞、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還被評為“十佳好媳婦”。
一、明事理,識大體,處理好家庭關系。
1984年3月8日,我不顧父母反對,嫁給了丈夫____。那時,我們家已農轉非進城了,丈夫家在農村,家庭條件差,又是后媽。父母擔心我難處理好家庭婆媳關系,我勸慰父母說:“你們為人正直、豁達、善良、尊老愛幼就是我的楷模,何況我是一名人民教師會用很高姿態去面對一些問題和矛盾的”。第二年九月生下了女兒,取名叫____,丈夫姓__,我姓____,就是希望我們一家老少和睦相處,美滿幸福。事實上幾十年來,我將這種婆媳關系處理得極為融洽。從沒有與公公、婆婆高聲說過話,過沒有跟他們紅過臉。
就在女兒近方6歲時,我又懷上了第二胎,公公婆婆是喜出望外,丈夫是單傳,指望再抱小孫兒,天天念叨“一兒一枝花,兒子才是傳后人”。然而,我早與丈夫商量好了,終身只要一個孩子,七個多月后便到縣醫院做了人工引產,婆婆知道后心都碎了,像是晴天辟雷,公公更是大發雷霆,急得直跺腳,認為游家要斷“煙火了”,寫下遺書準備出走。我強忍住委屈和內心的痛苦,向公公婆婆賠禮道歉。我安慰婆婆說:“您雖然沒有給學清生命,也沒有養育我這個媳婦,但您也是一個勤勞、樸實的母親,把您當作親媽,珍惜人間的母子之情,會孝敬你們二老一輩子的,為你們養老送終”。然后給他們講我國的《計劃生育條例》,周恩來與鄧穎超的故事,用國情、真情感化他們,用自己的誠心去融解公公婆婆心中的疙瘩。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他們終于想通了,逢人便說:“我家的媳婦知書達理,是個好媳婦,我們知足了”。
二、柔弱的身體,挑起家庭的重擔。
前些年,自己的身體一直不好,脂肪瘤、乳腺炎、膽結石,四次手術,身上留下了六處傷疤,被病痛折磨得不成人樣,多虧了婆婆、丈夫的悉心照料,才慢慢恢復健康。丈夫也是一名教師,是一個事業心極強的人,對待工作精益求精,多年擔任畢業班的教學任務。“縣十佳模范班主任”、“縣十佳優秀教師”、“市模范教師”、“市骨干教師”等榮譽他戴滿了,可他無暇顧及家庭生活,也不在公公、婆婆的身邊。很少看來他的影子,有事打電話給他,他的回答總是“我要上課,不能請假”。為了讓丈夫全心全意地工作,我義不容辭地擔起了家庭重擔。上班時間忙完教學,回到家里忙家務,始終把家務做得井井有條,整潔舒適,給丈夫和孩子創造了一個舒心安逸的網生活環境。給公公婆婆也減輕了家務勞累。丈夫的四個妹妹本是同父異母所生,我一直把她們當自己的親妹妹來看,她們的婚事也是我一手操辦,鄰里鄉親說“長哥長嫂像爺娘”,兩次做房屋也沒讓丈夫請一天假。20____年裝修房子時,一天我頂著37℃的夏日炎熱,找師傅、買幾車板材、水泥、瓷磚、沙子等材料,七層的高樓,我爬上跑下的,累得骨頭像散架似的,身上也曬起了皮,晚上給丈夫打電話匯報時,他只說了三個“哦”字,連一句心疼體貼的話語也沒有。我當時我很失望,鼻子酸酸的,眼淚快要掉下來,覺得自己當這個家庭的媳婦真的很累,很不容易。但是“自古忠孝兩難全”。我也是一名教師,我一定要支持他。公公、婆婆也年近七旬了,能力有限,為了家庭,為了女兒,再苦再累,我也該扛起家庭的重擔。這些事公公、婆婆是看在眼里,說在嘴上,夸我能干,說這個家多虧了有個好媳婦。
三、孝敬公婆,體貼人微。
隨著時代的變化,古代的“三從四德”變得無影無蹤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婦做婆婆”的說法流傳。而我認為:“兩想家庭和,媳婦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家后,我用行動實踐我的諾言,用真誠和關愛去換起老人的信任。,婆婆的腰疼病越來越厲害,不但疼痛,而且直不起腰,行走不方便,我白天去上課,休息時抽空給婆婆洗衣做飯,晚上幫波波按摩,為她查資料、找大夫、尋偏方,后來知道咸寧有家偏方治療腰疼病、關節炎有效。我就不辭勞苦扶著婆婆前去就醫。通過治療,婆婆的病情得到了緩解。婆婆說:“我的病快好了,你卻累瘦了圈了”。就在去年十月底,婆婆又突發賢結石,在床上喊天叫地,疼痛難忍,當時我在朋友家吃飯,聽到這個信,我立即放下碗筷,找來車子趕快將婆婆送到醫院,交上了兩千元的住院費,讓婆婆得到了及時的治療。在她生病的時候,我細心照料,做飯送湯,給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體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聲苦,有時甚至忘了自己還饑腸轆轆的,心里裝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婦應盡的義務,是女性的一種美德,鄰里鄉親羨慕說:“有這樣賢惠的媳網婦,是前生燒高香了”。平時,老師們也稱贊:“方老師是個受人尊敬的人,有女人的品味和修養,有高尚的情操。
下一頁更多精彩“好媳。
婦個人事。
跡”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七
(篇一)
**感動鄉親的“最美兒媳”
盡管是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早晨的**河畔還是清風習習,趁火紅的太陽還沒有發出太耀眼的熱光,**推著輪椅往家走,坐在輪椅上的老人臉上始終帶著笑容,看得出她對眼前這個兒媳充滿了愛意。
因為她有一位至孝至善的好兒媳——粱紅娣。
