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得到了一些心得體會以后,應該馬上記錄下來,寫一篇心得體會,這樣能夠給人努力向前的動力。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疫情下護士節向護士致敬心得體會篇一
新型冠狀病毒突發,疫情肆虐全國。作為醫護人員,你們不得不放棄休息,放棄與家人團聚的機會,冒著生命危險選擇戰斗在一線。為了能救治更多患者,不分白天黑夜的挑戰自己的極限,把自己的生命放置于危險之中,這樣無私無畏、甘于奉獻的高尚品德讓我感動,也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
在這里我想把新年的祝福都送給“白衣戰士”:愿你們保護他人的同時自己也要健康!早日平安歸來!
疫情成為全國人民關注的焦點,新感染病人每天都在增長,有的醫生在救治患者期間也不慎感染,甚至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而你們---敬愛的白衣天使,沒有一絲畏懼,沒有一個逃兵,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前仆后繼、勇往直前!已經84歲的鐘爺爺本該在家里頤享天年,疫情就像戰士的號角,鐘爺爺馬不停蹄直奔最前線。聽到這些我心里又著急又自豪,他們為了人民安康、為了挽救更多病人,舍棄小家,堅持在第一線,我的心受到了震撼,我想長大后也成為這樣對國家有用的人!
敬愛的白衣天使,看到你們忙碌的顧不上吃飯,連睡覺也只能擠在地板上輪流休息幾個小時,和死神在勇敢的戰斗著,你們毫不畏懼,為了保護全國人民,奉獻了太多太多。一位只有22歲的女醫生,本是最愛美的年紀,為了搶救工作,不得不剃掉了一頭秀發,幾天工作下來,臉上是深深的勒痕,纖纖手指被藥水浸泡的有些浮腫,雖然你們的容顏疲憊,失去了本來的色彩,但是你們的行為是我見過最美的,你們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1月29日,一位78歲高齡老人患病,在你們的堅持救治下,老人成功出院,向全中國證明了疫情它是可以戰勝的!這無疑是一劑最好的安撫人心的良藥!
可是,醫護人員也是普通人呀,都有著家庭和孩子,面對可怕的病毒,你們也會害怕,身體疲憊了也要休息,可心中的責任讓他們不停的堅持向前,治愈出院的人數也在日漸增多。
我想在這里為醫護人員祈禱,期盼和你們一起并肩奮斗,早日戰勝疫情,愿你們都能平安歸來。
只要信念足夠堅定,就定會成功。讓光明照亮這片黑暗吧!
疫情下護士節向護士致敬心得體會篇二
鐘南山爺爺,84歲高齡,是中國工程院院土、抗非典領軍人物。疫情發生后,他嚴厲的警告老百姓“千萬不能去武漢,危險!”可剛一轉身,他卻奮不顧身去了武漢。到了那里,他顧不上吃飯,顧不上睡覺,爭分奪秘,白夜奮戰。機票沒有就做動車,沒有坐票,就買站票。坐動車的餐車上辦公、小憩,那個憔悴的身影,讓多少年輕的心為之動容。
張定宇先生武漢金銀醫院的院長——身患漸凍癥的他,走起路來一瘸一拐的,肌肉萎縮,雙腿生疼,醫牛說他只有十年的壽命啊!但是他依舊奮戰在一線,與死神較量。他的妻子也是醫院的工作人員,在接診病人的過程中也被感染為新型冠狀毒病。他心中有牽掛,但依然在自己的崗位上奮戰。幸運的是他的妻子被治愈了,也也許這就是好人有好報吧!
