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那么我們寫心得體會要注意的內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心得體會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船員工作心得船員工作心得體會篇一
為時三周的cad實習,在老師的教導下,我虛心的學習了cad的操作方法。并了解了關于cad的知識。
1:autocad采用三維坐標系統在空間位置顯示在屏幕上狀態欄中的坐標值。當前光標所在位置。
2:模型空間是指計算機屏幕如同窗口來觀察房間的模型,合pan和zoom命令窗口的位置和大小。可以從任間角度來觀察模型的局部和。
4:使用工具按鈕視窗縮放,在標準工具欄中安排了視窗縮放按鈕,操作時用鼠標左鍵單擊打開。并將鼠標移到所選位置放開左鍵。
——。隨后在圖紙或模型空間插入塊,插入對話框,選擇剛定義的塊,對話框中的“縮放比例”選項中輸插入塊在x或y方向的縮放比例,,插入的圖形就按你指定的比例縮放。
擁有這次實習的經歷,使我在實習中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讓我學到了許多課堂而皇之上學的知識受益匪淺,也打開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也許是實習日子短對開autocad的還,cad的見解還很,但我相信這次以后我定會努力,實踐才是檢驗的最佳驗金石。
船員工作心得船員工作心得體會篇二
? 太陽高度
太陽高度是太陽光線和觀測點地平線間的夾角。各緯度的太陽高度日變化都是正午時刻最大日出和日落時為零。
? 水平面上的太陽直接輻射通量密度
太陽以平行光方式投射到與光線相垂直的面上的輻射,稱太陽太直接輻。云和海拔是影響太陽直接輻射通量的兩個重要因子。云是很好的反射體,厚的云層能把大部分太陽直接輻射返回宇宙空間,使到達地面的直接輻射通量大大減少,在海拔地帶,由于太陽直接輻射穿過的大氣路程較短,輻射通量被減弱了,所以地面獲得的太陽輻射比平原地區多。
? 漫射輻射通量密度
來自整個天穹向下的散射和反射的太陽輻射之和,稱太陽漫射輻射。日出前后,地面接收的太陽輻射主要是漫射輻射。高緯地區,漫射輻射常常是太陽輻射的主要部分,漫射輻射通量受云的影響很大,它隨云量的增多而增加。陰天時只有漫射光。
? 總輻射
總輻射等于直接輻射和漫射輻射之和稱陰天時,由于太陽被云遮擋,無太陽直接輻射,所以總輻射就等于漫射輻射通量密度。由于太陽高度和晝長隨時間而變化,使總輻射也有明顯的日變化和年華。多云和陰天時,日變化特征遠不如晴天那樣有規律。
? 由于太陽輻射有周期性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所以使得土溫和氣溫有周期性的日變化和年變化。溫度周期性變化特征,通常以最高和最低溫度之差和最高溫度和最低溫度出現時間來描述。一日中最高溫度與最低溫度之差,即為日較差;一年中最熱約平均溫度和最冷月平均溫度之差,稱為年較差。
這是由于隨著深度的增加,土溫日較差減小,位相也逐漸落后。白天,地表很熱后,熱量向下傳遞被層層阻截,因而土壤曾熱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小;夜間,土壤降溫也隨深度的增加而減弱。所以土溫隨溫度增加而減小,大約到1m左右深度土溫無日變化。1m深度以下土溫無日變化的土層稱為日恒溫層。由于熱量向深層傳播需要時間,所以位相隨深度增加而落后。
1.2目的意義及要求
通過實習要求學生了解
(2) 了解空氣溫度的測定方法和記錄整理;幫助我們掌握測定方法和學會數據計算。
(3) 了解土壤溫度的測定方法和記錄整理。
通過實習要求掌握
(1) 點溫度表的安裝;
(2) 溫度表的讀數和訂正;
(3) 太陽輻射表的安裝;
(4) 太陽輻射的測定步驟和計算;
(5) 通過實習要求學生掌握地溫表的安裝;
