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學習范文范本,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各種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以下是一些著名作家的范文范本,希望能夠為大家提供一些寫作上的靈感和指導。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一
1.知識目標。
(1)理解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勻速圓周運動中產生向心加速度的原因;。
(2)知道在變速圓周運動中,可用公式求質點在圓周上某一點的向心加速度。
2.能力目標。
(1)理解向心加速度公式的確切含義,并能用來進行計算;。
(2)懂得物理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研究能力。
3.德育目標。
通過a與r及、v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明確任何一個結論都有其成立的條件。
1.重點:向心加速度的概念。知道加速度的大小a=r2=v2/r,并能用來進行計算。
2.難點:勻速圓周運動的向心加速度都是大小不變,方向在時刻改變。
講授法、歸納法、推理法。
1教材處理。
1)重點。
理解向心加速度的觀念,明確它的意義、作用、公式及其變形.
2)難點。
運用向心加速度知識解釋有關現象,解釋有關問題.
3)疑點。
l向心加速度起什么作用?
l怎樣進行多因素影響的分析?(控制變量法,可以略講)。
4)解決辦法。
l充分利用實驗說明問題。
l充分利用推理說明問題。
5)欄目處理意見。
l48頁的思考與討論可作為本章的引入,
l50頁的思考與討論是本節的難點,不作為重點,引導用極限思想進行處理。
(1)向心加速度概念的.建立首先要領會它的方向指向圓心,可以用動力學的觀點進行理解,但要建立科學的思維方法。
(2)引導學生去網站查閱向心加速度的幾種推導方法或老師給向心加速度推導方法的資料,指導他們學習和領會.
3學習資源。
由于三角形aob與矢量三角形相似,所以可以由此推導出加速度的。
根據的關系,向心加速度有如下的計算公式:
當線速度v一定時,向心加速度與半徑成反比,當角速度w一定時,向心加速度與半徑成正比。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二
l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過程與方法
l 觀察簡單的電路,嘗試用開關控制一個用電器的工作
l 嘗試用符號來表示電路中的元件,繪制最簡單的電路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l 通過連接電路的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動腦筋找出新的連接電路的方法。
認識電流、電路,會畫簡單的電路圖
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源和用電器的作用
分組:小燈泡、小電動機各一個、一個開關、兩節電池(帶電池盒)、
一些導線、發光二極管
演示:各種電源
第五章第一節
注意: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
1.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
2.只有電路閉合時,電路中才有電流。
3.電源是提供電能的裝置;用電器是消耗電能的裝置。
4.電流方向:正極 用電器 負極
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和環節
教師指導活動
學生主體活動
教后感
引入課題
實際上,這些看似復雜的東西都是由最簡單的電路組合而成的,讓我們走進這個世界看一看,試一試吧!
[板]第一章第一節
想想做做
請大家看一看,你們的臺面有什么器材?你能否將這些器材連接,分別使小燈泡發光、電機轉動?看誰做得最快。
注意: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把電池的兩端直接連在一起!否則會燒壞電池,甚至會發生危險。
學生閱讀p90的“要求”后連接電路,使小燈泡發光、電機轉動。
[問]為什么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燈泡會亮、電機會轉動?
[設問]電流是如何形成的呢?從微觀上來說,道理是這樣的,導線、燈絲,都是金屬做的,金屬里面有大量電子,其中有的可以自由移動。平時它們運動的方向雜亂無章,可是接上電池之后,它們就受到了推動力,出現了定向移動,于是形成了電流。
[問]從宏觀上來說,剛才你們怎樣做才能使燈泡和電機里有電流通過?
對,[板]1.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連接起來就組成了電路。
但在電路中,若開關是打開的,電路中是否有電流?
對,[板]2.只有電路閉合時,電路中才有電流。
在物理學中,經常用圖來直觀地表示物理現象和過程,畫圖時如果把電池、電燈等物體原樣畫出來,非常麻煩,所以我們常用符號代表它們,這樣畫出來的就是電路圖。(圖5.1-2)
練習:
1.讀圖5.1-3,完成《一課一練》p44第2題
2.p92想想議議
答:因為有電流流過了燈泡和電機。
答:用導線將電源、用電器和開關連接起來就有了電流。
答:沒有,必須將開關合上,使電路閉合才能有電流。
學生完成練習題。
電源和用電器
教師補充:(新型電池)
鋅銀電池、鋰電池、太陽電池、原子電池(圖5.1-5)、學生電源(小資料)
【問】在電路中,電源和用電器各是什么樣的裝置?
【實驗】電動機的轉速隨電源電能的消耗而變慢。
練習:《物理套餐》p82第一題
學生列舉:
干電池、蓄電池
答:
導體和絕緣體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經常聽說過導體和絕緣體這兩個詞,什么是導體和絕緣體?常見的導體和絕緣體有哪些?請大家閱讀課本相關內容并聯系實際進行討論一下。然后完成練習:
學生閱讀、討論后回答:
導體是指善于導電的物體;絕緣體是指不善于導電的物體。
學生完成練習。
電流的方向
前面說過電路中有了電流,用電器才能開始工作,電流就象水流、人流一樣,是有方向的。電流方向是怎樣的?請同學們在課本上找一找。
回答得非常對。(圖5.1-8)
4.電流方向:正極 用電器 負極
對于燈泡來說,電流在燈絲中無論沿什么方向流動,都能發光。但是有一種叫做半導體二極管的電子元件,電流只能從它的一端流向另一端,不能反向流動。下面請大家通過實驗判斷一下發光二極管允許電流從它的哪端流入,哪端流出。
學生閱讀、找出答案:電流沿著正極、用電器、負極的方向流動。
學生實驗發現:二極管只能單向導電。
動手動腦學物理
第1、2、3題
課堂完成
作業
《物理套餐》及《一課一練》中的相關題目
課外完成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三
1、知道磁性、磁體、磁極的概念。
2、知道磁極間的相互作用規律;了解磁化現象。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作圖分析、類比研究磁場,提高學生的歸納分析能力;
2、通過探究活動,培養學生樂于和他人進行合作探討的團隊精神。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觀察圖片、做實驗,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
2、讓學生經歷探究活動,體驗成功的喜悅,培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磁體間的相互作用規律,如何描述磁場。
感知磁場,并會用磁感線描述磁場。
(一)激趣置疑,引入新課:
這是一個相框,它為什么能夠懸浮在空中呢?
