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介紹二胡二胡篇一
久遠的時間,總是被人遺忘;久遠的過往,卻往往刻骨銘心。
繁華的都市,高樓大廈,人來人往,衣服都亮得晃眼。昏黃的路燈,匆匆的腳步,焦急的面容,“行尸走肉”。
無疑,二胡老人是在這個城市中那個格格不入的人——他穿著一件單薄的舊藍色布衣,不仔細看,很難看出縫得嚴絲合縫的補丁。時間是讓人猝不及防的東西,歲月是個無情的神偷,偷走了青絲,只留下銀發萬縷。繁華的街道,唯留一個人影,匆匆的人群,唯他靜守如初。
老人飽經滄桑的面龐,勾勒出一道道皺紋。他笑的時候,便深深聚積在一起,像一團揉皺的白紙,卻又像一朵綻開的花兒。
這條街上,不是什么“汶川難民”,就是什么“聾啞人群”。夏天的熱和汗水發出的餿味兒,惡人的偽善和假惺惺的乞求,連空氣的味道惡濁不堪。而老人,像是其中一個,卻又與眾不同。他拉二胡的那一刻,世界仿佛為了他安靜下來。
圍觀的人很多,但真正給錢的人,卻很少。老人并沒有向他們乞求什么,只是專心拉著二胡。老人的眼睛,只有在拉二胡的時候,是會笑的,就好像在跟你嘮嗑兒。眼里沒有猶豫的陰霾遮蓋的時候,滿眼都是單純美好的事物:熱夏,聽蟬,北方,知寒。
平淡生活,恬淡時光。這世間的寧靜,歸于二胡老人。
介紹二胡二胡篇二
“馬尾胡琴隨漢東,曲聲猶自怨單于。彎弓莫射去中雁,歸雁現在不寄出。”二胡雖從西域傳來,卻承載了一千多年的中華文化,描繪了華夏大地的錦繡山河,訴說著炎黃子孫的悲歡離合。二胡之樂,在剛柔并濟之中。
一間儉樸的小屋,四周樹木環合。在這兒,我遇見了歸于我的那把二胡。我靜靜望著它,嘴邊漾出一抹淺笑。當拉起手中的二胡,便有一陣別具神韻、淳厚古拙的聲響穿透人心。從此,我便走進了二胡的夢,打開了趣味之門。但是不久,那單調的音符、單調的練習曲使我莫衷一是,早年的趣味消逝了。我將它放在墻角。逐漸地,二胡上積滿了塵埃。
我走向那樸素、落滿塵埃的二胡,悄悄把它放在腿上,回想著,閉上眼,弓逐漸擺開。
山,高聳入云,煙霧旋繞;谷,回環消沉,俊美空靈;大海,波濤翻滾,海天相接;草原,一望無際,萬古長存。這二胡,正如古語所云“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化萬物”,雖只要兩根細弦,卻改變出千萬種韻律,看似往常的二胡,竟包括了無盡的神韻。這兒,也有趣味。
那日,我再次來到小院,充溢自傲,《戰馬飛躍》在手下出現。我閉上眼,用心感觸。逐漸,指尖跳動的輕捷,琴弓拉動的古拙,曲調的健康,還有那股觸目驚心的氣味旋繞在四周,琴聲道出千古命運所表現的剛與樂曲韻律的柔相會磕碰;心里的堅韌、毅力的百折不撓的剛與投入身心指尖搖動的柔相會磕碰,剛與柔的磕碰竟是無窮無盡的趣味地點。睜開眼,定定地望著那把一般的二胡。我理解,二胡的趣味在于音樂自身,在于剛柔并濟之美中。
剛與柔的磕碰是音樂之美亦或是人生之美,趣味地點正是在這剛柔并濟之中。二胡是我的趣味,在這兒能靜享音樂之美,靜品人生之樂。
介紹二胡二胡篇三
也就是這張蛇皮﹐剛蒙的蛇皮繃的比較緊﹐所以新的琴音色也比較噪﹐很容易出現雜音,而且雜音也不容易解決﹐新的二胡大概要拉上三五個月左右琴皮才會慢慢習慣二胡的震動﹐音色也才會漸漸拉開來。