28歲的王濤下夜班后,脫下厚厚的防護股,摘下手套,雙手早己被汗水泡的皺巴見了。
那些在一線的工作人員舍棄了自己的小家,為的是大家的安全;他們舍下自己的孩子,為的是救更多的祖國花朵;他們放棄20__年的大團圓,為的是以后每年和家人的團員……而我們哪?呆在溫暖的房間里,吃著美味的飲菜,無玩著手機、電腦、平板兒,可嘴里卻總是嘟嚷著“好無聊呀!”殊不知,我們在家里過年,而那些逆行者在幫著我們大家過關。我們在家不僅僅是在發呆,更是在和病毒作戰斗爭。
20__,愛你愛你!雖然這個數字很圓滿,也很溫暖,但是20__也欠我們一個大團圓。致敬所有的逆行者,謝謝你們!寒冬會過去的,當然,疫情也會結束的。讓我們一起期待春暖花開時,我們在一起擁抱這個既美好有可愛的世界!
疫情下護士節向護士致敬心得體會篇三
中華民族飽經滄桑,歲月洗禮而生生不息,即使陰陽倒轉,也能扭轉乾坤,否極泰來。因為,自古以來,華夏兒女的血液里就始終沸騰著愛國的熱血,千千萬萬的逆行者前赴后繼。他們,扶大廈于即倒,挽危亡于時艱。
不曾忘昔日洪水泛濫,逆行者勇立潮頭,激勵我們攜手共釋水患;不曾忘非典肆虐,逆行者勇斗毒魔,激勵我們眾志成城共治病疫;不曾忘汶川之震,逆行者沖鋒在前,激勵我們胼手抵足重建家園;如今病疫卷土重來,又是逆行者,用血肉之軀,筑起一道鋼鐵長城。我們自當舉國共進,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同舟共濟,共克時難。
終南山是一座名山,鐘南山是一位偉人。20__年的慘白苦澀依然還存在很多人的記憶里,在那樣駭人的情景里,鐘南山挺身而出,擲地有聲:“把最危險的病人往我們醫院送”,甚至在摘掉口罩的情況下進行工作。最終,我們驅走了病毒的陰霾,打贏了非典殲滅戰。17年后的今天,災難再次重演,這一次,已經84歲的他依然選擇挺身而出?!皼]事不要去武漢”這是他對國人諄諄告誡,可他自己卻毅然奔赴武漢。魯迅先生曾說過“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這樣的逆行者,就是中國的脊梁。而在疫情泛濫的時刻,他這根屹立不倒的、無私無畏的中國脊梁,是那樣的堅挺,那樣的高大。有他這樣的千千萬萬逆行者在,中國就一定會戰勝疫情!
“排雷英雄”杜富國的妹妹杜富佳,是一名急診科護士,肺炎疫情發生后杜富佳始終奮戰在抗疫情一線。杜富佳說:“雷場是哥哥的戰場,如今疫情當前,醫院就是我的戰場!”四天三夜,300多公里,荊州95后女孩甘如意騎自行車返回武漢的醫療崗位,完美詮釋了95后年輕人的擔當,也被網友稱為“最美逆行者“而走紅網絡。
疫情期間還有很多像他們一樣奮戰在前線的醫護人員,為我們保駕護航,默默地奉獻著。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最美逆行者。是他們,知重負重,勇毅前行,勇斗病魔,成為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我們要向這些奮戰在疫情第一線的最美逆行者致敬,致敬他們“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致敬他們“無私無畏,義無反顧,勇往直前,舍己救人“的責任與擔當!!
五千年漫長的歲月,我們的祖國遭受了太多的磨難,但最終我們都挺了過來。這一次,我堅信,不管黎明破曉前有多么黑暗,我們都終將迎來曙光,因為,我們有黨堅強的領導,有千千萬萬最美逆行者,有萬眾一心的全國人民。等到春暖花開,一切的陰霾都會散去,中國注定不平凡!