(6) 溫度計的使用;溫度表的讀數和訂正。
1.3 研究內容
u 太陽輻射、日照時數、空氣溫度和土壤溫度的觀測和記錄整理;
u 干濕球溫度的測定;氣溫最低、最高溫度的測定;
u 土壤不同深度的溫度的測定;
u 地面溫度、地面最低溫度和地面最高溫度的測定。
1.4 研究區的概況
地點:西南林學院gx棟背后的林地。
2 太陽輻射和日照時數的觀測
2.1 測定內容
本次實習主要測定
(1)垂直于太陽光線面上的太陽直接輻射通量;
(2)總輻射和漫射輻射通量。
用測得的數據計算
(1)水平面上的直接輻射通量;
(2)大氣透明系數。
2.2 太陽輻射的觀測和記錄整理
2.2.1.儀器簡介
測定太陽輻射通量的儀器有直接輻射表和天空輻射表。這類儀器多屬熱點型,即利用兩種不同性質的感應面,由于吸收輻射能而產生溫差,通過熱點錐的作用,熱能轉換為電能,用靈敏度較高的輻射電流表測出電流值。溫差電流與輻射通量成比例。根據輻射電流表上的指示值,經換算求得相應的輻射通量密度,單位為cal\cm2,并換算為w\m2。
l dfm1型輻射電流表
電流表的測量機構主要由永久磁鐵和線圈組成,整個機構裝在一個密閉的扇形盒內。頂端由調整指針零點的位置的調整螺絲,調整范圍不得超過20格刻度,必須在斷路是進行。在盒的內側裝有開過旋鈕,旋緊開關旋鈕就可以切斷電路。電流表的指示部分由電流指針,刻度盤,反光鏡等組成。刻度盤上由100格刻度,沿著弧形刻劃裝有一條平面反光鏡,由以消除視差。附屬溫度表測量儀器使用時的溫度。電流表由內阻和附加電阻,標記在活動板上。在盒下部的正前方,裝由“+”,“1”,“2”三個接線柱,以連接直接輻射表或天空輻射表。
白色外罩通過銷釘和彈簧同底座相連,取下外罩時,必須按住彈簧,握住手柄按反時針方向沿著底座旋轉外罩,當銷釘轉至彈簧上面時,提起外罩,并從底座取下。
l dfy1型直接輻射表
直接輻射表由感應部分,進光筒和座架構成。感應部分是由銀箔,熱點錐和銅環三部分組成。銀箔后2um,向太陽的一面涂成黑色,作為感應面,它的背面是由36對康銅片和錳銅片組成的熱電錐。熱電錐的一接頭焊在銀箔上,另一個接頭焊在外圈銅環上,分別構成熱接點和冷接點。整個感應部分置于具有一組光欄的進光筒的末端,通過導線把熱電錐的兩端于電流表正負極相接。
進光筒是一個銅質圓筒,里面涂黑,外面涂鎳,避免光線在筒內反射。為了正確地對準太陽,在進光筒的前后兩端有瞄準孔與光屏。當進光筒對準太陽時,光斑落在光屏上。帽蓋用來保護感應系統和確定零點位置。進光筒固定在支架上,方位調節螺絲和仰角調節螺絲,可以使進光筒在水平方向與垂直方向轉動,直到瞄準太陽為止。螺絲用來調節緯度刻度盤。底座上有確定方位的定位器。
l dfy2型天空輻射表
天空輻射表由感應部分、座架、遮光板、干燥器和帽蓋等部分組成。儀器的感應元件在半球形玻璃罩內,感應面是黑白相間的薄片組成,它的背面也是由康銅和錳銅串聯起來組成的一組熱電堆。熱電堆的兩極通過導線與輻射電流表相接。玻璃罩是為了盡量減少長波輻射的影響,以及防風避雨。水準儀指示儀表水平,座架上的三個螺旋用來調整水平。整個感應部分固定在支柱上,并裝有干燥器,以保持感應面干燥。螺絲可以夾住遮光板。白色鋁蓋用來讀取零點讀數和保護感應部分。
遮光板用來遮住陽光測定漫射輻射。遮光板是一塊直徑與玻璃相等的圓形板,板一側圓桿長時板面直徑的5.7倍,由感應面中心至遮光板正好構成100的立體角。
反射率表的結構基本上和天空輻射表相同,只是為了測定地面反射輻射,增加了翻轉設備。
2.2.2安裝
輻射儀表應安裝在觀測場內固定木板平臺上,平臺離地1.6m高。安裝輻射電流表除要求水平外,附近不應有鐵制物件,磁鐵或其它電流表等。輻射電流表距離這類物體至少30cm以外。安裝直接輻射表和天空輻射表要求水平,以及儀器東、南、西三面離開障礙物的距離應為障礙物的高度的10倍或以上,這樣總年由日出到日落儀表都能受到太陽照射。注意直接輻射表還要求對準當地緯度和方位。
2.2.3觀測
