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寫教案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教案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幼兒園小班剪紙教案篇一
腳是每個孩子都有的,但孩子卻很少有機會去觀察它。根據(jù)幼兒的需要選擇合適的教育方式及教育內容。在活動形式的安排中,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通過看、說、摸、聞、走等形式,讓幼兒充分感知、觀察、比較、體會任何事物都會變,從談話、討論中引申出我們會長大,腳也會變大,從而激發(fā)幼兒對生活、對自己成長的熱愛與渴望之情。
1.在活動中感知自己小腳的特征與特點,產(chǎn)生初步的.探索興趣。
2.生活中知道要保護好自己的小腳。
3.知道腳會隨著人體的長大而長大,激發(fā)幼兒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成長的渴望。
1.圖片:小腳丫
2.墊子、木地板、鵝卵石鋪成三條路
一、出示小腳丫
今天老師要變個魔術了,我們一起說“1.2.3”好朋友就變出來了。原來是小腳丫。
二、認識我的小腳丫
嗨!老師聽到小腳丫在說話:今天它要和我們小朋友們的小腳玩游戲啦!那我們一起來看看我們的小腳吧。在老師的建議下,孩子們一起脫掉了襪子。
1.數(shù)一數(shù)小腳
孩子們把襪子脫掉以后,興奮極了,一個個摸起了小腳。我便故意大聲地邊點腳丫邊數(shù)數(shù):“1、2、3、4、5,呀!我有五個腳趾。”孩子們被我這么一說也紛紛數(shù)起來。我便讓他們互相數(shù)數(shù),并提醒他們,要慢慢點、慢慢數(shù),點一個腳趾數(shù)一個數(shù),(因為小班孩子手口一致點數(shù)的能力還不太強)。
摸摸腳背、腳跟、腳心等。(過程中可以這樣用兒歌引導:——摸摸我的腳跟,圓又圓;摸摸我的腳背,滑又滑……)
根據(jù)老師的指令迅速摸腳背、腳跟、腳心等。
小結:小腳真可愛,腳上有腳背、有腳趾、有大有小。
2.撓一撓小腳
孩子們,我們剛才數(shù)小腳,知道了每只腳都有五個腳趾,現(xiàn)在我們來撓一撓自己的腳,再撓一撓旁邊小朋友的腳,看看有什么感覺。
小結:小腳真好玩,撓撓小腳哈哈,癢死嘍——
3.聞一聞小腳
現(xiàn)在我們來聞一聞小腳有什么味道,再想一想:有的小朋友腳為什么有味?用什么辦法讓我們的腳干干凈凈,舒舒服服。
小結:我們要天天認真洗腳,天天換襪子,還要換鞋子,這樣我們的腳就不會有難聞的味道了。
4.比一比腳的大小(和老師、同伴比比)
你的腳為什么比老師的小。
小結:老師的腳出生時很小,但吃了好多飯和好多菜、水果啊,人長大了,腳也長大了。
三、體驗感受
1.探險行動
我們的小腳要去探險了,要經(jīng)過幾種不同的路,看看踩在上面的感覺是否是一樣的?(由墊子、木地板、鵝卵石鋪成三條路)
2.幼兒講講自己小腳踩在不同路上的感受
小結:走不同的路,小腳的感受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涼涼的、有的是滑滑的、有的是軟軟的、有的是疼疼的--------
三、保護小腳丫
1.自由討論:
我們的小腳丫可以做游戲,跳舞,還能做畫用途可真大,那我們平時怎么樣來保護我們的小腳呢?(幼兒自由討論,教師指導。)
2.個別回答:
你有什么好辦法?(常洗腳、換鞋子、襪子、……)
小結:小腳本領真大,它能幫助我們做很多事,有了小腳才能走、跑、跳,走在不同的地方,還會有不同的感覺,所以我們是不能沒有小腳。所以小朋友一定要記住愛護它、保護它,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的好習慣。
小班幼兒對身體器官的認識還很膚淺,愛護身體、保護自己和生活技能的經(jīng)驗又比較缺乏。《我的小腳丫》的活動內容來源于幼兒生活,為幼兒所熟悉,此活動的進行,可以使幼兒認識自己的小腳,知道小腳的用處,對自己的小腳感興趣并萌發(fā)保護小腳的意識。整個教學活動的環(huán)節(jié)緊扣,幼兒能隨著老師的步驟有序的進行,在活動中幼兒樂于去探索,達到了預想的目標。在討論怎樣保護小腳的環(huán)節(jié)中,因為孩子們才來幼兒園兩個月不到,對于保護小腳的方法知識還是欠缺的。
幼兒園小班剪紙教案篇二
1.認識腳的主要部位,培養(yǎng)幼兒關注自我的意識。
2.通過腳的游戲,發(fā)展鍛煉腳部各關節(jié)的感知力和靈活性。
1.音樂:放你的小腳丫
2.鵝卵石、獨木橋、體操墊、沙包。
一、導入課題
請小朋友把鞋和襪子脫下來,露出小腳。
二、認識小腳
教師:小朋友,看看你們的小腳丫長的什么樣子呀?
1.腳趾頭
2.腳背
3.腳底
4.腳后跟
三、感知游戲
1.部位感知
教師和幼兒隨音樂用腳的不同部位做熱身運動。
2.材料感知
教師和幼兒用腳感知獨木橋、鵝卵石、地板、體操墊等。
四、腳和腳的游戲
1.搭橋
2.踩車
3.搖搖船
五、器械游戲
教師和幼兒用腳用各種方式玩沙包。
六、結束活動
教師和幼兒做腳的放松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