疫情下護士節向護士致敬心得體會篇四
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牽動了你我的心。春節本是萬家團圓的日子,但是在今年這樣特殊的情勢下,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傳染病區的全體人員毅然決然地放棄了闔家團圓的機會,作為白衣戰士堅守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
為迎戰新冠疫情防控,我們科室積極響應上級安排部署,傳染病區護理團隊十余人,我作為護士長,帶領大家練習穿脫防護服,演練流程,隨時準備著應戰。護士姐妹用柔弱的肩膀,搬著沉重的辦公用品和病房設備,在短短的一天時間騰空了病區。
然而在各方面還都在緊張準備的情況下,1月22日,突然來了一例疑似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的病人,大家還沒來得及跟家人交待一句,就迅速投入到工作中。同時,我又開始焦慮了,因為這個時候崔少華還在病區,整整5個小時了,還沒有上過廁所?,F在潛在感染區需要消毒。假如此時她堅持不住需要上廁所,她該如何出?怎么出?從哪里出?沒辦法,只能希望她再堅持一下。因為她穿著隔離服無法接打電話,我只能站在樓底下大聲喊“崔少華,堅持一下,我們馬上就好?!薄皼]關系,你們不用著急,我還可以!”我聽她的回應到后,在心中更加堅定了一件事——我們這個團隊一定可以扛住的!那時那刻,心中除了感動,就是信心了。
護士高雪苗拋下剛滿6個月的孩子,奶都沒來及斷,趁換班的時間抓緊吸奶,有的時候邊吸邊偷偷流淚,想孩子了不敢和家人通話,怕一接電話就淚流滿面。
護士崔少華為了避免交叉感染,忍痛自己用剪刀把留了多年心愛的長發剪短,因為第一次自己動手剪發,頭發剪的長短不齊,用皮筋簡單綁了個發揪就上班了。
護士長潘曉寧拋下年幼生病的孩子,把自己的愛心奉獻給了患者,在寒風中給病人辦理各種手續,并且利用下班的時間做好各種消毒工作。因為穿著防護服就不能穿厚衣服,她身著單薄的衣服每天站寒風中,一站就是幾小時,為了少上廁所,連口水都不敢喝。預檢分診的護士姐妹仝穎博和馬紀英,每天雙手凍的通紅、鼻塞、流鼻涕,每次趁著短暫的換崗時間回去服藥,之后再繼續上崗。
物資緊張為了節省一套防護裝備,護士姐妹不敢多喝一口水,一穿就是幾個小時,口罩壓的鼻夾上有深深的一道印記,長時間帶橡膠手套雙手變得粗糙不堪。
1月30日,我接到了主任電話“第一位疑似患者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陽性,確診了,讓大家注意防護?!蹦且凰查g,那是一種什么心情呢?忐忑、害怕、焦慮、未知、與姐妹們聚集的那一刻,我只有“亮劍”了。因為看到一個個護士茫然無助的眼神,隱忍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殊不知,醫護當中也是需要有人安撫的。當聽到有人問我:護士長,我們什么時候可以回家時,全場壓抑、沉默。我只能給她們做思想工作,加油鼓勁“不光我們回不了家,外面的院領導,各個職能科室、后勤人員及一線所有醫護人員都在履行著他們的職責,短期內都回不了家,所以,既然我們在這里,也得堅守我們的職責,因為你們是最優秀的!現在所有的人力、物資都圍著我們轉,我們就是中心,能不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就看我們了,我們應該感到驕傲、自豪和榮幸!”在聽說滑縣中心醫院其他科室的兄弟姐妹們也紛紛請戰,要求到一線抗擊疫情時,大家攜手作戰,不計報酬,不懼生死的信念給予了我們莫大的支持!