每日觀測次數隨研究目的而定,如果需要計算輻射日總量,又無日射自記計,應在日出到日落之間,每小時觀測一次。觀測時間以當地的地方平均太陽時530、630、730………1730、1830進行。如有日射計,一日定時觀測五次,即630、930、1230、1530、和1830.冬季,630和1830觀測時間,如果處在日出以前和日落以后,可不必進行日射觀測。
每日觀測前10分鐘準備,清理一起的玻璃面,檢查儀器水平。接到線,把直接輻射表(或天空輻射表)上的“+”、“-”極分別接在電流表上的“+”和“1”或“2”上(輻射弱時接1,輻射強時接2)。擰松開關電鈕,電流指針是否在刻度5上,如果超過+-2,需用零點調節螺絲作調整。
觀測前5分鐘記下日光情況,即云遮蔽日光的情況,用下列符號記錄:
⊙2——太陽面上未見云跡;
⊙——日光可透過云,地物影子明顯;
⊙.——日光微弱地透過較厚的云層,地物影子模糊不清
∏——日光透不過厚云,不見太陽輪廓。
2.3 水平面上太陽直接輻射通量密度的計算
水平面上太陽直接輻射通量密度 。式中:s是垂直于太陽光線面上的太陽直接輻射通量密度,h是太陽高度角。任一時刻的太陽高度角的計算公式為:。
式中 α是緯度,δ是赤緯,ω是時角,都以度為單位,取一位小數。
赤緯δ可以從日射觀測常用表或天文年歷表中查得。求某地、某時刻的δ植時需要訂正,即年度訂正,經度訂正和時間訂正。
為了求得時角ω需把北京時間換算成地方平均太陽時,加上時差訂正得太陽時,把真太陽時化為角度,才是時角ω。
真太陽時=地方時+時差
地方時=北京時+(該地經度-1200)[4min/(0)]
2.4 總輻射通量密度的計算
2.5 輻射日總量的計算
已知日出時間是:t0 = 5h18m ,日落時間是:t0′= 18h42m ,再把每小時總輻射(或其他輻射通量)測定值以及日出和日落時間均帶入日總量公式,便可求得輻射通量的日總量,取一位小數。
最后,吧每小時總輻射 測定值,以及日出日落時間代入日總量公式,便可以求得輻射通量的日總量。
2.6 大氣透明系數的計算
大氣透明系數(p)的計算公式為p=(s′/s0)1/m ,式中:s0是太陽常數;s′是垂直于太陽光線面上的直接輻射通量密度,由測定可得;m是大氣質量,計算公式為;m=1/sinh 。
船員工作心得船員工作心得體會篇三
月初轉科到了內科 才開始有點不適應,從小孩子的科室一下子變成大人的科室,不管做什么都感覺心有余而力不足,感覺自己好笨,反應遲鈍,有時候還想老師會不會覺得我是一個不好的學生;然而每天上班,我總要提前半個小時去,很怕遲到;有的時候覺得怕做不好什么事,然后想著想著感覺都實習不下去了,那只是在自己內心的話。
每天上班是我最開心的事,只有上班才能找到成就感。我喜歡配藥 ,我非常愿意去做, 每次我去配藥的時候, 老師總是提前把藥準備好讓我練習。 我還記得上班第二天老師說讓我學配藥, 我說老師現在我不想學, 我想把今天學習到的知識先消化了在學習 ,給我一天時間 ,第一天上班我把所有的工作流程記錄了下來。 老師怕我不熟悉還給我特意寫了一張紙, 可惡的是不曉得誰把我的紙丟了, 我找不到它去哪了, 那時候覺得好對不起老師啊, 后來我就努力用心記著工作流程。 后來熟悉了, 也不用刻意去記。 有一天老師讓我去做皮試, 我拿起針就去給病人做皮試, 當時老師看我做的時候,心里還是有點緊張,做完后老師對我說做的很完美,我當時心花怒放的,好高興啊, 老師又夸我了!我要更努力不能讓老師失望。 打針的時候沒有打上,老師安慰我說沒事以后熟能生巧, 我當時安慰自己沒事,以后好好練習。
在科室里我很尊重老師們,不管老師們說什么或者讓我幫忙我都很努力的去做到最好,不想讓老師失望。第一次抽痰的時候,老師說我沒有把管入深,只是淺表面,然后我又回想老師做的時候是怎樣做的,我模仿著老師做,然后抽出來了,我很開心,之前看老師抽痰自己心里一直反胃,現在沒事了習慣了,老師教我怎樣看病人瞳孔,打針,抽痰,等等所有操作。
在老師的帶領下,我覺得我每天很充實,實習一個月的日子馬上都要結束了,有點舍不得了,因為對那里熟悉了,又要走了,要去適應下一個科室,呆在內科的感覺很好,老師們都很好,做錯事了自己很擔心害怕老師責備,而老師只是笑著說沒事,我想說老師你辛苦了,讓你費心了!