**老人是不幸的
今年八十歲高齡的**是一位勤勞淳樸的農村婦女,從**縣**鎮同康村嫁到相鄰的珊瑚鄉彩坑村。她的丈夫張泰光是一位擔任了二十多年村支書的老黨員,因為丈夫長期忙于村里的工作,家里的農活都落在**的身上,她生養了三個兒子,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生活可想有多么艱難,但是她都挺過來了。后來兒子相繼成家,兩位老人和小兒子、兒媳一起生活。
好兒媳**。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八
兩年前公公去世了,剩下婆婆一個人了,劉教師對婆婆更是百般體貼,只要能讓老人高興的事,她都滿足她,老人喜歡自我過,就隨她意,但會經常把她叫過來一齊吃頓飯。每次買來菜呀、水果啊等,她都要留給婆婆一份。東西不多,但卻是一份心意,婆婆總是樂樂呵呵地接過去。婆婆喜歡玩小麻將,聊起這個話題有說不完的話,可劉教師卻是個外行,為了多和老人聊天,她經常以這個話茬和老人家閑聊,老人總會滿臉洋溢著笑容和她說個沒完,看著婆婆高興她便覺得開心。劉教師的努力感動了婆婆,也改善了婆媳關系。婆婆逢人便說她有個好兒媳婦,看著老人那驕傲的樣貌,就明白她對兒媳的喜歡是抑制不住的情感的流露。
劉教師常說:“老人身體健健康康的,就是做兒女的福氣?!苯窈笏龝有⒕雌牌牛屍牌哦冗^一個歡樂幸福的晚年。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九
周xx是紅安縣國土資源局財務股副股長兼會計,1971年2月出生,1986年參加工作,一直從事國土資源管理事業。23年來,她遵紀守法,愛崗敬業、勤奮學習,生活中更是處處關心他人,家庭關系也處理得和諧美滿,始終堅持女性應有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強。在單位,她是領導和同志們認可的好同志,在家中,她是公公、婆婆和丈夫認可的好媳婦。
周xx的丈夫是縣財政局干部,事情多又雜,整天在外奔走。他是一個有極強事業心的人,對待工作精益求精,恪盡職守。他每天全心全意地工作,工作出色,但沒有時間照顧家庭,繁重的家務、孩子教育和照顧老人的工作基本都落在周xx一個人肩上。為讓丈夫安心工作,她的生活基本是兩點一線,上班時間忙完單位工作就急忙往家趕,回到家里做家務。為了讓女兒有飯吃,每天清早起來,她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飯菜做好,用電飯煲煲著,以備她回家有飯吃。對此,女兒很不理解,非常委屈地說:“別的孩子放學回家后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香噴噴的飯菜,而我每天只一個人在家吃飯?!彼卮鹫f:“孩子,媽媽現在單位忙,等有空我一定陪你在家吃飯!”
為了培養孩子成才,她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由于丈夫工作忙,老人又無力幫助照看,孩子上學的接送、生活照料管理的工作,基本上全由周xx一個人承擔。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周xx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她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經常鼓勵她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習慣。并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系,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孩子的學習成績始終在班里名列前矛,連年被評為優秀生。
她和丈夫之所以能和睦相處,最大的秘訣是她們二人之間的溝通非常到位,她們經常彼此向對方敞開心扉地聊天。在處理家庭的大小事時,夫妻能平等對待,互相通氣,共同磋商決定,做到辦每件大事雙方都心情舒暢。她們勤儉持家,合理安排工資收入,從不鋪張浪費。添置家居用品,培養子女上學以及其它生活瑣事,都由周xx獨自承擔,從不讓丈夫操心。在生活中,她自覺做到不插手丈夫的日常工作,不干涉丈夫手中權力的正確行使,不利用丈夫的職權和影響辦私事,搞特殊化。
別人的星期天一般是調養精神,吃喝玩樂的'一天。而周xx的星期天卻是七天中最“忙火”的一天。盡管平時她也不著閑地干,可一個星期全家的衣服,還有兩三個星期要給老人拆洗一次被褥,這些她就要洗上大半天。在生活上,她對老人精心照料,在精神上給老人以最大的安慰。她婆婆患了胃病,有時煩燥不安,哭鬧不休,吵罵不止。遇到這種情況,她丈夫不免也要發一通脾氣。這時,她總是安慰老人,同時勸丈夫:“我們要是老了,孩子們這樣對待我們,你心里能好受嗎?”一句話,丈夫的火消了,老人也不鬧了。每個周未再忙,她都要隨夫攜子看望公婆,一起吃頓飯,陪老人聊聊天。她丈夫曾深有感觸地說:“是媳子給了他家人的溫暖和幸福,為家里付出的實在太多了!”而周xx總是樂呵呵的,深感知足和欣慰,她總是說,平平淡淡才是真。在家作為一個主婦、長媳,家興、人旺、工作順就是自已最大的幸福。
在這次“十佳好媳婦”評選中,雖然全局干部職工都推薦周xx參加全縣“十佳好媳婦”評選,但她本人卻認為自己在很多地方也存在不足,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她會更加努力地去做一名“好媳婦”,做一名“好國土干部”。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十