除了日常工作布置以外,我給所有人布置了一個任務。雖然我們不能面對面與患者交流很多,但是可以打電話、發信息。除了按照護理級別巡視病人以外,每天要定時打電話安慰患者,鼓勵患者,交待患者的注意事項,滿足他一切合理的需求。
從來都不曾想我自己有那么強的心境,也從來未認識到我的團隊是那么優秀!我們科護士姐妹以無畏的精神捍衛者白衣戰士的使命,團結一心,堅決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
現在,第二批醫護人員已經換班上崗,我們科病房的護士7人隔離觀察,我們預見分診的護士姐妹護士長潘曉寧,仝穎博,馬紀英工作還在繼續。
疫情防控期間,滑縣中心醫院東院區(滑縣傳染病醫院)的醫務工作者們,如戰士一般奮戰在一線。他們放棄休假,放棄團圓,在厚厚的防護服下,不分晝夜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中?;h中心醫院全院上下團結一致,把責任扛在肩上,主動擔當作為,誓要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下護士節向護士致敬心得體會篇五
這句人人皆知的話告訴我們:明明知道去的地方存在危險,可偏要往危險的地方走去。一般來說只有傻的人才會這么做,而有時極少數的智者為了至高無上的光榮使命偶爾也會冒險走向危機四伏的虎山。
人生路漫漫,而行路的方向不在腳下,而在仁愛的本心。
在全國上下抗擊新冠病毒時,最美“逆行者”們奮不顧身,放棄闔家歡樂,主動請戰到武漢拯救同胞,挽救生命。
在新型冠狀病毒侵害同胞之時,在武漢城人心惶惶之時,在祖國和人民需要之時,這些偉大的醫護人員勇敢地站出來,站到離病毒感染最近的一線。今年84歲高齡,為國家操勞了一輩子,和病毒戰斗了一輩子的鐘南山院士就是最有代表性的最美“逆行者”。他們第一時間投入到與病毒博弈的戰場上去,去從鬼門關爭分奪秒地拉回一個個痛苦的生命,他們是勇敢無畏、可親可敬的“逆行者”。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
大年三十,闔家團圓,吃年夜飯,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家人溫溫暖暖,和和美美。可新冠病毒讓20__年這個本該歡樂的中國年顯得并不那么歡樂。此時此刻,整個武漢城處在忙碌而緊張的氣氛中,武漢同胞可能沒有心思吃溫暖的年夜飯和看精彩的春節聯歡晚會吧。
想著同胞們驚悸不安的處境,我們能做什么?我們不是醫生,我們憂心忡忡,我們默默祈禱。慶幸的是有這么一群頭戴白帽,身穿白袍的最美“逆行者”。他們“舍小家,為大家”,主動請戰,主動支援。為了別人的健康,為了別人的團圓,他們毅然選擇了逆行,選擇告別家人,告別團圓,告別溫暖。然后勇敢地奔向武漢,奔向病毒的源頭,奔向忐忑不安的同胞。
這些最美“逆行者”來自全國各地,簡單地收拾幾件衣服,背上行囊,他們有的給家人一個擁抱,有的和家人一段視頻,有的給家人打個電話,有的給家人發個短信,在這個團圓的日子里,他們用一種最簡單而最快速的方法和自己最親的人告別后,便匆匆踏上征程,去完成光榮的使命。
堅守初心,忘我為人
“因為我是醫護人員,穿上白大褂就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边@是武漢市金銀潭醫院護士朱庭萱在工作間隙接受采訪時說的話。
在隔離區,最美“逆行者”們為了避免被病毒感染,他們身著笨拙的防護服穿梭在幾平米寬的空間,近距離接觸那些被感染的患者。他們對患者體貼入微,悉心照料,一連熬戰幾小時,甚至晝夜堅守。由于防護服透氣性不好,再加上工作時間較長,好多醫護人員汗流浹背,手掌被捂得發白,起皺。還有病患和醫護人員人數增多,造成醫療物資緊缺,防護服只能穿一次,好多醫護人員為了節省耗材,每天穿上讓人不舒服的成人紙尿褲現在病房里工作。
其實,除了奔向武漢的“逆行者”外,我們身邊也有一群守護大家的“逆行者”。我們在家過年時,這群人卻在醫院默默堅守著,時刻準備著。一旦有人就診,他們就迅速投入到檢查和治療中去;或是接到通知,他們又要趕緊下鄉進村嚴格排查,盡心宣傳。
病毒的降臨讓我們落淚,這淚絕非害怕,而是感動。在這個“危急存亡之秋”,你們把自己的安危置之度外,去挽救別人的生命,去為祖國搭建一道安全的屏障。
最美的“逆行者”們,你們是人民健康的守護者!你們是國家安全的守護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