船員工作心得船員工作心得體會篇四
學號:092220xx0068
專業:新聞學
年級:07級完成日期:20xx-3-31
指導教師:黃丹
新聞學專業畢業實習報告
20xx年2月至3月底兩個月時間,我在《石獅僑報》社實習。這是我第一次正式與社會接軌踏上工作崗位,開始與以往完全不一樣的生活。每天在規定的時間上下班,上班期間要認真準時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務,不能草率敷衍了事,凡事得謹慎小心。
1實習目的
1.1
通過本次實習使我能夠從理論高度上升到實踐高度,更好的實現理論和實踐的結合,為我以后的工作和學習奠定初步的知識。
1.2
通過本次實習使我能夠親身感受到由一個學生轉變到一個職業人的過程。
1.3
本次實習對我完成畢業實習報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2實習時間
20xx年2月8日-3月31日。早上9點上班到12點,下午2點上班到6點。周三晚上加班,周六停一天,挺輕松了。
3實習地點
福建省石獅市群英北路僑聯商廈7樓
4實習單位
《石獅僑報》社。
關于《石獅僑報》,由石獅市歸國華僑聯合會主管、石獅僑報社主辦,是一份周報,每周三出稿,周四見報,所以,相比日報,就不會那么忙碌與緊張。對于我這個初學者來說也蠻好的,至少不會有太大的壓力。報社里現在的工作人員將近20人,有采編部、廣告部、辦公室、美編部等,雖然比不上大報,但也很不錯了,而且正在向大報靠近。而我實習的部門就是采編部。
5實習主要內容
5.1
"天下英雄皆我輩,一入江湖立馬催。"從學校到社會大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角色,老師變成領導,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
實習過程中有件事對我觸動挺大的。當我滿懷信心第一天上班,我剛坐在辦公室的沙發上,一個同事就問我:"你學什么專業的?"答曰新聞學。"你會寫稿子嗎?寫過稿子嗎?"看著他那一臉茫然與不屑,任何解釋都是多余的,我決定用實際行動證明給他看看。
為了證明自己的能力,我總是不失時機地展現自己,工作中領導安排給我的寫稿和改稿,以及校稿的任務,我都認認真真的完成,從來不敢馬虎。工作一兩年勝過十多年的讀書。兩個月的實習時間雖然不長,但是我從中學到了很多知識,關于做人,做事,做學問。
"在大學里學的不是知識,而是一種叫做自學的能力"。參加工作后才能深刻體會這句話的含義。課本上學的理論知識用到的很少很少。平時我在修改稿件時,只能在自己以前的基礎上努力自學盡快掌握有關新聞學的知識。平日里勤動腦、動手、好學多問。
由于住的地方離實習單位比較遠,所以每天8點不到就得起床,留給個人支配的時間更少。我必須克制自己,不能隨心所欲地不想上班就不來,而在學校可以睡睡懶覺,實在不想上課的時候可以逃課,自由許多。
5.2
實習,就像進了社會大熔爐一般,就算在學校是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在社會里自己就像是空氣中一粒微小的塵埃,也意識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識的匱乏。實習這兩個月期間,我拓寬了視野,增長了見識,體驗到社會競爭的殘酷,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工作中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將來自己就業之路做準備,千淘萬漉雖辛苦,但也要摩拳擦掌,做好又一次投身熔爐的準備。
在我選擇這個專業的時候,我就聽別人說過,這個職業需要很廣的交際圈。這次參加實習以后我真正體會這一點。"人不熟,誰會主動給你提供素材啊?!"是啊,朋友圈廣,哪里有事哪里就會主動打電話找你,這樣就不用擔心丟失了大事件。然而要有這樣一個成功的朋友圈需要自信、開朗、真摯為基礎。我在采訪的時候經常會臉紅,這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這樣容易讓采訪對象產生緊張,影響采訪效果。所以接下來我需要加強這方面的鍛煉。
我學過《新聞采訪教程》,里面有個引用"事先有研究、有準備,是采訪深入、效率高的關鍵"。在實際采訪活動中,我深刻感受到訪前準備的重要性。無論是哪個記者老師,在出訪前必定會通過各種手段了解采訪對象。舉個例子:3月15號,是一年一度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當時要做這篇稿子的是張記者。但他突然有其他新聞要采,于是叫我去獅城國際廣場采訪消協現場咨詢會。因為接到通知很突然,對這方面的資料沒有準備。所以臨時在網上查了一些相關信息,還好在開幕前趕到了現場。現場咨詢了很多工作人員,拍了一些照片,拿了很多資料,了解了不少事情。那次采訪很成功,有了采訪的側重點,避免了無謂的話題。