我是馬雪梅,高青縣建設局一名普通職工,陽歷1973年1月出生,1993年9月參加工作,1996年4月結婚。以往是第一屆高青建委團委委員、第二、三屆高青建委團委副書記,對共青團工作情有獨鐘。1999年11月共榮加入共產黨,入黨介紹人為張衛軍、劉保吉同志。領導為張魯平同志等。
有人說70年代生人是沒有夢想的一代,其實我們內心深處有渴望,因為就像說得,我們與開放后的新中國一齊成長,一齊經歷,一齊痛苦,屬于承前啟后,繼往開來的一代,不算走運,也很幸運,以后的路還要慢慢走好,畢竟我們是最終一批理解革命教育的一代,那時老一輩革命家畢竟都在我們身邊,對他們的歷史也如數家珍。還有個特點,就是我們70年代的人都還相信感情,都向往那種自然而然心意相通的感情,都期望慢慢變老的浪漫,都渴望“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感情。下頭把我為人婦后的所作所為簡要做個介紹。
百善孝為先,一個女人最重要的品質應當是善良。這些年我先后送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舅舅、公公,深感人生短暫,生活完美,人活著,必須要珍愛生命,享受生活。公公2004年患上癌癥,這期間,我除了盡其所能讓他吃好、穿好以外,還以“同理心”體會在家族中有威望的公公的心事,常常與他聊天,并做好記錄。他曾對在村里擔任村書記的叔伯二哥說:“不管以前和別人發生過什么恩怨,你任村書記后,要向前看,全村要沒有進不去的門才行。”他的一些話,激勵著我們成長,并過好以后的日子。2008年公公去世后,我把對公公的敬意轉給了婆婆。婆婆幼年父母離異,沒機會上學,不識字。思想傳統,勤儉持家,孝敬老人,愛護小輩。近來,在我生病期間,婆婆搬來和我們同住,照顧我們的飲食起居,我也盡我所能給她買合體、漂亮的衣服,丈夫見我們婆媳和睦相處,心境也格外好,一家人生活的其樂融融。
每位婦女在一生中處于女兒、職工、妻子、母親等眾多的主角之中,十分不易,其中媽媽的主角最不易,亦最重要。媽媽教育觀的正確與否,不但直接影響家庭的穩固和子女的成長,并且間接影響社區兩個禮貌的建設,乃至影響國家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那么媽媽如何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呢我也認為要從良師益友、鼓勵為主、尊重選擇三個方面去努力樹立正確的家庭教育觀。經過親身實踐,我們的孩子得到了教師和鄰居同事的喜歡。歡樂學習、歡樂生活,用真心多交朋友,培養孩子有愛心、講禮貌,這就是我和丈夫在孩子現階段她7歲時的教育理念。
丈夫家。一段時間以來公公曾是這個大家庭的核心,公公去世后,這個大家庭曾因種種原因,出現過不團結、不和睦。對這種情景,我和丈夫做到了不穿壞話傳好話,壓事不挑事,不搞紛爭,以大局為重,尊重長輩和伯嫂,相信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家族必須會成為一個和睦的大家庭。至于鄰居之間,因為我們住的是高青縣最終一批福利分房,鄰居素質相對較高,我們大多時候是在受大家的照顧,我們就僅有感恩的份了。
綜上所述,我認為我距離“好媳婦”的標準還很遠,我還要在知書、達禮、有思想、有品位等諸多方面加強努力。最終讓我以歌曲《國家》的幾句歌詞作為我參選材料的總結: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國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國以和矗立,國是榮譽的毅力,家是幸福洋溢......國的每一寸土地,家的每一個足跡。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十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登電集團的兄弟姐妹們,大家好!
我叫任春香,現年53歲,家住登封市唐莊鄉馮溝村,丈夫馮建中是登電集團供電公司一名員工,今天我有幸被評為”登電好媳婦“感到非常榮幸,在這里向各位領導和姐妹們表示衷心的感謝。我做了我應該做的事,但與社會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借此機會與大家共同交流。
我是一名小學教師,任教于唐莊鄉第四小學,和建中結婚三十年來,一直跟公婆住在一起,婆媳之間相處非常好,兄弟姐妹相處和睦,鄰里關系融洽,因此家庭曾先后三次被評為唐莊鄉”五好家庭“,多次被評為唐莊鄉”孝敬老人的好媳婦“.我個人因愛崗敬業,也多次被評為”市、鄉優秀教師“”優秀班主任“”市級勞模“等榮譽稱號。不論在家庭、在學校,我堅持我的做人原則”將心比心,用真心、愛心對待家庭成員,對待我的學生“.我認為我只是做了我應該做的一切,上級卻給了我莫大的榮譽,在這里我再次表示感謝。
一、柔弱的身軀挑起了家庭重擔。