關于磁,在生產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磁?
本節課我們就來研究磁是什么,從永磁體談起。
(二)新課過程:
02磁的基本知識。
在小學時,大家也了解了一些磁的知識,但是這些都是對磁的感性認識,今天我們利用桌上的器材,深入的研究磁的幾個問題:
1、磁鐵能吸引哪些物體?
2、磁鐵各個部分吸引回形針的數量有何不同?
3、怎樣做使鐵釘也能也吸引回形針?打開塑料袋,大家動手實驗。
師生總結知識:
1、磁性:物體具有吸引鐵鈷鎳等物質的性質。
磁體:具有磁性的物體。(天然,人造:條形,蹄型)。
2、磁極:磁體上磁性最強的部分。
演示實驗,磁體的指向性:磁南極、磁北極。
演示實驗:磁極間的相互作用:同名磁極相互排斥,異名磁極相互吸引。
3、磁化:使原來沒有磁性的物體獲得磁性的過程。
小鐵釘原本沒有磁性,靠近或接觸磁鐵后,內部結構重新排列,所以就具有有了磁性。
03磁場。
引入:在講臺的兩邊,分別放置了甲乙兩個盒子,甲乙周圍空間有沒有什么不同?(沒有)。
小磁針偏轉要受到力的作用,這說明甲物體周圍空間的確存在著一種看不見、摸不著的物質,這種物質對小磁針施加了力的作用。這種物質存在于什么周圍?(揭開盒子)。
04磁體。
1、磁場:客觀存在的特殊物質。
2、基本性質: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
實物展板:出示一條形磁鐵,在它周圍磁場內放入一小磁針,轉動后指向依然,更換后指向依然,換其他位置呢?指向不同。小磁針在相同位置有明確的指向,在不同位置指向不同,這說明什么問題?磁場具有方向性。小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我們規定為該點的磁場方向。
3、磁場方向:某點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
(確定某幾點的磁場方向,并連線)這樣我們大致知道了這條線上的磁場方向是這樣的。
如果要知道其他點的磁場方向,如何確定呢?學生作答。
示范:條形磁鐵上水平放置一玻璃板,將小瓶中鐵屑少量均勻灑在磁鐵周圍,并輕敲幾下玻璃板,觀察鐵屑分布情況,并將觀察結果在紙上用線條形象的表示出來。(ppt)。
磁場方向:在磁場中,規定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為該點的磁場方向。
條形磁鐵上水平放置一玻璃板,將小瓶中鐵屑少量均勻灑在磁鐵周圍,并輕敲幾下桌面,觀察鐵屑分布情況,并將觀察結果在紙上用線條形象的表示出來。
學生分組實驗(一組做條形,一組做u型)。
磁場看不見,摸不著,為了直觀形象的描述磁場,物理學中引入了這些帶箭頭的曲線來描述磁場的性質和特征,叫做磁感應線,簡稱磁感線。
05磁感線。
1、磁場真實存在,而磁感線是假想的曲線,實際并不存在。
雖然從圖片中看磁感線是平面圖,但磁場是在立體空間內存在的。
2、外部從n極出發,回到s極。
3、磁場方向:磁感線上某點的切線方向為該點的磁場方向。
4、磁感線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場強弱。越密表示該點的磁場最強。
圖片展示:兩同名磁極磁感線分布,兩異名磁極磁感線分布。
(三)小結:
(四)練習:
06板書設計。
第一節磁是什么。
一、磁的基本知識:
磁性、磁體、磁極、磁化。
二、磁場。
1、真實存在的特殊物質。
2、磁場的基本性質:對放入其中的磁體有力的作用。
3、磁場方向:在磁場中,規定磁針靜止時n極指向為該點的磁場方向。
三、磁感線。
1、假象的曲線。
2、外部:n出s入。
3、磁感線某點的切線方向為該點的磁場方向。
4、磁感線的疏密程度表示磁場強弱。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四
1、知道電壓表使用步驟及注意事項,正確使用電壓表進行測量,知道在只有一個用電器的電路中,用電器兩端的電壓與電源兩端的電壓相等。
2、通過測量電壓,掌握電壓表使用方法,提高動手操作及實踐能力。
3、體會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養成嚴謹認真的科學研究態度。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五
1.通過實驗觀察,讓學生認識光的衍射現象,知道發生明顯的光的衍射現象的條件,從而對光的波動性有進一步的認識。
2.通過學習知道“光沿直線傳播”是一種近似規律。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討論和對單縫衍射裝置的觀察,理解衍射條件的設計思想。
2.在認真觀察課堂演示實驗和課外自己動手觀察衍射現象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比較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泊松亮斑”等科學小故事的學習,培養學生堅定的自信心、踏實勤奮的工作態度和科學研究品德。
單縫衍射實驗的觀察以及產生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
衍射條紋成因的初步說明。
1.通過機械波衍射現象類比推理,提出光的衍射實驗觀察設想。
2.通過觀察分析實驗,歸納出產生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以及衍射是光的波動性的表現。
3.通過對比認識衍射條紋的特點及變化,加深對衍射圖象的了解。
jgq型氦氖激光器25臺,衍射單縫(可調縫寬度),光屏、光柵衍射小圓孔板,兩支鉛筆(學生自備),日光燈(教室內一般都有),直徑5mm的自行車軸承用小鋼珠,被磁化的鋼針(吸小鋼珠用),投影儀(本節課在光學實驗室進行)。
(一)引入新課。
復習水波的衍射。
[投影水波衍射圖片(如圖1、圖2所示)]。
圖1。
圖2。
師:請大家看這幾幅圖片,回憶一下相關內容,回答下面兩個問題:
1.什么是波的衍射?
