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啟發后,可以通過寫心得感悟的方式將其記錄下來,它可以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這段時間的學習、工作生活狀態。心得感悟對于我們是非常有幫助的,可是應該怎么寫心得感悟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感悟范文大全,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感悟合輯版篇一
她圓圓的臉上總是掛著微笑,給人的感覺是那樣的親切。戴著眼鏡的她,眼神里時常透出溫柔似水的目光,是那樣的柔和,那樣的慈祥——她就是我的班主任郭老師。
她不僅傳授我們學科知識,更是耳提面命、諄諄教導我們人生道理。是她帶給我們每位同學春天般的溫暖,母親般的關愛。
那一刻,我有些面紅耳赤,倉促地走出教室時看了一眼手表,竟然已經快七點了!坐在父親的車上,望著郭老師的身影隨著公交車離去,我羞愧難當!那一刻,我的內心被某種譴責強烈的撕扯著,我仿佛瞬間明白她每個眼神、每句話藏著對我們的愛!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句話所說的不就是像郭老師一樣的人嗎?他們是一支甘愿犧牲的紅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他們是辛勤的園丁,在美麗的大花園里培育祖國的花朵;他們是春的使者,將煦日的陽光灑滿人間,為全世界帶來光明!
我們應該心懷感恩,感恩像郭老師這樣甘愿犧牲又勤勤懇懇的千千萬萬的老師!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感悟合輯版篇二
這一年里,誰曾讓整個中國動容?被譽為“中國人的年度精神史詩”的《感動中國》今晚播出,十位“感動中國2016年度人物”揭曉。他或她,曾傾一己之力,踐一生之諾,觸動我們每個人心底的柔軟,激起一個國家拔節生長的力量。與高貴的靈魂對話,書寫自己的不凡人生。
孫家棟,87歲,是中國第一枚導彈、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第一顆遙感探測衛星、第一顆返回式衛星的技術負責人、總設計師,是中國通信衛星、氣象衛星、資源探測衛星、北斗導航衛星等第二代應用衛星的工程總師,是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
他的一生與中國航天的多個第一密切相連,他領導下所發射的衛星奇跡般地占整個中國航天飛行器的三分之一。2009年,他獲得中國國家最高科技獎。
急國家之所急,想國家之所想,一切從國家的需要出發,孫家棟親歷、見證、參加、領導了中國航天從起步到目前為止的全部過程。
面對孫家棟,《感動中國》推選委員杜玉波說“東方紅”響徹環宇,“嫦娥號”長袖善舞,仰望星空,我們不能忘記這位為祖國默默耕耘的航天人。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感悟合輯版篇三
在風雨中,跌倒時,有人伸出一雙手;在哭泣時,有人給你一個依靠的肩膀;在失敗時,有人給你鼓勵……這些點點滴滴都值得我們去感恩。
爬山時,我學會了堅持;運動會,我感受到了合作的力量;課堂上,我學會了認真。感謝你們——曾經的青春問路人。我會帶上祝福與你們相逢。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記得剛踏入初中的時候,你戴著一副眼鏡,拿著一根教鞭氣勢洶洶地告誡我們不要觸犯你的底線,那時我們真的被你的氣勢嚇倒了,認為你是一位十分壞的老師。可事實證明,你是一位詼諧幽默,關心學生的好老師。
有一次你讓我們寫作文,題目是《母親》。我們寫得一塌糊涂。叫我們談母親,我們鴉雀無聲,那時你流淚了。說我們是麻木的,冷漠的。頓時我們醒悟了。
我們成績不好,你每天都陪著我們學習,批改作業。臨近中考時,我們的不上進讓你十分傷心。我們做錯事時,你比我們還難過。
感謝您,讓我懂得母愛!感謝您,讓我獲得了知識!感謝您——我們敬愛的老師!
學會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個人,不管是父母、朋友,還是對手,都值得我們感恩。感恩就像無數縷陽光,會帶給你溫暖。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感悟合輯版篇四
一位精神矍鑠的老人正帶著伙伴們用鋼釬和斧頭鑿開巖石挖出一道長長的水渠,讓村里的老百姓終于喝上了甘甜的清水。看到這一畫面,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這是《感動中國2017》里面黃大發帶領村民挖水渠中的場面。
2017年度的《感動中國》給我們講述了十多個感人的故事,有舍己救人的消防員,有一心報效祖國的科學家,還有做了一輩子好事不留名的醫生…其中,令我刻骨銘心的莫過于的故事。
故事是這樣的:村子里一直很窮,唯一的原因是缺水。雖然有一口老井,但水已經渾濁不清,黃大發發誓要讓大家喝上干凈的水。于是,黃大發就帶著村民們去挖水渠。雖然后來挖了快一年的水渠廢了,但他也沒有放棄,繼續帶領大家另辟蹊徑,挖到懸崖了,他第一個跳下去挖。功夫不負有心人,終于水到渠成。
我敬佩他,我敬佩他的勇氣、堅持、自力更生、一諾千金!我要向他學習!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在默默地堅持:環衛工人在堅持清潔,警察在堅持指揮交通,出租車司機在堅持送大家出行……
我向黃大年致敬!向所有為社會默默堅持付出的人致敬!
感動中國觀看心得感悟合輯版篇五
故事還得從72年前說起。
周秀芳出生在瀘州江陽,一直在東門口附近生活到8歲,在太平街小學讀了兩年書,后來離開瀘州。
隨家人離瀘后,她一直在浙江寧波生活,現在是當地一位小學退休教師。古稀之年放棄退休安逸生活,不遠千里到貴州、湖南支教;匯聚市民愛心送到貧困山區,精準幫扶溆浦、延邊產業脫貧。周秀芳用大愛情懷為山區孩子點燃希望之燈,也為貧困協作搭建愛心之橋。
周秀芳及其愛心團隊捐建的希望小學已有29所,400多名貧困生得到結對幫扶,累計捐款物3400余萬元。
而這些令人感動的事跡,在周秀芳看來,都源于她的“故鄉”——江陽。
在江陽生活時
看到父母樂善好施
看到鄰里間和睦相處
看到周圍的人熱情善良
周秀芳心中也播下了樂于助人的種子