我剛嫁給建中時,建中在部隊服兵役結婚沒幾天建中就回部隊了,一天放學回家,我看到家里正在剝蜀黍的婆婆穿了一件上衣,這件上衣我終生難忘,也不知穿了多少年,背上的全是手縫補過得痕跡,都已經看不出原來布料的顏色了,我沒想到建中家這么窮,我當時就拿出結婚時別人給我添的一塊布料,對婆婆說,媽,去做件衣服吧,以后你的衣服我包了,有我穿的就有你穿的,三十年了,婆婆一年四季的衣服都是我給她添置的。建中在部隊14年,那時我不但要照顧年邁的公婆和幼小的兒女,還要教學種地,家庭的重擔便落在我一個人身上,當時年輕的我真的是不知道該如何是好。要工作,要吃飯,還要照顧好家里,晚上躺在被窩里不知哭過多少回,但哭過之后仔細想想還得生活,上有老下有小,要照顧他們,只有打起精神。我是個要強的人,干什么事都不甘落后,樣樣事情都想做到最好,為了家庭和工作兩不誤,我每天四點多就起床,先給公婆打好荷包蛋,放在桌上,趕早到地里干會兒農活,回來后開始做一家人的早飯,有時為了把地里的農活干完,回家晚,顧不上吃飯,就到學校去上課,在學校忙完教學,回家里忙家務,天天像個陀螺,不停地轉呀轉呀,一到晚上全身像散了架一樣,公公婆婆都患有高血壓,公公還有冠心病,照顧老人是我義不容辭的責任,記得有天晚上,公公突發急病住院,當時在老人身邊只有我一個人,我陪老人坐120去了醫院,當時已經半夜時分,醫生給公公簡單檢查后,說是急性腸炎先輸上水控制住病情,等天明再做透視等檢查,可是在唐莊鄉醫院,半夜找不到一個輸液架,我就手舉輸液瓶,左手累了換右手,右手累了換左手,一直堅持到天明,我靠墻整整站了五個小時,等到公公三瓶水輸完,看著他安穩地睡著了,我才松了一口氣,這是才發覺我的兩個胳膊不停地發抖,又酸又困,兩只手也不會拿東西,我的淚水止不住地往下流,心里也想,何苦呢,自己累成這樣,天明再來不也一樣?可是我聽不得老人難受的呻吟聲,他的一聲聲呻吟就像刀子剜我的心,每天看到老人安安穩穩吃飽睡好,我才能吃下飯睡著覺,我覺得咱們是普通人,也沒有大的作為,照顧好家,照顧好老人,不給建中增加負擔,是我的本分也是我的責任。我的付出沒有白費,婆婆看到我忙前忙后也常常關心我”你也要照顧好身體,別因為我們把自己給累壞了“我都會安慰她”沒事,我年輕,你們把身體養好我就高興“.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生活的重擔有時真的是把我壓的喘不過氣來,家務活多干點沒關系,最難過的是結婚前幾年,沒錢給老人看病,建中服兵役工資不多,孩子小奶水不足還要貼補奶粉,我的工資也不多,最怕最怕老人生病,可是屋漏偏遇連陰雨,日子最艱難的時候,我婆婆出去散步從門口的臺階上掉了下去,頭上磕了好幾個窟窿,腿上還有三處骨折,當時我正在學校上課,聽到這個消息,急忙往家跑,鄉親們幫忙把婆婆送到唐莊鄉衛生院,我把家里僅有的五十元錢給婆婆交了住院費,我當時一月工資三十多塊錢,其中還有二十是問同學校的老師借的,到醫院醫生就趕緊處理包扎,一直到天快黑了,婆婆在醫院才安排妥當,我找親戚幫忙照顧婆婆,家里小孩子鄰居還照看著,還得回家去,可是身上一分錢也沒有了,連當時兩毛錢的車費我也拿不出來,我抱著三歲的大女兒,整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走到家,到家時,渾身的骨頭像散了架一樣,我老累呀,有時候想想我咋這么傻,嫁到這樣一個家庭,吃這麼多苦,娘家的日子雖然不富裕,可是也沒有艱難到這種地步,身心俱疲的我哭過,妥協過,也抱怨過,可是,每當這個時候,我都會想起在我嫁過來之前我的父親交代我的一番話:”到婆家后,對待公婆要像對待自己的父母一樣,我不允許咱家的孩子里有不孝順老人的人“.就是這句話時刻在寬勉著我,鼓勵著我,讓我沒有累倒,讓我一點一點把生活重擔扛起來,只有把老人照顧好了,家庭和睦了,丈夫才能安心工作。
二、孝敬公婆體貼入微。
孝敬老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三十年來,我用實際行動兌現現了我的諾言,用真誠的愛心贏得了公婆的信任,記得2000年春季的一個下午,我剛放學,公公突發腦溢血,我趕緊找車,當時孩子還小,我把公公送到醫院,晚上開始輸液、輸氧,整整一個晚上我抱著孩子守在床前,瞌睡了就站起來,整整一夜我沒有合上一眼,第二天早上家里來人之后,我才又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去上班,公公出院后,落下了后遺癥,行動不便,我就每頓都做可口的飯菜,細心照料、精心伺候,兩年的時間從不感到厭煩,2002年公公去世,我怕80多歲的婆婆寂寞,每天都抽出一些時間與婆婆談心,講村里村外的新鮮事,逗婆婆開心,生活上更是無微不至。婆婆有眼疾,看東西模糊,為了減少磕碰,我每天都把飯菜盛好端給婆婆,一日三餐,數十年如一日,這已成為雷打不動的規矩。都說父母是孩子的榜樣,是孩子的鏡子,我所做的一切我的兩個孩子看在眼里也記在心上,孩子們參加工作后,每次回家從來沒忘記給奶奶帶好吃的好喝的,回家幫奶奶洗頭、洗澡、洗衣,養成了敬老愛老的好習慣,我的心里很是欣慰。婆婆有氣管炎,每到冬天就會犯病,剛入秋,我早早就將兩床棉被彈成一床松軟的褥子給老人鋪上。婆婆做白內障手術時,我每天晚上到醫院伺候老人,幫婆婆洗洗擦擦,同室的病友問我是老人的女兒?婆婆一臉幸福的說,這是我的好兒媳,比我親閨女還親的媳婦。就在前幾天,婆婆因為氣管發炎又住了醫院,我下課去看她,婆婆不好意思地說,春香,我拉褲子上了。我趕緊幫她把褲子脫掉,看到褲兜里都成大便了,我端來熱水給她一點一點擦掉洗干凈,又給她換上干凈的內衣褲子,讓婆婆舒舒服服躺在床上,我又端起弄臟的衣褲去洗干凈。這樣微乎其微的生活小事每天都有,這么多年老人無論大病小病我都是精心照料,如今婆婆九十多歲了,(www.fwsir.com)身體依然硬朗,精神舒暢,街坊鄰居都夸她有福氣,婆婆說”這都是托我二兒媳的福啊“我就是從這些不起眼的小事上給老人貼心的照顧,讓他們舒心。從幾十年相處中我深深的體會到老人們對兒女的要求并不高,但必須要有真心愛心。
三、明事理,重親情,鄉鄰和睦。
有人說,孝敬公婆是兒女的義務和責任,是的,對公婆我是如此,對待親朋亦是如此,用自己的愛心幫助、關懷他們,使得他們感到春天般的溫暖。我婆家姑姑無兒無女,收養了一個兒子,可是卻沒有結婚,家庭生活困難,她穿的衣服大都是我做的或買的,隔三差五的都去看望他們,買一些他們沒見過的東西和她喜歡吃的東西。姑姑逢人便說:”我侄兒媳婦比親閨女還親“.