2.圖2中哪一幅衍射現象最明顯?說明原因。
生1:(議論后,一人發言)波能繞過障礙物的現象叫波的衍射.圖2中丙圖衍射最明顯,因為這里的孔寬度最小。
師:前一個問題回答得很好,后一個問題有沒有同學還有其他看法?
生2:我認為丙圖中孔的尺寸雖然是最小,但不一定就是發生明顯衍射現象的原因,我們應該用它跟波長比。
師:很好,大家一起來說說發生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是什么?
學生一起總結: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波長小或者跟波長相差不多。
師:光也是一種波,也能夠發生衍射。這節課我們來認識光的衍射。
(二)進行新課。
1.光的衍射。
(學生討論后,一致認為,光波也應有衍射本領,但無法舉出例子)。
生:可能是因為光波波長很短,而平常我們遇到的`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較大,所以不易觀察到光的衍射現象.
師:很有道理,大家來想想辦法解決這一問題.
(學生討論,設計出多種實驗觀察方案,絕大部分著眼于發生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教師加以肯定鼓勵)。
[實驗觀察]。
安排學生根據上面的設想,自制單縫和小孔.
1.用單縫觀察日光燈光源.
2.用小孔觀察單色點光源.
師:請大家認真觀察,然后告訴我你看到的現象.
(學生回答基本上有兩類現象,一是觀察到了單一的一條亮線或一個圓形亮點,二是觀察到比較模糊的明暗相間的線狀或環狀條紋)。
師:大家做得很認真,有幾位同學已成功地觀察到了光的衍射現象,現在我們再用更好的裝置來一起觀察一下光的衍射現象.
[教師演示]。
在不透明的屏上裝有一個寬度可以調節的單縫,用氦氖激光器照射單縫,在縫后適當距離處放一光屏,如圖所示.
調節單縫寬度演示,得出下列結果.
縫寬較寬較窄很窄極窄關閉。
師:請大家將我們的實驗結果與課本插圖的幾幅照片比較,總結一下光要發生明顯的衍射應滿足什么條件.
生:當狹縫的寬度比波長小或跟波長差不多時,光偏離了直線傳播方向,發生了明顯的衍射.
(點評:通過實驗探究,獲取必要的感性認識。為以后從理論上認識光的衍射奠定基礎。)。
師:大家通過實驗觀察到,光在傳播過程中能離開直線繞過障礙物到達陰影里去,這一現象叫做光的衍射現象.衍射時產生的明暗條紋叫做衍射圖樣.其實,不僅單縫,還有圓孔,多條平行狹縫以及各種不同形狀的障礙物都能使光發生衍射.同機械波的衍射一樣,光發生明顯衍射現象的條件是:障礙物或孔的尺寸可以跟光的波長相比,甚至比光的波長還小.
師:下面我們再來觀察一下圓孔和光柵的衍射現象.
(教師演示,將單縫分別換成圓孔和光柵,可以在屏上觀察到清楚的明暗相間的圓環和清晰的明暗相間的條紋.)。
師:同學們已經注意到,在衍射現象中,常有一些亮線和暗線,據此大家來猜猜原因.
生:在干涉現象中我們也觀察到明暗相間的條紋,我想這里的道理應該跟在干涉現象中差不多.
生:條紋應該是彩色的,因為不同色光波長不同,在疊加時形成條紋位置也不一樣,疊合時形成彩色.
師:回答得非常好,大家明白了嗎?
生:明白.(教師指導學生用兩支鉛筆并攏觀察日光燈衍射條紋)。
師:光的衍射現象表明,我們平時說的“光沿直線傳播”只是一種特殊情況。在障礙物的尺寸比波長大得多的情況下,光的傳播是沿直線,當障礙物的尺寸可以與光的波長相比擬時,光的衍射現象就十分顯著,這時就不能說光沿直線傳播了。
師:在光的衍射現象中,歷史上有過一個“泊松亮斑”的故事,請大家來閱讀課本66頁“科學足跡”欄目中的短文――泊松亮斑.
師:大家想不想看看這個亮斑?
生:想.
(教師演示,用被磁化的鋼針吸一粒鋼珠,懸起,使激光束與鋼珠球心在同一直線上,如圖所示,就能在屏上觀察到鋼珠暗影中心有一亮斑,即泊松亮斑.)。
師:著名數學家泊松根據物理學家菲涅耳提出的波動理論推算出圓板陰影的中心應該是一個亮斑,想借此駁倒菲涅耳的波動理論,菲涅耳與阿拉果接受了泊松的挑戰,通過多次實驗,發現圓板中心確有一個亮斑。這樣“泊松亮斑”實驗就成了光的波動理論的精彩驗證。大家從這個故事得到什么啟發。
生1:驗對物理研究有重要作用。
生2:到別人的質疑,要冷靜面對,不要輕易放棄自己的立場或觀點。
生3:學要堅持真理,實事求是。
(學生的回答很全面,教師要及時肯定鼓勵)。
2.衍射光柵。
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有關內容。了解衍射光柵的制作原理。
(三)課堂總結、點評。
本節課我們通過復習,回顧了機械波的衍射及產生明顯衍射的條件。我們還觀察到了光波的衍射現象。進一步認識光的波動性,光的直線傳播只是一種特殊情況。
下面我們通過課件,再來回顧一下光的衍射現象。
[課件演示]《光的衍射》。(再次回顧光的衍射現象,增強感性認識,達到鞏固所學知識的目的。)。
(四)課余作業。
完成p68“問題與練習”的題目。
課后閱讀67頁“科學漫步”――x射線衍射與雙螺旋。
附:課后訓練。
1.點光源照射一個障礙物,在屏幕上所成的陰影的邊緣是模糊的,這種現象是光的()。
a.反射現象b.折射現象c.干涉現象d.衍射現象。
答案:d。
2.下列情況中能產生明顯衍射現象的是()。
a.光的波長比孔或障礙物的尺寸大得多。
b.光的波長與孔或障礙物的尺寸相仿。
c.光的波長等于孔或障礙物的尺寸。
d.光的波長比孔或障礙物的尺寸小得多。
答案:abc。
3.下列關于單縫衍射圖樣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它和雙縫干涉圖樣完全相同。
b.亮條紋的亮度都相同,而寬度不同。
c.中央亮條紋的亮度和寬度最大。
d.亮條紋的寬度相同,而亮度不同。
答案:c。
4.在用單色平行光照射單縫觀察衍射現象的實驗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縫越窄,衍射現象越顯著。
b.縫越寬,衍射現象越顯著。
c.照射光的波長越長,衍射現象越顯著。
d.照射光的頻率越高,衍射現象越顯著。
解析:要觀察到明顯的衍射現象,必須孔或障礙物的尺寸足夠小,可以和光的波長相比.由于光的波長極短,所以要求孔或縫的尺寸要非常小,光的波長越長,相當于縫越窄,而頻率越高,波長越小,故ac正確.