5.3
后來漸漸多了自己采訪的機會,每次的采訪回來,都會有不同的問題出現,幸好記者們都很樂意幫助我,告訴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需要改進,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說,剛開始采訪時,問的問題關聯性不夠強,不夠針對,有時問問題又過于絕對,被訪對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問完一個問題后沒有跟進。這些問題,在課堂上老師都有強調過要避免的,聽的時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時候,經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題目和采訪對象,手忙腳亂,心里緊張得被訪對象回答什么都記不清楚,也無法說按照他們的回答繼續跟進問下去。
后來自己總結的時候,也認為,在實習的過程中,保持平穩的心態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訪對象時,就慌慌張張的。
我們需要在平淡的事實中挖出吸引眼球的部分,不僅僅要靠平時的磨練,更需要對整個事件的"了如指掌"。況且是周報,無論什么新聞都不能依照日報的樣式那么簡單,而是應該深入調查研究,寫出深度,寫得深刻。
跟張記者學習寫稿的時間并不長,同時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從我個人觀點看,我們學生在不斷的觀察和學習中,發現一個好的新聞素材不難,難的是筆下的功夫。我在和張記者學習寫稿的時候有這樣一個體會:拿個新聞素材改寫是很順手的。然而當我出去采訪回來要自己獨立寫稿的時候,就有點不知道從哪里下手,哪些方面是該寫進去的重點,哪些方面又是可以舍去的。這是記者的一個"上手慢"問題。所以我覺得需要在接下來的學習中注重動手能力的培養。
6實習感總結和體會
6.1實習工作的總結
實習過程中點點滴滴和滴滴點點的真實和刻骨銘心讓自己經歷了一個逐漸成熟的心路歷程。知道自己在社會這個大坐標軸上還在原點的左邊,需要加大馬力才能真正成為原點右邊的一份子。
這兩個月的實習,我參與了不同的活動,記者采訪、寫稿、參與策劃等,對領域內的各個崗位都有所了解,目的是為了更加了解媒體人。最重要的是真實地感受自己的差距和知道自己想要的生活。通過這次實習,我感受到了壓力,感覺要學的東西太多了,要彌補的東西也不少。
我曾經覺得新聞專業沒有什么好學的,尤其疏忽理論知識的學習。現在我發現其實我們新聞人每做一步,當中都有理論和業務知識的影子。而且知識面也是必要的。因為無論是采訪,還是采訪前的寒暄,都需要一定的知識面和對該行業知識的了解。雖然臨時準備很重要,但是也絕對不能忽視平時準備這樣的一個積累的過程。
6.2實習工作的體會
在整個的實習過程中,我深深的感覺到自己所學知識的膚淺和在實際運用中的專業知識的匱乏,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采訪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非常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這時才真正領悟到"學無止境"的含義。
從實習的開始到實習的深入,再到實習的結束,我進一步了解了自己,有了自己的一個理想定位,一個今后的計劃打算。努力改變自己,努力提高自己,努力讓自己適應,讓自己發光。
記者這個行業就像是參加一個馬拉松比賽,很艱苦,獎品再豐厚也只能到了終點才能拿。起跑的快慢并不重要,在于的是你去跑的這個過程,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會有人去幫你,是不是能勝利,都是靠你自己。
人生也就是一場馬拉松,怎么跑,都在于自己。要送給自己一個怎么樣的人生,完全都是靠自己。
參考文獻:
[1]《新聞采訪教程》
[2]《華爾街日報》
船員工作心得船員工作心得體會篇五
回想自己這兩個月所走過的路,所經歷的事,沒有太多的感慨,沒有太多的驚喜,多了一份鎮定、從容的心態。
兩個月的實習,對一個缺乏社會經驗的大學生而言,從中學到了學校里學不到的知識,在這段時間里,領導同事給了我足夠的寬容,支持和幫忙,讓我感受到了“海納百川”的胸襟。
首先得感謝公司給我們帶給工作條件和生活環境以及有經驗的上級給我們指導,帶著我們前進。他們的實戰經驗讓我們終身受益,從他們身上學到的不僅僅是做事的方法,更重要的是做人的道理,做人是做事的前提和基礎。