對待鄉鄰,我總是將心比心,用真心換真心。人們常說”遠親比不上近鄰",我是個熱心人,鄉鄰家里有大小事我都是第一個到,如有困難的,我也第一個伸出援手,因此大事小事他們都愿意同我交流,愿找我幫忙,三十多年來與鄰里沒有紅過一次臉。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和萬事興。一個家庭沒有一點矛盾是不可能的,但遇事要平心靜氣,多想想別人,將心比心。婆媳之間,人與人之間,多一份諒解,多一份關懷和寬容,家庭會更和睦,更幸福。
做一個好兒媳,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為母親的角色增添了道德,為女人的角色增添了內涵。
文檔為doc格式。
點擊下載本文文檔。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十二
唐一個普通的農村婦女,一個平凡的農家媳婦,她是一個上孝敬公公婆婆,下相夫教子的好媳婦,多年以來,她一如既往,無微不至,從不言棄,無怨無悔,她的孝心感染著周邊群眾,她的事跡傳遍周邊村,她就是xx村大塥組29號的唐。她就像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在炎炎的夏日里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為每一個路過樹下的人默默送去一片又一片綠蔭,沒有表白,不求回報。
唐原1984年8月出生于xx鄉xx村老十五組一個普通農民家庭,家里出了父母之外還有一個姐姐跟弟弟,父母老實淳樸、厚道正直,唐雖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親的教育熏陶下,她自幼就是一個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愛幼、和藹可親的女孩。xx年嫁入xx村大塥組方國儉為夫妻,夫妻非常恩愛。公公婆婆是個地地道道的農民,淳樸熱情。在跟公公婆婆相處幾個月以后,公公婆婆評價唐是個聰明智慧的好媳婦。一家人生活其樂融融。農村生活雖然不是很富裕,但是一家人相處的非常的好,婆媳關系也是非常的融洽。
本是非常幸福的一家人,但是天有不測風云xx年婆婆突感不適,到醫院檢查發現得了癌癥,一家人如遭晴天霹靂。當時的唐懷有七八個月大的身孕。她沒有像一般的孕婦那樣在家養胎,而是去照顧重病的婆婆,當時婆婆在市醫院就診。唐就挺著七八個月大的肚子每天堅持到醫院去照顧婆婆。每天大清早的就做好飯給婆婆送去,喂婆婆喝水吃飯,洗洗涮涮,并沒有因為自己是個孕婦而什么都不做。每天都不停的鼓勵婆婆,從沒有在婆婆面前抱怨過,在婆婆面前她總是表現得很輕松,沒有愁眉苦臉。當時婆婆渾身都很疼,根本睡不著覺,她知道婆婆現在正在跟病魔做斗爭,需要充足的體力,她也管不了自己挺著個大肚子的辛苦,每天都幫婆婆揉揉疼的地方,輕輕摸摸,好讓婆婆入睡。婆婆睡著之后,她才到病房的外面去,自己躲在那里掉眼淚,哭個不停,有時候丈夫都勸不住。病房的人看到這樣的女人都問婆婆是不是自己女兒啊,婆婆說是我媳婦,他人都用不可置信的眼觀看著。婆婆當時也很開心,對其他人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我家比我閨女還要親呢。”
在這樣好的媳婦的悉心照顧之下,婆婆終于戰勝了病魔,平安出院了?;氐郊依锵眿D還是一如既往的照顧婆婆,婆婆逢人便說:“有好兒不如有個好媳婦?!泵看沃灰惶岬阶约旱南眿D都是笑的合不攏嘴的。xx年9月25號對于這一大家子是一個特殊的日子,唐生下了第一個孩子,她的女兒,女兒也很乖巧可愛。雖然婆婆的病住院使得家里更加的困難,但是看到這樣乖巧的女兒之后唐什么也不計較了,窮一點沒有關系,只要一家人平平安安,開開心心的就行了。之后一家人生活也是非常幸福的。
幸福的生活是非常短暫的,xx年10月份婆婆的病不幸又復發了,這一次上天沒有留住婆婆,在婆婆的喪禮上唐哭的死去活來,非常的傷心,別人怎么勸都勸不住。婆婆雖然離開了,但是家里還有一個公公,唐對待公公也是非常孝順的,跟公公相處的也是非常融洽的。
照顧年幼的女兒跟年邁的公共,唐沒有一句怨言,面對別人的稱贊,她總是淡淡地說:“我只是在盡兒媳、妻子、母親的責任”。因為她知道言傳身教,她要用自己的行動教育自己的孩子。一大家子在這個明事理,聰慧的兒媳的經營下也是生活的非常幸福的。人家說好事多磨,現在的唐是好人遇事多,xx年又一起不幸得事情發生在這位善良的女人身上,公公出車禍住院了。在市醫院就診,她并沒有抱怨為什么自己會遇到這么多不幸的事情,而是以自己的行動告訴別人她是多么的堅強。像當年照顧婆婆一樣,她每天都做好飯跟湯去照顧公公,公公每每說到媳婦的時候都說在這個時代很難找到這樣的好媳婦了。在她的悉心照顧之下,公公很快就出院了。
唐不僅是在親人生病的時候照顧他們,在平時她也是一樣的照顧的老人,家里的親戚朋友都很尊敬她。每次家里來親戚了她都會主動的去買菜做飯,熱情招待,從來不會叫公公說一聲,雖然家庭很困難,但是對待他人她從來沒有因為這個而燒出一份力。在鄰組有一個相對比較年輕的家庭丈夫不幸去世了,只留下妻子跟孩子,她看見那么可憐的一家,自己雖然也不富裕但還是送上了自己的一份心意,送了200元錢給那家。這就是唐,有著一顆善良的心。