答案:ac。
5.在做楊氏雙縫干涉實驗時,將其中的一條狹縫擋住,在屏上仍能觀察到明暗相間的條紋,此條紋()。
a.仍是原來的干涉條紋,只是亮度減弱了。
b.仍是干涉條紋,只是條紋寬度變窄了。
c.是衍射條紋。
d.無法確定是干涉條紋還是衍射條紋。
答案:c。
6.下列哪些現象是光的衍射產生的()。
a.泊松亮斑。
b.陽光下茂密的樹陰中地面上的圓形亮斑。
c.陽光經凸透鏡后形成的亮斑。
d.平行光照在一個較大障礙物上后,影的輪廓模糊不清。
答案:ad。
7.在下圖中,a、b兩幅圖是由單色光分別入射到圓孔而形成的圖樣.其中a是光的________(填“干涉”或“衍射”)圖樣.由此可以判斷出圖a所對應的圓孔的孔徑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圖b所對應的圓孔的孔徑。
ab。
解析:只有障礙物或孔的尺寸比光波波長小或跟光波波長相仿時,才能發生明顯的衍射現象,圖a是光的衍射圖樣.由于光波波長很短,約在10-7m數量級以上,所以圖a對應的圓孔的孔徑比圖b對應的圓孔的孔徑小.圖b的形成可以用光的直進解釋.
答案:衍射小于。
8.在固定于光具座上的點燃的蠟燭和光屏之間,放置一個不透明的板,板上開一個直徑可調的小孔,讓圓孔直徑從1cm左右開始逐漸調小至封閉,在這一過程中在屏上將依次出現的圖樣正確的是()。
a.蠟燭倒立的像,明亮的圓斑,明暗相間的圓環。
b.蠟燭倒立的像,明暗相間的圓環,明亮光斑。
c.明亮圓斑,蠟燭倒立的像,明暗相間的圓環。
d.明亮圓斑,明暗相間的圓環,蠟燭倒立的像。
答案c。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六
1、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義,熔化曲線的物理意義以及晶體與非晶體概念。
2、通過親身參與探究實驗,了解科學探究的一般過程,提高設計實驗、思辨、交流的能力。
3、在開展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學會合作、主動交流溝通,養成實事求是、尊重自然規律的科學態度。
【重點】熔化和凝固的概念,晶體與非晶體的概念。
【難點】完整進行探究實驗的方案設計。
環節一: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學生:諺語有“下雪不冷化雪冷”,為什么我們生活中物質有幾種常見形態物質的三種形態間有著怎樣的關系呢引發學生思考,導入新課《熔化和凝固》。
環節二:新課講授。
1、物態變化。
教師提問學生:物質可不可以在固、液、氣三種形態中相互轉換從水可以轉化為水蒸氣、冰,引出物態變化的概念。
2、熔化與凝固。
教師設置疑問:水變為冰,冰變為水這兩個過程分別是什么教師講解熔化與凝固的概念,物質從固態變為液態的過程叫熔化,例如:蠟燭熔化為燭液。物質從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叫做凝固,例如:熔漿凝固成火山巖。
3、探究實驗:固體熔化時溫度變化規律。
教師提出問題:不同物質融化時,溫度變化規律是否相同。
猜想與假設:學生大膽猜想,認為所有物體融化時溫度都是不斷升高。
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教師展示實驗器材,如海波、石蠟、酒精燈、溫度計、燒杯、試管、石棉網。學生小組討論后匯報實驗思路:將海波或石蠟放置于兩個燒杯中開始加熱,利用溫度計測量溫度并記錄。
教師提問學生:如何保證物質受熱均勻,測溫準確引出水浴法加熱。
教師總結學生思路并補充:將海波和石蠟裝在試管中,放入裝有水的燒杯,利用酒精燈進行加熱。要求從40度開始,每隔一分鐘讀取一次溫度并觀察物質狀態,將數據記錄在教材表格中,最后繪制熔化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
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學生分為左右兩組分別探究海波和石蠟的溫度變化,教師巡視。在巡視的過程中,對有困難的學生進行指點和幫助,并且強調安全問題。
分析與論證:學生根據記錄數據,完成曲線圖繪制,并匯報各階段實驗現象:海波熔化過程中經歷固、固液共存、液三種狀態石蠟融化過程經歷固、粘稠、液三個狀態。
教師在多媒體上呈現溫度隨時間變化圖像,引導發現海波熔化過程中溫度不變,但需要繼續吸熱才能完成熔化。石蠟全過程溫度不停升高,不斷吸熱,熔化就是物質吸熱的過程。并講解凝固為熔化逆過程,過程中需要不斷放熱。
4、晶體與非晶體。
教師直接講解晶體與非晶體的'概念。海波熔化時,所處的溫度稱為海波的熔點,當海波液體轉化為海波固體時,所處的溫度稱為為凝固點,兩者在數值上是相同的。像海波一樣具有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的物質稱為晶體,像石蠟一樣沒有固定的熔點和凝固點的物質稱為非晶體。教師多媒體呈現常見的晶體與非晶體。
環節三:鞏固提高。
學生例舉說出熔化和凝固在生活中的應用。
環節四:小結作業。
小結:師生共同總結。
內容頁_封裝底部。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七
婚姻狀況:未婚民族:漢族。
培訓認證:未參加身高:164cm。
誠信徽章:未申請體重:54kg。
人才測評:未測評。
我的特長:
求職意向。
人才類型:應屆畢業生。
工作年限:0職稱:無職稱。
求職類型:實習可到職日期:一個月
月薪要求:--3500希望工作地區:深圳,,。
工作經歷。
飛客數據恢復中心起止年月:-04~-02。
公司性質:私營企業所屬行業:計算機/互聯網/通信/電子。
擔任職位:工程師助理前臺接待員。
工作描述:
離職原因:工作時間與上學時間沖突。
志愿者經歷。
教育背景。