從2月11日開始進入公司,不知不覺中,兩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在這段時間里,我學會了好多,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社交,此刻,還未完成職業主角的轉換。其實從一個學生一下子轉變成一個職業人,真的有點不習慣。到目前為止,我看上去還是像一個學生,根本就不像是工作的人,包括談吐舉止方面。
剛剛涉足社會,每個人都需要學會適應,不斷鍛煉自己,熟悉公司的操作模式,在工作中,我接觸到了很多以前從未碰到過的人和事。在這段時間里,我明白了自己的不足之處,個性是要加強專業知識的熟練與運用。
為期兩個月的實習生活彈指一揮間已經接近了尾聲,在這期間我體會到了身為一名魯泰員工的酸甜苦辣,也讓我體會到當一名員工的不容易與肩負的重任。回想起2月11日當天,年輕的我們捧著一顆顆熱情、興奮而充滿期盼的心來到魯泰紡織股份公司,激動不安之情油然而升。一個個沉甸甸的問號,在我腦中盤旋。我不斷自問:作為一個實習生,我能做好嗎,我能給學生帶來一點進步嗎如今,兩個月的生活見證了我的成長,為我的實習畫上一個完美的感嘆號!
回顧實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在實習的過程中,既有收獲的喜悅,也有一些悲苦。那就是對公司的一些工作流程的認識僅僅停留在表面,只是在看人做,聽人講如何做,未能夠親身感受、具體處理一些工作,所以未能領會其精髓。但是透過實習,加深了我對基本知識的理解,豐富了我的實際操作知識,使我對日常工作有了深層次的感性和理性認識。
剛開始的一段時間里,對一些工作感到無從下手,茫然不知所措,這讓我感到十分的難過。在學校總以為自己學的不錯,一旦接觸到實際,才發現自己明白的是多么少,這一段時間所學到的經驗和知識大多來自領導和辦公室工作人員的教導,這是我一生中的一筆寶貴財富。這次實習也讓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持續良好的關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學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與人相處是現代社會的做人的一個最基本的問題。發現學習和交流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發現一些實習生跟老師像朋友一樣相處,老師有什么事都喜歡找他們幫忙,有什么機會也會首先想到他們。并非他們巴結或有后臺。而是他們用朋友的態度相處。
另一方面一個人掌握的信息多、技能多,能幫忙別人的地方也多,幫忙別人多了,別人也愿意幫忙你,而你的人脈也廣了,掌握的信息也越來越多。這樣就構成一個良性循環。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首先得改變他的思想,大多數時候你以什么心態對別人,就會得到怎樣的回報。深刻的意識到自己再不能處于獨處的狀態了。獨來獨往,別人不主動自己也不理會。把自己個在自己自己的小空間了。總擔心別人的看法,把別人想的難以接近。開放的態度使人更快更好的成長。
從學校到社會的大環境的轉變,身邊接觸的人也完全換了主角,老師變成老板,同學變成同事,相處之道完全不同。在這巨大的轉變中,我感到了彷徨,迷茫,無法立刻適應新的環境。也許自己會看不慣企業之間殘酷的競爭無法忍受同事之間漠不關心的眼神和言語。很多時侯可能會覺得自己沒有受到領導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無關重要的雜活。而在學校,有同學老師的關心和支持,每只是上上課,很簡單。常言道:工作一兩年勝過十多年的讀書。在學校時,老師總強調我們要培養自己的自學潛力,參加工作后才能深刻體會到老師的良苦用心。無論怎樣,自己都要堅持!
在以后的工作過程中,心里上不要有什么額外的想法,不必要的壓力,要好好工作,好好學習。先就業,后擇業。我此刻要好好鍛煉自己。再好好學習,之后相信自己透過努力必須會找個好工作來回報父母及其所有的老師的。別的沒有什么奢求的,此刻當然是把磨練自己放在第一位。
在學校,我們只走的平路,上不得陡嶺,更過不得險灘,以后步入了復雜的社會,作為一名小實習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肯定會有委屈,會有埋怨,無論遇到什么困難,都不能輕言放下,更不能自甘沉淪,要明白,人生有起伏才有真趣,有波折才有韻味。以后的道路還很長,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