她不僅跟公公婆婆關系相處的很好,跟自己孩子的2個姑姑(丈夫只有2個姐姐)關系也是很好的,每次姑姑們來的時候她總是熱情招待,從來不去計較什么。有一次,自己的媽媽看女兒每天辛苦就抓了自家的一只雞跟一只鴨給女兒,讓女兒給自己補補,可是女兒就將2只全殺了。別人看到就問,你殺那么多哪吃的完啊,她回答說:“打電話叫了2個姑娘回來吃飯,大家一起吃啊。”這就是唐,一個不會自私的農村婦女。
作為一個好媳婦,唐沒有感天動地的事跡,沒有震耳發聵的表白,不發豪言壯語,不要宣傳報道。她以一個典型的東方女性的心態埋頭做著她認為該做的事情,把“孝”字深深刻在自己的字典里,抒寫著“孝”的樸實無華。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十三
xx路72弄10號xxx女士是一名知識女性,平時工作任務繁忙,但是她把家庭、工作、個人三者之間的關系處理恰當的同時,也悉心照顧年邁的公婆。她幾十年如一日,把公婆當作自己的親生父母一樣照顧,每天下了班,做好婆婆平時愛吃的菜,給住在對面的老人送去。平時雙休日除了給家里做好家務事和工作上所需要的充電,更多的是到公公婆婆家里幫他們打掃衛生、洗衣服、與老人聊聊家常。公公婆婆對自己的這位媳婦贊不絕口、視如己出。一家人生活的幸福美滿。
xx年的某月,一場不幸的意外打破了這家人的平靜。老太太因車禍,造成嚴重的骨折,必須臥床休養數月。xxx女士每天一下班就往婆婆家跑,為生病的婆婆燉湯煮藥。每天早晚更是為婆婆擦洗身體,換洗衣服。在日常生活一朝一夕,一點一滴關心自己的公婆,有好吃的東西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老人,只要有空閑的.時間就與公公婆婆聊天、談心,使老人從心里上消除孤獨,真正感受到溫暖。此外,家里遇到任何事情,xxx女士都會與老人商量,理解老人的思想,尊重他們的決定。
在xxx的影響下,她的兒子也從媽媽身上學到了如何孝敬老人,善待長輩。目前學業有成,工作較佳。她兒子以母親為榜樣,小時候就時常會拿著自己的一點點壓歲錢給爺爺奶奶買小點心。休息的時候就到爺爺奶奶家里,把平日里上課學到的新鮮事與老人分享,使得老人盡享兒孫之福。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十四
今年36歲的王亞,是隴縣東城社區一名普通婦女,她十幾年如一日,熱心伺候公公的感人事跡,深受街坊鄰居的贊揚,社區里的人提起她,沒有一個不夸她是孝敬公公的好媳婦。
今年84歲高齡的公公原是一名鄉鎮干部,因嚴重的風濕病,行動不便,而提前辦理了病退手續,臥床在家。為看病,家里幾乎花光了所有的積蓄,生活一直很困難,15年前未嫌棄趙家父子家境貧寒的她,嫁給了丈夫趙江海,嫁到趙家公公勤勞樸實的'生活作風,和藹善良品德在她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從進門那天起,她就把自己的一片真情投入到這個并不富裕的家中,用她那瘦弱的身體,一刻也不停地忙碌著,全心照顧著久病的公公。
天有不測風云,公公在19xx年又不幸患上了心臟病、前列腺病,王亞和丈夫多次尋醫給公公治療,但效果都不太好,面對病情,公公感到打擊很大,對生活也失去了信心,王亞看出了公公的心事,就天天攙扶著公公出外呼吸新鮮空氣,陪她聊天,開導公公堅強起來,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例子給公公打比方,還常對公公說“你一定要戰勝病魔,有我們和你在一起,我們會盡最大努力照顧你,陪伴你”王亞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她執著地挑起侍奉老人的重擔。她一面工作,一面操持家務,伺候老人,在忙里忙外的同時,她抱著治好公公疾病的希望,四外投醫問藥給老人治病。公公住院期間她親自護理,平時按時給公公服藥,合理安排公公的生活,飲食起居精心照顧,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她親自扶公公上廁所大、小便,親自給公公穿衣服、梳頭、洗臉、端荼送水,她千方百計讓公公吃好、住好、使公公生活的開心,每周她定期給公公洗頭、洗腳、剪指甲、洗衣服、被褥、勤洗勤換、即使遇到工作繁忙,她仍抽空推著公公出門散步談心,就這樣,她熱心侍奉老人,從沒叫過一聲苦,也沒說過一聲累。
為了更好的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公公,婚后第4年,她毅然辭掉了自己心愛的工作,在家照顧。為了能讓公公早日康復,王亞咨詢了很多醫務人員,掌握了不少護理知識,通過多年來的精心護理,目前公公病情和精神狀態大有好轉。來探視公公的親屬都說:多虧了王亞的細心照顧,王亞每次都靦腆的笑著說:“孝敬公公是我份內的事”,公公也時常激動地說:“很幸運有這樣一個孝順的好媳婦照顧我、鼓勵我、陪伴我、我感到生活得很幸福”。
生活中這樣的細節還很多,不少人問她:“你為什么這樣孝敬公公”?王亞回答說:“公公早年喪妻,為教育丈夫成人受盡了苦,我們晚輩應當照顧好老人,讓老人家多活幾年,才能對得起她,我心里才覺得踏實些,好受些”,這就是質樸、善良的王亞。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十五
1987年,興化市釣魚鎮春景村三組的陳步先在縣城一家飯店當掌勺廚師,姚愛英在飯店當服務員。相處中,陳步先覺得姚愛英心地善良,勤勞賢惠。姚愛英感到陳步先處事認真,吃苦耐勞。1990年2月,姚愛英與陳步先由相愛而結婚。第二年,他們生了一個兒子,三口之家,其樂融融。