畢業院校:重慶工學院。
最高學歷:大專獲得學位:畢業日期:-07
專業一: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二:
起始年月終止年月學校(機構)所學專業獲得證書證書編號。
語言能力。
外語:英語優秀粵語水平:一般。
其它外語能力:
國語水平:優秀。
工作能力及其他專長。
外語水平:通過英語四級,具有一定的聽、說、讀、寫能力,在讀、寫這兩方面能力較強;。
通過niit培訓。
普通話水平:通過普通話水平二級。
詳細個人自傳。
誠實守信、為人正直、有著較強的團隊精神;。
沉著冷靜、有著較強的分析和動手能力;。
親和力較強,主動積極、吃苦耐勞、興趣廣泛(繪畫爬山旅游)。
自我感言:用勇氣去改變可以改變的事,用胸懷去面對不可改變的事,用智慧去辨別這兩類事!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八
求職意向。
求職意向:工程造價。
求職地點:廣州珠海。
求職時間:2009-5-6。
可到職時間:隨時。
工作經驗:一年以內。
工作性質:全職。
基本資料。
姓名:
性別:女。
出生日期:1987年8月8日
身高:161cm。
婚姻狀況:未婚。
身份證號碼:
戶口所在地:廣東珠海。
現在所在地:廣東廣州荔灣區。
個人特長:
語言能力。
普通話:一般。
掌握方言:廣州話。
能力:優秀。
英語:一般。
等級:2級。
其它語言:
能力:
等級:
教育或培訓經歷。
畢業院校:廣州大學市政技術學院。
最高學歷:大專。
所學專業:工程造價。
工作經歷。
2008.7--2008.9廣東天棟造價事務有限公司(合資企業)工作職位:實習助理離職原因:工作描述:主要學習、從事電信預算審計工作。
自我評價。
我是一個樂觀開朗,有上進心的女生,喜歡有挑戰、有難度的工作。出生在農村,做事認真踏實,不怕辛苦。
我是廣州大學市政技術學院2009屆應屆畢業生,學習造價這個專業,是我的.一份愿望和渴求,尤其對數字的敏感性。作為一名2009造價專業的大學應屆畢業生,我所擁有的是年輕和知識。我會努力將我的年輕轉變成自已特有的知識和經驗。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九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理解速度的概念。知道速度是表示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知道它的定義、公式、符號和單位,知道它是矢量。
2、理解平均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概念。
3、知道速度和速率以及它們的區別。
二、能力目標。
1、比值定義法是物理學中經常采用的方法,學生在學生過程中掌握用物理工具描述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的方法。
2、培養學生的遷移類推能力,抽象思維能力。
三、德育目標。
由簡單的問題逐步把思維遷移到復雜方向,培養學生認識事物的規律,由簡單到復雜。
教學重點。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概念及其區別。
教學難點。
怎樣由平均速度引出瞬時速度。
教學方法。
類比推理法。
教學用具。
有關物理知識的投影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質點的各式各樣的運動,快慢程度不一樣,那如何比較運動的快慢呢?
二、新課教學。
(一)用投影片出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1、知道速度是描述運動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
2、理解平均速度的概念,知道平均不是速度的平均值。
3、知道瞬時速度是描述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的速度,知道瞬時速度的大小等于同一時刻的瞬時速率。
(二)學生目標完成過程。
1、速度。
提問:運動會上,比較哪位運動員跑的快,用什么方法?
學生:同樣長短的位移,看誰用的時間少。
提問:如果運動的時間相等,又如何比較快慢呢?
學生:那比較誰通過的位移大。
老師:那運動物體所走的位移,所用的時間都不一樣,又如何比較其快慢呢?
學生:單位時間內的位移來比較,就找到了比較的統一標準。
師:對,這就是用來表示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在初中時同學就接觸過這個概念,那同學回憶一下,比較一下有哪些地方有了側重,有所加深。
板書:速度是表示運動的快慢的物理量,它等于位移s跟發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t的比值。用v=s/t表示。
由速度的定義式中可看出,v的單位由位移和時間共同決定,國際單位制中是米每秒,符號為m/s或ms1,常用單位還有km/h、cm/s等,而且速度是既具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即矢量。
板書:
速度的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
2、平均速度。
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在任何相等的時間里位移都是相等的,那v=s/t是恒定的。那么如果是變速直線運動,在相等的時間里位移不相等,那又如何白色物體運動的快慢呢?那么就用在某段位移的平均快慢即平均速度來表示。
例:百米運動員,10s時間里跑完100m,那么他1s平均跑多少呢?
