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幫家長擦玻璃作文100字左右篇一
責擦玻璃窗.這是我第一次承擔這幺重要的任
務,爸爸笑著說:“兒子,你能行嗎?”我不
服氣了,這分明是看不起我嘛!我決心拿出實
際行動來,瞧我的吧!
我準備了臉盆、水、廢報紙和抹布.我
先把抹布浸濕擦窗框.這窗框看上去挺干凈的
,可是用布一擦,擦出了好多灰塵.我不停地
洗抹布,不停地換水,碰到高的地方怎幺也擦
不到了,只好向爸爸求救.擦完窗框,我的手
已經(jīng)很脹了.接著,我拿起抹布擦玻璃了.因
為我的個子還不夠高,擦的時候,水都倒灌到
了我的袖子里,真難受.可是我還是卷起袖子
繼續(xù)擦.我從上到下擦了一遍,又來到另一邊
也仔仔細細地擦了一遍.最后,我用廢報紙把
玻璃擦干,把一些明顯的污漬用力擦去.
擦好后,我抬頭一看,哇!玻璃被我擦
得真干凈啊!外面的景物看得清清楚楚,好象
中間沒有玻璃一樣,小學二年級作文《擦玻璃窗作文450字》.
媽媽看了,豎起大拇指,說:“你真能
干!”聽了媽媽的表揚,我心想:今天擦玻璃
雖然很累,很辛苦,可是我又學會了一樣勞動
的本領,幫助爸爸媽媽做了一件事情.我的心
里美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樣甜.
幫家長擦玻璃作文100字左右篇二
1、開頭空兩格。有幾幅圖就寫幾個自然段。
2、第一句要明確寫清:什幺時間、誰、在哪兒、干什幺。
3、通過仔細觀察,展開想象,能夠寫出每幅圖“最重要的情節(jié)”,必須詳細寫。所謂“詳細寫”,就是能寫出人物間的對話,圖中的人物具體是怎幺做的,并能夠用上恰當?shù)膭釉~。別人一看就知道這句話寫得就是這幅圖的內容,而不是其他圖的內容。
4、能正確使用“,”“。”“?”“!”。能寫通順的句子,不丟字,不多字。學過的字必須寫字,沒有學過的字可以寫拼音。
以上就是我們在寫話中要掌握的幾個技巧,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把握好了,才能寫出優(yōu)秀的看圖作文。
第一步、看看
看圖寫話,看圖是基礎,教師要在指導學生看圖上下功夫。讓學生掌握看圖的方法,讓學生通過仔細看圖,判斷事物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了解畫面所反映的主要內容。
一般地說,單幅圖屬情景圖,應教給學生一定的觀察方法。在教學《秋天到了》這幅圖時,我做了如下觀察指導:
1、整體觀察。讓學生仔細觀察畫面,在總體上先有個了解,看圖上畫的是什幺地方的景物,畫了哪些地方的景物、人物,給你留下總的印象是什幺?(總體上看,這幅圖畫的是郊外,景色很美,有山有水,有麥田,有花草樹木,四個小朋友在郊外游玩。)
2、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觀察。引導學生先看遠處的藍天、白云、高山,再看房屋、麥田,最后看近處的樹木、水池、小朋友。觀察這些景物、人物有什幺特點。如:麥田的顏色,小朋友在干什幺等。
這樣訓練學生按從上到下、由遠及近的順序觀察事物,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
第二步、想想
看圖寫話雖然是從訓練學生的觀察能力入手,但它的目的之一還在于幫助學生發(fā)展思維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我重視了想想這一環(huán)節(jié)。
“想想”,一是指老師提出的問題怎樣回答;二是指想象,想象是重點。老師提出的問題,給學生提供了思維的支點,學生借助老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觀察想象,理解圖畫內容,啟迪開拓學生的思維。如《老師說他做得對》這幅圖,在引導學生觀察時,我提出了這樣的問題讓學生想象。
1、根據(jù)圖上內容你覺得事情發(fā)生什幺地方?(第一幅圖是在教師里,第二幅圖是在辦公室)
2、想象:在教師里,小明看著自己卷子上的一百分會怎幺想?周圍的同學會有什幺反應?當小明發(fā)覺自己錯了一道題時,他的想法會有怎樣的變化?
3、小明怎樣來到辦公室里?老師和小明的動作、神態(tài)會怎樣?
問題提出后,學生看圖仔細,發(fā)言踴躍,想象豐富,思維活躍。最后,我又讓學生把看到的、想象的用完整連貫的話說出來。這時老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說,暢所欲言,只要符合圖意,說的越新穎越好,越有創(chuàng)造性越好。學生說的即使有一句話、有一個詞是對的、好的、美的,老師都要給以肯定,切忌嘲笑學生。
第三步、寫寫
1、寫完整。低年級寫話是為高年級寫作打基礎的。因此,在一年級的寫話訓練中就要教學生把握住時間、地點、事件、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把話寫完整。如《掃除》這幅圖,我要求學生在看看、想想的基礎上寫完整。有的學生寫道:一天下午放學后,二組的同學在教室做值日。小明灑水,小紅掃地,小山擦黑板,小剛擦玻璃,小偉擦桌子,小文倒垃圾。他們干得可積極了,一會兒就把教室打掃得干干凈凈,把桌椅擺得整整齊齊。最后,小紅把門鎖好,同學們高高興興地一起回家了。
2、寫具體。學生到了二年級,已經(jīng)具備了寫完整話的能力,其觀察、想象能力都有了發(fā)展提高。這時,就要在寫具體上下功夫,指導學生重點寫事物的主要情節(jié),寫與主要情節(jié)有關的人物動作、語言、神態(tài)、心理活動等,要抓住細節(jié)判斷人物可能說什幺,有什幺心理活動,人與人之間有怎樣的聯(lián)系,使畫面上的人物活起來。如《老師說他做得對》中第二幅圖,我在教學中指導學生表演了這一情節(jié),讓畫面活起來,這時再提出問題讓學生想,學生就知道了應該怎樣寫具體。有的學生這樣寫:小明來到辦公室門口,輕輕地敲了敲門。老師說:“請進。”小明打開門走到老師身邊,小聲對老師:“老師,這道題我做錯了,應該得九十九分。”老師伸出大拇指,笑瞇瞇地對小明說:“你做得對,真是個誠實的孩子。”小明不好意思地笑了。“輕輕”、“請”、“小聲”、“仔細”、“笑瞇瞇”等詞語就把小明進辦公室找老師改分這一過程具體、細致、形象地描寫出來了,同時也使學生受到了講文明、講禮貌的教育。
事實證明,采用“三步法”進行看圖寫話訓練,能夠降低訓練難度,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有利于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只要同學們觀察細致,想象合理豐富、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就一定能寫出條理清晰、內容具體、完整感人的文章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