然而,天有不測風云。1994年7月18日早晨,陳步先騎自行車到飯店上班,途中意外摔倒,當場昏迷不醒。姚愛英以為摔一下并不要緊,等到興化市人民醫院的診斷出來后,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陳步先脊椎中樞神經受傷,除頭腦清醒外,頸部以下全都失去了知覺。當時,陳步先大小便失禁,正發著高燒,醫生說,高位截癱病人高燒不退,死亡率99%。醫生讓姚愛英盡快為丈夫準備后事。
醫生的診斷和建議猶如晴天霹靂。姚愛英怎么也不能接受摔一下就無法治愈的事實。她跪在醫生面前,請求醫生再給丈夫治療一段時間。=實在治不好再抬回去。十多天后,醫生建議姚愛英將丈夫轉到大醫院治療。
輾轉于鹽城、揚州等地醫院,陳步先的病情絲毫不見好轉。不久,家中僅有的一點積蓄就花光了。姚愛英含淚將丈夫帶回家中。
陳步先回到家里后,鄰居們都嚇了一跳。以往身體健壯的陳步先,現在躺在床上連一個手指都不能動彈。不少村鄰以為,姚愛英很可能離開這個家。姚愛英的父母見女兒瘦了一圈,十分心疼。勸女兒回娘家過一段時間。
姚愛英一籌莫展。一想到這個來之不易的家,特別是與自己朝夕相處、相親相愛的丈夫,她就不忍離去。她想:哪怕只有萬分之一的希望,自己也要拼命努力,決不放棄。她要讓自己的丈夫活下來,即使不能活下來,也要讓他幸福地離開人世。從此,姚愛英用自己稚嫩的雙肩挑起了家庭的重擔。
每到大忙時節,姚愛英就心慌。以往,重體力活都由丈夫做,自己僅配合丈夫干些較輕的體力活?,F在丈夫癱瘓在床,大忙時節請工又特別難,所有的體力活,不論輕重只能由她一個人去做。
興化河道縱橫,莊稼收獲后以船運為主。不會撐船的姚愛英學會了撐船。1995年夏收的一天,姚愛英把麥子裝上了船。船剛動身,狂風大作。剛學會撐船的她,篙子一別掉到了水里,姚愛英拼命游上岸。兒子急著跑來喊她回家:爸爸把大便解在了床上。姚愛英落湯雞一樣跑回家,把丈夫身上收拾干凈后,又急忙跑去挑麥把。電閃雷鳴中,姚愛英一邊挑,一邊哭,臉上分不清哪是雨水,哪是淚水。
也在這一年,姚愛英77歲的婆婆病危在床。想到媳婦為照顧兒子忙里忙外,婆婆堅決不讓姚愛英服侍自己。但姚愛英仍抽空去照料。婆婆小便困難,姚愛英便按照顧丈夫的方法,到醫院買來導尿管。婆婆在臨終前老淚縱橫,夸姚愛英是世上難得的好媳婦。
“絕不讓丈夫在家中等死,要讓他活下來。”從把丈夫帶回家,姚愛英就有了這種想法。為此,她借債給丈夫買藥治療。
為了給丈夫補充營養,姚愛英經常到集鎮上買回排骨、魚、雞,燒爛后用調羹一勺一勺地喂。丈夫吃不完的,留給兒子。鄰居們說,除了過年,看不到姚愛英吃葷菜。
高位截癱病人血流不暢,會導致身體潰爛。為恢復丈夫身體功能,姚愛英不分晝夜地為丈夫翻身、搓揉、捶打。夜里,她把丈夫毫無知覺的手和腳抱在自己懷里捂。
看著不分白天黑夜照料自己和兒子的妻子日漸消瘦,癱瘓在床的孫步先心里很不是滋味。他認為即使自己活下來,也是個廢人,活一天,就會拖累妻子一天,幾次想尋短見,都被姚愛英開導通了。后來,陳步先又勸姚愛英改嫁。姚愛英說:我倆走到一起也是緣分,在你最需要我的時候,我卻離開你,于情于理都講不通。況且,你的高燒已經退了,說明我對你的照料是有成效的。我要是走了,誰來照顧你?說不定醫生說的百分之零點幾的奇跡就會在你身上出現。
苦心人,天不負。在姚愛英悉心服侍、照料下,奇跡終于出現了。1996年夏天,陳步先的下肢漸漸有了一點知覺。姚愛英甭提多高興了。她嘗試著讓丈夫自己用筷子吃飯,攙扶他在屋內走動。兩年多后,陳步先已能拄著雙拐在庭院內走動,有時還走出庭院與鄰居聊天。
由于丈夫多年癱瘓在床,家中的支出,隨著孩子上學而增加。1998年5月,姚愛英看到丈夫已能拄雙拐在小范圍內走動,決定外出打工。
姚愛英把丈夫托付給8歲的兒子和鄰居,來到離家近30公里的興化城郊一私營企業。為節省3元錢的車費,姚愛英早晨4點半就起床做飯,然后帶著大米和咸菜往廠里趕。
打工期間,姚愛英牽掛著家中的丈夫和兒子?;丶視r,總要帶點肉、魚和水果給爺兒倆吃。每次出門前,她都要把爺兒倆的衣服洗好,疊整齊,拎滿一缸水,留足一個星期吃的米、面、油,并把它們放到容易拿的地方,再多抱點草放到廚房里。臨走還要特別叮囑年幼的兒子,千萬要照顧好爸爸。
7年多來,省吃儉用的姚愛英舍不得為自己添置新衣服,每月掙來的360元錢幾乎都花在了丈夫和兒子身上。為給丈夫解悶,今年春節,她借了400元錢,加上家中僅有的300多元錢,買了一臺舊彩電讓丈夫看。
7年多來,不論遇到什么樣的困難,姚愛英都沒有低頭,沒有退縮。在丈夫、兒子和村鄰面前,她從不流淚。村鄰們都說:姚愛英付出的太多了,她太辛苦了。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十六
她,一個傳統的農村婦女,繼承了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她在丈夫去世后10年如一日的照顧著93歲高齡且雙目失明的公婆。在村民眼里,她是個孝順的好媳婦,在公婆心中,她是個值得信賴的好兒女;在孩子眼里,她是善良的母親,是家中的頂梁柱;在親朋好友之中,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沒有人不肅然起敬。她的的確確是一位值得我們學習的敬老孝親、和睦鄰里的好榜樣。她用真愛勾勒了傾注與付予的光環,她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尊老敬老的美德,她就是家住陜西省鎮巴縣黎壩鎮春生社區街上小組村民席xx。