學生馬上會回答:每秒平均跑10m。
師:對,這就是運動員完成這100m的平均快慢速度。
板書:
說明:對于百米運動員,誰也說不來他在哪1秒破了10米,有的1秒鐘跑10米多,有的1秒鐘跑不到10米,但它等效于運動員自始至終用10m/s的速度勻速跑完全程。所以就用這平均速度來粗略表示其快慢程度。但這個=10m/s只代表這100米內(或10秒內)的平均速度,而不代表他前50米的平均速度,也不表示后50米或其他某段的平均速度。
例:一輛自行車在第一個5秒內的位移為10米,第二個5秒內的位移為15米,第三個5秒內的位移為12米,請分別求出它在每個5秒內的平均速度以及這15秒內的平均速度。
學生計算得出:
由此更應該知道平均速度應指明是哪段時間內的平均速度。
3、瞬時速度。
如果要精確地描述變速直線運動的快慢,應怎樣描述呢?那就必須知道某一時刻(或經過某一位置)時運動的快慢程度,這就是瞬時速度。
板書:瞬時速度:運動的物體在(經過)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比如:騎摩托車時或駕駛汽車時的速度表顯示,若認為以某一速度開始做勻速運動,也就是它前一段到達此時的瞬時速度。
在直線運動中,瞬時速度的方向即物體在這一位置的運動方向,所以瞬時速度是矢量。通常我們只強調其大小,把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為速率,是標量。
4、鞏固訓練:(出示投影片)。
一物體從甲地到乙地,總位移為2s,前一s內平均速度為v1,第二s內平均開速度為v2,求這個物體在從甲地到乙地的平均速度。
師生共評:有的同學答案為這是錯誤的。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要嚴格按照平均速度的定義來求,用這段總位移與這段位移所用的時間的比值,也就只表示這段位移內的平均速度。
三、小結。
1、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2、平均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3、瞬時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義;。
4、速度的大小稱為速率。
拓展:
本節課后有閱讀材料,怎樣理解瞬時速度,同學們有興趣的話,請看一下,這里運用了物理的極限思想,有助于你對瞬時速度的理解。
四、作業p26練習三3、4、5。
五、板書設計。
【總結】20xx年已經到來,高中的同學也即將進入一系列的寒假春節,小編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關的文章供讀者閱讀。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十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合力與分力都是從力的作用效果來定義的。
2、通過實驗探究,獲知在同一直線上同方向與反方向上力的合成情況。
3、在實驗探究的過程中要求學生經歷對圖表的分析獲得結論的過程,并能夠在與同學的交流討論中發現新的問題。
4、在關于力的合成的探究實驗中,讓學生經歷從提出假設,到驗證假設,直到形成科學理論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
1、先通過“帆的合力”、“螞蟻的合力”、“人的合力”等例子展示合力的作用效果;提出合力、分力及力的合成的概念。
2、然后通過設置疑問“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力的大小是怎樣的?”來展開。為了驗證同向和反向上二力合力的大小,設定了“實驗探究”,通過實驗來得出二力合力的條件。
這樣安排是讓學生首先對合力有一個感性的認識,知道力的效果是合力代替的前提,然后通過簡單的情況來認識合力大小與方向是怎樣確定的。這樣可使學生“從一般到特殊”初步認識力的合成。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觀察、實驗以及探究的學習活動,培養學生尊重客觀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2、通過探究性物理學習活動,使學生獲得成功的愉悅,樂于參與物理學習活動。
教學重點:
1、讓學生對通過實驗探究的參與,認識同一直線上二力的合成的情況。
教學難點:
1、讓學生了解等效代替的科學方法,認識等效替代對物理發現的重要作用。
2、要求學生能在觀察自然、生活等現象中發現問題,勇于探究自然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十一
1、知道回旋加速器的基本構造和加速原理.。
2、了解加速器的基本用途.。
能力目標。
本節重點是回旋加速器的加速原理.在通過前面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規律的學習,學生通過反復習電場的相關知識后在理解本節知識時比較容易,需要強調的是:
1、加速電場的平行極板接的是交變電壓,且它的周期和粒子的運動周期相同.。
2、當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時,加速粒子就不可能了.。
教法建議。
我們知道電場可以對帶電粒子加速,如果加速電壓為。
u
帶電粒子電量為。
q
.帶電粒子從靜止可加速到能量,由于電壓的限制,所以一次加速后粒子獲得的能量較小,如何獲得較大的能量呢?(讓學生充分討論.)可采取多級加速的辦法,經過幾次加速后粒子的能量,所以直線加速器可使粒子獲得足夠大的能量.但它占地面積太大,能否既讓帶電粒子多次加速,獲得較高能量,又盡可能減少占地面積呢?(讓學生展開想象)等于多少呢?和加速器的半徑.。
2、多次回旋加速后的能量。
三、直線加速器與回旋回速器比較。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十二
一、教學目的、任務。
《微格教學》是師范院校教育專業學生的公共必修課,是對師范教育教學微觀研究的一門學科,是課堂教學技能訓練的實踐性課程。它要求學生具備扎實的學科基礎知識,在相關《心理學》、《教育學》、《教育技術》、《學科教材分析和教學法課》之后開設。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與訓練,使學生熟練掌握并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技能,學會運用微觀研究教育教學的方法,為教育實習和畢業后勝任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打下扎實的基礎。
二.課程教學目的: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理解微格教學的概念、特征、特點、地位和方法,了解課堂教學技能的分類;重點掌握并靈活應用各項教學技能和教學設計的方法;學會教學技能的反饋和評價的方法;學會教學技能訓練教案的編寫;學會多媒體教學媒體的選擇與運用,優化課堂教學的方法;了解微格教學系統設備的使用方法。
三、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
教學方法要體現化學教學的特點,注意聯系中學物理教學實際,幫助學生掌握物理微格教學的基本理論,并將教學法理論努力運用于中學物理教學實踐之中。