琴皮如果保養得好﹐一張琴皮可以用上幾十年沒有問題﹐如果你買的是把好琴﹐即使琴皮時間長了﹐琴皮搨了以後﹐還是可以送回製琴師傅手上重新蒙一張新的皮﹐不過琴皮重新蒙過以後﹐琴會回到像剛買的.新琴一樣幼稚的音色﹐必須再重新拉開過。
胡琴最大的特色之一是琴皮會隨著溫度和溼度擴張和收縮﹐同一把琴在天氣寒冷的時候和天氣溫暖的時候就會出現不一樣的音色﹐下雨天和晴天音色也不一樣。天氣冷或乾燥的時候﹐琴皮繃的比要緊﹐聲音比較噪﹐也比較尖﹐天氣熱或潮溼的時候聲音就比較柔和。
在乾冷的冬天﹐通常不需要擔心琴皮﹐除非音色噪得不像話的話﹐可以在琴皮上塗上薄薄薄一層護膚用的綿羊油﹐塗上以後你會馬上感覺到音色變柔了。而溼熱的夏天﹐尤其是雨季的時候﹐就必須要特別小心琴皮的保養﹐琴盡量避免放在溼氣重的地方﹐琴盒裏最好也放上,而且最重要的是除了拉琴以外﹐盡量不要給琴皮任何的壓力﹐以免琴皮塌掉﹐最好的方法是在每次練玩琴後把琴弦鬆掉﹐懶一點的話﹐可以不要鬆弦﹐但至少要把琴馬拿掉,但拿掉琴馬的時候要千萬小心別刮到琴皮﹐再更懶一點的話﹐你可以準備一根鉛筆﹐墊在琴馬的上方﹐這樣也可以減輕給琴皮的壓力﹐但鉛筆的長度必須和琴皮的寬度一樣﹐或者是更長﹐高度也必須高過琴馬。
只要按照以上的方法小心保養﹐二胡一樣可以和小提琴一樣長命百歲。
另外必須一提的是﹐在華盛頓條約訂定之後﹐所有的象牙﹐貂皮﹐蛇皮﹐鱷魚皮製品﹐在?狾釭滌禤a都被管制進口或出口﹐很不幸的二胡因為上面的這張蛇皮﹐也堂堂被列入管制之列﹐要進口或出口二胡﹐都必須有政府的特別許可﹐所以基本上二胡沒有辦法通過任何國家的海關﹐簡單的說就是如果閣下把二胡帶出國那閣下就犯了國際法。
介紹二胡二胡篇四
再后來,媽媽為我借來有關二胡的書籍,從書中我了解到很多有關二胡的知識。知道了二胡在中國樂器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位置,并且有著一千多年的歷史。唐代詩人岑參的詩句“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就說明胡琴在唐代已經開始流傳。因為它的音色接近人聲,所以情感的表現力極高。我更盼望著能學二胡了。
剛上小學,沒想到有個二胡老師來班里招生,學了三年舞蹈的我決定學習二胡。后來,不管作業多少,甚至發燒頭痛,我每天都會堅持至少練一小時二胡。估算一下,僅《賽馬》我就練了超過兩千遍呢。雖然指尖磨出了繭子,有時也會覺得很辛苦,但是,收獲的喜悅和老師的鼓勵激勵我堅持了下去,我多次在藝術節中獲得一等獎。
如今,不論是劉天華悠揚的《月夜》,鏗鏘的《光明行》;或是黃海懷凄美的《江河水》,華彥鈞(阿炳)悲壯的《二泉映月》;還是陳耀星豪邁的《戰馬奔騰》,周維歡快的《葡萄熟了》……都深深的感染和吸引著我。
二胡不但給我帶來了極大的享受和樂趣,也為我身邊的人帶來了快樂。家人過生日時,我會獻上動聽的樂曲;學校聯歡會上,我為同學們送上特殊的"音樂賀卡";節假日時,我也會帶著我心愛的二胡,來到明城墻邊的那棵大樹下,感受音樂與大自然的完美融合。
我自豪中國有如此完美的樂器和動人的樂曲,我驕傲我正逐漸走近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