中國有古語,百善孝為先。事親行孝,歷來是做人的根本,是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的基本要素。
席xx有一位雙93歲高齡且雙目失明的公婆,得了老年癡呆癥,不管平時自已家活有多忙,席xx每一天都會抽出時間陪老人聊天解悶,每當天氣突變的時候,她都會盡早提醒老人多加衣服,當老人有些頭痛感冒時,她總能第一時間到老人身邊問寒問暖,端水遞藥;老年人需要多休息,她就時常囑咐老人要早睡,保證良好的睡眠時間。有時農活實在忙得抽不開身,她就會提前為母親準備好一天的生活用品,委托親戚、鄰居幫忙帶管那么幾個小時,每周她都會幫公婆洗一次澡,陪她玩,攙扶著她在街邊散散步、說說話,如同對待幼兒一樣地哄著、照顧著。為了使老人的生活更豐富一點,前幾年她還帶老人到縣城的黑虎梁、革命烈士紀念塔等地游玩?!案改赴盐覀凁B大,此刻他們老了,孝敬他們是我的職責和義務,我只是做了我的本份。”席xx說。
這一本份,讓看在眼里的外人都直夸她實在是孝順。老人眼睛看不到,自理本事差,時間長了身上難免有氣味,可席xx不嫌棄,還時常陪著公婆一齊入眠;老人頭發長了,她就請來理發師為老人理發;天氣冷了,她及時為老人加衣添被;天氣熱了,傍晚她就背公婆去廣場乘涼??吹嚼先藰妨耍睦锉让圻€甜。
如果說席xx對自我的父母盡孝道是理所當然,那么她對周邊的老人也一視同仁,這不能不說是她對孝文化的又一種詮釋和理解。
在席xx周圍,有的老人兒女常年在外務工無人照看,有的年邁多病,行動不便,她就像對待自我的公婆一樣,經常去走動、去看望。有的老人身體不好需要住院時,席xx就主動幫忙辦理住院手續,并墊付醫療費。逢年過節又送去補品看望老人。左鄰右舍、社區里的老人,在她眼里,個個都是親人,也如父母。
在幸福院,社區每周都組織老人們開展活動,只要一有活動,她就做服務,扶老人上臺階、為老人端茶遞水……。每年重陽節,黨委、政府,社區都要組織老人們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有的老人拄拐杖,有的老人因生病腰間掛著尿袋,她就就跑前跑后,給老人們供給方便。
扶人上車、為老人代購生活用品、送老人回家、幫老人解決家庭糾紛……席xx關愛老人的行動簡單而實在。“其實孝順不用驚天動地,一個微笑,一聲問候,或一個舉手之勞的行為,就能讓老人們倍感欣慰和滿足,關鍵是我們要能換位思考,多想想老人們最需要什么?!毕痻x說得簡單而真誠。席xx的真情實意,打動了所有跟她接觸過的老人,但凡明白她的人,一提起她就會豎起大拇指說:“她是個大好人?!?/p>
“此刻社會上有種不良風氣,很多人不敢去做好事,如果有一天你也剛好碰到一位老人在你面前摔倒了,你敢不敢去扶”應對群眾的問話,席xx回答得肯定而干脆?!案摇薄!澳且撬栽┩髂隳亍毕痻x笑得有點靦腆,“那我也心甘愿過,我相信社會上還是有公平正義、還是好人多?!?/p>
2016年席xx被鎮巴縣老齡辦評為“孝親敬老之星”。席xx就是這樣,從點滴中關愛著老人,從瑣碎中牽記著老人,用言行感染著老人,從困境中扶助著老人。用善良的身心、熾熱的思想、無私的行動、去感召、去觸動周圍的人。以自我的實際行動為大家樹立了榜樣,用自我微薄的力量做身邊一點一滴的小事,從平凡中體現了真誠,從細節中傾注了關愛,寫下了一篇篇感人至深的尊老詩篇,奏響了一曲曲令人欽佩的敬老樂章!
最美媳婦事跡材料大全(17篇)篇十七
事實上十幾年來,我將婆媳關系處理得極為融洽。從沒有與公公、婆婆高聲說過話,過沒有跟他們紅過臉。他們逢人便說:“我家的媳婦知書達理,是個好媳婦,我們知足了”。
為了培養孩子成才,重視對孩子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思想教育,教育孩子學會做人、學會做事,做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孩子教育、管理又是一件非常艱辛的事情。不僅注重孩子的學習成績,更注重培養他的獨立生活、學習的能力。經常鼓勵他勤奮刻苦學習,同時,還要養成團結同學、禮貌待人的好習慣。并主動與學校老師聯系,了解孩子的成長狀況。
隨著時代的變化,古代的“三從四德”變得無影無蹤了,甚至有“要想家庭和,除非媳婦做婆婆”的說法流傳。而我認為:“兩想家庭和,媳婦一定要孝敬公婆”。孝敬老人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成家后,我用行動實踐我的諾言,用真誠和關愛去換起老人的信任。20xx年,婆婆生病,在她生病的時候,我細心照料,做飯送湯,給婆婆擦洗,方便大小便,忙里忙外的,由于婆婆身體高大累我腰酸背疼的,也不叫一聲苦,有時甚至忘了自己還饑腸轆轆的,心里裝的只是婆婆的病疼。是媳婦應盡的義務,是女性的一種美德,鄰里鄉親羨慕說:“有這樣賢惠的媳婦,是前生燒高香了”。平時,老師們也稱贊:有女人的品味和修養,有高尚的情操和豐富的內涵,有女兒的孝心和媳婦的賢良,不愧是新時代的有知識的女性”。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和萬事興。家庭里沒有一點小矛盾是不可能的,只要我們之間多一分諒解,多一分關懷、多一分寬容,家庭會更加和睦、幸福、社會會更加和、美好,敬老愛幼睦里鄰。
做個好媳婦,為妻子的角色增添了魅力,為母親的角色增添道德,為女人的角色增添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