課程應當采用討論式、發現式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組織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和課堂討論,觀摩和講評中學物理課,編寫各種不同形式的教案,進行模擬教學。
四、教學內容和學時分配。
緒言微格教學概論。
1.了解微格教學的研究對象和意義。2.能掌握微格教學教案的設計。3.懂得微格教學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導入技能。
1.了解導入技能的功能。
【課程類別】專業限選【編寫日期】20xx.3.30【先修課程】
2.掌握導入技能的構成要素和應用要點。
3.能用不同的導入類型分別設計一份微格教案。4.模擬課堂導入教學。
第二章講解技能。
1.了解講解技能的功能。
2.掌握講解技能的構成要素和應用要點。
3.能用不同的講解類型設計一份微格教案。4.模擬課堂講解教學。
第三章板書技能。
1.了解板書技能的功能。
2.掌握板書技能的構成要素和應用要點。
3.模擬課堂板書教學。
第四章演示技能。
1.了解演示技能的功能。
2.掌握演示技能的構成要素和應用要點。
3.模擬課堂演示教學。
第五章提問技能。
1.了解提問技能的功能。
2.掌握提問技能的構成要素和應用要點。
3.能用不同的提問類型設計一份微格教案。4.模擬課堂提問教學。
第六章變化技能。
1.了解變化技能的功能。
2.掌握變化技能的構成要素和應用要點。
3.觀摩和評價用不同的變化技能。
第七章強化技能。
1.了解強化技能的功能。
2.掌握強化技能的構成要素和應用要點。
3.觀摩和評價用不同的變化技能。
第八章科學探究活動組織技能。
1.理解解課堂科學探究活動的意義。
2.掌握課堂科學探究活動構成要素和應用要點。
3.能用課堂科學探究活動組織技能設計一份微格教案。4.模擬課堂科學探究教學。
第九章教學課件應用技能。
1.了解課堂組織技能的.功能。
2.掌握課堂組織技能的構成要素和應用要點。
3.能用課堂組織技能設計一份微格教案。4.模擬課堂課件應用教學。
第十章結束技能。
1.了解結束技能的功能。
2.掌握結束技能的構成要素和應用要點。
3.能用不同的結束類型各設計一份微格教案。
4.模擬課堂結束教學。
四、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方法。
采用啟發式教學法,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教材中有關的教案編寫、教學評價等內容,在系統的講解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引導和鼓勵學生查看相關的實踐內容,增加討論課、答疑課等教學環節。在教學中采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電子教案等先進的教學手段;同時,引進攝影機、錄像機、電視等教學資源,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微格教學系統、攝像機、錄像機,以及相關的中學物理教學案例的錄像等。
五、考核方式及成績評定方式:
本課程建議采用書面作業與實踐教學相結合的綜合考核方式。
六、教材及參考書目。
推薦教材:林欽.物理微格教學.廈門大學出版社,20xx.6.1。
參考書。
修(制)訂人:審核:
20xx年3月30日。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十三
1、知道變壓器的構造.知道變壓器是用來改變交流電壓的裝置.
2、理解互感現象,理解變壓器的工作原理.
3、掌握理想變壓器工作規律并能運用解決實際問題.
4、理解理想變壓器的原、副線圈中電壓、電流與匝數的關系,能應用它分析解決基本問題.
5、理解變壓器的輸入功率等于輸出功率.能用變壓器的功率關系解決簡單的變壓器的電流關系問題.
6、理解在遠距離輸電時,利用變壓器可以大大降低傳輸線路的電能消耗的原因.
7、知道課本中介紹的幾種常見的變壓器.
1、通過觀察演示實驗,培養學生物理觀察能力和正確讀數的習慣.
2、從變壓器工作規律得出過程中培養學生處理實驗數據及總結概括能力.
3、從理想變壓器概念引入使學生了解物理模型建立的基礎和建立的意義.
1、通過原副線圈的匝數與繞線線徑關系中體會物理學中的xx、統一美.
2、讓學生充分體會能量守恒定律的普遍xx及辯xx統一思想.
3、培養學生尊重事實,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
1、在學習本章之前,首先應明確的是,變壓器是用來改變交變電流電壓的變壓器不能改變恒定電流的電壓.互感現象是變壓器工作的基礎.讓學生在學習電磁感應的基礎上理解互感現象.這里的關鍵是明白原線圈和副線圈有共同的鐵芯,穿過它們的磁通量和磁通量的變化時刻都是相同的因而,其中的感應電動勢之比只與匝數有關.這樣原、副線圈的匝數不同,就可以改變電壓了.
2、在分析變壓器的原理時,課本中提到了次級線圈對于負載來講,相當于一個交流電源一般情況下,忽略變壓器的磁漏,認為穿過原線圈每一匝的磁通量與穿過副線圈的磁通量總是相等的這兩個條件,都是理想變壓器的工作原理的內容.利用課本中的這些內容,教師在課堂上,首先可以幫助學生分析變壓器原理,原線圈上加上交變流電后,鐵心中產生交變磁通量;在副線圈中產生交變電動勢,則副線圈相當于交流電源對外供電.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從能量角度分析,可以看成是電能(原線圈中的交變電流)轉換成磁場能(鐵心中的變化磁場),磁場能又轉換成電能(副線圈對外輸出電流).所以,變壓器是一個傳遞能量的裝置.如果不計它的損失,則變壓器在工作中只傳遞能量不消耗能量。要使學生明白,理想變壓器是忽略了變壓器中的能量損耗,它的輸出功率與輸入功率相等,這樣才得出原、副線圈的電壓、電流與匝數的關系式.在解決有兩個副線圈的變壓器的問題時,這一點尤其重要.當然,在初學時,有兩個副線圈的變壓器的問題,不做統一要求,不必急于去分析這類問題.對于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引導他們進行分析討論。
3、學生對變壓器原理和變壓器中原、副線圈的電壓、電流的關系常有一些似是而非的模糊認識,引導學生認真討論章后習題,對學生澄清認識會有所幫助。
4、變壓器的電壓公式是直接給出的課本中利用原、副線圈的匝數關系,說明了什么是升壓變壓器和什么是降壓變壓器,這也是為了幫助學生能記住電壓關系公式.利用變壓器的輸出功率和輸人功率相等的關系,得到了i1i2=u1u2.建議教師做好用輸出負載調節輸入功率的演示實驗.引導學生注意觀察,當負載端接入的燈泡逐漸增多時,原、副線圈上的電壓基本上不發生變化,原線圈中的電流逐漸增大,副線圈中的電流也逐漸增大。
5、介紹幾種常見的變壓器,是讓學生能見到真實的變壓器的外型和了解變壓器的實際構造.教師應當盡可能多地找一些變壓器的給學生看一看.變壓器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十分廣泛的應用.課本中介紹了一些,教學中可根據實際情況向學生進行介紹,或看掛圖、照片、實物,或參觀,以開闊學生眼界,增加實際知識。
6、電能的輸送,定xx地說明了在遠距離輸送電能時,采用變壓器進行高壓輸電可以大大減少輸電線路上的電能損失.這里重點描述了輸電線上的電流大小與造成的電熱損失的關系,教師應幫助學生分析,理解采用高壓輸電的必要xx.
