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怎樣寫報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報告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吃空餉問題自查自糾報告篇一
;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自查自糾報告 區人事局:
根據國家人社部辦公廳[xx]124號文《關于開展機關事業單位防治“吃空餉”問題長效機制建立情況專項督查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精神要求,結合鐵山城建系統實際,9月以來區建管局扎實開展專項清理工作,整個清理工作嚴密把關,不漏任何環節,確保專項治理、清理、清查工作不走過場,順利完成自查自糾工作任務。現將開展自查自糾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管理干部職工37人,其中行政編人員9人,全額事業編人員12人,自籌編人員8人,其他8人(財政代發人員24人,其他人員13人);
退休人員8人。經過認真自查,我單位不存在長期在編不在崗、偽造人員編制及長期在冊不在崗騙取財政資金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餉”問題。
二、開展自查自糾情況《通知》下發以來,我局領導高度重視,迅速指定一名副局長認真抓好自查自糾工作。在自查自糾工作中,我局對照《通知》中列出的6個督查指標/25個執行細則, 一是通過健全相關制度,建立起防治“吃空餉”問題長效機制;
二是對照《通知》要求,組織專人進行“吃空餉”問題的清理工作;
三是加強宣傳,營造開展機關事業單位“吃空餉”問題集中治理工作氛圍。在宣傳中,以局屬單位(黨支部)為單位,深入開展宣傳教育,使系統干部職工充分認識開展專項治理工作的重要意義,統一思想認識,增強參與、支持、配合專項治理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四是對照編制,對每位干部職工的工資表、在崗人員名冊、考勤記錄等嚴格把關,對存在漏洞和有問題的環節,嚴肅清查,堅決做到不留任何死角。與此同時,始終堅持“五查三對照”,即查每個人的身份、查調入調出關系、查工資底冊、查手續、查在崗情況;
身份證與本人檔案照片對照,工資審批手續與工資底冊對照,在崗情況與職工反映對照,扎實開展工作。通過自查,我局無一“吃空餉”人員,無一違規人員。
三、下一步工作 一是加大管理力度。設置日常監督舉報電話,歡迎并鼓勵舉報人員,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此項工作常抓不懈。
二是抓住關鍵環節。堅決杜絕拿著工資福利不干事的行為,從嚴管理打著學習、治病等幌子,長期曠工的人員切實加強考核監督。
三是科學建章立制。根據相關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紀律處分有關規定,修改完善局干部人事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從制度上杜絕“吃空餉”問題發生。
相關熱詞搜索:;吃空餉問題自查自糾報告篇二
局下設共計2個局屬事業單位(和)。根據核查情況,行政機關共有人員13人,其中在職10人,離退休人員3人;為全額事業單位,共有人員14人,均為在職;為全額事業單位,共有人員18人,均為在職。經過認真自查,不存在長期在編不在崗、偽造人員編制及長期在冊不在崗騙取財政資金、退休和死亡不注銷及其他形式的“吃空餉”問題。
有效防止和杜絕“吃空餉”現象發生,根本在機制,關鍵在責任。我局領導高度重視,自覺加強管理制度建設,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局領導成員任副組長,局屬各單位領導任成員的清理在編不在崗“吃空餉”人員工作領導小組,統一組織領導全局清理工作。
我局從制度入手加強管理,落實部門職能責任,建立了相應的責任分擔機制。從單位人員編制、干部檔案管理、工資情況統計、完善社保手續、人員合同管理等入手,各個環節嚴格監管。
設置日常監督舉報電話,歡迎并鼓勵舉報人員,接受社會監督,確保此項工作常抓不懈。
堅決杜絕拿著工資福利不干事的行為,從嚴管理打著學習、治病等旗號,長期曠工的人員,切實加強考核監督。
根據相關干部人事政策和工作紀律處分有關規定,修改完善綜合性干部人事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干部人事管理,從制度上嚴防“吃空餉”現象發生。
吃空餉問題自查自糾報告篇三
我委召開專題會議,學習傳達文件精神,進一步提高全體干部對開展“吃空餉”問題專項檢查工作的認識。成立了由“一把手”任組長的清理工作領導小組,分派專人負責,做到清理目標明確,機構健全,人員到位,措施得力。
對照文件要求,以機構編制實名制管理信息庫、組織人事檔案、工資基金管理手冊、財政統發工資數據庫等為基礎依據,結合實際情況,在對照編制使用單、工資表、在編人員花名冊、考勤記錄的基礎上進行審核和匯總,從查身份、查調入調出關系、查工資底冊、查審批手續、查在崗情況做到全面排查。經自查,我單位沒有“吃空餉”人員。
有效防止和杜絕“吃空餉”現象發生,根本在機制,關鍵在責任。我委著手制定關于加強單位工作人員日常管理制度,討論研究制定防止“吃空餉”的內控機制,進一步完善了清理制度,嚴格規定了準假權限以及備案制度,明確規定了單位主要負責人清理“吃空餉”的第一責任人等規范人事管理的制度。
9月1日—5日,我委在政務公開欄將在編人員名冊、當月工資表、自查自糾報告、xx縣財政自聘人員情況統計表、xx縣財政供養遺屬人員情況統計表、xx縣吃空餉部門(單位)自查表、xx縣吃空餉人員自查表等內容一一公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