變壓器工作原理及工作規律.
(1)理解副線圈兩端的電壓為交變電壓.
(2)推導變壓器原副線圈電流與匝數關系.
(3)掌握公式中各物理量所表示對象的含義.
變壓器鐵心是否帶電即如何將電能從原線圈傳輸出到副線圈.
(1)通過演示實驗來研究變壓器工作規律使學生能在實驗基礎上建立規律.
(2)通過理想化模型建立及理論推導得出通過原副線圈電流與匝數間的關系.
(3)通過運用變壓器工作規律的公式來解題使學生從實踐中理解公式各物理量的含義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十四
近日,加拿大達內科技公司、北京大學軟件學院與亞信科技(中國)公司、精點科技(中國)公司、迪思杰科技(中國)公司、中通網絡產業公司以及中關村科技園區的30多家企業達成定向人才培養計劃。從5月12日開始,達內公司將分5期為這些企業量身培養it就業市場緊缺的軟件測試工程師100名。經過4個多月的培訓,這些軟件測試工程師將直接到達內公司的簽約公司就業。
隨著中國it行業的發展,幾乎每個中大型it企業的產品在發布前都需要大量的質量控制、測試和文檔工作。由于前些年企業對產品的測試工作重視不夠,又加上沒有系統地測試培訓課程,因此軟件測試工程師及系統測試工程師將在短期內出現嚴重的短缺現象。從近期的.企業人才需求和薪金水平看,測試工程師的年工資有逐年上升的明顯跡象。測試工程師這個職位將成為it就業的新亮點。
測試工程師一般分為以下幾個等級:測試工程師、高級測試工程師和資深測試工程師。測試工程師一般承擔以下工作:利用測試工具按照測試方案和流程對產品進行功能和性能測試,檢查產品是否有缺陷,性能是否穩定;高級測試工程師一般的職責是:不但能夠編寫測試工具,而且能夠設計和維護測試系統,編寫測試方案,編寫測試文檔、編寫安裝和使用手冊;資深測試工程師的職責要求更高:不但能夠具有初級測試工程師和高級測試工程師的能力,而且能夠對測試方案可能出現的問題能夠進行分析和評估。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十五
[設計意圖]通過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使學生深化對知識點的理解和運用。
[復習目標]掌握質量,密度,比熱容等物理量,鞏固天平,量筒等儀器的使用方法.
能運用學過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問題。
培養學生手腦并用,合作探究的科學精神.
[復習重點和難點]密度和比熱容知識的理解運用。
[教學過程]。
教學階段與時間分配教師主導學生主體點評。
一、了解硬幣(20分鐘)。
1、用天平分別稱出一元硬幣和五角硬幣質量,并加以比較。測量中要注意天平的使用方法。(能否用沒有砝碼的天平比較出兩枚硬幣的質量大小呢?)。
2、請大家比較兩枚硬幣的密度,要求大家設計表格,記錄你測量的數據。最好能用兩種方法來測量密度。
3、自選器材,探究這兩枚硬幣還有那些性質。
二、解釋生活中的現象(8分鐘)。
交流每個小組的討論結果總結每個小組的討論,讓大家對比熱容有更深刻的理解。
三、物質有哪些物理屬性?(10分鐘)。
從比熱容的角度比較。
從硬度角度比較。
從導電性角度比較。
四、總結知識點(7分鐘)。
歸納質量,密度,比熱容的物理意義及其單位,復習課后的知識梳理學生聽講。
[教學評析]從運用知識的角度來復習本章內容,以為是復習課,教師只需要在適當的時候做必要的引導,大部分活動讓學生自主完成。這樣學生不但認識了知識,也用過了這些知識。
文檔為doc格式。
物理教案-物理工程師(優質16篇)篇十六
1、理解電功和電功率的概念及公式,能進行相關運算。
2、理解焦耳定律,了解焦耳定律在生產、生活中的應用。
3、能結合實際問題區分電功和電熱,進一步體會能量守恒的意義和普適性。
1、當電路接通時,電路內就建立起了_____,自由電荷在_____作用下____運動而形成電流,這時電場力對自由電荷做了功,就是我們常說的_____,計算公式:____。
2、電流做功的快慢用_____表示,它等于電流在單位時間內所做的功,計算公式為_______________。額定功率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焦耳定律的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式為____________,在純電阻電路中,電流所做的功與產生的電熱_____,電熱的計算公式還有:________________;而在非純電阻電路中,電流做功所消耗的電能除部分轉化為內能外,還要轉化為機械能、化學能等。這時電功用公式______________計算,產生的.電熱只能用公式______________計算,此時,電功w___(填“大于”或“小于”)電熱q。
4、焦耳定律的微觀解釋:當導體內的電子在_____作用下做_____運動時,會與金屬離子不斷碰撞,碰撞時把一部分動能傳遞給離子,使離子的熱運動____,導致導體發熱。顯然,電流越大、電阻越大,碰撞就越頻繁、劇烈,發熱就越___。
5、電動機是將電能轉化為___能的設備,電動機通電后,電流做的功_____(填“大于”或“小于”)產生的機械能,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舉例說明電流的熱效應的廣泛應用和危害。
例一、1、電動機的額定電壓為u,額定電流為i,線圈的電阻為r,則此電動機的額定功率(輸入功率)為_____,正常工作時的熱功率為______,輸出的機械功率為______,電動機的效率為______。三者的關系可表達為____________________。當電動機突然卡住不轉,此時輸出的機械功率為________,電動機消耗的電能全部轉化為_____能,此時的電流為______,熱功率為__________。
例二、關于電功率和熱功率的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電功率就是熱功率。
b、統一電路中,電功率可以大于等于熱功率,也可以小于熱功率。
c、電功率就是電路中電能轉化為內能的功率。
d、熱功率就是電路中因發熱而消耗的功率。
1、課本p59:1—3題。
2、一只普通的家用照明白熾燈泡,正常發光時,通過它的電流值與哪一數值較為接近?
a、20ab、2ac、0.2ad、0.02a。
同步訓練p69---70,能力培養1----7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